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姊,試試看我們這款面膜,只要(人民幣)一百元,有六片喔!」七月五日天津台灣名品展上,臺鹽董事長洪璽曜親上火線當起業務員,向路過的買主推銷。 他臉上堆滿笑容,一點也看不出來,他這個「董事長」位置,才剛剛經歷近半個月的空懸,好不容易才在七月三日確定下來。而臺鹽這家六十年歷史的老字號公司,官股也才剛傾全力應戰,好不容易化解民營化十年首度遭遇的股權大戰。 董監事改選民股集中火力搶下一席 六月十九日,臺鹽股東會進行董監事改選,從五月中開始,以經濟部為首的官股,對上股市聞人、永駿投資董事長賈文中與官田鋼鐵執行副總經理陳重憲等市場派民股,一場委託書大戰已先上演一個月,雙方各自提出董監事名單,這時就要見真章。 早在三月底,臺鹽股價走勢已預告了這場大戰。三月二十九日,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自山西迎來關聖帝君真身像,篤信關公的洪璽曜特別參與遶境。膜拜同時,心中也察覺有些不妙,因為沉寂年餘的臺鹽股價,三月突然飆漲五成,一舉站上三十元大關,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場股權大戰,最後在經濟部三八.八八%最大股權強勢壓境下,持股不到一%的民股擔憂分散會全數落敗,因而集中火力,以最高票取得一席董事,由延祥建設法人代表陳正修出任。 但也就是這一席董事,讓臺鹽整整十三天沒有董事長。 根據公司法規定,董監改選後第一次董事會,須由當選權數最高者召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選出董事長。民股遲至七月三日才舉行董事會,而且地點還從臺鹽的台南總部拉到廈門子公司。 「一方面歡迎他們(民股)去考察啦,」洪璽曜保住本屆董事長位置後,首度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還好很和諧的都已經結束了,(廈門)開會不到半個鐘頭。這是一個過程啦,就是這樣啦!」 土地資產誘人相當於2.4個大安森林公園 然而,老字號的臺鹽為何吸引市場派耗時數月布局?答案是,臺鹽龐大的土地資產,與饒富想像空間的生技題材。 「我們有一些土地資產隨著兩岸觀光題材而增值,如台南安平港兩公頃土地已核准可以蓋醫院、旅館、住宅,預期開發效益很大。」洪璽曜坦言。 據了解,臺鹽目前擁有的土地面積多達六十多公頃,相當於二.四個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散落在桃園、台中、台南等地,擁有土地帳上總值雖僅有十五億餘元,但市場曾估計,光是桃園與台南兩塊土地的開發價值就多達二十億元,資產題材成為臺鹽最誘人之處;臺鹽早年曾名列經濟部國營會中,僅次於台糖的第二大國營事業地主。 以這次民股持有股數計算,如果真的拿下經營權,等於以數千萬元的代價,就能高槓桿操控相關土地資產,外帶逾十四億元現金與約當現金(截至去年底);即便沒有成功,也能從臺鹽股價賺到資本利得。 現在民股進入董事會後,土地開發進度、模式以及營運績效的提升,成為其緊盯洪璽曜的兩大項目,會前民股也提出減資拉高績效的想法,而洪璽曜顯然已承受不少壓力,他計畫在三年任期內,將未開發土地全數以BOT(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開發,例如:臺鹽旗下最有名的旅遊景點,台南七股鹽山目前也取得「遊休憩」執照,正規畫全世界第一座用「鹽」打造的旅館。 仿效雲南白藥產品觸角延伸民生醫藥 而臺鹽出租資產的動作也會擴大,洪璽曜允諾,「今年租金收入會翻好幾倍,」臺鹽去年此項目金額為四億一千九百萬元。他也主動提及,未來將與民股「公平共治」,三年內讓臺鹽營收倍增;以去年近二十三億元營收計算,等於二○一五年將挑戰四十六億元營收。 但臺鹽今年前五月營收年增率不到二%,貢獻超過一半營收的食用鹽,已占台灣八成市場,成長動能將從何而來?洪璽曜以去年營收新台幣六百七十五億元的雲南白藥為標竿,將以「鹽」為基底,讓產品向民生用品、生技醫美延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蔡舒恆曾表示,中國國企雲南白藥因為掌握具「止血」療效的原料「川七」,開發出牙膏、洗髮精、貼片等中草藥日用品,去年營收、獲利雙雙創新高,是中國企業多角化最成功之例。 洪璽曜坦言,臺鹽要走上這條路,還有許多挑戰,除了品項持續推出,包括產品包裝的精進、品牌知名度的建立都是課題。而最困難的,就是目前產銷合一,產品行銷預算必須以過去銷售績效為基礎撥款,明顯不利於新產品的推廣。因此他計畫年底前以臺鹽為首,結合其他業者成立專業行銷公司,藉此打破僵局。 「臺鹽現金多、土地多,但未來要『瘦身經營』。」六十三歲的洪璽曜表示,這是他職涯中最後一任董事長(以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計),希望能以漂亮績效畫下完美句點。 【延伸閱讀】官民股對決,和諧落幕—臺鹽經營權爭奪戰大事紀 日期:3月底事件:臺鹽股價暴漲,一個月內漲幅超過五成 日期:5月中旬事件:經濟部為首的官股與股市聞人賈文中等民股,展開委託書大戰 日期:6月19日事件:臺鹽股東會,民股以最高票取得一席董事 日期:7月3日事件:民股在廈門子公司召開股東會,洪璽曜第三次連任臺鹽董事長 |
1、明確培養新員工的重要性-做事與做人
培養新員工是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共同面對的話題。沒有社會經驗,完全一張白紙,新員工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們會受到最初在公司遇到的上司及前輩的影響。問題是,遇到的上司及前輩會是什麼樣的人呢?對他們的成長是否有正面影響呢?或者,他們會完全被那些不稱職的上司毀掉?
所以,培養新員工,有兩點很關鍵。一是要交給新員工做事的方法。雖然給新員工安排的工作難度不大,但是必須要讓他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做事的方法」會讓新員工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克服潛意識的自自卑,獲得自信和成就感,從而享受工作的樂趣。
二是要新員工具備公司員工應有的素質。這裡所說的素質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必要的行為準則,比如匯報、溝通、說話方式、態度等。要反覆交,知道新員工形成潛意識的條件反射,幾乎不用思考就能做到。
新員工必須要儘早掌握這些準則,否則,隨著年齡增大,改正不良習慣的時間就越長。所以,對於管理者來講,素質培養是當仁不讓的責任,這有助於新員工快速進入角色,掌握工作要領。
2、工作才是培訓的真正開始-集體培訓只不過是助跑
培養新員工需要糾正一個錯誤認識。新員工崗前培訓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崗前集體培訓的目的在於教會新員工一些通用知識,基本體驗,以便更好融入公司。但集體培訓是非常有限的,由於培訓是在不工作的狀態下進行得,所以不能直接教會如何工作。所以集體培訓的意義在於簡化了各崗位的培訓工作,是一種輔助手段。
新員工培訓實際上是從分配到工作崗位哪一天起,所有的責任都在工作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統一化,要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而這只有在工作崗位上的上司與資深同事才能做到。 所以,工作才是培訓的真正開始。
3、做給他看的培養方法-不要把部下當幫手
管理者需要明白,什麼都交給對方,就主觀認為對方能做並讓對方做,這是完全不靠譜的認知。作為管理者,在新人入司之初,首先應該做好示範,耐心說明方法,同時讓本人嘗試練習,做的好的地方不吝激勵,應該改正的地方要提醒他。一句話,手把手,扶上馬,送一程。
沒有手把手地教,任新員工自由發揮,他們就會「怎麼想怎麼做」,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沒有取得成功,就容易失去自信,討厭工作,從而不知不覺養成不良工作習慣。
要記住,下屬不是跑腿的,毫無目的的工作安排,只是侷限幫手,只做些零碎小事是毫無道理的。總而言之,要做給他看,讓他做,適度評價。
這種方式很重要,尤其在職場第一步。所以要一開始就要把你嘗試過的最好方法教給新人,讓他照著做,讓他獲得成功,增加自信。
4、明確指導責任人-可以同時培訓兩個人
新員工滿懷希望進入公司,所以管理者要讓其得到成長,不能培養一個不合格的人。所以要建立一個機制,明確一位指導新員工的責任人,讓他對培養新員工負起責來。一般而言,新員工培訓責任人要儘可能選擇那些有過1-3年工作經驗的人。
新員工責任人需要完成三項任務。
一是給新員工演示工作,讓其試著做,並對其表現進行評價,反覆過程,手把手教會。
二是要仔細觀察新員工的行為並發現問題,通過反覆提醒幫助他改正錯誤。新員工的領悟力程度不一,所以不要一口吃個胖子,堅持「一次改正一個問題」的原則,逐次改善提升。
三是要打開新員工的心扉,傾聽他所有的煩惱,並相應給出建設性意見。
不能選擇那些在為人及工作能力方面有嚴重問題的人作為新員工指導責任人,否則很有可能把不良習慣傳遞給新人。年齡相近的人容易溝通,所以要儘可能選擇年齡相差不多的人。
同時必須要 明白,培訓新員工同時也意味著對指導責任人進行培訓,這是挑戰更會學習成長,所以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
5、確定新員工的培訓流程-從整體性工作開始
要拋棄把新員工當做臨時應付人手不足的應急人員的觀念,反過來,要事前明確培訓新員工的流程,流程清晰,步驟明確更容易助力新員工的職場過渡期。每個部門情況不一,但培養新員工是有一定程序的,一般會讓他們大致做一遍部門的所有工作,瞭解相互的關係以及全體同事。
無論如何,要先做一些與整個工作相關的事情,不要一開始就單一局部。
要掌握培訓流程的原則:從比較容易的工作開始到較難的工作;從按照固定標準程序和方法操作的例行工作逐漸過渡到應用性很強的工作。一句話,要根據部門的工作內容,明確規定工作順序。
作為管理者,要明確一個先後順序,是大家對部門各個組的情況都有所瞭解,此時要逐一交叉替換指導責任人,不要單一限定。負責人增加了,也相當於擴大了培訓的範圍。
6、不要弄錯指導的順序 -首先要準確,其次要迅速
培訓新員工時,如果已經過了「做個他看,讓他做,表揚他」的初期入門階段,之後更重要的就是要讓他準確且正確的做事。
最初的階段,要把重點放在做事的準確性上,不過於要求處理速度以及工作量,避免出現新人負擔過重。如果已能夠準確處理工作,接下來就是對速度的要求,指導如何處理問題才能達到更多的量。當新人速度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之後,就應該循序漸進地給他一些前輩的工作,使其成為一個獨立而合格的員工。 以上三個階段應該說是指導新員工的基本:首先要準確,其次要迅猛,才能做得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員工培訓時,一定要按照順序進行指導。有的新員工性子比較急,想一下子做得和前輩一樣,於是就像跳過一些步驟。如若任其發展,會削弱基本功,短視行為,長此以往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7、要為顧客工作-工資是顧客支付的
在員工素質培養方面,新員工理解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工資不是由公司付的,而是顧客付的。這也是德魯克大師的觀點:企業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創造以及滿足客戶需求。
新員工必須經過特別教導,才能消除這種錯覺。培養新員工的第一步就是要牢記對顧客的感恩之心,從行為及態度上都提有所體現,養成良好習慣。這一點,前輩們也要用正確態度和行為向新員工示範。是否貫徹這種思想,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
8、讓新員工確認上司的指示-一次就做好吩咐的工作
對於新員工來講,原則上是一次完成上司指示的工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的提問並確認。特別是複雜內容,要養成反覆確認其內容,等待上司肯定了才動手的習慣。不要不好意思,甚至把反覆澄清當做「失禮」行為,事實上,拿了工資就要對工作負責。接受上司交派任務,如果不能一次做好,會直接影響自己的信心,同時引發公司同事對自己的失望印象,直至疏遠。
對於管理者來講,給新員工指示時要注意這一點,從容易到複雜,循序漸進,並且當員工向你提問時,要認真聽取問題,清楚回答問題,不要不耐煩,要鼓勵新員工要養成大膽提問的習慣。如果你不耐煩,他們就不會提問,將會促使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這是培養新員工素質的第一步,一次性工作習慣的養成,管理者責無旁貸。
9、要習慣報告執行的結果-「理所當然」容易出現問題
報告做完被人交付的事情的結果成為執行報告。新員工要在最開始的時候養成這個習慣:被人追問之前,先報告執行的結果。
接到了指示並執行,工作還不算做完。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向對方確認,這才是真正的結束。做完了而沒有匯報只能算「做了一半」。
等上司說:「對了,那件事情怎麼樣了?」時,就容易出錯。先報告,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才能形成愉快的工作氛圍。
10、養成「守時」的習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培養新員工時,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培養守時的習慣。要遵守出勤時間,遵守開會時間,特別要嚴格遵守與客戶約定時間等。
培訓新員工時是給他們灌輸公司新的時間觀念的轉型期。事實上,這幾乎是大多新人的軟肋,時間方面馬虎慣了,不經意間就會喪失與同事客戶建立信任感的機會,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
11、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如其人
培養新員工素質時要注意一點,就是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的字要易懂,而且內容簡單明了。字如其人,很難想像,一個人動輒出現錯別字,漏寫字,字跡潦草的現象,只能說明對工作的公司不重視;同時文如其人,管理者要指導新員工寫好文本報告,把冗長文章修改得更加簡單明了。 這些都是管理基本功,功夫在詩外,一點也含糊不得。
12、要做出迅速的反應-速戰速決
新員工必須養成的另外一個習慣就是,能迅速對指示或者提問、請求做出反應,並且能立即處理好每一項工作。整個團隊反應速度很快,但有人步調不一致,會迫使大家放慢速度,從而影響團隊業績。新員工做事速度和反應速度,取決於所屬部門以及前輩上司的工作速度。所以,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幫助新員工養成速戰速決、迅速處理大量的工作的習慣。
13、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把工作當做快樂的事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會為他人著想,「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但這種想法在職業之初是非常可怕的。要記住,你不是一個人戰鬥,要融入團隊,新員工稍有空閒,如果身旁有需要幫助的同事,一定要樂於協作。這也是融入團隊的重要標誌。
培養新員工基本素質的目的就是學會和自己工作的同事更好的工作,快樂的工作。畢竟,1+1要大於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務實的講,新員工培育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定要從長計議。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零售業我們看到了同行們的未雨綢繆,如蘇寧電器自2003年開啟的「1200工程」,十年磨一劍,通過全面、系統、專業的培養,使得新進大學生歷練成為零售連鎖業的精英。企業以人為本,無人則止,智慧都是相通。
把握新員工培養的基本,相信我們會事半功倍。
今天整理了公司的發展歷史。福耀玻璃的前身為水表玻璃廠。80年代汽車數量迅速增加時,汽車玻璃等配件主要依賴進口,因此,維修費用較為昂貴。曹發現了這一市場機會,遂從上海耀華玻璃廠買來圖紙,進入汽車玻璃維修行業。但畢竟行業的技術含量不高,價格競爭激烈。曹將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90年代初進軍加拿大,但最開始因質量問題,遭到產品退回。轉而從芬蘭進口先進設備,並引入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得到改善。其後,也進入了美國的汽車玻璃維修市場。不過,從2001年開始,福耀就受到PPG等競爭對手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反傾銷指控。戲劇性的是,福耀不僅贏了這兩場官司,也和PPG形成了良好的夥伴關係。當時,曹試圖向產業鏈的上游前進,因為維修市場的競爭過於激烈,為汽車廠商直接配套是利潤更高的市場。但生產配套產品需要與汽車廠商同步研發,也就是需要生產原材料——玻璃原片的工藝。因此,福耀與PPG商定,從PPG引入生產玻璃原片的浮法玻璃生產設備和技術,並和PPG進行國內市場的利潤分成;PPG也為福耀提供北美的物流和銷售渠道。借此,福耀就向產業鏈的上游更前進了一步。
與之相對應的,上海地區的國企耀皮玻璃以浮法玻璃起家,也是1993年上市,2000年左右進入汽車玻璃市場,算是從上游的技術拓展到下游的應用。但就目前的業績來看,其汽車玻璃的子公司卻處於虧損的狀態。當然,體制問題可以解釋一部分原因,但近乎同時起步的公司為何會在業績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耀皮玻璃或許可以當反面教材來研究研究了。
2012年9月13日
恆隆中報出了兩天了,今天才開始看
模板好久沒看,出了些問題,一些公式都成亂碼了,修一修
最想知道市府恆隆廣場的情況,9月28開業,2013年上半年的租金收入1.38億港元,10萬平的面積,100%的出租率,單位租金7.42港元/平/天,上海恆隆和港匯分別在2005和2006年才達到這個水平。而且市府恆隆的零售額已經超過皇城,租金邊際利潤達到61%
所有商場的零售額都有增長,租金收入只有皇城有所下降
春節以來濟南恆隆關店數量有點多,中報披露租金上升6%,營業溢利上漲15%,租金邊際利潤上升至57%。
零售額增長6%,出租率降至92%,開業兩年,也算是正常租戶調整
下午清算
看了會書:第四章道氏理論,相對前面三章比較抽象理論,這一章講的更具體一些
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就在日本也推出QE後,成熟經濟體的多國量寬似乎已走到盡頭。物極必反,美國聯儲會進一步談退市,資金開始流出新興市場。
環球主要股市第二季上半季平穩上升,但5月下旬開始進入下跌浪。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指數在第二季跌0.07%,已經輕鬆跑贏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9.14%跌幅,及跌6.56%的MSCI中國指數,反映資金自新興市場流出的情況嚴重。
各環球主要市場指數在2013年第二季表現兩極,成熟市場成為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後的目的地。在我們追蹤的二十四個指數中,有十個股市錄得升幅,升跌比例接近4:6。值得留意的是,下跌的十四個股市中,季度計跌超過雙位數百分比的,全部是金磚四國指數;而上升超過雙位數百分比的指數則僅有日本,請參考以下圖表:
「商品拆倉潮」
第二季可以說是商品重傷。受到歐豬國塞浦路斯債務問題困擾,政府要挪用外資巨額存款還債,更傳出要出售黃金套現,令商品出現拆倉潮,金價在短短兩日內暴挫一成半,更創三十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最低見1,321美元的兩年最低。商品貨幣等匯市亦出現明顯波動,市場不安情緒升溫。
「日股暴瀉」
日股在5月23日出現自2011年311大地震後最大跌幅。日經指數最終暴瀉7.3%或1143點,指數內所有成分公司均下跌,是2005年4月以來首次。市場事後解讀,因為日本政府債券孳息上升、日圓滙價上揚,兌美元升穿102日圓水平,促使投資者拋售日股。其中,日債孳息冉冉上升,難免使持有大量國債的地方金融機構財務惡化,甚至需要以收緊信貸方式進行資產管理,是日本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隱蔽破壞力。
「退市時間表」
美聯儲提早退市之聲愈演愈烈,美國十年期債息急升至2厘以上,見十四個月高位,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包括主要受惠日本QE放水的東南亞股市。6月中,美聯儲首次透露最快年底削減買債,「退市時間表」一出,環球股匯債市再一次大幅波動。金銀油等商品價格急跌,息口敏感的地產股、REITs亦出現頹勢。
「內地鬧錢荒」
內地資金告急,人行拒絕放水,隔夜拆息一度飆至30厘的新高,市場等待內地出招救市,惟人行僅強調「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加上由於內地正面對一系列經濟改革,由外向出口型經濟,轉為內需主導的過程,需時已經較市場預期為長;同時又要防範影子銀行及地方債的問題,市場恐慌情緒加劇。直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下限論」,才穩定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