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工博會開幕首日,在橙白相見的庫卡機器人的展臺上,第一財經記者意外遇到了履新第一天的庫卡機器人中國CEO文啟明。
工博會上的庫卡展臺
”今天是Andy(文啟明)第一天上班,我們之前也都不知道。“一名庫卡的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文啟明顯然還處於緘默期,明確表示不接受采訪。
不過,記者註意到,文啟明低調前往相距不遠的上海本土的汽車裝備制造公司德梅柯的展臺,與庫卡中國原CEO孔兵見面。孔兵在離開庫卡後,在今年8月正式加盟德梅柯。他表示,此前並不認識文啟明。
庫卡和德梅柯之間未來究竟會有什麽樣的合作或是競爭,記者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文啟明的履歷倒是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在出任庫卡機器人中國CEO前,文啟明從2014年開始擔任三星商業設備SMT事業部總經理一職。而2008年起,文啟明曾出任西門子電子裝備系統有限公司中國CEO。從他的經歷來看,文啟明在半導體和電子設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但是完全沒有“機器制造”的背景,因此可以說是機器人行業的“局外人”。
庫卡聘請這樣一個“局外人”作為新CEO,意味深長。也預示著在被美的收購後,庫卡的戰略可能發生全面的轉型。當然,庫卡不可能轉型去做芯片或者SMT,而是將更加註重與裝備系統制造商進行合作,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庫卡可能希望文啟明運用他在電子設備行業的寬廣人脈,帶領公司實現轉型。
但多名接近庫卡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文啟明的任命有點意外,他面臨的挑戰不小。”
另一方面來看,電氣化和自動化也是大型工業制造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所謂的“智能制造”。此前,沃爾沃建築設備高級副總裁比爾-羅(Bill Law)也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發一系列的包括自主駕駛等自動化技術的產品,並於近期投放市場。
美的斥資40億歐元收購庫卡,也是希望把傳統的制造業與先進技術結合起來。對於美的來說,庫卡的核心優勢在於機器人綜合制造實力強、下遊應用經驗豐富,美的通過此次收購,可以布局機器人領域的中遊總裝環節,並積累下遊應用經驗,提升生產效率,推動制造升級。
美的今天公布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39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0%;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33.1億,同比大增23.2%;每股收益0.51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收1171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16.3%;每股收益1.99元。
對於庫卡來說,中國市場一直是庫卡的短板,同時也是美的的長處。除了中國機器人市場整體的市場空間,僅僅是美的自身對機器人需求,對庫卡都是一塊巨大的收入。美的收購庫卡後,庫卡在中國地區的收入有望呈現高速發展。
“別人都說創業板的老板實際可用吃香的喝辣的,但是我實際是全世界最窮的CEO,最窮,沒有之一,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入到樂視生態體系當中,我一家8口人,現在住的房子就是一個不到200平米的房子。”樂視CEO賈躍亭話音一落,現場股東響起了自發掌聲。“我希望把所有的資金,精力投入到樂視生態的事業中。 只要樂視全部的團隊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也不會是最大的問題,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切可能盈利的能力,但是融資能力還是非常的欠缺。”
但這依然不能打消投資人的顧慮。“很多戰略合作的項目,等於說我們現在看,你跟重慶衛視的合作,跟相關機構的合作,你的合作有沒有戰略,並且有期限的?我們希望項目一個一個推進來考核。”現場有投資人提問。
目前,賈躍亭仍在回答提問中。第一財經記者將繼續關註。
一樓設有門禁,仍有部分未能進場者等候
附賈交流會實錄:
這次不是戰略調整,戰略方向、核心價值觀、夢想使命、商業模式、三顛覆兩領先策略,這些都不變,變的是戰略實現節奏、策略和方法。
回應質疑
關於黑樂視的問題:對非理性的質疑,並不是特別在意,樂視一直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這次事件確實是有對手在推動,但是對樂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對樂視來說,用結果來回應這種質疑,是最好的反擊。 樂視第一階段已經完成,雲、超級電視子生態已經逐步進入到爆發階段。網絡視頻是最傳統的業務,是全球最早視頻網站之一——12年里,我們的戰略從未變過,正版、收費、廣告。現在,我們認為已經到了變革的時刻。
網絡視頻的未來在哪里?
這個變革的拐點所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這個方向,一年前我們開始全力實施,只不過把這個模式在美國先做嘗試。從美國來看,不僅達到我們當時設想的狀態,甚至是遠超預期的。原來是希望能夠在6-12個月內引入中國,但現在客觀環境變化,我們的生態戰略提前進入第二階段。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內容開放業務。 第一階段主要是擴張。當下,我們會聚焦現有生態、做深做透市場,能夠真正擺脫資金對樂視生態發展的束縛。 我們即將建立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是以UP2U為理念、以自有O2O平臺為核心的全渠道、立體化、全付費生態產品的銷售及服務體系。
樂視汽車
短短三年時間,我們測試車的很多參數,是超出預期的。我們對特斯拉的超越,在測試車的關鍵指標上已經實現了。 全球化:全球化是生死冒險之旅,挑戰所有人常識,全球化走的太快,正在反思,但是我們無怨無悔,不會因為走的太快帶來的資金壓力而懊惱,全球化對下一步戰略的推進有極大的作用,目前,美國的用戶反映,樂視對美國的用戶產生而來極大的震撼,美國是個擁抱英雄的國家,他們期望敢於創新,敢於打破陳舊的公司進入美國,美國主流媒體給了樂視很大的支持。
最後還是那句話,我們可能死在成功的路上。這考驗的是我們的資金能力,組織能力。 樂視並不是只想進入美國華人市場,恰恰相反,我們要進入的是一個最主流的市場。我們覺得,樂視全球化戰略做得是比較細致的。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掉這些問題,這將對我們擺脫子業務線上比較膠著的狀態,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印度、俄羅斯都是潛力巨大的市場,樂視在印度市場成長的非常快,所以無論有多麽大的困難,我們都會努力去做的。
3年後的樂視再回過頭來看,就像我們現在看3年前未進入到超級電視領域來的樂視一樣。大家不要太擔心,我們每個2到3年都會遇到這樣的困難,因為我們總是在做挑戰自己的極限的事情。 我們始終堅信一點,只要這個企業在不斷創造核心的、全新的價值,你就不會消亡。只是你最終實現目標的時間長短而已。樂視每隔2-3年就會發生一次質變,我覺得這一次的蛻變和以前相比,將會是又一次全新維度的蛻變。
別人都說創業板的老板實際可用吃香的喝辣的,但是我實際是全世界最窮的CEO,最窮,沒有之一,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入到樂視生態體系當中,我一家8口人,現在住的房子就是一個不到200平米的房子(現場股東自發掌聲)我希望把所有的資金,精力投入到樂視生態的事業中。 只要樂視全部的團隊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也不會是最大的問題,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切可能盈利的能力,但是融資能力還是非常的欠缺。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24日在東京與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舉行會談,雙方就增進旅遊合作、擴大雙向往來規模等議題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與日本國國土交通省關於進一步加強旅遊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大力推進多領域的旅遊合作:一是擴大雙向旅遊交流,推動地方交流、青少年交流、文化體育交流作為兩國間的“三座橋梁”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兩國間雙向旅遊交流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吸引東亞地區以外的遊客,在拓展目標市場、進行共同宣傳、促進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三是提升旅遊服務品質,為兩國遊客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適的旅遊體驗。四是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合作,聯合整治不合理低價遊、強迫遊客購物等影響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五是完善會晤機制,就兩國旅遊交流與合作中的重點議題進行磋商,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雙方一致認為,加強兩國旅遊領域內各項務實合作特別是通過擴大人員往來規模、加強旅遊宣傳力度,有助於加深兩國國民間的理解。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兩國旅遊交流與合作。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0日表示,經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協商,雙方將於12月23日在京舉辦兩黨對話交流活動,圍繞兩黨和兩岸關系有關議題交換意見,積極落實兩黨領導人會面達成的共識,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維護臺海穩定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另外,針對有記者問,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日前初審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大幅降低“公投”各項門檻,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應詢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包括以所謂“立法”“修法”的方式,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或為“臺獨”分裂活動打開方便之門。
國務院臺辦2月22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就大陸赴臺經貿交流人數減少等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安峰山表示,2016年大陸居民赴臺灣比2015年減少了71.13萬人次,而去年臺灣居民來大陸同比增加了30萬人次。這一組數字一增一減之中所反映的民意的變化,值得兩岸深思。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主持發布會。
問:臺灣陸委會近期公布了一組數據,2016年1月—11月,在這期間大陸赴臺進行經貿交流人士的數字是20.5萬人次,同比減少了24.8%,減少的幅度非常之大。發言人對這個數字的減少有什麽樣的評論?
答:據統計,2016年大陸居民赴臺灣比2015年減少了71.13萬人次。其中,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從2008年開放以來,首次出現了下降。而去年,臺灣居民來大陸比2015年增加了30萬人次。有評論認為,實際上也是反映了當前臺灣局勢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陸繼續堅持既定的對臺大政方針,增強了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而臺灣當局由於他們大陸政策的變化,惡化了兩岸交流的環境和氛圍,影響到了大陸遊客赴臺的熱情和意願。我想,這一組數字一增一減之中所反映的民意的變化,值得兩岸深思。
問:日前在臺企聯舉辦的新春聯誼活動中,張誌軍表示,將積極考慮一些臺商提出的在大陸發展的建議。目前在這方面有沒有具體的規劃和措施?
答:對於臺商所反映的他們在大陸生產和經營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訴求,如成立旨在幫助臺商臺企發展的臺商民營銀行,以及臺商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建設和協助臺企發展電子商務的業務,拓展大陸的內需市場等,國臺辦都高度重視,正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擬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
據新華社報道,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日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中方對中韓之間的交流合作持積極開放態度,但這需要相應的民意基礎和適當的輿論氛圍。
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中國國內視頻網站停止播放韓劇,中國國內一些電視臺也不再邀請韓國藝人參加綜藝節目或參演電視劇。這是否意味著因為“薩德”問題的最新情況,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對韓國采取報複措施?
耿爽說,中方反對美韓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立場是明確、一貫的,意誌是堅定的。
“我們希望韓方珍視中韓關系發展取得的寶貴成果,正視中方合理關切,傾聽民眾呼聲,停止‘薩德’相關部署進程,避免對兩國關系和雙方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造成更嚴重的負面影響。”耿爽說。
信件內容指責,陳歐提出將聚美以每股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的提議低估了聚美的價值,在陳歐在位期間的這18個月股價災難中,一系列錯誤使得聚美股票下跌45.2%,市值損失3.97億美元。
來源 | BiaNews(ID:bianews8)
文 | Bianews
今日,聚美股票持有人、美國恒潤投資公司Heng Ren Investments,公開了一封致聚美董事長陳歐、聚美聯合創始人戴雨森、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的信函。
信件內容指責,陳歐提出將聚美以每股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的提議低估了聚美的價值,在陳歐在位期間的這18個月股價災難中,一系列錯誤使得聚美股票下跌45.2%,市值損失3.97億美元。
這次災難得到了紅杉資本的支持,和聚美董事會的縱容。
信件還指責,聚美將2014年在美IPO籌集的2.8億美元中的款項用於投資非核心業務,包括1430萬美元用於電視劇制作,4480萬美元用於投資街電。這些投資目標都值得懷疑。
聚美2016年底公布的賬面現金為3.31億美元,但從沒有向股東支付一分錢的股利。
聚美暫停有意義的股東交流已長達22個月,也沒有任何論壇可供投資者使用,以向聚美管理層質疑可疑的投資。
自2016年2月以來就沒有從陳歐那兒聽到過關於每股7美元收購要約的任何消息。
恒潤投資向聚美提出以下要求:
1、聚美董事會應當解散負責審核收購要約的特別委員會,聚美股價至少在8美元以上;
2、立即宣布每股1.5美元的特殊股利,向投資者返還2.25億美元,向股東現金分配;
3、要求董事會披露公司問題,包括向股東公布公司治理委員會審閱過的董事會最新一期年度評估;
4、要求薪酬委員會董事長對CEO進行的年度評估;
5、披露委員會、聯合紅杉資本對陳歐回購提議的立場等。
信件最後甚至用“令人折磨”來描述陳歐低價收購引發的對股東的損害。
曾連續13個季度保持盈利的聚美在2014年,赴美上市時的發行價還為22美元,上市首日最高股價曾達28.28美元。而目前聚美股價僅為3.12美元左右。
去年2月17日,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紅杉資本等遞交的私有化申請,準備以每ADS 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買方財團包括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占投票權90%以上。
陳歐曾在內部信中強調之所以選擇私有化,是因在美股市場被眼中低估,私有化將有利於公司在轉型期更靈活,也能給公司的同事們帶來更好的回報。
不過,受中小投資者反對,以及iMeigu Fund的質疑和針對低價要約收購做出的反擊,聚美私有化計劃被迫擱淺。
以下為恒潤投資的公開信:
不是融資規模,也不是發電容量,能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吉航(Jhang)電站在中巴經濟走廊項下多個能源項目中脫穎而出的,是項目中所采用的兩臺高效燃機。
這兩臺SGT5-8000H重型燃氣輪機,由德國企業西門子交付,助力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完成項目總承,這種中外協同的新方式正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有機發展。
中外合作帶動“一帶一路”項目穩步前行
巴基斯坦吉航項目已被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多次提及。
在2018年6月6日西門子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上,凱颯曾介紹,西門子向巴基斯坦的吉航聯合循環電廠項目成功交付兩臺高效燃氣輪機,是西門子與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歷程中的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該項目可實現的發電量相當於巴基斯坦近400萬戶家庭的用電總量。
西門子SGT5-8000H燃氣輪機成功運抵巴基斯坦的吉航聯合循環電廠項目現場
除了2臺SGT5-8000H燃氣輪機,西門子還助力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1臺SST-5000蒸汽輪機、2套NEM余熱鍋爐、變壓器和開關站系統、全廠控制系統及相關輔助系統。
外資企業的技術協助加快了中國企業的項目進展。
凱颯表示,西門子擁有全面的先進技術和業務組合、強勁的創新實力、獨特的專業技術和知識,尤其是遍及全球的業務網絡,以及靈活的服務模式。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並期待幫助中國企業走向全球。
“事實上,西門子已經與100多家中國企業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全球機遇。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將攜手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凱颯說。
其實,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國,中國已經在與第三方夥伴,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落地生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周曉飛在6月6日出席上述論壇時表示,(中方)竭誠歡迎更多跨國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聯合投資、聯合研發、聯合生產等方式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實現優勢互補,成果共享。
“據我們了解,目前已有許多跨國企業積極參與到共建“一帶一路”中,例如西門子作為技術領域的代表企業之一,利用全球網絡和業務優勢,同上百家中國海外工程承包企業協作,在第三國成功實施了很多項目。使項目東道國受益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業務增長,成為互利合作的典範。”周曉飛說。
周曉飛表示,“我們主張將中國的優質產能和優勢裝備,同發達國家關鍵技術和先進裝備結合起來,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工業化需求對接起來,既可以為全球經濟持續複蘇和健康增長註入新的動力,又可以為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開辟新的空間,還可以為各國企業合作共贏創造新的機遇。”
其實,許多跨國公司已經參與到了眾多一帶一路項目中。
以西門子為例,目前西門子已與上百家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在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合作開拓市場,足跡遍及六大洲。白俄羅斯別列佐夫聯合循環電站項目中,西門子與中國機械工程公司合作在白俄羅斯建立了第二大電廠,發電功率約占其全國總輸出功率的10%,創造了在白俄羅斯提前投入運營的記錄。
“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從願景變為現實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五年,“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從願景變為現實。
從“寫意畫”到“工筆畫”。很多跨國企業也關註到從提出至今五年的時間里,“一帶一路”從區域發展倡議上升到全球倡議,從發展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顯著過程。
周曉飛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我國與世界各國國際組織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建,互利共贏的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已從理念到行動發展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
“無論是從戰略還是經濟的角度出發,當前的地緣政治變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正使中國在全球格局中的角色發生著轉變。從簡單意義上來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全世界發出邀請,共同參與到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一里程碑式的倡議將涉及約90個國家以及更廣大的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總額預計達到1萬億歐元;它能改善全球70%人口的生活,並將在幾乎所有行業產生新的機會”,凱颯強調。
渣打集團研究發現,2014-2016年間,中國與共計64個“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開展貿易,並且規模已超過3萬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直接投資總量由2014年底的920億美元增加到超過1290億美元。更多跨地區基建網絡已破土動工,並將隨著時間的推進給相關國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據周曉飛介紹,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已在搭建高層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強化戰略對接和政策溝通、推動高效暢通的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貿易與產能合作投資、人文合作和人員交往持續擴大和金融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六大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建設高效暢通的國際大通道方面,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骨架初步形成;陸海空網四位一體連通穩步推進,一大批合作項目已經或正在全面推進中,對促進當地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9000列,通達歐洲14個國家的42個城市,與12個國家簽署了《網上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發布了“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以深化貿易與產能合作投資為例,2013年-2017年5月間,中國與相關國家貨物貿易總額的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與39個重點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文件。在相關國家建設了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在金融服務保障能力方面,中國與17個國家共同核準《“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與24個相關國家簽訂了1.4萬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各商業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
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複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
擴大共建朋友圈
自2017年5月舉辦首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合作也延伸到了非洲和拉美更廣泛的地區。
周曉飛表示,“作為首倡國,中國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與世界各國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使之產生豐富多彩,實實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根據周曉飛的介紹,中國將在增進戰略互信,加強政策對接;推進重大項目,促進互聯互通;促進投資貿易,深化經濟合作;完善金融服務,健全金融體系;密切人文交流,夯實民心基礎等五方面做工作。
周曉飛表示,中方歡迎更多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提升國際合作水平,為推進經濟全球化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中方願分享合作機遇,共享合作成果。
而具體在金融方面,將落實好“一帶一路”金融指導原則,融資指導原則,積極開展國際金融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建立“一帶一路”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巡視員王建軍表示,在雙邊合作為主線的基礎上,第三方合作可作為推動相關各方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方式,具體包括政府間合作、企業層面合作、金融機構聯合融資以及智庫研究機構的知識共享。
作為中國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的第三方,跨國企業將在聯合融資和知識技術交流領域充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