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泓 鋒國際(2309)老闆Carson楊家誠到底幾時真正入主英超球會伯明翰,相信最快要過埋9月29號股東會先知,但仍然無損佢由「飛髮佬」轉型為一個中 國偉大足球班主嘅夢想。噚日,呢個「疑似」伯明翰新班主,就帶住「疑似」伯明翰新CEO余懷英(即係現役泓鋒COO),喺北京會一會祖國傳媒,解構佢個英 超班主夢。 搵范志毅做球隊管理層 Carson話,中國喺世界體壇係就係「騰飛」,但足球表現就唔係好理想,佢只想盡點綿力, 推動中國足球。希望將伯明翰球隊實力加強,等1月轉會市場重開,引進有實力嘅球員,例如會引入前中國國家隊隊長范志毅做球隊管理層。據「消息」透露,泓鋒 嘅接收團隊喺10月底前抵達伯明翰,展開接收球隊工作,當地嘅華僑社團已經「動起來」,準備成立新嘅球迷組織。Carson話由15歲起睇英國波,又鍾意 踢波,最大願望係將英超概念引進中國,伯明翰人口百六萬,附近有廿萬中國人,佢哋會成為球隊核心力量。中國成千上萬英超迷會係推動作用,仲話伯明翰肯定會 喺中國開足球學校。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 ||||||
2005年9月, 石川島中駿(廈門)建機有限公司工廠竣工,首臺液壓挖掘機順利下線,這標誌著又一個世界知名品牌挖掘機實現了中國製造。石川島中駿(廈門)建機有限公司由 三井財團的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旗下世界著名建機製造商——石川島建機株式會社和香港中駿機電控股有限公司合資設立,專業生產、銷售中小型液壓挖掘 機。
....
作為石川島播磨重工的中方合作夥伴,香港中駿集團還與住友財團旗下的住友建機合資成立了住重中駿(廈門)建機有限公司。這家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人民幣,住友佔有股份51%,中駿佔有49%,合資公司的主要任務是從事住友建機製造的挖掘機等工程機械、零配件的銷售及售後服務,並完善在中國的銷售網路和體系,成為住友建機產品在中國的銷售總部和結算中心。
(4)
至於中駿電氣,則有中駿電氣(廈門)和中駿電氣(泉州),主要是做變壓器。
http://www.sce-ele.com/company.asp
中骏电气系中骏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电力设备制造的外资企业, 总部设在厦门,在厦门、泉州两地建有大型制造基地。公司主要生产110KV以下各种类型电力变压器及中低压成套设备,是国家城农网改造产品推荐生产企业和 福建省电网改造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也是ABB公司授权合作伙伴。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国际认证,是“福建 省著名商标企业”。
(5)
http://www.wolai.com/news/2009-12-21/91560/
路遥知马力。1987年,中骏从机械产品起家,现在机械行业的产品囊括大、中、小挖掘机,并与世界500强日本住友株式会社、日本石 川岛株式会社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而电气行业各种大型电力设备也已经形成自有技术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机械、电气两大行业的长足发展为中骏整个集团的精细 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骏置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其 實做挖掘機和變壓器,因為物料多為鋼、銅等金屬,購料方面資金是要先付,但售貨出去卻大多要是賒銷的方式,屬資資本密集的行業,故此對資金的壓力很大,銀 行貸款的需求不少,加上從中駿置業報表看到這兩年的擴張實在太快衡刺上市,資金需求更大,幸好,中駿集團(不是地產部分)剛拿到30億的授信,問題應不 大。但是這麼大的授信,應能想到營業額應不低,亦可想而知,業務規模不少。
http://www.sce-cn.com/news_show.asp?NewsId=270
2009年12月28日,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朝阳先生与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李文贤副行长在建设银行泉州分行培训中心九楼会议室签署了《银企 战略合作协议》,福建省建行向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人民币叁拾亿元。此举标志着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建行全面战略合作帷幕正式 拉开,双方将进行深层次、宽领域、可持续的长期合作。
今次上市後,令公司資金壓力大幅減輕,但其外業的業務應受惠國策持續擴張,需要資金規模會繼續增加,所以未來大股東或會有一定的資金需求,至於他用甚麼方法拿到發展外業資金,小弟不便猜測。
題外話:
在基礎投資者中,有一位先生,先介紹背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125/01966_723246/CWP119_c.pdf
Full Precise為一間由張永義先生(「張先生」)全資擁有的公司,從事投資活動。張先生為位於台灣高雄的物業發展公司YUYU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Co., Ltd.的主席。
YUYU Development是友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經查台灣商業部經濟司公司登記紀錄,是有這家公司,亦確有這位張永義先生為董事長(並不是主席)。所以翻譯可能太趕了,亦沒有方法找到這些東西,所以就不能完整地翻譯這些東西呢,所以應該原諒,是我太方便了。
如果更小心的話,他們上市前都有關係:
http://www.sce-cn.com/news_show.asp?NewsId=249
2009年1月5日,台湾友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义先生、台湾知名房屋营销公司大丰富集团董事长李世华女士等地产界同仁专程赴厦访问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骏置业。
| ||||||
本 週一,法院通過由電盈主席李澤楷提出的私有化方案,令一眾電盈小股東大感意外。電盈私有化的種票事件,盡顯商家為求達到目的而不惜一切的本性。在傳媒及證 監會的調查下,揭發出一眾證券行老闆動員公司上下掃電盈股份,亦有保險公司阿頭買股份贈下屬,再而炮製一手股東等等的手法,務求電盈私有化順利通過。而盈 拓副主席袁天凡更與種票人士關係密切;曾任職聯交所行政總裁及投資銀行的他,可謂見慣風浪,遊走於法律罅而得以置身事外。儘管私有化過程並無違法,但從道 德層面來看,不見得有智慧可言。電盈私有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有待下週四證監會的上訴聆訊結果。 三年前,李澤楷(左)打算出售電盈時,弄至滿城風雨,要老父李嘉誠出手收拾殘局;並由梁伯韜出面做「醜人」,如今電盈私有化又在種票聲中鬧上法庭 ,而袁天凡(右)亦是事件中的主角。 本 週一電盈私有化獲通過,在場的小股東都感到非常意外。其中一名在法院聽審的小股東葉小姐聞判決後,在法院內大叫:「唔公平、唔公正、官商勾結。」另一在場 小股東黃先生,於十年前,以三元八角買入十多萬股電盈,反對電盈在種票疑雲下通過私有化,他亦在場內大聲叫囂:「天天壓價,我哋就好似非洲飢民,被人吸乾 吸淨得番棚骨……如果種票成功,我哋將會被國際恥笑。」兩人一唱一和,法官關淑馨宣佈休庭,並要執達吏把二人趕離法庭。 大律師湯家驊指出法 官有這樣的判決,是她並沒有考慮把證監提出這次私有化異於尋常的情況,判斷成不良意圖。他認為法官甚至沒有考慮電盈私有化是否符合上市條例是奇怪的:「於 這兩個月間新登記的電盈股東,有八百四十九人,證監指出有問題的票數是五百至七百多票,如果剔除這些票數,可能唔符合上市條例中規定出席股東大會人數中, 不多於百分之十的股東投反對票的規定。我見唔到判詞中法官有提及過呢點,似乎佢覺得上市條例唔係咁重要。」根據上市條例中的《收購守則》,私有化最少有七 成五獨立股東批准,以及反對票不超過持股一成,亦同時要符合《公司條例》中,要有半數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同意。 種票合法化 小 股東如斯激動,源於證監會調查電盈種票事件對小股東有欠公道的結果。於上週三召開的法院聆訊中,證監指出在電盈提出私有化期間,曾調查多名相關人士及證券 公司。其中包括金利豐證券老闆朱李月華及中南證券的莊友堅。朱太旗下黃金集團,有一名前僱員證人B透露,其上司要求在金利豐開戶買電盈股票,但投票權會被 取走,日後無論股價如何,朱太都會以每股四元五角回購;而另外朱太私人在平均三元五角價位亦購入二百多萬股電盈,如成功私有化,朱太可賺一百五十萬元,證 監會指她明顯有極強動機去「種票」。 在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期間,透過金利豐登記,持有一至三手電盈的股東共有一百七十五人。中南的莊友堅 亦向證監承認於今年一月,不斷叫身邊朋友、公司職員購買電盈,故透過中南買賣電盈的一手股東共有一百三十二個。法官認為莊友堅及朱太明顯有「種票」。但法 官認為證券行老闆「種票」只是維護自己及客人利益。 袁天凡秘書放長假 而事件的關鍵是富通保險經紀的四百九十四票,如果是由袁天凡操控的話,就不能計入贊成通過私有化的票數。不過法官卻指出,她看不到袁天凡,有透過富通行政區域總裁林孝華去操控私有化投票。 曾 任職聯交所行政總裁及投資銀行多年的前盈保主席袁天凡,對上市公司收購合併的法律問題可謂瞭如指掌。今次他接受證監調查,亦只是透過律師回答。證監曾調查 富通行政區域總裁林孝華,指十年來沒有買過電盈股票的他,卻於今年一月期間,買入五十萬股電盈股票,並把這些股票連同授權書(proxy form)送給下屬當花紅。而這五至六百份的授權書,是由林孝華的妹妹林孝玉,從袁天凡的秘書Leslie Wai手中取得。證監希望訪問Leslie Wai,但她卻由二月十八日,亦即證監開始進行調查後,開始放大假至本月九日,證監透露一直未能成功聯絡她。 九四年袁天凡(右)創立盈保,邀請楊梵城(左)帶同馬仔從國衞過檔,包括現任富通區域行政總裁林孝華及伍永強。上圖為九九年六月,二人一同出席盈保記者會。 二月中,電盈小股東遊行要求政府徹查種票案,至三月底,突然有神秘人透過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出資,助小股東請律師代表出席聆訊。 敏感時刻通電 證 監又指出袁天凡於去年十一月,曾與林孝華及富通區域行政總裁伍永強吃飯。及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即電盈私有化股東特別大會當日),一月五日及今年二月四日 (即電盈股東特別大會當日),與林孝華通電話。不過袁天凡指出他們聯絡只是想瞭解一下富通保險的收購事宜及日常業務,袁天凡更向證監表示已忘記與林孝華及 伍永強的談話內容。法官認為袁天凡及林孝華於敏感時期通電話確實有可疑,但就沒有實質證據指證他們的談話內容是涉及電盈私有化,因此不能接納證監對他們的 指控。 而有份在去年十一月和袁天凡、林孝華吃飯的富通區域行政總裁伍永強,九四年跟隨楊梵城從國衞過檔盈保。他過檔後,國衞即向法庭申請禁 制令,阻止盈保經紀挪用國衞保單持有人的資料,作保單「移植」用途。伍永強於九六年因為逃稅三十多萬,被判入獄三個月,是「有底經紀」。但證監就未有訪問 過他。無獨有偶,楊梵城現任民豐(279)主席,其公司執董柯淑儀亦於十二月十日成為持有一萬股電盈的股東。 證監不服上訴 林 孝華於一九九四年隨楊梵城過檔盈保而與袁天凡認識。他在富通任職的行政區域總裁是經紀中最高級,是萬人之上。此職位全公司只有三人,年薪過千萬。事實上, 林孝華對李澤楷的另一間公司盈大地產亦十分支持,於○七年三月貝沙灣六期開售,他就以一億五千萬元,購入六個單位,其中包括一個六千多萬的洋房單位。當時 貝沙灣平均呎價一萬一千元至一萬四千元,林孝華購入的單位呎價都約在一萬一千元,如一個三座高層向海一千四百多呎單位,他以一千五百六十九萬買入,呎價是 一萬一千多元。其大部分於今年一月才上會,現在正出租。 法官認為是次私有化事件,小股東並沒有在大股東強迫下,做出違反自己最佳利益的行 為。而她認為小股東已有足夠機會表達意見,他們的投票是真誠、理智及合理的。更關鍵的是,法官指出有人分拆股票的行為並沒有違法,因此宣判電盈私有化獲得 通過。而電盈的股價,截至本週二收市為四元,距離私有化作價每股四元五角,相差有一成多,事關私有化仍存有變數。 證監會於本週一即時提出上 訴,向法官提出暫緩執行電盈私有化的申請,就是要求澄清分拆股票在港是否合法的問題,及關注小股東利益是否得到充分反映。上訴庭緊急開庭後,法官以「事件 重大嚴重性」為由接納申請,排期至下週四進行聆訊,因此電盈私有化未必能如期在本月廿三日完成。 隱形富豪輸錢玩踢爆 是次種票 風波牽連甚廣,在私有化前後持有電盈股票的證券行及炒家,均成為證監會的重點調查對象。聆訊過程中,再爆出證人A,於供詞中另揭驚人內幕,表示去年十二月 中,即電盈私有化首次股東會舉行兩星期前,袁天凡曾於來電中透露私有化將會加價,涉嫌披露內幕消息,成為證監指證懷疑種票案幕後主腦—袁天凡的關鍵。而證 人A所講,與曾是電盈股東的炒家莊永昌的「口供」,不謀而合,令這位股壇隱形富豪的身份正式曝光。 電盈私有化公佈前,莊永昌曾持有一億多股電盈,之後突然陸續沽清,因而成為證監會座上客。對於被擺上枱成為證人A,莊永昌大呻無奈,並向記者重述當日與袁天凡的對話內容,但繼續語出驚人:「佢(袁天凡)打來同我講:你揸咁多,支持嚇我哋啦,我話個價唔好,唔係好吸引,佢就有少少含意,指(私有化價格)或者會好啲。」「咁已經係等同洩露內幕消息?」(記者問)「我覺得佢只係想表達誠意。」莊永昌表示。 莊永昌強 調,與袁天凡之間沒有任何利益輸送,更以受害人自居。「電盈股票係一、兩年(前),四個幾買嘅,大部分係私有化第一次股東大會前,喺三個三至四嘅價位沽 出,全部係蝕盤。」根據證人A的口供,在與袁天凡通電後的星期一,因對方沒有再來電,電盈亦沒有任何公佈,便沽出幾千萬股電盈。莊永昌解釋,當時覺得私有化不會成功,「四個二(個價)點會有機會過到?咁多小股東反對,我寧願早啲攞番啲錢。」蝕本賣股後,電盈才突然宣佈加價,「捉錯路」的莊永昌承認覺得氣憤:「最後一秒先加價,完全唔諗人哋感受!」於是,第一次股東大會上投票贊成私有化,希望儘快套現的莊永昌,在第二次股東大會上,晦氣地改投棄權票,更形容電盈私有化猶如「一潭污糟水,混濁到不得了」。 不過,莊永昌雖肯出面爆料,一吐烏氣,但在憶述與袁天凡的對話細節時,仍不時以「唔想提,唔記得」,含糊應對,用意難測,而證人A的供詞,最後亦被法官以「不合邏輯」等理由推翻。 股壇狙擊手身家億元計 由輸家突然挺身成為證人,莊永昌更一度被懷疑是出資支持小股東,聘請大律師馮華健代表出庭的神秘人。莊永昌直指傳聞乃「造謠」,是「有心人作出來嘅古仔」,更表示自己已退休逾十二年,與世無爭。 五十多歲,證券經紀出身的莊永昌, 早年活躍於股壇。他表示,以往他投資的公司進行私有化,均會接觸他尋求支持,十分正常。據其憶述,早年曾持有一成二的大新公和(建築商),及約百分之二的 嘉宏國際(李嘉誠旗下),後來兩間公司私有化,都收到公司高層來電,要求支持。「我最記得新昌地產私有化時,主席葉謀遵(葉維義父親)親自打俾我,我應承 佢一定支持,後來佢仲請我返屋企食飯。」莊永昌說。 善於狙擊私有化潛力股票的莊永昌,自爆證監會並非首次搵上門。「十幾年前,我用七百萬買彩星,即做忍者龜間玩具公司,一年升值咗六十倍,證監走來問我,睇係咪有內幕交易。」 莊永昌表示,九七年七月一日,已將手上三張證券及期貨牌照出售,退出股壇,兩年前買入電盈,只為「收嚇息」。「科網潮時,我唔信咩概念,所以最憎電盈這隻股票。兩年前,我見電盈股價累積跌咗近九成八,平咗且派息又幾好先買。」當年,莊永昌買入一億多股電盈,耗資超過四億元,十分疊水。現時,莊永昌仍持有逾一成美麗華酒店。「九一年,(每股)五個幾買嘅,覺得佢資產淨值吸引,九三年李兆基以每股十七元收購,我都冇賣。」雖然現時美麗華股價只與莊永昌買入價相若,但一直以來派息理想,手持股份市值仍逾三億元。初步估計,莊永昌身家逾十億元,堪稱隱形富豪。 「阿叻」師傅祖父顯赫 坐擁億萬身家,莊永昌不但好炒股,亦好賭,更是藝人陳百祥「阿叻」的賭馬師傅。阿叻於七、八十年代時,曾任股票經紀,經常把愛股美麗華酒店掛在口邊,早年更曾聲稱持有逾一成股權,但原來,持有一成的卻是其師傅莊永昌。二人相識多年,無論在股票市場或馬場,阿叻都跟著這位師傅搵食。本週一下午,記者亦碰到阿叻往銅鑼灣的寫字樓找莊永昌,而據馬評人余伯樂說:「莊永昌是職業賭徒,佢靠分析馬匹磅數等數據去賭馬,唔入馬場嘅,聽聞佢試過有一季贏過億元!」 莊永昌於 八二年,開設華順投資公司,九一年曾經營永順證券,○三年結業。今年二月,再以華順為名,開設賽馬公司(Vision East Bloodstock Ltd),經營買馬及馬匹配種生意,在澳洲及紐西蘭的馬匹買賣公司的網站,亦有該公司的買馬記錄。今年二月,其賽馬公司的另一創辦人馬慶傑,因帶同電筒、 軟尺及麻繩等,夜闖馬場,而被警方拘捕。除咗賭馬,莊永昌亦精於「撲克牌」(poker),曾參加在澳門舉行的○八年亞洲撲克巡迴賽,取得第七名。 股壇賭壇皆得意的莊永昌,作風低調,是次因捲入電盈風波成為焦點,顯赫家底亦因此曝光。莊永昌祖父莊成宗,是早年福建幫元老,是香港福建同鄉會創會人之一,在商界交遊甚廣。早於三八年,便與已故愛國富豪王寬誠等人,開設東方醬油罐頭有限公司,名噪一時,後於七四年結業。另外,莊成宗更夥拍富豪霍英東及馬萬祺等,開設北角華豐國貨,十分威水。 莊永昌並無承繼祖業,轉戰股壇,一旦看中心頭好,便大手落注,令公司大股東亦要忌他三分。○二年,上市公司寶福集團小股東,登報直斥大股東將垃圾資產注入公司騙取現金,據聞莊永昌正是幕後策劃人。 莊永昌曾沾手私有化公司 大新公和 大新於七二年上市,先後興建綠楊新邨、九龍灣地鐵站等近百個項目。在八十年代取得耗資五十五億元的滙豐銀行總行建築合約,這項工程有七千五百萬元的利潤。大新於八九年私有化。莊永昌曾持有大新股份百分之十二。 大新的創辦人陸孝佩最自豪是公司有份參與興建滙豐銀行總行。 嘉宏國際 曾是港燈全資附屬公司。八七年改組成為和黃附屬上市公司,業務包括持有港燈百分之三十四點三股權、希爾頓酒店、國際城市股份、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及證券投資。 前新昌地產主席葉謀遵,是新昌國際董事葉維義父親,當年新昌私有化,葉謀遵曾致電股東之一的莊永昌,尋求支持。 新昌地產 九一年和黃提出每股四元一角把嘉宏私有化,但當和黃一提出私有化後,股價已經上升兩成,有小股東認為和黃應將私有化價格提高。九二年和黃把私有化價格提高至五元五角,才令私有化獲得通過。莊永昌持有百分之二。 公司於七二年上市,於八六年進行私有化。每股作價一點四八元。 |
| ||||||
他是台灣少數化工背景出身,卻投 身半導體的工程師,他是台灣科技業少數不靠股權,就能坐上董事長大位的專業經理人,他還是LED上游三次大購併案背後的操盤人,他是最柔軟的巨人——李秉 傑。 撰文‧ 賴筱凡、高育文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當多數人都在享受長達九天假日時,有一家公司的員工卻得輪流上班,因為他們的訂單多到連一天都無法休;這家公司正是產能吃緊的 LED(發光二極體)晶粒龍頭廠——晶電。 這是連續第二年,晶電的員工無法好好地休農曆年假。近一年來,LED背光液晶電視(文後簡稱LED電視)發燒,讓LED晶粒產能拉警報,供不應求是整體 LED產業普遍的現象。這也讓晶電董事長李秉傑不得不趕緊在全球各地尋找資金,以備擴產之用,才能讓晶電站在這波LED高潮的浪頭上。 協調力 三雄鼎立下的最佳潤滑劑 來到晶電拜訪的這天,李秉傑正好出國,晶電總經理周銘俊更是排了好久的時間才能接受專訪。李秉傑與周銘俊的搭配可說是剛好互補,兩個人同時從工研院光電 所,一起進入晶電打拚。擅長行銷、溝通的李秉傑負責業務,周銘俊則專攻研發技術,巧妙地一搭一唱,兩人成為讓晶電坐上現今LED晶粒龍頭的靈魂人物;而李 秉傑,更是台灣少數不靠股權,就坐穩董事長大位的專業經理人。 在LED產業裡面,談到李秉傑,多數的評價不外乎是「他很會做marketing(行銷)」、「他是很客氣的人」。工研院出身的李秉傑,既不像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霸氣,也沒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鐵腕嚴謹,見到人總是掛著笑容的李秉傑,遇到媒體總會回答完每一個問題,讓所有記者都得到答覆才離開;正因為他身 段柔軟,溝通能力強,才能成為晶電三大股東都接受的董事長人選。 然而,你絕對難以想像,出身軍人家庭的李秉傑,在進入晶電之前,卻只是一個懷抱著要在工研院退休,然後再轉教職的工程師,更沒想過要成立公司。 早在一九九六年晶電成立之初,當時為了平衡台灣LED晶粒被國聯光電(日後被晶電合併)獨霸的局面,由工研院提供技術,億光、華興、佰鴻及鼎元等多家公司 共同出資成立晶電;而當年李秉傑正好是工研院光電所光電材料與元件組長,就在工研院力推將技術移轉的大旗下,李秉傑與周銘俊就這樣帶著台灣第一台 MOCVD(有機金屬物化學氣相沉積,LED長晶設備)機台,到了晶電。 有人說,李秉傑是億光、光寶與聯電三雄鼎立恐怖平衡的平衡點,也有人說當年正是因為光寶董事長宋恭源不滿億光董事長葉寅夫兼任晶電董座,上、下游一把通 抓,讓李秉傑有空間。但不論如何,三大股東都有高度共識,希望由專業經理人來擔任晶電董座。當年曾被諮詢過的前光電所長林耕華想起那段時間,驕傲地說: 「李秉傑是最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人選。」對比於國聯光電董事長黃國欣是喝洋墨水回來的材料工程博士,李秉傑則是標準台灣土產的清大化工博士。在當時只有兩家 LED晶粒廠的年代,晶電並非技術領先者,客戶則都以台灣LED封裝廠為主,不像國聯取得西門子的訂單。正因如此,李秉傑謙虛、客氣,身段柔軟的人格特 質,成為他獲得股東青睞的最大利器。 不過,讓公司賺錢,光靠謙虛、客氣並不夠;尤其晶電創立的頭兩年最苦,當時紅、黃光技術不如國聯,又經常因良率不佳讓客戶退貨。「那時候他(李秉傑)最常 跟我講的就是,趕快把技術做起來。」周銘俊一周七天都泡在實驗室,為的就是提升良率,李秉傑則負責跑客戶。 遠見 明確訂定快速發展方針 但兩人都很明白,光靠著他們自己埋頭苦幹是沒有用的;甚至剛創立的前幾年沒賺錢,還一度讓股東動了是不是要繼續投資下去的念頭。為了公司經營,李秉傑只好 把工研院薪資攢來的房子都拿去抵押,即使後來公司營運好轉,股票上市,「在擴張增資時,股價一百塊我們也得全部都認。」周銘俊不好意思地說,甚至為了增資 認股,還得請求父母親贊助。 當初為了擴充產能,晶電選擇購併作為快速成長之路。一九九四年,晶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吃下當時最大的競爭者國聯,讓國聯董事長黃國欣很不諒解,甚至把 購併矛頭指向萬海少東陳致遠;直到晶電又陸續吃下元砷、聯詮和連勇後,周銘俊才透露,「其實,這些購併案都是李秉傑主導的。」這與市場上所認知的相當不 同。 李秉傑作為晶電董事長,對未來策略規畫相當重視,因為有策略才能執行,執行才能讓公司壯大。所以,李秉傑一一向大股東們分析購併的意義,「他在股東之間折 衝的能力,是很強的。」才得以說服億光、聯電、萬海這些股東們同意。 從化工系出身到投入半導體產業,李秉傑不僅是位記憶力超強的老闆,對數字分析掐得精準,擅長經營客戶關係,更花費相當大的力氣擘畫晶電的未來。「我想,科 技業應該很難再出現第二個李秉傑。」在周銘俊眼中,這位他跟了多年的老闆是很特別的。 在股東眼裡,李秉傑因為身段柔軟,成為三大股東最佳平衡點;而公司夥伴則認為,李秉傑因為善於策略規畫與溝通,成為晶電最佳的董座人選;至於在客戶眼裡, 李秉傑則是最能夠滿足每個人需求的盡職供應商。 公平 讓搶料客戶都服氣 談到李秉傑,晶電的大客戶光寶執行長滕光中對他只有稱讚,「他是一個很公平的人。」用「公平」來形容李秉傑,似乎很難令人想像。怎樣做才叫公平?當遇到去 年LED電視熱賣,所有面板廠、封裝廠都在搶著要LED晶粒的情況,滕光中說,「你大概就會知道,『公平』是一家供應商最難達到的境界。」早兩年,雖然有 筆電背光模組改用LED的汰換潮,但景氣不好,LED價格急遽下滑,下游廠砍價砍不停。相反的,如今為了搶LED晶粒產能,面板廠都快大打出手了,畢竟今 年超過兩千萬台LED電視的量,讓面板廠搶破頭也要爭這塊大餅,儘管如此,上游廠想漲價還是得要和客戶協商。在市場供需法則裡,買方市場自然是客戶講話大 聲,但賣方市場卻不見得是賣家氣粗。不論如何,李秉傑都有他自己的一套,把客戶服務得服服帖帖。 談起李秉傑服務客人的一套,他曾經在日本下雪的嚴冬裡,等了兩天就為了要見客戶一面;也曾因為客戶的新廠量產,大老遠地帶著妻子飛到中國出席開幕慶宴,不 喝酒的他,為了客戶面子還待到酒席結束。 然而處處配合、處處幫忙的李秉傑,在遇到大客戶強勢壓價時,卻是相當硬頸,堅持用提高良率替代降價,他曾表示,「客戶砍價沒關係,我們就提升良率,並把 chip(晶片)做到更小。」李秉傑的專業與誠懇,不僅獲得晶電大股東的認同,更讓他成為目前台海兩岸LED產業進行溝通及制定共同標準的台灣代表。 此外,早年工研院與產業界也曾經思考過,由於台灣LED產業上下游都已建立完整,但卻獨缺LED照明等應用的品牌,因此曾積極尋求購併美商奇異(GE)旗 下的照明事業,組成一家大型的品牌公司:當時屬意的執行人選,正是李秉傑,雖然這個想法後來沒有成真,卻可以看出李秉傑在台灣LED產業的重要地位。 如今,LED前景一片大好,至少二○一二年前LED晶粒供不應求已可預見。在集團軍大舉壓境,逼得LED廠紛紛選邊站之際,晶電卻不願被貼上任何標籤。 「我們要做所有人的朋友,而不是去選客戶。」周銘俊這麼說絕不是唬人的,國內一家小客戶證實,即使再小的訂單,只要有緊急的需求,李秉傑都會想辦法調產能 幫忙解決,這也是為什麼李秉傑在業界能夠獲得高評價的原因。 堅定 不隨景氣和環境起舞 就在李秉傑從全球各地募回資金後,晶電已經站在新一代LED潮流的浪頭上;為了前進中國LED市場,晶電相繼在常州、山東設廠,前者靠近光寶華東營運中 心,後者則與聯電合資成立子公司,上、下游分工。 在LED背光普及化元年,集團軍紛至沓來,不只面板廠要做LED,就連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也要跨足,純LED廠還剩下多少空間? 周銘俊笑了笑,「產業之間要競爭,但不要忘記,我們共通的敵人是CCFL(冷陰極管)。」對於集團軍的跨入,他絲毫不以為意,「我們的目的是把市場做 大,LED市場是大海不是池塘,池塘連一隻鯨魚都養不活,大海卻能養好幾隻鯨魚。」晶電在這波LED革命的浪潮上,更早有自己的步步策略。 除了積極布局中國市場外,晶電去年更透過私募取得泰谷股權,並取得南亞光電一半股權,形成上游結盟的新局面。 當別人大力買進MOCVD機台時,晶電不貿然躁進,保守擴產是因為機台買進來,景氣好能接更多訂單,一旦兩年後供需失衡,多出來的產能就會從金雞母變夢 魘;所以,插旗上游廠商成為晶電的另一策略,透過投資取得產能,讓晶電的成本更低,也讓晶電免於產能過剩的窘境。 面對LED電視引燃的LED大革命時代,集團軍建立自有產能已是趨勢,看著台積電等大廠揮軍而至,周銘俊倒不以為意,「集團軍跨進來已經是不能改變的趨 勢,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競爭力。」 為了提升競爭力,晶電密集在中國尋覓合作廠商,進一步考慮透過共同投資的方式,與封裝廠、系統廠結盟,就如同晶電一貫的策略,做所有人的朋友。 李秉傑 大事紀 出生:1955年 現職:晶電董事長 學歷:清大化工所博士 經歷:1985年 進入工研院光電所,從磊晶工程師作起1988年 赴惠普訪問研究1989年 回國主持工研院MOCVD及MBE製作光電半導體元件計畫1996年 加入晶電擔任總經理2009年 接任晶電董事長 以變革與創新不斷前進 李秉傑的經營語錄 不敢做決策,沒資格談變革。 未來十年,LED應用普及要考量成本下降的速度,這將是LED產業面臨的挑戰。 變革與創新是LED產業必須一直不斷走下去的路! LED晶粒缺貨2012年才會舒緩。 晶電大事紀 1996年 工研院提供技術,億光、華興、佰鴻及鼎元等大股東出資成立 2001年 掛牌上市 2003年 合併晶茂達,資本額達12.51億元2005年 合併國聯光電,四元LED產能躍居全球最大2007年 合併元砷、連勇,坐穩LED晶粒龍頭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