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月規上工業增速6.5%表現穩健 工業機器人產量增五成

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增速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稱,1-4月份相關指標的累計增速基本上都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穩定增長態勢,工業發展趨於平穩和穩中向好,市場的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集體企業增長1.9%,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5%。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業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8%。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上述數據比較平穩,4月份的指標比3月份低一點在意料之中,因為今年一季度的工業增加值數據是個高點,“一季度的高點是‘十二五’以來結構調整取得成果累積的體現,但是不可能一直持續那麽高。”

在四大經濟類型中,備受外界關註的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幅度也較大。胡遲說:“因為前期壓縮產能過剩成績明顯,加上大宗商品上漲等因素,國有企業效益提升很正常。從整體趨勢來看,工業發展趨於平穩和穩中向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誌宏在發布會上表示,工業結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勢頭良好,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4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8和3.8個百分點。 而1—4月份,這方面的數據表現也很不錯: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了13.1%和11.5%,增長幅度要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和4.8個百分點。

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幅度顯眼

此外,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創業創新勢頭良好。一些技術水平比較高、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產品在大幅增長,1-4月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7%,SUV汽車產量增長21.7%,太陽能電池增長18.2%,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0.9%。可以看出,在上述四大類型的產品中,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幅最大。

事實上,工業機器人業務正在蓬勃發展。就以制造業重鎮深圳為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拿到的數據,2016年深圳市主營業務為機器人或從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企業469家,產業產值約787億元,同比增長24.92%,工業增加值約288億元,同比增長26.87%。其中,工業機器人的產值占七成以上,工業增加值約206億元。

與此同時,從工業生產的數據當中也發現,4月份596種工業產品當中,419種產品的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增長面達到70.3%。邢誌宏說:“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產銷率4月份達到97.6%,同比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這就反映我們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繼續呈現改善的趨勢。”

邢誌宏補充道:“當前供求關系的改善還有更加難能可貴的地方,那就是這種改善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實現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給,新的供給創造新的需求,在供求兩個方面的結構都在優化的前提下出現的供求關系改善,不僅僅是一個周期性因素影響的結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04

前4月原煤產量較快增長 發改委稱去產能不簡單等同於去產量

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取得良好開局。隨著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去產能取得良好開局

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46%。

孟瑋表示,隨著鋼鐵煤炭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首先,企業效益明顯改善。2017年一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 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

其次,工資社保拖欠減少。截至2017年3月末,山西省煤礦累計拖欠工資比2016年底下降58.4%;累計欠繳社會保險比2016年底下降10.8%。

第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6年全年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後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後煉鋼產能1096萬噸。煤炭優質產能在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

最後,市場競爭秩序改善,通過開展淘汰落後、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和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進一步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6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鋼鐵去產能數據不包括違法的“地條鋼”產能。

孟瑋表示,對於“地條鋼”,各地區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發現的“地條鋼”產能已停產,鋼材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改善。目前現管部門正在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於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根據國務院部署,今年1月,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成12個督查組,赴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專項督查,共核查鋼鐵企業228家、煤礦150個。

從督查情況看,2016年全國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後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後煉鋼產能1096萬噸。關閉退出30萬噸以下規模的小煤礦約1500個、落後煤炭產能1.2億噸。2016年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專項行動發現的落後鋼鐵產能,已按要求進行拆除或封存;應依法關閉和限期淘汰類煤礦,已按要求實施關閉。

第一財經在發布會現場獲悉,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采取三方面舉措:迅速整改有關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將結合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取締“地條鋼”工作,區別對待,分類處理; 在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並於7月底前組織驗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國務院;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各地區去產能工作的督查,督促各地及時公布去產能相關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4月原煤產量大增與去產能不矛盾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份能源生產情況: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

從區域來看,煤炭大省如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產量大增,其中山西煤產量在4月同比增長了24%。

這與煤炭去產能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孟瑋解釋道,不能簡單地將去產能等同於去產量,更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

“去產能,就是要著力去除低端、無效的供給能力,增加有效供給,著力提高產能利用率,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推動提高行業運行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在這一過程中,對於過剩的、落後的產能,要堅決地去;對於安全、清潔、高效、成本低的優質產能,要有序增加。”孟瑋說。

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對第一財經表示,上述情況並不矛盾。

“在去產能的同時,通過產能置換等方式,還有部分新產能是在釋放的;此外去年同期的基數低——目前在煤炭生產上,已經不再執行276政策,而去年這時候山西等地已經在執行276政策,產量被強制收縮,所以產量相比去年處於釋放狀態。” 關大利說。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亦表示,本輪去產能重點是將不合格的、違規的、小的、落後的產能退出,提高大礦的產能,這意味著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過歷時一年的負增長,原煤產量在今年3月增速達到1.9%,實現由負轉正,而4月同比增速則達到了9.9%。如果從累計數字看,1-4月原煤產量同比增速為2.5%。

國家統計局的分析認為,1-4月份原煤產量增速較快,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原煤產量較低。

隨著煤炭產量的提升,煤炭價格逐步下降。

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93元/噸,環比下行3元/噸,不僅連續第八期下跌,且降幅也有所擴大。

關大利認為,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撐下,煤炭價格不會出現暴跌的情況。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規定了煤價在三個不同區域波動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其中,當動力煤價格位於綠色區域(500-570元/噸),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不采取調控措施;當價格位於藍色區域(570元~600元/噸或470~500元/噸),重點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註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當價格位於紅色區域(600元/噸以上或470元/噸以下),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77

中國木塑產品產量占世界三分之二,仍未受大資金青睞

稭稈和廢棄塑料做成的牙刷把、花盆、茶杯、餐具、裝飾板、門窗、相框等等,各式各樣的全新生物質新材料木塑制品正在進入百姓生活。

與以往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不同,新型木塑制品的原料更多地來自田間地頭,生產過程經過環保部門嚴格認證。這些有著環境標誌的木塑制品已進入了政府綠色采購清單。

但據生態環境部“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木塑制品”編制組介紹,與所有的新興行業一樣,植物纖維與塑料複合制品在我國的發展也呈現散、小的特點。至今,在全國的數百家相關企業中,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並未受到大資金的青睞。

在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今天(4月12日)在京召開的“中國環境標誌木塑制品進入政府綠色采購清單暨中國環境標誌木塑制品認證企業頒證儀式”上,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木塑複合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嘉介紹,中國面臨著環境資源的巨大壓力,而木塑產品具備原料廣譜化、制備可塑化、產品生態化、應用經濟化、循環低碳化的特點。

“作為一個資歷尚輕但充滿朝氣的產業,中國木塑產業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制造業中為數不多的、享有與發達國家同行平等話語權的產業之一。”劉嘉介紹,2017年中國木塑產品產量接近3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生產、銷售、消費以及出口均居於世界第一,並且完全有可能長期占居此位。

“在中國工業體系中,木塑產業是小產業,但在世界木塑產業中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劉嘉說。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副主任辛誌偉對記者表示,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木塑制品》,旨在解決大量人工複合板材和膠黏劑產生的室內環境汙染問題。

室內空氣汙染對人的健康影響也越來越引起公眾的普遍關註。攝影/章軻

辛誌偉介紹,室內空氣汙染對人的健康影響也越來越引起公眾的普遍關註,由於大量人工複合板材和膠黏劑用於家裝建材、家具、地板和室內物品,其中釋放的甲醛、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嚴重危害著人體健康。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也往往會釋放大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成為霧霾的幫兇。

上述“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木塑制品”編制組介紹,木塑制品的應用領域涉及包裝制品、倉儲制品、戶外用品、家居建材用品、汽車內飾產品等。其中,運用最廣泛的是建築產品方面,約占木塑制品總額的75%,工業消費品占10%,汽車裝飾件份額約為8%,其他方面約為7%。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各類木塑制品被應用於大型建築物中,如北京奧運會場館、上海世博會。

劉嘉表示,目前中國木塑產品仍存在五大短板:企業分散化甚至破碎化;中低端技術及產品占主導地位;未能建立科學的質量標準體系;對創新和知識產權重視不夠;粗制濫造敗壞了行業名聲。

“行業中部分企業技術落後,產品以次充好的情況確實存在。”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潤露說。

上述編制組介紹,目前,在木塑制品的生產行業內,尚缺少大型骨幹企業,但也已形成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企業。

湖州新峰木塑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永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木塑複合材料市場前景看好,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向。“但目前來看,在加工生產環節上,設備自動化水平仍然偏低,與發達國家相比約落後5年時間。”

沈永良說,近年來,中國木塑複合材料應用發展快速增長,相信到2025年左右,中國這一行業的制造水平可以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秦特夫表示,盡管木塑產業整個生產體系從頭到尾做到了綠色環保,沒有汙水、廢氣和廢物的排放。但在現有的制造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優質產品的體量太小,占總量的30%都不到,造成優質的材料在整個木塑產品體系中話語權不夠。“這是行業最大的困惑。”秦特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41

粗鋼產量過快增長,鋼鐵行業供過於求壓力顯現

鋼價高企背景下,鋼鐵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力度。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粗鋼產量達到7670萬噸,同比增長4.8%;粗鋼日均產量255.67萬噸,創歷史新高。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莉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因清剿地條鋼的原因,表外數據轉向表內,鋼產量一直處於相對高位。但考慮到多地環保限產等因素,之前市場普遍預測4月粗鋼日均產量將在245萬噸左右(即在去年峰值244.1萬噸的水平附近),然而從公布的數據來看,4月份粗鋼日產比去年峰值高11.57萬噸,大超市場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從環比數據來看,4月份粗鋼日均產量較上月增加了17.02萬噸。而根據中鋼協公布的數據估算,4月份會員企業日均產量較上月增加13.1萬噸,由此可見,粗鋼產量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鋼鐵企業。

4月以來,隨著需求逐步釋放,鋼材市場成交速度加快,鋼材價格出現快速回升。供給方面,隨著行業效益的不斷好轉,鋼價持續高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供給生產。據蘭格鋼鐵網市場監測數據,2018年5月上旬(5月7日),全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2016年年初(2月1日)上漲了97.4%,漲幅接近1倍。

在徐莉穎看來,鋼價維持高位所帶來的利潤大增無疑是今年粗鋼產量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整體利潤增長64.1%。同期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總額569.32億元,去年同期僅為232.84億元,明顯大中型鋼鐵企業盈利能力更強。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一季度鋼鐵上市企業去杠桿效果明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均呈下降趨勢,資產負債率下降,現金流有所改善,營業收入上升,利潤率表現整體較好。

在行業形勢向好的大環境下,鋼鐵企業擴產能、增產量的沖動無法避免。之前已有報道披露,隨著鋼廠效益的好轉,一些僵屍企業出現偷偷複產的情況。再加上去年一部分鋼鐵企業中改電,電爐產能也在年內陸續釋放。

中鋼協預警稱,粗鋼產量過快增長給市場形成了較大下行壓力,並給全行業正常運行帶來隱患。鋼鐵行業可能再次出現供大於求。

“去年鋼價上漲,許多鋼鐵企業賺錢了,今年還想繼續。卻沒有看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6.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意味著對鋼鐵的需求沒有那麽大了。”中鋼協秘書長劉振江說。

從企業生產經營的角度來看,高利潤必然帶來高產量。但鋼廠能否能完全釋放產能?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認為或許不能。徐向春表示,中鋼協僅統計了重點鋼企產量,非重點鋼企產量未計入表內,環保限產對這部分企業的影響較大。如徐州地區限產、唐山地區非采暖季高爐實施10-15%限產,武安地區大部分鋼廠高爐限產50%等,環保限產使得鋼材增產潛力有限,預計5月鋼材產量增量不會太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20

四產油國僅凍結產量 市場失望減產落空 油價升轉跌

1 : GS(14)@2016-02-18 00:35:19

【本報綜合報道】兩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委內瑞拉及卡塔爾的牽頭下,昨日在多哈舉行閉門會議,商討現行原油市場狀況。不過會議結束後,四國僅宣佈就凍結石油產量達成共識,並未如市場原先預期般減產。會議結果公佈後,油價迅速回吐日內近7%的漲幅。



沙地、俄羅斯、委內瑞拉及卡塔爾在閉門會議後宣佈,就未來石油產量達成共識,與會四國宣佈未來將會凍結原油產量至1月11日水平。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月份月報顯示,沙地1月石油日產量報每日1,009萬桶;委內瑞拉期內每日則生產232.4萬桶石油;卡塔爾1月的石油日產量則見65.5萬桶。而根據俄羅斯能源部的數據稱,當地1月日產油量報1,087.8萬桶。



最多曾急升7%

在會議結束前,國際油價一度因為部份投資者憧憬四國將會減產而大幅抽高近7%;故在會議結果公佈後,油價大幅回吐日內升幅。紐約期油昨日一度報每桶31.53美元,大升7.1%或2.09美元。惟及後升幅大幅收窄,更未能站穩30美元,報每桶29.33美元,跌0.37%或11美仙。布蘭特期油昨日同樣「坐過山車」,曾經報每桶35.55美元,升6.47%或2.16美元;其後更倒跌0.72%或24美仙,報每桶33.14美元。沙地石油部長Ali al-Naimi會議結束後表示,將產量凍結在1月11日水平是合適的,未來數月或將考慮穩定市場的新對策,同時沙地希望其他產油國亦能一同參與凍結產能。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亦表示,將產油量維持在1月時的水平是正確的,但凍產的效果將取決於其他國家是否跟隨。市調機構Petromatrix GmBH分析師Oliver Jakob表示,雖然凍結產量並不會為國際油價帶來短期大幅攀升的動力,但卻為下半年油市供求回復正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凍產消息仍然會利好長期油市。除了今次的閉門會議外,外媒引述消息指,委內瑞拉石油部長Pino本周三將與伊拉克及伊朗石油部長進行會談。早前有消息傳出伊朗願意在原油產量到達制裁前水平後,討論凍結產量。另一方面,OPEC另一成員國尼日利亞亦將於本周日抵達卡塔爾首都參與石油會議的討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7/194940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70

美產量連跌6星期 油價8周高位徘徊

1 : GS(14)@2016-03-04 23:27:54

【明報專訊】尼日利亞政府昨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油組)的主要成員國擬於本月20日,與俄羅斯等油組以外的產油國於莫斯科會談,爭取凍結原油產量達成協議,目標是將原油價格恢復至每桶50美元水平。美國原油日產量降至908萬桶,連續6周萎縮,產量是2014年11月以來最低。紐約期油價格昨在每桶34美元徘徊,接近8周高位。布蘭特期油每桶約36美元水平。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Emmanuel Ibe Kachikwu稱,油價正慢慢回升,若會議如期舉行,屆時油價將大幅波動。來自油組的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委內瑞拉,上月中於多哈與俄羅斯達成凍產協議,前提是其他主要產油國加入凍產。Kachikwu稱,無論是沙特和俄羅斯都將重返談判桌。不過他沒有透露,表明不會減產的伊朗會否出席會議。

押注油價升 對?基金買能源股債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上周增加1040萬桶,至總數5.18億桶,再創新高。瑞士諮詢機構Petromatrix稱,美國每周庫存大量增加,不足令油價進一步下滑,市場似乎開始認為美國庫存問題已反映在油價上,傾向關注美國原油產量跌幅。

自2014年中以來,油價已跌近七成,雖然無?[象顯示原油供過於求即將緩解,但部分對?基金認為油價已跌過龍,相信能源資產價格已經見底,開始押注油價上升,並購入遭受重創的能源企業股票或債?。

對?基金PVE Capital表示,兩周前轉為看好能源行業,預期油價可在每桶30至40美元企穩,已買入美國頁岩油生產商Continental Resources和管道營運商Kinder Morgan等公司的信貸產品,認為這些產品估值吸引。準確預測前年油價下跌的對?基金Andurand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Pierre Andurand表示,目前對油價審慎樂觀,預計隨?原油庫存趨於穩定,今年底的油價將高於年初水平。

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顯示,對?基金和基金經理過去一周所持布蘭特原油長倉合約增長12.4%,是2011年有記錄以來最高。根據摩通的報告,截至2月18日當周,對?基金押注石油類股上漲的持倉增加77%,增幅是各板塊之首。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4/news/ec_ecy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44

長江刀魚產量大減最貴每公斤1.8萬

1 : GS(14)@2016-03-31 14:12:43

素有「天下第一鮮」美譽的長江刀魚,因產量驟減,加上料明年可能禁捕刀魚,自今年本月1日開捕後,上海長江刀魚價格比去年翻倍。近日批發價最貴賣到每公斤1.5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8萬港元),為本港昨日活東星斑最高批發價的22倍。據崇明奚家港地區經營江刀20餘年的彭老闆稱,今年刀魚和去年相比,產量減少80%,故價格翻倍。而且撈上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小刀」。2両以上,特別是2.5両以上的大刀魚「一刀難覓」。彭稱,即使是江面批發價,今年也一路高漲。上周六(本月26日),長江刀魚江面批發價達到1.5萬元/公斤,28日回落到1.1萬元(1.31萬港元)/公斤,29日也要8,000至9,000元(約9,600至10,800港元)/公斤。業內人士表示,市面上每公斤只賣千元的刀魚,多是海刀或湖刀冒充。據悉,受濫捕影響產量大減的刀魚或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內,今年或是捕撈刀魚的最後一年,因而也令今年刀魚價格大漲。業者稱,刀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兼有微香,但多細毛狀骨刺。由於清明後,刀魚肉質變老,俗稱「老刀」,價格將暴跌。澎湃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1/195513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57

Tesla虧損收窄 擴大產量

1 : GS(14)@2016-05-08 01:40:45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連續12季錄得虧損,惟虧損大幅收窄,Model3預訂反應佳及擴大新車出產數量5.5倍至50萬輛。特斯拉股價昨日曾升2.73%,報228.64美元。特斯拉連續12季錄得虧損,經調整後淨虧損約為7,500萬美元、或每股虧損57美仙,符合市場預期,亦遠好過去年同期虧損2.82億美元、或每股虧蝕2.13美元。集團季內收入,按年上升22%至約16億美元,整體營運開支按季減少3%至約4.17億美元。特斯拉去季新車出產刷新紀錄,按季增加10%至1.55萬輛,其中Model S去季出產量1.28萬輛,Model X產量則未能達標,只有2,700輛。公司昨日又同時公佈,Model3於首周收到超過32.5萬份定單,銷售額估計達140億美元。



Model X生產延誤 高層請辭

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於分析員會議透露,公司最大難題是未能如期出貨,Model X生產延誤因組裝過程困難,甚至比Model3組裝過程更複雜。然而,馬斯克希望繼續擴大產量,包括Model3、Model X與Model S等,兩年後產量增5.5倍至50萬輛。馬斯克又透露,今年集團要增加資本開支50%至約15億美元,其中部份資金將取自Model3顧客的訂金。儘管特斯拉季績過關,惟受Model X生產延誤、故障及回收影響,兩名高層請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5998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89

東南亞高溫致產量暴跌 全球捱貴米

1 : GS(14)@2016-05-08 01:44:04

氣候變化危害全球糧食供應,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警告,厄爾尼諾現象為東南亞帶來炎熱及乾旱天氣,將導致今年稻米(圖)產量暴跌、價格急升。現時全球60%稻米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及越南,2013年產量達4,300萬噸。今年3月全球溫度創出百年新高,全年稻米產量料銳減至1,900萬噸。IRRI專家莫漢蒂博士指,今年全球米糧供應非常緊絀,糧荒嚴重程度將視乎7至9月雨季情況,「倘若印度和印尼情況惡劣,農作物雨水不足,可能出現真正的麻煩」。上月每噸種稻米價格為389.5美元(約3,040港元),是去年7月以來最高。2008年,亞洲稻米失收曾令每噸價格升至1,000美元(7,800港元),莫漢蒂相信各國吸取教訓後,不會重蹈當年覆轍。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6/19599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34

颱風寒流夾擊 粵產量大跌 荔枝料貴三成

1 : GS(14)@2016-06-06 03:17:37

■海南出產的糯米糍(左)售40元1磅,果核小肉厚,但不及廣東的鮮甜。《蘋果》記者攝


又到吃荔枝季節,但巿民今年應要捱貴貨了。受颱風及寒流等影響,廣東荔枝產量大跌。其中茂名的白糖罌和妃子笑價格,創下1999年來新高,售價高達每公斤60元人民幣(下同.約71港元);東莞的桂味及糯米糍則比去年貴近一倍,本港生果舖店主指,廣東及本地荔枝售價料比去年貴約三成。



荃灣水果攤檔東主施太向記者表示,今年荔枝整體收成大減,預計月底陸續上市的廣東和本地荔枝會比去年貴約三成。目前出售的妃子笑產自海南,兩磅只賣30元;至於海南糯米糍,則每磅賣40元,比去年貴約兩、三成,但不及廣東和本地品種鮮甜。




茂名荔枝價創17年新高


受去年10月強颱風彩虹吹襲,茂名及湛江等產區荔枝樹受損,1月又有霸王級寒潮侵襲,廣東省農業廳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廣東荔枝總產量只有去年六成,成熟期亦推遲了10至15天。海南和廣東荔枝均價格上漲,茂名荔枝價格創下17年來新高。廣州媒體報道指,東莞有荔枝園的產量比去年跌七成,可能是1998年來最低一年,果園負責人預計售價會比去年貴一倍,去年糯米糍每公斤只賣30元,今年的價格可能達50元。農業專家指越早熟的荔枝品種產量越多,如白糖罌、妃子笑產量可達去年八成;但越遲熟的品種則產量越少,如桂味、糯米糍產量只有去年的四、五成,市民想嘆荔枝,不妨趁早。《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5/196418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