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廉哥」主人高志成 炒騰訊賺60萬
1 :
GS(14)@2017-12-05 00:40:05【明報專訊】即使騰訊股價上周顯著調整,惟今年以來仍錄得近1倍的升幅,帶挈不少捧場客贏錢,當中明星貓「忌廉哥」的主人、寵物店的店主高志成便勁賺近60萬元。
高志成在接受訪問時透露,他本身熱中投資股票,而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在2016年4月曾向他借用「忌廉哥」為投資講座拍宣傳片,故他也參加了該講座,其間黃國英曾大力推介騰訊,故他亦一直留意該股,當時其股價僅160元左右。至今年第二季,騰訊股價在短短一年內股價已勁升近六成,他回想起黃國英的金句「炒股票就要有贏的心態」,調整心態後,他決定放手一搏,斥資134萬元,以每股268元買入5000股騰訊。
上周400元沽3500股 擬370元買回
在高志成大手掃貨後,騰訊股價在跟着半年亦大漲小回,他其間亦曾多次買賣該股,但策略是不會沽清,確保可以捕捉到其中長期的升浪。而經過多次低買高賣後,他已套現的利潤高達60萬元。
在騰訊上周四跌穿400元時,高志成沽出3500股減磅,僅保留1500股(以騰訊上周五收市價385元計,市值57.75萬元),由於有關持股在扣除之前多次的買賣所賺的60萬元後已屬「零成本」,故他亦坐得安心,「我的策略是賺股不賺錢,會長期持有部分騰訊,不理會其股價高低,因為反正是賺回來的」。展望後市,他估計騰訊股價跌至370至380元將有初步支持,屆時他會考慮買回3500股騰訊。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26&issue=20171204
李志成:「白居二」恒常化助房屋流轉
1 :
GS(14)@2017-12-18 03:35:04【明報專訊】近日本港天氣開始轉冷,不過無礙市民出外睇樓意欲,樓市還是持續地熱烘烘。發展商看好一手市况當旺,紛紛重推項目貨尾,甚至擬加價推售,二手市場受氣氛帶動,連環錄得破頂交易,當中更有不少來自資助房屋。政府早前落實會於明年首季推出2,500個「白居二」配額,預料可為市場注入新動力,有上車客憂慮遲買更貴,因而加快入市。觀乎過去兩輪「白居二」的反應,計劃恒常化料增加居屋第二市場需求,而在新供應有限的情況下,或有助加快公營甚至私營房屋流轉。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首11個月每宗二手居屋註冊金額已突破400萬關口,攀升至逾437萬元,按年急增近兩成;年初至今累計升幅則達約17%。就以上月成交的二手居屋單位為例,柴灣康翠臺6座高層F室,單位實用面積757平方呎,最終以830萬元(已補地價)成交,平均實用呎價達10,964元,幾乎追貼私樓水平。
適時檢討房策 助釋放二手盤源
市民如果有留意到,房協新一輪資助出售房屋早前收表逾9.4萬份,錄得超額認購151倍,當中超過九成為白表申請者,數字間接反映出市民置業需求未減。事實上,「白居二」實有助疏導部分置業需求,惟受制於居屋業主一向惜售,加上二手私樓價格持續升,居屋業主難覓換樓目標,供少於求的情况下,計劃未必立時見效。要解決二手流通量偏低問題,並重新驅動二手市場換樓鏈,政府應按時檢討房屋政策,適度放寬按揭及降低印花稅,令首置客得以用較少首期成功置業,亦協助居屋向隅客或業主轉投私樓市場。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13&issue=20171211
李志成﹕小家庭成大趨勢
1 :
GS(14)@2018-01-07 13:52:35【明報專訊】香港人愈來愈傾向組織小家庭,近年發展商為迎合這一股趨勢,接連推出主攻細單位的項目,成功吸納客源。香港置業早前進行的置業意向調查,結果亦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家庭成員數目都只有3人或以下,引伸至預算購買中小型單位的人也佔六成多。最近的新盤開價相對進取,部分準買家選擇回流二手市場,但據政府最新統計數字反映,2017年,港九新界的細單位樓價升幅實際上已超越大市的11%,市民要購得心頭好,難免要增加預算。
現代社會人口結構與以往不同,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現時本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約為2.8;截至2017年第三季,1人和2人家庭戶數分別按年增長逾2%及3.5%,4人家庭反之跌近1%,可見面積較小的物業會相對吃香。
據本行最新調查顯示,有兩成受訪者預算購買實呎小於431平方呎的單位,亦有逾四成人表示有意購買呎為431至752平方呎的單位,亦即差餉物業估價署所指的A類及B類中小型單位。
四成人料最少花500萬買心頭好
本港樓價升勢持續多時,雖然說細單位上車相對容易,但因為需求甚多,刺激發展商新盤進取定價,更帶動供應緊絀的二手樓價上升。有39%受訪者認為,以目前市况而言,最少要花500萬元至699萬元才可覓得心頭好,更有24%人認為入市預算要達到700萬元至999萬元。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有53%受訪者表示傾向買二手樓。料隨着辣招的轉售限期解封,未來二手流通量會進一步上升。至於傾向買一手樓的人,最主要是發展商提供按揭優惠,展望今年,二手有望跑贏一手。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09&issue=20180102
李志成:新年伊始 樓股齊鳴
1 :
GS(14)@2018-01-15 01:49:57【明報專訊】2018年伊始,樓股齊旺。恒指重返30000點水平,至於樓市方面,頭炮新盤收票反應亦見理想,筆者對市况前景仍然樂觀。去年多個新盤相繼入伙,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推算,今年一手私宅落成量達19,526伙;雖然供應量料按年有所增加,但準買家入市需求及意欲未減,且加息影響輕微,相信樓價仍有上升空間,更有望突破連續20個月升勢,全年預期升近一成。
今年樓價料升一成
一手市場蓄勢待發,二手交投氣氛也顯著好轉。香港置業於剛過去的聖誕節及元旦假期,十大屋苑周末二手成交宗數均錄雙位數字,是自去年3月底以來重上此水平,部分準買家擔心假期過後「筍貨」更少,故儘管議價空間已收窄至1%至2%,他們亦加快入市,租務市况亦見活躍,尤其是樓齡較新或新入伙的屋苑。
樓市氣氛向好,發展商於新盤定價進取,為數不少的準買家遂回流二手覓盤,近期多個屋苑二手成交有所增加。寶林邨早前連錄多宗成交,其中3房戶以綠表價335萬元易手,晉身將軍澳歷來最貴的未補價公屋王,筆者對二手價量短期看升。
此與本行早前進行的調查結果接近,逾560名受訪者當中,最多受訪者傾向購買樓齡10年或以下的物業,約有41%,其次傾向購買樓齡10年以上至15年的人有29%,即鍾情買樓齡15年或以下的人佔比達七成。至於註冊量方面,去年十大新晉屋苑的註冊量按年同期錄得逾兩成升幅,當中有6個錄得雙位數增長。相比之下,十大傳統屋苑註冊量相對失色,去年按年下跌約6.3%,相信今年新晉屋苑表現仍看高一線。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73&issue=20180108
李志成:2017十大新盤王 荃灣區稱冠
1 :
GS(14)@2018-01-22 05:16:55【明報專訊】回顧2017年,本港樓市交投暢旺,住宅及非住宅物業市場表現造好,帶動整體物業市場註冊量水漲船高。當中新盤銷售大收旺場,錄得「價量齊升」,2017全年沽逾1.87萬伙,創近10年新高,吸金近2400億元,較去年高位升約24%,創歷來新高,比1997年多出1倍有多。十大新盤王當中,荃灣區兩盤囊括冠軍及季軍寶座,吸金率合共高達47%,成為全年大贏家。
2017年整體物業註冊量創5年新高,其中原因是住宅市場交投暢旺所帶動,無論一手私樓抑或二手住宅宗數皆按年齊升,而升幅亦相若。在不包括一手公營房屋之下,2017年全年一手私樓註冊量錄18657宗,按年增加約11.1%,並創13年新高;二手住宅方面,雖然近年除受辣招打擊外,新盤市場亦吸納不少二手客源,但過去一年二手住宅註冊量按年仍錄逾一成升幅。要數2017年最強新盤,非荃灣海之戀系列莫屬。2017年荃灣海之戀第1期及2期海之戀·愛炫美吸金力強,累計註冊量分別為964伙及1229伙,囊括2017年新盤王冠軍及季軍。
展望2018年,觀塘、將軍澳、西九龍即將有大型項目登場,預期新盤焦點有望重返九龍,該區勢成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將軍澳有兩大新盤項目正摩拳擦掌。與此同時,九龍區另一重點項目,為觀塘市中心第二、第三期發展區,項目設有4幢分層住宅,合共約2000伙。至於新界區方面,大埔白石角項目及屯門兩個新盤料於上半年推出,港島區供應料2000至3000伙,惟重點盤均以豪宅項目為主,包括海璇及北角繼園里Fleur Ravilia,相信今年新盤市場持續火熱,2018新盤將有激鬥。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55&issue=20180115
李志成:切合市場變化 「鬆綁」助上車
1 :
GS(14)@2018-01-22 06:15:34【明報專訊】現屆政府稱以「置業主導」作房屋階梯,有見本港樓價持續上升,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便於立法會上,表示考慮放寬按揭保險成數。筆者相信,若保險限制若可上調,將有助減輕置業首期壓力,預料可惠及首置客和換樓人士,回歸二手市場尋找合適物業,讓壓抑多時的二手購置力得以釋放。
近年政府先後多次宣布樓市監管措施,降低按揭成數上限,目前只有400萬以下物業才可承造九成按揭,600萬元以上物業則不能承做按揭保險。然而本港樓價升勢不斷,「上車盤」價格愈推愈高,當二手居屋成交價都接連破頂,低於600萬元的二手私樓更是「買少見少」;首置人士的置業成本提高,窒礙部分人的上車機會,在樓市節節上升之下,反映出有關措施不合時宜,應適時檢討及上調指標。
平衡信貸風險與置業需求
綜合土地註冊處及香港置業研究部資料顯示,去年12月本港平均每宗二手註冊金額已突破700萬元關口,約達757萬元,按月上升逾8%;全年平均每宗二手註冊金額則約為694萬元,較2016年全年的597萬元,升幅逾16%。當然,樓市措施絕不可輕率處理。筆者明白,在市場多變及風險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加強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然而,在政府多次推出樓市管控,樓市炒風近乎遏止,市民期望政府協助上車人士置業。
所以,以400萬元作為上車盤準則,幾乎脫離現實,筆者建議政府可將金額上調至600萬元。另一方面,當樓按限制得以「鬆綁」,相信能令二手物業市場轉為活躍,成交量可望逐步提升。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99&issue=20180122
李志成:買樓好定買股好?
1 :
GS(14)@2018-02-04 20:55:53【明報專訊】近日恒指突破歷史高位後持續創新高,間中雖有調整,不過對比去年12月至今的累計升幅,調整幅度可謂微不足道。有見港股日日升,部分股評人認為,不少人或者都會心癢癢,想入市買股票。另一邊廂,樓市同樣旺場,觀塘住宅地皮高價沽出後,區內業主即反價賣盤,市場上又再掀起另一番破頂潮。有許多人都會問,若然想要作投資決定,到底是買樓好還是買股好?筆者認為要視乎讀者本身財政狀况及膽識,因為每個人的本金及承受風險的能力各有不同,難以一概而論,暫且在本欄分享一點個人心得。
有人認為股票投資本小利大,手續費低之餘,亦可以隨時換馬,轉身速度較買樓快。求穩陣的投資者,通常選擇風險較低的藍籌股賺息,若然夠眼光,買中騰訊之類的潛力股,長遠有望獲得可觀回報。而傾向買樓投資的人,假如搭上樓市順風車,不但可賺取物業升值回報,若單位出租,每月都會有淨現金流入,兼賺租金回報,即使港息有機會跟隨美國上調,相信步伐會較緩慢,業主仍可取穩定回報,再者,近日物業市場連環錄得高價成交,樓市見頂言之過早,料升值潛力仍在。
博取回報快的人,或者會認為買樓投資的利潤升幅慢,故寧願炒股票,有機會「扑中」股票,一日之間爆升幾倍賺錢離場。不過,正如老一輩說,有磚頭揸手比較有渣拿,樓價升可以沽貨、以小換大;而即使市况逆轉,出租單位都起碼有租金落袋。其一香港地租樓成本其實不低,與其幫人供樓,買樓自住至少有個自住私人安樂窩;房屋供應亦會增加,但就目前來看,樓市升勢預料持續,住宅物業仍是相對穩健及回報較高的投資。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99&issue=20180129
李志成:狗年新氣象 推盤潮重現
1 :
GS(14)@2018-02-12 07:07:54【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將至,筆者在此先向各位讀者拜個早年,祝願大家在狗年心想事成、金銀滿屋!本月一手未有大型新盤供應,撇除貨尾及月初開賣的馬頭角津匯,有機會開售的數個項目均是規模較細的樓盤,市場焦點落於豪宅新盤及二手市場。節日氣氛漸濃,部分發展商代表早前已表示,旗下大型新盤仍待取得售樓紙,故相信一手推盤潮有機會於農曆新年後才出現,與此同時,資助房屋市場亦隨着「白居二」計劃再起動,為市場注入動力。
早前馬頭角新盤津匯收票反應不俗,首輪沽近八成單位,發展商旋即宣布加價再推數十伙。綜合發展商及市場資訊,月內有機會以招標形式推出的豪宅盤,還有沙田九肚山澐瀚、已屆現樓的何文田明寓,至於沙田雲海其中3個洋房亦於早前重新招標,將於下月底截止。
置業需求殷切 後市仍然看俏
本港樓價攀升多月仍未見頂,根據本行研究部資料顯示,今年首月樓價按月升約1.5%,為近9個月來按月最大升幅;平均實用呎價亦略漲約185元,至12,382元。早前有機構公布最新市民置業意向調查,超過六成市民料未來12個月樓價會繼續升,比例創近6個月新高,部分受訪者更指現時「並非置業好時機」。不過話雖如此,調查發現有兩成受訪者表示有興趣置業,可見樓市剛需持續,筆者相信今年樓市前景仍然看俏。
另方面,房委會公佈新一輪「白居二」安排。根據過往兩輪「白居二」計劃推出經驗,相信「白居二」恆常化有助加快公營流轉,間接令私樓市場受惠,整體樓市氣氛將持續向好。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30&issue=20180212
李志成:農曆新年將至 樓市迎早春
1 :
GS(14)@2018-02-12 07:11:12【明報專訊】距離農曆新年10多天,相信各位打工仔都希望早日收爐,休養生息迎接狗年來臨。傳統來說,農曆年假前一般是樓市買賣淡季,睇樓量及成交量都會減少,不過今年的情况卻不同,「樓市小陽春」早於假期前已出現。年初至今,港股表現活躍,市場資金湧現,加上早前觀塘地皮高價批出等消息,帶動樓市做好、樓價再現破頂潮,市民置業意欲似乎未受假期氣氛影響。本港十大屋苑交投近日亦加快,據香港置業旗下分行的資料顯示,上月底本行周末十大屋苑合共錄得15宗成交,創下68周新高。
以往過年前人人忙着過節拜年,一般不會趕於年底前考慮置業,樓市比較淡靜。過年後,市場積存的購買力陸續釋放,因此出現「小陽春」、亦即成交量反彈現象。然而今年一開局,一手、二手市場持續熱賣,樓價走勢同步向上,個別屋苑再現買家追價入市情况,相信是因為市區筍盤貨源續減,心急的買家都快快落訂,趕及新年前扑槌,「陽春市」提前出現。
差估署早前公布,本港樓價指數連續14個月破頂,升勢維持了21個月,總結去年樓價累升近14.8%。不少業界及市場人士預料,今年樓價不會出現下調情况,與筆者看法一致,主要因為未見到有令樓市大幅調整的因素。息口方面,誠如筆者之前所講,本港銀行加息步伐不會太快,對置業人士影響不大。除了本地市民置業需求外,「北水」持續湧入同樣利好樓市。有中資銀行早前公布首季跨境銀行需求數據,其中按揭及個人貸款指數按季回升2.8至62.5的水平。此外,內地市場資金氾濫、謀求出路,人民幣走勢由貶轉穩,相信「北水南下」料繼續支撐樓市。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57&issue=20180205
李志成:庫房水浸 宜寬減印花稅
1 :
GS(14)@2018-02-27 08:04:47【明報專訊】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於28日(周三)公布,會計業界早前已預測,今個財年的盈餘非常可觀,料高達1500億至1800億元。政府庫房水浸,社會各界當然希望可以「派糖」還富於民,有不少政界代表都支持直接派錢,認為可以讓市民直接受惠,亦是覆蓋面最廣的做法。
回顧近年的財政預算案,「派糖」措施不外乎幾類,例如寬免差餉、寬減薪俸稅及利得稅,另外亦曾推行一次過紓困措施,包括代繳公屋租戶租金及基層生活津貼「雙糧」等等。事實上,除了以盈餘扶助長者與基層生活外,不少中產人士亦希望政府可以推出良策,以減輕稅務負擔及解決住屋需求。
有關新一份預算案,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已透露,未有考慮派錢,亦不會調低薪俸稅等。筆者明白,此做法是為了為平衡本港長遠發展,有需要增撥資源應付發展需要,但相信難免會令部分市民感到失望,認為預算案內容欠缺驚喜。
筆者認為,政府有需要適時改變理財思維,回應市民訴求。以「寬免港人首置印花稅」為例,主要是針對市民上車需求,有助降低置業成本;此外,亦可考慮「放寬按揭貸款成數」或「按揭保險計劃」。
預算案應交代土地供應情况
房屋問題一向為社會討論焦點,亦是政府迫切需要面對的民生議題。其次是供應問題,儘管「白居二」及「綠置居」等計劃有助疏導部分置業需求,但首階段供應畢竟有限,再加上土地供應規劃未明及低息環境之下,樓價易升難跌。因此,政府確有需要釋除市民疑慮,於預算案中交代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情况。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47&issue=2018022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