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交銀80億設資管子公司目前最高,銀行系資管固收最占優

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系資管發展步調加速。今年以來,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陸續發布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擬定註冊資本分別為50億元、50億元、50億元和10億元。5月31日,交通銀行(下稱“交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不超過80億元在上海全資設立交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擬出資比例是至今公告最高的一家。

關於銀行系資管的產品定位、投研能力建設和人員安排,交行相關部門獨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交行將搭建以“固定收益為主體、權益和其他創新型資產為兩翼”的產品框架。主體為固定收益類資產,兼顧穩定性和收益性,且可容納的市場規模龐大,固定收益類產品可作為銀行系資管產品的重點發展方向;兩翼為權益和其他創新型資產,將進一步完善投研體系,提升主動投資能力。

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資管部研究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可能將原來的銀行資管部單獨獨立出來,成立銀行系資管子公司,原先的人馬將歸屬資管子公司,另外再招兵買馬。銀行系資管子公司除了要加強自身投研能力,尤其是信用債的行業研究,未來還會與券商投顧合作,探索FOF、MOM模式。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擁有客戶資源的優勢,不過鑒於這一客群的風險偏好偏低,因此銀行資管子公司的產品不太可能做到如公募基金的凈值波動那麽大。

銀行資管箭在弦上

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將過渡期從2019年6月30日延長至2020年底。

按照資管新規要求,未來所有具備公募基金托管資質的27家商業銀行(包括五大行、郵儲銀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和廣州農商行),都必須申請子公司從事銀行理財業務,因此,設立子公司無疑將成為銀行資管未來的主流模式。

據記者統計,交行擬成立的交銀資管擬定註冊資本80億元在目前是最大的。截至去年末,該行理財產品余額突破1.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19%。

交行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采取公司化制度開展資管業務,有利於整合並集中客戶、渠道、產品、投資、人員等優勢,進一步提升資管業務的市場化經營管理水平。未來,交銀資管將定位於集團財富管理產品供應商,以客戶為中心,打造銷售渠道開放化、產品策略多元化、投研服務專業化、投資標的全領域的資產管理業務。而為了實現以上目標,交銀集團會協調全集團資源推動資管業務轉型發展。至於具體的推進節奏和方式,交行也表示未來將根據監管部門要求,統籌安排設立資管公司的相關工作。

設立資管子公司對銀行的挑戰不小。資產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涵蓋業務開展的每一個環節,從客戶服務能力、產品設計能力、投資研究能力、投資布局能力、投後管理能力等方方面面。上述交行內部人士表示,預計未來幾年我國資管行業將呈現規模相對平穩、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機構重新洗牌的格局。

早在今年3月,交銀資管的設想就已經有機可循。剛接棒交行董事長不久的彭純在今年3月29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資管新規的征求意見稿是鼓勵商業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我們正在論證,也有方案。”

彭純認為,資管新規對下一步銀行資管行業的健康有序、合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就投資策略而言,銀行最具優勢的領域仍然是固定收益,其中又以利率債、信用債(其中包括不少融資平臺債)為主,記者也了解到,不少銀行資管部門都在加大信用債領域的投研能力,主攻行業研究,在信用違約事件頻發的背景下,行業研究的需求和難度也與日劇增。

等待細則出臺

截至目前,包括交行在內,已有接近10家商業銀行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

早在2015年,光大、浦發、中信3家股份行就已通過了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董事會決議,但此後遲遲未能獲批落定。今年3月開始,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陸續發布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擬定註冊資本分別為50億元、50億元、50億元和10億元。此外還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正在籌備或設計方案。

眼下,多數銀行對於成立資管子公司的態度積極,認為在牌照更為齊全的情況下,其業務經營範圍也越大。早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前,多家銀行就已對資管子公司展開研究。

“有能力的銀行如果能夠正式成立資管子公司,投資的便利度就更大,原來不得不依靠的通道、嵌套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南京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戴娟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不過,眾多銀行目前仍在等待相關細則的出臺。例如,去年銀監會就《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明確,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入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制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對此,某城商行資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有銀行此前已控股或參股了消費金融公司或基金公司,未來如果還要成立資管子公司,這就要看監管細則如何界定和調整。

同時,就海外經驗來看,銀行成立資管子公司的後續成本可謂不小。

“建立資管團隊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投研能力,沒有高投入很難有持續的高回報。對於國內城商行等中小銀行而言,不一定要做資管業務,可以更多發展財富管理,提高投顧能力和分銷能力。”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大中華區金融機構咨詢負責人曲向軍對記者表示。

銀行系資管是全球的主流趨勢。2017年全球資管公司排名中,銀行系資管占據半壁江山,包括瑞銀、摩根資管、道富、Amundi、瑞信等,銀行客戶、網絡優勢都將賦能其資管業務,對中國銀行業而言,這是機遇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48

IBM幫美政府造目前最快超級計算機 | 科技早報

Uber或將收購共享單車公司Motivate

6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Uber正在考慮收購共享單車公司Motivate。在紐約運營的CitiBike和在舊金山運營的Ford GoBike都是該公司旗下項目。另有消息稱Uber的競爭對手Lyft也在考慮收購Motivate,對其估值超過2.5億美元。

谷歌免費WiFi進印度400座火車站

谷歌希望通過火車站將免費WiFi帶給廣大印度用戶,該公司近日宣布,這款服務實現重要里程碑,登陸的火車站數量達到了400座大關。谷歌在2015年和印度鐵路通信部門RailTel合作推出了這款名為“谷歌車站”(Google Station)的服務。登陸400座車站與該公司在三年前設定的最初目標相符。

IBM幫美政府造目前最快超級計算機

美東時間6月8日,美國能源部所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發布超級計算機Summit,稱其為全球運算性能最強大、最智能的科研超級計算機,運算性能為200PFlops。去年蟬聯世界第一的中國神威·太湖之光為93.9PFlops。美媒稱,Summit改變了五年來中國超算占據第一的局面。

雅虎Messenger將於7月17日關閉

市場上首批即時通訊應用之一雅虎Messenger的時代即將終結。6月9日,美國媒體報道稱,雅虎與美國在線(AOL)合並的新公司Oath宣布,將在7月17日關閉這項服務。在Facebook和其他移動應用占據巨大主導優勢的情況下,該服務將繼續試驗,並考慮如何以及是否能在短信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新加坡服務商因費用糾紛甩賣小黃車?ofo:正協商

6月8日晚,有媒體報道稱,在新加坡當地的一個物流公司內,滿倉庫的ofo小黃車正在進行打折促銷,價格為每輛50新幣起,折合人民幣約240元。ofo方面回複稱,“ ofo與新加坡的一家貨運代理/物流公司有業務往來,並已同意支付服務相關費用。鑒於ofo正在與該公司進行商討,我們認為對方此時采取此行動過於激進。ofo在考慮訴諸法律手段的同時,也在真誠努力地避免ofo財產被出售。”

愛立信前CEO成為Verizon CEO

美國第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 Communications(以下簡稱“Verizon”)當地時間周五表示,衛翰思(Hans Vestberg)從8月1日起將成為其首席執行官。衛翰思現任Verizon首席技術官(CTO),負責Verizon光纖基礎設施和5G網絡的建設。因此,衛翰思這次得到提拔任命表明,在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競爭之際,該公司將優先發展5G網絡。

掃黃打非辦:將對拼多多平臺違法違規問題深入核查

掃黃打非辦官方微博6月8日表示,近日,根據群眾舉報和媒體報道,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拼多多”平臺涉嫌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了深入核查,相關線索已移交有關地方進行查處。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持續對案件查處情況予以關註。此外,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約談網易雲音樂、百度網盤、B站、貓耳FM、蜻蜓FM等多家網站負責人,要求各平臺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問題的ASMR內容,加強對相關內容的監管和審核。

中俄雙方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

6月8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奧列什金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中俄雙方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共同推進“絲路電商”合作。

賈躍亭:FF已獲正式許可建設漢福德高端工廠

法拉第未來(FF)6月8日宣布,已選擇Bernards作為其100萬平方英尺(約93萬平方米)美國工廠的施工建設方。工廠的建設是FF致力於在今年內向市場交付其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的重要一步。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賈躍亭6月8日在微博發消息稱,距離FF 91高品質交付又近了一大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89

國家藥監局回應目前問題疫苗流向和控制情況等問題

國家藥監局25日發文,就疫苗監管進行問答。

問:對長春長生生物公司進行飛行檢查發現了哪些問題?采取了什麽措施?

答:根據線索,7月6日-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生物公司)進行飛行檢查;7月15日,國家藥監局會同吉林省局組成調查組進駐企業全面開展調查;7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

初步檢查發現,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GMP)有關規定。國家藥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生產,收回藥品GMP證書,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並會同吉林省局對企業立案調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本次飛行檢查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得到有效控制。

7月22日,國家藥監局部署了對全國疫苗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檢查,7月25日起,在2018年年初對全國45家疫苗生產企業全覆蓋跟蹤檢查的基礎上,組織全國監管力量,派出檢查組對全部疫苗生產企業原輔料、生產、檢驗、批簽發等進行全流程、全鏈條徹查,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問:2017年11月3日公布的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問題是如何發現的?目前問題疫苗流向和控制情況如何?

答: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接到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檢院)報告,在藥品抽樣檢驗中檢出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5014-01、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生物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

原食藥監總局會同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立即組織專家研判,向有關省市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不合格疫苗處置工作。一是責令企業查明流向。經查,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生產的該批次疫苗共計252600支,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生物公司生產的該批次疫苗共計400520支,銷往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銷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0000支。二是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三是責令疫苗生產企業報告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廠檢驗結果,對留樣重新檢驗,認真查找效價不合格原因。四是派出調查組對兩家企業開展調查,並進行現場生產體系合規性檢查。五是抽取兩家企業生產的所有在有效期內的百白破疫苗樣品進行檢驗。涉事疫苗已全部封存並由企業完成召回。

長春長生生物公司自去年以來一直未恢複百白破疫苗的生產。武漢生物公司整改後,中檢院對其連續生產的30批百白破疫苗進行效價測定,結果全部符合規定,結合現場檢查,恢複生產。

問:我國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疫苗產品質量安全?

答:我國已經建立起覆蓋疫苗“研發—生產—流通—接種”全生命周期的監管體系,擁有比較完備的疫苗監管體制、法規體系和標準管理,建成科學嚴謹的疫苗註冊審批制度,實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藥品GMP和嚴格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上市疫苗全部實行國家批簽發管理,並建立了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報告系統。

在批簽發方面,為確保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安全、有效,在每批產品上市前由藥品檢驗機構進行資料審核、樣品檢驗及簽發,這種監督管理是國際上對疫苗等生物制品監管的通行做法,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各國政府對疫苗類生物制品實行監管的關鍵職能之一。我國自2001年12月開始對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等5種計劃免疫疫苗試行批簽發,2006年1月1日起對所有疫苗實施批簽發,對規範企業生產、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產業有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疫苗生產監管方面,國家藥監部門每年組織對疫苗生產企業全覆蓋檢查。一是按照藥品GMP要求、中國藥典要求、註冊標準要求對疫苗生產質量控制進行跟蹤檢查。二是根據批簽發、國家抽檢、不良反應監測等收集到的風險信號開展飛行檢查。根據檢查發現的缺陷,對企業采取要求整改、發警告信、暫停批簽發、召回相關產品或停產等措施。

責編:葉旻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31

騰訊:《怪物獵人》後續開發未過審,目前15款遊戲審批中

在騰訊2018年上半年財報會議上,增長乏力的遊戲業務仍是分析師關註的重點。

2018年第二季度,騰訊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9%、環比下降19%至176億元人民幣;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至129億元。

整個遊戲行業經歷著一輪寒冬。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端遊收入315.5億元,首次出現下滑;手遊同比增長12.9%,相比上年同期近5成的增速亦是大幅放緩。

騰訊的產品優勢仍在。極光大數據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滲透率前10的手機遊戲中騰訊獨占6席。

“騰訊上半年很大一個問題是包括《絕地求生》在內的很多手遊沒有做好變現工作,沒有把流量、玩家變成它的利潤。”平安財富策略分析師沈潤稱。

遲遲未能變現的《絕地求生》手遊版、未能面世的《絕地求生》端遊版是電話會議上分析師關註的重點。

騰訊管理層稱,目前《絕地求生》端遊版已經進入許可流程,需要一個月時間測試才能上市;《絕地求生》手遊版已經發布,剛推出時公司關註的是日活用戶數量,《絕地求生》海外版已經實現變現,這已經證明了這款遊戲的變現能力,公司非常期待它的商業化。

騰訊管理層稱,端遊《英雄聯盟》中國市場收入跟海外相比有些疲軟,在變現上公司會做出調整,年底前會有更好的策略出來。

在遊戲發布上,騰訊管理層稱以前發布一款新遊戲第一個反應是將之進行本地化,迎合當地客戶需求,將遊戲進行複制和翻譯,這是過去的成功模式。未來會對遊戲平臺進行更多創新,使遊戲更簡單、更具可玩性。

半年報發布前,已經在We Game上線的《怪物獵人》被下架,這被認為是騰訊近日股價大跌的導火索——2018年以來,騰訊股價跌幅已經超過25%。

騰訊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稱,《怪物獵人》被下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事件,《怪物獵人》內容已經通過審批得以在WeGame上線,但後續開發內容沒有通過審批,是以公司延緩了這款遊戲的上架和銷售,遊戲要做內容方面的調整。騰訊後續會和相關政府部門保持更加緊密聯系,做好前期溝通,來確保遊戲上架能夠更加順利。

“我們相信遊戲通過審批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們目前有15款遊戲正在審批中,未來也會發布更多遊戲。”騰訊管理層稱。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寧佳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14

昆侖萬維:目前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 擬不超10億元回購股份

昆侖萬維8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鑒於近期股票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公司認為目前公司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擬使用自有資金回購股份,用於依法予以註銷並相應減少註冊資本或後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公司本次回購A股股份的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25元/股(含25元/股)。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5元/股。

本次回購方案全部實施完畢,若按回購數量為40,000,000股測算,回購股份比例約占本公司總股本3.47%。

昆侖萬維8月23日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8億元,同比增長1.7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3億元,同比增長46.52%;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長48.48%;毛利率84.32%,同比增長8.11%。

昆侖萬維今日跌停收盤,股價報14.81元/股。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70

香江文化基金江素惠:台人憂港空間收窄目前為止一國兩制難有號召力

1 : GS(14)@2017-06-16 01:52:47

「我很熱愛香港,我是台灣人,但我也是香港人」。1997年回歸時台灣駐港新聞官江素惠留港逾30年,她懷念回歸初期氣氛寬鬆,惟獨不可再在香港公眾場合舉行雙十慶典,以往青天白日旗海飄揚的景象不復返,「是心中的遺憾」。有感於近年香港氣氛凝肅,一國兩制風波不斷,江說:「兩制精神要發揮出來才是香港特色,如何能垂範台灣,就是更充裕的兩制。」江素惠八十年代以台灣媒體駐港記者身份來港時,台灣仍處於威權時代,正是香港的自由寬鬆令她決定留下;在港工作之便令江在兩岸隔絕的情況下,有機會在1984年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踏足大陸的台灣記者。1991年江任台行政院新聞局駐香港新聞處代表,受命籌辦在港窗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當年大陸幹部來港都會好奇去看看台灣機構是甚麼樣。隨着回歸大限將近,曾擔憂被北京封殺,江說:「這樣一個空間97後會有甚麼影響?那時我擔心,書是否會被沒收?最壞打算是撤回台灣或者到其他地方去。」



■江素惠擔任香港台灣工商協會會長,曾與馬英九合照。

不敢買港辦公室怕遭沒收

作為台灣官員,江不能參加97回歸慶典,當晚在香港看電視直播,「台北朋友突然打電話來說,解放軍進城了!那代表了台灣人的心態,對共產黨畏懼和恐懼」。當年對回歸沒概念、對共產黨不信任、對香港前途不抱樂觀,結果安然過渡。她回想為光華選址時曾看中環球大廈,原打算買:「回台灣與幾個政府部門開會,包括國安問我可不可以保證97後這些財產還能存在,我當然不能保證!」現在回頭看,她笑說不需那麼悲觀,那時如果買下來,今天台灣駐港單位就不必到處找房子,「而且賺大錢了」。江素惠2001年卸下公職、離開光華,翌年成立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辦香江論壇邀兩岸三地政商學界名人交流分享,同時擔任香港台灣工商協會會長。去年竟發生香江論壇台灣嘉賓不獲准入境香港的情況:「以前從沒有過,甚至阿扁時代我們請民進黨官員來都沒有進不來,香港是個開放的平台。」回想過去台灣各大報都有駐港記者、甚至有發行,後來逐漸沒了,江認為回歸是分水嶺:「97前對香港蠻有興趣,但之後會覺得香港已是大陸的一部份。」她說惟有關於一國兩制的負面新聞仍能令台灣人豎起耳朵:「台灣人都在觀望,擔心香港空間縮窄,到目前為止,這個一國兩制還很難有號召力。」近年北京對香港問題嚴厲,江感受到港人的緊張、壓抑:「我想這是為甚麼這幾年,香港人都往台灣跑的原因。回歸20年了,只要不扯政治,馬照跑,舞照跳;只是有些港人會認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外,更追求進一步的心靈及理想。」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08

廖偉強:新思維看目前樓市

1 : GS(14)@2017-06-21 07:45:12

【明報專訊】2017年上半年快將完結,我們上星期亦做了一份樓市的半年結,統計了上半年的樓價走勢已經上升了10%,一手的成交宗數大約10,000宗,估計全年一手的成交宗數有機會突破20,000宗,比2016年的18,000宗多,金額方面更加有機會打破歷史的新高紀錄。

政治或經濟變化 樓市或下跌

二手方面雖然受制辣招,但是對比2016年仍然有一定的升幅,主要因為是市場氣氛利好,再加上買家擔心政府樓市政策愈收愈緊,加速了買家入市的決心。

物極必反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任何事物到達臨界點就會出現變化,樓市亦不例外,所以筆者經常提醒政府,不用在樓市上作出太多的管制,當樓市瘋狂上升時,就是市場最敏感的時刻,當有任何政治或經濟上的變化,樓市就會應聲倒地。

資金流入地產 應不是泡沫

那麼,為何目前的樓市仍然未有下跌的迹象呢?很多人都會用九七年對比目前的形勢,認為現在的樓市泡沫非常嚴重,筆者完全不認同,因為很多市民仍然用舊有模式看目前的樓市。

現時全球性量化寬鬆,資金四散找出路,地產市場是最容易受惠的,加上1997年過後,大部分人已經沒有以小博大的心態,資金是實實在在的,那樣又如何存在泡沫呢?加上中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中國人的財富已經今非昔比,他們樂意及喜歡投資香港房地產,這樣龐大的資金流入本地的地產市場,今天香港的樓市如何可以與1997年相提並論呢!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83&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