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向阿里巴巴開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244

2015年8月10日,江蘇省南京市,阿里巴巴與蘇寧雲商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CFP/圖)
阿里巴巴283億元拿下蘇寧雲商19.9%的股份,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從線上進一步走向線下。過去線下零售和電商是水火不容的兩個陣營,如今,馬雲落了地,中國零售業也開始進入全鏈條融合階段。
“阿里和蘇寧的一小步,中國零售行業的一大步”。2015年8月10日下午,阿里巴巴公關部員工周桓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這句話。
當天下午,阿里巴巴宣布戰略投資蘇寧雲商。根據協議,阿里巴巴以283億元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持股19.9%,蘇寧以140億元持股阿里1.09%的股份。
周桓是這次發布會的主要組織者。這是一場事先嚴格保密的發布會。阿里先是以參加阿里未來十五年戰略溝通會的名義邀請了一批記者前往江蘇鎮江,蘇寧則以“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的名義,邀請一批記者前往南京。紫金峰會是8月10日上午舉行,會上萬達集團老板王健林、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和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一起出席,以至於不少記者認為三家公司要搞“蘇百萬”合作。
直到8月10日下午,鎮江的記者們坐上大巴,以為是要去某個地方開溝通會,但發現大巴朝著南京的方向開去,這時關於阿里和蘇寧合作的消息才開始傳開。
過去,中國零售業一直是兩股勢力在較勁,一股是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一股是蘇寧為代表的傳統零售巨頭。這幾年,阿里巴巴在發力線下,蘇寧在布局電商,但誰都沒有很好地打通線上和線下零售市場。張近東和馬雲的握手,宣告了中國零售行業大融合的時代開啟。
其實,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也在這麽幹。就在阿里蘇寧握手前三天,兩家公司共同的對手京東宣布投資約43億元獲得永輝超市10%的股份。
“中國零售業正在進入一個全產業鏈與全渠道打通的時代,整合兼並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易觀電商分析師王小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相互找補
如果不是O2O潮流的到來,阿里和蘇寧是沒有太大動力走到一起的。
按照馬雲和張近東的說法,雙方團隊談了兩個月,其中馬雲和張近東只見了兩面。張近東說,他跟馬雲同處江浙一帶,長期以來惺惺相惜。對於合作,心有靈犀,所見略同。馬雲則說感謝張近東的氣魄、胸懷和對未來的遠見。
這次合作,按照張近東在發布會上的說法,是“蘇寧最大的一次開放主權”。
但就在兩個月之前,兩家公司還是劍拔弩張的競爭態勢。過去幾年,張近東一直呼籲要對淘寶等電商征稅,兩家公司也沒少打口水仗,甚至一度相互在媒體做廣告嘲笑對方。
線上線下兩大陣營過去也是相互瞧不起。2012年12月,馬雲就跟王健林“打賭”,如果十年後電商占不到零售業一半的規模,就給王健林一億元。當時馬雲公開表示,電商就算不會完全取代傳統零售,也將基本取代傳統零售。後來,隨著線上線下融合的O2O趨勢越來越明顯,馬雲和王健林都表示賭約已經取消。馬雲的阿里巴巴控股了線下百貨巨頭銀泰商業,王健林的萬達聯合百度和騰訊發力電商業務,推出了“飛凡網”。
如果不是O2O潮流的到來,阿里和蘇寧是沒有太大動力走到一起的。
正如京東一位負責投資的高管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所說,阿里和蘇寧的合作表明,兩家公司都在找“補”,阿里需要補自營電商的短板,蘇寧要補互聯網能力。
發布會現場的一張照片顯示,馬雲和張近東正伸手走向對方。馬雲的身體略向後仰,張近東的身體則略向前傾。兩人的姿勢看上去在進行一場拔河比賽。
對馬雲來說,這確實是筆劃算的買賣,他甚至差點抄到柳傳誌的底。這次阿里入股蘇寧的價格是每股15.23元,而2011年,聯想旗下弘毅投資投資蘇寧時的價格是每股12.15元。
引入弘毅時,蘇寧剛做電商兩年,弘毅賭的是這個線下零售巨頭能成功擁抱互聯網。
4年下來,蘇寧的電商業務已經占到了公司主營收入的三分之一強,2015年上半年蘇寧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181.67億元(含稅)。
但這張成績單跟同行相比相形見絀。蘇寧2015年上半年的電商規模只相當於京東同期規模的四分之一左右,離阿里就更遙遠。
擁抱互聯網還讓蘇寧付出了很大代價,過去幾年的轉型讓蘇寧一直虧損,直到2015年上半年才開始扭虧為盈。
就在蘇寧剛開始在電商領域找到點感覺的時候,整個電商行業已經開始布局O2O了,這是一個比電商更燒錢,更需要人才和技術的領域。
從這次蘇寧公布的融資用途可知,蘇寧做O2O需要修補的短板有多少:蘇寧表示,融資將主要用到物流平臺建設、蘇寧雲店發展、互聯網金融、IT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現金流動性等六大領域。
對阿里巴巴來說也一樣,它已經在線上成功打造了一個電商閉環。但要真正在未來O2O時代勝出,必須打通線上和線下,形成零售全生態鏈的融合。要完成這一融合,阿里巴巴需要一個線下的零售閉環平臺。為此,阿里巴巴投資了線下百貨巨頭銀泰商業。同時,考慮到O2O的落地最終需要打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阿里巴巴還發起成立了菜鳥物流平臺。
而蘇寧的網絡,相比銀泰商業來說更廣更深,蘇寧的實體店和物流網站能直抵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這對阿里巴巴的O2O布局來說是很好的戰略補充。
用張近東的話說,阿里和蘇寧,一個從線上走向線下,一個從線下走向線上。雙方都走到了互聯網+的十字路口,在這個風雲際會的歷史關口,要麽彼此沖撞,此消彼長;要麽彼此融通,相得益彰。
在美國,線上線下也在進行融合。亞馬遜從2014年開始嘗試在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區建立線下實體店,而沃爾瑪也開設了自己的線上商店,在中國更是全資控股了電商網站一號店。2015年2月,美國傳出一些零售連鎖品牌倒閉或申請破產,以及亞馬遜有意收購這些連鎖品牌的一些線下店鋪的消息。
不過,美國線下零售巨頭往往選擇跟美國的快遞巨頭合作來發力線上業務。這是因為美國的快遞業比較發達,基本不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在中國,快遞業巨頭順豐也在發揮自己的網絡優勢,切入生鮮電商市場。

阿里和蘇寧合作,一個圖線下,一個圖流量。 (CFP/圖)
圍剿京東
阿里和蘇寧的合作,更多的是在“補”短板,而京東是在“攻”。
除了對未來商業趨勢的把握之外,現實的競爭需求也是阿里和蘇寧走到一起的重要促因。
做中國的亞馬遜+沃爾瑪,這是蘇寧給自己的定位,但這個夢想的實現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人才儲備。
一位離開蘇寧的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蘇寧的士氣這幾年一直比較低落,尤其是被京東這個當年蘇寧人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對手“追著打”之後,蘇寧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
這也是張近東這次在引入阿里的同時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重要原因。
一開始,物流和供應鏈是京東的軟肋,靠著融來的風險投資一路燒錢,有了流量和交易額之後,供應鏈問題隨之化解,然後繼續融資建設物流配送網絡。今天,蘇寧相比京東在物流和供應鏈上的優勢已失,而且蘇寧還要對電商和互聯網金融等業務做投入,導致蘇寧的資金短板凸顯,引入阿里成為必然。
阿里巴巴一直想要遏制京東的發展,但兩家公司定位不同,阿里是平臺電商模式,京東是自營電商模式。阿里要對京東施加影響,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自營電商這塊下功夫。所以這次阿里和蘇寧宣布,雙方合作後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一個合資公司來做自營電商業務,並且主打3C數碼和百貨等品類,這些品類是京東的“老巢”。
除了直逼京東“老巢”外,阿里和蘇寧的合作還能遏制京東的渠道下沈戰略。劉強東曾說過,京東的優勢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是阿里的天下。一旦阿里和蘇寧的整合形成合力,京東在三四線城市的突破將會遇到很大阻力。
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對京東來說是自己的“後路”,京東對於這幾個市場寄予厚望。過去這些市場是蘇寧這些線下零售巨頭們的天下,這幾年,阿里和京東等都在做渠道下沈。其中,京東一方面通過微信作為入口,加速發展來自三四線城市、鄉鎮甚至村莊的用戶,另一方面繼續加大對物流的投入,在訂單量形成規模之前,先把物流的觸角伸到盡可能遠的地方。
同時,京東也在鞏固其在一二線城市的優勢。比如,在核心城市開展O2O服務“京東到家”。京東投資以生鮮著稱的永輝超市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為京東到家戰略服務。
京東一位匿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阿里和蘇寧的合作,更多的是在“補”短板,而京東是在“攻”,比如阿里和蘇寧聯手後應該會進入3C品類的O2O市場,但京東早就做了這一布局,並且已經開始切入生鮮和超市品類等挑戰性更大的O2O業務領域。
對於阿里和蘇寧來說,兩家結盟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對京東的合圍,有賴於兩家公司的深度整合。正如馬雲在發布會上所說的,兩家公司有著不同的獨特文化,各自龐大的組織機構以及受過不同訓練的員工。
此前,阿里在成為銀泰商業第二大股東之後,通過增持已經成為銀泰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接任了銀泰商業董事會主席。而蘇寧的管理層是否會發生變動,仍未可知。這兩家都有著強勢管理層的公司,未來能否真正取長補短,外界仍需等待。
蘇寧牽手萬達:蘇寧雲店將入駐萬達廣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6/151824.shtml
一個月內,王健林和張近東第二次緊握雙手。他們剛剛在8月的“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上,縱論互聯網+時代的開放融合;9月6日,這一融合就落實到合作協議上,王健林和張近東在北京共同見證萬達商業和蘇寧雲商的緊密合作協議簽署,開啟合作進程。
根據萬達商業和蘇寧雲商的協議,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將進入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經營,雙方確定的首批合作項目為40個。從2016年開始,雙方將根據萬達廣場開業情況每年確定成批合作項目,萬達商業可根據蘇寧雲商需求定制規劃設計。
萬達商業和蘇寧雲商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對雙方都具有重要意義。對萬達商業來說,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的進駐,增加了萬達廣場的商品品類,豐富了萬達廣場的體驗性消費,有助於萬達廣場持續提升客流。萬達廣場正在全力推行互聯網+戰略,實現線上線下全面融合,與蘇寧的合作,將加速萬達廣場實現互聯網+。為快速實現與蘇寧雲商的合作,萬達商業已有計劃地對萬達百貨進行了調整,協議簽署後,蘇寧易購雲店將很快在萬達廣場落地。
對蘇寧雲商來說,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單純的線上消費很難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個性化等全方位的體驗需求,線下豐富的體驗將成為品質生活的標配。因此,蘇寧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運用互聯網平臺向線下實體開放無限量的商品、服務,創新性地探索出蘇寧易購雲店的模式。而萬達商業將為蘇寧易購雲店提供豐富的物業資源和龐大的客流量,蘇寧易購雲店將進駐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與萬達攜手探索全新的商業零售定制模式。
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蘇寧用六年時間構建了商品供應鏈、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零售CPU” 核心能力,將為更多的合作夥伴開放接口,為我們的用戶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極致體驗。萬達和蘇寧理念相同、優勢互補,雙方整合資源,創新協作,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利用。蘇寧與萬達的合作,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和最大的商業零售的合作,更是社會資源的共享融合的典範。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和蘇寧兩大品牌合作無論對萬達廣場和蘇寧雲商都是重大利好。一是強強合作,合作辦大事。二是優勢互補,雲商需要萬達廣場大量人氣實現快速發展,萬達商業也需要雲商這樣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商家提升萬達廣場品質。三是互利共贏,蘇寧雲商找到最佳運營場所,保證業績增長,萬達商業得到長期而且優秀的合作商家,租金實現增長。
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王總、萬達集團高管團隊,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前段時間,健林在南京我們蘇寧總部參加首屆“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時,主要就在談互聯網+,談購物中心的數字化改造。現在我還記得當時健林講過,未來十年不會看到所謂的互聯網公司或者實業公司,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所有實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唯一方向。剛剛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今天我們又相會在了北京的萬達總部。
萬達和蘇寧的合作,是中國零售業和地產業共同邁出的戰略性的一步。萬達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在商業地產的投資、運營和管理方面有著領先行業的經驗和能力。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健林帶領萬達的團隊主動求變,致力於多元化的轉型發展,成功完成從“重資產”向“輕資產”的戰略轉型,這一點和蘇寧的零售轉型可以說是異曲同工,都是在推進企業互聯網化的運營之路。
談到互聯網,當下最熱的莫過於“互聯網+”,其中“+”的就是實體產業,這是趨勢,更是互聯網發展的價值。無論是商業地產行業,還是零售行業,誰抓住了線下,誰才有能力去沖擊更高的高度,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這也是BAT紛紛積極轉身擁抱線下的原因。
近六年來,蘇寧互聯網轉型共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互聯網”,我們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蘇寧成功轉型為互聯網零售企業;第二階段則是“互聯網+”,也就是將蘇寧零售CPU向全行業輸出,包括商品供應鏈的專業化經營能力,廣覆蓋、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滿足用戶需求的極致服務的能力。
邁入全開放時代的蘇寧,我們將為更多的合作夥伴開放接口,為上下遊的合作夥伴打造一條互聯網零售的高速公路,為我們的用戶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極致體驗:在線上,我們已經向阿里巴巴開放了接口,全面輸出零售CPU的能力。在線下,我們也將向萬達開放接口,將其作為我們最緊密的合作夥伴,我們期待和萬達共創價值、共享價值。
此後,蘇寧雲店等一系列商業形態將入駐萬達廣場,在鞏固一二級市場零售經營優勢的同時,加速三四級市場的線下開發建設速度。毫無疑問,這將開啟兩大行業圍繞用戶消費習慣、業態布局、運營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商業定制服務模式,推動購物中心創新運營,為用戶帶來更為便捷、極致的消費體驗,進一步的激活線下的消費熱情。
互聯網時代,開放、共享、融合是新的商業文明,每一個企業都可以通過與對方的合作,整合資源,創新協作,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大化。蘇寧與萬達的合作,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和最大的商業零售的合作,更是社會資源共享融合的典範。
每一次的握手都是振奮人心的!我相信,地產資源優勢和零售運營能力的全面融合,不僅將創造出全新的合作模式,更會為合作夥伴創造多元的價值,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最後,再次感謝健林對於本次合作的關心與推動,感謝雙方團隊的辛勤努力,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圈定40個合作項目 蘇寧、萬達聯手布局O2O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260.html
圈定40個合作項目 蘇寧、萬達聯手布局O2O
一財網 劉佳 2015-09-06 14:09:00
對萬達商業來說,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的進駐,增加了萬達廣場的商品品類,豐富了萬達廣場的體驗性消費,有助於萬達廣場持續提升客流。對蘇寧雲商來說,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單純的線上消費很難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個性化等全方位的體驗需求,線下豐富的體驗將成為品質生活的標配。
一個月內,各自擁有千億市值企業的王健林和張近東第二次緊握雙手。他們剛剛在8月的“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上碰撞互聯網+時代的開放融合。9月6日,這一融合就落實到合作協議上——根據萬達商業和蘇寧雲商的協議,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將進入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經營,雙方確定的首批合作項目為40個。
從2016年開始,雙方將根據萬達廣場開業情況每年確定成批合作項目,萬達商業可根據蘇寧雲商需求定制規劃設計。
本次蘇寧、萬達合作並不涉及資本運作或資產交易層面。
簽捆綁性發展協議
“兩家中國千億級別以上的龍頭企業能夠簽署緊密協議,捆綁性發展協議,是不多見的,這種協議的簽署,充分說明了雙方對各自的信任。”王健林在演講中說。
蘇寧、萬達為何聯手?
張近東在演講中坦言,當下最熱的莫過於“互聯網+”,其中“+”的就是實體產業,這是趨勢,更是互聯網發展的價值。“無論是商業地產行業,還是零售行業,誰抓住了線下,誰才有能力去沖擊更高的高度,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這也是BAT紛紛積極轉身擁抱線下的原因。”
而從蘇寧的互聯網轉型來看,一共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互聯網”,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蘇寧成功轉型為互聯網零售企業;第二階段則是“互聯網+”,也就是將蘇寧“零售CPU”向全行業輸出,包括商品供應鏈的專業化經營能力,廣覆蓋、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能力。
在2015年7月,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曾到訪萬達總部;8月初,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也現身南京蘇寧總部出席 “紫金峰會”,並在演講中透露了與蘇寧的合作。
“萬達廣場里面95%是5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店,主力店只有兩三個,主力店是商業的穩定器,過去講百貨,將來我們跟蘇寧談合作,可能是蘇寧的主力店,有這兩個主力店就夠了。”王健林在演講中說。
對蘇寧而言,在線上,蘇寧已經向阿里巴巴開放接口,全面輸出“零售CPU”的能力;在線下,蘇寧向萬達開放接口,此後,蘇寧雲店等一系列商業形態將入駐萬達廣場,在鞏固一二級市場零售經營優勢的同時,加速三四級市場的線下開發建設速度。
聯手布局O2O
公開資料顯示,到2015年,萬達商業(03699.HK)預計將在全國開業135座萬達廣場,客流量達到20億人次;到2020年開業500個萬達廣場,年客流量超過100億人次;而蘇寧雲商(002024.SZ)擁有1600多家線下實體門店,線上擁有蘇寧易購,依托線上線下融合的供應鏈優勢展開O2O。
二者的合作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將開啟兩大行業圍繞用戶消費習慣、業態布局、運營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商業定制服務模式,進一步激活線下的消費熱情。
對萬達商業來說,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的進駐,增加了萬達廣場的商品品類,豐富了萬達廣場的體驗性消費,有助於萬達廣場持續提升客流。特別是萬達廣場正在全力推行互聯網+戰略,實現線上線下全面融合,與蘇寧的合作,將加速萬達廣場實現互聯網+。
對蘇寧雲商來說,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單純的線上消費很難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個性化等全方位的體驗需求,線下豐富的體驗將成為品質生活的標配。因此,蘇寧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運用互聯網平臺向線下實體開放無限量的商品、服務,探索出蘇寧易購雲店的模式。而萬達商業將為蘇寧易購雲店提供豐富的物業資源和龐大的客流量。王健林也在演講中稱,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萬達廣場不管是人氣還是客流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種穩定的經營對於蘇寧雲商也是一種保障。
據記者了解,為快速實現與蘇寧雲商的合作,萬達商業已有計劃地對萬達百貨進行了調整,協議簽署後,蘇寧易購雲店將很快在萬達廣場落地。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應把籬笆紮緊一點,為消費者把好關” 蘇寧易購用戶信息遭泄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806

(CFP/圖)
“我按照電話一個個地打,越打越傷心。包括姓名、電話、買的東西……我發現那些信息都是真的。”
被自稱“蘇寧易購客服”的詐騙電話騙去47,500元後,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李壽明抱著求證的心態,從網上購買了兩百條“蘇寧易購客戶信息”,經核實無誤後,一個一個致電提醒對方不要上當受騙,“我不想他們跟我一樣”。
截至2015年9月15日,“蘇寧泄露隱私維權群”中已有北京、長沙、廣州等141名受害者,單筆被騙金額最高達8.3萬元,被騙總金額達190萬元。
蘇寧易購方面表示,已向南京玄武區公安局報案,並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但由於“沒有查詢到因為蘇寧易購系統的原因所導致的信息泄露”,不可能對受害者進行賠償。
以取消業務為名行騙
2015年4月5日,李壽明在蘇寧易購下單購買了一臺小冰箱。兩個月後,他接到一個自稱“蘇寧易購客服”的電話,對方一字不差地報出了他在蘇寧易購上下單的包括購物時間、所購商品、發貨地址等訂單信息。對方稱誤把李壽明歸到了批發商名單當中,希望他配合取消此業務,不然所綁定銀行卡的余額有被扣除的風險。
接著,另一自稱受蘇寧易購委托幫助取消業務的“銀行工作人員”打來電話,“指導”李壽明在ATM上進行了一連串操作。因為步驟多、對方的說辭也很專業,李壽明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轉賬。等到恍然大悟,他的錢已經落入對方的銀行賬戶里。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林未也在蘇寧易購購物後接到“蘇寧易購客服”和“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導致他的支付寶被騙走18,155元。
林未認為,他之所以上當是因為騙子提供了準確的訂單信息,使他相信了騙子假冒的“蘇寧易購客服”身份。他相信是蘇寧易購泄露了訂單信息,並決定找蘇寧易購理賠。
7月28日,林未等5名受害者來到蘇寧易購位於南京的總部,要求蘇寧易購道歉並賠償損失,同時在蘇寧易購網站首頁公示詐騙場景或群發防詐騙短信。蘇寧易購方面拒絕了這些要求。
當時在場的蘇寧易購法務部工作人員對林未說:“如果法院判了(是我們的錯),我們會一分錢不少地(賠給你)……但不會私底下協商賠償。”
8月16日,蘇寧易購山東濟南消費者王淑華同樣接到了自稱把她歸到了批發商名單、要求取消訂單的電話,最後導致她被騙近七萬元。多次向蘇寧易購投訴後,王淑華得到的回應是“蘇寧易購不會泄露用戶信息”“建議您盡快報警”以及“我們會協助警方調查”。
李壽明發現,蘇寧易購直到8月31日才在實體店發布了防詐騙提示信息。“而6月在網上掛出的防詐騙提示卻深藏在蘇寧易購的五級菜單下,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找到。”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常務理事劉俊海認為,蘇寧易購沒有以顯著的、容易理解的方式警示消費者,是在履行消費者保護義務方面有所懈怠。
系統漏洞或致信息泄露
訂單信息到底是從哪里泄露出去?被騙之後,大惑不解的李壽明專門翻出了冰箱外包裝,上面並沒有訂單信息。
他嘗試著搜索“個人信息出售”QQ群,並在一個群中求購蘇寧易購訂單交易數據。李壽明順利地買到了兩百條蘇寧易購電器類訂單信息。賣家告訴李壽明,既有蘇寧易購內部員工在販賣信息,也有黑客通過攻擊蘇寧易購的系統來提取數據。
李壽明還發現,在第三方安全漏洞平臺烏雲網上,由“白帽子”(識別並公布系統安全漏洞但不惡意利用的網絡高手)提交給蘇寧易購的系統漏洞多達兩百多條。讀大學時修讀過計算機專業的李壽明稱,經查詢,他在烏雲平臺上獲得的蘇寧易購的系統漏洞,早前確實存在。
“可能因為蘇寧易購的業務比較龐大,程序邏輯問題比較多,旗下網站的子系統問題也比較多。”烏雲網安全專家王彪這樣評價蘇寧易購系統漏洞問題。
自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烏雲平臺上共發布蘇寧易購系統漏洞270條,其中在2015年發布的漏洞數目顯著增多,僅6月就發布了58條。
270條漏洞中,與敏感信息泄露相關的占5%,與用戶敏感數據泄露相關的占1%。其他類別的漏洞也可能導致泄露用戶信息的風險,比如後臺弱口令。王彪解釋,後臺弱口令就是管理人員的密碼設置比較簡單,容易被暴力猜出;如果在有敏感信息的系統中存在後臺弱口令漏洞,那麽用戶信息同樣有泄露的可能。
據王彪分析,從目前發現的蘇寧易購系統漏洞中能夠得到部分用戶的訂單號碼、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但是,“漏洞是‘白帽子’發現後提交到烏雲的,在此之前,我們也不知道是否有被利用。理論上來說,廠商收到漏洞都是會立馬修複的。這畢竟關系到他們自身系統、業務安全。”
王彪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了提交於7月份的兩個蘇寧易購系統漏洞。其中一個漏洞名為“蘇寧易購主站多接口越權操作訂單及遍歷用戶訂單信息”,在正常情況下登錄蘇寧易購系統,用戶看到的應該是自己的酒店訂單。但由於蘇寧易購的系統驗證問題,用戶通過訪問不同的訂單網址,還能看到別人的訂單信息。“如果沒有更多安全防護措施的話,所有酒店訂單信息都可以看到。”
7月31日提交的題為“蘇寧易購支付某處url任意跳轉已被大量運用到釣魚詐騙中”的漏洞指出,蘇寧易付寶的某個鏈接沒有做跳轉限制,可以跳到其他網站。如果攻擊者利用它跳轉到釣魚網站,用戶看到主域名是蘇寧易購的,就會比較信任,容易上當受騙。王彪表示,蘇寧易購現在已經增加了這一限制,不會再出現類似問題。
蘇寧易購:我們不可能賠償消費者
蘇寧易購客戶服務中心負責處理此事的蔣姓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烏雲網提交的系統漏洞“已經修複掉了”。他表示,蘇寧易購網站的安全等級是絕對達到標準的。針對4月以來大批消費者被騙,蘇寧易購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目前沒有跡象證明因為蘇寧易購系統原因導致用戶信息泄露”。
“無論出於什麽原因,我們都不可能對消費者做任何賠償。”該工作人員表示,蘇寧易購有責任去保護用戶信息,但沒有責任賠償這部分消費者的損失,因為“蘇寧易購沒有主動泄露任何的用戶隱私信息,在這件事上也是一個受害者,這對蘇寧易購的名譽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劉俊海認為,即便蘇寧易購沒有主動泄露消費者隱私信息,也不能證明其沒有過失。“你應當把籬笆紮緊一點,為消費者站好崗把好關。”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如果因未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致使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並造成損害,蘇寧易購就違反了消費者安全保護義務。
劉俊海建議,除了協助公安機關破案,蘇寧易購也應積極與消費者商討解決方案。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主任邱寶昌建議受害者報案,或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他認為,消費者可以盡到自己的舉證義務,但要證明蘇寧易購是過失性泄露信息或個別人故意泄露信息,還須借助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進行調查,單憑消費者個人舉證很難做到證據充分。
賣iPhone 6s掰手腕:國美一小時內破萬 蘇寧玩“以舊換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331.html
賣iPhone 6s掰手腕:國美一小時內破萬 蘇寧玩“以舊換新”
一財網 王珍 2015-09-25 12:56:00
為了搶食iPhone 6s銷售的商機,國美、蘇寧這些全國連鎖都各出奇招:國美在門店打造“蘋果式”服務體驗;蘇寧提供分期付款、以舊換新等服務支持。
2015年9月25日,北京時間8點零1分,成功付款後,石先生在深圳國美華強北萬商店拿到了期望許久的蘋果最新手機iPhone 6s。
這也意味著蘋果最新iPhone 6s手機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市場。
為了搶食iPhone 6s銷售的商機,國美、蘇寧這些全國連鎖都各出奇招:國美在門店打造“蘋果式”服務體驗;蘇寧提供分期付款、以舊換新等服務支持。據了解,國美在9月25日上午iPhone 6s開賣後的一個小時內,銷量已經破萬。
國美提供蘋果式服務
中國大陸作為首發市場之一,蘋果iPhone6s及iPhone 6s Plus於9月25日上午8點零1分正式開始銷售,深知貨源緊俏的國內果粉爭先進行預約。據國美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5日上午9點,在成功售出第一臺iPhone 6s後一個小時內,國美全國1700余家門店總銷量突破萬臺。
在北京國美馬甸門店,早上7點左右,已有近百名果粉在門店外等候。8點整,門店準時開門營業,大批排隊許久的果粉直奔蘋果展區咨詢購買事項。國美門店中的蘋果區域已放置了數臺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供消費者進行真機體驗。
據馬甸國美店長介紹,最早在早上5點多就有消費者已經開始排隊了。為方便消費者購買,國美門店內設置了明顯的排隊標識,讓消費者可以有序排隊並完成購買。同時,國美門店還提前安排了專業的蘋果導購人員。此外,門店根據此前接受的預訂情況,已提前足量備貨,確保每一位到店消費者都可以買到最新款蘋果手機。
目前,國美是中國大陸地區擁有蘋果授權店數量最多的連鎖零售商。基於雙方推出的“千店計劃”,國美蘋果授權店無論在裝修風格、產品陳列、產品豐富度,還是銷售模式等方面都與蘋果直營店接軌。同時,國美也通過覆蓋全門店的無線WIFI高速網絡,以及導購人員的專業講解和演示,複制蘋果專賣店的體驗場景,讓消費者體驗到了“蘋果式”的服務。
蘇寧借機推“任性付”
9月25日8點1分起,iPhone 6S、iPhone 6S plus在蘇寧線上線下也同步開售。蘇寧在這場“掰手腕”遊戲中,打的是物流、金融和以舊換新三張牌。
目前,蘇寧“急速達”已覆蓋全國195個城市、1104家門店,向周邊消費者提供免費的2小時送貨上門服務。覆蓋地的消費者,在蘇寧易購下單付款成功後、選擇“急速達”配送,8點準時下單,即可在25日上午10點前收到國內首批iPhone 6S。
蘇寧大數據顯示,9月12日開啟的新iPhone預售過程中,首周時間(9月12日——9月20日)就有50%(接近170萬)的預約用戶有意向選擇蘇寧消費金融的個人消費信貸產品——任性付。而在新iPhone等爆品推動下,蘇寧金融任性付的用戶數量已突破700萬人。
以這次新iPhone上市為例,“任性付”整合多方面資源,上線3期和6期的新iPhone“三零分期”活動:零首付、零手續費、零利息,活動將一直持續到10月下旬。“果粉”9月25日當日購機,10月25日才要付第一筆分期款(6期為例,約881元起)。不僅時間上有緩沖期,讓消費者更合理地分配資金;而且相比傳統的信用卡分期,沒有手續費支出。
在此次新iPhone上市的過程中,蘇寧還與360同城幫聯合推出“以舊換新”服務。第一批在全國80個城市、200家門店,同步新iPhone上市時間表開通了現場“以舊換新”。此外蘇寧支持多臺舊機一起換新。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有4、5臺市場估價超過千元的舊手機,那麽可能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換”走新的iPhone 6S。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蘇寧眾籌搶食廣交會商機 助力“中國設計”孵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06.html
蘇寧眾籌搶食廣交會商機 助力“中國設計”孵化
一財網 王珍 實習生 甘妙玲 2015-10-18 13:53:00
蘇寧眾籌自今年4月16日上線以來,籌資總額已達到2億元;累計拓展項目302個,其中千萬元級的項目6個,百萬元級的項目17個。這次與廣交會合作,蘇寧眾籌希望把更多創新的“中國設計”孵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
零售巨頭蘇寧也在搶食“廣交會”的商機。10月15日,蘇寧眾籌宣布與“廣交會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進行戰略合作,希望搭建一個形成閉環的“設計生態圈”。
蘇寧眾籌自今年4月16日上線以來,籌資總額已達到2億元;累計拓展項目302個,其中千萬元級的項目6個,百萬元級的項目17個。這次與廣交會合作,蘇寧眾籌希望把更多創新的“中國設計”孵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
對接創新設計平臺
“一個好的設計需要多久才能面世?”蘇寧金融集團副總裁戴宏問記者。他接著說“在蘇寧眾籌,最快只需要三天”。
蘇寧眾籌業務部市場總監陳雪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加入蘇寧眾籌項目有三個途徑:一是設計團隊在蘇寧眾籌平臺上自主發起,由蘇寧眾籌的評估團隊對平臺上發起的項目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出具有商業或者創新價值的項目。“現在平臺上有2000多個項目,我們僅挑選了302個。”第二個途徑是蘇寧眾籌團隊到各種創業大會中去挖掘發現新產品。
第三個途徑是與PDC這類創新設計平臺進行戰略合作,由創新設計平臺向蘇寧眾籌推薦好的項目。像PDC,背靠中國最大的貿易盛會“廣交會”,每屆匯聚超過25000家中國優質生產企業和來自全球的20萬買家。陳雪梅坦言,蘇寧眾籌與之合作,是看中其豐富的中國企業、國際買家和設計等資源。
“我們對項目本身也是有要求的”,陳雪梅說,蘇寧眾籌不接受個人發起的項目,合作對象至少是團隊或者公司。產品設計本身必須具有專利和手稿,及其特殊性。而對於產品的成本,蘇寧眾籌並沒有設限,“只要是好項目,我們都願意提供機會”。
例如,一款名為“舒味”的智能烹飪棒在蘇寧眾籌上線僅4天,就籌得資金500萬元,完成率230%。據了解,蘇寧眾籌已與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進行了技術層面的合作。
發揮O2O渠道優勢
“市場在倒逼平臺,提出新的門檻要求。”戴宏表示,如今一個足夠支撐優質設計團隊夢想的眾籌平臺,不僅要有產品展示能力,還必須在用戶、流量、營銷,乃至更深層次的供應鏈、金融、大數據和售後服務方面,具備強大的實力。
陳雪梅認為,蘇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O2O)的渠道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像淘寶眾籌的項目是多而小,京東眾籌對象雖與我們相似,但蘇寧眾籌的線下展示平臺要比京東強得多。”
實際上,蘇寧眾籌在目前並沒有任何的經濟收益。陳雪梅坦言,“我們希望做出品牌效應,以後消費者提起蘇寧,就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商,還是一個創新的平臺。”
戴宏表示,很多新興的、優質的產品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引起購買需求。“一個消費者從未見過的產品要賣到4999元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平臺讓消費者自己體驗這個產品。消費者覺得好就會購買。”
“現在眾籌的對象主要是消費者”,陳雪梅說,只有項目籌得其創業團隊預期的資金,產品才會正式投入生產,這個過程大概要2-3個月。若眾籌失敗,籌得的資金將退還消費者。
陳雪梅還表示,目前蘇寧眾籌孵化的產品也可以在其它渠道銷售。但當國內眾籌市場成熟時,蘇寧眾籌孵化的產品最終可能只會在蘇寧的線上線下渠道發售。“相當於這個產品的前期已經被蘇寧買斷了,蘇寧會為它提供生產商、廣告等資源,消費者可以在蘇寧線上線下渠道購買到這款產品”。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萬達系百貨擬放棄大舉擴張:萬達百貨全國再“縮水” 蘇寧部分接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372.html
萬達系百貨擬放棄大舉擴張:萬達百貨全國再“縮水” 蘇寧部分接盤
一財網 樂琰 2015-11-04 22:06:00
有知情者透露,由於萬達百貨這幾年不少門店經營不佳,因此萬達已經做了幾輪關店調整,未來還會有部分關店計劃,而在萬達系內部,其擬未來不再大舉擴張萬達百貨。
在已經歷一輪“關店潮”後,萬達百貨在近期又陸續關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1月4日獲悉,杭州和廣東地區的數家萬達百貨近期陸續關店,而萬達百貨關閉後,會有部分原萬達百貨由蘇寧接手,改為蘇寧易購雲店。
有知情者透露,由於萬達百貨這幾年不少門店經營不佳,因此萬達已經做了幾輪關店調整,未來還會有部分關店計劃,而在萬達系內部,其擬未來不再大舉擴張萬達百貨。
萬達百貨再關店
據了解,今年年初,萬達百貨已經陸續關閉了約10家門店,之後萬達百貨做了數輪調整。有公開信息顯示,在全國擁有90多家店的萬達百貨。有業內消息稱,繼上半年關閉10家門店之後,萬達近期正著手關閉45家萬達百貨。
雖然萬達百貨官方並沒有確認具體的關店數字,但就在近期萬達百貨在廣東地區開始了“批量”關店,其目前已關閉了增城、佛山、江門等門店,就在今年上半年還關閉了東莞店。
就在日前,萬達百貨番禺店也面臨關閉,有客人在番禺萬達廣場看到,該門店內客流很少,百貨部分已經關閉,商戶處於撤離狀態。
除了廣東地區,萬達百貨在其他地區也陸續關店,近期其關閉了杭州的一家門店,此外,有接近人士透露,萬達百貨長沙店也可能即將關閉。
談及關店的原因,萬達方面坦言調整的都是業績不佳的門店,其實調整一直都有,對於經營好的門店會保留,而經營不佳的門店則關閉或調整業態,此前,萬達商業板塊做過“去服飾化”和增加餐飲業態等調整。
記者查閱數據後發現,截至2015年7月,萬達百貨一半以上處於虧損狀態。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去年完成收入154.9億元,同比增長39%,只完成調整後計劃的91%。萬達百貨凈利潤增虧7%,虧損不斷擴大,因此關店止損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也並非僅僅只有萬達百貨遭遇關店潮,近期人人樂和華潤系也在調整門店。
據聯商網統計顯示,實體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關店潮洶湧。在聯商網統計2015年上半年營收的101家零售企業中,有42家零售企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將近二分之一。其中,昆百大A銷售額下降24.42%,跌幅最大;而在統計到的零售企業中,凈利潤的下跌狀況更為嚴重,有42 家企業凈利出現下滑,新華都、美邦等企業凈利潤跌幅甚至超過150%。
部分項目“變臉”蘇寧
針對萬達百貨關店,數月前,當時的萬達商管公司總裁曲德君表示,因“店”制宜:適合保持零售業態的萬達廣場將繼續保留,不適合的將進行重新劃分,而珠寶、化妝品、鞋類等百貨品類可能會得到保留。對於關閉其旗下大歌星KTV門店的決定,曲德君稱,連鎖經營KTV的利潤已十分微薄,萬達不再直接經營,而選擇“在收回投資的前提下,將各地大歌星KTV門店轉讓給當地有實力的經營者”。曲德君指出,萬達百貨和大歌星KTV的調整事關萬達整體戰略轉型,“就是要調整一些傳統產業”。
此前,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多次表示,萬達正在進行企業的第四次轉型,將轉戰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今年以來,萬達與另一大型房地產企業萬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在海外並購體育類企業方面動作頻頻。
有知情者透露,除了業績不佳之外,萬達百貨頻繁關店還有一個原因——蘇寧接盤。
“盡管萬達百貨經營不佳,但是項目的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因此蘇寧看中了部分萬達百貨的門店,希望將百貨改成蘇寧實體店運作,這對於雙方而言是雙贏的,因為萬達百貨等於關店止損,而蘇寧則搶占了優勢地理位置的項目。”上述知情者表示。
據悉,部分萬達百貨撤出後,將會由蘇寧易購雲店接盤。近期,萬達和蘇寧還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將入駐萬達廣場經營,首批合作項目40個。這其中應該不乏有萬達百貨“變臉”蘇寧易購雲店的項目。
輕商業化?
萬達此舉似乎多少暗示了百貨業態可能今後不會太被重視。
就在近期,萬達系的管理層就做了重大變動。似乎印證了這一點。
據悉,原萬達商管常務副總裁王誌彬升任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萬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經過兩年關店退租調整但仍未扭轉經營形勢的萬達百貨總部和區域公司將於年底前撤銷,改為在萬達商管成立百貨管理中心,管理剩余仍在經營的百貨門店。原萬達百貨總經理沈嘉穎改任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萬達體育控股中國區總經理。原萬達商管總裁曲德君則升任萬達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萬達網絡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主持金融集團全面工作。成立萬達金融集團,下設網絡金融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它金融類企業。其中網絡金融公司下設萬達電商、網絡信貸公司、征信公司、快錢公司。
從上述架構來看,萬達系明顯要開始提升金融業務力度,萬達系電商被納入網絡金融公司下屬,進一步明晰了萬達電商的業務模式:通過O2O發展會員,通過向會員提供互聯網金融實現盈利。而作為盈利能力不佳的百貨傳統商業板塊可能今後會弱化。
知情者透露,萬達系鑒於百貨板塊目前盈利能力有限,因此未來可能不再做百貨業態的大舉擴張。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PTV遭蘇寧剝離背後:燒錢不止 模式不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05/152670.shtml
導讀 : 有業內人士指出,“視頻、遊戲、金融、硬件都有可能是PPTV轉型的方向,但現在看起來都有難度。如果轉型效果不佳,未來PPTV不排除被其他公司收購的可能”。
日前,蘇寧雲商發布公告稱,擬以25.88億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PPTV 68.08%的股權轉讓給蘇寧文化。
筆者發現,從PPTV被蘇寧收購,再到被剝離,僅僅經歷了兩年的時間。其實,PPTV在慘遭剝離背後,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麽光鮮,兩年時間PPTV又經歷了什麽?燒錢後的無濟於事,還是商業模式的轉型失敗?
也許就像PPTV聚力管理委員會主席範誌軍所言,“剝離對雙方都是利好”。因為,蘇寧不僅甩掉了沈重的包袱,PPTV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要麽“流血上市”,要麽再被收購。反正無論如何,都比全砸在自己手里強。
燒錢不止
根據蘇寧雲商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1-9月,蘇寧總營收935.7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04萬元。而PPTV今年前三個季度則累計虧損7.05億元,對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4.8億元。另有數據顯示,在蘇寧收購PPTV的兩年間,其累計虧損額已超過10億元。
蘇寧方面則解釋稱,由於視頻行業競爭不斷加劇,PPTV一直在不斷加大版權內容、智能硬件等方面的投入。而此次股權轉讓有利於PPTV的長期持續發展,也有助於提高蘇寧雲商的盈利能力。
對於這個虧錢大戶,蘇寧內部和部分投資人早已怨聲載道。尤其是在公布消息當晚,蘇寧雲商的股民在各種貼吧與QQ群中奔走相告,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消息比轉讓一筆長期虧損的資產更能刺激股民了。
雖然蘇寧堅稱剝離PPTV,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有關,但筆者卻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由於PPTV的視頻電商化的策略未能達到預期。早先,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曾在收購PPTV時提出,要將PPTV的內容植入終端,並通過電商與視頻的融合加速蘇寧成為中國亞馬遜。
但事實證明,PPTV的發展幾乎跟電商沒有太大的關系。雖然一開始PPTV被冠以“視頻購物”和“精準營銷”等概念,但從2015年起,PPTV卻開始重拾智能硬件、體育和自制內容的發展策略。
其實,從其估值變化也不難看出PPTV這兩年的停滯不前。2013年10月,蘇寧2.5億美元投資PPTV,擁有其44%的股份,當時PPTV的估值約為34.83億元,而此次轉讓的估值僅為38億元,兩年時間估值增長了不足4個億。
此外,在被收購之初,由於PPTV一直飽受人員流失、高層變動等因素的影響,PPTV目前已經喪失與一線視頻企業比拼的可能。因此,隨著阿里巴巴要約收購優酷土豆、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蘇寧的完成,PPTV遭遇剝離,也在情理之中。
模式不新
我們再來說說PPTV的商業模式。範誌軍曾在內部信中提到,“目前,公司的戰略重心集中在硬件銷售、體育產業和內容自制三大方向”。
其實,這三大方向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至少在2-3年前,未被收購的PPTV就已經玩的風生水起了。不過,隨著PPTV期間的“斷片”,如今卻已經被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後面。
從單一方向來看,PPTV的硬件銷售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和智能機頂盒三個方面。而如今,互聯網電視和智能手機領域已成為行業公認的“紅海”,PPTV未來在這一領域的前景難言樂觀。
根據範誌軍之前提出的目標,2015年,PPTV硬件銷售規模預計超過400萬臺。不過,從PPTV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其電視累計銷量超過30萬臺,手機單日銷量達到8萬臺(註:10月29日起售),相信今年已無望完成這一目標。
而體育作為PPTV最重要的賣點,PPTV此前宣布2.5億歐元拿到西甲5年的全媒體版權。範誌軍內部信中表示,西甲2.5億歐元的投資要實現至少2-3倍的產出,獨立出的體育事業部,其估值也要力爭進入行業第一。
不過,PPTV體育事業部的融資卻遲遲沒有公布。有業內人士此前透露,今年上半年,曾有潛在投資者出現,但不知道為何至今沒有消息。
而反觀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樂視體育,今年曾先後拿到英超大陸和香港版權、F1網絡轉播權和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估值方面,今年5月,完成首輪8億元融資後,其估值已達28億元。目前,樂視體育已啟動B輪融資,估值更是高達30億美元。
內容自制,筆者就不想多說了。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網、騰訊視頻等的自制內容,不知道把PPTV甩出去多少條街。
有業內人士指出,“視頻、遊戲、金融、硬件都有可能是PPTV轉型的方向,但現在看起來都有難度。如果轉型效果不佳,未來PPTV不排除被其他公司收購的可能”。
寫在最後:當然,肯定會有人說,蘇寧雲商把PPTV所持的股權轉讓給蘇寧文化,不還是蘇寧的資產嗎?不過,你別忘記了,蘇寧文化是張近東新成立的公司,也就是他的私產,今後想怎麽玩,還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劉勇,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蘇寧環球變陣:入股韓國FNC 全面轉型退出房地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6994.html
蘇寧環球變陣:入股韓國FNC 全面轉型退出房地產
一財網 羅韜 2015-11-25 21:45:00
蘇寧環球傳媒以15,200韓元/股的價格,分別收購FNC股1,436,488股股份(占發行後該公司總股本10%),合計轉讓金額約合人民幣1.19億元;同時以19,543韓元/股的價格,認購FNC新發行股份1,723,786股(占發行後該公司總股本的12%),合計轉讓金額為約合人民幣1.84億元。
“目前我們還有3~5年的開發量,這段時間給了我們產業轉型的緩沖期,未來我們將不再從事房地產開發,而是把目前的現金流用來打造我們的新興產業,分別是別文體、金融和健康的板塊。”蘇寧環球(000718.SZ)副總裁賈森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近日蘇寧環球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環球傳媒有限公司(下稱“蘇寧環球傳媒”)與韓國 FNC Entertainment Co.,Ltd(下稱“FNC”)及其股東HAN SEONG HO、HAN SEUNGHOON、KIM SOOIL分別簽訂了《新股認購協議》、《股份買賣協議》。
其中,蘇寧環球傳媒以15,200韓元/股的價格,分別收購FNC股1,436,488股股份(占發行後該公司總股本10%),合計轉讓金額約合人民幣1.19億元;同時以19,543韓元/股的價格,認購FNC新發行股份1,723,786股(占發行後該公司總股本的12%),合計轉讓金額為約合人民幣1.84億元。本次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完成後,公司將持有FNC22%股權,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賈森認為,上述收購是蘇寧環球實現轉型的重要一步。“首先我們有資金的支持,作為一家房地產公司我們有充分的現金流;再者我們有比較好的執行能力。從2015年轉型開始我們就不斷通過入股的方式同優秀的文化類公司合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FNC主營業務為演唱會、音源/唱片、電視劇等片源制作及經紀人事業。截至2014年12月31日,FNC公司資產總額4.2億人民幣。同時,FNC還有自己的學院,公司旗下藝人有劉在石、鄭亨敦、盧洪哲、池石鎮、李多海、李東健、金敏瑞、鄭宇、黃可皓等。
賈森透露,其將和FNC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其中FNC提供註冊資金6000萬,占股權49%,而蘇寧環球占股權51%。“我們希望通過合資公司將韓國培養藝人的模式聯合起來,中國缺乏系統性造星的能力,通過打通這個產業鏈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韓國方面有經驗,我們有整合資源的能力。”賈森認為。
這並不是蘇寧環球第一次和文化類公司合作。2015年6月, 蘇寧環球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蘇寧環球傳媒有限公司與韓國株式會社REDROVER(下稱“REDROVER”)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
蘇寧環球傳媒擬以認購REDROVER發行新股536萬股(占發行後該會社總股本15.89%)為先決條件,收購REDROVER法人HA-HOE-JIN持有的144萬股股權(占該會社總股本5.09%,占發行後該會社總股本4.28%)。本次認購及收購完成後,公司預計將持有REDROVER 20.17%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REDROVER主營業務包括信息產業業務,主要以3D影像技術為基礎制作動漫,並在全世界信息市場上銷售。同時,還經營文化展示業務,主要以企劃、計劃並構築特殊映像館以及4D映像館、展覽館、宣傳館、博物館等空間,並向官公署以及公共機構供貨的業務。
賈森表示,希望在3年內將旗下的蘇寧文化打造成具有產值百億集團。國信證券的研報顯示,公司此前旗下各子公司較為分散,不易管理,此次在原管控架構上分別組建文體產業集團、健康產業集團、金融產業集團,管理架構更為清晰,利於公司在新領域更為專業化的運作。
記者查閱蘇寧環球年報顯示,其2014年實現利潤總額12.01億元,同比增長28.25%;實現凈利潤7.63億元,同比增長16.5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63億元,同比增長56.50%。
雖然利潤上漲,但是其營業收入卻是54.57億元,同比下降18.81%。而其實現簽約銷售面積54.14萬平方米,比2014年同期下降44.26%;簽約銷售額48.91億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42.02%。
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蘇寧環球的主營地產業務正在遭遇下滑,這樣的轉型可能更是迫在眉睫。
編輯:胡軍華
PPTV業內挖角兩高管加盟 蘇寧文化全產業布局曝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19434.html
PPTV業內挖角兩高管加盟 蘇寧文化全產業布局曝光
一財網 王珍 2015-12-01 13:29:00
以體育賽事和節目定制見長的PPTV聚力,今年來動作頻頻,從創新研發PPOS軟件系統,到制作投產手機、電視硬件終端,PPTV聚力正在步入發展快車道。
12月1日,蘇寧對外宣布,前“國廣東方”副總經理米昕出任蘇寧文創副總裁,並兼任PPTV聚力總裁。同時被任命的,還有PPTV聚力副總裁張迅,加盟之前他曾是五星體育傳媒副總經理。
隨著這兩位具有豐富經驗高管的加盟,蘇寧釋放出文化產業提速發展的信號。蘇寧文創集團成立於2015年10月,聚焦商業、文化、娛樂、電影、傳媒、旅遊等領域,旨在打造文化生態產業圈。
“蘇寧文創肩負著蘇寧集團深化發展的使命。而PPTV將通過科技的力量向老百姓提供物質層面的商品和精神層面的服務,成為蘇寧文創的旗艦。”米昕近日在一封內部郵件中這樣說。
伴隨著米昕的加盟,蘇寧文創集團的布局也逐步曝光,除PPTV聚力以外,蘇寧文創還將設立蘇寧影院、蘇寧影業和蘇寧體育共四大業務板塊。
顯然,蘇寧瞄準的是全產業鏈布局。在產業鏈上遊,蘇寧影業通過創作優質題材電影,滿足大眾文化需要。中遊,通過PPTV聚力、蘇寧影業和O2O零售平臺,進行影視劇的播出和衍生品的交易。而在下遊,蘇寧影院將針對蘇寧的線下實體開發相對應的蘇寧雲影院、蘇寧影城和蘇寧城市活力中心,為大眾文化消費提供更多的入口選擇。
以體育賽事和節目定制見長的PPTV聚力,今年來動作頻頻,從創新研發PPOS軟件系統,到制作投產手機、電視硬件終端,PPTV聚力正在步入發展快車道。
數據顯示,PPTV聚力目前註冊用戶數達2.25億人,全平臺日均UV近8300萬,移動端日均播放量高達3.4億,在PC端、移動端覆蓋排名均在前列。未來,PPTV聚力還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全面發力影視、體育、OTT和電競產業,以新的技術手段和營銷理念進一步搶占市場,推動文創產業發展。而兩位高管的加盟,無疑將進一步助推PPTV聚力的發展。
接下來,背靠蘇寧文創集團,PPTV聚力有望與蘇寧影院等進一步整合,打造O2O的跨媒體傳播平臺。同時,圍繞IP、制作、發行和衍生品交易,與蘇寧文創其他版塊打通全產業鏈條,最終走向版權上遊,做大平臺中遊,拓展產品下遊。
“我堅信未來的互聯網是流媒體的世界,將是以PPTV這樣為代表的擁有強大流媒體雲存儲、分發和計算的互聯網公司的天下。”米昕說。
編輯:邊長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