📖 ZKIZ Archives


財經CAREFREE - 順叔 誰來買A股(上) (2012年08月23日)

1 : GS(14)@2012-08-23 12:16:1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8142&d=1827
每逢乾溏,好似呢期咁,最好解決方法,就係開大市,內地A股唔識郁,H股都冇運行,講嚇阿公振極唔起的內地股市,順便講嚇啲A股ABC。
話說早排恆生銀行(011)入咗股的興業銀行,建議用5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上海陸家嘴買物業做辦公室,消息傳出冇耐,有個私募基金經理,叫崔軍,發起小股東「維權」活動,寄咗封公開信俾大小傳媒,通知股東,否決呢單磚頭交易,因為興業銀行市值,已經跌破資產淨值,內地股市術語叫做「破淨」,認為興業銀行用50個億,回購公司股票,更有價值咁話。
呢位崔生,行為叫做比較出位,對上一次維權行動,包括在舊年反對招商銀行(3968)的供股大計,仲建議招行,向啱啱入咗股美國銀行的巴郡主席巴菲特出售新股,佢仲特登將入股招行又平又靚的建議書,掟咗俾股神。
至於包括興業銀行在內的內地商業銀行,早一兩年,先排隊完成一個二個的供股批股等行動,啱啱先所謂「擴股增資」,中國銀監會又話,要收緊資本限制,如果興業銀行轉個頭,以真金白銀回購自己股票,可能又俾人唱佢玩泥沙。
不過,對於崔軍的建議,大家又不妨諗嚇,國控企業,又真係好少聽到有回購股份,其他要動用阿公荷包、在淡市中常見的資本市場活動,包括私有化(講緊大股東買返曬啲街貨)、大股東增持等等,亦都相當少見。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既然日日高呼A股抵買,但殘市中,最自然的購買力,在國企大股東身上唔係咁見到。
阿公下面班國企大股東唔出手,不過又四圍咁撲水搵新水喉射住A股,增加市場購買力新來源的工作,年頭做到依家都未停過。
近排A股最多人注意的開水喉新搞作,叫做「轉融通」,可以簡單理解為做孖展沽空(內地叫做「融資融券」)的中介融資活動。
阿公舊年搞咗間「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證券行要大做孖展沽空生意,要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借錢,再借俾客仔,故叫做「轉融通」,其實變相由一個壟斷性的國控中介機構,做獨市生意之餘,又做埋監管機構,睇住孖展沽空呢類高危活動。
以阿公睇場的風格,沽空唔會放得太快,孖展可能放手多啲,聽講「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就快發債集資,開展「轉融通」業務,從初步集資額,可以約略估計到有幾多新錢,放數俾證券行做孖展生意,既係一條A股新水喉,又可以幫證券公司開多盤新生意。
至於另外一條水喉,打緊打工仔的主意,中國驚國企老總一手都係公司認股權,變得太資本主義、太追逐短期增長,唔係咁多國企央企的高層引入所謂的「股權激勵計劃」。
中證監最近就諮詢緊市場意見,容許上市公司的員工,選擇收股票,以代替部分薪金,上限係三成,交由託管金融機構,在公開市場,買入自己間公司的股票,作為長期持有。
講到可以為股市,帶嚟過千億銀的新購買力,不過,順叔唔係咁明白,中證監有冇諗過,打工仔真係對自己間公司啲股票咁有信心?
點解唔出咗糧之後,自己去掃貨,雖然都係冇折頭,但係最少冇禁售期限制,有少少頭,可能新例出咗之後,有公司冇錢出糧,可以大條道理以股代薪,焗班伙記收公仔紙。
中國仲有一條大水喉,叫做儲蓄,包括以萬億銀計的各種社會保險資金(唔同由阿公管理,到依家都冇講過未來會點用的「全國社保基金」),幾年前,上海社保案之後,幾乎全部放曬落銀行做定期存款收息,近排有跡象顯示,阿公會放部分出嚟投資在證券市場。
例如廣東省約有一千億元的社保養老金,已經試點式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最近國家審計局,就全國各地的社保資金,做咗個大起底,呢劑史無前例的大查數,可能係逐步放行的先兆。
下回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80

財經CAREFREE - 順叔 誰來買A股(下) (2012年08月24日)

1 : GS(14)@2012-08-24 10:47:2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8565&d=1828
上回講到,阿公今年落柯打要「提振股市信心」,但A股振極振唔起,中國證監會開新水喉包括孖展炒股,氹上市公司打工仔以股代薪,仲有準備放小小各項社會保障資金入證券市場。
另外一樣一路做緊的,包括加大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及數目,搬外匯買股票,RQFII(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亦鬆咗章,放幾條水喉落香港的離岸人仔資金池,接駁入A股市場。
RQFII對香港散戶比較有影響的,包括未來可能會大量出現以人民幣計價的跨境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依家掛牌得此一間,叫做華夏滬深300(83188),而下個星期應該會有多兩隻,包括係易方達中證100A股指數(83100)同埋南方富時中國A50 (82822)。
睇呢幾隻ETF個名,幾乎已經知道係乜,發行人多數係容易攞到通行證的中.資機構,而ETF所追蹤的亦係主要A股指數,例如華夏滬深300,就係透過直接買入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A股,達到複製A股指數升跌的效果。
在香港用人仔買賣的證券,始終冇咁方便,其實做多一個手續,都可能令好多散戶冇曬興趣。
例如,華夏滬深300上市成個月,到依家成交仍然算不上活躍,香港散戶熟口熟面,鍾意用港幣交易的安碩A50中國(2823),同樣係追蹤A股表現的ETF,而成交金額仍然長居十大,不過隨著A股跨境ETF的出現,有幾個必然出現的趨勢,大家可以留意嚇。
首先,例如A股ETF的發行人擁有RQFII的投資額度,可以真心白銀買入A股,而安碩A50唔係股票,散戶買咗,查實坐住一堆結構性衍生產品,先唔講技術細節,唔計作為發行人的歐資金融機構有幾穩健,安碩A50的交易對手風險亦較高,放長少少,安碩A50在以前旺市時高溢價的情景未來好難出現,競爭力亦會逐漸打折扣。
A股同埋H股,同股同權同公司,但唔少仲有好大差價,例如廣州藥業(874)A股股價,計埋匯率因素,等如H股的一倍,以前冇咁多QFII同埋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少數可以在中港股市行走自如,套戥AH股溢價的,只有社保基金同埋匯金呢類阿公基金,仲有就係國企的母公司,不過可能呢個行為嘅「政治唔正確」,一直冇乜人咁做,當大量跨境ETF出現之後,好多發行人及基金公司變相有咗套戥的能力,A及H股之間的價格差距,仲會收窄得更快。
人仔目前的升值潛力已經無幾年前咁吸引,若果純粹比較橙柑橘的話,估值極殘、冇爆煲風險又較A股有大折讓的H股,著數過A股ETF,又方便又唔使被人賺管理費;而冇咁方便的A股指數ETF,又著數過安碩A50。講咗咁多條A股新水喉,可能都係嘥時間,大跌市時候,最自然的購買力好多時來自大股東增持或者公司回購的最好時機,中證監月前都有「鼓勵」有現金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不過,國企當中唔見有乜動靜。
股市殘到無倫,大股東見到外人見唔到的價值,會索性成間上市公司私有化咗佢, 故此,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幾個月,港股出現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個案,仲多過新股上市的數目,望返轉頭,就係股市見底的一個重要訊號。
幾年前,中國移動(941)經建議回購一定數量的股票,中國石油(857)的母公司,同埋國企巨銀大股東的匯金,亦有作象徵式的增持行動。
但整體嚟講,國控企業甚少見到呢類動作,國企私有化的個案,更加絕無僅有,例如中國石化(386)下面養住一大抽乜乜石化,講私有化最少十年八年,香港亦有唔少殭屍級的紅籌國控資產,明明喺度獻世,大股東(即係阿公)都冇話做私有化。
國企私有化退市,可能涉及到國進民退的爭議,屬於極罕見動作,不過,公司回購及大股東增持,查實係最自然的市場動作,國企母公司大股東,既最瞭解A股公司的真正價值,理論上亦有雄厚資金增持,一個最自然的市場動作,一直未見出現,有可能本身亦係「政策市」的「政策」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11

AI道德誰來監管? 怕落後中國 美政府拒嚴管

1 : GS(14)@2018-03-19 04:11:16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科技日新月異,但面對這種新科技,人類正陷於重大的矛盾,既擔心它會過於聰明而讓人類無法駕馭,終演變出科幻電影般的末日災難。與此同時,人類又憂慮AI不夠聰明,應用於自動駕駛、機械臂手術等情况時或會突然失靈,又或欠缺人類的靈活應變。上月初美股急挫拖累環球跌市,很可能由於程式交易已佔美股成交的多部分。交易機構使用的AI演算法相近,觸及某些條件便會同時大舉沽貨,釀成AI股災。

政府監管機構正有意對這種既聰明,又愚蠢的AI技術加以規範。不過科技企業正爭取在監管機構出手前,塑造AI的發展模式。IBM、英特爾(Intel)及代表業界的組織,正尋求建立行為守則及道德規範。然而,批評者認為,科技行業此舉將妨礙各級政府的外部監管,質疑科技企業應否自訂遊戲規則。

IBM英特爾尋求自設規範

總括來說,AI是指模仿智能行為的電腦,分析了大量數據後,計算出如何避免車禍,以至下次可能發生罪案的地點等。對於企業來說,這些AI演算法用途廣泛,可用於評估客戶的貸款風險、工作申請、中風概率等,進而設計出一些財政、醫療等方案,可說是生金蛋的寶庫。因此當紐約市去年8月要求科技企業發布從政府機關使用的演算法源代碼時,科技公司都有所遲疑,稱要保護專利。紐約市最終在12月通過了一個簡化版規範法,沒要求科技企業交出源代碼。

商業秘密作盾牌 監管機構拒門外

向美國國會提供有關AI建議的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Ryan Calo向《華爾街日報》稱,科技企業以商業秘密為名,令外界無法得知他們在做什麼。然而,這些AI演算法不一定有清楚的邏輯。倘某些AI程式一直拒絕向某個性別,或某個種族的人士提供貸款,那應否被視作歧視?監管機構是否有權審查這些為人類生活作出各種決定的AI演算法?如果算法不知道如何解釋自己的邏輯,那應怎麼辦?奧巴馬前政府曾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由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發布了有關AI的道德影響白皮書。至特朗普政府上場後,該辦公室仍沒有領導人,員工數目亦由約130人降至45人左右。

規管過嚴 美政府恐削創新能力

特朗普政府如今希望商業帶領AI發展。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的官員Michael Kratsios稱,政府擔心全面的規管會限制創新,使美國競爭力下降。Kratsios稱,由於中國也在推進AI技術,卻沒有理會太多道德議題,美國政府不會尋求為AI建立廣泛的高層次指導方針,關鍵是創造一個框架,確保下一代偉大技術在美國誕生。

過去6個月,英特爾、IBM和總部位於首都華盛頓的信息技術行業委員會(成員包括facebook、蘋果和Google)等,發布了有關道德使用AI的原則。 微軟1月亦發布了一本關於AI及其社的作用的書籍。2016年,一些科技巨擘在三藩市成立了一個道德組織,名為人工智能伙伴貢獻人類與社會。其他同類組織還包括Open AI、AI Now研究所等。

歐盟已制AI演算法規定

這些組織建議,AI的規範包括要任何AI演算法能向消費者解釋其決策的邏輯。不過此舉相當複雜,因為公司往往無法解釋其被稱為「深度神經網絡」的AI系統如何得出答案。華盛頓大學去年一份報告稱,一種自行學習如何區分狼和赫斯基狗的演算法,似乎只是分析狼圖片上的地面積雪,對動物並沒有任何洞察力。民主、共和兩黨去年12月引入法案,以建立一個諮詢委員會,研究AI的潛在影響。歐盟已制定AI演算法的規定,並將於5月生效。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22&issue=20180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