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0年回顧(2)-投資回報(更正)

關於之前的回報,可參考該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3651

今年,組合的表現其實尚算平穩,回報率達到54.56%,加上持續投入的資金外,組合的資產增加約80%。

首4個月,在才庫(550)及奧普(477)協助下,組合的資金其實一直保持增長,就算當時股市不穩,回報仍然多次創出新高,但在2010年4月底至5月間的一段暴跌,使回報由4月13日的37.15%,跌至5月26日的6.38%,可是跌幅之慘烈,其後股市回穩,回報漸漸回復,加上年底3個月憑建福集團(464)、中港照相(1123)及奧普(477)追回前高位,並破一個大關口。組合的全年變化如下:


至於組合持有的股票有10隻,包括卓高國際(264)、長江製衣(294)、愛高集團(328)、越秀房地產基金(405)、奧普(477)、利記(637)、新華文軒(811)、AIA(1299)、重慶農村商業銀行(3618)、中國動向(3818)9隻股票,現金比率不足1%,股票比重頭三名主要為新華文軒(811)、奧普集團(477)及利記(637),佔組合約56%。

本年希望仍然能保持收息金額上升,並持續不斷以換走低於股息5%的股票,並減少抽新股,以達致目標。預期最大回報會來自新華文軒(811)、奧普集團(477)及卓高集團(264),但通常年初的估計都會錯,所以此預期和最後可能相差頗大,敬請留意。

去年的展望對今年的自己都會有用,再摘錄如下,並以此作結:

學習認識股票底細,堅定持有信念,以中長線眼光買股。還有在熊市上一定要儘量減少持股,只保留少量房地產資金的倉位,並要努力研究股票,以基本因素及概念所在選股,另外要大膽主力購入,才能獲得厚利。

我要記得,買股賺錢是幸運,輸錢是功夫不夠,不要怨別人,這樣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要保有足夠的現金,亦要使手上的股票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才能以戰養戰,在低位購得股票,才能獲得厚利。」

請記得我不是一個完人,我也會有錯,請大家在我錯誤時多多提點,謝謝!

來年和大家再會,並祝大家新年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24

201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2/2010.html

      預祝各位新年快樂,今天是本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了,回想起一年內的操作,由年頭極度大膽到現在極度驚慌,可想而知巿場是如何了,我記得年頭還在 全倉進擊合和公路基建和惠理集團,到目前一刻差不多現金多過股票,年頭幾乎想都不用想就可以進場了,可是現在再怎樣想也不怎麼敢深入陣地,巿場絕對地高估 了。還有,貨幣因素已開始由鬆轉緊了,人心亦開始思變,這些都會扭轉股巿的上升局面,我看目前而言想要繼續上升,至少政策要更明朗才可以,不然來年只會呈 現上下波動但沒有突破的格局,就算係有都是炒價而不是實質經濟支持的。

        對於2011年的看法,我個人仍然是保持非常保守的態度,至少可以跟你說,過去兩年沒有旅行的可以去去旅行了,人生除了股票也該出外見識 見識吧,對住股巿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忍不住高追低沽的,而且未來一年我相信每次上升和下跌的幅度也會比今年來得大,題材也不見得會有多新鮮,主要是加息和量 鬆,天下間沒有新鮮事,人心的欲望和害怕千百年來也沒有怎樣變化,這才是股巿的關鍵,奉行價值投資,也不一定要急於一時三刻內建倉,長渣直到永遠,相反, 等待一個合理的買進時機才是致勝的關鍵。天下間最危險之事莫過於大喊銀紙變垃圾,要是你認為真的垃圾了,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會不問價追入資產,而其實公 司營運的時候不就是在售出產品換回銀紙嗎,你極其量只是買進了一個垃圾回收商吧。看清這些嚇人的言論有助於你發揮真正的投資技巧。

        今年整年的回報率是15%,而單是下半年則只有5%可言,當大巿真的大幅向上升之時,通常我搵錢是十分之少,這點各位要留意,我非常討厭 風險,尤其當股巿臨屆於高位之時,我寧可買進債券或者定期存單爭取5%的回報,也不願冒著下跌30%-50%的風險來爭取低於跌幅的升幅,所以來年我認為 關鍵是找出兩次較大的下跌波動,適量買進並等待回升沽出,以小波動爭取全年業績,我相信未來一年會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要看的是想買進的股票會不會跟除波動 罷了。

        總結過去有助於各位提升投資水平,看清楚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有助於你未來不再犯下同樣的錯誤是極為重要之事,還有敢於承認自己真的知道和並不知道的事情也是極其重要,人貴自知,如果不知道的話將會付出的代價真的很貴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4

转贴:2010年股市中的笑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n1mi.html

作者:雪狼

 

    爱一个人,让他去炒股;恨一个人,让他去炒股。
 
   哥有这么个损友,幼儿园抢我棒棒糖,小学抢我小红花,中学抢我女朋友,大学让他接收我GF,他又不同意了。
 
   要不是哥打不过你,哥早就跟你翻脸了。仇恨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哥要象星矢一样爆发。

 
   三个月前,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居然要炒股!慕名哥10年的炒股绝学,拜我为师。哥这个神气,从巴菲特讲到哈里波特,从格雷厄姆讲到萨达姆,听得他佩服 得五体投地,大喊相贱恨晚,你就是傻B中的战斗机,哥就是贱-人中的VIP。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哥一夜没睡,专找业绩差的,价格高的,看着危险的 票,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标的,价格30元,业绩6分钱。想到我失去的棒棒糖,想到我失去的小红花,想到他抢去的女朋友……哥仰天长啸,你的死期到了。在我 要学巴菲特长期投资的叮嘱声中,他象获得圣杯一样捧着写下600259的小纸条走了,看着电脑屏幕上我的600036,我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哥精心布局,却猜不中结局,自从哥推荐给他那个票后,那个票却跟吃了兴奋剂似的,连续大涨,我想他估计早就卖了吧。2个月前,他请我吃饭,很内疚地对我说:
 
   “师父,我没听从您的教诲,您给我的票我没拿住。”
 
   “哦,这种牛票新手拿不住是正常的,30几卖的啊?”
 
   “80卖的,卖了没几天就100了,师父,想起你跟我讲的哈里波特的长期投资,我很后悔啊。”
 
   想想哥拿了一年的600036,哥痛苦地捂住脸扭向一边,你给我滚,马不停蹄的滚... ...

 
   前天啊,他突然来到我家,手提一筐大闸蟹,进门就叫:
 
   “师父,我看了你的帖子。”
 
   “我的帖子?”
 
   我愕然,难道我评论饭岛爱的帖子也被发现了?哎,我用的是马甲啊。Oh~My lady gaga~ 网络传播的速度太快了。
 
   “师父,我看了你的榨菜帖子,原来榨菜比稀土还好啊,我早上25元多全买了榨菜了”他兴奋地搓着手说。
 
   我默默地问:“你全买了榨菜?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涨吗?”
 
   “嘿嘿,不知道。”
 
   哥痛苦地捂住脸扭向一边,KAO,连贝克汉姆都不知道,你丫有什么资格敢跟我谈篮球?!

 
   今天上午又接到他电话,说他被请到中户室去了。他已经是名人啦,他说他永远会记得哈里波特的价值投资和萨达姆理论。
 
   然后他很愧疚地说,师父,我又换了新票了。
 
   我木然地问:换了啥?
 
   他:招商银行。

 

   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0

2010年,等待市场“忽然认识”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044

正在过去的2010年是个复杂的年份,也许是好日子的结束,也许是好日子的开始。


   我原来在快餐店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和我一样是实习店长,他喜欢上了我们店最漂亮的一个女孩,有一次下了夜班,那个女孩约他去酒吧,他和我们打了招呼兴 冲冲的出发了—我记得他牛仔裤的兜里鼓鼓囊囊的,大概里边塞满了杜蕾斯—但是,第二天,他告诉我们,那一夜什么都没发生,他们只是喝酒然后各自回家。一切 条件都具备了,干柴烈火的一对男女、夜、杯中之物、酒吧的情色音乐、各种型号的杜蕾斯,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种情况就像2010年,各种让投资者心悸的条件都具备了,高杠杆的金融产品、高风险的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另外还有多变的货币和产业政策,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的财富来讲,2010年几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过也许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奇迹总是在很少的年份才会出现。
还是按老规矩,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件非常庸俗的事情,看一看我们理财版在2010年的投资建议的准确率怎么样。之所以说这个事情庸俗是因为首先我们总是反对预测的,但是又总是为了自己预测正确而欣喜为预测错误而颓丧;其次是在此我们还要嘲笑其他预测者的预测。
根据经验,“分析师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确是一句真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所有的分析师都在争论整个市场是会出现“V”型走势还是会出现“W”型走 势,结果股市基本上呈现一条直线。当然可笑的还不止是分析师们,我们的预测也同样是不太靠谱。我们曾经认为在2010年,如果投资于银行、钢铁,那么这个 投资者的年度亏损将达到10%—20%。当然,如果采取我们一直坚持的小步慢跑投资法,会把这种损失减小到0—5%左右,但是这个成绩也比整体市场水平要 差很多。如果可以的话,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长期投资。在流动性增加的情况下,很多有价值的股票却都在下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是坏事,因为那些便宜而有价 值的公司在这种时候并不难找。从这点看来,价值投资这些理念用途广泛,它既是价值追求者的启明星,也是预测错误者的遮羞布。
我们也有预测对了的一部分,比如周期性公司中的有色、煤炭在2010年的增长幅度都不错,很多有色公司的价格在2010年上涨了一倍以上。这些产品的 公司就像广发证券的朱平所说的那样,那些公司已经走出了周期性的低谷,收益已经开始上升,但是市场对它们估值的提高需要一种“忽然认识”,这种忽然认识可 能是一个政策一个突发事件或者是一个杰出周期性公司业绩的明显改善。如果这种“忽然认识”不来怎么办?投资者就等待它到来吧,它总会出现的。
在所有我们的预测中,黄金价格的预测离谱程度是最严重的,我们本来认为经济会在2010年走出迷茫,人们对黄金的依赖会有所降低,美元价格会保持比较 平稳。但是世界经济似乎还是和2009年一样没谱,而且欧洲的国债危机也越来越不可测。黄金价格总是和衰退魔鬼站在一边,在2010年,它的价格还是屡屡 创出新纪录。如果一个投资者孤注一掷地在年初买入黄金,一直持有到年末那么他的投资收益将有30%左右。
据布隆伯格的资讯数据显示,在2007年以后世界黄金使用量一直在下降,2008年比2007年使用量下降一成,而2009年比2008年更是下降了接近两成,在印度很多消费者已经减少对黄金饰品的购买,原因很简单,那些黄澄澄的链子太贵了。
人们也许愿意把更多的黄金用于投资,不过黄金投资市场上也有问题。由于黄金价格上涨的火箭速度,这就值得骗子们在做假上花一番功夫。比如金属钨的比重 和黄金很接近,如果在金条中灌入钨的话,即使用比较复杂的手段,这种钨条也很难分辨出来,造一根钨金条的成本在5万美元,而一根纯金条的价格大概有50万 美元。如果很多黄金基金公司的仓库里藏的金条只能去做灯泡丝,那将对黄金价格是个大的冲击。不过话说回来,黄金这种东西的价值真的很难判断,因为它的价格 完全依赖于人们的心理偏好,价值投资者也许根本不应该去管它。
对于大城市房屋的价格,我们的预测是准确的,这些年的房屋价格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2009年处于加速阶段,不管是投资者,刚需们还有旁观者都感到 晕眩,而2010年这种加速得到了缓解,在一些一线城市的房屋价格似乎真的出现了缓慢的下降。除了急于出手的投机者,光从房屋价格曲线上说,这是个大家都 能接受的结果。
2010年的投资,就像我们年初说过的,可能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收益将在不短的时间里保持一种比较低的收益率,这个比较低是相对这 个世纪前六七年而言的。新常态的说法和美国非常流行的“婴儿潮”对投资市场地预期有暗合之处。1993年,美国的哈利·登特曾经写过一本《繁荣可期》—据 说登特从1980年代就开始准确地预测股市,不知道这种神奇的能力和与他名字相似的哈利·波特有没有关系—他指出了资本市场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在1945年左右出生的美国人在1990年代正好是45~50岁,这些中年人有着最强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所以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最 为繁荣,而在2000年以后,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这种繁荣也将随之消退。登特预计,资本市场最后将在2010年崩盘,这是因为婴儿潮一代的人将会在自 己退休的时候,大量在资本市场赎回投资换成现金度过晚年生活。
2010年资本市场并没有如登特预期的崩盘,其中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美联储的极低的利率和大批量的印刷钞票。政府通过通货膨胀把婴儿潮一代从市场上拿 走的退休金稀释了,这种稀释工作可能在以后的好多年都将会延续,婴儿潮一代由于资产被稀释,所以可能还要继续进行投资,这也许将会让景气延续。
就像在周期性产品市场上一样,投资市场也需要一个对价值的“忽然认识”,当这个认识出现的时候,投资市场就会转好。而如果它没有出现,投资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等”。

 



流动性泛滥
最可恶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你知道一个地方在不停地把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但是能买到钱的不是自己。流动性泛滥对一般公司人来说,基本上就是指不希望涨价的东西都在涨价。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这个幻想中的投资产品明星。推出后很快就成了专业投资者和交易狂的玩具,总的来看这个玩意对市场的价值发现毫无价值。

 加息
加息听起来很热门,在央行第一次加息以后,所有人都在议论它。实际上,加息对公司人的影响很小,它伴随的一些财务问题,其实都不是加息造成,而是加息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总的来说,不要对加息过于敏感,除了房屋贷款会稍微增加,其余的几乎不关你的事。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预期与我们去年的预计差不多,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但是对通货膨胀最为敏感的恐怕是那些经常在外就餐的公司人,因为食品和基层服务劳动力收 入上升幅度比较大,所以这些公司人会感到通货膨胀真的来了。不过,为了保卫自己的财富水准,多回家陪陪老婆孩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房价
2010年中国大城市的房屋价格是比较稳定的,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真的是不容易,政策当局在这个问题平衡把握上的拿捏,在2010年令人赞赏。
80%的房地产报道是矛盾的,没人知道中国房地产会怎么样。
不过,如果有公司人喜欢看现在电视秀里的劝架节目,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劝架案例是因为房子引起的。在上海的“老娘舅”里我统计了一下,因为房子而引 起的家庭纠纷,大概能占到所有节目的80%。如果房价下跌,会不会导致家庭纠纷减少?很可能房屋价格的泡沫和房屋引起的纠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加薪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人来说,只有加薪是最实际的财富获得方式,所以在这个年代,还是更多的投资给自己吧。

 创业板
关于创业板,我听到一个投资专业人士的见解是,创业板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创业板套现的创业者们不会拿套现的钱去“吃喝嫖赌”,他还会再进行创业,再做 一家所谓的创业公司,再次套现。不过,也许这些创业者套现后去“吃喝嫖赌”对整个社会消费的拉动比他再去弄一家创业公司,再上市圈钱来得还要积极一点。

 海外投资
把部分钱投资到更稳健市场是个好主意,这不一定让你获得更好的收益,但会让你避免更差的亏损。没必要再去寻找风险更高的新兴市场了,因为我们就是。

 买黄金
如果黄金已经增加了你的财富,也别太迷恋它,因为还是那个原因,你没法分清黄金到底有多少价值。其实黄金的市场价格起码有70%要靠市场的“忽然认识”来支撑,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忽然认识”黄金没什么价值,那么它就会变得不值钱。

 投机“收藏品”
这个圈子骗子的产出量总是比机会要多得多,如果有公司人听了某个“专家”的话后,开始相信那些核桃、橄榄核除了砸开吃之外,还潜藏着巨大财富的话,就应该去星巴克买一杯冰咖啡,然后在一个角落里冷静冷静。记住,再好的核桃也只能卖35块一斤。

 第二套房
用房屋作为投资标的涉及道德问题,这在很多市场或者很多时期都是不曾有的。但是如果不允许用房屋来投资,对于一般公司人来讲,还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标的么?关于一线城市第二套房贷款问题成了政策当局的一个态度窗口。

 房租
如果租售比过低,比如说买一个房子要花的钱足可以租这个房子40年,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买房?2010年对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解答,租售比过低存在两个 可能性,一个是房屋价格下跌,但也可能房子租金上涨。有人认为租金上涨是个阴谋,我觉得这是愚蠢的想法。因为如果有谁能控制整个城市房屋的租价,为什么一 定要等到2010年再让它上涨。总之,房屋租金上涨再加上食品生活成本提高让中国大城市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了。

 房地产保有税
如果房地产保有税达不到它希望起到的作用,那么这种税收就可能是一种“坏”的税收—其实从广义来讲,税收没什么好的—而且中国缺乏征收房地产保有税的合理架构,所以如果房地产保有税征收,除了增加腐败的机会和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投资移民和留学价格
2010年,投资移民和留学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对于很多中国公司人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很多国家对中国实施涨价策略—其实他们投资移民价格上涨不只是对中国人—并不是对中国人更讨厌,而是他们那里就业真的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解决。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1

中環在線:2010財經笑話 李華華

2010-12-29  AD





總統篇奧巴馬轉口風

0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

奧巴馬︰掂!掂硬!(Yes!We can!)

o依家……

奧巴馬︰掂?掂啩?(Maybe we can……)

銀行篇銀行劫案逆轉

喺白宮度,奧巴馬接見緊F.B.I.嘅探員……

探員︰報告總統,舊年嘅銀行劫案少咗成20%。

奧巴馬︰做得好!

探員︰但係……銀行打劫人嘅個案就多咗成倍。

奧巴馬︰……

名人篇馬多夫唔教呃

喺監牢,馬多夫同一個監友傾偈……

監友︰喂,你呃人咁叻,可唔可以教吓我點呃人呀?

馬多夫︰唔得。

監友︰點解唔得?

馬多夫︰如果你同其他人講︰「你畀一支煙我,我下個禮拜畀番十支你。」你估其他人信唔信你?

監友︰梗係唔信啦!

馬多夫︰所以我點教你啫﹗

高官篇伯南克怕失業

喺國會度,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好努力咁拉票……

伯南克︰各位,我希望能夠繼續做聯儲局主席,帶領美國……

伯南克返到屋企,佢老婆以好仰慕嘅眼神望住佢。

伯南克老婆︰Honey,你啱啱喺國會講嘢好英呀﹗

伯南克嘆咗口氣話︰出面失業率咁高,我唔繼續做聯儲局主席做得啲乜?

市場篇大客沽唔到貨

有個有錢佬收到風,XYZ會狂飆,佢叫股票經紀盡掃。之後嗰幾日,隻XYZ升到成支火箭咁,個有錢佬不斷打畀個股票經紀,係咁嗌佢繼續掃貨。N日之後……

有錢佬︰係時候嘞!同我沽晒啲貨!

股票經紀︰啲貨俾你接晒,可以賣畀邊個?

生活篇豐田與花旗

有對老夫老妻睇緊電視新聞……

新聞報道員︰近日有多達3.8億隻雞蛋被回收……

老公公︰吓?老婆,乜豐田原來有款車叫「雞蛋」o架?

之後,老婆婆去M記買包食……

老婆婆︰M記幾時多咗個一蚊餐o架?

M記職員︰嗰啲係花旗股票嚟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7

2010年回顧(二)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030

今年最賺錢的投資漢登控股(448.HK)

漢登為我今年最賺錢的投資,原因是曾有一段時期它佔我組合的很大部分,接近40%!雖然我在$1.2以下已經全數沽清(現在是$2.3052周最高是$2.97),但仍有滿意利潤!現價的漢登我仍然覺得是被高估,因為它盈利率偏低,未必經得起周期經濟的考驗。至於其他本港零售股也普遍偏高,且看看六福(590.HK),竟然有很多人說$25依舊是便宜,UOB的某位分析員竟將其目標價定於$50!我斗膽估計他與07年的“前UBS神華$100”分析員是相同級數的。

其實零售業是一個競爭極大的行業,誰不懂做零售?只是買貨賣貨罷了。你每天都要監視對手的一舉一動和潮流的轉變,看見別人什麼產品成功就想辦法引入。因此,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可以決定一間零售公司的存亡!

後記:

昨日去莎莎幫自己店做市場調查時看到其中一位女售貨員對一位女大陸客人的不禮貌行為,接著自己故意試探另一位女售貨員也發覺她對貨品不甚熟悉,連價格也答不上口,竟只說是“差唔多$700啦”,想到它們可能對員工的培訓不足。莎莎並不是“牢不可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5

2010年回顧(完)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036

致各位投資者及本blog讀者:

2010年是我豐收的一年,我的成績遠遠拋離大市,年內組合回報達61.3%,恆指回報是5.3%,計及恆指股息亦只不過是7-8%

回顧年內市場氣氛是中規中矩,時而受熱錢憧憬而上升,時而受經濟憂慮 及歐洲債務危機而下跌,而對於我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很多人認為當市場氣氛好的時候,雞犬皆升,反之則跌,因此尋找好的公司是不重要的,對價值投資 者不利。我則持反對意見。我認為,齊升齊跌對我更加有利,因為我可以更容易以一個低價買入我心儀的公司。當大家都望著別人的舉動而行動時,我仍然專注前方 目的地。因為我始終相信公司的價值不是由市場先生所控制,而市場先生僅是我的僕人。

我只會專注於公司盈利的多少及持續性。雖然通貨膨脹是我的最大敵人,但我從未聽過加息會使一個公司的擁有人馬上割價賣掉手上賺錢的公司。會做這樣愚蠢的事,應該只有市場先生。不竟,現金也會貶值。

而選股方面我只會隨著四個大方向:(1) 簡單易懂的生意﹑(2) 長遠經濟前景好﹑(3) 值得信賴的管理層和 (4) 合理的價錢。當然,我有時會參與一些套利或投機以較尋求短期的回報,但我只會用我多出來的備用資金。

今年我較為進取,平均現金只佔組合的11%,最多為35%,最少為0%。原因是我們發現市場上可投資項目還是不少。

展望來年,我對於經濟總是持樂觀態度,抱著“明天會更好”的態度投資,當然投資時也必定會想及“明天不好怎麼辦?”而為自己留有安全邊際。至於預期回報,我真的不敢寫包單,不過大家總不能過份樂觀地預期2011年的回報會好於2010年的61.3%,我只會盡最大努力跑贏大市及取得正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6

2010年投资总结 01.08 随记 世路劳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oqq4.html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很快就走过了,回顾2010年,整个市场不温不火,上证指数以2812点为中轴上下波动幅度为17.5%,相比于过去4年,这样小的幅度在中国证券历史上极其罕见。全年上证指数下跌14.31%,自己资金净值增长9.82%,战胜大盘24.13个百分点。全年操作少之又少,对银行股进行了极少量的增持,主要投资收益由港股和B股贡献,目前依然重仓持有金融股,金融类企业占资金净值比例高达60%以上。

 

             上证指数      资金净值      VS.上证

2007         +96.66%       +28.89%       -67.77%

2008         -65.39%       -36.70%       +28.69%

2009         +79.98%       +102.51%      +22.03%

2010         -14.31%       +9.82%        +24.13%   

 

    如果以2000年为基点,过去十年中国GDP从8.9万亿增长到33.5万亿,增长了277%,而上证指数从2073点涨至2808点,上涨了35%,出 现了股市与经济面完全背离的情况,这与美国60年代—80年代的情况如出一辙,咎其原因在于2000年的股市严重高估,市盈率高达60倍,而去年底市盈率 只有15倍,可见撇开估值谈经济与股市的关系毫无意义。

 

    然而在今年这样微幅震荡的行情中,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题材概念股鸡犬升天,优质蓝筹股泥沙俱下。一些中小板的公司的估值已经高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一两百倍的市盈率比比皆是;而蓝筹股不断地创出新低,部分企业的分红率已经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以银行股为例,工商银行的分红率(税后)已经达到 3.5%;以银行业总市值5.8万亿计算,银行业的整体静态市盈率已经降至11.4倍,对应2010年的市盈率可能降至8.2倍。而发达国家过去50年里 银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在13-15倍之间,银行的H股对A股的溢价也史无前例的超过20%。

 

    对 于坚守价值投资(尤其是金融股)的人来说,今年的市场用“煎熬”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从年初到年终负面消息从未间断过:天量融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拨备 新政,房地产调控,新巴塞尔协议,提高存准率,加息,信贷控制,利率市场化等等等等....,银行这类政策敏感性行业固然成为了众矢之的,消息无论多空市 场几乎都用脚投票,主要流传着以下几类误解:

 

 

误解一:如果未来房价下跌50%,将会导致银行出现大规模坏账

    中 国的城市化率还在不断提高,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至少还需要20年,以发达国家过往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房价别说下跌 50%,就是出现小幅回调都是难上加难。历史上成熟国家的房价下跌50%的案例有大萧条的美国,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香港和泡沫破灭后的日本,中国的情况不 可和30年代的美国同日而语,日本的房价大跌源于价格严重脱离经济,而香港的房价从80年代9000人民币一平米涨至1997年约7万人民币一平米,到 03年非典时期时平均房价跌至3.4万一平米,跌幅超过了50%,然而这也并未导致银行业的大规模坏账。

 

 

误解二:贷款拨备新政和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业未来净利润大幅下降

    至 于贷款拨备,改变的只是报表上显示的利润,而企业的价值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此忧虑不足为挂。对于利率市场化,这的确是未来的趋势,但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 场化经验告诉我们,利率市场化不会导致银行利差大幅收窄,在美国和日本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利差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实行之前 的1970年,银行利差为3.79%,在利率市场化结束时的1984年利差为3.79%,同样在日本,利率市场化实行之前1982年,银行利差为2%,在 利率市场化结束时的1984年利差为1.9%,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利差并不会出现利差的大幅收窄,如果还考虑到中国目前拥有全国牌照的上市银行 的垄断性质,我们银行的利差在利率市场化后应该比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更为乐观。

 

 

误解三:银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规模太大,增长很慢

    从 封建时代开始,可以说银行业就已存在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在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历史里银行业都表现得相当稳定,在香港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过去30年 都保持了利润的稳定增长。在内地,除了招商银行在09年出现了利润倒退以外,所有大银行在过去十年都保持了利润的复合增长,说银行业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如果考虑到未来中国的银行业能够成功转型,逐步脱离依赖吃利差赚钱的模式,到那时周期性一词和银行再无任何关联。毫无疑问,以现在银行 业5.8万亿的总市值来说,银行也的规模看起来确实不小,但在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中,银行业作为万业之母,始终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在美国,银行业的总 资产增长率通常能够高于GNP增长率50%,也就是说假设未来5年中国GDP能够保持8%的速度增长,银行业的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应该在12%左右,而总资 产收益率ROA通常在1~2%之间浮动,可见优质银行的利润未来应该能够保持15%的增长速度。相比于中小板公司机构预期的30%复合增长,银行业的增长 速度确实太慢,但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并不是个个中小企业都是万科苏宁。曾经被炒到天上去的四川长虹,豫园商城如今依然尸横遍野。

 

    展望2011年,相信随着中小板企业泡沫的破灭,蓝筹类企业的估值会加速回归,金融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7

2010年失意大公司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47383-0_3.html

经济学人》在2010年末的时候说,这一年比预想当中还要更好一些—世界经济增长了近5%,美国未出现又一次不景气,中国的表现也令人满意。

一切看起来似乎确实是这样。中国股市尽管在这一年下跌13%,但对新上市公司来说却是创纪录的。根据安永的统计,前11个月,在全球发生的IPO总 值中中国公司占了46%,共发生442宗交易。美国投资者的注意力也都在中国公司上,不仅是38家的数量,还有像优酷这种首日上涨161%的成绩。

尽管中国政府下决心要调控房地产市场,但公司们没有一点不高兴。万科在一个多月前宣布今年的销售额达到1000.6亿元,中国房地产首个千亿公司诞生。

新浪微博的用户数超过5000万,每天这里发出2500万条微博。淘宝创造了一天近10亿的销售记录。

吉利正式收购沃尔沃。而在2009年,中国就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令人激动的还有高速铁路。在第一条高铁开通之后,中国用短短一年多时间,让自己成为了世界第一。中国南车集团顺利登上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第三的位置。

GDP增长依旧很快。

就是这样的一年,但可惜的是,不是谁的日子都好过。

当我们2010年初第一次推出2009年度失意大公司榜单时,更多谈及的是企业在处于经济危机的竞争环境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在战略上的失误,昔日的领先者丢掉了市场份额,抑或是失去了绝佳的市场机会。

当总结2010年的时候,有一些事情令我们感到担忧。我们认为不言自明的是,大公司的失意应当表现在多种方面,但最不该出错的是在商业伦理上—尊重商业道德和游戏规则,有健康的企业精神,这是最基本的。

发生在2001年的安然事件也许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大公司的不信任又随之重新出现,首席执行官展示了他们的脆弱性,那些指 责、诋毁和欺骗令人感到悲伤,它最大程度地破坏着商业文明。2010年的最后一天,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360公司窃取和泄露用户隐私,给这一年划上一 个句点。我们可不想指责“这个时代太差了”,但我们确实有权利期待2011年会好一些。

同上次一样,我们推出的榜单中包含了20家大公司。这些公司在过去一年中过得不是那么好。我们会这么做:回答“为什么是它们”和“它们有什么错”的问题,分析这些错误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看它们为此做了些什么。

01  为什么是它们?

2010年12月份的特别股东大会让国美之争暂归平静。国美的艰难时刻是它的竞争对手的最好机会。这一年苏宁开出了约400家门店,前三季度创造两倍于国美的净利润。

被超越的还有惠普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内它在中国市场份额缩水近一半,PC销量跌出三名以外。

缩水30%—中国汽车业的明星比亚迪公司曾将年度销售目标从80万下调到60万,事实上它最多只能做到55万,快速扩张触顶;

4000辆—意在开拓中高端市场的奇瑞碰到了麻烦,瑞麒G5表现不佳,G6暂缓上市;

下降6%—李宁公司没有想到,它刚提出“Make the change”,经销商却用订单的变化来表达了它们的怀疑。

业绩上的不如意直接导致资本市场上的尴尬:比亚迪的股价从最高时的84元跌到年底的不到40元;李宁单日市值蒸发了40亿;赴美上市的麦考林股价只剩最高时的1/3。

麦考林的麻烦始于一系列集体诉讼—它被指控在IPO招股书中发布虚假和可能误导投资者的信息。还有一些公司忘记了最基本的诚实和道德感—蒙牛用深度公关的方式打击它的竞争对手,腾讯将自己的用户当成了人质。它们真是坏透了的榜样。

贿赂门对雅芳的打击不止于商誉,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0%。雅芳随后宣布回归全直销,意味着过去多年在中国实行的一直“成功”的商业模式被彻底推倒重来,这很讽刺。同样可以用失败来形容的还有NBA中国,它之前设定的目标现在看起来连泡沫都算不上,那只是空谈而已。

不到3%的中移动用户用上了3G服务;

中铁建在一个项目中亏掉了半年利润;

对世界最大代工工厂富士康来说,14起跳楼事件使它的管理细节和增长模式被暴露在日光之下任人指点;

谷歌选择了离开中国。

还有盛大、金地、深圳航空、美美百货、新华都和汇源,这些公司都是你最熟悉的,但它们都在这份榜单之中。

2010年20家失意的大公司

深圳航空

伊春空难将深航的伤疤再一次被放大,在那之前,这家曾经被民营资本掌控的航空公司刚经历了总裁拘捕、原大股东破产和股权转让等一系列变故。在空难之后被揭露的深航飞行员资质造假问题更给公司品牌蒙上阴影。

惠普

不到一年时间内中国市场份额缩水近一半,PC销量跌出三名以外,一场公众曝光事件暴露了惠普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的问题,这对全球最大PC厂商的打击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比亚迪

大幅调低年度销售目标,中国最风光的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自己的扩张已经暂时触顶。唯一畅销车型F3的销量出现反转,新车型难当重任,电动车也未能给公司提供明确业绩。巴菲特为它带来的效应和新能源概念逐渐被耗尽,股价也不再一路向上。

李宁

更换品牌标识、转型面向90后的李宁却遭遇订单下滑,随即触发单日市值蒸发40亿,机构纷纷下调对其的评级。同时,公司的资本运作也遭遇挫折。

富士康

一年之中,14次跳楼事件,世界最大代工工厂的管理细节和增长模式被暴露在日光之下任人指点。随后,富士康加薪、搬迁,动荡在所难免。

奇瑞

瑞麒品牌的中高端车型G5未打开市场,G6暂缓上市,奇瑞是时候反思自己的中高端策略了——这家公司显得还没有摸到门道。在世界杯期间的一掷千金也似打了水漂。

新华都

唐骏学历门和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都是媒体的头条新闻,在诚信和社会责任两个重要方面,它都被打了低分。虽然最后罚款70万对它的经营几乎毫发无损。

金地

高管集体出走,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业绩不佳,与行业内领先者的差距越拉越大。

腾讯

3Q大战是本年度最漠视游戏规则的商业事件。一家小公司对于腾讯构成的威胁,体现出这家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上也并非无懈可击。随后,公司宣布开始试着构筑一个开放性的平台。

雅芳

贿赂门对雅芳中国的打击不止于商誉,随即引发人事和业绩震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0%以上。更为讽刺的是,雅芳宣布回归全直销,意味着过去多年在中国实行的商业模式被彻底推倒重来。

谷歌

出于对信息安全和信息审查的担忧,谷歌宣布关闭中国网站。这对公司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在商业理想和政策环境之下要找到一个生存之地,很难。

中铁建

在沙特的轻轨建设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由于成本上升而导致41亿元巨额亏损。

美美百货

从北京、上海撤离,中国奢侈百货品牌曾经的象征如今只能在二线城市寻找生机。转型购物中心的尝试效果目前还不明朗。

中移动

尽管3G用户数仍然领先,但发展速度难以令人满意。TD技术本身的局限给中移动在3G发展中设置了最大的障碍。现在推出TD-LTE的4G产品试点或许可以看做翻盘的寄托。

NBA中国

明星经理人陈永正离职,NBA中国之前设定的目标无一实现—1000家专卖店只开出5家,12家场馆无从谈起,超级联赛尚属空中楼阁。

蒙牛

还未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蒙牛又出丑闻,这一次,它用深度公关的方式来打击竞争对手的丑恶又被暴露在外。可悲的是,它反映的却是长期以来中国奶业几乎扭曲的竞争方式。

盛大

主营业务网络游戏的营收能力遭受考验,先后被腾讯和网易赶超。盛大不断扩展布局“网络迪士尼”,过长的战线却在考验这家公司的执行力,同时风险也在扩展。

麦考林

因在IPO招股书中疑存在误导投资者和虚假信息,纳斯达克第一只B2C中国股遭遇了5起集体诉讼。在那之前,由于财务数据披露而引发的股价下跌使得公司价值需要被重新估量。

汇源

在果汁上游领域快速扩张,导致资金链近于断裂。因为与可口可乐的交易被终止,这家公司陷入连续的麻烦。

国美

发生在创始人与董事会之间的国美之战影响深远,它所触及的关于道德、规则等的思考将在长时间内被人们所议论。对于国美来说,这一年在家电连锁行业的领先优势消耗殆尽。

02 它们犯了什么错?

01 对于在中国市场经营的公司来说,提供好的产品或服务还是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我们把这两个归为一类。

02 最后两项“意外事件”和“政策环境”被我们认为属于外部原因,前五项则是内部管理问题,本文着力探讨的也是前五项内容。

03 五个导致失意的原因

A 郭台铭缺乏足够的领导远见,贻误了向内地搬迁的时机。

B 奶制品企业频频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根本原因还是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

C 缺少灵魂的市场导向导致竞争中不择手段,从而导出恶的公司,甚至恶的市场。

D 李宁公司对用户群摇摆不定导致产品难以持续形成特色。

E 市场反应失灵更多来自于管理缺失,NBA中国看起来像没有人管理一样。

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总是会强调,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是远见。这在我们的榜单中也得到了证明。

富士康在2010年遇到了它难以预料的困难,在接连的员工跳楼事件发生后,它所塑造的产业帝国被置于各种压力之下。随后,它被迫公开改进措施、连续宣布加薪,计划中的搬迁也变得迫在眉睫。

富士康在领导力上所犯的错误可以理解为,对这件大事—将聚集在深圳龙华的40万人规模的制造中心转移或分散到更合适的地方—它本应更早地预见这样做的必要性并付诸实施。

对于盛大公司来说,它的领导者此前错误地估计了未来趋势,现在他正通过一系列收购来打造新的盒子。只是公司的主营业务网络游戏的盈利能力却在下滑,并先后被腾讯和网易超越。

领导力与策略偏差,这是我们为失意大公司列出的第一原因—这不难理解,一家规模已经足够大的公司,最应该做好的就是管理好自己。

惠普的失意不应简单地归罪于媒体对其的曝光,其中国公司的特殊组织架构—笔记本产品的营销和服务渠道的管理权分属于两个独立部门—使领导力授权出现 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惠普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变得处处掣肘。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例子则是,深圳航空在之前的扩张和收购中积累了太多管理失控的问题,为伊 春空难的悲剧埋下种子。

按照管理学者的观点,许多错误发生的前提是一时的成功导致企业领导者的傲慢。腾讯公司的做法让我们觉得那可能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肯定是愚 蠢和傲慢的决定。领导者还应当广泛地关注世界,这里包括承担社会责任,保证污染物不会被随意地倾倒到河流当中。新华都旗下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就是这种例 子。

失意的第二大原因是大公司在产品和核心竞争力上发生了问题。比亚迪一直以来过分倚靠F3的销量—它几乎是这家公司唯一的畅销车型。可是在2010年 3月份创造3.1万辆的记录后,F3的销量就开始出现不可遏制的下滑。比亚迪在连续推出成熟产品的能力上显示出弱势,另一方面,品牌形象也难以提升。

同样受此困扰的还有奇瑞汽车。这家公司总是试图用远比竞争对手多得多的低价车型获得数量上的优势,但当它企图进入中高端市场时发现,光凭借技术上的 配置或者外形设计却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当瑞麒G5上市时,公司未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去介绍这款产品,你可能无法相信,它甚至连自动挡车型也未推出。

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认为,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确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能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它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能感知的价值有所帮助;它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不愿意花力气在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上,就好比踩在危险的流沙上。”他说。

李 宁公司一直在寻找途径成为一家伟大公司,但种种努力始终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或者为专业运动员提供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就像“竞争战略之 父”迈克尔·波特建议的那样,企业成功的路径之一便是差异化战略。一次偶然的订单下滑就引发投资机构纷纷抛售其股票,足以说明李宁还未找到正确的方向。

中国移动的烦恼在于TD-SCDMA本身的局限,无论它如何努力—例如不断降低价格或提供各种条件优渥的套餐诱惑—还是无法达到iPhone为联通增加的吸引力。尽管在3G用户数量上依然领先,但考虑到它巨大的基数,中移动的表现仍然无法令人满意。

如果只能同质竞争,没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应当如何赢得市场?蒙牛公司的回答是用深度公关。还未从三聚氰胺的阴影中走出,蒙牛又一次令人失望地 触及了道德底线—更可悲的是,很多年以来,中国奶业公司似乎把这种互相指责、攻击和诋毁的方式当成了常态,这次蒙牛出事也被认为仅仅是“倒霉”而已。

确实,有1/3上榜大公司的失意或多或少与商业伦理相关,这个结果令人费解,但却是事实。伟大的公司都具备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你不能将它看作是完美无缺的装饰物,当发现错误存在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当腾讯与360大战发生时,双方完全忘记自己的行为禁则中还有不正当竞争这一项,它们的思维反而是绑架用户的电脑作为互相攻击的战场,腾讯还把“运 行QQ必须卸载360软件”的选择题扔给用户。尽管最终双方以致歉方式将风波平息,但无法挽回的是它们给人留下的恶劣印象:无视用户感受,肆意胡为,丧失 基本的企业精神。

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在破产之前一直是美国创新精神的代表,但无人料到这背后却是多年精心策划、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企业家失去了企业家精神,只能一步步的泥足深陷,把公司带入覆灭境地。

国美之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商业伦理的讨论。创始人黄光裕制造了霸权式的文化,他难以同管理层分享,而在他入狱之后,以陈晓为代表的董事又扮演了背叛者的角色。

回到我们最初讨论的因素,不正当竞争的背后仍是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在一件丑闻发生的时候,你会看到这两种因素总是同时在场的。

影响大公司表现的另两个原因是用户、渠道失控以及市场应变失灵。

《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惠普最新的Photosmart eStation多功能一体机,这是一台将打印机和平板电脑加在一起的机器,这看起来是时髦产品与传统优势的完美结合,但问题是:会有许多人需要这样的设备吗?

雅芳中国为自己设定了店铺加直销员的经营模式,但这两种渠道的叠加形成的是一个混乱的局面以及无序的竞争,让雅芳的品牌形象也遭受影响。这种矛盾在贿赂门之后终于被美国总部认清,并采用激烈的人事变动手段予以更正,最终雅芳宣布回到全直销模式。

而李宁公司失意的前提正是这家公司决定重新定位自己、提高价格以寻找新的消费者,同时着手改革分销体系。(详细报道见本期P66 《年轻的代价》)

NBA中国在2010年没有实现它此前的任何一项承诺:1000家专卖店只开出了5家,12家运营场馆无从谈起,超级联赛也尚属空中楼阁。如果说政策限制了NBA打造联赛的空间,那么面对市场做出适当调整是应该的,但从NBA中国公司身上你却看不到这一点。

金地和美美百货同样缺乏良好的应变能力。一年来不断出现的坏消息让我们看到,前者经常错误估计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后者虽然曾经是高端百货的象征,但看起来已经无法理解行业里发生的变化。

值得再说明的是在这五大原因之外,因为政策影响而发生的两个事件—谷歌退出中国和中铁建41亿巨亏。谷歌因为本地政策与公司理念发生冲突,不得不选 择将搜索业务搬离中国,这是政策阻碍公司生存的例子;而中铁建则恰好相反,这家大型央企在政策刺激和垄断优势的帮助下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这种大超越了可以 管理的合理半径,导致发生一系列安全事故以及海外项目的巨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0

谁是2010年最会赚钱的公司 东方愚

http://www.zhanghua.org/?p=4284

 

2011年第一期我们做的专题是“为中国人寻找经济坐标”,包括评论-货币-区域-财富-就业-财政-消费-产业8个部分,我做的是产业这块,“2010最会赚钱的公司”和“2010吸金之王”,

 

【经济坐标】谁是2010最会赚钱的公司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2010年,要比赚钱多,谁也比不了国字头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但要比盈利能力,就得数史玉柱的巨人网络了。

如果要问2010年净利润最高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是“国字头”的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千亿元俱乐部”里成员有三家公司——工商银 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工行以1278亿元领衔。工行全年净利润可能会超过1600亿元,也就是说,工行今年平均每天都要净赚4.4亿元。

如果要问毛利率最高的公司,则是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广联达。财报显示,过去三年,其平均毛利率超过95%,今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为2.93亿元, 营业成本为866万元,毛利率超过了97%。但在2010年5月广联达上市前,其招股说明书里的财务数据就曾遭到外界广泛质疑。

巴菲特喜欢长期保持高毛利率的公司,他所持有的可口可乐、箭牌、穆迪均是这种类型。有人把广联达称之为A股“最暴利公司”,但公司董秘张奎江在接受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光看毛利率意义不是太大,我们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一块并不小,算下来净利润率只有40%,虽然也不 低,但一定不是上市公司当中最高的。他说的没错儿,用友软件的销售毛利率也有85%。

如果要问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双高”的公司,则是在纽交所上市的网游公司巨人网络,老板是路人皆知的史玉柱。美国上市的众中国网游公司在2008年第四季度时业绩达到最高潮,净利润率悉数超过了50%,之后开始下滑,盛大和九城下行速度最快。

而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始终保持了领先地位和亢奋状态,顶峰时净利润率超过80%,2010年第三季度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仍然高达85.2%和61.6%,被美国媒体评为十大最盈利中国概念股之首。2010最强盈利能力公司的桂冠自然属巨人网络了。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说过一句话:“作为企业,盈利是主要目的,我只关心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其他都是形式,归根结底是你有没有净利润率。”

能将净利润率维持在令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60%以上,巨人网络的成功除了行业特性使然外,与史玉柱的经历与性格息息相关。与其说他是一个营销天才, 不如说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感或者说危机感很重的人,所以史玉柱总比常人要快上一拍。巨人网络也有业绩下滑的时候,但很快就进行运营模式和收费模式变革,并寻 求与盛大和腾讯、华谊的联营合作。

巨人网络2009年开始进行产权改革,新设项目设立成子公司,2010年则更快推进,市场部门于2010年11月底也确认独立成为子公司,史玉柱自 称他“下台”(辞去CEO一职)的时机快成熟了。他现在更像一个老顽童,喜欢发微博,或是指点财经大势,或是写些与其他企业家的江湖段子。圣诞节这天他说 马云要送他一只德国黑背(狼犬),并称这一品种的狗“特自信”──咬人时不叫,“该疯狂时就疯狂”。

【经济坐标】移动互联网:2010吸金之王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互联网是2010年投资最密集的行业,而移动互联网则是其中最热门的子行业,在两年低迷之后,移动互联网投资又重回巅峰。

2010年是投资家们亢奋的一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这一年的前11个月,中外创投机构新募集的基金达148只,募资总量超过100亿美元,和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7%和72%,和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相比,涨幅也分别达27%和38%。

创投们花钱的速度也很快。2010年前11个月,中国创投市场(VC)发生的投资案例达707笔,截至2010年底,已经披露金额的582起案例投 资超过44亿美元,远超2009年全年477笔共计27亿美元的投资总量,也超过了2008年全年607笔共42亿美元的投资总量。

在创投的抢购对象中,最炙手可热的是互联网行业。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提供给南方周末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创投市场投资案例 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IT和制造业,其中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14起,占所有已披露投资案例数量(56起)的四分之一,投资金额为 1.64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170万美元。

第二季度,投资案例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是互联网、制造业和医疗健康,其中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17起,仍占到所有已披露投资案例数量(67 起)的四分之一,投资金额为1.25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740万美元。到了第三季度,前三大热门投资行业为互联网、制造业和能源,互联网仍然是拨 得头筹,投资案例13起,占比22%,投资金额1.3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1000万美元。到了第四季度,前三大热门投资行业为互联网、制造业和 IT,互联网行业投资出现井喷,22起案例投资金额为9.99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高达4540万美元,比前三季度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总和的1.5倍还 要多。

综合来看,2010年全年,创投青睐的前十大行业(按投资案例数量)依次是互联网、制造业、IT、医疗健康、能源、传媒娱乐、电信及增值、连锁经营、农林牧渔和化学工业,占到了所有行业创投案例数量的9成。

而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最吸金”的子行业。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中旬,这一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22起,16起已披露数据的总投资额高达2.06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近1300万美元。

如果放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第一个10年(2001-2010)中,2.06亿美元的行业投资金额和1300万美元的平均单笔投资额,处在什么样一个位置呢?

2001-2010年12月中旬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各年度投资情况情况

前9年当中,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最高的一年是2007年的2亿美元,而平均单笔投资额最高的一年是2006年的900万美元,毫无疑问,2010年,这两个数字都创出历史新高,可谓气势汹汹。

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2.1亿人,营业规模超过480亿元人民币。而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0年这两个数字已达3亿人和668亿元人民币。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日益混搭和应用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除了互联网行业外,2010年中也比较引人注目的另一个热门行业是医疗健康行业。在这一年的第二季度,医疗健康行业13起创业投资案例总投资金额 1.5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150万美元,均居各行业之首。其它几个季度医疗健康业的表现同样不俗。截至11月底的707个创业投资案例中,投向 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案例有64个,占到9%,而在股权投资市场(PE)上,前11个月共有307个投资案例,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业以49起投资案例排 在首位。在12月初举行的清科第十届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不少投资人称之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并购市场,医疗健康也越来越成为热门 行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