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數據顯示,美的集團5月24日再現3082.85萬股大宗交易,成交金額達10.8億元,35.03元/股成交3076.56萬股,36.32元/股成交6.29萬股。
其中,中金公司深圳福華一路拋售10.78億元,買入2.8億元,中金公司上海黃浦區湖濱路買入2.19億元,另外,三機構席位買入5.78億元,一機構席位賣出228萬元。
這是美的集團5月以來的第六次現身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金額達34.36億元。
在以橫屏視頻為主的短視頻領域,豎屏模式短視頻正在流行,它將會給短視頻領域帶來哪些化學反應?
◤ 近日,視頻內容制作平臺星韻文化宣布獲紫輝創投數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星韻文化聚焦於互聯網生活方式領域,旗下有國內首檔泛科技生活方式體驗類視頻節目《胸大吾腦》和對話框原生豎屏視頻《懟懟對話框》,兩個節目的累積播放量已達2億次。
聚焦“拇指一代”
90後創業者陳菲菲自認是屬於敏感型的人,曾任黑馬會青島分會執委、《創業家》特約專欄作者,也是人文經濟學會特約主持人。雖然大學期間學的播音主持專業,但是陳菲菲對商業、科技特別感興趣。大學畢業後,陳菲菲一股腦的紮進創業大軍,短視頻就成了她一心想要探究的領域。
“中國有7億多網民,10億部智能手機,手機似乎成了人們的第六器官,而互聯網也在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媒體都熱衷於討論各種商業模式,很少有人從生活方式這個角度去觀察這些現象,這太不正常了。”陳菲菲希望除了手機評測、科技商業報道之外,能給同齡人提供一些不一樣的內容。
2016年,陳菲菲創辦星韻文化,3月,她帶著原創節目《胸大吾腦》闖入了短視頻大軍,與眾多視頻內容制作者紮堆娛樂、生活領域不同,陳菲菲把目光聚焦於“拇指一代”的新興生活方式,以娛樂化的視角,站在用戶的立場,推出了以點評、吐槽互聯網產品、現象為主要內容的短視頻。
《淩晨兩點的外賣小哥》、《無人便利店非常體驗》、《國慶北京三公里出行測試》、《大眾點評約炮記》,憑借新穎的吐槽體驗式內容,《胸大吾腦》的短視頻很快贏得一眾粉絲。當前,《胸大吾腦》已推出八十多期節目,主要依靠秒拍、騰訊、愛奇藝、微博等平臺合作推廣,全網點擊量已超過1億,擁有粉絲145萬。
互聯網產品翻譯官
在短視頻內容同質化的背景下,想要脫穎而出,在內容選取上就一定要下功夫。陳菲菲有一套自己的選題規則,“每一個互聯網產品都有一些用戶槽點,你要把產品邏輯翻譯成用戶的語言、用戶的使用習慣,通過鏡頭語言傳達出去。”
選題三規律:
第一、挖掘產品的屬性;
第二、挖掘用戶的使用場景;
第三、尋找最匹配的語言表達方式。
對於短視頻來說,光憑靈感去做內容是很難的,你今天的短視頻可能打120分,但是明天就可能只有60分,或者不及格。所以,短視頻制作也要摸清規律。很多人會模仿我們的選題,但是他不明白我們選題里很細的邏輯。
《我是怎樣在 48 小時內用大眾點評等 APP 約了 4 個男人》這篇文章,一度達到上百萬的點擊率,文章的全部內容,都是陳菲菲親自測試得出的結論。陳菲菲善於把目光聚焦到容易被忽視的使用場景。“用戶使用大眾點評、網易雲音樂等等,更多的是尋找美食或者聽歌,但是這一類軟件也有社交功能,我們就是要把它們的社交功能發揮到極致。”
“我們做的內容需要有意思,有意義。其實做這件事挺困難的,因為膚淺的內容好做,深度的內容也可以做,但是深入淺出的內容極其難做。”
發力短視頻豎屏對話領域
作為一個創新驅動的內容平臺,陳菲菲又把目光鎖定在豎屏視頻領域。2017年7月,星韻文化推出的《懟懟對話框》,以視頻“對話框”這一移動互聯網最大原生場景為基礎形式,生動還原年輕一代的線上生活方式。
陳菲菲解釋到,對話框主要是基於手機里各種的操作,或者各種APP的奇葩玩法,在《懟懟對話框》里有兩個角色,一個是作為懟懟出鏡的陳菲菲本人,另一個與懟懟對話的猴子(陳菲菲同事)。
比如在《我的108P》視頻中,陳菲菲以懟懟的視角,把女生喜歡P圖和P圖的過程做成了短視頻,當經歷了108張修圖之後,懟懟發的圖片被猴子戲稱:“請不要沒完沒了的修圖,你現實中長得醜我們都知道。”成功吸引了眾多有過相似修圖歷程的粉絲。
在陳菲菲看來,眾多的短視頻是瀑布流的方式出現,不容易沈澱用戶,而豎屏的形式無疑能更好地與用戶聯系,實現更好的社交聯動。
《懟懟對話框》播出初期,因為剪輯的問題,在視頻中出現了對話主角“懟懟”的微信號,細心的粉絲發現後申請加好友,這讓陳菲菲感到意外,“對話框形式更容易積累粉絲,粉絲黏性更強,互動性更高。”
快節奏下,切換橫豎屏的行為越來越頻繁,而這個動作無疑會影響用戶體驗。英國有一家視頻營銷機構Unruly還專門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53%的調查對象表示看視頻時不得不將手機橫過來很煩人,同時34%的調查者稱他們會將視頻鎖定到豎屏的狀態。
由此看來,豎屏短視頻的出現,或許給短視頻領域帶來不一樣的打法。
目前,《懟懟對話框》播出40期,累計粉絲96萬。
紫輝創投創始合夥人鄭剛對文娛領域一直情有獨鐘,“星韻文化是在泛科技領域殺出來的一匹黑馬,有趣的體驗式內容讓互聯網科技直達用戶的生活場景,《懟懟對話框》更是基於聊天場景下的對話體短視頻,想象空間很大。”
而作為創始人,陳菲菲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和對內容社交領域的想法,也是吸引鄭剛投資的理由。“我們相信星韻文化能給市場帶來更多新玩法。”
目前,星韻文化依靠廣告眾包方式變現,現階段處於收支平衡狀態。據悉,“對話框”這一天然具有內容和社交連接屬性的視頻形式將是星韻文化下一步發力的重點。
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商務、合作、交流:zym120100(微信)
火柴盒導讀:一個北大畢業,在百度做了十一年的產品經理,出來後悶聲做了3年產品。他來自農村也很能吃苦,他是教育的受益者,所以他對教育比較有情懷。
作者✎ 張乘輔
吳曉波在《激蕩十年,水大魚大》的序言中引用了漢娜·阿倫特的觀點,“除非經由記憶之路,人不能抵達縱深”。觀察一個行業,分析一個企業,也需要經由它的記憶之路。
三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里如白駒過隙,但對於九死一生的初創企業來說,卻顯得格外漫長。
2015年,百度推出“百度航母”計劃,33歲的侯建彬帶領作業幫從百度分拆出來,並給公司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小船出海”。如今,這艘“小船”已經“出海”三年了。三年來,作業幫搬了3次家,融了3輪資,推出拍照搜題、一對一輔導(答疑)、作業幫一課(直播課)3款爆品,累計激活3億用戶,作業幫給自己交上一份答卷。
此次我采訪的所有問題都匯聚成一個大問題:“作業幫是如何做到的?”然後把這個問題拋給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
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
專註打造“口碑爆品”
2015年9月,上地四街1號院迎來新的租戶——作業幫。此時,作業幫剛從百度分拆出來,“五六十人的創業團隊擠在破舊的房子里,公司還小,能掙的錢也不多,大家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先把業務跑起來”,侯建彬回憶稱。一年後,團隊發展到兩三百人,作業幫也就搬到了上地五街的群英科技園。今年,作業幫搬到上地七街的開拓大廈,員工近千人。
《爆品筆記》里所述,“爆品煙花,璀璨奪目才不易冷”,“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流量是第一競爭力,流量是第一生死線”。
累計激活3億用戶,手握6000萬月活的作業幫無疑是流量霸主,而這也正得益於它推出的3款爆品。在上地三個不同的地方,作業幫先後推出了拍照搜題、一對一輔導(答疑)、作業幫一課(直播課)。
侯建彬稱:“作業幫的願景和使命是希望通過技術的力量,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這里面有三個關鍵詞,技術、優質教育(內容和服務)、觸手可及(方便)。
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途徑,線上教師改變了教師端的供給,K12教育行業的供給側發生了巨大變化。拍照搜題通過技術讓機器像老師一樣為學生答疑解惑,類似於學生放學後,家長、老師輔導其作業的場景。一對一輔導(答疑)則進一步強化了作業輔導場景中的互動性。作業幫一課(直播課)則類似於學生上課的場景。目前,作業幫的用戶60%以上來自三四五六線城市,作業幫通過技術讓優質的教育觸手可及的願景似乎正在逐漸實現。
企業是漸進發展的,但決定命運走向的往往是少數的關鍵幾步。一路走來,侯建彬坦言有三個節點非常重要。
第一個節點是從百度拆分, 2015年9月,作業幫從百度完成分拆,同時完成A輪融資。自此,作業幫開始獨立發展,有了更大的空間。
第二個節點是2015年年底推出了一對一答疑業務。通過一對一答疑,作業幫第一次把服務引入進來,老師跟學生可以在作業幫平臺上實時交流。 “學生有請老師來解疑釋惑的需求,作業幫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工具和內容,堅持做下去沒錯”。目前,一對一答疑累計教師八千多名,每月活躍的有數千名。
另外一個節點是作業幫一課的發布。2016年下半年,作業幫啟動直播課的業務,今年8月C輪融資時,直播課品牌升級為“作業幫一課”。“教育產品速度不能太快,要把基礎打紮實,否則是不負責任的”,作業幫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來打磨產品。作業幫一課課程產品種類達近百個),覆蓋小、初、高所有學科,每一個學科都有不同難度層級設計。並且,作業幫一課還根據教材設計出一套教研體系,讓不同能力、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現在,作業幫一課每月用戶幾十萬人,還在高速增長。
自2016年以來,作業幫長期占據APP Store教育品類榜首,今年QUEST MOBILE排行統計中,作業幫也繼續領跑教育類APP。目前,作業幫拍照搜題的市場份額占70%以上,其流量優勢,在之後直播課、練習等業務上仍然持續釋放。
技術和資本推著行業“水漲船高”
K12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盤子,中國在校中小學生數量在1.6億-1.8億之間,教師數量在1100萬左右,優秀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相對於學生們的需求,優秀師資數量顯然不足。此外,優秀師資的分布也不均衡。一個不足,一個不均,這兩個問題形成巨大的行業痛點。
因為痛點真實存在,各種教育模式紛紛出現。比如,在線直播、一對一輔導、雙師課堂、AI+教育等等。侯建彬則認為,誰能把用戶服務好,誰就有機會,具體哪種模式並不重要。
K12教育行業里,即使是同一起點出發,很多玩家也都在跑不同的賽道。侯建彬表示,接下來作業幫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堅定自己的選擇。“尤其是現階段,一家公司不是什麽都可以做的”,侯建彬稱,“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模式,在兩、三年前就有人嘗試做了。那當時作業幫選擇了什麽?我們選擇了聚焦自己的主賽道。”
把教育品質提上去,好產品才是硬道理,“我們過往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教育行業里面,運營能力、渠道能力都不如服務能力或者品質更重要。我們的拍照搜題就是靠品質獲勝的,一對一答疑也是,現在作業幫一課的重點還是品質”。目前,作業幫一課老師都是全職員工,並且還有質量檢測體系,來保證課程質量。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變現成為最現實的問題。“說在教育行業賺不到錢我覺得是不應該的,但只考慮賺錢也是不應該”,侯建彬經常跟公司員工講,“作業幫今天六千多萬MAU的體量想變現不是難事,但需要考慮是想曇花一現,還是想持續增長?”
縱觀最近三年的教育行業,明顯能感覺到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改造正在加速,並催生出很多新模式。教育項目在技術的裹挾下一度沸騰,同時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資本不斷湧入,教育浪潮不斷創下新高。
三年時間里,作業幫相繼完成三輪共計2.35億美元融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C輪融資隊伍里,A輪的紅杉、君聯,B輪的紀源、襄禾全部繼續跟投。
創業公司流淌著創始人基因
侯建彬自身經歷就是一個勵誌故事。82年出生在河北衡水農村,2001年考入北大,畢業後進入百度,2015年帶領作業幫獨立發展,目前公司完成C輪融資,員工近千人,累計激活用戶突破3億。
和所有的產品經理一樣,侯建彬有“做一款或者幾款成功的產品,進而創造價值改變世界”的執念和情結。
在百度做業務時,侯建彬便一直尋覓機會。最後選擇以作業解疑的方向切入教育行業,“首先要看做的事情是否有需求,然後要看行業里還有沒有發展空間,最後看自身的特點適不適合”。
2014年,彼時學生對作業輔導的需求天然存在,互聯網等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滲透也還處於早期階段。此外,侯建彬的經歷和特點,也暗示著他適合。
大學期間,侯建彬也做過家教。2004年-2014年,侯建彬在百度做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業務,“我做過搜索,做過社區,做過問答,也做過垂直的業務,比如母嬰類的寶寶知道,醫療類的拇指醫生”,豐富的經歷讓他對不同的業務類型都有深刻認知。同時,負責過運營和技術,對其之後作業幫發展擴張有很大幫助。
五六十人靠願景,兩三百人靠制度,千人以上靠文化。 “六分文化、三分能力、一分經驗”,是作業幫的用人觀。
“好的模型或者模式,一定是技術作用於好的場景,純技術是沒有意義的”,侯建彬認為技術有兩個價值,一個提升效率的,一個是擡高底線。“作業幫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優質內容跟服務的效率比之前大幅提升的話,就是失敗的”,侯建彬稱“擡高底線就是通過技術讓群體在某一個領域的行業水準整體擡高,作業幫要把目前教育體系里無能為力、鞭長莫及的地方給服務到。”此外,近期作業幫還傳播起科普和素養方面的知識,比如請哈佛大學博士後茍利軍解讀暗物質,請《北京折疊》作者郝景芳上文學啟蒙課。
“對一個孩子來說影響他學習的是三個因素,學習的能力、學習的環境、學習的意願。學習的能力的提升有限,所以,可以在學習環境和學習意願上多下功夫。”書架上擺滿輔導教材,桌子上放著筆記本和塑料水杯,帶著半框金屬眼鏡,穿著深色襯衫毛衣,談論起教育觀點滔滔不絕,一瞬間,侯建彬更像是一名老師。
“作業幫現在沒考慮往B端發展麽?”
“我覺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聚焦C端,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也有一點優勢。”
“作業幫目前布局都在線上,沒觸及線下?”
“沒觸及線下,想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最快的路徑還線上,線上也確實值得我們繼續去跑。”
在作業幫學習平臺上,從拍照搜題,到練習、答疑、直播課,教學閉環初露端倪。侯建彬稱:“現在一天學生在作業幫上所花費的時間近500萬小時。”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1941.2億元,2019年將達2727.1億元。
電商對於線下零售的革命,會在教育領域重演麽?
*本文由火柴盒原創,作者張乘輔,主編韋龑。如需轉載請提前聯系火柴盒(ID:huochaihejiaoyu)。
日漸規範的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之間的聯系也得以建立。
來源 |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作者 | 朱婷
編輯 | 紅拂女
一直站在風口浪尖的網大,這兩天自帶行業主角光環。
這一切源於與網大息息相關的兩大榜單。劃重點:“20部網大賺走2.3億”、“1部網大投資回報率高達993.12%”,成功引起了娛樂資本論(ID:yuelezibenlun)的註意。
為了更直觀地解讀網大過去一年的商業架構,基於數據,我們對榜單背後的資本進行了盤點和分析。究竟有哪些新的行業發現?網大的資本紅利期是持續還是如外界所言開始變“綠”?
減量打樣,網大變“好”了嗎?
作為網生領域發展最快的內容,網大的出現可以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新生產物的發展軌跡。短短四年時間,從無到有,從有到盈利,節奏快到飛起。
但值得註意的是,過去一年,網大的節奏明顯放緩。連續增長三年的網大上線數量開始減少,播放量也隨之下降。一時間,關於網大開始走下坡路的輿論遍布大小社區平臺。
站在行業角度,其實不必驚慌,因為這是任何新生事物必經的過渡期。另一層面,對於網大新用戶以及潛在用戶來說,這或許會是網大一個好的打開方式。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方面,日漸嚴苛的政策監管下,大部分“打擦邊球”、“海報黨”、“前六分鐘黨”等影片被下架、被擯棄,網絡電影正朝著規範化市場靠攏;另一方面,各視頻平臺方審查力度加強、分賬制度完善且多樣,最重要的是數據公開透明化得以落實,使得網大進入全新洗牌期,市場泡沫化逐漸驅逐,數據也更加真實有效。
那麽網大真的變“好”了嗎?答案並非太樂觀。
我們對2017年十余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進行了分析。一方面,發現了網大整體“制”的改善;但另一方面,網大仍然存在著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劇本和故事框架。
基於制作層面,可以明確的是,隨著成本的增加,“3毛特效”、“畫面渣”、“演技太尬”、“滿屏網紅臉”等拍攝、後期、演技方面的問題有了顯著提高。
據《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導演張濤透露,影片中“龍”的制作就耗資100多萬。在他看來,“龍”是影片的核心道具,太假的話會大大拉低整部影片質感。
而在諸如《西河口秘聞》、《魔遊記》、《星遊記》等多部影片中,亦明顯可以觀察到特效及後期的變化。幾部影片在播放量上也取得不菲的成績。
但必須認清的一個事實是,高點擊並不等同於優質。從創作維度上來看,網大在劇本和故事框架的搭建方面仍然顯露出極大的短板。
縱觀愛奇藝2017年度網絡電影分賬榜top20榜單,大部分影片在口碑上是有爭議的。淘夢CEO陰超在接受采訪中就關於排名第一的《鬥戰勝佛》所面臨的質疑做出了回複,“影片確實少了能給觀眾留下思考的內容,不否認它存在的問題。”並表示在之後的作品中,也在竭力扭轉、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另一部分賬黑馬《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的導演及制片人陳翔在接受小娛采訪的過程中,不止一次強調網大真正好看的故事太少,盲目跟風的同質化內容過多,具備基本電影框架的影片稀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驚現了一批口碑網大:《哀樂女子天團》、《孤島終極》、《海帶》等,優勢聚焦於故事和題材。
借用多位影評人的話來說,這些影片的出現,很好地給網大打了個樣。如何在小成本中抓住一部電影的核心?最關鍵的還是要緊扣主題,將故事框架立住,否則就真如外界所言:只有網絡,沒有電影。
投資回報率高達993.12%,
背後的資本布局幾何?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隨著內容方面的改變,2017年網大的資本市場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先來看一個表格。
從最早的幾十萬到增漲到如今的過千萬投資成本,從2016年的900余家減少到2017年存活的專註網大出品的公司不足400家,網大究竟遭遇了啥?
究其原因,恐怕最主要的還是政策監管力度的加強,讓大多數小打小鬧、試圖在網大紅利期大撈一把的公司,很難再騙關註騙點擊,從而無法獲利,只好出局。加上越來越多有豐富經驗的電影公司、電影人、制作團隊以及演員明星的加持,使得這個市場的門檻變高,只有更具競爭力的玩家才能留下來。
回到網大年度投資回報率top20,位列榜首的《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投資回報率(以下簡稱ROI)高達993.12%,第二十名也到了170.38%。可以看出以下幾點趨勢:
1. 榜單聚焦頭部影片;
2. 內容題材覆蓋面較廣;
3. 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內容更容易成功,IP系列化占據優勢;
4. 高投資回報率影片的營銷比較精準。
回顧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共計559億元,其中《戰狼2》斬獲56.8億,位列國產片票房榜首,據“銀河情報局”報道,《戰狼2》的投資回報率近9倍,而同位列榜首的網大《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ROI也差不多是9倍。
關於院線與網大之間的對比一直呈極端化,奇樹有魚CEO董冠傑在《2017年中國視聽大會》上預測:2020年,網絡電影的觀影人次會與院線電影持平,達到20億。
在小娛看來,高回報率一方面可以讓大家看到一個樂觀的網大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內容制作的提升。陳翔在接受小娛采訪時,就透露18年即將推出的《陳翔六點半2》在成本方面投了近500萬,比第一部提升了三倍以上。
為了更透徹的解讀,小娛整理了以上兩大榜單中所涉及的公司最新運營情況。繼而發現,網大領域大部分頭部公司已完成不同階段的融資,其中,新片場更是在完成新三板定增後,市場估值10億。由國內最大的影遊綜合體公司完美世界旗下基金及孚惠資本、永桐資本跟投;
過去一年,除了新片場,淘夢、奇樹、映美、七娛等頭部公司均完成了最新融資。比如發展迅速的映美在17年1月迎來A+輪融資,獲君聯資本、北廣文資歌華聯合投資,金額為1000萬;作品位於分賬榜榜首的淘夢於去年11月獲華映資本、賽富投資基金、德同資本三家融資9000萬,順利完成B輪融資。
此外,網大還湧現了一大批以往主攻傳統院線的公司。
在多家公司的2018年度發布會上,也公布了未來一年在網大方面的計劃。譬如在華誼兄弟最新推出的片單中,就包含了《電競殺機》、《快遞俠》、《機甲神七》等多部網大;而主打喜劇的萬合天宜早在2016年就已成立專門的網大部門,暗自入局,目前已出品上線十幾部網大;
分析發現,2017年還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各大視頻平臺方也在加快布局網大的節奏。
明顯看出,愛奇藝、騰訊視頻以及優酷視頻的三足鼎立優勢。小娛觀察到,在過去的一年,優愛騰三家在網大方面均加大了布局。
率先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愛奇藝首次聯手貓眼,實時公開網大的點擊率及分賬,推出“雲騰計劃”,分期開放IP版權,聚攏市場。此外,愛奇藝還在北京電影學院成立網絡電影基金,用來鼓勵學生們創作網絡電影;
早在2016年就開始關註網大市場的優酷視頻更是在去年下半年突然發力,斥資10億,攜手阿里文娛推出“HAO”計劃,定期開放優質IP供制作公司選擇,搭建了新的網大分賬模式(優酷分賬公式:有效時長×有效VV對應單價+運營獎勵),打破了以往以“6分鐘”為分賬節點的單一分賬規則,正式采用了以“傳播效果、用戶粘度、拉新能力”綜合考量影片的多維度分賬規則,以此來鼓勵更多的片方用心生產好內容;
騰訊視頻則暗中發力,與愛奇藝、新片場等一起打造了“比翼新電影計劃”,從“新導演”、“新類型”、“新聯盟與“新可能”四個全新角度出發,推出多部由騰訊動漫熱門IP 改變的網大。“比翼新電影計劃”也被視為業內優質資源平臺探討網絡電影新運營模式的發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愛奇藝和北京慈文影視制作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網大《哀樂女子天團》,一經上線,點擊和口碑雙豐收,豆瓣評分一度高至7.3分;騰訊視頻與紅龍影業一起推出的《魔遊記》也得到行業的標榜和認可;《西河口秘聞》則成功推動阿里文學與網大之間的IP轉換。
可以預見,隨著網大的更進一步發展,在未來將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基於資本層面給予網大更多的關註,甚至“圍獵”。統而言之,網大紅利期“命”還長,但究竟其“命運”會如何?我們一起觀察。
總結:網大市場的前景和錢景仍值得期待
誠然,網絡電影曾經破以單獨的視覺刺激謀求高點擊的行業趨勢,在政策及平臺、制作各方勢力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一個初見成效的過度和改善。
一定程度上看來,日漸規範的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之間的聯系也得以建立。在制作上,目前頭部網大正無限趨向中小成本院線電影模式;
另外,也是網大被提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給廣大青年電影人提供一個實踐平臺,意在儲備、檢驗行業人才。網絡電影在實現電影工業化生產的影視形式上,具備很大可能性。
而針對網絡電影的出現填補了電影類別的空缺這一觀點,小娛認為,有一點需要註意,“填補”的本意是降低院線中一些類型化、小成本電影的投資風險,減少“院線一日遊”的頻率,找到諸如網絡電影這樣的新渠道,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豐富中國電影的類型等。
而非將院線影片無法或很少涉及的題材當做網絡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不顧電影和市場準則,營造視覺沖擊挑戰部分禁區,過度渲染所謂的“網感”。
寫在最後:當格局已初步形成、資本開始聚焦,網絡電影是否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開創電影新模式,贏得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尚可期待!
北京市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滿一年,醫藥費用增幅下降,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和效率出現積極變化。
19日,北京市召開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周年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改革以來全市醫藥費用僅增長5%左右,為2000年以來費用增幅的最低年份,已累計節省醫藥費用60多億元。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624億元,節省藥品費用55.1億元,僅藥品陽光采購一項措施就使得藥價整體下降8.8%。
大醫院人滿為患得到緩解
分級診療制度方面,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介紹,三級醫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一年減少11.9%,二級醫院基本持平,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診療人次累計達到近8000萬人次,比上一年凈增1200余萬,增長了16.1%,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5%-30%左右。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扭轉了十多年來基層診療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就醫狀態得到緩解。
與此同時,醫院就診結構也在發生明顯變化,醫院副主任、主任醫師的門急診人次分別減少9.7%和25.5%,患者選擇專家看病更加理性,看專家難的問題有所緩解,有限的專家名醫資源能更好地服務於危重急難患者,並延長了醫患溝通交流時間。
對於醫保患者的負擔問題,雷海潮回應稱,要醫保患者負擔平穩,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北京規範和調整了435項醫療服務的價格,基本醫療保險納入到保險支付範圍,將社會救助對象的醫藥費用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將社會救助對象的門診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從70%調整到80%,門診費用報銷封頂線從4000元提高至6000元,大病住院費用報銷封頂線從8萬元提高至12萬元,社會救助對象門診、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範圍內人均負擔均減少了30%左右,城鄉低收入群體得到有效保護。
新增55項專項護理和新生兒診療護理納入報銷
為支持醫改,北京市人社局在醫保方面實施了多項配套措施。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巡視員徐仁忠介紹,北京市已經將醫事服務費整體納入到醫保報銷範圍,特別是門診由按比例報銷調整為不計起付線,不設封頂線,實現定額報銷。
此外,北京新增55項專項護理和新生兒診療護理納入報銷,中醫調整96項納入報銷範圍。
針對大病和重病患者,徐仁忠以精神病舉例,一年來醫保基金為精神病患者增加支出2987萬,精神病患者住院患者負擔下降了54%。
“三級醫院精神病患者住院每天發生的費用最多負擔20元,二級醫院最多個人負擔15元,一級及以下的精神病患者每天最多負擔10元。”徐仁忠說。
談到北京市醫改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時,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和質量,推進百姓在社區能夠看得了病拿得了藥。引進一批緊缺的人才,定向培養100名鄉村醫生,進一步充實基層醫療服務一線的力量。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做實醫聯體,把大醫院20%的專家號源優先給社區作為轉診的需要,鼓勵大醫院的醫生到社區出診。完善基層醫療機構長處方包括藥品配送的相關政策,要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保障的能力。
交易所盤後數據顯示,萬科A今日出現一筆18.65億元的大宗交易,成交量為6346.59萬股,成交價格29.38元/股,賣方為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營業部,機構席位接盤。賣出方大概率為寶能,鉅盛華旗下資管計劃廣鉅2號持股數量正好是6346.59萬股。稍早之前的4月17日,寶能以大宗交易減持了8972.45萬股。至此,寶能或已累計減持萬科1.38%。
中國醫療行業近幾年獨角獸頻出,尤其是在新藥研發領域。其中,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以及聯合治療方面的研究備受市場關註。
2016年成立的基石藥業5月9日宣布完成2.6億美元(約16.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成為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加上A輪1.5億美元融資,基石藥業已累計融資4.1億美元(約26.3億元人民幣)。
B輪融資完成後,基石藥業毫無懸念地挺進中國生物制藥獨角獸之列。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江寧軍博士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B輪融資僅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體現了資本對新藥研發領域的偏好。”
B輪融資由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通和毓承資本、中信產業基金、泰康保險集團、ARCHVenturePartners、高瓴資本、KingStarCapital、3WPartners、AVICT、宏瓴資本參與,以及現有投資方元禾原點、博裕資本及毓承資本(現“通和毓承資本”旗下基金)繼續跟投。
據江寧軍介紹,基石藥業目前產品線包含10余款在研產品,其中4款已先後在海內外啟動臨床試驗。特別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自然全長、全人源抗PD-L1單克隆抗體CS1001已接近完成I期臨床爬坡試驗,將於近期開展註冊臨床研究。2017年底,基石藥業建成的蘇州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提升臨床開發效率。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私募股權部首席投資官朱勇勤表示:“GIC非常高興能夠領投基石藥業的本輪融資。我們十分看好基石藥業在腫瘤免疫領域的實力,並對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充滿信心。”
基石藥業原A輪融資的三家投資方元禾原點、博裕資本及毓承資本均參加了B輪融資。作為創始股東之一,通和毓承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偉博士表示:“短短幾年間,免疫療法的研發已經占到全球腫瘤研發項目的半數以上,可見腫瘤免疫治療和聯合用藥的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江寧軍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基石藥業的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投入三方面:“首先是內部產線,本輪融資將用於推動CS1001等多個公司在研產品的臨床研究,其次是進一步通過自主研發及合作引進拓展公司產品管線,第三是吸引並培養優秀醫藥人才。”
生物制藥領域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有統計數據顯示,一個創新藥從研發至上市,平均的成本是12年10億美元。生物類似藥的平均成本是2億美元。因此,這一類型的企業需要不斷的投入,融資的輪次相對較多。
臨床試驗是藥品報批上市前必須經歷的階段,其中三期臨床實驗主要是驗證藥品的療效,是入組病人規模最大的臨床試驗,也是藥品上市前燒錢最多的環節,所需費用根據規模不等,在千萬至數億元人民幣左右。江寧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的新藥研發在臨床階段長期比較薄弱,利用基石藥業富有經驗的管理團隊,有望加速推動臨床試驗進程。
據了解,基石藥業自主研發的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抗體CS1003的I期臨床試驗已在澳大利亞Scientia臨床研究中心(ScientiaClinicalResearch)完成首例患者給藥。這項開放性的臨床試驗研究目的是評估CS1003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初步療效。
“PD-1抑制劑CS1003在澳大利亞完成首例患者給藥,這也是繼CTLA-4單抗CS1002後,我們近期在澳大利亞啟動的第二項臨床試驗。”江寧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CS1003抗體具有可以同時識別人源和鼠源PD-1的獨特優勢,我們可以迅速利用小鼠模型來確認它是否與其他抗癌新藥具有聯合用藥的協同效應,所以CS1003對於基石藥業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的研發戰略至關重要。”
基石藥業首席醫學官楊建新博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CS1003在前期研究中已經對PD-1顯示出了高親和力及特異性,並且與多個不同機理的小分子藥物在動物模型中展示了抗腫瘤協同效應,該臨床試驗的啟動意味著我們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收集到關於CS1003在患者體內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重要數據,從而為這個候選藥物的開發計劃,特別是為聯合用藥的開發打下基礎。”
近年來,以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受到持續關註,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虛擬貨幣的幌子從事金融詐騙或傳銷,假虛擬貨幣(或稱“傳銷幣”)平臺頻現,致使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
5月17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互金專委會”)與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發布報告,警惕假虛擬貨幣平臺詐騙陷阱。互金專委會認為,假虛擬貨幣主要存在涉嫌非法集資等違規行為、存在高度跑路風險、受害者維權困難等風險。
互金專委會表示,經持續監測,截至2018年4月,專委會累計發現假虛擬貨幣421種,其中60%以上的假虛擬貨幣網站服務器部署在境外,此類平臺難發現、難追蹤。
技術平臺監測發現,此類平臺多呈現出三大特性。
一是包括具有金字塔式發展會員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為,采用金字塔式的發展會員經營模式的假虛擬貨幣平臺,宣稱其虛擬貨幣或積分幣可產生高額回報。此類平臺多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資者,涉嫌進行傳銷。
二是涉嫌資金盤,人為拆分代幣。據悉,假虛擬貨幣大多沒有真實代碼,無法產生區塊或在區塊上運行,因此多采用人為拆分的方式進行代幣獎勵,通過在短期內不斷拆分,產生大量積分或代幣,造成財富暴漲的錯覺。互金專委會發現,有平臺公然宣稱“拆分10次,只漲不跌”,平臺宣傳“投資代幣越多,拆分得到的收益越高”。
三是受到機構或個人控盤,無法自由交易。此類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多無法在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場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時,價格還存在受到機構或個人的高度控制的現象,容易造成價格快速上漲的錯覺,但用戶往往無法進行交易或提現。例如,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只能在其網站交易,且交易系統較為粗糙,安全性極差。
互金專委會表示,假虛擬貨幣無任何價值,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的模式進行經營,本質為非法集資和傳銷活動。同時,一些平臺無研發能力和技術,跑路概率極高。另外,此類平臺多無經營場所和工商信息,且服務器多部署在境外,受害者很難進行維權。
樂金健康6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融捷集團今年1至6月增持公司4551.23萬股,即公司5.66%股份,已超過5%的舉牌線。
公告顯示,此次增持系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良好投資價值的預期,且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股份權益變動的可能。
此前,融捷集團入主了融捷股份,目前持股23.65%,另外還持有比亞迪5.96%股權。融捷集團實控人為呂向陽,其為比亞迪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披露數據,今年以來共有944家公司在新三板完成股票發行融資,累計發行股票金額達404.72億元。
本周,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成交15.19億元,較上周下降16.21%,其中以做市方式成交3.29億元,以集合競價方式成交11.90億元。
在指數方面,兩大指數呈持續下跌態勢,截至3日收盤,三板成指報995.88點,跌破千點大關,三板做市指數報802.07點,較上周下降1.81%。
在公司成交方面,本周有兩家掛牌公司成交金額突破億元,分別是格林生物和信中利,成交金額分別為1.72億元和1.46億元。
截至3日,新三板總市值為37872.63億元,掛牌公司總計1109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