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振聰翻身無望華懋派系曝光

2011-4-14  NM




為爭奪華懋千億遺產的陳振聰,依 然鍥而不捨。繼上訴庭上週三拒絕他的上訴申請後,又再打算上訴至終審法院,還希望迫使警方公開○六年遺囑的鑑證報告,藉此翻身。但華懋慈善基金一方早已驗 證該份遺囑,陳振聰難有翻身餘地。但踢走一個陳振聰,華懋這個千億王國仍然吸引着各路人馬,現時就有兩幫人馬在角力,透過形形色色的關係,試圖攀上華懋商 業王國的車邊。

上月初,陳振聰向立法會議員申寃,指警方早就完成○六年遺囑的科學鑑證,卻一直不肯向他披露結果。眼見終審庭的上訴期限只剩廿多日迫在眉睫,陳振聰處於捱 打狀態心急如焚。陳振聰一再聲稱他所持的○六年遺囑是真遺囑,是龔如心在他不知情下,自行找律師王永祥和老臣子吳崇武做見證下所訂立。可是,王永祥和吳崇 武卻在法庭供稱,從未見過該份遺囑,只曾見證龔如心立另一張贈一千萬元給陳振聰的partial will(不完整遺囑)。陳在輸了官司後被警方以涉嫌偽造遺囑拘捕,他突然出示一張從未曝光的指紋掃描結果,更反客為主報警,指控王和吳作假證供妨礙司法 公正。掃描結果顯示,遺囑上有多個指紋,陳暗指指紋屬於王和吳,由此推論兩人根本曾接觸遺囑,在庭上說「未見過」遺囑是講大話。若證明兩人講大話,整件案 便存有疑點。「律政司一日未落案告佢,都無責任向佢透露調查進展。就算之後告佢,都唔會咁快俾到文件佢,到佢收到文件時,已經係好多個月之後嘅事,到時無 論個化驗結果係對佢有利定不利,已經影響唔到單爭產案。」一名大律師指出。據知陳振聰無從染指遺產已成定局,他目前最擔心刑事檢控亦入罪,故一再催促警方 公開鑑證結果,狀甚胸有成竹。但他棋差一着,一直無法取得王和吳的指紋以證明自己「清白」,因他跟王和吳並不認識,並無兩人的指紋樣本作核對。

沒有任何指紋

原來慈善基金一方,一早已證實遺囑上根本沒兩人的指紋。陳振聰更預料不到,就算有指紋,指紋原來在一般情況下會隨時間而自動流失,華懋是在○九年事隔兩年 多才取得遺囑往化驗,警方今次的化驗結果,自然不會「無中生有」,發現指紋。「就算佢真係證實到遺囑上面有嗰兩個證人嘅指紋,的確係可以營造事有蹊蹺嘅疑 點,但主審法官林文瀚仲有考慮其他證據,最後嘅結論可能同樣係佢偽造遺囑。」大律師說。林官同時接納華懋的筆跡專家指遺囑上龔如心和王永祥的是偽冒,最諷 刺的是,陳原先聘請的筆跡專家竟掉轉槍頭,亦認為龔和王的簽名屬高度的偽冒。林官亦認為以當時龔如心病重的身體狀況,根本無能力自行撰寫和用打字機打好遺 囑。如以現時陳振聰的情況來看,他連最後一招反擊都沒有了,勝算變得更低。「雖然話民事同刑事分開處理,但個官嘅評論其實都好關鍵,好似龔如心嗰時同老爺 爭身家都係俾法官話佢份遺囑係假,然後咪俾差人告囉,直至終審法院推翻原判,龔如心先甩身之嘛,更何況今次林文瀚法官都係根據多方面證據下結論。」法律界 人士均指,陳振聰今次想甩身,肯定難過登天。

搭順風車搵食

在龔如心身上取得數十億元計財富的陳振聰,難有翻身籌碼,但這份千億遺產,已成為各路人馬覬覦的目標,現時已有最少兩幫人等展開角力。據知一班自稱能「直 達天庭」的人一直在龔仁心身邊周旋。雖然表面上龔仁心是華懋慈善基金的掌權人,但實際上要穩固地控制這個王國,他一直希望得到中央的「祝福」。就在與陳振 聰打官司期間,龔仁心曾一度因慈善基金的財政問題搞得十分頭痕,此時龔仁心身邊就出現了一幫人,聲稱可以安排他與習近平及李克強等中央核心人物見面。○九 年,龔仁心曾高調地在傳媒面前,表示即將上京,向外間暗示其有機會「面聖」,其後又傳出慈善基金得到一些富商捐錢協助打官司,加強了其在爭產戰的籌碼,亦 造就了這班人在華懋的聲勢。當時出現在龔仁心身邊的,就是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及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基金會的創辦人林正茂、副會長彭振聲及秘書長胡國亨。這兩個 基金會都有前國家級領導人的親戚助陣。去年十二月,由基金會主辦及中聯辦的協辦下,在華懋荃灣如心廣場舉辦了一場名為「慈善中國和諧社會」的慈善騷,多位 政商猛人「俾面」出席,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

安排內地慈善探訪

今年二月,林正茂、彭振聲及胡國亨三人亦安排龔仁心隨他們及其法律顧問陳莊勤、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執行會長劉永碧等人,到寧夏了解當地貧民地區情況。這個 基金會與中聯辦、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等關係密切,不時搞研討會。四川地震後,龔仁心亦是透過這些機構,曾答應以華懋慈善基金名義捐出一億七千多萬 元賑災,林正茂控制的基金會有份穿針引線。為凸顯與中央人脈廣闊,林正茂於○九年出版一本大型紀念畫冊《偉大的復興歷史的印證——新中國六十年》,更請來 董建華、彭清華等人題詞,林正茂見人就派書。基金位於華潤大廈辦公室內的會議室亦擺放了毛澤東的雕像。而秘書長胡國亨認識不少城中富商名人,如吳光正、范 鴻齡等人,接觸過胡國亨的人士透露:「佢同人講林正茂個基金會屬總參二部(即軍隊的情報部門),自己是正會長,可信程度立刻大增。」胡國亨更替林正茂造 勢,兩人一唱一和,如於中共建國六十周年時,他向外說只要肯付八百萬元贊助費,林正茂就可安排贊助者直接與胡錦濤會面,甚至並列檢閱軍隊。

引華懋入股

林正茂替龔仁心搭建一個看上去有阿爺祝福的舞台,覬覦的是日後與華懋的商機。林正茂有一個年僅二十三歲的女兒林佳琪,於○九年成立了一間名為中國礦業資源 開發公司,公司持有東北一個鐵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林氏希望搭上華懋後,日後官司完結,華懋便會入股礦業資源,再借殼上市,拍住上搵食。知情人士透露, 林正茂、彭振聲及胡國亨這幫人,只屬過氣左派邊緣人士,而非核心人物。其實林正茂只有小學程度,並有多個名字行走江湖,包括林立三、林一山、林權亮。就其 出版的紀念畫冊,記者找到有份做顧問的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他說:「我不知道自己成為此書的顧問,我不認識林正茂,你可否寄一本給我看看。」而恒隆主席陳 啟宗答覆亦一樣,更肯定表示跟他沒半點關係。記者亦先後多次前往其位於華潤大廈的辦公室,不論早上或下午,都是空空如也。一名姓陳職員指最近不見林佳琪及 林正茂回公司,基金會另一個地址是黃竹坑利基中心,大廈看更更詫異說:「六樓長期無人喎。」而曾與林正茂扯上關係的富豪還包括四叔李兆基,據知林曾在中華 煤氣任顧問,不過最終亦反面收場。○九年,恒基旗下北京恒兆置業入稟高院,控告林正茂控制的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基金會及天利(香港)貿易違反合約,追討一千 六百多萬元。最近林正茂曾向龔仁心拍心口保證可到北京拜訪公安部部長孟建柱,但最後只能碰見自稱是孟建柱秘書的下屬,這幫人可謂露底。

勞建青野心大

而在華懋擔任遺產管理人的德勤會計師,責任之一就是要防止華懋亂花錢。現年五十四歲的勞建青,自○七年被法庭委任為華懋遺產管理人後,龔仁心一直對他存有 戒心,事關勞建青與城中潮州富豪關係密切,而這名富豪以往曾打算資助龔仁心打官司,但要求加入華懋董事局,最後被龔仁心拒絕。勞建青與龔仁心早生嫌隙,事 關早前由林正茂策劃,並由華懋捐出一億七千萬來賑災的建議,遭到勞建青拒絕;勞建青更揚言有權免除龔仁心在華懋董事局內的職務。勞建青為了全方位控制華懋 以防資產流失,已派出二十人進駐華懋集團處理日常業務,每年開支達四千萬元,亦先後委任許業榮及李家松任華懋管治委員會,直接向勞建青匯報。許業榮曾替聯 合集團前主席李明治打工,並出任聯合集團旗下新鴻基公司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在華懋員工眼中勞建青及許業榮屬同派系人士。

追尋海外資產

亦因着勞建青在華懋的角色,那幫左派邊緣人士對勞建青身邊的人亦有聯想,市場有傳聞指勞建青有一個兄長勞明智(Charles Lo)同樣是會計師出身,任時富金融獨立非執董,並擔任多間「殼」公司的主席及董事等,如其任執董的崇高國際(0209),○九年獲北京御生堂主席孫粗洪 入主,以近四億元收購大亨果茶集團八成股權,去年改名中國大亨飲品,勞明智繼續擔任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有傳言勞明智有意與華懋合作,本刊記者致電找他, 其秘書回應:「勞明智同勞建青無關係,都唔係好熟。」另一方面,勞建青正努力拉攏梁榮江。江湖傳聞,龔如心與老爺打官司連輸兩着後,在海外存放有一筆十分 可觀的資產,只有梁榮江一人知道該筆資產的下落。梁榮江跟隨龔如心多年,是華懋老臣子,亦是華懋集團上市旗艦安寧控股的主席。去年梁榮江與勞建青在安寧重 選董事一事上產生磨擦,梁有感勞建青過度干預,感到無癮,梁甚至要求退任。欲向公司要求數千萬元「分手費」,但最終勞建青找來一名潮州富豪任中間人當說 客,希望梁榮江留任。華懋千億遺產案,即使陳振聰敗訴,戰爭亦未平息。龔仁心現正部署入稟法院,撤換遺產管理人,剷除勞建青,各方的角力戰才剛剛開始。

華懋兩大派系

表面上,陳振聰上訴失敗,龔仁心可掌權華懋慈善基金,其實龔身邊還有兩幫人一直在華懋中角力。

勞建青

德勤會計師行中國區主席,○七由被法庭委任處理華懋遺產,成為千億遺產管理人。八十年代加入德勤,與城中富豪、商人關係良好,曾擔任梅艷芳遺產管理人、又為海域集團、新銀集團、長城數碼等臨時清盤人。

許業榮

由德勤委任,現為華懋集團總經理及管治委員會委員。八十年代已出任AGC澳洲信用財務董事總經理,曾替聯合集團前主席李明治打工,及在聯合集團旗下的新鴻基公司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潮州富豪

潮州富豪擬借錢予龔仁心打官司,但卻要求加入華懋董事局,故被龔仁心拒絕。

林正茂

自稱是兩岸海峽和平統一基金有限公司名譽會長,聲稱與中國領導人稔熟。去年出版《新中國六十年》紀念畫冊,找來董建華、曾蔭權、中聯辦主任彭清華等人題詞。

彭振聲

前中聚雷天(729)非執董,陳黎彭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早年曾與北海集團已故主席徐展堂合作做生意。透過前光大集團董事長朱小華的代理人劉希泳而認識龔仁心。他曾為龔仁心安排律師打官司,迎戰陳振聰 。

胡國亨

香港經濟學社主席,曾出版《到富強之路》、《獨共南山守中國》等書籍。曾有意洽購星島股份,但最終落敗。○○年,以三千萬買起《天天日報》,改名《公正報》,只維持了五個月便告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47

搶救無望世代 30、40歲 就該懂的十個「覺悟」50歲不再位錢煩惱

2012-9-3   TWM



碩士生爭搶22K工作,經濟成長率今年將跌破2%,無望情緒如瘟疫般在年輕世代蔓延。

搶救無望世代,最務實的作法應從搶救自己的口袋做起,從現在開始,你至少必須具備三個「早知道」:早知道時間的威力,決定你存錢的速度;早知道知識的重要,決定你口袋的深度;早知道機會的可貴,決定你財富的厚度。

30歲如果還不覺醒,等於把責任推卸給未來的你,而奮起的力量總是在深刻覺醒後最強大!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五十歲後的你,還在煩惱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為子女的教育費用焦慮?還在擔心退休金的著落嗎?如果是,那可能代表你人生的苦戰將持續下去。

來到五十歲,人生大約已經過了三分之二,在財富追逐的競賽中,你的體力與心力漸漸出現疲態。就算五十歲的你已經擔任公司高階主管,但一次嚴重經濟不景氣,或公司經營不善,要再找到一份薪水與原本相當的工作,極不容易。

五十歲的你,如果在職場的發展不上不下,來自職場後輩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更會使你焦慮不已;更糟的是,如果五十歲的你,在職場上仍不順遂,無情的淘汰 浪潮恐將把你淹沒。簡而言之,五十歲前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財務準備,五十歲後你面對工作、健康、家庭……等人生重大劇變風險的承受度,已經在驟然衰減。

因此,五十歲,人可以不退休,但追逐財富的腳步一定要放緩,你才能活得從容,活出自在。這是每個人都該面對的課題,今年四十七歲的劉力勤(化名)的故事值得令人深思。

劉力勤在某大報社擔任美術編輯,太太在電子公司上班,夫妻兩人每月收入合計達十一萬元左右,育有一子的他們,今年終於繳清了房貸。「這棟房子買的時候總價 五八○萬元,我們裝潢又花了一百多萬元,向銀行貸了四五○萬元後,每月有結餘我們全都拿來繳房貸。辛苦還了整整十二年,連一點寬限期(期間只須繳交貸款利 息,不攤還本金)都沒動用到,買房後從未出國旅遊過,甚至不敢生第二個孩子,為的就是要盡快繳完房貸。」劉力勤面露無奈地說。

你不該理財太保守……

所得全拿去繳房貸 年近五十仍憂慮生活繳清房貸的劉力勤照理來講應該如釋重負,但現在他對未來的焦慮卻不減反增。因為他老婆最近因公司縮編人力而遭解雇,拿了近三十萬元的遣 散費,加計這筆錢,夫妻手中的現金存款僅五十萬元。「我任職十五年的報社,獲利狀況大不如前,這幾年我沒加薪,年終獎金也逐年萎縮。」他憂心地說,「一家 三口現在靠我一個月五萬元的收入勉強打平,我真不知道未來退休後要拿什麼養活自己。」雖然劉力勤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房子增值了逾一倍,目前市值約一千三百 萬元,他苦笑說:「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坐在黃金堆上的窮人,就算擁有千萬資產又怎樣?快五十歲了,照樣為生活勞碌奔波,對未來惶恐不安!」「我反而羨慕有些 同事,不急著還清房貸,精於投資理財,錢滾錢不斷地變大!」他說,「假使我現在手上有個四、五百萬元現金,即使房貸只還了一半,還剩二百萬元,我想心裡也 會踏實許多。」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說:「理財過於保守原本不是什麼缺點,但在超低利率時代,卻可能是嚴重的缺陷。」「以劉力勤的例子,如果 他不急著繳清房貸,每月至少可拿兩萬元進行投資。以年報酬率八%計算的話,十二年就可達四八四萬元,而房貸繳到只剩一六○萬元。」朱岳中說:「同樣是擁有 價值一千三百萬元房地產,一個是繳清房貸,但手上現金所剩無幾;另一個房貸餘額剩一六○萬元,但手上現金近五百萬元,兩者的財富感截然不同。」朱岳中進一 步解釋,如果再過個八年,劉力勤五十五歲時,複利效果將使財富差距加速擴大。因為,一個類似劉力勤狀況,懂得在低利率時代慢慢繳房貸,把多存下來的錢投入 每年報酬率八%投資工具的人,在五十五歲不僅完全繳清房貸,還額外擁有高達一一八五萬元現金。而急著繳清房貸的劉力勤,即使在四十七歲能每月拿出四萬元投 資,到五十五歲時也不過擁有五三九萬元,兩者財富相差一倍以上。

你不該太晚理財……

近半中年人後悔年輕時沒有受到啟蒙像劉力勤一樣,年屆半百的中年人還在為錢煩惱的並不是少數。根據今年七月《今周刊》與波仕特市調公司、聚財網,以及台北 市社區大學理財課程老師(針對其上課學生)合作的問卷調查,詢問四十歲至六十五歲的受訪者,「現在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在回收的七八○份有效問卷中,高達 四二.六%的受訪者表示是家庭財務問題,比居次的職場成就感低落及健康問題,足足高出二十六個百分點。

這份問卷同時凸顯出,台灣四十歲至六十五歲的中、壯年人口,普遍處於財富準備度不足的窘境。因為高達七一.一%的受訪者其財務自由度,意即理財性收入(指 房租、投資資本利得、投資孳息或版稅及權利金收入)占年度家庭總支出比重低於三○%;財務自由度達五○%以上的受訪者僅有一四%。

有趣的是,高達四八.二%受訪者認為,若要在五十歲後不再為錢煩惱,年輕時最應該做的事是「努力學習投資理財」;其次是「努力尋找創業機會,大膽嘗試」,比重為一三.六%。這顯示出,多數人後悔理財教育啟蒙太晚。

至於過了知天命之年,若想財務自由,該擁有多少財富?高達三三.六%的受訪者認為,扣除自住房子的價值外,至少必須擁有新台幣一千萬元的現金。

知名理財部落客、同時也是暢銷書《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作者蕭世斌指出,擁有一千萬元,以穩健的投資報酬率六%來算,每年就有六十萬元的孳息, 大約是尋常家庭一年的生活基本開銷。所以,大多數人希望能在五十歲前擁有一千萬元現金,是「不過分、很合理的期望」。

問題是,這個期望,大多數人卻都可望而不可即。問卷顯示,擁有一千萬元淨資產(包含自住房屋,扣除房貸與其他負債)的受訪者僅二一.三%。這代表,每五個人中僅一人擁有千萬元以上身價,而且其中還包括自住房屋。

你應該把時間當朋友……

王瀅少年買股賺第一桶金 累積四棟房要如何能在五十歲前,擁有至少一千萬元的資產?如果我們把這個命題視為單純的計算題,蕭世斌精算出:年報酬率六%的話,每月投入二萬一六四三元,持續二十年就可以達到一千萬元現金。

但是,人生並不是一道計算題,更多的時候,是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在人生每個關鍵階段,早一點覺悟,懂得做出正確選擇,比只會埋頭苦幹,在機會降臨時不知去掌握,或不敢去做選擇的人,更能翻轉你的勞碌命運。

「懂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二十六歲就出道,現年三十三歲的藝人王瀅,幾年前曾在台北市中正區買房獲利五○%以上出場,接著在大安區置產,一度擁有高達四 筆房產。目前她還自行創業代理Barbie包包與配件品牌,在百貨公司設有專櫃,儼然是演藝圈精通投資理財與創業的小富婆。

王瀅說,她投資理財上的「早熟」主要是拜母親所賜。她十四歲那年,父母親協議離婚,「精於理財的母親,勤學股票與房地產投資,現在是位身價不菲的貴婦;而 當牙醫的父親,雖然收入頗豐,卻酷愛名車,雖然現在也過得不錯,但財富成就遠不如母親,日子也沒母親過得自在。」「媽媽一直灌輸我一個觀念,趁年輕賺錢能 力強時,趕快買進會增值的資產,如股票或房地產,會貶值的資產盡量延後買。因為早知道這個道理,讓我的財富之路走得順遂!」王瀅說。

王瀅聽媽媽的話,十六歲時就買了人生第一張股票。「媽媽不僅幫我選股,也教我操作股票的技巧。」十八歲時,靠著媽媽代為操作股票,王瀅已賺到第一桶金。她 把這一百萬元投入人生第一棟房子的頭期款,再利用租金繳房貸。這個抉擇幫她日後一度在大安區擁有四棟房子,打下了地基。

王瀅的理財經驗告訴我們,理財第一個要具備的「早知道」在於:把時間當作朋友,否則時間將成為敵人。世新大學財金系教授郭敏華進一步解釋:「年輕人理財的 起步,如果是選擇先滿足眼前欲望而過度消費,那麼時間將是導致你財富貶值的最大敵人;如果不幸落入負債,你還將遭到時間的懲罰,使得人生更加難以翻身。」

你應該慎選理財夥伴……

把家中財務大權交給有能力處理的人這次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出,「勤儉持家」是多數財富自由度已經達五○%以上的人,認為自己能達到這個程度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精於房地產、股票或其他投資」,占比二○.七%;「正職收入比一般人豐碩」則居第三,占比一六.七%。

懂得把時間引導成對你財富累積有利的「良友」後,接下來則必須思考如何提高投資效率,縮短財富累積時間。《今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台股投資達人,現為高職老 師的陳重銘這麼說:「我認為我人生中做最對的兩件事是:一是把存下來的錢一半以上買進台積電股票,長期持有;另一件就是,把家中財務大權從老婆手中爭取到 我手中。」陳重銘說,剛結婚時,觀念也與一般人一樣,認為錢應該交給太太管,因為女人總是比較保守穩健,被認為比較會理財。「但我太太只對影劇新聞有興 趣,對財經新聞冷感;雖不至於亂花錢,卻不見她曾充實自己的投資理財知識!」看到這種情況,陳重銘很擔心,決定把原本存在太太戶頭的錢全部轉到自己的戶 頭,讓太太很不高興。「但時間證明,我的作法是正確的,因為我最近不小心瞄到她投資快十年的基金戶頭,竟虧損六○%以上。我想,好險,是我管錢!」所以, 五十歲前存夠老本,第二個要有的早知道在於:金錢應該與知識為友,不要為了親情或愛情的牽絆,而把財務大權交給不懂金錢的人。

時間可以讓金錢積少成多,知識可以讓金錢從呆錢變活錢。然而,即使你三十歲前存到一百萬元,四十歲前懂得運用理財知識,將報酬率從三%提高到六%以上;但 一個收入普通的上班族家庭,要在五十歲前繳完房貸之餘,還存下至少一千萬元,仍很吃力。這時,你需要第三個早知道:讓活錢變成大錢,臨門一腳的關鍵力量是 ──危機入市的勇氣。

你應該勇於危機入市……

失業男趁金融海嘯投入積蓄 獲利一倍這次的調查中,有二成六的受訪者表示,在家庭財務上最大的煩惱是,距離退休已經沒幾年,仍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如何在短時間內讓退休準備金倍增?五十二歲章鈿的故事深具啟發性。

「從賺到第一桶金一百萬元開始,我就有紀律地理財。」章鈿說:「扣除生活開銷後,我把錢分三份,第一份繳房貸,第二份繳儲蓄險保費,第三份做股票或基金等 較高風險的投資。」章鈿解釋,買房與儲蓄險雖是較被動與保守的投資,卻具有強迫儲蓄的效果,這對收入不差的白領階級來說,不失是一種有紀律與穩健兼顧的理 財方式。四十歲時,他存足一筆錢,便到中國與人合夥軟體公司,但因為去得早,案子太少,三年後他又回到台灣,到上櫃公司艾群科技擔任副總經理。

百萬元以上的年薪加上公司配的股票,他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高科技產業終老退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科技業激烈的競爭,讓艾群軟體產品節節敗退。○八年的 金融海嘯,企業凍結科技產品支出,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眼睜睜看著手上二十幾元的公司股票下市,變成一文不值。更慘的是,連最起碼的遣散費都 拿不到!」當時已四十八歲的章鈿嘗到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失業。

「公司結束前,我為我的人生做了一次清點。」驀然回首,他才發現自己從四十歲到四十八歲,雖然一直忙碌奔波,但拚事業的同時,也沒忽略理財,「我把工作收 入持續繳台北內湖一戶出租房子的貸款,以及買進股票,創造出的被動收入還不差。」當時,一位銀行理專好友建議他,趁海嘯低點買進基金與股票。他盤點一下, 手上還有一些錢,便幾乎全數投入,獲利超過一○○%出場,嘗到了在職場失意,卻在投資市場得意的人生甘苦滋味。

「這對在金融海嘯失業又拿不到遣散費的我,真的是艘寶貴的救生艇。」因為危機入市讓老本更加充實,章鈿放心了,於是決定放空一年,專心寫完之前拖很久的博 士論文,「作為人生歸零的一個新起點。」寫完論文後,章鈿緊接著考取了註冊金融理財師證照(RFS,由美國金融管理協會認可的一種理財證照)。目前在台北 市大安、松山及文山區擔任社區大學投資理財課程講師,並與企管公司合作,擔任企業員工訓練的講師。「你不要看我頭髮全白了,我現在還會寫Java程式!」 他自豪地說:「我兒子已經大三了,再一年就要進入職場,肩上負擔就減輕許多,我把這份工作當作興趣,還滿快樂的!」

你應該持續訂目標……

時間+知識+機會 累積財富不二法門多數人若中年失業,可能會把老本守得更緊,但章鈿逆向操作,卻讓他在短短一年,手上資金翻倍,成為他勇敢轉彎的後盾。「不論工作多忙或手 頭多緊,最好還是挪出一些錢投資股票或基金,它可以增加你對財經知識的興趣,以及與社會的連動感。如此,等市場非理性下跌,你才會有sense(意識)危 機入市!」章鈿強調,年輕時就培養清楚的理財觀念,工作再忙也持續關注市場,養兵千日用於一時,這些知識與經驗,助他漂亮達陣。

金錢是中性的,它沒有個性,並不會自己變多或長大。金錢要由少變多、由多變大、由大變有意義,需要靠人驅使。唯有讓金錢加上時間、知識以及機會的加持,才能成為有意義財富。早知道這三點的重要,為自己訂下人生每個階段的財富里程碑,五十歲後才可能不再為錢煩惱。

三個早知道讓人生財富格局大不同如果這樣,50歲後仍為錢煩惱……

當月光族

24歲,出社會領第一份薪水時,以滿足消費欲望為優先,買了一輛車,每月繳1.3萬元車貸,成為月光族。

只放定存

30歲,銀行戶頭幾無存款,只好每月存下2萬元。但因為疏於投資理財知識的培養,存下的錢只敢放年利率僅約1%的定存。

存錢買房

36歲,結婚後手上約有80萬元的現金,不夠繳房屋頭期款,只得與太太很努力地每月存下6萬元,作為購屋基金。

耗盡存款

40歲,終於存到300萬元,買了第一棟房(貸款500萬元),繳了頭期款與裝潢費用後,已經所剩無幾。

房貸壓身

52歲,把每月所有的結餘,全部用來還銀行錢。才不過12年的時間,已經還清了房貸,但銀行存款卻少得可憐。

退休堪慮

55歲,過去3年加緊存錢,也勤學投資。即使每月存下6萬元投資,達到年報酬率6%,但3年下來手上現金卻僅有237萬元,對未來退休生活的財務焦慮不已。

如果這樣,50歲後財富自由……第一個早知道:時間是累積財富的最好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

訂下目標

24歲,出社會領第一份薪水時,訂下每月存1.3萬元的目標,30歲存到第一個100萬元。

第二個早知道:知識能使小錢變活錢,無知則可能讓你一無所有。

開始投資

30歲,隨著薪資的增加,每月存款提高至2萬元,投入年報酬率8%的股票或基金。

計畫買房

37歲,累積到330萬元,結婚後買第一棟房,頭期款加裝潢共計支出300萬元,存款剩30萬元。

第三個早知道:懂得危機入市之道,能讓你少為錢奮鬥好幾年。

穩健投資

38歲,與妻子共同打拚,繳房貸之餘,訂下月存3萬元目標。投入更穩健的投資,追求年報酬率6%的目標。

逢低進場

45歲,投資理財經驗臻於成熟,雖然仍有房貸壓力,但將手上343萬元的資金,拿出一半約170萬元大膽逢低買進,獲利50%出場。這時已累積約428萬元現金。

房貸將盡

50歲,過去5年,每月3萬元投資的步調未變,這時已擁有780萬元現金。同時,原本500萬元的房貸,僅剩150萬元。

手握千萬

55歲,房貸終於繳清,靠著每年6%的穩健投資,手上的現金也達到1000萬元以上,每年孳息以6%計算就有60萬元,已經達到可退休狀態。

中壯年財富準備大調查

近半中壯年最煩惱家庭財務問題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是? 單位:%

家庭財務問題 42.6

˙職場成就感低落 16.6

˙健康問題 16.3

˙兒女就學 13.1

˙兒女就業 6.3

˙夫妻感情問題 2.7

˙親子感情問題 2.4

針對家庭財務問題,你最大的煩惱是? 單位:%˙離退休已經剩沒多少年,存錢速度太慢, 仍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 26.0 ˙兒女教育費用 15.5 ˙生活開支捉襟見肘 15.4 ˙房貸及其他負債壓力仍相當沉重 12.7 ˙怕自己活太久,退休金不夠用 12.2 ˙害怕失去工作,或已經失業 9.5 ˙兒女已經完成學業,卻因薪資過低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成為啃老族 8.7 逾9成中壯年還無法達到財富自由 單位:%請問你目前擁有的家庭淨資產(含自住房屋,扣除房貸與其他負債)位於哪個區間?

˙負債 20.8

˙0~300萬元 27.3 ˙301萬~500萬元 14.4 ˙501萬~1000萬元 16.2 ˙1001萬~2000萬元 11.3 ˙2001萬~3000萬元 5.9 ˙3001萬元~5000萬元 2.8 ˙5001萬元以上 1.3 請問你每年的理財收入占家庭支出多少比重? 單位:%

˙10%以下 46.9

˙11%~30% 24.2 ˙31%~50% 14.9 ˙51%~70% 8.9 ˙71%~99% 2.8 ˙100%以上,我已經財富自由 2.3 50歲後不再為錢煩惱,過來人建議你這麼做你建議年輕人,在50歲前必須擁有多少資產(不含房子),才不會為錢煩惱? 單位:%

˙300萬元 7.0

˙500萬元 17.3

˙1000萬元 33.6 ˙1500萬元 11.4 ˙2000萬元 11.8 ˙3000萬元以上 18.9 你認為50歲後若能不必為錢煩惱,年輕時最應該做的事是什麼? 單位:%˙努力學習投資理財 48.2 ˙努力養成儲蓄習慣 14.2 ˙努力尋找創業機會,大膽嘗試 13.6 ˙培養第二專長或學好外語,開拓賺錢機會 12.2 ˙努力工作,在職場發光發熱 10.0 ˙努力教育兒女,養兒防老 1.8 如果人生能重來,請問你會在人生哪個階段就開始重視財富累積的重要,訂好自己的生涯理財計畫? 單位:%˙出社會正式踏入職場時 51.3 ˙開始有固定零用錢時 30.4

˙18歲時 9.5

˙存到第一個100萬元時 5.1

˙結婚時 2.2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 1.5

調查說明

樣本來源:針對40~65歲受訪者,波士特網路問卷650份,聚財網網路問卷80份、《今周刊》讀者40份、台北市社區大學理財課程學生110份調查方 式:網路加實體問卷調查期間:2012年7月30至8月10日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780份抽樣誤差: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3.51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60

搶救無望世代》四十歲,你憑什麼留下來?黃慧珠不斷檢視志向、職能和跨界能力 台灣IBM新總座 靠自我盤點攀高峰

2012-9-10  TWM




如果將人生以每十年來區分,二十幾歲應是職涯的「播種期」,三十幾歲是「養成期」,四十幾歲則是「收穫期」;四十歲可謂職涯成敗的關鍵時刻。四十歲面臨的 機會、挑戰和轉折,你該如何脫穎而出?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幫你認清四十歲前該做好的準備,讓你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順利迎戰人生的下半場。

黃慧珠不斷檢視志向、職能和跨界能力台灣IBM新總座靠自我盤點攀高峰今年七月才被IBM延攬擔任台灣區總經理的黃慧珠,早在三十七歲時,就被拔擢為IBM工商事業群總經理,憑著不斷盤點自己職涯上欠缺的專業,讓她在四十歲前締造事業亮點。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身為資深上班族,工作幾年後,你會為了興趣和理想,勇於跳脫原本的行業,開創一條新路?還是寧願遺憾,留在雖然穩定但平淡無味、缺乏熱忱的老本行?好不容 易在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你可曾攤開履歷,看看還欠缺什麼能力,願意到別的單位歷練?抑或不願放下老鳥的身段,把自己當菜鳥從頭學起?而就算再怎麼經驗 老到,你會習慣回頭檢視上一份工作或專案時自己的缺點?或者刻意忽略自己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一連串的問題是許多年近四十歲的人,在職場闖蕩十多年後,所面臨共通的選擇與課題;然而,這也是台灣IBM總經理黃慧珠能從一般上班族中,出類拔萃的關鍵分水嶺。

頂著一頭學生短髮、踏著平底鞋,乍見黃慧珠,其爽朗的笑聲、充滿能量的氣息總是令人印象深刻。外表嬌柔甜美的她,是今年七月台灣IBM剛剛誕生的新科總經 理。然而,一談起這位統領三百多位員工的職場女豪傑,最令一般上班族折服的,不僅這是IBM來台近一甲子以來第二位女性CEO,更因為她早在一九九九年、 三十七歲時就已經被公司拔擢為工商事業群的總經理。當時她進入IBM不過短短的十年,論升遷快速至今仍是外商圈最為津津樂道的美事。

一位自台灣基層爬升的年輕女子,如何在人才濟濟,甚至以外國人掛帥、男人為尊的跨國集團裡脫穎而出?雖然黃慧珠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比一般上班族更常問 自己要什麼、有什麼、缺什麼以及該補什麼!」但也由於這項最必要、卻也最容易忽略的小動作,黃慧珠多年來從不間斷的「自我盤點」,道出了在職場成功的簡單 哲學。

盤點職涯目標

認清志趣,問自己想要什麼?

事實上,在成為IBM員工之前,黃慧珠原本是國中老師,但執了幾年教鞭,具有雄心壯志的她,卻不甘埋首於千篇一律的工作中,反而對於每天得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面臨各種狀況的業務工作興趣十足。

雖然在當時世俗的觀感,女人在學校教書是再好不過的職業,既高尚又穩定;但黃慧珠告訴自己,惟有忠於自己的志趣,早點調整自己的職涯,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二十七歲那年,毅然決然轉職到民間企業,從IBM基層業務員做起。

從發號施令的老師變成鞠躬哈腰的業務,原本個性靦腆的黃慧珠,面對人生的大轉彎也下足了工夫。她勤讀資料,用最短的時間熟悉外人眼中硬邦邦的科技術語;放 下身段,用最快的速度讓所有的客戶認識她,甚至還克服障礙學習業務須隱忍的挫折。因此,短短幾年,選對路線並堅持所選的黃慧珠,很快地成為IBM的超級業 務員,然而越做越起勁的她也告訴自己:「有一天我要當上IBM的總經理!」不過黃慧珠的成功,並不僅於完美的轉職,而是來自於其完整的職場閱歷,和無可取 代的專業職能。曾經與黃慧珠在同一部門共事過的台灣IBM經銷事業處副總經理薛淑菁表示:「Jennifer︵黃慧珠的英文名字︶這名字就等於IBM各部 門的代名詞!」自從立志要當上總經理,為了這項遠程目標,三十出頭的她,就給自己定下一門功課,就是學習當稱職的CEO。

盤點工作歷練

補職涯拼圖,問自己缺什麼?

和一般資深老鳥想的不一樣,黃慧珠深知,想要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千萬不能墨守單一技能,畢竟職能只要多累積幾年,人人都可以成專家,但真正能讓專業加值的 則是能跨界整合的能力。因此在進入IBM後,她從不拒絕職務以外的新任務,甚至還主動爭取到別的部門歷練。例如,黃慧珠剛進IBM的那幾年,公司的大型客 戶幾乎十之八九都在金融業,是同事眼中業務穩定、較容易創造績效的好方向;但黃慧珠偏偏自告奮勇去挑戰當時還是處女市場的工商界客戶。憑著「為自己增加歷 練」的決心,她也拚出成績,因此後來被拔擢為工商事業群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當上事業群最高主管後的黃慧珠,並未停止職涯的拼圖。相對於許多企業裡戰功彪炳的戰將,總認為憑著自己的專業經驗就足以橫行天下;但黃慧珠 的思惟不同,反而認為經驗越老、瓶頸越大,惟有跳出原有框框才能成長。二○○五年,黃慧珠居然再度放棄自己最得心應手也立下不少戰績的工商事業群總經理, 願意轉任亞太區行銷總監,負責執行IBM亞太地區行銷事務。

儘管在一般人眼中,從總經理變成總監,對職涯並無加分,但她認為,亞太區總監不但可以跨界學習行銷專業,並能從市場和全亞太的高度重新觀察IBM的運作。 也正因為這些歷練,四十出頭的黃慧珠,成了IBM裡少數既懂業務又懂行銷,同時又在海外歷練過的人才,而成了集團內部積極栽培的總經理人選。

但即使閱歷已經夠豐富了,黃慧珠卻不躁進。她認為,自己雖然在第一線的實戰經驗十足,但還缺「統領和管理」整個企業大軍的火候。為了補足這塊拼圖,她發 現,若要快速地了解企業用人、選才、帶人的藝術,就得要待在人資部門,於是○七年,黃慧珠竟然又勇敢地轉任台灣IBM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九年甚至還甘 心拋下在IBM累積多年的資源和光環,跑到信義房屋擔任人資長,為的就是要藉由待在人力更為密集,人才需求更為多元的房仲業,把人事管理的職能摸得更透 徹。

雖然許多人不明瞭,向來專精於業務行銷的黃慧珠,為何還花好幾年時間,去歷練與自己專業領域相去十萬八千里的人資領域。但後來事實證明,她這項職涯投資果 然是對的!黃慧珠在人資部門的歷練,除了學習到在人事上領導統御的技能外,她進而體認到,原來從一家公司徵才和員工教育訓練的角度,可以洞悉整個企業的策 略方向,「這是在第一線所看不到的高度!」黃慧珠得意地說。

盤點思惟模式

調整角度,問自己該想什麼?

更重要的是,隨著接觸到更多層級和單位,黃慧珠深深地感受到,身為管理者須拋開本位主義以及專業上的執拗,要懂得跨部門溝通協調。因此後來黃慧珠每每在執 行一件任務,或做一項決策,都會養成試著用不同的頭腦和面向看待事情,甚至在結束一件專案就會提醒自己停下腳步,回頭檢視過程中,別人的批評和自己的缺 失。

對於黃慧珠「自我檢視」的功夫,黃慧珠的特助、IBM電子商業資訊服務中心經理莊士逸就印象深刻。他表示,有別於一般外商CEO的高姿態與避諱媒體,黃慧 珠一上任就主動要求親自拜訪各大媒體,她的理由是:「從媒體的角度,企業才能發覺外界的看法,也才能知道該怎麼調整。」誠如知名企管顧問公司︱︱標竿學院 營運長陳威伸所言,一位好的CEO,須兼具專業技能、領導統御和決策高度三大職能。而在各大領域都走過一回的黃慧珠,功力如虎添翼,也難怪,IBM總部在 今年七月會決定延攬她回任,並賦予台灣區總經理之大任。只能說,在四十歲前後不斷歷練修正的黃慧珠,早已用自己的「盤點哲學」,詮釋了職場勝出的箇中奧 妙。

︵本專題分兩次刊出︶

黃慧珠

出生:1962年

現職:台灣IBM總經理

經歷:信義房屋人資長、 IBM工商事業群總經理學歷:交大資訊工程所碩士、師範大學數學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9成上班族有職涯危機感,多集中在35至45歲8成6上班族對目前的職涯有危機感或不確定感對於你職涯發展,或工作的穩定性,你的感受是?

49% ˙雖然不致有危機感,但仍有不確定感。

37%˙具有深切危機感,隨時有失業或被取代的恐懼。

10%˙沒太多的想法

4%˙感覺前途光明,並且非常有自信。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目前有高達8成6的上班族對於自己的職涯有危機感或不確定感,而其中《今周刊》走訪多位企業人資長,皆認為35至45歲的人是最具危機感的年齡。

對此,美商韜睿惠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王伯松分析,40歲左右的職場人之所以沒安全感,主要是這個年紀所面臨的各項挑戰最大:在公司,往往 同時兼任部屬和上司的角色,除了向上經營還得向下管理;而在家庭,又普遍是孩子出世,要栽培小孩,開銷最大的時期,無法像年輕時能率性地離職。

而104獵才顧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指出,40歲上班族多為資深員工,對公司而言薪資成本最高,因此只要能力不夠,很容易被同事或新人取代;因此這個年紀的上班族對工作最會患得患失。

另1111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認為自己現階段最急需補齊的能力,以專業技能、跨界整合能力和人脈為首要。一般而言,40歲左右的上班族,在基本職能和領 導統御能力,本就該比20、30歲的人強,假使到了40歲職場上該有的能力還不能水到渠成,恐將面臨淘汰;因此,對於還沒到40歲的人來說,及時培養足夠 的經驗和能力,才能免於在人生下半場埋下失敗的伏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80

搶救無望世代 四十歲,你憑什麼留下來?

2012-9-17   TWM




如果將人生以每十年來區分,二十幾歲應是職涯的「播種期」,三十幾歲是「養成期」,四十幾歲則是「收穫期」;四十歲可謂職涯成敗的關鍵時刻。四十歲面臨的 機會、挑戰和轉折,你該如何脫穎而出?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幫你認清四十歲前該做好的準備,讓你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順利迎戰人生的下半場。

Discovery北亞區總經理用LV哲學攀上高峰永遠挑戰一二○分 為職涯存摺累積資本曾經是連續落榜兩年的重考生,在職場上總是做得比老闆要求還多、準備比同儕充分的林東民,以做到一二○分的精神,在職場平步青雲,也為公司締造前所未有的佳績。

撰文‧李建興

思考一下這幾道情境題:在職場,除了分內的工作,遇到對公司有幫助的事,你會奉勸自己少找麻煩,能閃就閃,或者願意承擔更多的案子?被挖角到一家新公司擔 任主管,到職時才赫然發覺組織只有你一個人,你會認為自己被騙了,飆下一句國罵轉頭就走,還是很認分地從零開始,接下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再假設,都當上總 經理了,公司只要你蕭規曹隨,照著既有的模式運作就好,你會涼涼地等退休,抑或堅持開展一些額外的業務,為公司創造新局?

這些都是全球知名頻道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資深副總裁暨北亞區總經理林東民在二十多年的職涯中,曾經面臨過的選擇題。然而在這些關鍵時刻,他的抉 擇是,多承攬職務以外的工作。在沒有任何資源的狀況下,赤手空拳打出天下,以及放下「在職退休」的涼缺,自告奮勇扛了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正因為他想的很不一樣,這位曾經在大專聯考連續落榜兩年的重考生,獲得Discovery集團賞識,把統領北亞市場的軍符交給他。連向來在影視產業執牛耳的香港人及韓國人,都得聽命於這位台味十足、說著一口破英語的台灣人。

求學時期

到日本學習最先進的傳播知識誠如Discovery行銷公關部經理江明穎所言,「看在同事的眼中,Tommy(林東民英文名)永遠不會給自己好日子過,面 對集團的要求更總是『要五毛給一塊』!」因為林東民堅信,只要當上班族的一天,就算職位再高,也休想貪圖有「在職退休」或「涼缺」這種美事,他始終以 「Learning & Visioning!」(從不間斷地學習和擴展視野)來鞭策自己。這套獨有的職場「LV哲學」,也為其扶搖直上的職涯下了最佳的注解。

其實,小時候的林東民只愛打球,不愛讀書。台北中正高中畢業後考不上大學,只好轉考三專,卻連續落榜兩年,最後以吊車尾的成績上了世界新專(現為世新大學)編採科。沒想到專科三年開啟了他讀書的興趣,決心把傳播當成一生的事業。

在他即將踏入社會的八○、九○年代交會期,正逢國內媒體大解禁,需才孔急。但林東民十分清楚,「要在百家爭鳴的傳播界出人頭地,就得想辦法比別人更出 色。」即使一畢業就有好幾個工作可以選擇,林東民寧願先到日本以傳播設計科系聞名的日本工學院多讀幾年書,以習得上乘的基本功。

儘管在日本深造的幾年,早些入行的同儕都接連當上小主管,但林東民並不躁進,他有個堅定的信念惕厲著自己,「當及格的分數是六十分,就要儲備到八十分,因 為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會消耗掉你的戰力;當滿分是一百分時,就得想盡辦法做到一二○分,畢竟時代的浪潮,會折損你的戰績。要在職場上勝出,就得比別人多 準備一些。」林東民從日本學成歸國後,當時國內最大的廣告集團──台灣廣告正和日商要執行一系列的活動。但本土傳播界缺乏懂日文與日本市場的人才,因此林 東民立即成了台廣眼中的「好咖」,破格讓他帶領一個團隊,承攬豐田汽車、日野商用車和MILD SEVEN香菸等廣告活動。

當時台廣交付的任務,其實只要他運用日語能力和日商接洽,林東民卻主動包下企畫、公關和活動規畫。表面上,他平白多做累人的差事,實際上卻是默默練功。果 不其然,在廣告界才幾年,一九九四年,緯來日本台要成立,急欲延攬懂節目、行銷,又曾和日商有實務接觸經驗的人,剛滿三十一歲的林東民立即被挖角,坐上緯 來節目總監。

緯來原本只希望林東民幫忙到日本談定幾個節目代理,但他不甘心自己只是個業務員,心想「要做,就要做到不一樣!」於是當其他頻道還在播日本武士劇時,他主 動向公司提議引進偶像劇和綜藝節目。由於日本人不熟悉台灣市場,對此心存懷疑,林東民主動向富士電視台叩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富士高層願意授權。

憑著市場眼光,林東民幫公司拿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節目如「東京愛情故事」、「上岡異言堂」、「料理東西軍」等,奠定了緯來的地位。甚至進一步與日亞航和日本觀光協會談合作,找來藝人林葉亭主持日本旅遊節目「多彩日本行」,成為國內赴日製作行腳節目的濫觴。

基層時期

多承擔業務 儲備技能和人脈林東民的開創力,在兩年後被當時要成立JET TV的幾位大股東相中,重金禮聘他執掌開台大策。

不過,當他在九六年九月走馬上任時,竟然發現辦公室空空如也,「連一張辦公桌、一支電話、一個人都沒有,但公司要求四個月後,也就是隔年元旦正式開播。」林東民憶述。

「我除了『傻眼』兩字,很難形容自己的感受!」林東民坦白說。那時很多人都覺得他被騙了,要他趕緊脫身;但他一轉念,自問「公司找我來,不就因為看中我解 決問題的本事嗎?」他沉住氣,回顧經驗,列出電視台從人事、行銷、廣告、硬體、節目代理等需要完成的事務,「從零開始」一一張羅。

沒想到短短四個月,林東民憑著比一般人多累積出的經驗、人脈和能耐,奇蹟式地讓JET如期開播。「過程中沒人敢相信JET能夠誕生,因為在上線的前一小 時,工作人員還在驚險地追著第一支要播出的帶子!」一位JET開台時期的員工回憶。正因如此,同年,才三十四歲的林東民就被升為JET台灣區負責人,地位 已不可同日而語。

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後,林東民的聲名在電視圈更響亮,連國外來的知名頻道Discovey,也在二○○二年邀他執掌台灣區總經理。

林東民的跳槽令很多人不解,因為Discovey從語言到運作方式,都迥異於本土頻道,林東民連英文都講不好,幹麼放下自己打下的江山,跑去一個完全陌生 的企業?在圈內堪稱日本電視通的他,又怎麼願意捨棄自己建立的獨門資產,從頭再來?但林東民雲淡風輕地說:「職場上最大的危機,就是無法再突破了!」他毅 然離開舒適圈,挑戰下一個職涯高峰。

其實,初到Discovey的林東民,除了語言以外,並沒有感受太大的壓力。因為當時總部只要求他跟隨總部腳步,好好地把做好的影片照時程播出就好。但生性愛突破創新的林東民,就是不甘蕭規曹隨。

高階時期

拒絕安逸 離開舒適圈再出發他認為,Discovery以往製播的內容都是介紹國外的文明、科學、醫學等,和國內觀眾距離太遠,很難在台灣有爆炸性的回響。於是他數度在總部慷慨陳詞,力主自製節目,在幾次被回絕後,總部抝不過他的堅持,勉為其難答應。

○三年,台灣Discovery和中華汽車合作,開拍首部本土節目「太魯閣的祕密」,沒想到成品送到新加坡的亞洲總部審核時,被認為取景、運鏡、剪接都不 具備Discovery的製作水準,下令「停止這個案子」。但不屈不撓的林東民,仍繼續請國外製作人飛來台灣補拍鏡頭,硬是完成這部片子。

「許多人都想不通,我放著一個涼涼的總經理缺養老不做,偏偏要給自己找這麼多麻煩!」林東民表示,當時總部擔心台灣分公司會壞了全集團的口碑,因此他們不僅得做出質感和差異化,甚至在有限的預算下,還要自籌財源。

但林東民一一解決這些難題。經費部分,他挾Discovery全球放送的優勢為籌碼,找政府單位合作,如拍攝「台灣人物誌」、「謎樣台灣」系列和「建築奇觀:台灣雪山隧道」,分別取得新聞局和交通部贊助。

至於要製作出「有點台,又不能太台」的差異化節目,林東民親自走訪台灣各地尋找題材,如「台灣人物誌」許多精采人物中的西瓜大王,就是他探訪而來。他還特 意找兼具本土和國際特質的人主持節目,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瘋台灣」,他在○六年大膽起用中文不太流利的Janet主持,最後讓人和節目雙雙暴紅。

經過林東民的改革,Discovery脫胎換骨,原本曲高和寡成了老少咸宜,在台頻道數由一個暴增為七個,廣告收入十年間增加了十倍,就連印度、中國等 Discovery都來台取經,在全球掀起本土化熱潮。「和Tommy工作的樂趣,來自於他突如其來的機智,和追根究柢、不屈不撓的精神!」在 Discovery待了十多年,目睹台灣Discovery一路成長的行銷公關部總監洪韻淇與有榮焉地說。

○八年Discovery總部決定,將港澳和韓國都納入台灣管轄,而林東民則從台灣區總經理被拔擢為北亞區總座。

永遠挑戰一二○分的林東民,為台灣的Discovery寫下預期之外的成績。回首來時路,他有感而發地說:「你現在多做的每一件事,看起都像是吃虧,但職 場就彷彿是一本存摺,多歷練的,等於為自己多添一分實力,讓職涯實力帳冊多添一分籌碼!」在職涯存摺裡,林東民無疑是財力雄厚的富豪。

林東民

出生:1963年

現職: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資深副總裁暨北亞區總經理經歷:台灣廣告、汎太廣告、緯來電視網、JET TV 學歷:世新三專編採科、日本工學院、台大EMBA 婚姻:已婚,育有2子職場哲學:堅持做對的事情林東民想法不一樣 讓職涯屢攀高峰

林東民的想法

只要在職場的一天,就不要想退休。

越是資源不足,越是自己的舞台,成長越快!

大環境的改變讓你連「守成」的空間都沒有,惟有主動脫離舒適圈,才能拿回發球權。

職涯的價值和成就,就是比老闆先一步創造新局!

沒有資源的單位才能讓我嘗試所有的領域,備齊所有的職能!

一般人的積習

都當到高階主管了,該是養老、在職退休的時候了!

公司給我多少資源,我就做多少事!

這工作做十多年了,不變最好,我拒絕更換工作內容,別給自己找麻煩!

老闆沒交代的,就算對公司有利,也別給自己找事做!

一個連人事和資源都還沒到位的單位,風險太大,最好別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61

搶救無望世代 告別「22K人生」 30歲後,你靠什麼養活自己?

2012-10-01  TWM




22K雖是痛苦的開始,但絕對不是人生的谷底!

大環境可以對不起你,你卻不可以對不起自己,在這景氣幽暗的時代,曙光才顯得特別的耀眼,奮鬥才顯得更為可貴。

拒當被犧牲的一代,認清4條出路、學會5項本領,你也可以逆轉窮忙人生!

撰文‧謝富旭、林心怡、歐陽善玲 研究員.辛曉昀 插畫.ikuan 在學歷文憑貶值的趨勢下,現在的台灣職場普遍生態是:博士很難找到工作;碩士起薪倒退回十年前大學生水準;大學生則倒退回高中生水準。從某私立大學畢業的 阿司,就是這股職場排擠效應的典型寫照。

目前身兼兩職,一天工作時間往往長達十四個小時以上的阿司,雖然每天「起得比雞早,做得比牛累」,但夢想對阿司而言,仍是個奢侈品。

學歷貶值的年代

存不了錢 私立大學生處境更艱難阿司二十七歲,畢業於南部一所私立大學,由於有氣喘,只當了四個多月的兵就退伍了。迄今出社會工作已經快五年,目前的阿司,白天在台 北市東區一家連鎖咖啡廳上班,擔任正職人員,但每月薪水僅實拿二萬三千多元;晚上則在速食店打工,負責廚房工作,一小時可賺一百二十元。加總起來,每月收 入約三萬元出頭。

阿司喜歡生態與自然,所以選擇環境資源管理系就讀。他原本認為讀這個系前景應不錯,畢竟,現在是講究環保與綠能的時代。殊不知,台灣雖然綠能政策喊得震天 價響,但我們的綠能比重反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俗稱「先進國家俱樂部」)國家中敬陪末座,因此,民間企業界對這個科系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很有 限。

「報考公職進入各縣市環保局,成為我們這個系畢業生最主要的出路之一。但念書考試我本來就不是很在行,所以就沒去考了!」阿司說。

阿司畢業後的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百貨公司的化妝品專櫃當「櫃哥」。當公務員的父親卻認為男生幫女孩子敷臉、化妝不是長久發展之計,也不太能接受兒子從事 這種工作。櫃哥做了一年多,阿司換到一家西餐廳當外場服務生,又撐了一年多,升上外場組長,薪水好不容易升到三萬多元。

但店長脾氣不好,動輒責罵阿司帶領的服務生,導致同事關係緊繃;最後阿司放棄了這份薪水不錯的工作,另謀出路。阿司接下來找到的工作,就是現正在上班的咖啡廳,月薪二萬四千元,東扣西扣後,實拿二萬三千元。

出社會前兩年,阿司每個月要還一萬多元的學貸,所以即使住家裡、吃家裡,也很難存到錢。好不容易還清學貸,可以開始存一點錢,阿司卻離開月薪三萬多元的餐 廳工作,轉到實領僅二萬三千元的咖啡廳工作。由於吃住一直靠家裡,乖巧的阿司覺得每個月應該給父母一點補貼,無奈二萬多元的薪水卻令他捉襟見肘。

因此,他決定「重操舊業」,到大學打過工的速食店兼差當計時員工。一年多下來,身兼兩職的阿司感到身心俱疲。他說:「咖啡廳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 六點下班後我先回家睡覺,睡醒後趕著上麥當勞晚上十一點到隔天清晨六點的班。」基本上,阿司每周至少要到速食店上三天班,一次七個小時,所以上大夜班時, 阿司總是拜託咖啡廳早上不要排班,讓他早上能睡個好覺,中午再去咖啡廳上班。問題是,排班並無法每次都很順利,常常上完大夜班後,早上六點下班,隔三個小 時,又到咖啡廳上日班。

「媽媽看到我長時間工作、臉色蒼白、全身疲憊的模樣,總是叫我不要再上大夜班了。」「問題是,上大夜班,我每個月的收入才大約達三萬三千元,也才能夠給爸 媽錢,因為,我一直吃家裡、住家裡,最近水電費調漲、物價也在漲,多為父母親分擔一些經濟壓力,是身為兒子最基本的義務。」阿司說,他因收入太低,對理財 提不起勁來,所以每月只能存個二、三千元,工作五年下來的存款實在微不足道。

阿司目前有一位感情穩定的女友。他說:「我們在規畫未來時,不敢奢望能自己買房子,看來結婚後只能繼續與爸媽擠在一間小公寓。我們也商量過,結婚後不要生 孩子,房子空間不夠是原因之一,也怕一旦有孩子後,萬一我失業了沒收入,那孩子豈不太可憐了!」阿司說,未來十年最大的希望,是能做到麥當勞或肯德基這種 大型連鎖速食店的店長。「聽說,做到店長薪水將近五萬元,加上年終獎金,每年約有七十萬元。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店長做到退休我都甘願。這是我目前所能 想像自己未來的最大夢想。」

台灣失落的一代

產業空洞化 三十年來最嚴峻挑戰採訪阿司,談到他對未來的計畫與夢想時,他反問記者:「你會不會覺得我很沒志氣?」記者回答他說:「如果每個父母養出像你一樣這麼孝 順,又肯上進的孩子,一定會引以為榮!」問題是,現在的台灣,真的能許一個有上進心、肯努力、肯打拚,像阿司這樣的青年一個像樣的未來嗎?

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四小時以上的阿司,可能自己本身也不知道,對於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這個世代,也就是俗稱的「六年級後段班」以及「七年級前段班」,台灣經濟與社會大環境所帶給他們的挑戰,是過去三十年以來最嚴峻的一次!

這個世代,如果是受完大學或大專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出社會第一個十年是落在二○○二年至一一年之間。

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分析,這個十年,台灣產業發展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高科技產業因毛利率惡化開始大舉外移。加上整體產業升級失敗,企 業一方面為了維持利潤率,同時為了因應經濟成長遲滯與鈍化,只有更變本加厲地追求成本下降,導致部分工時以及派遣工等「非典型就業」逐漸蔚為主流。

「這就是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世代薪資成長停滯、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節節敗退的主要元凶!」洪敬舒斬釘截鐵地說。

從諸多總體數據進一步分析,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這個世代,堪稱是台灣失落的一代。他們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二年~一一年),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已經從上一個十年(一九九二年~二○○一年)七.二六%,驟降至三.三六%。

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的平均起薪水準,則從二九一四三元倒退至二八二○三元,起薪不僅比上一世代(指五年級後段班到六年級前段班)更低,過去十年來的台灣薪 資成長率更僅有九.九三%,遠低於上一世代的四二%,更較四年級後段班與五年級前段班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一年)薪資高達一三四%的成 長遠為遜色。

薪資收入萎縮的同時,這個世代正逢原物料、農產品與土地資產價格長達十年的超級多頭,導致購買力節節下降,年輕人感覺自己比前面兩個世代更窮了。因為在一 九八五年至二○一一年這二十七年間,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了一.六倍。而過去二十年間,據《住展》雜誌統計,台北市的平均房價保守估計上漲八 一%。

換言之,二十幾年前,一個起薪二.三萬元的大學生初入職場,午餐一個四十元便當就搞定,在台北市買一間二十五坪的中古屋,大約總計要花七五二萬元。如今, 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僅微幅成長至二.八萬元,但解決午餐的便當至少需六十四元,在台北市買二十五坪中古屋,則要花費一三六五萬元。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如果台灣產業升級步調依舊牛步化,企業還是老想著透過生產流製程的cost down(降低成本)來提高利潤,而不是往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努力,未來十年情況恐怕更不樂觀。

換言之,七年級後段班與八年級前段班就業大軍,即將在下個十年紛紛進入職場,他們面臨的處境恐怕較現在更為嚴峻。

台灣經濟大環境低迷,壓縮了年輕人發展的空間。然而,就像早期的台灣中小企業,面對島內經濟規模有限,雄心壯志的企業家拿著一卡皮箱走天涯,創造了台灣的出口奇蹟。這種開疆闢土的精神,已經埋下了未來年輕人出路的伏筆。

年輕人出路思惟一:

跑 去能提供高薪的地方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今年四月應《今周刊》之邀來台演講時,被某位年輕的聽眾詢問到,如何克服台灣低薪的困境?凱文凱利簡潔有力地回答:「跑!(Run)」二十七 歲、在澳門賭場酒店擔任經理職工作的Apple,是實踐「跑」這個思惟,往海外尋找高薪出路的典型案例。

畢業於銘傳大學,在台灣投了至少五十份履歷表的Apple,等了好幾個月,才找到一份月薪二萬五千元的車商業務助理工作。可是Apple依舊不放棄追求其 他更高薪資的機會,兩個月後,她在1111人力銀行登錄的履歷有了「澳門酒店徵才」的回應,「當時我心想,去澳門起薪馬上可以跳到五萬二千元,什麼語言隔 閡、文化差異我都不管了,我趕緊飛奔過去。」Apple說,通常像她工作兩年多就陸續升任「主任」,每月底薪跳到十萬元新台幣「經理」職位的人其實不少, 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撐過來」。

在澳門已工作五年,Apple手邊就有超過二五○萬元的存款,這還不包括每月固定匯錢回台灣孝敬父母。「光是每月給爸媽三、四萬元的錢,大概就是我許多同 學在台灣一個月的薪資吧!」Apple很慶幸,現在相較於留在台灣的大學同學,她薪資至少高出三倍,年薪至少一百五十萬元。

雖然在工作上勞心勞力,又沒有正常的休假時間,但Apple一想到在台灣工作的同學辛苦工作,月薪也才三萬多元,她就馬上停止抱怨。「我想,如果在台灣一直找不到媲美現在年薪的工作機會,未來我可能會考慮在澳門置產落地生根。 」

年輕人出路思惟二:

早 定位多歷練 減少摸索成本「移動力」,是這個世代年輕人突破島內低薪困境的新興出路。然而,如果能早一點找到自己的定位,你之前所做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二十七歲的姜子晨,從政大企管系畢業後,曾擔任過大企業主管的祕書、市調公司研究員、科技公司供應鏈管理師等職位,目前則是在比菲多食品擔任行銷企畫一職。

念大學時,姜子晨自認為不是成績很突出的學生,「只有我感興趣的科目,我的成績才會突出,比如說消費者行為學與廣告心理學。」在大學期間,姜子晨參加過飛利浦舉辦的小家電創意行銷競賽,並獲得最年輕的行銷顧問榮譽,這個資歷再加上名校的加持,讓她的求職之路更為順遂。

「前面待過的三家公司,規模大,口碑也很好,工作也逐漸駕輕就熟,薪資穩定地調整中,好像都可以做到退休!」但隨著三十歲年齡關卡將到來,姜子晨認為,如果要找到符合自己長期性定位的工作,一定得面對更大的挑戰。

「市調公司讓我得以把在校所學的行銷理論應用在實務上,是一份很棒的工作,但它本質上類似研究員,並不是我的志趣所在。」「供應鏈管理也學到很多,但我認 為對這家高科技公司而言,它的核心業務是研發,而非供應鏈管理!」離開科技公司供應鏈管理師後,她投出履歷另找工作,並不是沒有規模更大、開出薪資條件更 好的高科技公司願意錄用她,她卻決定到起薪相對較低的自有品牌企業任職。她的理由是:「想做行銷,品牌公司是最能一展抱負的地方。」統一超商人力資源部經 理曲鴻昌建議,進入職場已經數年,尤其是快接近三十歲的年輕人,不要只在低門檻或簡單的工作職位中打轉,要更有勇氣往企業的核心領域中移動,並從中找到自 己的定位。否則,四十歲轉眼將至,如果仍找不到定位,可能在職場中逐漸被邊緣化,更難擺脫低薪,甚至被淘汰的宿命。

定位不單指專業,還包括不同部門或單位間的協調與溝通角色。元大寶來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投資長黃昭棠,管理超過一千億元以上資產,年輕時他把自己定位為「部門的翻譯機」。

所謂「部門翻譯機」,就是什麼都懂一點,他解釋,「如果我能做個『介面』,像是要和行銷部合作,我能用行銷語言;和業務合作,我就用業務語言,這樣或許就 能更快解決問題,跨部門合作也會更有效率!」這種態度不但讓黃昭棠練就更完整、更宏觀的看事情角度,也為自己日後從銀行轉戰證券、到現在的資產管理業,打 下良好基礎。

年輕人出路思惟三:

整 合力是當今職場最搶手的條件在當前大學錄取率高達九○%以上、學歷文憑貶值的態勢下,林向愷還建議,年輕人唯有在求學或職場中持續進修的過程中,整合不同學門知識,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專業能力,才能比別人更容易掌握到機會。

三十二歲的簡司凱,大學念逢甲大學財稅系,畢業後,考上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現在在一家財務管理顧問公司擔任投資策略分析師工作。

簡司凱說,大學時就很想在金融圈一展抱負,尤其是對投資領域有濃厚的興趣,所以選擇繼續讀研究所深造。

他十幾年前考上逢甲財稅系時,台灣財金系所每年的畢業生僅四千多人。過去十年來,金融與投資成為顯學,各大專院校廣設財金系。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發布的大學 前十大熱門科系就讀人數推算,去年,光企管系與財金系一年學、碩士的畢業生,保守估計達二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經濟系、會計系、數學系等可能與財金或企管 系爭搶金融界飯碗的畢業生。

「讀研究所時我就有這種覺悟,自己讀的學校又不是排名頂尖的,也看到太多財金系畢業的,跑去賣房子或拉保險!」於是,他讀碩士時,跑去補習班補程式設計的課程,試著把金融投資與資訊管理兩者整合起來!

跨領域的整合,成為簡司凱在職場上的利器。退伍後沒多久,他就找到了一份金融資料庫維護與管理的工作,後來他幫公司設計程式交易的系統獲得重用,進而能參與到他最感興趣的投資決策工作。

簡司凱補充說:「我們公司最近要應徵一名有關程式交易及金融資料庫維護的人,開出的條件是大學財金或資管系所畢,結果湧進了近二百多封履歷表!」「這份工 作不僅要懂財經,還要會軟體、會程式設計,二百多名應徵者中合乎條件的不到十個人。而且,請這些人來面試後,才發現他們都相當搶手,期望薪資至少四萬元起 跳!」

年輕人出路思惟四:

專 門技術不分貴賤 也能出頭天景氣低迷,「藍領」最怕工廠放無薪假,收入青黃不接;「白領」擔心工作難找,薪資長期不調成為窮忙族;台灣刻正吹起的一股達人風,掀起一股「紫 領」熱,擁有一技之長的頂尖人才,不管你是廚師、麵包師傅、木匠,還是髮型設計師??,在現今社會獲得的待遇及尊重,不會比傳統備受尊崇的三師:醫師、會 計師與律師差。

二十七歲的A-Salon髮型設計師小魚,是最能感受到紫領興起趨勢的人。不僅因為小魚是A-Salon台北市某分店的紅牌設計師,收入可觀,更因為小魚 的老公與弟弟雖然都是大學畢業,不是遭遇職場之路坎坷,就是收入成長始終緩慢,所以讓她對學歷貶值這個現象更有深刻體會。

「我交往過三個男朋友,其中一個是我現在的老公,都是大學法律系畢業的!第一個男朋友畢業後,在資產重組公司擔任催收員;第二個男朋友雖順利進入律師事務 所,但交往時,他的收入還遠不如我替人剪頭髮;至於老公則是看到很多律師苦哈哈的,連律師資格及司法考試都不去考了,直接回老家接手父親的車床工廠!」小 魚感嘆地說。

她接著說:「我的弟弟去年也是從私立大學畢業,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後決定去學水電。我就罵他,早知如此,高中畢業就去當學徒,何必讀大學!」小魚說,她因 為家裡窮加上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國中畢業後就去讀能仁家商美容科,「我讀的是建教合作,一周才去上課一次,其他時間都在髮廊實習,學雜費是實習的髮廊先 幫我出,再從工讀費中扣掉,這樣一個月可拿三千多元!」正式出師這十年來,小魚的收入每年成長,現在已經不遜於在大企業上班的中階主管,才二十七歲的她, 靠著自己的努力,最近在台北市購屋置產。她說,成為追得上潮流的設計師最重要的成功要件之一,就是要勇於投資自己,她每年光花在上流行資訊課程、出國學新 技術的學費,至少超過十萬元。「要用功,才能對得起把頭髮交給我的客戶!」雖然,造成現在台灣年輕人就業的困境,主要是總體經濟與政策面出了嚴重問題,該 為此負起責任的,不是年輕人,而是有義務為我們下一代主人翁創造更好的環境與前景的上一代。然而,與其等上一代反省,年輕人不如先看清楚自己面臨的問題, 為自己尋找出路,才能開創出讓上一代刮目相看的人生新格局。

姜子晨

出生:1985年

現職:比菲多食品行銷企畫

學歷:政大企管系

簡司凱

出生:1980年

現職:誠富財務管理策略研究公司

分析師

學歷:朝陽科技大學財金研究所

小魚(李書宜)

出生:1985年

現職:A-Salon髮型設計師學歷:能仁家商美容科肄業五、六、七年級競爭差異大PK30世代面臨產業外移、起薪倒退、買屋門檻變高……45歲至54歲 35歲至44歲 25歲至34歲出生年次 1958~1967 1968~1977 1978~1987 出社會第一個10年的年份 1982~1991 1992~2001 2002~2011 10年間台灣年均GDP成長率 10.66% 7.26% 3.36% 10年台灣年均通膨率 1.89% 2.23% 1.09% 台股加權指數區間 421~12682 3135~10256 3850~10393 產業發展特色 傳產為主流 科技為主流,傳產業外移 服務業為主流,

科技業外移

大學錄取率 33.60% 52.51% 90.35%每年大學學歷以上畢業生人數 5萬5808人(1990年) 13萬8182人(2000年) 28萬8902人

(2010年)

大學以上起薪 23,419元(1991年) 29,143元(2000年) 28,203元

(2011年)

10年期間新增加中小企業家數 22萬4253家 20萬6436家 17萬5078家10年期間薪資成長率 134% 42.11% 9.93% 台北市平均房價 30.1萬元/坪 37.7萬元/坪 54.6萬元/坪該世代人口數 365萬人 377萬人 382萬人

整理:辛曉昀

認清你的優劣勢,才能找到出路

30世代的SWOT分析

Strengths 優勢1.找工作管道透明簡便。

2.尊重專業,價值多元化,紫領族躥起。

3.外語程度、國際觀、使用科技能力均較上世代為佳。

如何利用:提早寫履歷表並經常更新,建立證照比學歷值錢、行行出狀元的觀念。

Weaknesses 劣勢1.大學畢業生滿街跑,文憑貶值、起薪倒退。

2.企業利潤率惡化,調薪速 度緩慢。

3.經濟成長步入高原期,就業與創業的機會變少。

如何扭轉:在企業核心領域找到定位。除了份內事,更要培養溝通、協調能力,提升自己的價值。

Opportunities 機會1.國際移動更開放、更便利。

2.企業用人趨於精簡,挖角風盛行。

3.跨業整合人才搶手。

如何掌握:去國外尋求高薪職位、培養第二專長進行跨界整合、及早在職場建立戰功。

Threats 威脅

1企業為降低成本,部分工時及派遣制度蔚為風潮。

2.壽命延長,上一世代延後退休,年輕一代升遷不易。

3.景氣前景不明,無薪假恐將更為頻繁。

如何克服:把投資理財視為生存基本能力之一、建立自己的職場口碑與人脈,為轉換跑道預留後路。

獵人頭新主流族群 樹立職場戰功,30歲也能享百萬年薪百萬年薪對六年級後半段與七年級前半段世代而言,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事實上,在企業用人愈加精簡,卻愈加重視速度感的今天,獵人頭公司鎖定的目標,反而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104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晉麗明分析,獵人頭目標年齡層下降,與企業用人精簡以及多元化經營有極大關係。企業亟欲跨足通路或者是品牌經營、研發新產品 或在短期內擴張市場,在在需要注入新血,挖角遂成為成本最低廉、最有效率的方法,「不僅挖角年齡層下降,連挖角鎖定人才目標的年薪也從以往四、五百萬元, 落到一百萬至三百萬區間!」如何被獵人頭公司相中?晉麗明說:「只要你在職涯中擁有顯赫的戰功,比如說參與研發過熱賣的新產品、開發出新的市場或重要客 戶、熟悉特定的通路、操作過成功的品牌,都可能被其他公司相中!」

(謝富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28

年輕人打拚買不起房 早晚鬧革命 搶救無望世代第一步 稅改扭轉高房價


2012-10-15  TWM




一位資深的投資家對如今雙北市的高房價,提出深沉的憂心,他認為台灣的年輕人如果「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子」,最終將爆發嚴重的社會衝突。而扭轉高房價的根源,應該從正確的稅負制度做起。

整理‧劉俞青

編按:市場對房地產後市的看法多空分歧,八二四期《今周刊》刊出達一廣告蕫事長徐一鳴「QE3是房市投資人的定心丸」一文,引發各方回響;本期再引述另一 位資深投資家的觀察,他過去的投資經驗頗受《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看重,這次他對房市發表迥然不同於徐一鳴的看法,僅供讀者參考。

「我對雙北市的高房價問題憂心已久;簡單地說,高房價不只是經濟現象,最後會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最大的關鍵在於,房子是生活必需品,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資產不同。一旦高房價造成貧富不均和社會階層的巨大落差,長期會帶來社會的嚴重矛盾和對立。

因此台灣在還沒有實施房地產實價課稅之前,反而先開徵證所稅,這一點非常不合理,我分析如下。

稅改第一步要向有錢人課稅稅改的目的有四,一是增加稅收,二是量能課稅,三是符合公平正義,四是為了國家發展的需要,而有一些獎勵措施,例如獎勵投資條 例。最後一點因為有更遠大的政策目標,因此會和前面三點違背,另當別論。但前三個主要開徵對象,都應該針對高所得或有錢人,這無庸置疑。

有錢人的所得來源有幾個,一是薪資所得,二是執行職務所得,三是股利所得,四是資本利得。前三個都已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課稅,所以稅改目標應該放在資本利得,這是第二個邏輯。

對有錢人來講,資本利得是什麼?股票、房地產,還有藝術品、紅酒等,但比重最高的還是股票、房地產。股票和房地產,優先順序要先課哪一個?合理分析,應該是從房地產先課。

這有幾個理由支撐。首先,二十多年來,房地產漲幅遠遠大於股票。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一九八七年,國泰人壽以當時天價、每坪九十萬元,買下現在台北市六福皇 宮土地,現在呢?一樣是國泰人壽,以每坪一千六百多萬元買下北市敦化南路的大樓,連黑松在復興南路的土地,每坪都賣到六百多萬元。

但同期的股市表現,大盤如果從一九八七年高點四千八百點起算,現在台灣的股價指數不過七千點,這裡面當然包含除息因素;即使我們把除息還原,粗略地算,一 年還原三百點,二十五年還原七千五百點,加上去就是一萬四千五百點,如果以長期持有者來說,股市的資本利得是多少?僅僅只有兩倍(別忘了,股息須申報綜合 所得稅)。

但反觀房價已經幾倍了?六福皇宮是第一個逼近一百萬元的天價,但現在地價是多少?許多地段是超過十倍以上的資本利得,如果以當時六福皇宮和現在敦化南路兩 個時代下的高點計算,有高達十六倍的資本利得。因此無論從量能課稅或公平正義的角度看,房地產的增值幅度比股票高多了,第一個課稅的目標當然要針對房地 產。

第二,從「社會的功能」來比較,房地產價格上漲多半落入少數人的口袋,這個精神就是英業達會長葉國一在媒體上說的,只要買一塊地,躺著睡覺都能賺錢。

但股市代表什麼?它是現代經濟社會中,生產事業和服務業的總和,背後創造許多就業和所得分配的功能。如此,怎麼會從股票市場先課稅,而不是從不勞而獲的房地產(土地)課稅呢?

第三,從資產泡沫化的角度來看,股市現在最多是不高不低,說太貴也不至於,太低也還好。但反觀房地產,房價所得比嚴重偏高,若從租金收益率看,明顯偏低,這是泡沫的徵兆。

房市比股市課稅更符合正義這個風險,政府當然要想辦法解決,我肯定之前央行帶頭打房。打壓房市一來能阻止泡沫擴大,第二則是避免銀行未來的房貸呆帳產生。只是,是不是帶來實質效果?必須繼續觀察。

此外,房地產交易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流動性僵固現象」,和一般金融資產交易完全不同,這也是我支持應該先課房地產交易所得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房地產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一般經濟學教的「供需觀念」,不是一般自由經濟市場的供需關係。為什麼?因為房地產是住的必需品,所以假設這個社區有一百個 單位,其中有一兩個單位賣出,一坪漲十萬元,其他九十五個單位只是心裡很爽:我的房子一坪漲十萬元了;但大部分人不會把房子賣掉搬走,頂多只有兩、三戶會 這樣做。

但其他的投資行為不會這樣,股票或黃金等標的價格要上漲,前提是要能承受賣壓的結果,很多人都會因為漲價就把該樣資產賣掉,只有房地產不會。

房地產的這種特性沒有人去分析,價格雖然是供需造成的,但因為房地產的這種供需結構,有先天性的「流動性僵固」問題,所以它的價格很好炒作。

反觀股市,假設台積電從七十元漲到九十元,所有想要賣的都會倒出來;而當你房地產從七十萬元漲到八十萬元(當然,要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題材啦),九五%的人是不會賣的,因為那是自己要住的,頂多可以向銀行再多貸一點錢。

房地產泡沫就是這樣形成的。嚴格說來,房地產不是一個完全有效率、競爭的市場,不是一個經過市場考驗形成的價格結構,這就是為什麼每次房地產泡沫崩盤都很慘。

日本的一九九○年、美國的二○○八年,以及歐洲這次義大利、西班牙、冰島及愛爾蘭,為什麼都這麼慘?主因都是房市泡沫,而在整個價格形成的過程,沒有經過完全競爭市場的供需結果,因此量的機制不足以代表市場真正的價格,但很少人去分析這一點。

此外,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支撐高房價,如許多建商說,現在華人地區台北的房地產最便宜,尤其喜歡拿台北和香港、新加坡比較。這裡有兩個不一樣,第一,香港、新加坡都是「島」,是城市國家,沒有多餘土地,這麼多人就擠在這個島上。

但台灣作為一個國家,尤其公共交通建設這麼便利,怎麼能和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還有中南部廣大的土地,不能純粹用土地面積的供需關係分析。

現在房價是富人的金錢遊戲第二個不一樣是所得水準不一樣。新加坡所得是台灣的兩倍,但回頭看台灣的所得水準,如果這十幾年來台灣的所得能夠提高一倍,那麼今天看房價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對照六○年到八○年代,台灣的經濟成長速度,當時的房價就一點都不荒謬,因為經濟一直成長,所得一直提高,房價只是跟著溫和地水漲船高。

但現在不一樣,現在台北市的房價是一種少數有錢人玩的money game(金錢遊戲)。因為現在台北市最基本的一個居住單位,起碼要三千萬元起跳(指成屋市場)。這個數字至少是白領階級不吃不喝十五年以上的工作所得,但你不可能不吃不喝,總有一些基本生活花費。

換言之,現在台灣的所得根本付不起目前的房價,所以房價只是少數有錢人玩的金錢遊戲,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

因此我認為資本主義再搞下去,會有第二次革命,因為當年輕一代進入社會與職場,對未來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對立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對整體國家而言,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說,我們的希望在下一代,那麼,他們的希望在哪裡?

一九八九年,台北市一般住宅價格接近每坪二十萬元時,已經有大量「無殼蝸牛」抗議,上街露宿;今天我們看不到對高房價的社會抗議運動,其實背後問題更嚴重。

所謂哀莫大於心死,當時的年輕人只要房價略降,他們努力工作還有購屋置產的機會;而今天的年輕人,已經放棄了,因為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子,他們當然就選擇當月光族,以及不婚、不育族。一個國家到了這步田地,會是什麼狀況?

現在枱面上有決策權的人,都很幸運地是有產階級了,但如果站在剛進職場年輕人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支持應該對有錢人多課一點稅,但是要從符合公平正義的角度來課稅。因為只有正確的稅負制度,才能給予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未來。

(本文由一位資深投資家口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88

馬云親承今年IPO無望 或放低姿態重啟與港談判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305.html

阿里巴巴上市地點的選擇依然懸而未決。雖然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昨日首度承認今年上市無望,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此前也表態「決定不選擇香港上市」,而香港方面更是表示無意改變上市規則,但這種僵局還是有可能被打破。

近兩日,馬云、陸兆禧分別在杭州、香港兩地與境外媒體溝通,暗示仍希望到香港上市。馬云首次放低姿態,稱以往和香港溝通不足,將會吸取教訓。他還表示歡迎隨時就合夥人制展開討論。

10月24日晚間,香港證券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發表了一篇題為《夢談之後路在何方——股權結構八問八答》的文章,其中提到,在一個好的制度設計下,給予創新型公司創始人一定的控制權與保護公共股東利益並非不可調和,並列舉了「維持現狀」與「雙層股權」之間的可能性。從李小加兩次發佈文章來看,其個人傾向於香港政策做出向創新型科技公司傾斜的調整。

李小加、馬云「一唱一和」,為阿里巴巴赴香港上市增加了更多可能性。但談判並非一朝一夕就會有結果。馬云明確表示IPO推遲,說明為雙方談判留出了較為充足的時間。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如果仍選擇在香港上市,時間有可能在2014年下半年。

如果雙方重啟談判,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細節做出調整也是必然。即使香港做出政策調整,也不可能針對阿里巴巴一家公司,而是適用於某一類符合條件的創新科技企業。

馬云放低姿態

與過去強勢的表態不同,馬云25日在杭州與香港媒體交流首次放低姿態。

馬云表示,阿里巴巴和香港以往溝通不足,自己有很大歉意,過去太自以為是,以為上市的事情「不太複雜,不需要親自談判」,更自以為很瞭解香港。他表示,將會吸取教訓,由現在開始建立良好溝通基礎。

而在此前,阿里巴巴方面的表態頗為「高傲」。一度放言「今天的香港市場,對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還需要時間研究和消化。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

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此次放低姿態,說明過去在與香港方面溝通上「遇挫」。「過去阿里巴巴是無往不勝的,包括支付寶事件,認為佔有道理的高地。這次與香港溝通不暢,某種程度上是中式企業經營理念和西方市場準則制度的碰撞。」此前即有律師認為,阿里巴巴對香港現有的監管體系有誤判。

馬云的發言同樣顯示出,阿里巴巴仍希望在香港上市。馬云稱過去與香港溝通不足,意味著未來將加強溝通。馬云還打「感情牌」,表示自己很喜歡香港,希望自己的晚年會在香港度過,並透露已經在香港購買房屋,要對香港作出貢獻,不希望日後在香港街上被人群指罵等,也可以佐證其仍希望在香港上市。

李小加暗示雙方存談判空間

與馬云充滿感情色彩的表態相比,李小加以網誌《八問八答》理性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他認為,在一個好的制度設計下,給予創新型公司創始人一定的控制權與保護公共股東利益之間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制度設計的關鍵在於創始人的控制權大小必須與市場的制衡和糾錯機制相匹配。

他認為,在維持現狀與雙層股權這兩個極端之間,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最具代表性的分水嶺在於是否給予創始人多數董事提名權。

分水嶺的一邊是允許創始人或團隊有權提名董事會中的少數(例如7席中的3席、9席中的4席等等),並對高管之任命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一安排贏得共識的關鍵在於如何確立創始股東對高管任命(特別是行政總裁)的影響力,這需要監管者設計出精巧的制度安排,既保障創始人及團隊掌舵公司的穩定性,又不對同股同權的基本原則產生實質性衝擊。

分水嶺的另一邊是讓創始人或團隊可以提名董事會多數董事,但股東大會可以否決創始人的提名;除此之外,所有股份同股同權。支持者認為這樣的機制可以使創始人通過對多數董事的提名,實現對公司一定的控制,但反對者認為這可以使創始人以很低的成本實現對董事會乃至整個公司的有效控制。

有可能讓正反兩方達成共識的關鍵是這一提名制度的糾錯能力與有效期限。「如果創始人的提名屢次被股東否決仍能繼續提名,那這種控制權就可能已造成實際的同股不同權;如果這種提名權在股東大會否決一至兩次後即永久消失,這就會使創始人極其認真嚴肅考慮提名以求得股東支持。同時,當其他股東與創始人在根本利益上有重大衝突時,其他股東可以通過一、兩次否決就收回這一特權,這樣的安排可以大幅降低該制度可能被濫用而引發的爭議。」

上市推遲 合夥人制度或做調整

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的關鍵點是阿里巴巴合夥人可以提名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這與李小加提出的調和矛盾的兩種可能(允許創始人或團隊有權提名董事會中的少數或多數)有一定的契合點,但並不符合限制措施。

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如果以「合夥人制度」在港上市,阿里巴巴合夥人可以提名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但合夥人所提名的董事,仍須經過股東會投票通過才獲委任。如果提名人選不獲委任,合夥人則可再提名另外人選。

這與上文中李小加提到的提名權利限制相違。李小加認為應對創始人提名權利進行一定的限制,如在股東大會否決一至兩次後即永久消失。

「阿里巴巴現在的合夥人制度更像絕對權利,如果股東大會否決了提名,合夥人有權利繼續提名,直到通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權利必須有所限制,合夥人制度細節做出調整是必然的。」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微博)認為,「但有一些調整,可能是阿里巴巴不甘心的,如股東大會否決一至兩次後,提名權永久消失。阿里巴巴可能擔心受外部力量影響,一些有號召力的大股東聯合小股東去否決合夥人提名。」

合夥人制度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透明度。雙重股權架構是相對透明的,例如10:1投票權,大家對此予以認可。「但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其實是不透明的,不知道這些合夥人具體是怎麼做決策。」一位律師說。

對此,李小加文中有提及「適當披露」。「部分股東、董事或管理層可以自行組織合夥人公司或其他團體來維護共同追求的某種特定價值觀和管理理念,但這並不是上市公司監管者的關注點。當這樣的組織形式對上市公司運作產生影響時,監管者會要求適當披露。」

但李小加此次發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交易所董事會的意見,也不代表上市委員會的意見。至於未來事態如何發展,是否就阿里巴巴上市一事是否進行公開諮詢、如何諮詢、何時諮詢,取決於上市委員會及香港證監會的決策。

港交所也不會單獨為阿里巴巴一家破例。如果香港市場同意給予某些創新型公司的創始股東一些特殊權利,這些權利將適用於一些有限的情況,例如這家公司必須是代表新經濟的創新型公司,而不是其他傳統公司;同時也需要對何為「新經濟」、「創新型公司」下一個更準確的定義。

「談判可能是長期的過程,進展不會很快。如果阿里巴巴還是想在香港上市,並且已經開始和香港談判,甚至明年上半年都不可能上市。」洪波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50

北京年內取消限購幾無望 或明年一季度調整調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04

在信貸松綁政策逐漸落地、限購城市大多放松政策之時,機構預計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年內取消限購基本無望。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誌日前表示,調控變化是必然趨勢,預計明年一季度北京會出臺一些以市場為主導的調整政策。

陳誌認為,目前北京的樓市成交總量下降,均價仍在上漲,相關稅收並未減少太多,政府不會認為市況太差,因此北京市政府未來兩個月不會出臺退出調控的政策。但可以預見,北京市政府一定在積極的研判市場,分析哪些政策可以退出,哪些政策可以微調,預計明年一季度會做一些適應市場的政策調整。

除了政府可能選擇明年一季度進行調整,陳誌認為,企業也會將一季度作為調整戰略和新一年年度計劃的窗口期。從企業角度看,今年後兩個月是一個平淡的收官期,現在要看到有一些政策或需要過一些時間才能調整。

據同策咨詢研究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26日,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和三亞之外,46個限購城市當中41個已正式取消或變相放松限購,樓市進入“後限購時代”。

距中國央行出臺房貸新政已有一個月,本月初公布的中國百城房價仍持續下跌。中國指數研究院10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下跌0.4%,連續第6個月下跌。10月百城住宅均價同比下跌0.52%,在連續22個月上漲後首次下跌。

百城房價,房價,一線城市,限購,北京

目前僅剩北上廣深以及三亞五個城市堅守限購政策,10月各地方政府還在頻頻加大救市力度。中新網報道稱,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取消限購、放寬購房入戶條件、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外,目前已有紹興、杭州、長沙、南京、沈陽、武漢、寧波等超過20個城市出臺了購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在“雙向調控”的思路指導下,一線城市仍然沒有調整或取消樓市限購政策,明年一線城市也很難取消限購。

張宏偉預計,由於一線城市樓市的總體趨勢是供不應求,外來性的投資性需求較為活躍,當樓市限購政策的替代性的長效調控政策或調控機制尚未嶄露頭角之時,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而最關鍵的是一線城市地方政府“不差錢”,也很難調整或取消樓市限購政策。

張宏偉認為,在“央四條”等政策出臺後,受年底上市公司沖刺年度銷售業績指標等因素影響,市場成交量已開始出現反彈,市場隱約出現炒作房價上漲的信號,但市場去庫存的基本面短期內尚未明顯改變。當一線城市還未重現房價上漲的預期時,政府相關部門需盡快研究、出臺長效調控機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84

高盛:OPEC減產無望 三個月後油價跌至4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18

us-stocks-stumble-oil-crash-continues-weigh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3個月後原油價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遠低於原先預估的70~80美元。因該行對OPEC可能減產讓市場恢複平衡已不抱希望。

彭博援引高盛的報告稱,該行調降對基準國際油價的預估,預計今年上半年庫存將會增加。Jeffrey Currie等高盛分析師稱,過高的存儲能力意味著供給過剩持續時間可能長於以往。

高盛稱,美國油價需在今年上半年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才能遏制頁巖油投資,因該行已放棄OPEC可能減產讓市場恢複平衡的預期。

“我們認為價格要在更低水平保持更長時間,才能使頁巖油投資下降,直至市場恢複平衡,”高盛在報告中寫道,”油市還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高盛稱,預計3個月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價格為每桶41美元,布倫 特原油價格為42美元,原先預估分別為70和80美元。

高盛對6個月和12個月後WTI價格的預估分別從75和80美元大幅調降至39和65美元,對布倫特原油的預估分別從85和90美元調降至43和70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24

聽言觀行:降準暫無望,降息仍可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205

聽言觀行:降準暫無望,降息仍可期
作者:孫海琳 朱曉明


報告摘要:

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不搞大水漫灌”,繼續強調“定向調控”;周小川也表示”無意釋放過多流動性”,我們的解讀是:

(一)、大水漫灌和過多流動性的說法意味著降準概率不大,與我們此前判斷一致(預計二季度以前難以看到全面降準),數量型調控仍將註重”定向調控”;

(二)、不大灌不代表不灌,不過多也不代表不放,聽其言再觀其行,本周央行續作了2695億元MLF並新增了500億元MLF,且重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500億元,並有傳言稱央行還投放了SLO,這些都反映出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撫平節前資金面波動的意願,也明確了在投放流動性時采取定向工具而非總量降準工具的傾向;

(三)、李和周的講話雖打壓了降準預期但我們認為降息依然可期:首先,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仍是央行重任,央行也肯定了降息成效;其次,全球性的通縮環境提供了降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歐元區QE在即,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加拿大降息,人民幣匯率短期已趨穩定;再次,上周末監管層出手規範券商兩融和銀行委托貸款業務,整頓杠桿過高和泡沫化的金融風險。如果能看到資本市場杠桿和泡沫壓力進一步減輕,在基本面總需求進一步走弱的環境下,再次降息依然可期。

上周食用農產品價格略有上漲,蔬菜價格漲幅縮窄,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繼續走低;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商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5%,比前一周漲幅縮窄1.4個百分點;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但禽蛋水產品及肉類價格回落。根據生意社數據,上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16%,跌幅較前周擴大0.44個百分點。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其中橡塑板塊下跌2.10%,跌幅最大,建材板塊下跌0.1%,跌幅最小。


經濟和通脹均仍具下行壓力,逆周期調節有必要加碼: 2014年GDP7.4%達成政府工作目標,2015年目標或下調至7%。12月份工業增速低位反彈,社會消費零售穩中有升,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而基建投資欲上乏力, 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3%,不及預期的7.5%目標。中觀行業:價格延續跌勢,環渤海動力煤價連續下跌,秦皇島庫存高位略降,有色金屬整體維持下行趨勢;鋼價跌幅擴大,1月上旬粗鋼生產回升,化工及水泥價格延續跌勢;12月70城市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上周成交量短期回落,BDI出現反彈。


正文:

一、居民消費價格


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回落。自1月12日至1月1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回落至204.25,環比下降1.1%,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回落至205.87,環比下降1.3%。


根據商務部的商務預報顯示,上周(1月12日至18日)食用農產品價格略有上漲,蔬菜價格漲幅縮窄,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繼續走低。具體來看,商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5%,比前一周漲幅縮窄1.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保持平穩,其中大米、面粉價格均與前一周持平;食用油價格平穩運行,禽、蛋價格小幅回落,水產品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3%,肉類價格整體走低,其中豬肉、牛肉、羊肉價格分別下降0.3%、0.3%和0.6%。


而根據我們觀察的22省市豬肉均價,上周豬肉價格保持平穩。22省市豬糧比價上周保持在5.62%;仔豬平均價格略微上升0.1%至17.39元/千克;豬肉均價穩定在21.08元/千克。目前豬肉價格震蕩調整,一部分養殖戶仍在繼續出欄,而另一部分養殖戶由積極出欄轉變為適度壓欄;冬季豬肉傳統消費高峰逐漸來臨,豬肉消費需求將提升。上周壽光價格指數連續十一周上升,升至125.81,但漲勢放緩。




二、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


根據生意社監測的大宗商品漲跌情況,1月12日至1月16日,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16%,跌幅較前周擴大0.44個百分點。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其中橡塑板塊下跌2.10%,跌幅最大,建材板塊下跌0.1%,跌幅最小。


具體來看,橡塑、能源板塊分別下跌2.1%、2.09%,比前周跌幅分別擴大0.29個、0.37個百分點,其中橡塑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環比下降18種,能源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環比下降20種;紡織板塊環比下跌1.53%,其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種,環比下降的商品14種;化工板塊環比下降1.17%,比前周跌幅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9種,環比下降的商品60種;鋼鐵、有色板塊分別下降1.02%、0.89%,比前周跌幅分別擴大0.49個、0.47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板塊環比下降的商品18種,環比上升0種,有色板塊環比下降的商品14種,環比上升10種;農副板塊環比下降0.26%,環比下降的商品15種,環比上升的商品12種;建材板塊環比下降0.1%,環比下降的商品9種,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



三、流動性觀察


央行肯定降息成效:上證報消息,1月15日央行調統司司長表示,初步測算去年11月底的非對稱降息大致能使新增貸款利率下降44個基點,同時透露央行的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系統顯示 2014年12月末企業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5個基點,比三季末下降14個基點。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17個基點,較三季末下降9個基點。


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不搞大水漫灌”,繼續強調“定向調控”;周小川也表示”無意釋放過多流動性”,我們的解讀是:


(一)、大水漫灌和過多流動性的說法意味著降準概率不大,與我們此前判斷一致(預計二季度以前難以看到全面降準),數量型調控仍將註重”定向調控”;


(二)、不大灌不代表不灌,不過多也不代表不放,聽其言再觀其行,本周央行續作了2695億元MLF並新增了500億元MLF,且重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500億元,並有傳言稱央行還投放了SLO,這些都反映出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撫平節前資金面波動的意願,也明確了在投放流動性時采取定向工具而非總量降準工具的傾向;


(三)、李和周的講話雖打壓了降準預期但我們認為降息依然可期:首先,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仍是央行重任,央行也肯定了降息成效;其次,全球性的通縮環境提供了降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歐元區QE在即,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加拿大降息,人民幣匯率短期已趨穩定;再次,上周末監管層出手規範券商兩融和銀行委托貸款業務,整頓杠桿過高和泡沫化的金融風險。如果能看到資本市場杠桿和泡沫壓力進一步減輕,在基本面總需求進一步走弱的環境下,再次降息依然可期。


回顧:央行上周繼續定向調控,動用再貸款工具,並有傳言MLF續作。上周公開市場繼續無為而治,但市場傳言央行對MLF進行了到期續作,IPO並未導致資金面出現類似12月的緊張局面。同時,央行1月16日表示,增加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額度5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繼續擴大“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引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整體來看,上周資金面仍較為寬裕,但不同期限資金價格漲跌不一:上周隔夜和14天回購利率分別下跌14.7個和20.6個基點,至2.62%和4.65%,7天和一個月回購利率分別上漲10.0個和1.1個基點,至3.88%和4.75%。


受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影響,上周國債中長端收益率下跌明顯。上周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跌13.3個和14.3個基點,分別至3.50%和3.99%。10年期與1年期的國開債利差下降2.4個基點至15.65個基點。中短期票據收益率跌幅繼續擴大:3年和5年期AAA票據收益率分別下降17.5個和23.4個基點,至4.46%和4.53%。5年期AA+中票利差下跌10.42個基點至1.64%。長三角票據直貼和轉貼利率均呈現下降。人民幣匯率重新走強,雙向波動明顯。






四、宏觀經濟運行

(一)14年進出口未達標 15年難顯著改善


12月進出口增速均超預期,貿易順差有所回落但仍處高位。12月份出口增速9.7%,比11月份增速上升5個百分點;進口增速萎縮2.4%,比11月份增速回升4.3個百分點;12月份貿易順差496.1億美元,雖有所回落但仍處於僅次於11月和8月的歷史第三高位。


出口增速回升主要受益於北美和東盟地區需求改善。分地區出口增速基本反映出對北美的出口大增,對歐出口基本穩定,但對日本和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的出口明顯下滑;對東盟的出口增速是近幾個月出口的亮點,四月份以來一直處於正增長狀態,且增速呈現逐漸加快趨勢。12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速11.9%,連續4個月下降後出現反彈;加工貿易出口增速8.8%;機電產品出口增速11.6%,高新技術產品增速13%,雙雙大增。近年來加工貿易出口比重下滑和增速相對低迷反映了低附加值制造業的衰落,機電產品是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產品“走出去”的代表,出口升級意味著機電產品對低端附加值產品的替代。


進口增速回升但仍負增長,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內需低迷拖累較大,原油進口顯著增加顯示中國在增加戰略儲備,但儲備基地有限也意味著吸儲不可持續,油價下跌勢頭或短期難改。從累計數據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進口均價普遍下跌。去年全年進口鐵礦砂增加13.8%,進口均價下跌20.8%;原油增加9.3%,進口均價下跌4.9%;銅材增加6.2%,進口均價下跌5%。12月當月原油進口量超3000萬噸,創下歷史紀錄,綜合疲弱內需可判斷中國增加了原油儲備,但由於儲備基地有限,中國大量吸儲難持續,預計油價下跌勢頭短期難改。


貿易順差雖持續高企,但從過往數據看,預計新增外匯占款仍將低迷。從近期PMI新出口訂單和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的走勢看,短期出口增長勢頭仍有減緩壓力。


從全年來看,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3%,不及預期的7.5%目標,主要受外部需求複蘇緩慢、我國外貿的比較優勢不斷削弱和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下跌所致。預計2015年進出口增速目標將下調,實際增速將較2014年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驅動力主要來自美國經濟的穩步複蘇,但外貿比較優勢的削弱、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加大和新興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都將給進出口帶來抑制。







(二)中觀行業

1. 上遊行業


價格延續跌勢,環渤海動力煤價連續下跌,秦皇島庫存高位略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下跌0.19%,1月21日報收於505元/噸;焦煤價格連續五周持平於775元/噸。截至1月18日,秦皇島庫存環比下跌0.9%,收於687.78萬噸,1月至今的庫存均值為697.7萬噸,仍在700萬噸左右。6大電廠煤炭庫存繼續回落,環比下跌4%至1261.6萬噸,庫存可用天數為17.55天。銅價周內超跌反彈,有色金屬整體維持下行趨勢: SHFE銅、鋅、鋁、鉛金屬價格分別下跌7.43%、3.96%、1.93%,庫存變化分別-9.47%、21.44%、-5.48%。鋅價環比上漲0.08%,庫存下降5.08%。原油價格低位震蕩:截至1月16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小幅反彈至50.17美元/桶,WTI原油回升至48.69美元/桶。





2. 中遊行業


鋼價跌幅擴大,1月上旬粗鋼生產回升,化工及水泥價格延續跌勢。1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產量環比升高3.6%,增速高於歷史同期均值;上周鋼材價格延續跌勢,鋼材綜合指數環比下降1.97%,螺紋鋼期貨價格持續下跌,環比降1.84%,跌幅有所擴大;鋼鐵社會總庫存重回漲勢,周環比上漲2.68%;港口鐵礦石庫存持續回升,普氏鐵礦石價格環比下跌3.19%。春節前市場成交清淡,需求不佳,逐漸進入休市盤整階段。日均耗煤量持續回升,截至1月17日,日均耗煤量為72.26萬噸,比前周日均耗煤量環比上漲2.91%,高於歷史同期均值。多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成本有所提高。全國水泥價格延續下跌走勢:上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下滑,幅度為0.64%。





3. 下遊行業


70大中城市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一線城市整體上漲;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房價同比仍下降。隨著10月份以來各地信貸政策陸續調整,加之11月21日央行降息,年底開發商為消化庫存加大推盤力度的多重因素影響,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創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但由於去年同期房價基數較高,12月份房價同比仍然下降。


擴散指數繼續反彈: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6個,比11月份減少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上漲的城市有1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0個,比11月份增加2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比11月份減少4個;上漲的城市有8個,比11月份增加2個。我們根據PMI原理編制了房價環比擴散指數。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比11月增加,二手住宅價格指數與上月持平,擴散指數觸底反彈,顯示房價下跌的蔓延趨勢有好轉跡象。


成交價格上來看,70城市房價環比跌幅收窄: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下跌0.4%,比10月份縮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同比下跌4.3%,較11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同比負增長。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下跌0.3%,比11月份降幅縮窄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9%,比11月份降幅擴大0.6個百分點。


分城市看,房價出現分化狀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回升0.1%,結束連續7個月的負增長;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回升0.4%,連續三個月回升。而二三線城市房價仍在下跌,跌幅緩慢收窄。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環比上漲1.2%,上海環比跌幅最大,為0.3%;廣州和北京緊隨其後,跌幅均為0.2%。同比方面,廣州跌幅領跌一線城市,為4.7%,其次是上海,跌幅達到3.7%,北京則跌2.7%。


上周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環比繼續回落,雖高於歷史同期環比表現,但低於去年新年表現。2015年開年受開放商推盤放緩影響,環比持續回落。上周,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跌6.5%至387.38萬平方米,較前周增速回升3.6個百分點;同比減少18%,比前周回落1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下跌9.6%至86.59萬平方米,環比增速回升3.6個百分點,同比增加40.1%,同比增速回升1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減少9.1%至187.7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0%,增速回升2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0%至113.0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4.7%,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


廈門16日起全面取消限購,144平米以下不再受限。央行年度工作會議強調“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基調偏寬松,房企資金鏈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利好樓市進一步回暖。






來源:宏源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