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銀貸款增長急放緩 8月錄2.9%

1 : GS(14)@2017-10-01 20:12:42

【明報專訊】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香港銀行年率化的貸款增長為2.9%,遠低於7月份的11.6%。總括今年首8個月,年率化貸款增長為17.3%。這反映貸款增速在踏入下半年有所放緩,上半年的年率化貸款增長,超過20%。

批出按揭貸款個案按月升 金額按月跌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銀行貸款總額自2017年起加快增長,7月底較去年底高出11%,8月份銀行貸款按月增加0.2%,增幅顯著放慢,可能是受到短期因素影響。上月住宅按揭的新增貸款個案較7月份上升20%至10,908宗,新批出按揭貸款額金額則減少10.8%至301億元,當中涉一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減少20.9%至59億元,涉二手市場的金額則減少7.7%至133億元。

人民幣存款輕微下跌

另外,當局又公布,8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按月減少0.4%至5328億元人民幣,計入589億元人民幣的存款證金額,整體為5917億元人民幣,按月輕微減少0.3%。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於8月份為3360億元人民幣,7月份的數字為3296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8月份整體人民幣存款數字與上月相比基本持平,總體來說,近期穩定於6000億元人民幣水平左右。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流動性管理維持穩健,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在今年首8個月錄得平均每日約90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代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繼續支撐大量的金融中介活動。

外匯基金資產按月增2億

金管局亦公布外匯基金的最新數據,上月總資產按月上升2億元,達39,124億元,其中外幣資產增加352億元,港元資產則減少350億元。金管局解釋,因為出售港元以換取外幣,加上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提取存款,故港元資產減少,以港元購入外幣及外幣投資組合的估值收益,故外幣資產增加。

另外,截至上月底的貨幣基礎亦比7月增加19億元,即0.1%,至16,665億元,主要是由於負債證明書總額增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58&issue=20170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19

港銀全年貸款增長料雙位數

1 : GS(14)@2017-10-15 18:56:56

【本報訊】上半年本港銀行貸款增長強勁,雖然踏入下半年增速有回落,但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9月份初步數據見重拾動力,業界亦料全年貸款增長可重返雙位數。以年率化計算,港銀上半年貸款增長高達23%。阮國恒指,雖然7、8月貸款增長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有放緩,但據9月份初步數據顯示,增速已有加快,且貸款質素維持良好。


供樓拆息回落

2015年受累內地經濟下行,港銀全年貸款增長一度跌至3.5%,增速自2009年以來最慢,去年逐步回升至6.5%。觀乎今年上半年貸款增長強勁,銀行公會署理主席龔楊恩慈估計,全年貸款增長可重返雙位數。龔楊恩慈又指,今年帶動貸款增長的來源廣泛,並無特別集中某類型貸款,環球經濟改善及內地企業需求增加等,均有助帶動貸款增長。隨着季結因素消退,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略有回落,昨日定價為0.5194厘,按日跌約6點子。阮國恒指,早前拆息一度升至0.6厘水平,短期息口走勢會受銀行資金及上市活動等影響。目前港美息差仍有約70點子差距,相信市場行為會促使息差收窄,只是時間問題。龔楊恩慈亦指,現時港元與美元拆息仍存較大息差,將會吸引套息交易,繼而令港匯走弱,推動港息上升,但速度仍然難以估計。不過,她認為,由於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仍充裕,加上美國加息及縮表已被市場充份預期,本港拆息短期內只會緩慢上升。她又稱,現時市場預期儲局年底加息機會接近八成,呼籲市場要對利息上升做好風險管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4/201828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74

胡孟青﹕港銀具跨越式金融創新

1 : GS(14)@2017-10-22 14:06:27

【明報專訊】杜嘉祺空降後的匯豐控股(0005),某程度上的確令市場有一份期待。無疑,瑞信早年亦向保誠找來譚天中任行政總裁,惟成績並不理想,但瑞信與匯豐兩者,不論模式及網絡,根本是完全兩回事。

友邦(1299)成績有目共睹,成就了杜嘉祺的人氣,無獨有偶的是,匯豐與友邦,據點同樣都是大中華市場,兩者其實都具備同一個市場可塑造的同一故事元素。摩根士丹利就知情識趣,早前幾十頁報告談匯豐,重點不再是炒房、貸款,或利息上升因素,反而簡單拿匯豐保險業務談個痛快。用大摩觀點,只要匯豐保險新業務價值平均有兩成增長的話,業務估值隨時倍增至300億美元,說得多麼引人入勝。

大摩看好匯豐保險未來增長

打從恒生銀行(0011)用零售人掌管以來,匯豐同樣重用具零售銀行背景之人選范寧出任行政總裁。杜嘉祺的友邦模式,某程度上是高端零售策略,環顧國際金融業環境,投行、以及私人銀行,前者法規監管難有大幅鬆綁,私人銀行鬥不過內地。用本身優勢,可槓桿式擴大更多優勢,匯豐不重投零售業務,反而是大錯特錯。君不見,敏銳如高盛,已經在美國大搞零售網點吧!

科技二字 令金融業變吸引

用一個零售人,搞一個杜嘉祺強項保險,似乎想法過分簡單。區內及大中華市場,財富增長的結果就是缺口,豈會只局限於保險保障那麼簡單。而更重要是,潮起的金融科技,科技兩個字,就是將金融業的一切舊事物,變得新鮮,變得更精彩,變得更具備溢價。

實話實說,匯豐現價對帳面值1.5倍左右,市場認為偏貴,但看看眾安(6060)吧,帳面值一度見7倍,市場卻是心甘情願。匯豐的零售網點、本港客戶層及市佔率,你說內地金融股有大數據,匯豐豈非更加之多及廣泛和立體?

說回金融科技,本港幾大銀行的追隨大勢,時間上是來得適合。金管局的高調,背後就是現屆特區政府的主導,不論在樓市、福利政策、監管,以及金融科技創新,白一點就是帶點國家規劃色彩。無疑,創新是應該,既配合時代發展,亦拉近跟區內對手的差距,更重要是創新的溢價太過誘人了。刻下,市場似乎一面倒將金融科技,集中傾斜於移動支付,但需要歸需要,以香港環境及金融業的基建方面,未必是等同於整個金融科技發展的全部。

金融創新 豈止支付?

內地及其他新興市場,在流動支付方面的發展,普及程度較成熟市場高,背後原因是人口結構及本身金融情况。愈少用現金支付,愈多用手機為首的移動支付系統,就是代表金融愈創新嗎?似乎並非如此。本港有成熟的金融機構及監管系統,在這環境下,其實有條件將金融創新,提升至超越支付的更高檔層次。區塊鏈運用、金融大數據、實時監測,以至虛擬貨幣平台等等,有大政策的推動,有銀行的配合,其實是一輻很好的故事圖畫。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14&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54

Microsoft:港銀採雲端服務審批時間長

1 : GS(14)@2017-10-22 17:44:42

【本報訊】雲端服務越趨普遍,Microsoft在港推出雲端服務5至6年,香港中小型企業方案及夥伴部總監張苑瑩指,近年增長加快,去年來自雲端服務的收入增長高達五成。惟本港銀行業監管嚴謹,他指,若採用相關服務需獲金管局批准,目前審批需較長時間。張苑瑩表示,銀行、保險業對金融科技發展興趣濃厚,Microsoft早前為星展提供內部使用的雲端服務,不過發現本港銀行向金管局申請審批,需時頗長,監管條例亦較落後。她相信金管局已積極推動,令監管環境更好。現時Microsoft已為80%恒指公司提供雲端服務,除了大型企業外,張苑瑩表示,實際上不少中小企和初創公司亦願意採用雲端服務,因為可投放於IT支援的資源不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0/201887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23

9月港銀貸款 重回雙位數增長

1 : GS(14)@2017-11-04 15:26:12

【明報專訊】踏入第三季,本港銀行的貸款增長大幅放緩,甚至一度只有低單位數增長。但金管局的數據顯示,9月份本港銀行的年率化貸款增長為13.1%,重回雙位數字,並遠高於8月份的2.9%。

增長13.1% 遠高8月份2.9%

上半年本港銀行的年率化貸款增長強勁,為超過20%,但7月份及8月份的增長分別放慢至11.6%及2.9%。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曾經表示,這可能是季節因素,尚待了解是否信貸需求出現轉變。昨日公布的9月份數據,則重回雙位數增長。首9個月總計,年率化貸款增長為17%。

9月份的貸款與墊款總額則達到約9.05萬億元,較8月份輕微上升1.1%,當中在香港使用的貸款增加1%。

總結第三季,則較第二季增加2.7%,主要受建造業及物業發展與投資的貸款帶動,該分類的貸款額按季增加3.4%,貿易融資及製造業的貸款均增逾4%,及證券經紀的貸款增13%。港元貸存比率由8月底的78.3%,微升至9月底的78.8%。

港人幣存款按月微增

另外,香港人民幣存款按月增加0.5%,於9月底為5355億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則按月下跌2.4%至3279億元人民幣。若計及人民幣存款證,人民幣存款近期穩定於6000億元人民幣水平左右,9月份為5932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流動性管理維持穩健,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近月錄得平均每日約90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代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繼續支撐大量的金融中介活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86&issue=20171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17

港銀曾自組電子化共享平台 無功而回

1 : GS(14)@2017-11-19 14:47:43

【明報專訊】貿易融資市場時有詐騙個案出現,並非最近才發生的問題。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李樹培透露,過往業界曾嘗試透過自己的努力,把貿易融資文件電子化,但最終亦無功而回。

他表示,銀行界一早意識到貿易融資的流程可以改善,個別銀行曾嘗試建立共享平台,但最終參與銀行不多,令平台缺乏認受性。金管局這次扮演推動的角色,鼓勵銀行合作,配合DLT(分佈式分類帳技術)的出現,最終取得成果。

但他指出,往後的挑戰亦不小。例如,要把文件電子化,無論格式、語言等方面,不同銀行、不同地區之間都要制訂共同標準。即使香港建立了一個自有平台,未來與新加坡建立「全球貿易連接網絡」(GTCN),亦要兩地制訂共同標準。另外,現時香港及新加坡各自招標建造自己的系統,將來GTCN亦要招標建造,未來3個系統要確保能互相連接。

技術方面亦要再作測試,例如DLT平台理論上可令資訊全面共享,但因應業界對商業機密的要求,系統要設定哪些資料可全體共享,哪些只有參與方才可互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05&issue=2017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20

黑客攻擊日增 港銀旅社曾遇襲

1 : GS(14)@2017-12-05 00:40:08

【明報專訊】近年全球各地不時有商業及金融機構受黑客攻擊,去年上半年,有銀行客戶表示,網上銀行戶口被入侵,並進行股票交易。金管局在5月公布,共有22宗銀行報告,涉及金額達4500萬元,涉及多家大型銀行包括匯豐、中銀、恒生和渣打。

是次事件引來監管機構出手,因為網上理財是股票交易主要渠道,10月證監會發出指引,要求客戶在互聯網交易進行證券買賣時雙重認證,正式於明年4月27日生效;其他新規定如數據加密等於明年7月27日生效。此外,2015年中銀和東亞網頁被黑客以「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 ,不過銀行客戶資料和帳戶未有受到影響。

除金融機構受到攻擊外,商戶電腦系統被入侵令客戶資料外泄更常發生。上月初縱橫遊客戶數據庫被黑客入侵,約20萬客戶資料外泄,當中一成涉及信用卡資料,黑客及後勒索要求贖金。此外,共享單車營運商GoBee.Bike,今年4月曾被揭發應用程式出現漏洞,用家的信用卡資料未經加密或有外泄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54&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98

穆迪調升港銀系統展望至「穩定」

1 : GS(14)@2017-12-10 20:34:49

【明報專訊】穆迪預期香港銀行業會受惠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上升,事實上,近日1個月Hibor維持在1厘以上,較年初低位已累升38.56%,共升0.28786厘。富邦香港金融市場主管鄺國榮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局即將第5度加息,年尾至首季的息口亦普遍較高,Hibor升至2厘亦屬合理。由於美息愈來愈高,香港加息壓力也愈來愈大,預計港銀在明年第2季會上調最優惠利率(P)0.25厘。

富邦預計明年第2季上調P

穆迪昨日表示,把香港銀行系統的展望由負面升為穩定,認為港銀營運環境,在未來12至18個月將受惠於環球及香港的經濟增長及息率上升。

該行認為,雖然香港面對高企的資產價格及私人部門槓桿情况,為銀行業界帶來風險,但隨着經濟擴張及相應的貨幣措施,將抵消有關風險。香港經濟今年持續好轉,主要受環球經濟活動提高及內地經濟環境轉趨穩定支持,該行預計增長力度能在2018年維持。

穆迪:經濟增長可支持信貸增長

另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香港的貨幣政策將反映聯儲局的收緊步伐,但步伐溫和,而且近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上升主要受新股活動帶動。該行預料整體借貸成本仍然低企,加上經濟增長持續,可繼續在未來12至18個月支持信貸增長。

穆迪又稱,香港銀行業資產質素持續穩定,特定分類貸款比例在今年上半年為0.83%,與去年底的0.85%相若,關注貸款則由1.82%降至1.4%。香港銀行業在強勁的保留溢利及更嚴格的監管要求下,預期業界未來12至18個月會繼續維持較強的資本狀况,業界的盈利表現亦會保持穩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37&issue=20171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54

息口升 今年港銀貸款急增

1 : GS(14)@2017-12-26 13:49:08

【明報專訊】今年銀行貸款增長強勁,加上息口水平較去年上升,金管局數據顯示,零售銀行的香港業務,在今年首3季除稅前溢利按年增長13.9%,增幅遠高於去年同期的4.5%。

首3季增幅14% 遠高於去年4.5%

零售業務利潤上升主要因淨息差擴闊,而貸款質素亦有改善。金管局表示,期內零售銀行的香港業務淨利息收入增加18.2%,收費與佣金收入增加9.8%。然而, 外匯及衍生工具業務的收入減少25.6%,加上營運開支上升9.1%,令上述增長被局部抵消。

零售銀行淨息差由去年首3季的1.32%擴闊至今年首3季的1.43%,增幅為0.11個百分點。銀行業貸款增長在2017年第三季有所放緩,按季增長2.3%,而第二季及第一季的增長則分別為5.4%及4.6%。內地相關貸款方面,由第二季尾的3.99萬億港元增加2%,至第三季尾的4.07萬億港元,佔資產總額的16.7% 。

另外,貸款質素保持良好,零售銀行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同期亦由0.68%降至0.62%,零售銀行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亦由0.86%降至0.83%。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07&issue=2017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03

11月港銀貸款 按年減36%

1 : GS(14)@2018-01-02 00:06:13

【明報專訊】金管局表示,11月香港銀行的貸款與墊款總額按月下跌3%,年率化後下跌36%。不過,若撇除10月份多達3790億元的新股認購貸款,11月份的貸款總額實際增長1%,年率化則增長12.5%。

存款方面,11月的存款總額下跌2.2%,當中港元存款於月內大幅減少6.4%,下跌主要由活期存款帶動,期內活期存款按月下跌31.4%。這亦歸因於10月底的新股效應,當月的新股貸款轉化為活期存款,直至認購活動完結。11月份新申請貸款個案按月增加8.7%至12,265宗,新批按揭貸款升23.1%至358億元,其中涉一手及二手市場交易所批貸款,分別增16.2%(至70億元)及29.4%(至187億元),涉轉按交易所批貸款,則升17.4%至101億元。新取用按揭貸款額較10月份增加22%,至264億元。

拆息上升 H按比例降至92%

隨着港元拆息上升,以拆息作定價參考的新批按揭貸款(H按)所佔比例亦下降,由10月份的93.1%跌至11月份的92.4%;以最優惠利率作定價參考的新批按揭貸款所佔比例,則維持於2.2%。11月份的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按月升0.7%至11,990億元,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於0.02%。

人民幣方面,11月的香港人民幣存款增加3.5%至5592億元人民幣,若計及存款證則為6194億元人民幣。金管局發言人指,隨着人民幣市場更趨穩定,整體人民幣存款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流動性管理維持穩健,金管局的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近月錄得平均每日約90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代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繼續支撐大量的金融中介活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83&issue=20171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