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通料樓價近見頂恐累慈父老本敗光
1 :
GS(14)@2017-04-12 22:39:14【本報訊】本港樓價節節上升,投行摩根大通亞太股票研究部門董事總經理梁啟棠接受外媒訪問時預警,樓價已接近見頂,且達到經濟情況不能支撐水平,不少買家傾盡家財,更將父母現樓加按套現當首期,一旦樓市泡沫爆破,除買家損手,將連父母「老本」都敗光。
外圍或觸發銀行收水
新盤早月曾出現加價潮,但梁啟棠預期,今年新盤樓價將持平,自己亦不會入市。本港住宅價格已升至全球最貴水平,由2009年起樓價增速亦超越本港GDP增速,任何外圍打擊都觸發本港銀行體系收緊流動性,增加買家借貸成本。至於許多地產商向買家提供較高成數按揭,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則以「千祈唔好借發展商錢」為題撰文,指地產商借錢予買家,身份由「生意人變莊家」,意味地產商是「睇樓市下跌」。多數地產商給予買家借款年期多為3年,但借錢買樓的「閒家」卻憧憬樓價3年後可升三至五成,變成雙方的一場對賭。湯文亮更反問「莊閒對賭,那一位勝出的機會比較大,唔需要我講,大家都知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1/19986529
野村:樓市兩月內見頂趙國雄唱反調:唔知數據邊度嚟
1 :
GS(14)@2017-04-29 23:00:53■野村指樓價將會在兩個月內見頂,明年更將出現調整。 資料圖片
【本報訊】多間大行輪流唱淡樓價,上周大摩吹樓市衰幾年後,野村發表報告指,今年樓價全年雖可上升8%,不過將會在兩個月內見頂,明年更將出現調整。長實(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則唱反調,直指樓市蓬勃,今年樓價有一成以內波幅,引發一場樓市見頂論爭辯。記者:程俊華
野村分析指出,今年樓價走勢持續跑贏市場預測,至今已上升6%,估計全年可升8%,惟將於上半年見頂,因為現時香港欠缺經濟因素再推動樓價向上。今年樓市上升動力,主要來自中資高價搶地及按揭借貸進取。但野村認為兩項利好因素都將於明年退減,包括高價搶地不保證樓價獲支持,因價格要由基本因素去決定,加上明年按息有上升風險,因此估計明年的樓價將會出現調整。趙國雄對於野村分析,直指「唔知佢哋基本數據邊度嚟」,認為現時樓市蓬勃,市民都想置業,新盤的銷情都不擔心。樓市跟隨經濟,香港經濟好,樓市可以保持得到,維持全年樓價波幅10%。
關焯照料將估價不足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公屋及居屋屢創新高,「係升到水尾嘅現象」,銀行將開始出現估價不足,「買家唔敢買落去」,今年底樓價升幅放緩。「但唔似今年會見頂」,因不認為銀行會再進一步收緊按揭,利率又未見有調升壓力,大概明年上半年才會見頂。資深地產分析師張一鳴表示,「冇人會估到幾時見頂」,現時較關注林鄭月娥上任後,會否再出招調控樓市。如果招數夠辣,對樓市有即時影響。紀惠集團主席湯文亮撰文指,政府推出15%新印花稅後,令成交量大減,在經過一段成交量偏低的時間,倘若樓價下跌,供應量增加,政府就會撤招,樓市就會回復正常。
市民置業意欲新高
仲量聯行發表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報告指,只有少於5%的住宅成交受15%新印花稅影響,新盤仍吸引首置人士興趣,連同二手交投反彈,今年全年買賣交投將超過2016年。除非金融市場急劇變化或出現其他外在衝擊,否則中小型住宅單位樓價將持續上升,預期今年升幅10%至15%,較原先預期的5%升幅高。另花旗銀行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訪問超過500名市民。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季有23%受訪者表示現時對置業非常感興趣,自2010年開始調查以來新高並首次突破20%,亦較2016年第四季增加5個百分點。調查又顯示,第一季認為樓價未來12個月上升的受訪者比例創調查以來新高的62%,而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下跌,更首降至單位數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8/20004387
內地4月PMI回落 再惹見頂憂慮 廠商趨保守:有訂單才入貨
1 :
GS(14)@2017-05-01 11:28:56【明報專訊】內地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3月創出5年新高後,於上月高位大幅回落,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官方PMI為51.2,雖仍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但從上月的51.8大降0.6個百分點,亦低於市場預期的51.7。分析憂慮這是內地經濟回暖已見頂的信號,有港商則表示,上月外圍不明朗因素多,歐美買家下訂單時甚為審慎。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4月PMI增速回落有4個原因。一是市場供需增速均有所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8和52.3,較上月回落0.4和1個百分點;二是高耗能行業出現萎縮,高耗能行業PMI為49.3,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特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大幅下降6.9個百分點;三是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部分行業供求出現變化,4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8和48.7,分別較上月下降7.5和4.5個百分點,均為去年7月以來低點;四是進出口擴張速度有所放緩,進口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和50.6,分別比上月回落0.3和0.4個百分點。
進出口增速齊放緩
包括民生證券及興業證券的券商均認為,PMI今年首次回落,國內地產投資因調控收緊將向下調整,基建因首季財政收支出現赤字從高位回落;國外有美國持續反傾銷政策和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導致內外需雙雙下滑,而需求下滑加上盈利改善情况放緩,共同影響生產回落;生產意欲降低使廠商補庫存意願由主動變被動,再進一步影響到用工情况,就業指數上月便下降0.8個百分點至49.2。
分析:內外需下滑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作為先行指標的PMI預示內地經濟回暖的周期可能已見頂,要警惕經濟下行風險,加上中央在防金融風險為主線之下,容忍經濟下行的程度有所提高,短期難見因經濟放緩而倒逼政策轉向的可能。
港商:海外買家保守 風吹草動便縮單
有港商就指,上月在多項地緣政治陰霾籠罩下,客戶下訂單明顯更為審慎,東莞玩具廠商趙志雄表示,上月有「習特會」,市場憂可能爆發貿易戰,而歐洲又有法國大選及英國推進脫歐,令外圍不明朗因素甚多,海外買家變得更觀望和保守,因此廠商也不敢隨便入口原材料。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則表示,今年港商形勢整體沒有很大好轉,買家也不見比以前闊綽,反而市場有少少風吹草動就縮減訂單。雖然人民幣年初經過一輪貶值,但他表示,有七成外國顧客反過來要求減價,部分減幅甚至超過一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70&issue=20170501
PPI增速放緩 惹經濟見頂憂慮
1 :
GS(14)@2017-05-13 01:48:31【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按年增1.2%,略高於預期的1.1%,反映上游通脹的PPI則按年增6.4%,雖已經連續8個月上升,但增幅連續兩個月收窄,遜於市場預計的6.7%和3月的7.6%;按月計,更下跌0.4%,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錄得下跌。
按月跌0.4% 去年中以來首次
PPI按年增幅回落及按月中止回升,加上之前公布4月份的PMI及外貿也見高位回落,進一步加重內地經濟見頂憂慮。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按月跌幅擴大的有石油及相關行業,是PPI下跌主因;CPI方面,上升主要因非食品價格上漲,整體保持基本平穩。
瑞穗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PPI已經見頂,未來將進一步下行,而打擊影子銀行和收緊房地產調控將使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幫助中國遏制物價壓力。
分析:大宗商品價格跌 料遏物價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指出,4月份金融監管升級引發流動性緊張及需求收縮,接下來公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數據將可更進一步印證金融監管加強對經濟二次探底的影響。雖然長期看,去槓桿有助擠泡沫、降成本、控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但短期壓力料難消,將形成經濟陣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7&issue=20170511
財金冒險號:瑞聲被唱衰 確認行業見頂
1 :
GS(14)@2017-05-13 01:54:01早排中金教人點樣避開香港「老千股」,仲列出66隻「疑犯」,無非市值十幾廿億嘅細股。估唔到市值千幾億嘅藍籌瑞聲科技(2018)都被指出千,沽空機構 Gotham City Research話瑞聲近三年誇大利潤率。呢個「葛咸城」,應該係第一次狙擊港股,在港知名度不及Muddy Waters、Emerson Analytics等行家,但喺外國戰績都唔錯,成名作係三年前唱衰西班牙科技公司Let's Gowex,目標價係0,結果原本市值百幾億港元嘅Gowex承認造假、破產,蝙蝠俠完勝。葛咸城今次玩法特別:暫時只掟兩版「預覽及簡介」出嚟,並預告稍後會再出報告詳盡講解。唔一次出晒,肯定唔係未寫好,而係玩心理:一方面令股東驚仲有衰嘢跟尾,先沽為妙;另一方面保留實力,等瑞聲出澄清通告,再見招拆招,唔怕被一招駁倒。唱淡嘅時機亦值得細味。葛咸城畀瑞聲初步目標價44蚊,如果喺年初股價70蚊時唱淡,無乜水位,等到變紅底股至出手就唔同講法。何況近兩個月,強勢股如建材、內房、汽車已先後轉弱,獨剩科技股繼續破頂,本身已係強弩之末,咁啱另一手機設備股通達(698)大股東趁高減持。壞消息接二連三,行業好可能就此見頂。笑笑生
http://fb.com/sneering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2/20018536
內地4月數據遜預期 經濟確認見頂
1 :
GS(14)@2017-05-17 22:36:45【明報專訊】繼PMI及外貿數據高位回落後,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4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也全部放緩兼遜預期(見表),分析認為內地經濟見頂基本可確認,今年GDP增速將在餘下時間回落。另一方面,中央與官媒近期為加強金融監管對經濟的影響降溫,強調不會因為處置一個風險而製造另一個新風險,避免市場過度憂慮經濟硬着陸。
數據顯示,內地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5%,比3月放緩1.1個百分點,低於預期的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速10.7%,也不及3月及預期的10.9%;累計首4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速也回落至8.9%,不及首季的9.2%和預期的9.1%,當中的民間投資增速首4個月也只有6.9%,比首季增速7.7%收窄。連同早前公布的PMI和外貿數據同樣大幅回落,顯示內地經濟反彈周期已見頂。
德銀:首季GDP 6.9% 恐全年頂部
對於經濟見頂憂慮,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昨日解釋,部分數據回落,主要由於今年五一假期提前,令4月的工作日比去年少一天的影響;而且以工業增加值為例,有6.5%增幅其實不低,他認為,無論從變幅還是變動原因來看,今次都不屬於一個趨勢變化,只是在合理範圍內的小波動。
不過市場並不收貨,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與麥格理大中華區負責人胡偉俊均直言,4月經濟數據全面走弱都在傳達一個信息,就是經濟已高位回落。姜超稱,隨着樓市需求降溫,預計5月工業增速會進一步回落,並影響固投延續向下,同時與地產相關的消費也會下滑。不過胡偉俊稱,考慮到首季經濟增速仍不低,第二季中央還會繼續致力降低金融風險。德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首季6.9%的GDP增速恐怕會是全年頂部,未來一段時間,GDP會向6.5%幅度放緩。
官媒派定心丸 紓硬着陸憂慮
經濟放緩與4月份中央一連串雷厲風行式的金融監管不無關係,亦令市場擔心強監管或進一步損害實體經濟,不過近期中央部委與官媒已開始派定心丸,前日新華社文章便直言絕不能因處置風險而發生新風險。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中央是釋出金融監管會有協調,會以軟着陸方式去槓桿,避免傷害經濟的信號,能一定程度消除市場擔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22&issue=20170516
盧楚仁:金見底 鎊見頂
1 :
GS(14)@2017-05-18 00:58:09【明報專訊】金價由高位每盎司1295.06美元下跌至上星期低位1213.74美元,跌幅有81.32美元或6.27%,回調幅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最主要受地緣政治大幅紓緩,馬克龍勝出法國大選令金融市場鬆一口氣,預期美國6月加息及商品價格顯著下跌所拖累,但跌至上周二低位1213美元水平後便持續反彈,上周五更向上突破1230美元水平。初步判斷,金價有見底反彈的迹象。
若讀者有興趣或需要投資實金,又或者未來會有嫁娶上的需要,而要購買一定數量的金飾,若不牽涉槓桿或孖展,現水平金價確實是絕對值得趁低吸納。儘管金價可能仍未見底,但下跌空間十分有限,故不用怕現水平的買入價會一去不返,只要是長線持有,及不牽涉槓桿成分,那麼便不用怕。相反,如果是孖展短炒的,只要做好風險管理,擺好止蝕盤,也不妨可趁機博撈底,若成功撈底,小則可望重上1260美元水平,大則可向上突破1295到1330美元水平。在基本分析來說,雖然聯儲局很大機會在6月加息,但筆者認為,環球地緣政治仍會趨向緊張,最新鮮的是特朗普突然炒了聯邦調查局長科米,現餘波不但未了,科米現可能向傳媒爆出不利特朗普的材料。環球股市會在年內終極泡沫爆破,令到資金流入黃金市場作避險之用。建議當金價接近1220美元水平時進行吸納,下位若突破1213美元止蝕,然後等待接近1200美元水平再進行吸納。
下跌空間有限 實金可長揸
油價方面,紐約期油在高位53.76美元大跌至43.78美元,跌了接近10美元, 跌幅竟高達18.56 %。之後出現超賣及補倉盤帶動下又再重上48美元水平,雖然向上突破了47美元重大阻力,但因為基本因素長遠仍然疲弱,儘管有可能再向上突破,但突破過後相信最終仍會回到供過於求的基本面而下跌。在眾多產油國協議減產或停產之際,第三大產油國美國卻為了爭取市場份額,趁早前油價反彈時不斷增產,成為大贏家,再加上美國的頁岩油生產技術一日千里,大大減低生產成本,根據行內人士說,頁岩油的生產成本已下降至30美元。若果上星期的反彈未完結,不妨可參考黃金分割比率的48.77美元和49.94美元兩個阻力位,估計會到達其中一個阻力位後,便有機會重新再次下跌,然後再見43.78美元或42.20美元兩大支持位。
意大選脫歐機會大
匯市方面,上星期歐元和英鎊都顯著在高位回落。在歐元來說,法國大選已塵埃落定,再加上歐元早已偷步上升,來預先慶祝馬克龍勝出。所以,交易員上星期一開始便把歐元好倉平掉,令沽盤增加導致歐元下跌,歐洲往後又要面對德國和意大利的兩場重量級大選,德國方面應該仍是默克爾勝算較高,筆者不太擔心。反而擔心的是意大利大選。如無意外意大利大選已是極右組織五星運動黨的囊中物。五星運動黨倡議脫離歐盟歐元區,所以一旦上台便會馬上舉辦脫歐公投,如無意外會順利通過,會是繼英國後又一重量級成員國脫離歐盟。更加糟糕的是意大利脫離歐盟後,便順理成章脫離歐元區,成為歐元後市走勢的重量級負面因素。
文翠珊勝算高 英鎊料受壓
英鎊方面,估計首相文翠珊會壓倒性擊敗主要對手工黨候選人郝爾彬而連任,但英鎊走勢早前亦已偷步上升,等待此所謂好消息。筆者認為,英鎊行情亦會偷步平倉而下跌,况且5月22日英國便會和歐盟展開脫歐談判,估計本周便會炒作有關消息,英倫銀行長卡尼上周四亦表示降低英國經濟預測,繼續維持利率和量寬不變,令英鎊受壓。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81&issue=20170515
布少明:師奶夾錢炒樓 見頂訊號
1 :
GS(14)@2017-06-18 11:09:22【本報訊】2017年,市場開始關注樓市97泡沫重現。經歷1997年新盤損手的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直言,現時買家心態及市場氣氛都像97年,很多準買家心態是買到就會賺,買到就會贏,「今日唔買聽日、後日升到買不到,現時似97追入市」。但從數據分析,健康程度勝過97,當年摩貨差不多每月千宗,現時有SSD(額外印花稅)遏市炒風,只剩用家及長綫收租,供樓負擔比率亦較97年低,當年「係九成幾等爆」,現時比率未夠一半。
「買家普遍實力好過97」
再者,當年沒信貸資料庫,很多人買數間,周圍借到盡;今日有信貸資料庫,超過一層樓局限借貸,又有壓力測試,銀行借貸比97年嚴謹,當年很多無實力的人都揸幾層樓,「?家我見到買家普遍實力好過97」。但他稱始終樓價高,已出現輕泡沫,「見到30零歲打下都好多要父母幫上車」,但未見大泡沫,未來兩年料樓價仍上升。過往經驗,由輕泡沫吹到大泡沫需要1至2年時間,除非息口及經濟變化很大,否則兩年內沒爆破危機,樓價跌幅亦不會多於兩成。他認為,一旦樓市調頭向下,有兩類物業最高危,包括一手高成數樓花及細價樓,近年不少新盤提供超高成數按揭,最高借足八成半及九成,若跌價兩成即變負資產;這2至3年,細價樓升幅厲害,「通常升得高,沉底越快,呢兩類物業風險最大」。今日摩貨絕迹,不復當年瘋狂,「我成日同同事講笑,如果見到師奶夾錢炒樓,記住通知聲,到時個樓市就有危機」。此外,仍有不少在1997年輸過的地產代理,到今日仍未敢入市,只租樓住。■記者朱連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8/20059480
建銀:恒指看29000 料第四季見頂
1 :
GS(14)@2017-07-01 09:30:59【本報訊】建銀估恒指第四季到頂,最高見二萬九!建銀國際昨發表2017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認為本港股市第三季將延續上半年強勢,但預計港股第四季到達頂點後,將有機會回落至25200點。該行估恒指最高見29000點,潛在升幅13%。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兼聯席主管蘇國堅表示,股市強勢將延續至第三季,一些價格相對落後的中小價企業及大型內銀會受追捧,股市第四季更可到達高峰。但受到美國「縮表」、加息,以及企業盈利增長或於明年放緩等影響,恒指年尾將會回落至25200點水平。蘇國堅補充,H指及滬綜數年尾目標分別為10800點及3400點,潛在升幅3.8%及7.2%。蘇國堅又指,他看好科技、醫療、金融、非必需性消費品等板塊,而地產、電訊、公用、必需性消費品等則料跑輸大市。該行推介鞍鋼(347)、安踏(2020)、國壽(2628)、新高教(2001)、潤燃(1193)、潤藥(3320)、華泰(6886)、工行(1398)、舜宇(2382)及騰訊(700)。另外,一些股價相對落後的中小價企業下半年股價相信亦可追上,當中包括香港中旅(308)、石藥(1093)、金蝶(268)等21隻股票。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9/20072415
流感高峯未見頂 公院病房逼爆 醫護難抵壓力爆喊
1 :
GS(14)@2017-07-09 02:45:54張子峯
【本報訊】本港今個夏季流感高峯期提早開始,加上近日經常落大雨,加重疫情,公立醫院內科及兒科病房已瀕臨崩潰。過去兩周有6間醫院,包括屯門、博愛、聯合、將軍澳、威爾斯及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介乎130%至150%;屯門醫院兒科病房也淪陷,入住率高達175%。醫管局預計逼爆情況持續多一至兩周,若情況進一步嚴峻,或會押後非緊急服務。記者:陳沛冰
衞生防護中心監察顯示,單是本周四一天新增9名成人患嚴重流感,同日新增4名成人死於流感。由5月5日至本周四錄得175名成人患嚴重流感,當中122人死亡。今年至今錄得18名兒童染嚴重流感,3人死亡。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表示,今個夏季流感高峯期提早開始,加上過去兩周驟晴驟雨,公院求診人數急升。過去兩周的周一至五,每日有逾1,000人經急症室入住內科病房,較平日多約一成。屯門醫院大部份時間每日有逾100人經急症室入住內科病房,也較平日多約一成。過去兩周有6間公院內科病房入住率介乎130%至150%,屯院個別內科病房入住率就曾高達150%。有屯院醫生表示,有病房原只有40張床,卻要安置66名病人,惟有強行在病房加床。醫管局指,單是過去一周整體內科病房入住率最高是博愛醫院,介乎117%至137%;整體兒科病房入住率最高是屯門醫院,介乎140%至175%。
或押後非緊急服務
張子峯表示,今年情況反常,目前難以疏導病房壓力及調配人手,因剛入職的360多名醫生需一至兩周適應病房運作,下月才有1,600多名新護士入職,預料病房逼爆情況持續多一至兩周。醫管局已增加200至300張臨時病床,內科病房逼爆時,也會轉移病人到其他科病房。但因人手短缺,未能提早啟用天水圍醫院病房,疏導屯門醫院病人,也難額外增加屯院內科人手及病床。醫管局會密切監察流感走勢及病人數目,希望下月情況有改善。若情況進一步嚴峻,或會押後非緊急服務。張子峯說,聽聞醫護人員因工作壓力大,於工作期間「爆喊」,希望醫護人員及病人一起共度時艱。公立醫院醫生黃任匡表示,今個夏季流感高峯期緊接年初的冬季流感高峯期,現時夏季高峯期未見頂,當高峯期回落時又到年底的冬季流感高峯期,令病房「由年頭到年尾都爆到七彩」,長期處於瀕臨崩潰狀態。黃指,病房放滿病床,近日在病房診症要側身行,有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太大於工作時「爆喊」。近期醫護人員士氣低落,有工作多年的同僚因而辭職。管理層指希望新入職醫生可協助疏導病房壓力,但有新醫生工作兩日便辭職。政府及醫管局應有長遠規劃,短期應改善兼職醫生待遇,吸引退休醫生做兼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8/2008274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