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外收購停不下 海航又拿下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 (附近兩年海外投資清單)

過去12個月幾乎平均每月達成一筆並購交易的海航集團,海外“大采購”的步伐並沒有停止,最新一筆交易,是宣布將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收入囊中。

Gategroup北京時間7月7日中午宣布,海航已經確認收到Gategroup共計61.76%的股票出售,加上Gategroup自身仍然持有的620641股,交易雙方合計擁有公司63.6%的所有權和投票權。

控股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

今年5月,海航集團旗下的海航航空(香港)航空配餐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公開要約收購所有公開持有的Gategroup股份的要約收購說明書。

當時提出的條件是以53瑞士法郎/股的價格收購Gategroup,並得到了Gategroup董事會的一致贊成。在股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上述收購價對Gategroup的估值約為14億瑞郎(14.7億美元)。在公開要約收購完成後,海航計劃讓Gategroup退市。

根據Gategroup7月7日發布的最新公告,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2016年7月1日下午4點的初次接受期到期,共有1641.4959萬Gategroup股份向海航航空(香港)航空配餐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對應為Gategroup的2657.6558萬股份的61.76%。

Gategroup表示,海航對此階段的結果非常滿意,並樂觀地認為公司其他股票持有人會認識到將所持股票出售給海航的益處,讓海航在額外驗收期(此交易將會有十個工作日的額外驗收期,於2016年7月8日開始,並在2016年7月21日結束)繼續購得股份。因此海航決定取消要約收購說明書中67%的最低接受比例條件,宣布此項交易成功。預計這項收購的結算將在2016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完成。

Gategroup是全球領先的航空餐飲供應企業,從事機上餐飲、機上零售、物流配套等服務。公司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現在6大洲33個國家設有約160個服務點,員工總人數約2.8萬人。其航空餐配業務僅次於漢莎航空旗下的LSG漢莎天廚。

在此之前,Gategroup的客戶包括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阿聯酋航空、美聯航、維珍航空等大航空公司。2015年的財報顯示,Gategroup收入為29.96億瑞郎(約合203億元人民幣),其中80%以上的營收來自南美和歐洲及中東地區,而航空市場增長更為迅速的亞太及拉美地區占比還不到20%。

對於Gategroup的收購,海航表示意在“加快海航國際化發展,增強海航在航食產業領域的能力,產生協同效應”。

值得註意的是,海航集團在國內有自己的餐食公司,旗下的海南航空等則在加速開辟到歐美國家的國際遠程航線,而歐洲和北美正是Gategroup最重要的兩個市場,收購Gategroup相當於給未來的國際航線開拓準備好了後勤隊伍。

此外,根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的報告,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到2020年將達到176億美元的規模,其中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6%。IATA的另一項調研則稱,中國將會在2032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航空客運量最大的市場,被海航集團收購的Gategroup,未來的市場和客戶開拓前景也開闊了不少。

平均每月一筆的海外投資邏輯

值得註意的是,在收購Gategroup公司之前,海航集團曾在去年收購了瑞士另一家企業Swissport100%,後者是世界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為全球約700家航空公司客戶提供機場地面和貨運服務,業務遍布48個國家的270個機場,年保障乘客約2.24億人,處理貨物約410萬噸,年營業收入約30億瑞郎。

不管是航空配餐企業還是地面服務企業,都跟海航的航空主業相關,以提升航空的航空板塊全產業鏈服務能力。

而在過去一年里,海航集團進行了一系列航空及其上下遊、酒店、地產等領域的收購,幾乎平均每月一筆。

記者梳理海航的海外收購標的發現,與三大國有航空不同的是,海航的國際化布局不僅限於開通新航線,而是通過收購國外的公司來打造完整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其投資方向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業務布局,二是資產配置。

業務布局方面,主要是在航空主業、輔業以及旅遊、酒店等上下遊的延伸,比如投資藍鷹航空、巴西蔚藍航空、澳洲維珍航空,收購紅獅酒店、卡爾森酒店等;資產配置方面,主要在倫敦投資了兩個地產項目,還收購了美國曼哈頓的地標建築。

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海航集團海外投資的思路來看,是希望將航空和旅遊產業鏈打通,以航空運輸、旅行社、酒店、金融及支付、技術等產業為基礎完善一站式旅遊服務,並將地區型航空公司以及海外參股的航空公司資源整合起來,加速“大旅遊”產業的布局。畢竟現在全球經濟低迷,企業的估值普遍較低,此時時候可以進行低成本擴張,而後續的資產和業務板塊的整合對收購效果的落實也很重要,比如將海外航線與投資的海外酒店、地面服務以及配餐資源協同。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航集團仍在尋求更多海外資產標的的投資,而內部資產和業務板塊的重整也在醞釀。而對於大規模海外並購的錢從哪來,海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投資總裁黃琪珺接受外媒采訪時曾透露,公司的並購資金來源主要是經營現金流、資本市場、國內的私募股權基金、社會化基金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值得註意的是,在近期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發布的“鼓勵試點企業境內母公司直接發行外債”的公告中,海航和華為是21家試點企業中的唯一兩家非國有控股企業。

附:2015~2016年海航海外收購清單

2015年度

5月26日

花銷:1300萬美元

南非商務航空6.2%股份

南非商務航空集團(Comair Limited)發布股權變更公告,南非商務航空股東Thelo Aviation Consortium出售其全部股份,海航集團旗下荷蘭的全資子公司支付1.6億南非蘭特(1300萬美元)獲得南非商務航空集團6.2%的股份。

6月17日

花銷:約2150萬美元

紅獅酒店公司15%的股份

海航集團從一家位於西雅圖的投資基金收購了紅獅酒店公司15%的股份,以擴張其在北美地區的酒店品牌與產業。公告中沒有披露海航的收購價格。若按紅獅周二7.21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海航需為此支付2150萬美元

7月30日

花銷:175億元人民幣

瑞士空港100%股權

海航集團在瑞士蘇黎世與私募股權基金PAI Partners簽署協議,全資收購後者持有的全球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瑞士空港公司(Swissport)100%股權。瑞士空港公司在48個國家開展業務,每年營業收入達30億瑞士法郎。

8月10日

花銷:160億元人民幣

愛爾蘭飛機租賃100%股權

渤海租賃與Avolon簽署《排他性協議》,擬以32美元/股的價格收購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100%股權,預計收購總價款約26.38億美元。分析師表示,成功收購Avolon使渤海租賃在成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租賃公司之後,躋身國際飛機租賃業務的一線陣營。

8月28日

花銷:不詳

倫敦路透社總部大樓

海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約收購傳媒巨頭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這是海航集團在倫敦的首個重大收購項目。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金融區核心位置,是倫敦標誌性建築之一。

11月24日

花銷:4.5億美元

巴西第三大航空23.7%股份

海航集團出資4.5億美元收購巴西蔚藍航空23.7%的股權,成為後者最大的單一股東。海航稱,雙方將合作發展航班共享、開發新航線以及擴大常旅客計劃。在其看來,雙方合作將長期受惠於中巴兩大全球貿易夥伴的龐大乘客量。

2016年度

2月17日

花銷:60億美元

美國IT分銷商英邁

美國當地時間2月17日,海航集團宣布擬以60億美元收購美國IT產品服務分銷商英邁(Ingram Micro)。具體的收購協議由海航集團旗下天津天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創下中國企業收購美國IT公司最高金額紀錄。

4月5日

花銷:4.63億美元

曼哈頓地標建築 850 3rd Avenue

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同賣方Shorenstein Realty Service以4.63億美元在紐約曼哈頓完成第二棟寫字樓(8503rdAVE)的收購交易。該寫字樓位於紐約最黃金地段,總面積61.7萬平方英尺,周邊有中央車站、聯合國總部等地標建築及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是海航在美國投資的第一棟A級寫字樓。

4月11日

花銷:近15億美元

瑞士航空服務公司Gategroup

海航集團提出以每股53瑞士法郎的價格收購Gategroup,得到Gategroup董事會的一致贊成。雙方在聯合公告中稱,在股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上述收購價對Gategroup的估值約為14億瑞郎(14.7億美元)。

4月15日

花銷:不詳

英國外幣兌換運營商ICE

海航已達成協議收購ICE。這是中國企業向亞洲以外地區擴張業務的背景下,對歐洲投資熱潮中的最新收購案。海航未透露交易條款。

4月19日

花銷:1.31億英鎊

17 Columbus Courtyard 倫敦金絲雀碼頭商廈

海航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同意以1.31億英鎊(合1.89億美元)購買倫敦的一處商用物業。據道瓊斯消息,海航國際投資表示,計劃購買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一棟名為“17 Columbus Courtyard”的商業大廈,賣方為Fourteen Ninety Two Ltd.。該物業總樓面面積為195443平方英尺(約合18157.25平方米),現租予一家投資銀行,年租金約為640萬英鎊(約合922.37萬美元)。

4月28日

花銷:不詳

全盤收購卡爾森酒店

4月28日,海航旅遊集團與卡爾森集團(Carlson Hospitality Group,Inc.)宣布達成協議,海航旅遊集團將全盤收購卡爾森酒店集團,以及後者持有的瑞德酒店集團(RezidorHotelGroup,AB)一半以上的股權。對於協議的收購價格,交易雙方均沒有披露。

5月31日

花銷:1.14億美元

維珍澳洲航空

維珍澳洲航空(Virgin Australia)(VAH.AX)已與海航集團達成協議,海航將通過供股向其投資1.59億澳元(1.1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590

共和黨內“造反派”:喚醒黨代表“良知”拿下特朗普

距離美國共和黨2016年全國代表大會僅剩1周,特朗普看似已經穩獲總統候選人提名,還有什麽能夠阻止他?

答案是,共和黨黨內的“造反派”,即那些不惜違背黨的傳統乃至黨章,也要把特朗普拉下馬的老黨員。

以共和黨科羅拉多州黨代表昂魯(Kendal Unruh)為“領袖”的黨內“造反派”正在蠢蠢欲動,準備利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下設的章程委員會(Rules Committee)的權力,剝奪特朗普幾乎到手的本黨候選人身份。

這一“造反”大戲,即將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辦地克利夫蘭上演。7月12日,掌握黨章大權的部分共和黨大佬會在克利夫蘭市中心希爾頓酒店開會,拉開黨內“狙擊”特朗普的序幕。

魔鬼藏在規則中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1日深夜在克利夫蘭看到,被多輛衛星車包圍的市中心希爾頓酒店已“如臨大敵”,一邊是展示著歡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到來的各類標語,另一邊則是經理召集大批員工訓話的場面。

12日~14日,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夏季會議將在這里召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被很多人視作共和黨的“黨中央”,但其權力並非垂直向下領導黨員,而主要集中在制定、推行本黨政綱以及競選、籌款策略,再加上較受關註的組織召開本黨全國代表大會。

就在12日這一天,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章程常務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 on Rules)也將開會,討論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內部架構等問題。而備受所有媒體關註的則是它的另一大功能:建議修改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一些規則。它的建議一旦被開篇所述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章程委員會(將在14日開會)采納,即可付諸下周召開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表決。

通俗點說,即章程常務委員會有權對章程委員會作出建議,後者則決定了某種規則變更可否提交全國代表大會表決。

盡管往年這種複雜的程序問題很少引起輿論關註,但今年由於共和黨的假定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得罪了不少黨內精英,所以黨員們會否利用黨的規則“打倒”特朗普成了輿論關註的焦點。

這一潛在的規則變動是:讓黨代表們根據“良知”投票,而非根據其所代表州的初選結果投票。

解放黨代表運動

要實現這種驚天大逆轉,關鍵在於共和黨黨內的“造反派”能否說服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章程委員會通過一項動議:讓各州黨代表們根據自己的“良知”選擇他們心目中合適的本黨總統候選人。

有一個詞組簡明扼要地概括了這一動議的實質:解放黨代表。

根據美國大部分州共和黨的規定,州黨代表在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本黨總統候選人時必須根據本州初選結果投票,如果他們根據個人喜好自由投票,將會受到相應制裁。正是因為這樣的機制保證,特朗普才能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就被媒體認為鎖定了本黨提名,各類估算顯示他將獲得將近1600張黨代表票,遠遠超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所需的1237票。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章程委員會共有112名成員,如果“造反派”搞到其中的57票,就能讓動議獲得通過,並提交下周召開的黨代會全體表決。

但現實點來說,搞到57票難度非常大。但根據程序,還有一個叫做“少數派報告”的機會,即“造反派”雖然弄不到57票,但只要拿到28票(25%的章程委員會成員支持),就可強行把動議送交全國代表大會表決,盡管在大會上的討論會受到一些限制。

共和黨競選律師金斯伯格(Ben Ginsberg)分析稱,如果“造反派”想辦法搞到章程委員會中的28票制造“少數派報告”,在下周的全會討論階段將會非常有意思,因為雖然章程委員會中有很多特朗普支持者,但全國各地的代表們就對他沒那麽忠誠了。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根據現有規定,各州代表需要根據本州初選結果投票,但並沒有規定要求他們在其他投票中必須作出與本州初選邏輯一致的投票。因此一旦“少數派報告”付諸全會表決,變數就會大增。

當然,這一動議現在面對的一大阻礙是,它是如此“反民主”,將令此前的共和黨初選失效,這令許多即便不喜歡特朗普的共和黨人都不願意附和這項動議。

只是今年實在特殊,因為共和黨內的“造反派”實在太憤怒了,他們打算不惜一切代價“搞掉”特朗普,他們甚至不關心“誰來接替特朗普”這個現實的問題。

比如,“解放黨代表”運動領袖、科羅拉多州共和黨代表昂魯就堅持“少數派報告”必須出現,而她本人就是章程委員會的成員。“我們走著瞧。”她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10

鐘情瑞士企業 海航又拿下瑞航技術延伸產業鏈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穆巴達拉發展公司(下稱“穆巴達拉”)同意將其手中瑞航技術80%的股權出售給海航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航空”)。

總部位於蘇黎世的瑞航技術是一家集機身、發動機、航材服務和航空技術培訓為一體的獨立第三方綜合性MRO服務商和供應商,基於其世界一流的服務質量及其長期建立的技術人員資源,瑞航技術擁有創新型的定制解決方案以及世界級的服務標準。

據記者了解,穆巴達拉作為一家位於阿布紮比的投資發展公司,目前是瑞航技術的唯一股東,並將在交易後繼續持有瑞航技術20%的股份。

未來收購完成之後,瑞航技術仍將在海航集團的航空產業集團中獨立運營,並繼續擴展其全球業務,就飛機、發動機和航材提供MRO整體解決方案,並與包括全服務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飛機租賃商以及原始設備制造商在內的多元化客戶群體建立長久的合作夥伴關系。

瑞航技術首席執行官Jeremy Remacha表示,現階段,瑞航技術除了繼續為現有的客戶,如阿提哈德航空等,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外,還致力於開發亞太地區潛在客戶,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海航航空全產業鏈的支持下,我們相信將在中國市場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在海航集團旗下,已經在境內運營著海航技術,境外運營著myTECHNIC等多家航空維修技術企業,此次收購瑞航技術後,有望將雙方在資源、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整合,並幫助瑞航技術更好地開拓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

收購瑞航技術是海航集團再一次向瑞士企業拋出橄欖枝。在此之前,海航曾在去年收購了瑞士另一家企業Swissport100%股權,後者是世界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最近又宣布將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收入囊中,總部同樣位於瑞士。

而在過去一年里,海航集團進行了一系列航空及其上下遊、酒店、地產等領域的收購,幾乎平均每月一筆。

記者梳理海航的海外收購標的發現,與三大國有航空不同的是,海航的國際化布局不僅限於開通新航線,而是通過收購國外的公司來打造完整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其投資方向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業務布局,二是資產配置。

業務布局方面,主要是在航空主業、輔業以及旅遊、酒店等上下遊的延伸,比如投資藍鷹航空、巴西蔚藍航空、澳洲維珍航空,收購紅獅酒店、卡爾森酒店等;資產配置方面,主要在倫敦投資了兩個地產項目,還收購了美國曼哈頓的地標建築。

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海航集團海外投資的思路來看,是希望將航空和旅遊產業鏈打通,以航空運輸、旅行社、酒店、金融及支付、技術等產業為基礎完善一站式旅遊服務,並將地區型航空公司以及海外參股的航空公司資源整合起來,加速“大旅遊”產業的布局。畢竟現在全球經濟低迷,海外企業的估值和海外融資成本都相對較低,此時可以進行低成本擴張,,利用良機打入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而後續的資產和業務板塊的整合對收購效果的落實也很重要,比如將海外航線與投資的海外酒店、地面服務、維修以及配餐資源協同。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航集團仍在尋求更多海外資產標的的投資,而內部資產和業務板塊的重整也在醞釀。對於大規模海外並購的錢從哪來,海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投資總裁黃琪珺接受外媒采訪時曾透露,公司的並購資金來源主要是經營現金流、資本市場、國內的私募股權基金、社會化基金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值得註意的是,在近期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發布的“鼓勵試點企業境內母公司直接發行外債”的公告中,海航和華為是21家試點企業中的唯一兩家非國有控股企業。

附:2015~2016年海航海外收購清單

2015年度

5月26日

花銷:1300萬美元

南非商務航空6.2%股份

南非商務航空集團(Comair Limited)發布股權變更公告,南非商務航空股東Thelo Aviation Consortium出售其全部股份,海航集團旗下荷蘭的全資子公司支付1.6億南非蘭特(1300萬美元)獲得南非商務航空集團6.2%的股份。

6月17日

花銷:約2150萬美元

紅獅酒店公司15%的股份

海航集團從一家位於西雅圖的投資基金收購了紅獅酒店公司15%的股份,以擴張其在北美地區的酒店品牌與產業。公告中沒有披露海航的收購價格。若按紅獅周二7.21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海航需為此支付2150萬美元。

7月30日

花銷:175億元人民幣

瑞士空港100%股權

海航集團在瑞士蘇黎世與私募股權基金PAI Partners簽署協議,全資收購後者持有的全球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瑞士空港公司(Swissport)100%股權。瑞士空港公司在48個國家開展業務,每年營業收入達30億瑞士法郎。

8月10日

花銷:160億元人民幣

愛爾蘭飛機租賃100%股權

渤海租賃與Avolon簽署《排他性協議》,擬以32美元/股的價格收購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100%股權,預計收購總價款約26.38億美元。分析師表示,成功收購Avolon使渤海租賃在成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租賃公司之後,躋身國際飛機租賃業務的一線陣營。

8月28日

花銷:不詳

倫敦路透社總部大樓

海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約收購傳媒巨頭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這是海航集團在倫敦的首個重大收購項目。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金融區核心位置,是倫敦標誌性建築之一。

11月24日

花銷:4.5億美元

巴西第三大航空23.7%股份

海航集團出資4.5億美元收購巴西蔚藍航空23.7%的股權,成為後者最大的單一股東。海航稱,雙方將合作發展航班共享、開發新航線以及擴大常旅客計劃。在其看來,雙方合作將長期受惠於中巴兩大全球貿易夥伴的龐大乘客量。

2016年度

2月17日

花銷:60億美元

美國IT分銷商英邁

美國當地時間2月17日,海航集團宣布擬以60億美元收購美國IT產品服務分銷商英邁(Ingram Micro)。具體的收購協議由海航集團旗下天津天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創下中國企業收購美國IT公司最高金額紀錄。

4月5日

花銷:4.63億美元

曼哈頓地標建築 850 3rd Avenue

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同賣方Shorenstein Realty Service以4.63億美元在紐約曼哈頓完成第二棟寫字樓(8503rdAVE)的收購交易。該寫字樓位於紐約最黃金地段,總面積61.7萬平方英尺,周邊有中央車站、聯合國總部等地標建築及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是海航在美國投資的第一棟A級寫字樓。

4月11日

花銷:近15億美元

瑞士航空服務公司Gategroup

海航集團提出以每股53瑞士法郎的價格收購Gategroup,得到Gategroup董事會的一致贊成。雙方在聯合公告中稱,在股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上述收購價對Gategroup的估值約為14億瑞郎(14.7億美元)。

4月15日

花銷:不詳

英國外幣兌換運營商ICE

海航已達成協議收購ICE。這是中國企業向亞洲以外地區擴張業務的背景下,對歐洲投資熱潮中的最新收購案。海航未透露交易條款。

4月19日

花銷:1.31億英鎊

17 Columbus Courtyard 倫敦金絲雀碼頭商廈

海航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同意以1.31億英鎊(合1.89億美元)購買倫敦的一處商用物業。據道瓊斯消息,海航國際投資表示,計劃購買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一棟名為“17 Columbus Courtyard”的商業大廈,賣方為Fourteen Ninety Two Ltd.。該物業總樓面面積為195443平方英尺(約合18157.25平方米),現租予一家投資銀行,年租金約為640萬英鎊(約合922.37萬美元)。

4月28日

花銷:不詳

全盤收購卡爾森酒店

4月28日,海航旅遊集團與卡爾森集團(Carlson Hospitality Group,Inc.)宣布達成協議,海航旅遊集團將全盤收購卡爾森酒店集團,以及後者持有的瑞德酒店集團(RezidorHotelGroup,AB)一半以上的股權。對於協議的收購價格,交易雙方均沒有披露。

5月31日

花銷:1.14億美元

維珍澳洲航空

維珍澳洲航空(Virgin Australia)(VAH.AX)已與海航集團達成協議,海航將通過供股向其投資1.59億澳元(1.14億美元)。

7月7日

海航確認收到Gategroup共計61.76%的股票出售,加上Gategroup自身仍然持有的620641股,交易雙方合計擁有公司63.6%的所有權和投票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15

傳奇影業拿下Pokemon GO電影改編權 2017年開拍電影

據外媒報道,傳奇影業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已經贏得日本任天堂公司發布的熱門手遊Pokemon GO的電影改編權,並將與Pokémon公司合作拍攝首部真人電影《名偵探皮卡丘》(Detective Pikachu)。

傳奇影業公司表示,具體細節還需要保密,但這部電影將從2017年開拍。在口袋妖怪世界,“名偵探皮卡丘”將是全新角色。據說這項協議是Pokemon GO發布並引發全球火爆2周後簽署的。這款增強現實遊戲可以讓玩家捕獲、戰鬥以及訓練虛擬妖怪。

《口袋妖怪》1996年在日本發布,在全球共出售視頻遊戲2.79億份,並向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出貨215萬張遊戲卡,其動畫系列連續制作了19季。最近發布的Pokemon GO受到遊戲玩家熱捧,再次喚醒了流行文化意識。

環球影業將負責真人電影《名偵探皮卡丘》在日本之外的發行事宜,其已經與傳奇影業以這種模式合作多年。Pokémon公司的長期電影合作者Toho Pictures,將負責在日本國內的發行工作。這種合作類似於傳奇影業拍攝《哥斯拉》(Godzilla)。

早在4月份,就有傳聞傳奇影業有意購買Pokemon GO的電影改編權。傳奇影業1月份被中國娛樂巨頭萬達斥資35億美元收購,改編Pokemon GO真人電影是其被收購不到1個月以來達成的第三個重要協議。

 

(綜合來源:騰訊科技、證券時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62

微軟拿下了LinkedIn,但Salesforce其實原計劃出更高價

Salesforce此前在與微軟競購LinkedIn的過程中失敗。該公司CEO馬克·貝尼奧夫(Mark Benioff)表示,如果LinkedIn願意繼續與他談判,那麽他原本將會出更高的價格。

這一消息出現在本周五LinkedIn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中。微軟6月13日宣布,將以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

文件顯示,“A公司”CEO在看到了7月1日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之後,曾向LinkedIn CEO傑夫·維納(Jeff Weiner)和董事長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發郵件。A公司此前已被確定為Salesforce。根據監管文件,LinkedIn於5月12日要求兩家競購方提供“最好、最後的報價方案”,而隨後決定與微軟展開排他性談判。

貝尼奧夫的電子郵件顯示,如果LinkedIn繼續與Salesforce溝通,那麽他將提供“更高的出價”,其中包括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

LinkedIn在文件中表示,在簽署了排他性協議之後,於6月5日收到了Salesforce的最終報價。不過相對於此前報價,這一報價並沒有更高,也沒有包含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LinkedIn的交易委員會評估了這一情況,最終決定不予回應。

由於Salesforce參與競購,微軟收購LinkedIn的最終價格上升了22%,多花了50億美元。

此外,接近這筆交易的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和Facebook也曾與LinkedIn管理層會面,討論可能的收購。SEC的文件中沒有具體列出這些公司的名稱,僅僅用A、B、C、D公司來代替。不過根據消息人士說法,A公司是Salesforce、B公司是谷歌、D公司是Facebook,而C公司身份仍然不明。

文件顯示,B公司一名高管曾於3月中旬與LinkedIn CEO傑夫·維納會面,當時微軟和Salesforce都已表明有意收購LinkedIn。在此次會面之後,這名高管曾希望維納和LinkedIn董事會主席雷德·霍夫曼安排隨後的會議,討論收購事宜。

他們於3月晚些時候再次會面。到4月4日,B公司正式表達了收購意願。隨後5月3日,在Salesforce和微軟都提出報價之後,B公司決定退出,並告知LinkedIn不再繼續尋求收購,但仍對商業合作感興趣。

相比而言,Facebook求購LinkedIn的興趣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

 

(綜合來源:新浪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78

【獨家】拿下近40部好萊塢IP遊戲改編權 陽光七星合資聖驥欲創藍海

7月28日,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遊戲公司聖驥網絡將與陽光七星創新媒體成立合資公司,主攻影視IP的遊戲及周邊衍生品開發。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陽光七星與好萊塢影視公司有較深的合作,因此一舉拿下了尖峰時刻續集《天堂衛士》、泰坦尼克號續集《泰坦尼克號密碼》等近40部好萊塢大片的遊戲開發權。

聖驥網絡CEO傅浩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目前國內一些熱門影視IP的遊戲改編權被哄搶,價格居高不下,其避開國內本土IP紅海,發力好萊塢IP(內容版權)遊戲,不僅可以實現差異化競爭,而且還能面向海外市場。此外,聖驥網絡將與陽光七星旗下優點互動合作,在未來啟動30部影視IP的深度挖掘和遊戲產業的開發工作,並將利用陽光七星集團旗下的天下女人和優點互動兩大社區群做好相關延展工作。雖然好萊塢IP有著更廣泛的知名度,但要改變好好萊塢IP並非易事,如何改編好好萊塢IP考驗聖驥網絡,同時如何打破改編本土遊戲“富不過二代”的魔咒也是對本土遊戲公司的考驗。

避開本土IP遊戲白熱化競爭

在近日China Joy上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雖然中國遊戲用戶已經接近五億,但在手遊市場出現“井噴”後,整個遊戲市場趨於飽和狀態,同時出現下滑態勢。對一些新企業來說,如何獨辟蹊徑實現差異化競爭是遊戲公司高層首先需要考慮的。

對於選擇開發好萊塢IP遊戲的原因,傅浩程表示,選擇好萊塢IP就是要避開國內東方、武俠、玄幻這類競爭強,IP版費很高的IP,另辟一條IP遊戲路徑。此外,好萊塢的IP還可以走國際化路線。去年類似《花千骨》、《甄嬛傳》等片子,老外都看不懂,這樣的IP改編的遊戲也很難被老外接受。

傅浩程表示:“一方面,我們做了市場調研,發現好萊塢IP在中國乃至全球有較大影響力,由此開發出的IP也有較大市場,另一方面,由於陽光七星兩位老板吳征、楊瀾夫婦在好萊塢有長期的業務合作,跟環球、華納兄弟等好萊塢影視公司簽署了一系列IP遊戲開發協議,並計劃在初期投資4~5億開發運營一部分IP。”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遊戲公司借助好萊塢IP獲得快速發展。美國收入榜第九、與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有著多年深入合作的美國手遊開發商Kabam公司COO KentWakeford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公司的成功很大因素是善於利用好萊塢經典電影IP改編手遊,好萊塢優質電影IP對手遊具有巨大推廣作用,而一款成功的IP手遊同樣也會推動其IP電影票房大賣。”

對於如何選擇電影IP,KentWakeford認為,諸如漫威英雄系列、《星球大戰》、《速度與激情》等系列化的電影會更適合開發成手遊。此外,對於目前國內遊戲公司對IP的熱捧,KentWakeford強調,不應過於迷信IP,遊戲技術含量同樣重要。

事實上,本土遊戲公司盲目迷信IP,大價錢瘋搶《甄嬛傳》、《花千骨》等熱門IP的遊戲開發權,當在遊戲開發層面往往制作水平過低,並在初期階段就有各種收費,過度透支用戶消費,造成不好的遊戲體驗,而歐美遊戲開發更多是註重遊戲可玩性和遊戲的持續性。而不僅僅是批個熱門IP的外殼,然後圈錢、資本炒作。

欲打破“魔咒”

為何好的影視IP對手遊來說如此重要?

KentWakeford表示,授權IP最大的幫助是可以縮減用戶推廣成本,可以讓投入更加有效。有了這些知名IP,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用戶自然增長率、更好的曝光率、更大的吸引力。“能更有效地投入營銷資金,因為這些IP本身就有很高的認可度。如果遊戲可以獲得這個IP的‘真愛粉’,他們就很容易參與到遊戲中來。他們會投入時間,會邀請好友一起玩。”

然而,對於本土遊戲公司開發成功好萊塢IP的案例卻並不多見。

據悉,嘗試開發好萊塢IP遊戲並非聖驥網絡首創,騰訊遊戲、完美世界等都有常識,騰訊遊戲曾經化高價買下《阿凡達》、漫威英雄等好萊塢IP,其中,漫威英雄開發的遊戲騰訊遊戲剛上線就迅速下線,完美世界至今還沒有太多相關消息。

傅浩程表示,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國內遊戲廠商資本逐利性太強、追求短平快之外,缺乏持續化運營思路、不能沈下心把遊戲做好做長久也是重要原因。在中國遊戲產業,有一種“富不過二代”的說法,就是很多遊戲公司在初創時期非常拼,在作出一個火爆的遊戲功成名就後,就很難在沈下心去開發好的遊戲。在這方面,歐美一些遊戲公司就能夠處於對遊戲作品的熱愛、對玩家負責的態度或“匠心”去開發遊戲。

那麽聖驥網絡又將如何開發好這些好萊塢IP?

傅浩程表示:“首先我們會選擇適合我們開發的遊戲,一些塑造的世界觀太宏達的IP我們會暫時考慮放一放,找到更適合自己團隊開發的IP。此外還需要根據不同的IP來確定是開發成2D還是3D風格還是何種類型的遊戲,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註重用戶留存,因為我們不僅要做好萊塢IP遊戲,還要做社區、垂直電商,最終開發出自己的IP,打造IP產業鏈閉環。這需要我們有長久運營的思維,而不是玩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29

特斯拉26億拿下SolarCity “負負”能否得正?

北京時間今晚7時左右,特斯拉宣布將以26億美元價格收購SolarCity全部股份,這也成為新能源領域至今最大的一起收購案。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整合後的公司將向消費者提供太陽能光伏版,家用存儲電池系統以及電動車。這些設備和產品都將以同一個品牌來銷售。

SolarCity股東可以以每股SolarCity股份換取0.11股特斯拉股份,交易對SolarCity普通股的估值為每股25.37美元。SolarCity上周五收盤價為26.7美元。

作為這兩家公司創始人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稱,這是一樁根本“不需要思考”的交易,並購將產生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有利於兩家公司的經營發展。

馬斯克的戰略是將特斯拉電動車和太陽能產業進行整合。他本月早些時候提出的“超級計劃”的第二部分就是為消費者提供同一品牌的終端設備,以驅動低碳生活方式。

雖然馬斯克已經是特斯拉和SolarCity的股東,這項收購協議此前仍然存在不確定性。SolarCity為此成立了專項委員會,審核特斯拉的收購要約的獨立性。

而在資本市場的眼中,這樁“順理成章”的並購,卻是一家虧損的公司在試圖拯救另一家負債累累的虧損公司。今年6月21日,特斯拉宣布收購要約,不過此後的一個交易日中,特斯拉股價大幅下挫超過10%,後來又一度跌至190美元,反映了投資者對這樁交易並不看好。不過上周五,特斯拉股價已經反彈至235美元。

Solarcity成立於2006年,最初起源於馬斯克的將太陽能能源服務帶入普通家庭的這一想法,在他的幫助下,其堂兄弟Peter Rive和Lyndon Rive共同成立了這家公司,馬斯克則擔任該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SolarCity通過創新的長期租賃模式,讓普通居民享受到以低廉的價格獲取太陽能供電的方式,只要與Solarcity簽訂租賃合約,該公司便負責前往居民家中,負責屋頂太陽能板以及全套系統的安裝、調試以及後續的維護服務等,用戶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的APP,實時監測太陽能供電情況,掌握用電量和用電成本。

這一模式很快受到了廣泛歡迎,在陽光充沛的加州,Solarcity短時間內便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在成立一年後,Solarcity便成為了加州領先的太陽能服務提供商,到2013年,Solarcity已經成為全美安裝居民太陽能設備最多的提供商。

但這樣的模式一個最明顯的弊病在於:過度依賴於財政補貼,目前Solarcity能夠享受到高達30%的稅務減免。但該額度將在2020年下調至22%,從2022年起,該稅收減免額度將進一步下調至10%,顯然對於Solarcity來說,財政補貼的下調是極為不利的。

在2015年全年財報中,Solarcity向投資者明確列示了這樣的風險,稱一旦補貼額度降低、暫停或者終止,將“導致成本上升,使得公司不得不提高太陽能系統價格,從而可能減少市場份額。”

投資者認為,這兩家公司目前都處於財務虧損的經營狀況,“負負得正”這樣的事看來似乎並不太可能發生,兩家都背負巨額債務的公司合在一起,或許非但難以產生協同效應,反而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財務危機。簡單加總,這兩家公司在2015年共虧損16.6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負47.9億美元。

特斯拉目前面臨新一代電動車Model 3的產能壓力,而Solarcity則嚴重依賴於美國新能源補貼,一旦新能源補貼額度降低或停止,將給其經營帶來根本性影響。無論是特斯拉還是Solarcity,他們所描繪的未來願景都很美好:人類社會最終不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地上跑著電動車,所有家庭產生的電能都來自於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只是這樣的美好願景仍需要經過現實的重重考驗。

不過,馬斯克依然堅信這項收購能夠讓合並後公司的產品更加有效地抵達消費者。特斯拉耗資50億美金投資的“超級電池工廠”就是為了合並後的公司做準備的。

本周特斯拉將於當地時間本周三公布財報。本月初特斯拉承認本季度電動車交付量不及預期,分析師將對財報透露的信息予以密切關註。特斯拉近兩個月麻煩不斷,自Model S發生首起致命車禍曝光以來,特斯拉就一直在接受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調查。不過馬斯克仍然積極為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辯護,並且努力轉移公眾對此事件關註的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65

29.8億拿下巴西藍色航空 海航“小夥伴”已遍及全球五大洲

在全球航空業,加入航空聯盟一直是航空公司拓展全球網絡的慣用方式,不過,一直獨辟蹊徑的海航並沒有選擇同樣的道路,卻依然將自己的“小夥伴”拓展到了全球五大洲。

今日,海南航空(600221.SH)宣布完成對巴西藍色航空(Azul)4.5億美金(相當於29.8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通過收購藍色航空23.7%股權,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這是在收購法國藍鷹航空(Aigle Azur)、非洲加納AWA航空、維珍澳洲航空後,海航投資的又一家海外客運航空,在全球的布局也從亞歐非進一步延伸至拉丁美洲。

首入拉美

根據海南航空此前披露的公告,對藍色航空4.5億美元的投資分為兩步走,其中1.5億美元以貸款的形式支付180天後轉為優先股,此後支付剩余3億美元。未來,海南航空還將向藍色航空指派三名董事會成員。

對於密集進行國內外產業鏈布局的海航集團來說,一家遠在巴西的航空公司,到底魅力何在?

讓我們先來看扒一扒藍色航空到底是家怎樣的航空公司。

成立於2008年的藍色航空,是巴西第三大航空公司,公司營運的機隊規模達到136架,每天有超過800個航班往來超過100個目的地,占巴西航空市場每日離境航班的三分之一。

與海南航空的定位不同,藍色航空是低成本航空起家,其創始人此前還曾創建美國知名低成本航空JetBlue。2015年,藍色航空連續第五年被評為skytrax南美洲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

與海航的發展歷史相似的是,藍色航空自成立以來,其航點布局和航線拓展就一直另辟蹊徑。

在藍色航空之前,巴西兩大市場主導者天馬航空和高爾航空分別在第一大城市聖保羅的兩大主要國際機場建立基地,而藍色航空則依靠此前少有問津的Campinas機場和Belo-Horizonte,使用E195等支線飛機開拓其他兩大公司尚未涉足的二線市場,逐漸建立起全國性的航線網絡。

如今,藍色航空已經是巴西通達城市數量最多的航空公司,占據32%的巴西航空市場,並在 2014 年開始運營國際航班,開通了到美國多個城市直飛航線。

對於與藍色航空的合作,海航方面表示,戰略投資為海南航空與藍色航空在代碼共享、新航線擴展、常旅客計劃以及其他戰略領域的合作鋪平了道路,也標誌著雙方在國際航線網絡拓展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盡管近年來的國際航線開拓提速,但目前海南航空和藍色航空的航線網絡還沒有交集,此前雙方只在飛機交易環節展開過合作——海航旗下的香港航空租賃公司曾為藍色航空融資多架E195飛機。

兼顧歐洲

不過,投資藍色航空的海航,看重的並非只有巴西等拉美市場。在國際航空網絡的布局策略上,海航也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三大國有航空的道路。

在上個月海南航空發布的一份公告中就透露,公司將從藍色航空手中購買葡萄牙TAP航空25%的可轉債,交易完成後將合計持有TAP23%的經濟利益,以及一個董事會席位。

目前,藍色航空所在的大西洋門戶財團,持有葡萄牙TAP航空近半數的股權。根據公告,海航計劃以3000萬歐元原價購買藍色航空手中25%的可轉債,這部分可轉債對應TAP航空13.06%的經濟利益,並表示交易完成後合計持有TAP航空23%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海航還可以獲得一個可投票的董事席位。TAP 可轉債的到期日為 2026 年 3 月 8 日,海南航空在此之前有權利將可轉債轉換為公司股權,並享受對應的公司經濟利益。

目前,TAP航空在南美和非洲都有航線布局,尤其在巴西與葡萄牙之間有的密集航班量,因此,投資藍色航空對海航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實現了在南美洲和歐洲的戰略聯盟,從而有利於公司更迅速的拓展在南美洲、非洲和歐洲的航線布局。

近年來,海南航空先後開通了重慶=羅馬、西安=羅馬、北京=布拉格、北京=曼徹斯特航線等多條到歐洲的直飛航線,還在2012年收購了法國藍鷹航空48%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之後又投資組建非洲加納AWA航空,這些都有可能與TAP航空的航線網絡對接。

不過,海航也在公告中坦陳,TAP 航空目前的財務狀況仍不樂觀,能否在短期內實現經營扭轉尚存在不確定性,投資TAP航空的戰略意義遠勝於財務投資意義。

他山之石

在當今的航空業內,航空公司之間的合作更多通過航空聯盟實現,目前,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寰宇一家三大航空聯盟,幾乎將全球70%的航線網絡納入了其中,國內國有三大航空也已經加入了星空聯盟和天合聯盟。

不過,並非所有航空公司都對加入航空聯盟很“感冒”,比如中東的兩家迅速崛起的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與阿提哈德航空。

其中,阿提哈德航空的擴張方式與海航類似——用真金白銀收購多家航空公司的股權。

目前,阿提哈德航空已經持有維珍澳大利亞航空21.8%的股份、塞舍爾航空40%的股份、德國柏林航空29.21%的股份、塞爾維亞航空49%的股份、瑞士達爾文航空(以阿提哈德區域航空身份運營)33.3%的股份、印度捷特航空24%的股份,以及意大利航空49%的股權。

如今,阿提哈德航空以及由阿提哈德航空參股的航空公司,機隊規模超過700架,運輸旅客超過1.19億人次,已經可以與歐洲和亞洲的大型航空聯盟相媲美。

不過,要想在不擁有控股權的前提下實現有機增長和業務協同,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阿提哈德航空提出組建“夥伴聯盟”的形式,加強幾家公司之間的合作與溝通。

“我們會有定期會議,討論網絡如何更好協作,並將逐步統一空中和地面服務標準,實現合作夥伴之間獎勵里程和等級實惠的標準化,為常旅客會員提供一致的旅行體驗,並為他們贏取和兌換獎勵里程提供統一的框架。”阿提哈德航空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賀國健(James Hogan)就曾告訴記者,在特定的目的地,還將共同設立銷售團隊,並對服務和供應品的聯合采購,以及在阿布紮比的阿提哈德航空培訓學院對飛行員和機組成員進行聯合培訓等。

此外,阿提哈德航空集團還與合作夥伴推進平臺融資,繼去年的債券融資交易成功募得7億美元,今年上半年,阿提哈德航空、阿提哈德機場服務公司、柏林航空、塞爾維亞航空、塞舌爾航空和意大利航空已在第二筆平臺融資交易中再次成功募得5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36

美的集團:要約收購結束 拿下庫卡集團94.55%股份

美的集團8日下午公布收購庫卡的要約進展,截至7月16日,美的對庫卡集團的要約收購要約期已結束,交割時,公司將共計持有庫卡集團股份37,605,732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94.55%。

在要約收購前,美的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32,233,536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81.04%。公告稱,8月4日的額外要約期結束後,庫卡股東將不能就要約收購繼續接受要約以出售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99

第31屆夏季奧運會在里約閉幕 中國隊拿下獎牌榜第3

伴隨16天精彩賽事和無數難忘瞬間,2016里約奧運會最終到了告別時間。當地時間8月21日晚,里約奧運會閉幕式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來自207個奧運參賽代表團的運動員們在“賽會英雄”環節進入馬拉卡納球場。各代表團在旗手的帶領下,進入閉幕式現場,接受致敬。

本屆奧運會的聖火到了熄滅的時候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本屆奧運會閉幕

閉幕式現場

中國閉幕式旗手選擇了包攬兩枚女子乒乓球金牌的丁寧。丁寧在本屆奧運會上奪取了女單和女雙兩枚乒乓球金牌,這也是國乒隊員首次擔當旗手。

丁寧擔任中國隊旗手

本次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最終以26枚金牌、18枚銀牌、26枚銅牌,位居獎牌榜第3,與2000年悉尼奧運會基本持平。

“段子手”白巖松繼續開啟金句技能

開幕式中,央視主播白巖松“承包了所有段子”,閉幕式,他依然“金句不斷”。

“中國女排能獲得這塊金牌,除了感謝教練和球員們等各方面的努力,還要感謝貝利,賽前他預測塞爾維亞奪得冠軍。希望巴西政府,不管面臨什麽樣的事情,都承諾不首先使用貝利,我們在這里祝願貝利以後的生活開心快樂,中國球迷祝願他。”

“里約奧運會開幕前,很多運動員都收到了家人'註意安全'的短信叮囑,而到了里約之後,只有一次不安全的狀況出現,那就是羅切特遭遇'打劫'。然而事實證明,他報了假案。羅切特打劫了里約的名譽,自打羅切特假報案之後,里約安全多了。”

“很多人都在問,說女排獲勝之後跟女排擁抱的外國小夥子是誰啊?剛才兩次出現在鏡頭里,那就是中國女排的體能教練。他們是情侶黨嗎? ”

沒有參加開幕式的中國女排姑娘們,忙著用手機記錄閉幕瞬間。

體育局長:里約奧運基本完成任務

21日,在中國女排戰勝塞爾維亞隊奪取冠軍之前,已經獲得25枚金牌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里約主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本屆奧運會的得失。

對於中國體育在里約奧運會上的整體表現,代表團團長劉鵬給出了“基本上完成任務”的評價。

劉鵬表示,里約奧運會是中國體育第9次參加夏季奧運會,參加了除了手球和橄欖球外的所有項目,運動員年齡也是近3屆奧運會最年輕的,“基本上完成了參賽目標”,在8個項目上獲得25金(不包括之後女排獲得的金牌),120個小項上獲得前8,自行車和男子跆拳道奧運參賽歷史上首次取得突破。一些項目雖然沒得到金牌,但成績比以往有了提高,有的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有的創造了最好成績,如男子柔道90公斤,實現參加奧運會以來獎牌“零的突破”。

“參賽的35名奧運冠軍,其中12名北京和倫敦奧運會冠軍獲得里約奧運會冠軍,3人連續3屆均獲得奧運會冠軍;在金牌選手中,13人是首次參加奧運會的年輕選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