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20日報道,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已下令在加強安全措施框架下動員1萬名軍隊和警察的緊急預備役人員。
奧朗德在國家憲兵培訓中心發表講話時說:“我已下令動員由退役軍人和警察組成的第二級緊急預備役。”
2015年11月的巴黎恐怖襲擊後,法國進入緊急狀態。其實行期限原應於7月26日截止,奧朗德14日還曾表示不會延期,但當晚的尼斯恐襲事件令其改變主意。
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7月20日淩晨投票通過了有關將緊急狀態延長6個月的政府法案,將本應於本月26日結束的全國緊急狀態延長至2017年1月底。
此外,奧朗德還說,法國情報部門從2013年起共阻止了16起恐怖襲擊。奧朗德說:“從2013年起共在法國國內阻止16起恐怖襲擊。”
之前,當地時間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一輛卡車沖入法國南部旅遊城市尼斯觀賞煙花表演的人群中,造成至少84人死亡。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襲擊者是其成員。襲擊事件發生後,總統奧朗德表示,法國將繼續維持最高警戒水平。
(綜合中國新聞網、新華網報道)
記者26日從邢臺市公安局了解到,7月19日,邢臺市遭受特大暴雨洪災侵襲,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期間,共有三人因散布謠言受到公安機關處理。
據公安機關介紹,侯某某(男,35歲,臨西縣人)在百度貼吧散布多個水庫放水虛假汛情,制造恐慌情緒。
單某(女,30歲,籍貫邢臺威縣,現在邯鄲工作),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消息稱,邢臺淹了6個村莊死了700多人。
史某(女,27歲,邢臺市橋東區人)在微博中故意誇大災區死亡人數。這些行為對抗洪救災秩序以及災區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
邢臺市公安局依法對違法行為人單某、侯某某、史某進行傳喚、詢問,單某、侯某某、史某對故意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分別作出將單某移交邯鄲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侯某某治安拘留5日,史某進行教育訓誡的決定。
可能是1983年後在珠江口登陸最強的臺風——“妮妲”,會不會造成廣東地區出現特別情況的停電?
南方電網官方今天下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南方電網董事長李慶奎已經要求全公司迅速進入臨戰狀態,
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該公司系統共有近4萬名應急人員, 2300多臺發電設備、10億余元物資,全力應對本次臺風。
南方電網稱,截至31日17時,南方電網各單位已經做好24小時值班準備。
2016年第4號臺風“妮妲”預計將於8月2日淩晨到上午在廣東汕尾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為臺風級或強臺風級。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8月1日下午,該公司召開緊急視頻會議,部署臺風“妮妲”防禦工作。
南方電網稱,隨著臺風風力不斷加強,8月1日18時,防風防汛II級響應升級為Ⅰ級響應。有可能影響最大的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深圳供電局、廣西電網公司等南方電網旗下公司,已經啟動了防風防汛應急響應,進入了全面應戰狀態。
據中新網報道,今年第4號臺風“妮妲”將於8月2日早晨到中午以臺風或強臺風級登陸廣東省沿海地區,正面襲擊珠江三角洲地區。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計,受“妮妲”影響,8月1日至5日,珠江流域自東向西將會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受此影響,柳江、桂江、黔江、西江、北江等江河將出現一次明顯漲水過程,北流河和桂江將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珠江防總啟動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防禦,將加強預測預報預警,強化水庫水電站調度。根據國家防總要求,珠江防總已派出3個國家防總工作組分赴海南、雲南、貴州檢查指導防臺風工作,並派員參加國家防總廣東工作組。
廣東省旅遊局方面稱,嚴禁組織遊客進行海上旅遊活動,避免到海島、海邊等危險區域;旅遊景區特別是濱海景區要督促遊客及時上岸,海上旅遊船只停航避風。中國國旅廣東公司、廣之旅等廣東各大旅行社取消出發前往廣東海灘及海島旅遊線路。廣東眾多景區目前已經臨時停業。
廣東省農業廳稱,動員農民抓緊加固農業生產設施,搶收已成熟農作物;及時清理疏通田間溝渠和畜禽養殖場排水系統,防止發生大面積內澇;做好種子、農藥、疫苗各項救災物資準備,防止災後重大動物疫病。將根據受災情況,及時派出工作組和技術組赴受災地區指導開展農業救災複產。
廣州市啟動防臺風和防汛I級應急響應,宣布全市停工、停產、停課。廣州警方稱,加強社會面巡邏防控,加強對可能因臺風引發自然災害的重點地段以及水庫、人流密集場所等巡查值守。
廣州市教育局稱,8月2日至8月3日期間,學校停止一切戶外活動,停止各種教學和培訓及實習實踐等活動。
博士畢業的王磊(化名)在東北某國企科研部門工作,主持過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對於過去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制度的僵化深有體會。“我做了很多國家項目,有些是技術驗收過了,但是財務驗收過不了或者被收回部分違規資金。”王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正是著力於解決像王磊這樣的科研人員碰到的問題。
“《若幹意見》最大特點是尊重科技創新的規律,尊重科研人員的勞動,體現了習總書記講過的科研經費為創新服務,不是科學家為經費服務。”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鄭海榮對本報記者說,這是十年內對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的最大動作,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增強科研人員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科研人員對此頗受鼓舞。
下放預算調劑權限
王磊說,按照過去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方式,會經常遇到多個部門來公司做評審和檢查,填寫各種表格,極大影響工作效率。申報課題程序複雜繁瑣,尤其是財務申報,寫簡單了說寫的理由不充分,砍預算;寫細致了以後花起錢來不好花,因為財務驗收的時候,完全按照幾年前申報的條條來對比。在過去這種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下,高校的項目老師硬生生被逼成了專業會計,極大影響了科研精力。
《若幹意見》指出,簡化預算編制,下放預算調劑權限。簡化預算編制科目,合並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科目,由科研人員結合科研活動實際需要編制預算並按規定統籌安排使用,其中不超過直接費用10%的,不需要提供預算測算依據。
看到這一條,王磊笑著說,其實,原來科研項目編制預算都是“瞎寫”,誰能知道未來兩年會去哪兒、去幾次。
對此,曾主持過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鄭海榮稱,科研花錢和工程經費不同,科研是高風險項目,三到五年內,未知的東西太多,改革尊重了科研的不可預見性,以前科研經費都是各部委管,現在權力下放,很多財務項目可以調整,不超過直接費用10%的,不需要提供預算測算依據。
《若幹意見》同時提出,提高間接費用比重,加大績效激勵力度。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中實行公開競爭方式的研發類項目,均要設立間接費用,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的一定比例:5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20%,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為15%,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為13%,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取消績效支出比例限制。
這一點也深受科研項目帶頭人歡迎。鄭海榮對本報記者說,科研人員的績效勞務費明確了。以前拿了很多錢不能用於人身上,比如以前100萬的科研經費,90萬都要用於購買設備,國家對於科研人員是按照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的,但對於一些馬上需要投入人力的課題,沒有勞務激勵費就很難開展。現在可以按照比例來安排績效激勵。
解決突擊花錢問題
在《若幹意見》出臺之前,科研項目結題時或者年底突擊花錢現象普遍。對此,王磊說,一個項目一共可能需要2~4年,但是項目批複,科研經費到位已經過了幾個月,花起來又費勁,現在各種輔助材料要求很多,高校老師們也想著怎麽給自己保留點經費導致錢花不出去,一眨眼就到了年底,所以只能年底突擊花錢。
《若幹意見》提出,改進結轉結余資金留用處理方式。項目實施期間,年度剩余資金可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項目完成任務目標並通過驗收後,結余資金按規定留歸項目承擔單位使用,在2年內由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用於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2年後未使用完的,按規定收回。
這項改革也深得科研人員的認同。王磊說,有些項目其實做起來花不了那麽多錢,就會剩下,怕到時候收回就只能突擊花錢,現在這樣絕對利好。
《若幹意見》還強調,強化法人責任,規範資金管理。鄭海榮表示,政策給了項目承擔單位以自由,但是內部也要制定規則,保證項目經費確實用於科研人員身上,不能弄虛作假,無限制地加到個別幾個人身上。
所以,《若幹意見》規定,2016年9月1日前,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制定出臺差旅費、會議費內部管理辦法,其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2016年年底前,項目主管部門要制定出臺相關實施細則,項目承擔單位要制定或修訂科研項目資金內部管理辦法和報銷規定。以後年度承擔科研項目的單位要於當年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
8月2日上午,臺風“妮妲”中心正面襲擊珠三角。據氣象部門監測, 今年第4號臺風“妮妲”已於2日淩晨3點35分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登陸後很快減弱為臺風級,早晨7點鐘繼續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中心位於北緯22.7度、東經113.7度,也就是在珠江口內河面,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強熱帶風暴級)。
第一財經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公司獲悉,廣東電網Ⅰ級響應防禦臺風“妮妲”,一天之內響應連升兩級。
8月1日18時,電網防風防汛應急響應已從Ⅱ級提升為Ⅰ級,全省各地供電局已啟動應急響應或預警。目前2.5萬電力應急人員,近1500臺發電車、發電機等應急設備已準備就緒,22架直升機、無人機及其它關鍵設備正隨時待命,嚴陣以待做好防災抗災搶修複電工作。
據悉,前期,廣東電網組織開展變電站、護坡和周邊山體、線路塔基、配電設施基礎的加固,對排澇泵站、防洪澇隱患進行排查整改。按計劃完成758個防風加固項目的實施,安裝了桿塔防風拉線4300組,加固改造桿塔2.47萬基。
7月31日14時,廣東電網啟動防風防汛Ⅲ級響應並開始各項準備工作,進一步清除輸電線路、設備安全隱患,降低線路和設備跳閘、故障的可能,對中低壓線路的桿塔增加拉線,進行進一步緊固,防止和減少臺風造成的倒塔,努力將臺風的影響降至最低。
8月1日上午,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的臺風強度和可能登陸點,廣東電網將防風防汛響應提升至Ⅱ級,安排三個搶修先遣隊分別赴珠海、中山,在臺風登陸前進駐現場,做好前期電網防災抗災各項準備。下午,廣東湛江、肇慶、韶關等地供電部門派出應急發電車,前往可能的登陸點珠海,全力保障電力供應。下午6時,根據影響程度預估,廣東電網將防風防汛響應提升至Ⅰ級,一天之內連升兩級。
在珠海地區,針對對澳供電可能存在的風險,廣東電網珠海供電局開展了關鍵線路的特巡工作。恢複了重要變電站有人值守,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安排專業人員進站值守,重要的110千伏變電站也安排專人值守,全力保障對澳供電的安全與穩定。
環保部官網最近掛出的一則名為《核安全行政處罰決定書(魏海峰)》的消息稱,經調查,魏海峰核安全違法一案,現已審查終結。消息顯示,這是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在2016年7月26日印發的。
消息稱,魏海峰的“違法事實和證據”是,經調查核實,陽江核電廠1號機組大修期間,魏在2015年3月22日幹預設備冷卻水系統水箱水位報警的處理過程中,未按程序操作,指揮失當,導致余熱排出系統泵全停運6分鐘,違反了核電廠運行技術規格書要求,且事件發生後隱瞞不報。
“還好被發現!”某核電企業的一名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核安全中人的因素很關鍵”。
消息稱,以上事實,有《關於呈報陽江核電廠1號機組執行Y1APG001RF充水排氣時導致RRI水箱低低水位運行事件報告的函》(廣陽江函〔2016〕44號)、《關於報送〈陽江核電廠1號機組執行Y1APG001RF充水排氣時導致余熱排出泵全停運6分鐘運行事件調查報告〉的函》(環華南核函〔2016〕50號)、2016年5月5日調查形成的詢問筆錄5份為證。
消息稱,魏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核動力廠運行安全規定》“5.1.2”部分中“對運行負有直接責任的運行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運行限值和條件,並保證遵守”的規定,以及《核電廠營運單位報告制度》“4.1報告準則”的要求。
消息顯示,《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及《核電廠操縱人員執照頒發和管理程序》“5.2執照的失效、暫停和吊銷”規定,執照持有者違章操縱、違反技術規格書和操作規程的,國家核安全局可吊銷其執照。
根據上述規定,環保部決定吊銷魏的核動力廠操縱人員執照(陽江核電廠1、2號機組高級操縱員執照,執照號:GYJA004-1706)。
阿聯酋航空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北京時間16:45,阿聯酋航空一架波音-777飛機在迪拜國際機場發生一起事故,聲明未透露事故細節。有報道稱飛機起落架無法正常放下,被迫用機腹緊急著陸。
目前機場已經暫時關閉,目擊者透過辦公室窗戶看見有乘客緊急撤離,但是由於煙霧過大,目前飛機及乘客最新狀態未知。
谷歌汽車自動駕駛團隊的多名核心研發人員近一周來連續離職。
其中,就包括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代表人物,已有7年半資歷的技術主管Chris Urmson。以及谷歌無人汽車的主要軟件工程師,來自上海的中國人朱佳俊最近也已經確認離開谷歌。相關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證實,朱佳俊作為聯合創始人的身份設立了一家新的創業公司,上個月,朱佳俊還代表谷歌在中國汽車論壇上發表演講。此外,根據《紐約時報》報道,谷歌汽車的另一位軟件負責人Dave Ferguson也已經離職,Ferguson曾帶領谷歌無人汽車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團隊。
這三位核心人物都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在矽谷滿街跑的無人駕駛車的主要研發人員。10年前,還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做研究員的Urmson就投身於創造出一輛無需人來駕駛的汽車。然而,今天當這個夢想已經非常接近現實的時候,他選擇了離開。
作為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首席技術官,Urmson表示,自己離開的理由主要是因為谷歌的方向已經從研發技術轉向了產品的生產制造。去年谷歌聘請了汽車行業的高管,前現代汽車美國CEO John Krafcik管理汽車項目。這一舉措標誌著谷歌汽車已經從研發走向商業化的新階段。Krafcik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hris是一個了不起的同事和領導。”
此前,《紐約時報》報道稱:“Urmson不滿目前谷歌的發展方向,並就此與Larry Page進行過討論。”Urmson當時表示:“建立起谷歌汽車團隊是非常巨大的機遇,但是經過那麽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應該看一下其它機會了。”
“我已經為迎接更大的挑戰做好了準備。”Urmson在博客中寫道,“這項任務已經交到了有能力的人手上。雖然世界上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這群有才之人還是願意選擇無人駕駛汽車,因為他們意識到這對於千萬人日常的安全出行意義重大。”
在Urmson的帶領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跑過了180萬英里的行駛距離,他的離開正處於無人駕駛技術被推向風口浪尖的時間點。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在加入這場競爭,豐田、寶馬和福特都在爭奪誰將第一個把無人駕駛車帶上路。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一位發言人表示:“在Chris加入之前,無人駕駛還只停留在概念,Chris無疑是個關鍵的核心力量,幫助整個團隊從研發階段進入到實質性的生產階段,無人駕駛車將成為救命的技術。”
近期一名谷歌高官透露:“無人駕駛車即將從Google X中畢業。”這也暗示著谷歌的無人駕駛項目將真正從一個研究項目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業務單元。
國內首宗ATM遭駭吐鈔,雖然主嫌已落網,但這起案件卻將台灣金融資安問題,赤裸裸呈現。 七月十三日,國內爆發首宗銀行業遭到國際駭客攻擊並得逞的大型犯罪案:第一銀行四十一台ATM,疑似遭到歹徒植入木馬程式而中毒,變成「自動吐鈔機」,短短兩天,被海外犯罪集團輕鬆提領超過八千萬元。 當台灣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已落後他國,現在又出現此案,若我們只追究犯案者的手法,其實無濟於事,而是該深思考,到底台灣金融業者面對資訊安全,是用怎樣的層次與角度看待。 這次一銀事件,為什麼一時之間這麼多錢被提光?問題出在哪? 《商業周刊》專訪某位為十幾家銀行業者擔任資安顧問、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副總經理,透過其第一手告白,看見台灣最真實的金融資安問題。 搶市占率,求快 可以快點上線就好,連風險控管都不問。 你去問每家銀行「你們的ATM(在公司內部)主要是歸誰管?」「App又是歸誰管?」通常都是跨部門管的。 資安絕對不是只有技術面,而是個結構面的問題,需要跨部門分工和協調,如果只從資訊部檢討是無效的。 比方說,有些銀行在新興科技上的能力不是這麼強,因為銀行(既有)的資訊人員,穩定性比較高,所學的都是成熟技術。如果銀行要發展Fintech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趕快去招募新人,有新的能力,其中包含這些新東西;另一種快速的方法就是委外,(但)一委外,就扯到安全問題。 金融科技的本質就是創新、講究效率、市場占有率;你追求快,就會忽略了安全。很多銀行,尤其是那種很想發展數位金融的,通常(委外時)會問:什麼情況下可以又快、又能管控到風險? 會問這個問題的銀行,已經算不錯了,大部分銀行連這個都不問,只求快,希望手機上可以快點買咖啡、快點付費,至於安不安全、程式怎麼寫,其實他們未必有能力去review(檢視)。 委外招商,求便宜 價格最低的人就得標,安全檢測都沒要求。 我要強調,委外不是錯,重點是你給誰做?這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招標形式,你用什麼形式招標?有沒有安全的規格和要求? 就我所接觸到的外商銀行,做資安這種服務,在委外的過程中,用評選或「最有利標」,價格當然是個參考,但僅僅是參考,而非絕對,美商、英商、日系的都是。反而是台系銀行,不管民營或官股都是價格標,牌子翻開後,價格最低的人就得標。 當然,他們不會承認,但你去看現在銀行的核心系統檢測,招標時都用價格標,安全檢測都沒有要求,寫App的話,就是功能正確,趕快交差,讓我上線就好了。 這就好像你去做健康檢查,五百元你可以出一份報告,五萬元也可以出一份報告。以他們的採購機制,他們就是會選五百元的,因為他們的心態一定就是用最簡單的,量量身高、體重,抽抽血就夠了。 招標時,最清楚(哪個品質好)的就是資訊單位,可是這種需要跨部門的協調,要跨採購、跨業務、跨風控。其他單位的人會說,這和買ATM、電腦那些硬體不就一樣嗎?來個價格標不就好了嗎?這種節省成本的心態,與資訊安全單位不被重視(有關)。 資安人員,小小小媳婦 他們迫於壓力開通系統,有心人士就進來了。 在很多銀行裡面,資訊人員算是小媳婦。最近富邦大董(蔡明忠)不是出來說,我們有一個李相臣(編按:前刑事局偵九隊隊長,擅長打擊網路科技犯罪,現為富邦金控資訊處處長)。大家就會知道說,喔,原來富邦有一個這樣的人,人家有像樣的position(地位),這樣子沒有人敢說李相臣在富邦是個小媳婦吧? 但在其他銀行,資訊人員只能算是個小媳婦,資安人員算是小小小媳婦。 他們面臨那個業務單位的壓力是,「唉唷,你這個不(開)通,那個也不通,我們的某某業務、外匯業務,和分行的連線都不能做,你就全部把我開通啦。」資訊人員迫於這種壓力,就把對外宣稱是「封閉式系統」的東西開通,有心人士(駭客)就可以進來了。 這兩天(指十六、十七日)我們都在加班(編按:一銀盜領案發生,所有金控高層緊急找顧問提供諮詢),和一些銀行的資安承辦人員見面,有人在解釋一些事情時,眼眶都是紅的,講到快哭出來了。 講這種(專業的)內容,居然會出現這種反應,可見他們真的很委屈。問題是,他之前的提醒,有沒有被業務單位採納?當初大家如果是同等地位的對話,會這樣嗎? (經過一銀這件事情後)開始有銀行要我們做一些事情,他們開始在意:像資安的權責該由誰負責? 而且,最近這些(要求)不是來自資訊單位,而是董事會、很高層的董字輩長官的需求,請我們開始規畫資安單位結構、組織人力的檢討。 一銀這件事對台灣發展Fintech而言,是一個反省的好機會。之前講Fintech都在談技術、業務,甚至是速度,覺得速度比人家快才有機會贏,(一銀案發生後)這段時間,大家更能想想風險的問題。 這件事對台灣是轉機還是危機?這回到另一個問題:決策者的心態是什麼?如果是保守、消極,那對於推動Fintech就是危機。 昨天(十八日)一銀董事長有說,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影響發展Fintech的方向,我們就假設他說的是真的。 未來積極發展新興科技,對於資訊安全的管理也都正面迎戰,如果說到也有做到,當然就是轉機。 撰文者張舒婷 |
遭遇風險事件頻發、監管緊箍咒的網貸行業正步入規範發展期,同時投資者信心也在回升。
8月17日,網貸第三方研究機構多米網與友金所共同發布《2016中國財會人員理財與網貸投資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網貸成為財會人員選擇的第三大理財渠道。
調查顯示,62.96%的財會人員負責家庭理財的打理,其選擇銀行理財的人占比高達35.23%,其次是股票22.03%,網貸理財以14.82%名列第三,高於地產的11.98%。
之所以選擇財會人員作為調查,《報告》表示,在所有的網貸投資人群中,財會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具備必要的財務專業知識,能夠對網貸平臺進行相對深入的研究和判斷,又“天生”偏保守,將控制風險放在第一位。
優質網貸可替代傳統理財
調查顯示,財會人員正在加速進入網貸行業。2013年~2016年進入網貸行業的人數分別占比6.06%、8.76%、24.15%、61.04%,呈現明顯的加速態勢。同時,40.64%的財會人員將三成以上的金融資產配置到網貸產品上,66.39%的人投資的網貸平臺不超過3個,91.97%的人不會超過5個。
“超過八成的財會人員是經人介紹才投資網貸的,說明他們更相信口碑而非廣告。”《報告》分析,如今,大部分網貸平臺都十分頭疼投資人的獲取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都在積極尋找對策。
從本質上看,網貸行業並不缺知名度,甚至知名度已經非常高,真正缺的是信任度。在缺乏信任基礎的條件下,廣告推廣的效果大打折扣,被大量負面信息所對沖。
網貸投資相對於傳統理財除了投資門檻低,網貸平臺給出的高收益率也是獲客的重要籌碼。在對財會人員的調查中,92.13%的人認為優質網貸平臺對傳統理財方式(銀行理財等)具有替代性,其中25.32%的人認為有“很強的替代性”。
《報告》表示,網貸行業要走向規範、穩健,要擴大規模,就需要被大眾所接受,從高風險的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市場。銀行、信托等傳統理財用戶是中國理財人群的主力,他們開始逐漸接受網貸,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在網貸平臺進入洗牌期,接受調查的財會人員更加看重平臺的保障措施、股東背景和口碑與品牌,占比分別為17.57%、16.06%、13.38%。此外平臺的透明度和資金存管也是投資時看重的,占比分別為12.27%、12.2%。
可接受預期收益率降低或打破“資產荒”
近年來,在降社會融資成本的背景下,網貸投資的收益率也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在安全前提下,43.43%的人可以接受不高於6%的收益率;81.07%的人接受不高於8%的收益率。
“大量財會人員可以接受6%的預期收益率,大大低於目前行業的平均水平,說明大部分人是比較理性的,將穩健置於收益率之前。”《報告》稱,這對行業是一種利好,網貸行業有望以更加有利的資金成本獲取優質資產,打破“資產荒”。
對於網貸行業的“資產荒”問題,《報告》認為網貸存量規模也就區區千億量級,和信托、銀行理財等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本不應該這麽快就遇到“瓶頸”了。其原因在於,網貸行業的資金成本遠遠高於銀行,總體上也高出信托不少,在爭奪相對穩健的資產時缺乏競爭力。
目前,網貸平臺也在積極改善這種局面,打破“瓶頸”,部分優質平臺的資產已經開始與金融機構重合。例如,金融機構購買平臺上的同類資產,平臺同類資產在交易所證券化,平臺資產方與銀行合作推出助貸業務等。
穩健型投資人能接受6%的年化收益率,意味著網貸行業有望以更有競爭力的資金成本進入相對標準化、大容量的、資產質量較為優質的市場,比如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票據、保單質押等等。
“一旦資金成本下降到合理水平,整個行業的規模必然迎來真正的大爆發。”《報告》稱。
三大最危理財方式:炒股、私募、線下理財
對於整體的理財風險近半數的財會人員還是表現出擔憂。《報告》調查顯示,49.74%的人認為2016年債券違約、信托兌付危機、線下理財公司跑路、P2P暴雷等現象還會增多。
“理財風險根本上取決於經濟環境,經濟的好壞又直接體現在企業的財務表現上。財會人員最為了解各行各業的企業的財會狀況,因此對經濟形勢十分敏感,對理財風險的變化趨勢有更加準確的判斷,值得參考。”《報告》稱。
在財會人員眼中,最危險的理財方式分別是炒股、私募和線下理財,占比分別為27.42%、24.86%和23.72%。
炒股成為首選,很大程度上是由當前(問卷調查期間)的股市行情所決定的。而私募基金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問題和風險也不斷凸顯。產品違約延期兌付、涉嫌非法集資、登記備案不實等問題層出不窮;線下理財門店問題更多,且多數以中老年為主要的營銷對象,蒙騙沒有經濟常識的群體,危害極大。
而網貸的占比僅為8.82%,甚至低於信托的11.03%。對於這個調查結果,《報告》分析,財會人員認為信托風險大的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信托的借款人往往是大企業,而財會人員對大企業更為了解,清楚其中潛在的風險。
隨著經濟下行,特別是能源、化工、地產等傳統領域持續不景氣,信托項目風險頻發,尤其礦產資源與房地產風險暴露最為嚴重,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