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談三分鐘】「少年股神」12歲炒股 入Excel賺千萬

1 : GS(14)@2015-03-22 21:02:43





香港係炒賣之都,每隔幾年都會出產一個「少年股神」。繼炒比亞迪(1211)而紅嘅電台節目主持人火燎森之後,今年又有雜誌訪問了一位「少年股神」郭基富,據稱佢12歲開始炒股,炒到今年24歲,身家已經有8位數字,炒到有成千萬,原來只係入Excel,發達有冇咁簡單,即刻睇「青談三分鐘」啦!唔夠喉、想留言?即上Facebook專頁:http://goo.gl/FjdqtM第一集(正在播放)第二集星期六下午一時「即時新聞」財經全球首播星期日隨「今日蘋果」財經光速重播第三集星期日下午一時「即時新聞」財經全球首播星期一隨「今日蘋果」財經光速重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21/19084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40

【青談三分鐘】少年股神醒你 令你震驚的必勝心法!

1 : GS(14)@2015-03-23 08:46:35





12歲就炒股嘅「少年股神」郭基富(Keith),今集將會公開佢「炒股兩大必勝心法」!係咪好想知呢……嘿嘿。第一式,就係「分注買入」,第二式,就係「異動即衝」。噢!唔明?即刻去片,散戶立即明白了!第一、二集光速重溫,即上: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fi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23/190868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01

【青談三分鐘】韓流入侵 黃子華壽司預言又中!

1 : GS(14)@2015-03-29 13:26:17





曾經,我哋講笑話,話壽司只係將一個飯盒切開十份,細份上賣貴啲。韓流近年征服世界,估唔到,征服埋日本傳統:壽司。韓式熱食壽司、餐肉卷物,呢啲只係講笑時飛過嘅諗頭,都一一實現,究竟韓風大旺,對日本壽司有乜影響,今集,元氣營運總監葉育康同我哋拆解!唔夠喉、想留言?即上Facebook專頁:http://goo.gl/FjdqtM第一集光速重溫,即上: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fin第二集(正在播放)第三集星期日下午一時「即時新聞」財經全球首播星期一隨「今日蘋果」財經光速重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29/190942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03

理大新系統 三分鐘測中風準確率達九成

1 : GS(14)@2015-05-12 23:02:11

【本報訊】中風治療爭分奪秒,越早治療病人可完全復原的機率越高。理工大學研發一套電腦輔助系統,分析病人電腦斷層掃描影像,比較腦部密度數據,可於3分鐘診斷病人是否中風,或分辨缺血性中風或俗稱「爆血管」的充血性中風,準確度達九成,可成為醫生斷症好幫手。記者:嚴敏慧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系主任鄧福禧表示,確診中風病人一般要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再由醫生分析影像,評估是否有血管栓塞或出血情況,再決定治療方案。病人每次照電腦掃描會有80至100張影像,肉眼斷症需時最少10至15分鐘,且過於細小的變異較難察覺,有機會出現漏診情況。新系統不但縮短至3分鐘,最細能偵測到1毫米病變區域,即極初期中風亦能測出。




比較左右腦影像密度

新系統分兩階段評估掃描影像,第一部份是運算算式,會自動分析80至100張影像,透過人腦的左右對稱原理,程式會自行比對左右兩邊腦部的密度,當有地方密度有改變,即代表出現問題。鄧指,影像密度較低的區域,有可能是缺血性中風,反之則為充血性中風。系統會抽取懷疑中風的範圍,並加以標示。第二部份即人工神經網絡分析,系統已預先輸入22個圖像特徵,以分辨有關掃描結果是否中風。研究人員利用26名公立醫院中風患者及26名健康人士的電腦斷層掃描影像,評估系統分析的準確性,結果顯示診斷準確度達90.4%,靈敏度為88.5%,沒有中風的檢測準確度則為92.3%。鄧指,系統能偵測細至1毫米病變區域,一些中風早期變化,包括如腦溝不明顯及一些大腦動脈徵象等亦能標示,醫生掌握相關資料數據後,可再判斷患者腦部是否有血塊等症狀,然後再確診。不過,鄧表示,系統不能取代醫生角色直接決定病人是否中風,但可作為第二參考,尤其讓非專科的前線醫生診斷疑似中風病人時,多一個參考。他指,正與公立醫院商討是否可引入新系統,又希望系統繼續優化,如改善資料輸入程序,下一步則可發展雲端應用,讓醫生能於手機等接收評估結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2/191444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69

獲6.6萬票 梁天琦豪言「泛民建制本土 今後三分天下」

1 : GS(14)@2016-03-01 18:10:57

■梁天琦昨在點票中心高舉代表其選舉編號「6」的手勢。朱永倫攝


【新東補選】【本報訊】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在新界東補選中取得6.6萬票,他認為今次選舉結果顯示,香港政治不再是泛民、建制二元對立,「而係三足鼎立」,又明言本土派會整裝待發,9月進軍政治圈,強調理念不同,拒與泛民協調。而補選中力撐梁的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昨更率先宣佈9月派人參選立法會。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認為,補選結果反映特首梁振英想以強硬政策踢走泛民,反而令本土力量冒起。記者:陳雪玲梁佩珊年僅24歲的港大生梁天琦首度參選立法會,他在初一旺角騷亂一役被捕後,立即成為選戰焦點。梁天琦公佈選舉結果後稱,過往政府、政黨,以至主流傳媒不斷描繪為暴徒的人,在新東補選後證明,他們已成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今後將是「建制派、泛民主派、本土派,三分天下」、「今日我哋攞到6.6萬人授權,證明主流絕對唔係大晒」。




陳雲擬9月出戰新東

梁稱未肯定會否參與9月立法會選舉,但相信如果本土派協調得到,相信會有勝算。他又強調「以武制暴」是本民前的參選理念,打壓越大將反抗越大,認為導致香港亂局,責任全在當權者。雖然梁未肯定會否再參選,但力挺梁的政治組織,包括陳雲的香港復興會、黃洋達的熱血公民及黃毓民的普羅政治學苑昨日宣佈,組成「全民制憲委員會」,擬派人出戰9月立法會選舉,初步計劃是鄭錦滿出戰港島區,鄭松泰參選新西,陳雲則循新東參選,黃洋達及黃毓民仍在研究誰參選九龍兩區。他們指,若5人皆當選,即會發動辭職公投。被問到參選新界東會否代表跟梁天琦對壘,5人稱即使與本土派一同派人參選亦不成問題,黃毓民稱選立法會的計劃始於去年,故不存在「食住梁天琦高票落選個勢」才宣佈參選立法會的計劃,有信心在9月能再下一城。有分析認為,梁今次得票不少來自社民連梁國雄、人民力量陳志全及新同盟范國威的支持者,日後可能會有更多激進本土團體參選,梁國雄稱現時難言對9月選情影響,但他指今次投票率較2012年低的情況下,楊岳橋有此得票,相信他的支持者是投楊一票。陳志全則說,上屆他參選亦被指分薄梁國雄票源,但事實新東選民有智慧成功配票,令他們同時入議會,他形容9月嚴峻,挑戰在於如何令非建制取得最多議席,但強調「我唔會同人鬥激」,堅持非暴力議員抗爭,如「和平佔領主席台」的方式,反問無底線抗爭如何阻高鐵撥款,「同保安打交?唔夠打㗎」。




陳健民斥梁特自招局面

范國威表示,梁天琦提出的本土政策,他過去亦有提及,但他與梁的路線不同,堅持非暴力原則,明言在抗爭路線上不會調整,「唔會因為咁而去掟磚」。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則在facebook發文,指梁振英妄想雨傘運動及旺角騷亂後,市民會站在他那邊,再借機在議會中踢走泛民,誰知在區議會選舉及今次立會補選中,建制力量卻不進反退,形容弄至今天局面,全因梁想踢走泛民,最終只會迎來本土,認為中共現在要決定的,「是踢走泛民還是踢走梁振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1/195115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00

【男女之間】越親密免疫系統越相似 同居三分險

1 : GS(14)@2016-03-14 01:44:48

有研究證實,相處越久而又越快樂的夫婦情侶,樣子會越相似,但原來不只樣子會似,連免疫系統都會變得相近。比利時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最近進行研究,邀請670位健康人士進行血液測試,分析他們的免疫系統。期間再觀察當中的150位,看他們六個月內身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最後發現70對夫婦的免疫系統非常相近,與陌生男女相比差異少過50%。


負責研究的Dr. Adrian Liston指,人的免疫系統25%來自遺傳,75%受外在環境影響,包括飲食、運動、壓力、酒精攝取量和睡眠等等。同居男女多數有類似的飲食和睡眠習慣,所以他們的免疫系統都會變得相似。另外,同一屋簷下有着一樣的細菌,還有別忘記,每次親吻都會交換180萬個細菌,所以通常一個病,另一個都會跟住病。但千萬別以為病痛只限於傳染性疾病,原來一些非傳染性疾病都有影響,例如糖尿病、癡呆和心臟病等等,同居都可能會增加或減低你患病的風險。記者:陳倢資料來源:Glamou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3/195271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49

三分鐘內與131人自拍發哥玩Selfie 誓破世界紀錄

1 : GS(14)@2016-05-19 02:23:02

■(右起)城城、發哥與梁家輝挑戰健力士自拍紀錄,參加者在旁排隊逐一自動波埋位影相。


周潤發、郭富城及梁家輝3位《寒戰II》主角,昨日在旺角麥花臣體育館舉行「挑戰世界Selfie紀錄」,發哥手執電話帶領現場觀眾於3分鐘內逐一自拍,有望成功打破105人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自拍王發哥主理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他事前已安排工作人員試位,隨後又親自指揮現場燈光安排、移動佈景板等,首次進行挑戰時,由伍家謙及呂麗紅校長打頭陣,發哥摩打手狂按電話完成首次挑戰,但初次嘗試未成功,他說:「影咗過千張,1秒拍6至8張,有幾下甩咗手,可能做唔到個紀錄,聽講有兩次機會,嚟多次。」



下令唔准郁

第二次挑戰時,發哥要求所有參加者在拍攝時盡量不動,以免影響拍攝,就連城城和家輝亦不敢亂動,最終有131位參加者成功與發哥、城城和家輝自拍,發哥即笑說:「開頭影咗999張停咗,之後再影576張,加埋影咗1575張,應該破到紀錄。」城城也表現得很興奮,知道發哥拍到很累,家輝就笑言替發哥手指痠,不過完成創舉的發哥就回應:「我唔痠,啲人叫我影相,我都話舉手之勞。」原本在大馬拍戲的城城,昨日請假回港宣傳《寒戰II》,能參與挑戰世界紀錄,他感到很開心說:「幾好玩呀!可能郁一郁影嘅相都係廢,唔知發哥喺屋企有冇鍛煉。」城城又指自己平時都有好多機會自拍,最多就是拍打邊爐與朋友分享。採訪:張俊銘攝影:仇志德



■負責揸機的發哥下令不能亂動,連城城及家輝都不敢隨便換甫士。

■三人在台上完成挑戰,再在台下自拍輕鬆得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6/19613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254

提名欠透明 三分一人出席率不過半 合規顧問籲改革上市委員會

1 : GS(14)@2016-08-31 08:07:56

【明報專訊】近期掀起廣泛爭議的上市監管架構諮詢文件,焦點主要圍繞證監「奪權」、上市審批效率等,不過,基金及投資機構合規諮詢顧問公司天智發表回應諮詢文件,重心卻放在現行上市委員會制度存有不少問題,例如透明度低、委員出席率偏低、成員背景來源狹窄等,故認為有必要進行改革。港交所(0388)則拒絕就建議評論。

明報記者 徐寶文

天智諮詢回應文件中,提出對目前委員會的合適性存有疑問,其中更提到上市委員會的出席率問題。根據資料,去年上市委員會28名委員中,有6名委員在例行會議的出席率不足八成,其中當然成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出席率更只有49%,惟據接近港交所人士稱,有見去年後期上市諮詢方案已在籌劃中,顧及證監意見,李小加自主減少出席上市委員會例會;例會以外,紀律聆訊及覆核會議是缺席「重災區」,去年分別有11及13人出席率低於五成,相當於委員會約四成人數(見表1)。

李小加出席49% 因上市諮詢開始籌劃

文件又稱,相信委員會絕不會讓有利益衝突的人士參與上市審批,但若大量委員因為直接或間接利益衝突而缺席會議,將會大大減低上市委員會的效率,故天智質疑經常缺席會議的成員,是否應該繼續留在委員會內。

另外,雖然現行規定要求上市委員會中,要有8名能代表投資者,餘下19名能平衡業界各界,但天智認為目前委員會的成員,普遍來自專業界別,零售投資者的意見未能充分反映,而且其專業界別亦僅限於法律、投資、會計及審計界,不能充分代表市場各界(見圖)。

不公開決策過程 缺乏與公眾溝通

最後一點,則是上市委員會透明度偏低。天智表示,上市委員會雖要求有利益衝突的成員避席,並紀錄在案,惟委員會從不公開會議紀錄,僅每年發表1次報告,但沒有披露決策過程,缺乏與公眾溝通;上市提名委員會的提名標準,亦沒有明確原則,委員會亦不會發表報告,外界難以理解每一項的決策。

倡擴大成員人數 邀知名投資者散戶

天智認為,上市委員會有必要改革,並建議擴大上市委員會的人數至35人,以讓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士加入,以照顧市場各界別人士的意見,例如參考恒指的分類,從金融、地產、商業、工業等邀請各界加入;亦建議上市委員會加入一些知名投資者,以代表散戶,同時為委員設下最低出席次數要求。此外,可考慮增加上市委員會發表報告的次數,以增加面對公眾的透明度。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00&issue=201608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799

溫州業主被要求補地價三分一

1 : GS(14)@2016-09-01 06:00:57

【本報訊】今日溫州,明日香港?今年初溫州一批房屋地契到期,業主曾被要求補地價三分一。今日香港地契無問題,但30年後去向如何,屆時是否國土局管理、會否步溫州後塵,已成樓市熱話。香港處理地契到期問題已經有先例,薄扶林花園地契2006年到期,當年地政總署免補地價延期50年,差估署向業主徵收差餉的3%作地租,當時每季差餉由約1,290至約4,000元,地租每季約40至約140元。


憂事件重演


2047年後是地政總署處理續契,還是國土局管理引起熱話;事關不少人擔心未來會否重演今年初溫州補地價事件。浙江溫州一批房屋土地實際使用年期只有20年,遠低於70年上限;據內地傳媒估計溫州市區有600多個單位地契今年到期,業主被要求補地價,其後發現包括深圳在內的多個不同省分亦出現類似情況。溫州傳出其中解決辦法,若地權未逾期,可按市價40%補地價,續期70年;已過期則須繳付全數。■記者陳家雄、黃翹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31/19755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846

陳景祥﹕立法會三分天下大勢已成

1 : GS(14)@2016-09-07 07:58:14

【明報專訊】通常一場選舉過後,政治形勢就會明朗。剛在周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直選五區出現新舊交替、本土力量登場,立法會由傳統的建制對泛民,過渡到建制、泛民和本土三分天下,揭開了議會的新一頁。傳統泛民陣營內「老牌」的民主黨、公民黨大批舊人退出,新人基本上都接得上班;但是,較邊緣的民協就全軍覆沒,工黨則由4席減至1席,未來4年要在議會外謀求生存空間。

所謂傳統的民主派,其實起於1980年代初的區議會選舉,其中民主黨大部分老將都是從區議會開始踏入政壇,成為當年的政治新星。區議會之外,1980年代還有另一層開放選舉的架構——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如果從選舉晉身政途,可以成為「雙料」議員,手上就有充足資源開拓地區工作。

民主派從扎根地區起家,但真正能夠取得多數地位,是在「八九六四」之後;立法局1991年舉行首次地區直選,港同盟與匯點(現在民主黨的前身)在18個議席中取得14席,成為大贏家。從起家到壯大,民主派的政治DNA是扎根地區、搞民生、為基層爭取福利;中港關係方面,第一代泛民很多是民主回歸派,認同中國現狀,希望在《基本法》下保持「兩制」,透過爭取民主普選落實「港人治港」。

有這些政治DNA的老泛民逐漸退出舞台,到了今屆立法會選舉更是徹底換班。民主黨的第一代幾乎一個不留(尚剩涂謹申),換上的都是近10年才冒起的新秀。敗選的老泛民之中李卓人最具象徵意義,他屬於第一代的民主派中堅,又是支聯會核心成員,長期為爭取勞工福利打拼,又支持內地民運,但也難逃敗選收場。在2003年23條立法抗爭之後才成立的公民黨,雖然活躍在政壇的時間比民主黨要短,但第一代的創黨元老同樣已退下火線。

從名稱上的變化,看得出民主派陣營演變的3個階段:從最早期稱為「民主派」(港同盟、匯點、民協),到後來稱為「泛民」(加入了公民黨、工黨等),到現在統稱「非建制派」,主要變化,是加入了幾個在近年才成立的本土派組織。

本土派出現的背景和爭取的訴求跟過去的泛民截然不同。它的第一代由菜園村抗爭、保衛皇后碼頭等社運而起,表面議題是環境、保育,深層訴求是要保留本土特色和集體回憶。保育抗爭之後,隨之而來的是2012年的國民教育風波,及2014年的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和同年出台的8.31人大決議(有關行政長官普選)。在這次議會選舉中勝出的年輕政治素人,都是上述幾場大型抗爭中的活躍分子,他們的主要訴求,已經從過去泛民的「爭取基層民生」轉移到「爭取命運自決」。這批新人和他們的新訴求進入立法會之後,將會逐漸改變議會的生態,「命運自決」的本土意識勢必成為非建制派的主流,傳統泛民也會調整立場,慢慢歸邊。以「本土自決」為訴求,再往前走,可能就是「隱性港獨」,北京到底會如何應付這股新興力量,將是中央政府和建制陣營的重大考驗。

為了令非建制派能保住直選議席的多數,學者戴耀廷教授發起「雷動計劃」,希望以策略配票的方法盡量令更多非建制候選人勝出。我在電台節目中曾經討論過「雷動計劃」的可行性,基於今年參選隊伍太多,而且欠缺準確的民調和高效率的中央統籌機構,進行有效配票難度極高,甚至會因配錯而失去席位。在選舉結果公布後,果然有非建制派成員抱怨「雷動計劃」壞了大事,干擾了非建制派的選情。

我雖然不認同「雷動計劃」的方法,但這次立法會選舉並沒有因為這個計劃而削弱了非建制派的實力,非建制陣營在今屆議會控制了30席,比上屆還多3席,保住了分組點票的否決權。得票方面,非建制派共取得127萬多票,比率為59.5%,維持着建制和非建制的「四六比」,整個政治版圖其實沒有大變,說明了「雷動計劃」並沒有「動」了非建制的議席,這是要還戴耀廷教授公道的。

立選矚目之處 是如何影響特首選舉

其實,今屆立法會選舉矚目之處,是如何影響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兩者雖然沒有直接關係,然而選民對代議士的投票取態,多少反映出民意的動向。建制派由上屆43席減至40席、非建制陣營加入了6名本土派,反映出今屆政府施政無助建制派力量的增加;相反本土派抬頭將會令行政立法關係更緊張、議會內外更不和諧。到底政壇內「三分天下」的局面會如何影響明年特首選舉,很快就有答案。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01&issue=20160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