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靚蝦】跟鄭秀文用紅蝦熬湯 配麵包燜伊麵又鮮又濃
1 :
GS(14)@2017-01-07 00:29:36早前鄭秀文在自己的面書和Instagram放了她用地中海紅蝦來熬湯底燜伊麵,大讚熬出的蝦汁鮮又濃。說到紅蝦,其中一個產地是西班牙,當地盛產不少野生深海蝦。B&S Spanish Tapas Place負責人Ben表示,在西班牙要捕捉矜貴海蝦如紅蝦和大紅水晶蝦,並不是隨時可以捉,一年中只有幾個時段,由有牌的十幾艘船才可以捕捉。多種西班牙蝦之中,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紅蝦的大名。但很多人卻可能把全身紅卜卜的大紅水晶蝦跟紅白相間,體型較細的紅蝦搞混。大紅水晶蝦全身帶紅,蝦頭很多膏,食味最濃。要想吃出大紅水晶蝦的美味,最直接的加橄欖油去煎是最佳食法。煎的時候不用加調味料,只要灑少許清酒或白酒便可帶出鮮味。另一個食法就是煎香蝦頭,再起肉切片做刺身,起完肉浸泡冰水會更爽身,再配上番茄莎沙醬同食,可以突出鮮味。而另一種真正叫紅蝦的,是種體型較細,紅白相間的蝦。紅蝦亦是蝦頭味較濃,蝦身不及虎蝦彈牙。如果想學鄭秀文煮紅蝦湯,方法亦不複雜,只要把煎香的蝦頭和蝦肉加入預先熬好的蔬菜湯底,煲好打碎再隔渣就可以成為紅蝦濃湯,直接配烘脆的麵包或用來燜麵亦可。平日說起虎蝦多來自越南,但西班牙亦有虎蝦,爽口彈牙,味道比較濃。另一種細細隻的玫瑰蝦,肉質較嫩和腍身,吃起來帶淡花香。還有一種西班牙海螯蝦,蒸來吃最鮮。這幾種西班牙海蝦海水味都幾濃,無論用哪種煮法,記得不要加鹽!
大紅水晶蝦刺身配番茄莎莎醬$220一隻
西班牙紅蝦湯$68
西班牙哈哈哈拼盤(紅蝦,老虎蝦及玫瑰蝦)$200
蒸海螯蝦加點橄欖油和蒜片,蒸6至7分鐘便可以。$150
B&S Spanish Tapas Place觀塘成業街七號寧晉中心廣場地下G7店記者:謝翠玲攝影:林栢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6/19887965
中冶青龍頭逸璟‧龍灣 上半年登場 最細260呎 內房「麵包」陸續出爐
1 :
GS(14)@2017-02-22 10:28:34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47&issue=20170222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已成內房「插旗」的主要地區,而由中資背景發展商投得的「麵粉」、亦開始製作成「麵包」。繼保利置業(0119)早前公布擬首季推出單位總數達930伙的啟德新盤龍譽後,中國中冶(1618)旗下中冶置業亦預告,荃灣西青龍頭逸璟.龍灣最快上半年登場;中冶強調,投資香港是因為看好前景,非為「走資」。
明報記者 方可兒
中冶置業香港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豫表示,逸璟.龍灣正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預計上半年可獲批預售,將以樓花形式推售;逸璟.龍灣樓花期長約22個月,總共提供198伙,標準單位涵蓋1房至3房,實用面積介乎260至930方呎,當中1房佔逾五成,2房佔約14%,3房佔約28%。
單位總數198伙 1房佔逾五成
張豫續稱,逸璟‧龍灣為集團在香港首個獨資住宅項目,投資額逾10億元,集團對本港後市充滿信心,惟不評論其他中資企業來港高價投地是否為「走資」,但張豫強調中冶並非「走資」,會按具體市况投地,不會刻意推高地價。
看好香港後市 投地非為「走資」
雖然逸璟‧龍灣為中冶置業在港首個住宅項目,但集團早於2011年已進軍香港地產市場;當時中冶置業透過強拍,以約7000萬元統一西環南里4至14號舊樓業權,並於2012年以約3.2億元售予新世界(0017)。其後將地盤發展成EIGHT SOUTH LANE,並於2013年推售,全數單位已沽清。
可留意的是,近年不少由內房企業投得的地皮,均位處新界西北,並不時創出高價紀錄。如上述逸璟.龍灣地皮,位於青山公路青龍頭段,相關地皮於2013年底由中冶以逾5億元投得、以總樓面逾13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3788元,接近市場預期上限。
保利啟德龍譽擬首季出擊
保利置業方面,2015年9月以17.3億元投得前臨青山灣的屯門青山公路地皮,每方呎地價逾1.5萬元,締造新界西北地皮呎價紀錄。據悉,上述青山公路項目將建成22幢3層高洋房,另加部分分層戶。至於同系啟德龍譽,大有機會搶先季內登場,料將是繼中海外(0688)啟德1號II後、今年第2個由中資獨資發展的新盤;龍譽提供930伙,涵蓋開放式至4房戶,實用介乎200餘至2000多方呎。
萬科掃管笏項目融合洋房分層戶
另一內房龍頭萬科,首幅獨資奪得的香港官地位於屯門掃管笏,地皮毗鄰新地(0016)的星堤,2015年7月以逾38億元投得,總樓面逾84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價約4541元。資料顯示,萬科掃管笏項目將建30幢3層高洋房,以及5幢19至20層高分層住宅。
中資「麵包」出爐 9盤涉4000伙 已推項目獲利豐 加強搶地信心
1 :
GS(14)@2017-03-03 09:57:13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92&issue=20170303
【明報專訊】近年中資發展商不斷推高地價,令部分早前已買地的發展商大賺離場,今年起更進入中資發展商的賣樓收成期。本報統計,今年市場將有約9個由中資發展商持有的住宅項目可供推售,涉及近4000伙之多,預計隨着「麵粉」陸續製成「麵包」,未來數年中資發展商在港賣樓的比例將會持續上升。
中資賣樓潮,由中海外(0688)於去年9月推售的啟德1號I揭開序幕,該公司更在半年內先後推出鴨脷洲南區‧左岸及啟德1號II,三個項目合共已沽出約930伙,總套現額估計逾125億元,收穫甚豐。在獲利甚豐下,未來投地態度料將更為進取。
資料顯示,中海外2013年共斥55.4億元投得兩幅啟德「港人港地」,即現時的啟德1號I、II,當時每呎樓面地價平均僅約5000多元,區內地價目前已被搶至1.3萬元水平,單計地價帳面已升值不少,而發展商售出之單位,實呎平均逾1.6萬元,個別更達3萬元水平,即使扣除建築成本等,相信項目仍有可觀利潤。中海外地產董事總經理游偉光回應稱,由於旗下新盤均錄得理想銷情,集團未來會繼續積極在香港物色合適的地產發展項目。
9盤半數位處港九市區
本報統計,今年中資發展商可推售的新盤約有9個,可提供近4000伙。以一手市場每年沽出約2萬伙計,假設該批近4000伙全數於今年推出,將佔整體一手市場約兩成。
業界估計,未來數年中資發展商賣樓的比例,將陸續增加。仲量聯行亦估計,在中資項目增加下,七大發展商的項目佔整體私人住宅落成量的比例,估計將由2014年的85%,下跌至2017至2019年的53%。
今年中資可出售之9個項目中,已開售的包括上述的啟德1號II,以及新世界(0017)、萬科合作發展的荃灣西柏傲灣,另一個較大型的項目,則是保利置業(0119)啟德龍譽,項目可提供約930伙,早前已獲批預售,有望本月推出,發展商早前表示,項目定價將參考啟德和何文田區物業,但即使區內地價屢創新高,定價都不會以追求新高為目標。
啟德1號實呎高見3萬 地價僅5000元
至於年內由中資發展的最大型項目,則是萬科屯門掃管笏項目,涉及約1000伙,該公司是於2015年以38.22億元購入有關官地,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541元,同區由嘉里(0683)滿名山,今年初加推之單位,折實平均實呎已達1.5萬元水平,相信未來萬科開盤,售價亦會以此作參考。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中資發展商主要搶攻焦點靚地,故今年中資將推之新盤中,就有半數來自九龍或港島區,除上述兩個啟德項目外,亦有越秀地產(0123)太子道西279號項目、萬科灣仔聯發街項目,以及中信泰富持有收租多年並重建發售的何文田KADOORIA。
〔中資搶地狂潮(系列之二)〕
明報記者 林可為、林尚民、方可兒
2 :
GS(14)@2017-03-03 09:57:26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90&issue=20170303
【明報專訊】中資發展商在本港高價搶地後,不論是在將「麵粉」製作成「麵包」的過程中、以及將來將產品推出發售時,皆需聘請了解本地市場運作的工作人員,有業界表示,不論屬前期工作的測量師和建築師,抑或銷售團隊的主管,以至樓盤的市場推廣和宣傳人員,均成中資發展商積極網羅的對象,估計出手挖角人工比市場現時的人工水平高約三至四成。
測量界稱,行內的確出現中資挖角情况,現階段主要挖角對象是與物業發展前期有關的專業人士,如建築師、工程師及測量師等。他續稱,若以單一公司計,每家中資發展商目前在香港所擁有的項目不算太多,部分工作仍可依賴外判顧問分擔,惟若中資續增投資本地市場,料往後將會擴大聘請規模。
事實上,部分由中資發展的新盤,正部署短期內推售,銷售團隊亦開始曝光。以保利置業(0119)為例,早前宣傳啟德新盤龍譽時,就是由市場銷售部主管高藹華向傳媒講解樓盤設計理念。資料顯示,高氏過去曾任職香港建設(0190)營銷及市場推廣部副總監,以及信置(0083)營銷及市場(中國)營業部副總經理等職務。此外,龍譽的市場策劃和宣傳團隊中,部分員工過往亦曾在本港發展商任職。
港發展商銷售團隊成挖角對象
此外,早前投得港鐵(0066)黃竹坑站1期項目的平安不動產(平保旗下子公司),據網頁顯示,3名核心管理層中,其中兩人分別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鄒益民、及總經理朱政堅,均曾在新地(中國)任職高層。另市場人士透露,原任信德(0242)物業銷售總監梁焯鏗已於春節後離職,消息指梁雖然目前仍處休息狀態,但估計稍後將加盟其他發展商,不排除加盟中資發展商的可能性。
【飲食籽】麩質敏感麵包薄餅唔掂得 無麩質食材有啖好食
1 :
GS(14)@2017-04-08 19:40:38由於 Mefaso(左二)對麩質敏感,家人對他的飲食均非常小心。
【飲食籽:識飲惜食】今年約一歲零七個月的 Mefaso,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精靈,但有少許不同的是,麵包、蛋糕以及薄餅等大多人難以抗拒的食物,對於他來說,竟是糖衣毒藥,因他只要進食含麩質食物,身體便會出紅疹。
Mefaso於7個月大時,因吃了一小口烏冬而出紅疹。父母起初不明所以,亦未懷疑是食物敏感,媽媽謝彩如(Karen)指:「看過數名醫生,他們都說小朋友只有7個月,年紀太小,可能長大後會改善。」由於食物敏感需抽血作檢查,故醫生建議Mefaso兩歲後,才按當時情況決定抽血與否。雖然如此,但作為全職媽媽的Karen發現自那次起,兒子只要進食含麩質食物,如麵包及薏米水,身體會出紅疹。「當時沒有太擔心,但需注意的事情多了。如有別人請他吃東西,或由其他人照顧他時,就會較擔心,要再三提醒,不可吃麩質食物。」Karen慶幸自己可以全職照顧兒子,而其三歲女兒杜泳沂(Doremi)亦相當懂事,當記者問家姐,弟弟有甚麼不能吃時?她很理解,並道出原因。Karen表示,女兒會告訴親戚們弟弟對麵包敏感,會阻止他們餵弟弟吃致敏的食物。
酒樓飲茶 自備食物
成年人稍不留神,亦會吃下致敏食物,避無可避,更何妨一位不足兩歲的小朋友呢?照顧食物敏感的小朋友,很多平日看似簡單的親子互動,都要小心。「當我吃麵包時,雖然他想我分給他,但我真的不能給他。」爸爸杜文正(Simpson)無奈道出。像一家人飲茶,Mefaso曾因吃了致敏食物而出疹,自此父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Karen體會甚深:「酒樓的點心,坊間食譜雖說沒有麵粉,惟酒樓的食譜有否麵粉,我們就不得而知。所以每次去酒樓都自備食物,不想再冒險。」所以兒子吃的,由她操刀最安心,幸好坊間有不少無麩質食物選擇。「我會整小食給他吃,包括米餅、芝士蛋糕。米餅比較簡單,以米及芝士做調味,如果喜歡其他味道,可加入番薯、南瓜、紫菜。」訪問期間,Mefaso吃得滋味,父母的心思令他不用再有得睇,冇得食。提到最擔心莫過於兒子將來入讀幼稚園,未知學校可否配合。另外,現時坊間對於麩質敏感的認知太少,「與十個人講起,有九個人感到驚訝,都不知有這問題存在,希望慢慢大家了解多一點。」
Karen以米及芝士做調味,製作米餅。
無麩質芝士蛋糕,令Mefaso可一嚐蛋糕滋味。
記者:湯珮然攝影:鄧鴻欣、林栢鈞、鄧永發、王國輝編輯:蕭家慧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7/19981907
不用面試履歷紐約愛心麵包廠請釋囚焗Brownies
1 :
GS(14)@2017-04-16 14:40:35揚克斯(Yonkers)是全紐約最貧窮城市之一,市內卻開有一間美國「最有愛心麵包店」。每天生產逾3.5萬磅布朗尼的Greyston Bakery,首創「不面試、不交履歷」破格招聘手法,聘請及協助社區居民脫貧,使釋囚重獲新生。該廠副主席Ariella Gastel接受《蘋果》專訪指,企業招聘常帶有偏見,但「我們看重員工將來,而不是他的過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站在揚克斯火車站外,已聞到遠遠傳來的朱古力布朗尼味道,1982年開業的Greyston Bakery,每天生產逾3.5萬磅布朗尼蛋糕,多年來以成為雪糕Ben& Jerry’s獨家供應商而馳名。香味背後,該廠近百名員工可謂真正來自五湖四海,包括中南美州新移民、孤兒、甚至更生人士等。
Gastel向記者解釋工廠招聘方法,「走入大門,寫下姓名及聯絡方式,有空缺便通知你來上班」。她強調,麵包廠不設面試,亦不要求求職者遞交履歷,只需證明合法居民身份便可獲聘用,由工廠提供6個月至9個月帶薪學徒培訓,「不論能力或背景,希望給他們(求職者)一個機會」。在麵包廠工作第8年、曾因販毒入獄的Dion,已晉升為主管負責培訓。他表示,2008年出獄後為自己訂下目標「找工作、組織家庭、買車」,惟重投社會初期生活異常困難,「求職時,每名僱主皆質疑你的過去,預先判斷你為人」。雖然麵包廠工作收入遠遠不及街頭販毒,他卻不用再擔心過著顛沛流離日子,「我正在實現各項目標,而且是合法的」。
Shaniqua是另一個重獲新生例子,渡過2年鐵窗生活後,她發誓不能再入獄,「(釋囚)找工作真的很難,曾想過放棄,但回想獄中情況便下定決心努力生活」,Shaniqua在兩年半前加入麵包廠,「社會口說不應該歧視(釋囚),惟實際上每個人都這樣做;我們只需要一個作出改變的機會」。目前,Greyston麵包廠以社會企業方式營運,在依靠捐款情況下,收支僅僅達致平衡。Gastel說,公司3年前起在超市Whole Foods發售自家品牌布朗尼,逐漸獲得公眾認識及支持其理念,正考慮夥拍Ben& Jerry’s到荷蘭開設第二間工廠,推廣一視同仁的招聘理念,「很多僱主檢視求職者過去、畢業學校甚至膚色,但我們認為,員工的將來潛力才是最重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6/19991796
【飲食籽】麵包鐵籠做餌 最後廿個捉泥鯭的人
1 :
GS(14)@2017-05-13 02:04:53勝叔至今仍用傳統捉泥鯭方法,但由昔日的藤籠轉用鐵籠,籠上有個小洞,會放入麵包,魚被吸引游入籠便會被困。
【飲食籽:追源尋味】「以前人說泥鯭食屎,現在人知道不是食屎,沒食屎這回事,全部都是麵包,魚最健康便是食麵包。」漁民馮帶勝說。他今年64歲,捉泥鯭四十多年,昔日漁業蓬勃,漁民有不同專項,「我爸爸是水上人,他會用網捉魚,我跟其他親戚學捉泥鯭,見用籠捉這個方法很有趣,所以便專門捉泥鯭。」像勝叔專捉泥鯭的本地漁民已少於20人,每年農曆3月至9月是捉泥鯭的旺季,除了打風落雨,每日他都會一個人出海捉泥鯭。
我們早上7時由筲箕灣出發,往西貢清水灣對出海面果洲群島,船程約90分鐘。「你不熟這行是很難做的,試過有後生仔唔夠三日頂唔順就唔做,出到海風浪大,頂不到風浪,找不到魚穫便沒有心機做。」船緩緩駛出,航程中,我心想:「風浪唔算好大箒。」怎料去到果洲群島,開始捉泥鯭,勝叔將船停在海中心,搖吓搖吓,間中站起亦站不穩。我頭暈暈,開始有反胃感,最後嘔吐不止,整天也不敢吃東西。「今日我都有少少暈,雖然不算大浪,但海上的浪有暗湧,我們都會暈船浪,不止是你們。」他續說,「這份工作是危險的,有時風平浪靜好舒服,如果有風有浪便會企不穩,浪不斷沖上來,有時估計錯誤架船會撞去大石。」
難捉供應少 泥鯭越賣越貴每斤$80
勝叔至今仍用傳統捉泥鯭方法,但由昔日的藤籠轉用鐵籠,籠上有個小洞放入麵包,魚被吸引游入籠便會被困。一組有6至10個籠,前一日放落海,再用鐵鈎勾住,散落不同海面,共有二百多個。「這個方法不怕魚被網拉上來時弄傷,這樣魚會生猛些,賣得好價錢。我差不多廿四小時前放落去,今日再扯上來,日日如是,程序大約要7至8個小時才能完成。」但海這樣大又如何找到自己的鐵籠?「每人有不同的地頭,都是靠記憶,所以沒有太多人做這行。我會看岸邊的岩石,那裏是橫,那裏是尖,如果四圍放錯了,有時真的找不到。」跟着逐個逐個扯上來,將魚放出,重新將麵包放入籠,再放落海,工序雖然重複,但勝叔說倒是一種樂趣。「每次扯上來見到籠內滿滿是魚,很有滿足感,當然一見到無就會失望,都會煩惱當天如何維皮,有時一日試過得幾斤,好環境會有幾十斤。」漁業式微加上內地漁民非法採捕,以前被視為下價魚的泥鯭越賣越貴。「泥鯭差不多升了幾倍價錢,現在供應少,反而賣得好價錢,差不多每斤40元,你們在街市買好貴,起碼每斤80元。」到岸後,有專人會向勝叔收泥鯭,供應往街市及酒樓。每次出海平均收入約2、3千元,雖然工作辛苦,要做十幾個鐘,但他很喜歡這份工作,「做到自己做不到為止!」
被視為下價魚的泥鯭供應少,越賣越貴。
重新將麵包放入籠,再放落海,每日要做二百多個麵包籠,甚需體力。
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梁志永編輯:英穎欣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1/20017062
【麵包店結業】街坊連儂牆答謝 店主:大家不要帶淚買包
1 :
GS(14)@2017-05-13 05:34:54這裏並不是連儂牆,而是天馬苑的一間麵包店,最近因租金問題將面臨結業,更出現了這個感人場面。
老闆與顧客,除了金錢買賣,彼此還可以是朋友是家人。黃大仙天馬苑商場小店「麵包.家」遭商場逼遷,結業在即,街坊難忍不捨之情,自發以memo紙寫下留言貼在小店玻璃牆外,密密麻麻的心意貼滿整幅外牆,恍如另一道連儂牆。「麵包.家」由日本麵包師傅久下先生主理,主打無添加健康麵包,真材實料,每日新鮮出爐。開業六年半,小店漸漸成為天馬苑街坊生活的重要一環。店外貼滿留言,令久下先生及負責人周小姐非常感動,「大家都見證着我們的喜與樂。我覺得很開心,我們看着出世的(街坊)小朋友,現在都已讀小學,店外有些留言都能看出是小朋友的字。」天馬苑雖以香港人為主,但店外亦有人貼心以日文留言,讓兩人甚為驚訝,「就算有寫錯字,都令我們超開心。」周小姐形容,店舖是與大家一同成長,「雖然時間不算很久,但仍然看着不少變化,有的街坊看着他們升大學、畢業、結婚。有位街坊更在聖誕節親手做蛋糕送給我們,從沒想過開麵包店反而會得到顧客送來的蛋糕,真的好開心好開心。是用錢買不到的感覺。」「麵包.家」將於5月22日正式結業,臨別在即,周小姐指近日街坊來買麵包,都是「強忍淚水」,「好怕見一次喊一次,我們都擔心,最尾幾日個個會以淚洗面。其實好感觸,不知怎同街坊講,總之多謝他們。」久下先生與周小姐一直在努力找舖位,希望能再於類似屋苑的地方開店,延續「做好麵包,與街坊同行」的理念,可惜暫未有定案。另一邊廂,部份天馬苑街坊則組成「救救天馬苑大聯盟」,除了「麵包.家」外的留言牆,繼續以實際行動支援小店,關注商場的管理問題。
六年來,店內日本師傅做的麵包,一直深受街坊歡迎。
街訪還開facebook專頁,舉辦集氣大會,爭取天馬苑的小店能繼續經營。(互聯網圖片)
記者:李珮禎、黎婉婷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3/20019596
秘密返港 未有保鑣隨行梁洛施戴口罩買麵包
1 :
GS(14)@2017-05-27 00:06:49■戴口罩的梁洛施,買完外賣即急急腳走。讀者提供圖片
【爆相爆片】過氣「楷女郎」梁洛施(Isabella)秘密返港,前日單拖現身圓方買麵包,被讀者程小姐透過「爆相爆片」分享,程小姐在電話說:「嗰陣大約1點幾,因為係食lunch時間,所以商場好多人,我見到梁洛施先去Pret A Manger,跟住再去Cedele買外賣,唔知係咪好多人認得佢,所以佢全程都好急急腳搵嘢食,之後行得好快咁離開!」
挽千元手袋
從相片所見,戴口罩挽約千多元Longchamp袋的Isabella打扮平實,平日跟三個兒子形影不離的她,當日單獨現身,亦不見有保鑣護駕。Isabella跟舊愛「小小超」李澤楷育有三子,大仔長治已7歲,一對孖仔H&N則6歲,自從兩人分手後,李澤楷每月給巨額生活費,安頓Isabella四母子長居加拿大,有指爺爺李嘉誠掛住金孫,落旨要孫兒每年返港兩次探望。上月,Isabella和母親携三子現身香港機場預備返加,當時長治還拿着樂器小號,相信是在爺爺和爸爸面前表演,有指李嘉誠想在外國長大的孫兒,回流返港讀好中文,傳出安排孫仔入讀位於貝沙灣的貴族學校弘立書院,這間非一般學校每年學費14萬元,「入學門票」高達650萬債券,劉鑾雄和甘比的女兒劉秀樺、吳君如和陳可辛女兒陳是知都是這間學校的學生。
■梁洛施前日挽約千多元手袋,單拖現身圓方買麵包。讀者提供圖片
■梁洛施沒有帶保鑣表現低調,身邊不見三個寶貝仔。資料圖片
■當年梁洛施為李澤楷(左)未婚生仔,有傳爺爺李嘉誠要孫兒返港學中文。資料圖片
冇搵黃秋生
此外,之前Isabella復出返港都有約黃秋生、張敬軒等飯敍,昨日記者致電問秋生,Isabella有否約他見面、兩人會否有合作計劃?秋生以短訊回覆:「冇喎。」採訪:何慧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6/2003365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