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班牙列車突然脫軌 已致至少4死49傷(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時間9日,西班牙發生一起列車脫軌事故,至少已造成4人死亡(包括火車司機),49人受傷。

這起意外發生在西班牙西北方加利西亞,這班列車從西班牙前往葡萄牙,行駛時突然脫軌。

發生事故的脫軌列車(來源:EPA)

據悉,事故發生時,這趟列車載有約60名乘客,第一節車廂完全出軌,撞上鐵軌旁的電線桿。第2和第3節車廂向鐵軌外傾斜,一半脫軌。據西班牙媒體報道,受傷的乘客中只有幾個傷勢嚴重。

事故現場,出軌列車撞上信號塔(來源:EPA)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列車為何出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事故發生後,有關部門安排醫療人員,搭直升機趕往現場搶救傷員。

受傷乘客接受治療(來源:EPA)

2013年7月,在同一地區,曾發生西班牙最嚴重的火車事故之一,高速列車在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附近脫軌,造成79人死亡,約170人受傷。事故原因是司機在轉彎時沒能及時剎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41

韓國南部地震造成至少6人受傷 核電站暫時停運

13日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道,韓國當地時間9月12日晚發生在該國南部的兩次地震已造成至少6人受傷。此外,公共安全部已接到近100起損失報告,包括水管爆裂、房屋天花板坍塌等。

雖然位於慶州市的月城核電站沒有受到破壞,不過為安全起見,該核電站還是暫停運行。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樸槿惠已下令設法平息公眾恐慌並確保核電站安全。國民安全處已啟動中央災害安全對策本部第一階段預案,以迅速掌握災情,采取應急措施。

同時,韓國氣象局也發布通告,提醒民眾可能會發生余震。13日上午,韓國氣象廳廳長高允和針對昨天在慶州市發生的5.8級地震表示:“這次地震很可能已經結束了,但是隨時有可能再次發生5.8級—6級的地震。但發生6.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

9月12日晚,在臨近慶州的大邱市壽城區一處小區,居民們出外避險不敢輕易回家。(來源:韓聯社)

韓國氣象局通報,12日19時44分,慶尚北道慶州市發生里氏5.1級地震,20時32分在該市附近又發生里氏5.8級地震。氣象局官員表示,第二次地震是韓國1978年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64

泰國也成寨卡“重災區” 已出現至少200例感染病例

泰國衛生部當地時間13日發布聲明稱,自今年1月以來,泰國已出現至少200例寨卡病毒確診感染病例。這是本年度泰國衛生部首次公開確認其寨卡病毒感染人數。

據中新網報道,泰國衛生部發言人蘇萬那埃表示,“在過去三周時間內,泰國平均每周新增20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且增速穩定”。他同時表示,請公眾不要驚慌,也無需因受寨卡病毒影響而取消旅行計劃。泰國衛生部強調,有關部門正在蚊蟲密集的地方噴灑殺蟲劑,全力做好防控措施。

泰國衛生部還稱,泰國目前沒有出現由寨卡病毒導致的新生兒小頭癥情況。在他們監測的30位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中,已經有6位生產,且新生兒無異常。

寨卡病毒對絕大多數感染者而言癥狀溫和,但對孕婦危害巨大,會大大增加新生兒畸形風險,可能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甚至死亡等。從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寨卡病毒重災區巴西共確診1000多例新生兒小頭癥,其中近200例與寨卡病毒密切相關。

當地時間9月14日,泰國曼谷工作人員噴灑滅蚊劑(圖片來源:中新網)

自從同屬東南亞國家的新加坡8月27日確診首例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例以來,目前感染人數已超過300人。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出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日前質檢總局針對新加坡等國家(地區)寨卡病毒病疫情發布公告,檢驗檢疫部門提醒近期前往新加坡等發生寨卡病毒病本地傳播的國家/地區旅行的市民,應采取嚴格預防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在新加坡等國家(地區)期間自我監測健康狀態,如被蚊蟲叮咬並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及時就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39

傳麥當勞收到至少三家對中國業務最終收購要約 物美也在其中

9月15日消息,據路透報道,快餐巨頭麥當勞已收到至少三大財團對其在中國及香港店面的最終收購要約。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CG.O)和TPG Capital已與中國合作夥伴聯手,爭相購買麥當勞這些價值至多30億美元的資產。

同時,多位接近交易人士指出,競購名單中TPG其實是和國內商超連鎖巨頭物美集團一同發起競購。

房地產公司Sanpower集團同樣為資產收購提出了報價,該公司此前曾表示,它與北京首都旅遊集團聯手。TPG和凱雷拒絕對他們的最終出價發表評論,而中信、物美和Sanpower回複記者的置評請求。

2016年3月,麥當勞方面宣布將出售其亞洲地區的特許經營權,具體為內地、香港和韓國三地20年的特許經營權。麥當勞在全球業務主體是特許經營,占整體業務的80%,通過將直營業務以特許加盟方式轉手當地企業經營,以及新的投資人持續拓展店鋪。麥當勞希望將全球特許加盟的比例提升至95%。

此前有競購意向的財團包括首農集團、格林豪泰、中國化工集團、新希望集團、三胞集團、貝恩資本、TPG、中信集團加凱雷集團、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麥當勞在中國的快餐市場總份額去年已跌至23.9%,遠低於2012年的40%,分析師表示,麥當勞給中國市場帶來的新奇在逐漸消失,消費者並不關心其低廉的價格,正轉向更健康的選擇。

而值得一提的是,9月2日,麥當勞最大的對手之一百勝餐飲集團宣布與春華資本集團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達成協議,二者共同向百勝中國投資4.60億美元,該項投資將與百勝餐飲集團與百勝中國的分拆同步進行。歷時半年多時間,百勝中國引入投資者、分拆上市一事終於完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75

報告:TPP每推遲一年批複 美國至少損失770億

無論誰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命運看起來都風雨飄搖。唯一的差別在於,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當選,他將徹底否決批準TPP;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勝選,那麽TPP還有一線生機。
這是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PIIE)在最新的研究報告《美國總統競選選戰中的貿易議程評估》中得出的結果。具體而言,如果希拉里當選,其貿易政策對美國將可能“有害”,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顯然更具“可怕的破壞力”。如果像特朗普提議的那樣向中國和墨西哥產品征收嚴厲的關稅,則將引發貿易戰,導致美國經濟在2019年陷入衰退,並造成近500萬美國人失業。
該報告還專門討論了美國失去TPP的危害。報告指出,兩位候選人目前都表示不支持TPP,“這不僅將削弱我們與亞洲同盟國的關系,壯大我們的對手,還會侵蝕美國的國家安全。”報告認為,如果TPP最終未能獲批,美國將把在亞太地區設立貿易規則的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頗為有趣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下午在紐約與希拉里舉行會談期間仍表示,希望美國國會早日批準TPP。對此,希拉里沒有正面回應。

特朗普上臺或導致貿易戰
自由貿易成為此次美國大選的最熱議題,頗讓人意外。與希拉里相比,特朗普同美國傳統上支持自由貿易的立場徹底決裂。特朗普已明確表態,一旦上臺,已存在了22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將重新談判、美國要退出世貿組織(WTO)、反對TPP生效以及要向中國和墨西哥產品征收高額關稅。
PIIE的報告指出,如果在特朗普當選後想要實行上述所有政策,他可以辦得到。這緣於總統在外交事務以及諸多立法中得到的超越國會的授權。
不過,報告認為,只要特朗普實施上述貿易主張,將立刻招致大規模的貿易報複,各國不會耐心地等待WTO的裁決,反而會對美國企業和產品施以報複性關稅,貿易戰在所難免。當然,美國國會也無法迅速通過立法對特朗普造成的損失加以彌補,期待美國的立法系統能夠幹預貿易戰的想法更是不切實際。
基於此,PIIE展望了特朗普上臺後這些激進的貿易措施落實的可能性。比如,在向中國和墨西哥產品征收45%和35%關稅的假設前提下提出三種模型:全面貿易戰、不對稱貿易戰以及中止貿易戰。
在全面貿易戰的情景下,中國和墨西哥將對美國產品和服務征收報複性關稅,美國進出口萎縮,進口價格上升,股市下跌,對美投資將受到最大影響。美國經濟還將在2019年陷入衰退,屆時將有超過480萬人失業。不過,從絕對數字上看,最大規模的失業人群將存在於非貿易領域,即零售業、銷售業、餐飲業等。
從全美各州來看的話,華盛頓首當其沖,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州、馬薩諸塞州和密歇根州。而康涅狄格州、伊利諾斯州、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等也均將受到沖擊。其中,加州的洛杉磯恐怕會受到最大沖擊,有近18萬個工作崗位有可能流失。
在不對稱貿易戰情景下,中國與墨西哥可能對特定領域進行貿易報複,比如中止進口美國飛機、降低國企購買的美國商業服務、中止進口美國大豆等。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中止購買美國飛機,這將影響美國近18萬個工作崗位。
PIIE預計,即便是在影響最微弱的中止貿易戰情境下,仍將有130萬美國人丟掉工作。

希拉里是TPP的救命稻草嗎
PIIE認為,如果希拉里上臺,TPP也許還有一線微弱的生存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種研究中,TPP的確會對更有技能且薪酬更高的美國工人有利,而對低技能以及低薪酬的美國工人構成擠壓效應,這的確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美國的薪資不平等現象,且目前美國政府並沒有正式討論對此的補償政策。這也是民主黨左翼對TPP持反對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曾大力宣揚TPP,並稱TPP代表了“黃金標準”。PIIE指出, 目前有一些觀察家認為,如果總統奧巴馬無法在國會“跛腳鴨”期間設法通過TPP,那麽各方寄希望於希拉里在當選後改變立場,重新支持TPP。但即便如此,這也會對美國造成影響:PIIE研究員皮崔(Petri)等人在此前另一份報告中的研究指出,TPP每推遲一年批準,美國就將損失770億~1230億美元的收入。
改變立場的行為並非沒有先例。上世紀90年代,時任總統克林頓就在上臺後轉而支持他在選戰期間攻擊的NAFTA。PIIE希望希拉里也可以如此。
不過,希拉里在公開采訪中指出,她對於TPP的不滿包括在“貨幣操縱”、“原產地規則”等方面的規則仍不夠嚴厲。
PIIE指出,一旦當選,希拉里可能尋求更嚴格的規則制定,從而尋求國會對TPP的支持。不過報告也指出,無法確定未來希拉里是否真的能這樣做,畢竟她曾拋出過對TPP的“三個反對”。

丟了TPP得不償失
PIIE指出,如果TPP最終國會闖關不成功,後果就不僅僅是失業和經濟衰退那麽簡單了。“所有的亞洲國家都在仔細權衡中國和美國在貿易領域的相對力量和影響力。對於美國而言,如果不能通過自己推動這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協定,將被視為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和力量不斷下降的重大表現。”
目前,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和安倍都借此機會敦促美國國會通過TPP。不過剛剛結束訪問中國的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並不完全這麽看。他表示,“就長期而言,TPP排除了中國的主導角色,這是令人擔憂的。”而研究一下亞太自貿區(FTAAP)在庫琴斯基看來是有必要的。
目前,奧巴馬在挽救TPP方面的最新動向是在白宮會見了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並罕見地邀請後者在白宮參加記者發布會。奧巴馬希望此舉能促成兩黨的合作,幫助他在離任白宮前,促使共和黨批準TPP,不過目前國會方面沒有任何妥協跡象。
PIIE還在報告中強調,“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美國放棄在規則制定方面傳統角色的長期成本,可能會大大超過僅僅對於TPP的成本和收益的狹窄計算。”
不過正如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近日所指出的,“不幸的是,長期的戰略思維在當下美國政治的漩渦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其結果是,奧巴馬在離任時面臨這樣一種悲傷的前景:帶有他簽名的‘重返亞洲’外交政策倡議沈到了太平洋的波濤駭浪之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721

槍聲又起: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發生槍擊事件,至少9人傷

據俄羅斯衛星網25日報道,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旁開火射擊,目擊者消息稱,有9人受傷,學校辦公室已向學生發出危險警告。

警方正在事發地點進行調查,急救車輛也抵達現場。大學通知學生,槍手已經離開校園地區,但為了安全盡量遠離事發地點。

大學網站消息稱,“盡量遠離格林大街和二號街道。” 目前有關9人受傷的消息由目擊者發布在推特微博上。就此尚無官方消息。

而就在24日晚間,美國巴爾的摩警方推特公布消息稱,巴爾的摩發生槍擊事件,8人受傷,3名槍手在逃。

巴爾的摩當地媒體報道稱,所有傷者沒有生命危險,傷者中包括一名3歲女童,嫌犯步行逃離,1人持散彈槍,2人持手槍。警方已經封鎖事發現場。

巴爾的摩是美國馬里蘭州最大城市,也是美國最大獨立城市和主要海港之一。巴爾的摩位於切薩皮克灣頂端的西側,離美國首都華盛頓僅有60多公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519

美國芝加哥周末發生多起槍擊事件 至少8死40傷

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10月14日晚至17日早上,芝加哥發生多起槍擊事件,造成至少8人死亡,40人受傷。

芝加哥警方稱,周末最新一起事件發生於當地時間16日晚,在西南端的馬奎特公園附近,一名18歲男子被槍擊中多次,在送往醫院後被宣布死亡。

當地時間15日早上,一名男性在一小村莊附近被槍殺,2名嫌犯被逮捕。這一案件發生幾小時前,一名26歲的男子被擊斃,嫌犯開槍射中了他的脖子。

當地時間14日晚上,另一名26歲男子在西羅傑斯公園社區被殺,子彈擊中了他的胸膛。

此外,當天晚上8點15分,東加菲爾德公園附近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該案件發生15分鐘前, 奧斯汀附近兩人因槍擊喪生。

當地時間14日晚6點45分,18歲的史密斯在西加菲爾德公園附近被人從車里開槍擊中胸部,當場死亡。

最新的一起非致命槍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7日早間,一名24歲的男子被射中左手,右腳和臀部。警方稱,該男子已被送往醫院,目前傷情穩定。

9月26日,休斯敦發生槍擊案致9人受傷(圖:新華社)

近期,美國各地槍擊案頻發。就在15日,洛杉磯也發生了惡性槍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至少12人受傷。洛杉磯市市長埃里克·加切蒂15日事發後對媒體說:“我們必須采取行動,防止人們輕易獲得武器……我們無法容忍這類悲劇頻繁發生在美國的社區。”

9月26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敦一起槍擊事件,造成9人受傷,槍手被擊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84

史上最官司纏身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卷入4000多起訴訟,至少75起未決

今年6月16日,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參加美國總統選舉的一周年紀念日,但他卻從競選活動中抽出身來,在法庭上宣誓作證。

起因是在他發表有關墨西哥移民的爭議性言論之後,明星大廚傑弗里·紮卡里安(Geoffrey Zakarian)和何塞•安德列斯(José Andrés)撤回了原定在特朗普酒店開設餐館的交易。特朗普因此將兩人告上法庭。

這至少是特朗普第三次從競選活動中抽身上庭了。

現在,距大選日只剩下不到兩周時間,而在4000多起牽涉到特朗普及其業務的官司中,至少有75起仍然未決。

RealClearPolitics綜合美國民調數據顯示,在大多數民調中,特朗普的支持率都顯著低於希拉里,至少落後5個百分點。特朗普勝出的希望日趨渺茫,但假定特朗普當選,這些官司也不會一筆勾銷。他並不享受豁免權,還可能會被要求提供證詞,甚或在公開庭審中出庭作證。

除了告別人,特朗普也被很多人告。其中,紐約市的特朗普蘇荷酒店(Trump SoHo Hotel)拒不向餐飲服務商支付服務費一案,就將於大選日前一天開庭審理。

仿佛還嫌官司不夠多似的,近日,在賓州葛底斯堡發表演講,闡述自己當選總統後的“百日新政”時,特朗普還揚言,要起訴所有稱他性騷擾的女性,說她們全在說謊。

“一言不合”就起訴

《今日美國》(USA Today)的記者們花了六個多月的時間,收集特朗普及其公司所涉及的4000多起訴訟的案卷。他們造訪全美各地的法院,調查法庭文件,聯系律師。在整理過程中,一些規律開始浮現。

比如,特朗普常常不肯放過雞毛蒜皮的小爭執,不惜投入巨大的財力和精力,跟資源有限的對手對著幹。

他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欠勞工、雇員和小商戶的報酬,如果他們想追回損失,就只能花費時間和法律費用。

至少有60起官司涉及特朗普拖欠,告他的包括油漆工、玻璃制造商、房產經紀、調酒師、度假村小時工,甚至有他自己雇傭的律師。

另在至少20起互相獨立的官司中,原告都指控特朗普及其公司的經理歧視女性,忽略性騷擾投訴,甚至本身就是性騷擾者。

另一個規律是,特朗普通常一言不合,就以起訴相要挾。“我要告你”,是特朗普在“造一堵墻”之前最常用的口頭禪。

不過經分析發現,對於這種口頭上的爭執,他很少說告就告,而且真告了也通常以失敗收場。唯一一次勝利是指控賓夕法尼亞小姐誹謗,最後仲裁庭做出了賓州小姐向特朗普的“環球小姐”組織賠償500萬美元的決定。

事關重大的欺詐官司

在特朗普的官司之中,最棘手的可能會是“特朗普大學”案。

之前的學生們發起了兩起集體訴訟,指控這所營利性教育機構收取最高3.5萬美元的學費,但嚴重誇大授課課程的價值。

特朗普已經就此提供書面證詞,並有意弱化了自己在特朗普大學中扮演的角色,但他還是有可能被要求出庭作證。

雖然這些都是民事訴訟,但一些法學專家指出,法院最終還有可能認定特朗普大學乃至特朗普本人存在詐騙行為。而哪怕只是民事法庭的認定,國會都可以據此考慮彈劾程序。

潛在利益沖突

要是這些未決官司與總統職位發生利益沖突,到時候就比較難辦了。

比如,他的司法任命會不會受到這些官司的影響?律師、涉案各方乃至法官會不會為了討好特朗普,使審判結果受到影響?

又比如,特朗普正在華盛頓特區開發的老郵局大樓(Old Post Office)是一座歷史建築物,受聯邦政府管轄,由聯邦政府租用給他,涉及到這一開發項目的官司就可能牽涉政府官員。

與此同時,希拉里·克林頓也面臨約30件未決的民事官司,其中包括涉及到“郵件門”醜聞的官司。但絕大部分都不會被受理,因為幾乎每一樁都與希拉里的公職有關,而且被告名單往往很長,她只是其中之一。

分心因素

這些未決官司在審理過程中,通常會抖出很多私人財務等方面的記錄,並公之於眾。就算特朗普什麽都沒有做錯,這類內幕信息也有可能被政治對手揪住不放,用來給他造成難堪,或者被用作政治上的把柄。

當初,尼克松政府就曾官司、醜聞纏身,並且欲蓋彌彰,使尼克松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

比爾·克林頓則曾卷入白水事件、保拉·瓊斯(Paula Jones)案,以及最後的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案。1998年時,比爾·克林頓曾經因為萊溫斯基案,在大陪審團面前作證。

“因為克林頓的最高法院案子(保拉·瓊斯案),美國總統不再免於民事訴訟的幹擾,”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薩繆爾·艾薩克哈羅夫(Samuel Issacharoff)說,“如果總統被傳作證,這時候中東爆發動亂,法院只可能會推遲一下。在總統任期內,這些事情絕對是巨大的分心因素。”

特朗普的法律總顧問阿蘭·加騰(Alan Garten)有意弱化了這些官司的嚴重性。

加騰說,在目前未決的官司中,只有30起是比較重要的。其他都是特朗普旗下業務所涉及的普通官司,或雞毛蒜皮,或註定不會立案。“我們是一家正在經營的公司,不論他當選與否,我們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官司——在法律面前,其最終結果不會有任何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74

亞投行副行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年需至少1萬億美元

“我們要實現一個無縫亞洲,在基建方面就要8萬億美元的投資,如果在南亞,則需要400億美元的投資。”曾親自參與“中泰鐵路項目”的泰國前總理阿披實·維乍集瓦認為,中國通過輕軌等交通方式加強與東盟等國家的聯系,更能促進產能的合作。

在10月28日舉行的2016年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產能合作與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表示,可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切入點繼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產能合作。

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林毅夫說,當前中國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廣泛對外轉移,是“一帶一路”沿線欠發達國家的發展機遇。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有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再加上工業的發展,這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互利共贏。如果沿線國家因此快速發展,將為經濟低迷的歐美發達國家創造一個新的市場,進而有利於全世界”,林毅夫說。

緬甸工業部部長吳欽貌秋則表示,緬甸關註如何承接中國產業轉移,希望更多的中國先進技術和對外投資進入緬甸。緬甸期望與中國在工程建設、農業、教育和衛生等領域開展更多的合作。

尼泊爾前總理巴布拉姆·巴特拉伊同樣認為,國際貿易和交通互聯互通是發展各國經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想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從中國互利共贏的夥伴關系中獲得了實惠,尼泊爾和印度都遇到了基礎設施的瓶頸,我們可以去更好的利用中國的資金、技術、產能轉移來提升各自的基礎設施”。

“亞洲現在仍然由於互聯互通做得不夠好,市場分化嚴重,而互聯互通做得不夠好,又是由於基礎設施的發展瓶頸造成的。在很多亞洲國家,這就造成了貧困問題難以根除,教育水平難以提升以及環境的惡化”,亞投行副行長兼首席執行官吳洛基說。

吳洛基認為,中國利用基礎設施投資來推動廣泛的發展以及減貧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這對亞洲其他國家具有借鑒意義。

2013年開始,“一帶一路”倡議迅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達511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2%;與沿線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25萬份,累計合同額2790億美元。

以上的數據包括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而整個亞洲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巨大的。吳洛基表示,可能每年需要1萬億美元以上,為此,亞投行必須跟多邊發展銀行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而且跟私營領域也要進行合作。

阿披實·維乍集瓦也認為,如果政府和私有企業、私人領域能夠協調合作,成效是巨大的。“我們必須要重新考慮一下經濟發展的模式,現在我們有必要去利用協調以及合作的力量,這種協調合作是要在政府之間、企業之間,還要在公共和私營領域之間共同合作來去實現的。看一下我們能不能互相補充,創造出一個合理的、理性的供應鏈。在不斷擴大的單一經濟體上,能夠為我們所有的人民創造繁榮。”

(實習記者麥舒瑜參與本文采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69

周鴻祎:如今的人工智能只是新瓶裝舊酒,它至少還需要5到10年的醞釀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8/159660.shtml

周鴻祎:如今的人工智能只是新瓶裝舊酒,它至少還需要5到10年的醞釀期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周鴻祎:如今的人工智能只是新瓶裝舊酒,它至少還需要5到10年的醞釀期

幫你掃清在該領域的一些認知盲區。

本文由微信公號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

不知道你有沒有註意到,最近在資本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唯有人工智能逆勢而上了,如今已有不少人對此達成了一個共識——人工智能將成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就如同水、電、網絡一樣成為所有企業的必需。但投投也心生困惑,對於當下,如何將人工智能落地、商業化,以及它最終將會帶給我們什麽影響,這是投投這段時間經常琢磨的問題,恰好,這些天在後臺也收到了好幾位讀者的留言,希望能做篇文章聊聊人工智能。

今天,投投便做了這篇周鴻祎先生的文章,在這一塊上他是成功的實踐者,讀完秒懂人工智能是有點誇張的,但至少有一點沒錯:了解目前國內外人工智能發展的真實情況,為你在該領域創業投資掃清一些認知盲區。

我對人工智能的三個看法

人類社會經歷過的PC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及現在所處的智能硬件時代,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之間始終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每當科技發展的紅利被商業模式創新挖掘殆盡後,經濟也隨之步入寒冬,直到下一輪技術革命的出現,商業模式創新才能重新迸發生機。

現階段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已經挖光了Web2.0時代的技術紅利,所有人都在尋找新技術,以期獲得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人工智能技術無疑就是下一輪技術革命的焦點,假如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在這方面有了突破,那麽新的商業模式也將湧現出來,帶來一個甚至多個萬億級市場。

但是目前大家對人工智能還是有很多的爭論,我說說自己的三個看法:

第一個看法:目前人工智能產業有泡沫成分。

我今年也專門跑到西雅圖,跑到矽谷去拜訪了一些公司,我沒有去斯坦福,去了伯克利,和伯克利的八個實驗室做了一些溝通,我自己感覺,美國現在整個人工智能會成為下一個產業的泡沫,今天再出來做一個公司,你要不說自己是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你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就跟前兩年,你要不說自己是O2O,都不好意思去融資一樣,我覺得這個有泡沫的成分。

第二個看法:純粹的人工智能是不會有商業模式的。

人工智能一定要跟一個領域、一個產業相結合。舉個例子,比如推出AlphaGo的DeepMind,是谷歌收購的一家英國的公司,下圍棋只是他們體現人工智能的一個方式,他們未來可以用這種計算機算法來做很多事情,比如用計算機管理共同基金,投資回報率比人工管理的基金高一個百分點,它就可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我們在美國看到了很多企業從務實的角度,都是把人工智能和很多東西結合。

第三個看法:人工智能還不足以威脅人類。

如今的人工智能沒有很多文學作者、科幻作家所想象的那樣神奇,計算機沒有產生思維,更不可能產生意識,沒有意識也談不上情感,所以大家所擔憂的像《終結者1、2》里面的機器毀滅人類的世界,還非常遙遠。

今天所謂的人工智能只是叫新瓶裝舊酒,換句話說就是計算機計算能力的增強,使得過去的算法有了很大速度的提升;今天互聯網和手機的接入采集了大量的數據,然後用深度學習的算法,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實際上是能夠讓計算機在某些領域產生了一些質的飛躍,比如說在圖象識別方面,現在計算機你給它看十萬張照片,都美女,再給它看一個新的照片,讓它判斷是不是美女。

其實我們已經在做這樣的事,如今每天有幾十萬主播到花椒平臺,靠人工給她們打分,我發現真的來不及,而且打分標準不統一,於是我們就用計算機自動打分,後來發現標準全都是錐子臉,計算機就把所有的錐子臉都定義成美女。

反過來,讓電腦來理解我們說的語言,目前還做不到。所以你看到蘋果的Siri,為什麽大家用一用就不用了?因為你再聊兩句就知道它不是真人,包括我們看到很多做人機對話的,並不是它多聰明,是因為它有很多對話語料,比如把你的對話摘出來是回答另一個人的問題,但這並不是代表真正的人工智能。所以在這一點來說,今天的人工智能我覺得未來至少還需要五年到十年的醞釀期。

談到Siri,我再分享一些自己有關搜索未來的認識。搜索和導航往後續的發展,會有兩個重要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叫你問我答,就像蘋果做的Siri。從搜索的大數據延展到人工智能,讓手機能夠回答你的各種問題,這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個更精確的答案,所以這一個方向。

第二個方向:我們稱之為「我搜你看」。今天有很多的信息內容方向一定是偏娛樂、偏體育,因為大家生活富足了,都比較偏娛樂化。但是在娛樂內容上,很多時候你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關鍵詞,說我知道我要找什麽。很多時候就是要找個樂子,有30分鐘的碎片時間,我希望看一些視頻、看一些資訊,但是我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這時候我們定了一個說法叫我搜你看,也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了解一個人的喜好之後,我用機器自動幫他聚合,找到他感興趣的內容,然後推送給他。不需要用戶再去通過一個關鍵詞去尋找,有人管這個叫信息流,也有人管這個叫自動推薦。

其實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認為這兩個方向代表了未來搜索的發展。

人工智能的未來

在我看來,未來通用人工智能生態圈的格局會是下面將要介紹的樣子:

人腦芯片

2014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TrueNorth的大腦原型芯片,TrueNorth 主要被用於計算機專業學習領域。TrueNorth芯片集成了100 萬個神經元和2.56 億個突觸,這相當於一只蜜蜂的大腦,而正常人的大腦大約包含1000 億個神經元和無法統計數量的突觸。

量子計算

普通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方法是根據晶體管電路的狀態,而量子計算則是根據粒子的量子狀態,使用量子算法來進行數據操作。通過量子計算,可以大幅提升並行計算速度。不過遺憾的是,這方面還沒有出現研究成果,谷歌曾經在2014 年開始研制量子級計算機處理器,他們希望為機器人提供一個可以像人一樣思考的大腦。

仿生計算機

仿生計算機可以解決構建大規模人工神經網絡的問題。普通的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處理神經網絡的效率很低,並且在占地、散熱和耗電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專門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國內,陳雲霽團隊研發的寒武紀神經網絡計算機依據仿生學原理,相比於主流GPU,取得了21倍的性能和300倍的性能功耗比提升。

在圖像、聲音和面部識別系統變得越來越精準後,計算機也擁有了探察人的情感狀態的能力,包括喜、怒、哀、樂、愛、恨、貪、癡等,並做出適當的反應。那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機器人能否擁有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與著名的互聯網預言家、《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有過一次交談。在凱文的思想里,未來的人工智能會產生自己的意識,這會為我們完全掌控它帶來一定的困難,但不會形成毀滅人類的威脅。絕大多數的人工智能都只會是工業人工智能服務型電器。

我對360的戰略規劃就是全線硬件產品向人工智能看齊,從圖像識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兩個方向深度拓展。目前,我們已經在中國和美國成立了相應的技術研發團隊,並且還相繼進行了一系列並購。總的來說,360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整體規劃可分為以下4 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最基本的硬件層面,研發、升級可以在雲上、端上進行深度學習的專用芯片;

第二個層次:面向大規模深度學習、訓練的多機多卡軟硬件平臺,以及基於深度學習的各種人工智能的前沿算法;

第三個層次:基於人工智能的各種智能硬件產品;

第四個層次:在人工智能或者深度學習的基礎上,使智能硬件具備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360 未來主推的大方向,我對人工智能的設想是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將擁有自主學習功能。AlphaGo贏了之後,我非常興奮,我興奮的不是人工智能在圍棋上戰勝了人類,而是它為我們所有人做了一次非常好的概念普及,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人工智能領域的成果。

但是,我所理解的人工智能並不會像AlphaGo那樣只表現在下圍棋方面,也不會像好萊塢電影中那樣可以威脅人類安全。人工智能就像工業革命之後所帶來的新技術那樣,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人工智能與智能硬件相結合

曾幾何時,我們認為說做一個小硬件,里面放上安卓的系統,就是智能硬件,其實不是;或者我們把電飯煲、凈水器、洗衣機都通過WIFI跟互聯網連上,就是萬物互聯了,其實這也不是。真正的智能硬件是跟人工智能的大數據的人工大腦連在一起,使得這些計算能力比較弱的智能硬件能夠以一種更好的方式跟我們交互。

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智能手表,在手表上模仿手機,那麽小的屏幕讓用戶去觸摸各種應用,讓每個用戶跟東方不敗一樣拿一根針去戳手表的屏幕,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就在手表中加入語音識別、跟小孩的對話的功能,小朋友可以問手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跟小孩對話比較容易,因為糊弄成年人很難,但跟小孩對話,實在回答不出來,就把這個轉化給他爸媽回答。

再比如說我們做了智能攝像機,你不可能把家里做成一個監控中心,所以我們做了一個人臉識別,比如說家里來了陌生人,就拍一張照片,發給主人,這樣可以提高家庭安全。還有,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起居生活有不正常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識別識別出來。

包括我們最近做的行車記錄儀,因為放了攝像頭在你的車上,它不是簡單地記錄路況,而是能夠識別路面上發生的情況,比如說你前面有幾輛車,你跟哪輛車離得比較近,或者有哪輛車突然漂移到你的前面,這個行車記錄儀會做出識別。

當然,我們的步子沒有跨得太大,我們與其今年盲目地去炒概念,炒無人駕駛,還不如在有人駕駛的車上能夠通過一些輔助提醒的功能,讓用戶能更安全。

前一段時間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汽車在中國和美國出了兩件事,汽車工業做了一百年,這一百年來它們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也是用戶最大的需求點,就是安全。不像我們今天做個手機,手機大不了死機,我們打開電池重啟一下,但是汽車1%的問題都不能出,一出問題就是大問題。

所以現在我們不談自動駕駛,就談智能汽車,它就像四個輪子的手機一樣,需要經常更新軟件。現在也有很多汽車廠商來找360,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了汽車里面的防火墻,保證汽車不因為更新了不恰當的軟件導致失控。

所以我覺得自動駕駛聽起來是一個很熱門的概念,但是我覺得還是需要差不多五年的成熟時間。我們今天也有一個小組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們更多的是把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我們的智能硬件結合,和我們的安全產品結合,這樣使得我們更好的地保護用戶。

對我們而言,當手機行業熱潮來臨的時候,我們視而不見;當O2O模式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依然不為所動。但是,當人工智能的概念進入我視線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這波浪潮,並為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人工智能 周鴻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