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11kw4.html
中國醫藥公司搞出什麼爆炸性新藥的事情迷惑不了我,不過如果此類事情發生在其他行業,那麼這裡流露出的一些信息也有警示作用。
1 紅色部分顯示公司過於熱衷披露利好事件,背後蘊含的意義值得警醒。
2 另一處紅色部分顯示,呂猛是乙肝疫苗研究權威的學生,相信這種身份組合會令許多人潛意識裡接受其意見。基於事實而不是基於權威,是必須遵循的原則。如果不能獲得事實,那要麼放棄,要麼只能投入很少倉位投機。
3 如果你遵循謹慎原則,那麼肯定會失去此類消息炒作公司可能的驚人漲幅,重啤今天的價格仍然相對去年低點有重大漲幅,對此,你應該持什麼態度要搞清楚。
================
【註:一株疫苗引發的血案。大成的成本是15元,這還有一倍的利潤空間呢。咔咔。】
重慶啤酒事無鉅細,王晞總會出具研報點評,並總能繞到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研究
重慶啤酒還會有幾個跌停?
2011年12月8日,重慶啤酒一份「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研究進度暨復牌公告,對13年的乙肝疫苗研究初步結論進行了並不算不完整的公告,引發了市場「疫苗研發失敗」的解讀,重慶啤酒股價從83.12元的高位一落千丈。
大成基金因9只產品重倉重慶啤酒而深陷其中,興業證券的醫藥行業研究員王晞也因2009年以來28份強烈推薦該股的研報被推至風頭浪尖。
事實上,就在該公告發佈的前兩個星期,王晞還出具了一份強烈推薦的研報,認為「治療性乙肝疫苗與對照組之間,治療結果應該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疫苗對慢性乙肝治療有明顯效果」。
王晞為何對重慶啤酒如此篤定?
截至發稿,理財週報記者與王晞一直無法取得聯繫。興業證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是研究員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現在重慶啤酒最後的公告都還沒有出來,說什麼都太早了。」而興業證券研究所開始閉門謝客,「他們最近都統一不接受採訪」。
28份「強烈推薦」
據邁博匯金發佈的研報信息顯示,2009年至今14家券商研究所發佈重慶啤酒的研報共計60篇。其中僅興業證券的王晞就出具了其中的28份研報,份份「強烈推薦」。
2009年重慶啤酒乙肝疫苗的研究進入II期B階段臨床,王晞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頻繁發佈重慶啤酒的研報,且關注點均在其乙肝疫苗研究。
2009年8月20日,王晞出具了第一份強推研報《橘子快紅了》,認為「治療性乙肝疫苗曙光已現,預計治療性疫苗在2013年可以上市」。
半年後推出名為《橘子紅了》的研報,認為「前景可能超過我們此前的預期。橘子紅了,我們只需要在樹下等待摘果實」。
「我們認為其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這是王晞研報中出現的高頻語句。
2010年之後,重慶啤酒乙肝疫苗II期B階段臨床研究進入攻關階段,王晞的強推研報也越發緊湊,幾乎每個月均會適時發佈2-3份。
在此期間,重慶啤酒事無鉅細,王晞總會出具研報點評,並總能繞到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研究。比如在一份對重慶啤酒2009年三季報的解讀性研報中,提及公司繼續對乙肝疫苗II 期臨床試驗研究投資1億元研發資金和建設資金。王晞適時將此舉解讀為「表明該項目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投資者並沒有等來樹上掉下的果實,截至12月15日,投資者等來了連續6個跌停板。股價如啤酒沫一般迅速消退。
至今為止,王晞再未發佈重慶啤酒的任何研報。針對這一事件,興業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王晞本人的態度為「不發表一切看法,等待進一步的實驗結果」。
據重慶啤酒最近一份公告,「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II期臨床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終稿將於2012年1月6日出具,該項目臨床研究總結報告終稿將於2012年4月6日出具。
重慶啤酒是否真的如此被認可?事實上,一直以來大部分機構均持保留態度。
2009年以來重慶啤酒的60份研報中,不少券商僅出具過一份研報便再無關注。比如浙商證券和國信證券,僅在2009年初分別出具過一份針對其主營業務的中性評級的研報。國泰君安出具過兩份研報,評級均為中級,天相投顧對重慶啤酒的評級也一直維持在中級。
另外東興證券、上海證券和宏源證券曾分別出具過《啤酒競爭對手直逼家門口,乙肝疫苗3-5年才能見效》、《業績無起色,疫苗預期支撐股價》、《主業增速放緩,疫苗效果有待觀察》和《主業增長受限,疫苗促業績尚需時日》等研報,看空重慶啤酒。
強烈推薦背後
一票機構皆不看好,為何獨獨王晞力排眾議強力推薦?
「他自己有利益在裡面。」滬上一位與王晞相熟的機構人士一語道破。「這就是他們的遊戲,大成重倉重啤,興業推重啤,大成給他們分倉佣金。王晞也獲得新財富投票支持。」
「興業肯定有大成基金的分倉,他們機構銷售部的人應該最清楚。」滬上另一位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不過公開信息無法查閱基金分倉情況,上述說法亦未得到興業證券方面的回應。
但從王晞發佈研報的密度來看,難免令人生疑。重慶啤酒每一次公告之後,都有王晞力挺的研報出爐,無論是乙肝疫苗研究新進展,還是股權轉讓,還是更改公司章程,抑或是股東會議,王晞都能落腳在乙肝疫苗項目上。
滬上一位投顧人士向記者表達了不滿:「王晞喜歡搞小票博一把。以前說廣濟藥業的拐點,一直沒有拐出來。然後又推鑫富藥業,拐點也沒有拐出來。現在重慶啤酒這顆地雷也炸了。」
而重慶啤酒自身的態度也疑點重重。去年至今,重慶啤酒幾乎每月發佈乙肝疫苗研究進展公告,「一點點進展都要發公告,就是為了配合二級市場炒作。」滬上一位私募人士如此認為。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興業研究所、大成基金和重慶啤酒利益是綁在一起的,對於這種『獨門重倉股』,賣方出報告要看買方臉色,公司發公告也需徵求基金意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王晞2009年開始發佈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的研報,大成基金也正是在這一年第一季度建倉重慶啤酒,成本在15元左右。重慶啤酒的股價在多方資金的推動下一路上揚,大成基金在三年內回報超過300%。而就在2011年11月25日,王晞發佈最近一份重慶啤酒的研報這一天,重慶啤酒還暴漲7.28%。
但目前股價重創,大成基金焦頭爛額,旗下9只基金持有重慶啤酒合計高達4495萬股,流通股佔比接近10%。「大成基金的醫藥研究主管呂猛是乙肝疫苗研究權威聞玉梅院士的學生。呂猛認為重啤可以搞成。而大成的高管認為題材概念很好,於是集中持股。」上述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基金很多時候是拿著基民的錢在賭博
差不多半年前,當金界傳出可轉債消息時,我比較銀基和金界,斷言銀基好於金界,現在看正好相反。
後續我一直追蹤銀基,因為我說過它不是那種可以一直放著不管的,其報表出來後大失所望,可以看我下面帖子及回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10ul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trk5.html
它沒有傷害到我。
銀基確實問題越來越多,不過我也注意到積極因素。查看其報表附註中對廠家承諾的銷售額極大(這個承諾是無需有意對投資者造假的,因為他並未大肆宣傳),若果實現,業績會非常好,當然,若實現不了,它要承擔責任,可能會喪失一些代理權(奧思集團就是如此)。
我繼續觀察,當看到梁國興又連續入貨,我又買了點,當然,這次不能重倉,因為現在的風險較以往為大,看看結果如何。
至於金界,還是不敢碰。
最近一段時間,渾水、匿名等機構,結合媒體力量,審計師配合,對港股問題股進行了大規模的阻擊。
觀其報告,都是準備充分,耗時數月,現場蹲點,絕不是隨便說說的。這種大規模的阻擊相信是一場精心準備的有組織之戰,其背後必有未現身的集團支持。從做空中它們能夠獲得巨額利益,其整體攻擊手段令人驚嘆。
超大、博士蛙、大慶乳業、瑞金、澳優、雨潤、華寶、首鋼福山,不知下一個會是誰。
這些公司有純粹的騙子,但是不是也有機會呢?
考慮到他們的目的是要做空賺錢,而且不會受法律制約,因此其有極大動機對問題會極盡誇大,會蒐羅所有負面因素,而有意縮小正面因素。這正好可以幫我們仔細審查這些公司,甚至可能在相反的方向證實什麼。
看了「匿名」對華寶的指控,「匿名」懷疑通過巨額收購抹去賬上虛擬現金,與我以前的懷疑一致。「匿名」對華寶收購朱林瑤的資產在半年內業績突變的懷疑也頗 有道理。不過對客戶的調查卻顯草率,拿幾個不重要的國外客戶的說辭得出的結論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國內客戶調研極少,考慮到其不用為其言論負責(如果是大刊 記者調研要可信得多)及其動機,這部分很難斷定其說法。另外,匿名聲稱的香料佔香煙成本的比例對算過程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可以用華寶的10億元利潤倒推 看看)。
其他幾個方面,朱林瑤大手減持,當然反映利空,但其從97%減到30%多,其中至少前20%多是必須要減的,為滿足流通比例需要。「匿名」並未指出這點。麥建光曾任華寶「審核委員會」主席,大利空。
現在談談相反的看法
1 首先,這次報告令人驚訝地沒有調查華寶的工廠,「匿名」花了大量時間去非洲和德國調查了華寶所謂天然原料點和研發中心,可這兩個點對華寶業績其實沒什麼影 響。「匿名」們調研其他公司時,經常派人在其工廠外觀察貨流情況,可這次卻未提及,什麼原因?難道是看到了不願看到的情況?
2 確認了華寶的煙用香精領先地位:. In our conversations, Huabao wa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o be China's leading tobacco flavouring supplier.
3 確認了華寶還是能夠賺錢的,「匿名」從國家工商總局取得華寶的23(匿名聲稱佔華寶99.5%產能)個子公司報告的2010年的 net income為12億港幣,華寶年報為16億元。匿名進而稱如果去掉研發費用,利潤為10億元。
那麼至少說明華寶還可以生成10億港幣利潤。如果此數據為真,至少說明華寶還是很能賺錢的,考慮到市場情緒,你願意為此付多高的pe呢?
如果有朋友分析一下對首鋼資源的質疑報告就好了。
也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極低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