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湯文亮:「細價樓爆煲論」已是明日黃花

1 : GS(14)@2016-10-21 04:35:39

【明報專訊】我覺得很奇怪,點解今日仍然有人談論我的「細價樓爆煲論」,並且話爆煲論是杞人憂天,卓百德話樓市將會升越去年高位,有5%至8%升幅,老實說,以現在樓市勢頭,莫講話幾個%,甚至超過10%升幅都沒有難度,現在講爆煲論,已經是明日黃花。不過,外國人可能唔知道明日黃花解法。

如果沒有爆煲論,金管局未必會收緊銀行按揭是否涉及財務公司二按,以當時勢頭,會有很多人向財務公司借錢上車,樓價升勢會持續,9月掉頭向下的事就不會出現,樓價至今有機會比最高峰147點還要多15%至20%,即是中原指數大約升至176點,大家叫官員點做,任由樓價繼續上升抑或出招打壓?

增加供應後爆煲論功成身退

爆煲論只不過是冷靜一下巿場熾然氣氛,最大目的是希望政府能夠藉此機會增加供應,因為只有供應才可以真正解決樓價上升問題,爆煲論已功成身退,現在講爆煲當然是杞人憂天。

在今年初,不少業界有頭有面的人都睇到供應量會大增,樓價將會受壓,老施叫政府減少供應,並且預期樓市進入蕭條時期,樓價將會下跌30%以上;但內地去庫存,令到不少內地私人業主將內地物業去庫存之後轉買香港樓宇,這個購物力非同小可,即時將樓市下跌之勢逆轉。

現在打算買樓不需提醒

若非政府不斷開拓土地,今日在供應不足之下,樓價升幅實在不敢想像,亦有不少早已打算買樓的香港人睇到這個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已經買了樓,他們是一批幸運的人,不但可以用較少資金,可以買到更佳物業,現在亦毋須用爆煲來提醒打算買樓的人,他們是會計自己的數,只需要提醒他們,供應將會源源不絕,要買就要買一些適合自己的樓宇。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79&issue=20161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939

被退出《歌手》壓力爆煲軒仔傳抑鬱復發

1 : GS(14)@2017-01-23 07:45:16

■張敬軒為湖南衛視錄影了第一集《歌手》後,就突然被飛。資料圖片



張敬軒傳被內地封殺,早前參加湖南衛視的歌唱比賽節目《歌手》,豈料只錄影了第一集,就突然「被退出」該節目。近日有報道指,軒仔因為今次事件深受壓力,令他的抑鬱症再度復發,但軒仔下月將與王菀之在紅館舉行一連四場「The Magical Teeter Totter演唱會2017」,所以情況令人擔心。而軒仔「被退出」事件當晚,曾被本報獨家拍得與英皇高層晚膳,表情輕鬆。雖然之後未有公開亮相,但就在Instagram留言睡到自然醒,亦未見異樣。



■張敬軒被退出當晚,曾與英皇高層晚飯,神態輕鬆。資料圖片

幕後代寫愛國宣言

由軒仔爆出參加《歌手》到「被退出」期間,曾出現了一封公開信,軒仔透過微博發表了篇全簡體字的愛國宣言,堅決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行為,又謂:「我想再次重申,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由始至終都不是『港獨』。」近日有周刊報道,傳聞該篇宣言是由湖南衛視幕後代筆,又指軒仔曾考慮過修改,但最後都是原文照錄,結果內地網民傳了逾三千封電郵轟炸湖南衛視,揚言杯葛。但軒仔所屬的英皇高層霍汶希,則聲稱不實報道不作回應。撰文:葉綠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2/19904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80

密密做壓力爆煲樂仔試戰衣爭影帝 恨見女友

1 : GS(14)@2017-03-25 10:34:31

電影《一念無明》昨晚假圓方舉行首映,出席演員包括余文樂、金燕玲及方皓玟等。最近爆忙的樂仔臉帶倦容,他說:「啱啱趕返香港,最近忙緊《春嬌救志明》同呢部電影宣傳,4月又要開新戲。」問樂仔是否暫時未有機會放假?他苦笑謂:「有得瞓都好好,喺飛機瞓唔到,啱啱去台灣做宣傳,一日做咗二十幾個訪問,做到聲沙,最後幾個訪問差唔多開唔到聲。」


「提名已有交代」

樂仔自言最近精神壓力都大,連女友王棠云都有兩周沒見面,惟有通電話解相思之苦。提到他憑《一念無明》首度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問是否已準備好戰衣?他說:「試咗衫,都冇乜緊張,未試過,可能去到先會緊張。」問他打算在鏡頭前擺出甚麼表情迎接結果及有否準備講辭?樂仔笑謂:「未去到咁有自信攞呢個獎,提名對劇組已有交代。」



■余文樂指近日忙於拍新戲,與女友王棠云已有兩星期沒見面。資料圖片

■導演黃進昨晚率領眾演員現身谷戲。

■王宗堯指自己與Heidi是正常社交,未有想拍拖。


籲關心特首選舉

昨晚到場看電影的男神王宗堯,早前被本報讀者影到與Super Girls成員李靜儀(Heidi)食飯,其間Heidi眼神似乎極冧他,王宗堯說:「正常社交,拍拖係雙方,同對方識咗三年,冇諗拍拖。」問他可有發展機會?王宗堯說正常人都可以拍拖,只要不一腳踏兩船,但最重要是感覺,他又謂:「?家好多嘢要更加關心,好似金像獎同周日嘅特首選舉。」採訪:張俊銘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5/199690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92

財金冒險號:輝山爆煲與內銀壞賬

1 : GS(14)@2017-04-08 19:37:49

輝山乳業(6863)爆煲,據《壹週刊》報道,遼寧省政府介入及撐腰,要求輝山之債權銀行承諾「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這難免令內銀的壞賬憂慮揮之不去。內銀上月底公佈去年業績,壞賬率普遍較第三季回落。輝山有上市,且股價單日喪跌九成,自然多人關注,但相信只係冰山一角。最近山東爆發危機就顯露更多問題:魏橋集團旗下魏橋紡織(2698)及中國宏橋(1378)都延發去年業績,後者被沽空機構指造假;齊星集團及天信集團亦陷入債務危機。咁大間上市公司都涉嫌造假,斷估有大量非上市民企都係咁,只靠地方政府撐腰至未爆。政府係咪撐得住亦成疑。銀行出名落雨收遮,一旦有銀行call loan,其他銀行都會一窩蜂,結果本來無事嘅企業都出事,造成債務連鎖危機。早於輝山上市初期,金融圈已盛傳其造假,點解理應最重視風險管理嘅銀行都中招?其實都有銀行睇穿,建行(939)喺2014年收回畀輝山嘅信用額度,指輝山「不僅財務有問題」。奇在去年底渾水(Muddy Waters)唱衰輝山後,平安銀行仍將部份輝山貸款延長一年。諗真啲,平安銀行未必沒警覺,只係深知債仔冇錢還,與其撇賬,不如延長貸款拖住先。無論係邊種情況,都揭示內銀經營有問題:一係被政府粗暴干預、一係自己風險管理差、一係民企以債冚債已成常態。建行話「不良貸款已見頂」,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笑笑生
http://fb.com/sneering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05

財經評論:美股幾時「爆煲」?

1 : GS(14)@2017-04-08 19:37:53

執筆之時(3月21日),美股剛經歷了自特朗普當選後(去年11月)的最大跌幅,當日道指跌了近240點,市場普遍認為是市場對特朗普競選時所許下的承諾,包括減稅、加大政府開支等遲遲未見落實,市場失卻耐性,因而引發沽售。其實自去年美股不斷創新高開始,市場已不斷揣測美股能撐多久?特朗普當選後美股升勢加速,更加深市場憂慮美股如履薄冰,美股暴跌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揣測還揣測,屢創新高並不代表股市注定要跌,間中調整雖會出現,但最緊要調整過後還會回復上升走勢,還會創新高。本文試從多個美股的歷史角度去分析美股未來的走勢何去何從。鑑古知今,研究美股過往多年的走勢,美股由牛轉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大因素:當市場遇上真正的「鷹」:1994年美國聯儲局在一年之內總共加息250點子,每一次議息會議後加息的幅度是50點子(不是今天我們順理成章認為的25點子)。如今聯儲局雖然開始啟動加息,但我們說的是「利率正常化」,預期加息步伐不會很快(剛剛3月議息聲明可見一斑),每年預期75至100點子的加息幅度,尚算循序漸進,我們面對的聯儲局是「鴿」不是「鷹」,所以暫時加息因素對股市影響不大。當估值變得「離地」:過往美股出現股災之前,股市估值都是「非理性亢奮」地高,2000年科網股爆破之前的市盈率是25倍,美股現時是18倍,並不低,但絕非很高,短線調整可能會有,但並不是一沉不起,相信稍為調整,資金很快會入市趁低撈貨,因為市場仍有充裕的資金,而這些資金的來源包括有:債轉股──美國啟動加息令資金從已經很擠擁的債市(特別是投資級別及國債)轉投股市。強美元──加息預期及特朗普承諾給跨國企業稅務優惠將海外資金調回美國,都會令美元走強,吸引資金流入美元資產,美股必然受惠。班資回朝──特朗普曾承諾給予美國企業稅務優惠,以鼓勵將海外所賺利潤轉回美國,資金回朝將帶起收購合併活動,對股市亦構成利好因素。美國優先──這是特朗普競選時及就職演說所強調的施政方針,這令投資者對美國股市有信心,資金最誠實,特朗普當選後,單單標普500已升了15%,若「美國優先」不單是口號,而是切切實實執行,資金對美股會繼續抱有信心。當經濟遇上衰退:經濟衰退時,大多行業的企業盈利都會跟隨衰退,從而令股市下跌,2000年科網爆破就是好例子。綜合市場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是2.7%,而今年美股的企業盈利增長是10.2%,比起過去兩年的盈利增長都要高。這些增長預測雖有部份是計算了特朗普的刺激經濟政策因素,但不可忽略的是全球經濟增長亦有同部復蘇現象,全球PMI(採購經理指數)及中國經濟開始進入穩定期都會為美國經濟及企業盈利帶來正面影響。我們常說投資市場上大忌是跟着羊群走,最近美國散戶投資者協會調查(American Asso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survey)顯示,現時的一般投資者對股市的樂觀情緒只是處於一般歷史平均水平,並無「非理性亢奮」迹象,從相反理論去想,再加上以上的歷史印證,美股稍有調整,不足為怪,但離「爆煲」仍有很遠距離。鄧威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049
2 : ng caddy(36072)@2017-04-09 02:20:34

greatsoup1樓提及
執筆之時(3月21日),美股剛經歷了自特朗普當選後(去年11月)的最大跌幅,當日道指跌了近240點,市場普遍認為是市場對特朗普競選時所許下的承諾,包括減稅、加大政府開支等遲遲未見落實,市場失卻耐性,因而引發沽售。其實自去年美股不斷創新高開始,市場已不斷揣測美股能撐多久?特朗普當選後美股升勢加速,更加深市場憂慮美股如履薄冰,美股暴跌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揣測還揣測,屢創新高並不代表股市注定要跌,間中調整雖會出現,但最緊要調整過後還會回復上升走勢,還會創新高。本文試從多個美股的歷史角度去分析美股未來的走勢何去何從。鑑古知今,研究美股過往多年的走勢,美股由牛轉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大因素:當市場遇上真正的「鷹」:1994年美國聯儲局在一年之內總共加息250點子,每一次議息會議後加息的幅度是50點子(不是今天我們順理成章認為的25點子)。如今聯儲局雖然開始啟動加息,但我們說的是「利率正常化」,預期加息步伐不會很快(剛剛3月議息聲明可見一斑),每年預期75至100點子的加息幅度,尚算循序漸進,我們面對的聯儲局是「鴿」不是「鷹」,所以暫時加息因素對股市影響不大。當估值變得「離地」:過往美股出現股災之前,股市估值都是「非理性亢奮」地高,2000年科網股爆破之前的市盈率是25倍,美股現時是18倍,並不低,但絕非很高,短線調整可能會有,但並不是一沉不起,相信稍為調整,資金很快會入市趁低撈貨,因為市場仍有充裕的資金,而這些資金的來源包括有:債轉股──美國啟動加息令資金從已經很擠擁的債市(特別是投資級別及國債)轉投股市。強美元──加息預期及特朗普承諾給跨國企業稅務優惠將海外資金調回美國,都會令美元走強,吸引資金流入美元資產,美股必然受惠。班資回朝──特朗普曾承諾給予美國企業稅務優惠,以鼓勵將海外所賺利潤轉回美國,資金回朝將帶起收購合併活動,對股市亦構成利好因素。美國優先──這是特朗普競選時及就職演說所強調的施政方針,這令投資者對美國股市有信心,資金最誠實,特朗普當選後,單單標普500已升了15%,若「美國優先」不單是口號,而是切切實實執行,資金對美股會繼續抱有信心。當經濟遇上衰退:經濟衰退時,大多行業的企業盈利都會跟隨衰退,從而令股市下跌,2000年科網爆破就是好例子。綜合市場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是2.7%,而今年美股的企業盈利增長是10.2%,比起過去兩年的盈利增長都要高。這些增長預測雖有部份是計算了特朗普的刺激經濟政策因素,但不可忽略的是全球經濟增長亦有同部復蘇現象,全球PMI(採購經理指數)及中國經濟開始進入穩定期都會為美國經濟及企業盈利帶來正面影響。我們常說投資市場上大忌是跟着羊群走,最近美國散戶投資者協會調查(American Asso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survey)顯示,現時的一般投資者對股市的樂觀情緒只是處於一般歷史平均水平,並無「非理性亢奮」迹象,從相反理論去想,再加上以上的歷史印證,美股稍有調整,不足為怪,但離「爆煲」仍有很遠距離。鄧威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0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17

山東民企連環爆煲 殃及內銀 環渤海地區壞帳大增

1 : GS(14)@2017-04-17 07:05:38

【明報專訊】內地銀根收緊,繼輝山乳業(6863)爆發危機之後,山東民企連環爆煲,牽扯近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壞帳。內地銀行年報顯示,去年環渤海(山東、河北等地)壞帳已經惡化,隨着銀監會嚴查,今年東北和環渤海的問題將大量曝光,並拖累內銀整體資產質素。輝山所在的遼寧省,去年GDP大跌23%,隨着民企爆煲擴散,山東及環渤海狀况令人擔憂。

明報記者 顧冷冰

輝山債務危機令內地銀行幾乎全線「踩地雷」。近期山東民企天信集團、齊星集團連環爆煲(見另稿),36家金融機構約233億元貸款受累;宏橋(1378)和魏橋(2698)遭沽空機構狙擊,雙雙停牌,大股東更稱事件危及當地2000億元貸款。山東與河北同屬環渤海地區,被視為中國經濟富庶地區,大型內銀在當地的收入佔整體高達兩成。儘管國有大行資產質素在2016年好轉,環渤海地區卻明顯惡化,收入減少的同時,壞帳大舉增加。

農行環渤海不良貸款率較全國平均高近倍

建行(0939)去年壞帳率改善0.06個百分點,環渤海地區卻按年激增0.23個百分點至1.5%。不良貸款餘額方面,建行按年增7.6%,環渤海地區則大增27%,其中已逾期貸款更大增55%至195.6億元。農行(1288)和工行(1398)環渤海地區營業收入按年分別跌10%和6%,該地區佔整體收入比重分別按年跌0.3個百分點至19.1%,以及跌0.4個百分點至19.2%。農行環渤海地區的不良貸款率惡化0.32個百分點至3.05%,幾乎比全國商業銀行的平均水平1.74%高出一倍。工行環渤海不良貸款率按年升0.39個百分點至1.91%,遠高於集團1.62%的壞帳水平(見圖)。

另外兩間大行中行(3988)和交行(3328)將山東列入華東地區,因而無法比較。招行(3968)環渤海地區不良貸款率由2015年的1.16%激增至1.61%,不良貸款額則大增五成,環渤海收入比重減2個百分點至10.8%,稅前利潤則由111.6億元跌至59.6億元。

普華永道:內銀資產質素 好看無好轉

山東民企為何集中爆煲?當地企業回應內地媒體指,過去錢太多,一直投資不同項目,「投得沒數,不停在擴張」。一旦銀根收緊,問題便爆發。截至上周三,人行連續13天暫停逆回購。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主管合伙人梁國威表示,過去幾年內地用銀根推動GDP,金融業表面上欣欣向榮,但層層包裝之後,最下層用款企業的情况看不清楚。現在收緊銀根,加上銀監會「去層疊」( 清算中間業務及減低交叉風險),預計更多問題會在今年曝光。現在理財產品的銷售和包裝都有嚴格限制,銀行面臨的風險將釋放出來。他表示,內銀資產質量無明顯好轉,資產減值損失仍在按年增加,只是通過核銷、打包轉出去。「譬如2015年底有不良資產100元,2016年新增200元,但處置了250元,壞帳就只剩下50元了,資產質素改善了嗎?看起來好看而已。」

華泰證券:長珠三角資產質素改善被抵消

華泰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以目前銀行體系的資產質素,長三角和珠三角明顯好轉,市場最為擔心的是東北和環渤海的情况,這也正是輝山危機和山東信貸危機的所在地。她表示,山東此次爆發信貸危機,是民企互保,信用環境差累積的結果。從2013年開始,山東很多小型民企倒閉,當時主要涉及社會融資,不牽涉銀行體系,這次大企業集中倒閉,銀行承受風險不小。她認為,整體銀行業的資產質素今年是否改善,要看珠三角、長三角改善的速度快,還是東北、環渤海惡化的速度快,環渤海地區過剩產能集中,面臨很大挑戰。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則表示,輝山所在的東北地區,經濟一直薄弱,至今沒有解決,現在一波一波擴展到山東,大型企業連環出問題,反映實體經濟沒有好轉,經濟增長不健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11&issue=20170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82

騙案多涉金融平台爆煲吸金逾百億計

1 : GS(14)@2017-04-28 00:54:24

內地多年來屢爆全國性大型詐騙事件,除「解凍民族資產」這種「古老簡陋」卻仍行之有效的手法外,近年全國詐騙大案更多涉大型金融平台爆煲,諸如昆明泛亞金屬案、e租寶案等,均涉非法吸金數百億(人民幣.下同),受騙者人數動輒數以十萬計。雲南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於2011年由地方政府發起成立,曾號稱全球最大稀有金屬交易所,並推出金屬相關、高達13%年回報金融產品,吸引22萬會員註冊投資。前年該交易所卻陷入資金鏈斷裂危機,高達430億資金未能兌現,不少人上百萬積蓄血本無歸,至今大量苦主仍在各地維權,卻屢遭鎮壓被捕。


e租寶網貸騙逾90萬人

至於e租寶(圖),則是2014年成立的大型網貸平台,通過推出高息融資租賃債權轉讓產品,加上在央視等權威媒體落廣告利誘投資者;實則卻是大型層壓式龐氏騙局,總受騙人數逾90萬人,並涉非法吸金逾580億元。而平台母公司鈺誠集團的高層員工,還把錢用於購買豪宅豪車等。平台終在前年底被查,惟不少受害者仍是血本無歸。《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7/20003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40

渾水:中國債務遲早爆煲

1 : GS(14)@2017-05-26 23:49:20

【明報專訊】中國因債務因素,前日被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信貸評級。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創辦人Carson Block昨日接受外電訪問時也乘機「抽水」,指中國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信貸問題最終會「爆煲」,至於危機何時會爆發則只是時間問題。

問題源於政府不斷注資

Carson Block認為,問題根源在於中國當局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使其他參與者可以提走自己的資金,令體系日益面臨崩潰風險。他更稱,中國到某個時候總是要算帳的,「我知道,最終審判日終將到來。我只是沒法告訴你究竟會在兩個月、兩年還是20年之後」。

曾明言將狙擊更多港股

Carson Block又提到,沽空中國股票有難度,需要篩除有政府支持的公司,因當局不會讓這類公司倒下,因此相對而言,沽空香港恒生指數「太簡單了」,關鍵是尋找無論中國政府怎麼做也終將垮台的行業和企業。他表示,渾水將繼續沽空香港上市公司,因信貸收縮將對整個經濟帶來衝擊。渾水去年12月曾狙擊輝山乳業(6863),指其價值「幾近於零」,今年3月輝山爆出資不抵債,Carson Block當時已表示,將會狙擊更多港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24&issue=201705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63

渾水料中國信貸最終爆煲

1 : GS(14)@2017-05-26 23:53:34

■Carson Block



【本報訊】外電報道,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創辦人布洛克(Carson Block)昨接受訪問時表示,因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信貸問題最終將「爆煲」。他解釋,問題在於中央向銀行體系注入大量流動性,令其他投資者可以自行提走資金,令體系有崩潰風險。布洛克表示,中國總要在某個時候算賬,目前只是「時辰未到」,但無法確實估計「時辰」究竟是兩個月、兩年或20年後。他指出,由於中國政府不會讓一些公司倒下,故沽空中國股票具挑戰;相反沽空恒生指數「非常簡單」,關鍵是尋找無論中國政府怎麼做也終將垮台的行業和企業。他指之後亦會繼續沽空本港上市公司,因為信貸收縮會對整個經濟帶來衝擊。事實上,渾水早於去年12月中唱淡輝山乳業(6863),令該股今年3月曾一度暴瀉逾九成,其後公司多位管理層離任,該股至今仍未復牌。


天合化工公佈遭停牌

另外,停牌超過兩年、今年4月才發公告澄清沒有被勒令停牌的天合化工(1619)昨公佈,董事會接獲證監會通知,指當局已根據證券及期貨規則第8(1)條行使其權力,勒令公司停牌。公司指正尋求進一步法律意見。天合化工於2014年掛牌,惟上市不足3個月即被沽空機構狙擊,質疑公司誇大收入及盈利。其後因未能如期公佈業績而於2015年3月26日停牌。天合化工昨晚再發公告,指被證監會勒令停牌,是證監認為公司刊發日期為2014年6月9日的招股說明書,及日期為2014年9月10日及10月8日的澄清公告載有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6/200341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04

布少明:樓巿無97爆煲條件

1 : GS(14)@2017-06-08 00:31:02

【明報專訊】金管局推「新三招」收緊按揭,劍指投資巿場,發展商「見招拆招」,推高成數按揭力吸購買力,新盤繼現大手成交個案,樓巿氣氛熾熱,巿場人士將當下巿况與1997年樓巿狂潮相提並論。

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布4月樓價指數按月升約2.1%,據美聯「樓價走勢圖」顯示,3月及4月樓價分別按月升約2.7%及2.4%,5月份按月升幅收窄至約0.7%,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平均呎價約11,509元。樓價續創紀錄新高,若以今年首5個月累計,樓價累升約6.8%,資產樓價漲不停,交投氣氛持續升溫,以筆者經驗,刻下資產價格熱絡釀樓市輕微泡沫,但現無爆煲條件。

筆者踏入地產圈近30年,對於1997年至2003年之間的樓市泡爆感受至深,當年樓價插水、新盤劈價、發展商委託銷售,均是樓市轉捩點的印記。1997年金融風暴樓市泡沫爆破,樓巿新秩序誕生,樓價跌勢深,一跤跌足七成!當時縱然供樓負擔比率高達逾九成,但人人都直覺樓巿未升停,炒風熾熱,連家庭主婦都炒樓。樓市甫轉向,銀主盤即湧現,並爆發破產潮。

屢推辣招 炒賣不如當年瘋狂

刻下人人都看樓價續漲,想盡辦法上車,「樓仔」升格,公居屋皆破頂,確與當年有幾分相似,惟近年政府狂推辣招,現時炒賣風氣不似當年瘋狂,1997年每月逾千宗「摩貨」的經典情况不復見。現時巿場資金充裕,今年初存款數字逾10萬億元,遠高於1997年不足3萬億元水平,相信縱使未來樓價下調,亦不能與1997年樓巿爆破後景况相提並論。

以目前所見,下半年樓價仍易升難跌。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06&issue=20170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