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爆料 FBI局長左右為難
1 :
GS(14)@2016-10-30 14:35:44FBI不遲不早,偏要在大選進入倒數階段重新炒熱希拉莉的電郵門風波,引來民主黨強烈不滿,但倘若當局延至大選後才公開新調查發現,同樣有操縱大選之嫌,令FBI局長科米左右做人難。司法部前發言人米勒對當局公佈消息的時機感驚訝,「司法部和FBI長久以來的做法是,在選舉前不提任何可能影響結果的事情」。然而,FBI局長科米曾承諾以特別的透明度公開電郵門的調查檔案,以對公眾負責,令事件多次成為大選焦點。民主黨參議員范斯坦批評科米「不知道有多少封涉事電郵、誰人撰寫、甚麼時候寫或主題,根本不可能對事態發展作任何判斷」,就公開新發現,只會令特朗普得利。科米在FBI內部電郵裏解釋苦衷:「無可否認,我們通常不會把進行中的調查告知國會,但基於近月我多次表明調查已完成,我認為我有義務這樣做。倘若我們不補充紀錄,就是誤導美國人。」有熟悉科米的官員認為,假如新發現的逾千封電封外洩並被傳媒大肆報道,FBI必定會被指偏坦希拉莉,更加百辭莫辯,因此他有必要盡快開誠布公。美聯社/美國《華盛頓郵報》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30/19816832
國防軍工企業爆料中共明年8.1閱兵
1 :
GS(14)@2016-11-08 05:53:59■中共去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習近平在閱兵車沿長安大街檢閱部隊。資料圖片
2017年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來說是重要的一年,不僅中共十九大召開,也是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本報獲悉,中共將打破常規,計劃明年8月1日大閱兵,紀念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同時,彰顯習推動軍事改革的成果。這將是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在「8.1」舉行閱兵。據悉,閱兵指示來自最高領導核心,旨在檢閱重大改革後的軍隊。有國防軍工企業人士透露,他們接到指示,要爭取所承擔的重點項目按期完成。記者近日採訪珠海航展時,有參展的某國防軍工企業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已接到指示,「因明年8.1要搞閱兵」,他們廠裏的有關重點項目必須按期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以參加明年8.1大閱兵。該參展商說:「(相信)這次閱兵規格不會比去年『9.3』閱兵的規模小。到時,相信我們的新一代產品(武器)一定入役了。」該軍企在珠海航展展示的產品,據說大獲外國買家青睞。
習展軍改成果鞏固權力
目前無法證實此說法的真實性,亦難以揣測明年閱兵的規模及地點,但熟悉中共國情的軍事專家黃東判斷,此消息的可信性相當高,且按中共總書記兼軍委主席習近平的個性,閱兵「不搞則已,如搞勢必轟轟烈烈」,而傳統上,中共要對外「亮肌肉」展示軍事實力,只有北京天安門廣場比較合適。黃東還分析,習近平在任至少還有6年(到2022年中共二十大為止),除了明年8月1日是解放軍建軍90周年,還有201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及2021年7月1日中共建黨100周年,黃說︰「這三個時間點,都是習近平要舉行閱兵活動,以振奮黨心、軍心和民心的最佳時間。」
打破10.1閱兵傳統
翻查中共建政後閱兵史,幾乎全部都是在10月1日國慶,8月1日建軍節搞大閱兵前所未見,如此次閱兵確有其事,顯示中共新核心習近平將再度創造軍隊歷史。習上台後,今年初對解放軍進行了一次「脫胎換骨式」的改革,其最終目的是強化了中央軍委主席對軍隊的領導權、指揮權。去年9月3日,習近平借着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舉行大閱兵,是習上台後的首次閱兵,也開了中共在非10.1國慶日閱兵的先河。這次閱兵對於樹立習在軍中形象、鞏固其軍中的地位大有益裨。同時也揭開了習對軍隊進行大規模改革、重整軍隊的序幕。《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7/19825290
新空管醜聞 民航處禁員工爆料
1 :
GS(14)@2016-11-29 07:30:19【本報訊】新空管系統啟用後,接連爆出涉航空安全事件,昨再揭兩宗。本月,國泰客機與TAG Aviation客機航距不足,兩機橫距最短僅4.1海里,低於5海里安全要求;另外,一架私人飛機降落前,飛行高度曾較規定低76%,僅在海面400呎低飛。民航處否認兩宗事件與新空管系統有關;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則揭發民航處近日發內部通告,警告前線勿再爆料,企圖滅聲。民航處昨承認本月曾出現兩宗與航空安全相關事件。本月15日涉事開曼群島註冊的BD700型號私人飛機,準備在機場降落,但於距離機場7海里範圍時,空管人員發現航機飛行高度僅400呎,遠低於規定的1,700呎。空管人員即提醒機師修正,飛機及後爬升至正常高度並安全着陸。民航處已按程序調查,初步顯示事件與飛機操作有關。
發通告「提醒」或遭處分
至於另一宗事故在上周六中午發生,國泰一班客機與TAG Aviation客機,曾出現間距不足,兩機最短橫距為4.1海里,不足5海里最低要求。民航處強調,事件中航空安全沒受威脅,新空管系統當時運作正常,有按設計要求發出警示,空管人員亦根據系統資料指示客機即時採取行動保持間距,現正調查事件。本港使用舊系統時,平均每月大約有1宗航機間距不足個案。民航處處長李天柱亦撰文解釋兩宗事件,強調有關狀況在全球任何空管系統均有機會發生,希望公眾了解。該處正與承辦商加速改善空管系統,包括考慮加快全面採用新系統的衞星導航監察技術功能。公民黨立會議員譚文豪指,民航處3天前曾向前線發內部通告,警告員工嚴守資訊保安要求,切勿對外爆料,譚怒斥民航處本末倒置,企圖滅聲,「唔同人講就當冇事發生咁」。他說,前線空管人員因擔心問題被處方隱瞞,決定對外爆料,反映事件已由空管系統啟用問題,擴散至內部管治問題。民航處昨晚近10時發稿,承認兩日前發內部便箋提醒同事,「不當使用及/或公開限閱及機密資料可能會被處分」,但否認打壓員工,強調處方只是關注一些未經授權、片面或不實的資料流出。■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9/19849128
不滿遭爆料 擬派心腹審查特朗普整頓情報機關
1 :
GS(14)@2017-02-18 00:50:37■特朗普斥情報機關「非法洩密」累弗林(左二)辭職;圖為他上任後到訪中情局總部。
美國白宮醜聞不絕於耳,國家安全顧問弗林更因「通俄」醜聞辭職,總統特朗普歸咎是情報人員「非法洩密」所致,正計劃「空降」一名紐約富商朋友、情報「素人」,全面審視和整頓情報機關職能。情報機關方面質疑此舉實際目的,是要在不聽話的部門安插親信,削弱部門獨立性。
《紐約時報》引述政府官員報道,特朗普有意委任美國投資公司博龍資產管理創辦人范伯格(Stephen A. Feinberg)領導審查情報機關職能。白宮雖未作官方公佈,但范伯格近日曾向股東透露,正考慮加入特朗普的政治團隊。
被指欲肅清異己
消息讓情報部門誠惶誠恐,憂慮范伯格出任白宮高職,職權可介入情報機關運作,肅清反特朗普團隊聲音,更讓白宮直接掌控美國間諜事務。候任國家情報總監科茨據指對消息大為震怒,認為范伯格會獲得情報工作事宜的巨大話語權,大大剝奪他的重要職權。
料情報素人空降
范伯格沒有任何政府和情報機關經驗,僅曾以私人保安公司高層等身份接觸過國家安全事務。特朗普團隊一度考慮提名他為國家情報總監或中情局局長,而這兩個重要職位向來由擁有豐富情報部門經驗的人出任。對上一次由情報「素人」掌管間諜事務已是1980年代初,該官員任職半年就辭職。弗林早前被揭與俄羅斯大使多次私下通電話,他矢口否認曾經與俄方討論制裁令,但上周傳媒引述情報人員報道通訊內容紀錄證實他講大話,最終弗林辭職。特朗普對弗林所受的「惡劣待遇」感到痛心,前日發推文批評「非法洩露國家機密的情況有如派糖果一樣」,又炮轟主流傳媒充斥着陰謀論和仇恨。特朗普與情報機關不和非一日之寒,他競選時多次批評情報機關偏幫對手希拉莉,早前又質疑它們對俄干預美國大選的結論。不少情報人員質疑審查只是第一步棋,以在日後整頓情報機關運作。不過,由於改革情報機關須獲國會通過,美國傳媒相信即使共和黨控制兩院,亦難有重大改變。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7/19931159
戰友爆料 葉劉:事前不知情
1 :
GS(14)@2017-04-04 08:51:55【本報訊】曾擔任葉劉淑儀競選辦總新聞主任的彭仕敦(Mark Pinkstone)日前撰文指中聯辦干預特首選舉,形容選舉是鬧劇一場,葉劉昨回應指,彭仕敦因事件令她尷尬,向她致歉。至於文章內容是否屬實,葉劉拒絕評論,僅稱文章只屬彭仕敦的個人意見,她並不同意今次選舉是鬧劇,認為如此批評是誇張。
稱彭仕敦已致歉
葉劉昨出席《眾新聞》有關新特首管治的座談會時指,彭仕敦撰文一事她事前並不知情,而他在文中的部份內容,她亦不知道,如文中指出,中央去年中已決定由林鄭月娥出任下屆特首,葉劉指若她一早知道,會考慮未必出戰特首。至於京官、中聯辦官員和部份選委選前幾乎每個周末也在深圳會面,此消息亦早已有傳媒報道,部份名人也承認,她指這篇文章是彭仕敦的個人意見和觀察。葉劉於座談會後再向傳媒透露,彭仕敦已就此事向她道歉,「佢話令我尷尬,佢向我道歉」,又指文章以其個人身份發表。她不想評論彭仕敦的文章內容是否正確描述:「呢個純粹係佢嘅睇法,佢嘅內容純粹係聽返嚟,或者睇一啲傳媒報道,我冇同佢講過呢啲嘢。」被問到是否曾獲以立法會主席一職,作為不參選特首的交換條件,葉劉指此說法並不存在。而有關彭仕敦指中聯辦違反《基本法》第22條干預特首選舉,葉劉被問到中聯辦有否違法時只稱此條例有演繹空間,「對於行政長官嘅任命,的而且確要中央高度信任,佢哋表態話乜嘢人可以支持,乜嘢人唔可以支持,我覺得唔可以話係違反《基本法》」。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則在座談會上指,香港不少財團在港已「冇位企」,而中資在港斥資巨額買地等,可預示中資企業將會滲入小市民多個生活環節,屆時爭取民主更困難:「我哋生命、生活方式,全部都係同中資企業有關,當一個國家可以控制晒整個地區嘅主要經濟命脈,我相信市民想見到嘅民主、好好嘅生活方式,就難搞好多。」■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4/19979353
爆料者稱錯了直播食屎霆鋒反擊被指分手「期待佢食畀我哋睇」
1 :
GS(14)@2017-04-28 02:10:58■宋祖德指王菲去年底在上海開演唱會撈金失敗,與謝霆鋒越來越僵。資料圖片
現年47歲的王菲和36歲的謝霆鋒經過離合,14年世紀復合,歌迷及雙方家人都支持,今年初有網友影到兩人在機場熱吻,不過前日號稱內地「宋大嘴」的宋祖德,卻在微博貼文驚爆鋒菲戀分手,宋祖德更誇口如流料要直播吃狗屎。宋祖德前日在微博爆鋒菲「分訊」,聲稱王菲去年演唱會撈金失敗後,兩人關係越來越僵,他說:「據圈內人士透露,兩人最近已簽分手協議,有商業上的合作就同時出現。兩人走到一起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撈金,老百姓喜歡看八卦,年近50歲的王菲只能靠男男女女這點破事維持關注度。而浪子謝霆鋒,揮金如土,王菲能為他帶來錢。」宋祖德為證堅料說:「我敢發誓,如果我爆料錯了,我會直播吃400克狗屎。」
■謝霆鋒昨午在fb貼出背影並留言,反駁與王菲「分訊」。互聯網圖片
■爆料者宋祖德(右)曾因言論被劉曉慶及徐大雯提告。資料圖片
四哥豪語撐仔
霆鋒友人前日不屑宋祖德爆料,在facebook貼出截圖後留言:「常有這些垃圾傳聞,真的好需要平衡。」霆鋒即回應:「期待佢食畀我哋睇。」火藥味甚濃。霆鋒昨午在fb貼出背影,頭上有幾片雲,他留言:「廚房round3,俾人搞到我頭暈(雲公仔)。」霆鋒老竇謝賢(四哥)昨日聽到宋祖德「食狗屎」論,即哈哈大笑,表示不知誰是宋祖德,四哥豪語撐仔,衝口而出:「我食雙倍㖭呀!」問四哥可覺有人此舉沒口德?他教誨:「博你寫佢,唔好益佢,唔好睬佢。」
寬姐斥污染狗
王菲經理人陳家瑛昨以短訊回覆:「想睇吓人食狗屎直播……」王菲好友、台灣製作人邱瓈寬昨也在fb貼出一張狗仔掃屎相後留言:「王菲愛跟誰合愛跟誰分是又關誰事?幹嘛要污染狗屎?誰要看喜歡用屁眼講話狗看了都掉眼淚,不如狗的人吃狗屎?王菲的感情又關你狗XX事?」陳家瑛和邱瓈寬齊撐鋒菲。採訪:陳杰、皓騫
■在2月時,王菲和霆鋒在香港機場被網民拍到疑似咀嘴。資料圖片
■四哥(左)豪語撐兒子霆鋒,笑稱食雙倍回應「食狗屎」論。資料圖片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26/20001337
冷靜期前匆匆爆料難扭轉戰況
1 :
GS(14)@2017-05-07 15:26:02黑客爆料時機是今趟洩密事件一大焦點。法國大選設有冷靜期,候選人、任何政治人物、傳媒乃至普通公民在冷靜期生效後均不得作足以影響選情的公開表態,今次黑客正是在臨近冷靜期開始前爆料。這樣做是天才還是白癡?也許是一線之差。分析認為冷靜期間傳媒不能報道事件減低了洩密的衝擊;但與此同時受影響的候選人及內政部等相關政府部門有口難言,無法以正視聽,在假新聞氾濫氣候下可能給予虛假資訊發酵空間。
維基解密拋陰謀論
然而這段發酵期極其量就是選前一天左右,加上馬克龍(圖)民望實在大幅拋離對手,要扭轉戰況幾乎無可能。「維基解密」網站就指黑客出手太遲,質疑其動機,並以「食花生」姿態拋出一些匪夷所思陰謀論,指或有人想「催谷對俄敵意和加情報部門開支」,又不排除其實是烏克蘭所為以抹黑繼而孤立俄羅斯;是中國幹的讓俄羅斯繼續成國際焦點;俄羅斯這樣做其實是故意挑起敵對情緒;或者黑客純粹笨了。不過英國《衞報》就提醒,當初中傷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的黑客,其實也萬料不到希拉莉會輸,只是想削弱她誠信讓她當選亦難以施政,若今次黑客亦持相同盤算就算是成功。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07/20013386
特朗普暗示有錄音「恐嚇」科米勿爆料
1 :
GS(14)@2017-05-14 10:50:51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被革職的風波,在總統特朗普自己推波助瀾下,越鬧越大:自爆早就想向科米開刀還未夠,前日竟公然「恐嚇」負責調查他團隊涉「通俄」的科米,叫他管好嘴巴、小心說話,更暗示可能曾把他倆談話錄音。輿論質疑他再有干預調查之嫌;他的話亦暗示白宮內有錄音裝置,令人聯想到震動美國的1970年代政壇醜聞「水門事件」。特朗普日前揚言曾獲科米三次保證自己未受調查,但被廣泛質疑是胡謅。他似乎擔心科米會開腔回應,前日一早就在Twitter發炮,警告「科米向傳媒爆料前,最好希望我們之間的對話沒有被錄音」,恐嚇之意不言而喻。民主黨人認為事態嚴重,司法委員會的科尼爾斯和卡明斯致函白宮法律顧問,投訴特朗普的行為令人思疑他「威嚇和妨礙司法」、更可能「損害聯邦執法部門的獨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則努力為總統補鑊,在新聞會上堅持特朗普沒有出言恐嚇科米。「那不是威脅,他只是說出事實。」事實是否指特朗普有把跟科米或其他人的對話錄音呢?斯派塞未明確否認,只避重就輕說「不知道有這樣的錄音」。他強調:「總統對此事沒有補充。」特朗普之後接受霍士新聞訪問,同樣拒絕就白宮是否有錄音裝置作出評論,說:「我不能、我不會談這件事。我只是想科米老老實實。」他再否認有要求科米「效忠」。
舊部下指特朗普有偷錄習慣
白宮的「不否認」,無助平息猜測。眾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的希夫指特朗普不能信口開河:「總統必須立即將有關的錄音交予國會,否則就要承認是再次故意出言誤導──今次更加上恐嚇。」其實特朗普還未從政時,已有偷錄對話的習慣。舊部下指出,跟特朗普講電話,要有心理準備會被錄下。《新聞周刊》指維基解密(WikiLeaks)懸紅10萬美元(78萬美元)徵求特朗普與科米的談話錄音。而受到「恐嚇」的科米繼續未有回應,但知情人士向傳媒披露科米不擔心被「錄音」。但科米婉拒了下周到參議院就任內調查特朗普班子涉「通俄」案作供,但據指他原則上答應會去作供。情報委員會的邀請是在科米被炒後提出。美聯社/法新社/《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4/20020605
白宮官員爆料「通俄門」壓力大認炒科米如釋重負 特朗普:他是癲佬
1 :
GS(14)@2017-05-21 13:16:00■白宮文件顯示,特朗普曾向到訪的俄外長拉夫羅夫(右)親證,將科米革職有助自己解壓。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天展開首次外訪行程,卻未能拋開紛擾是非,前腳未出國門,後腳繼續被「通俄門」絆住。傳媒引述白宮官員指,特朗普親口向俄羅斯外長承認,聯邦調查局(FBI)調查「通俄門」讓他大受壓力,開除局長科米令他如釋重負。白宮未反駁報道。若紀錄準確,這番話顯示特朗普有妨礙司法的意圖。
特朗普在本月10日、即科米被撤職翌日,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俄羅斯大使基斯利亞克。據《紐約時報》報道,白宮有報告概述了會面過程,並記錄了特朗普談論了有關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特朗普團隊涉及通俄等指控。「因為俄羅斯,我承受着重大壓力。現在消除了。」特朗普出言不遜:「我開除了FBI局長。他有神經病,真正的癲佬。」他並強調自己「沒有被調查」。《紐時》指報告是以當時在橢圓形辦公室內的人所記摘要寫成,作為該次會面的官方紀錄。一名官員向《紐時》讀出特朗普說過的話。另一名官員確認了報告大致內容。這場會面引起的爭議不絕,早前已爆出特朗普向兩名訪客洩露了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機密情報,且未有先徵求情報來源的以色列。而會面未讓美國記者採訪,卻准許俄羅斯傳媒在場拍照,亦惹批評。
斯派塞未有反駁報道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發聲明,未有反駁這次報道內容,只說科米將調查政治化,令特朗普「在跟俄羅斯交手及談判方面承受不必要壓力」。而特朗普談「壓力」這一番話,進一步證明他開除科米,主因是想阻撓FBI調查其團隊與俄羅斯的關係。特朗普早前接受電視訪問,親口說有關俄羅斯的調查是他開除科米的考量之一。白宮之前一再強調總統是按副司法部長建議炒科米,並發佈司法部一份備忘錄,由副部長羅森斯坦撰寫,當中指科米不當處理前國務卿希拉莉「電郵門」事件調查。但事實是特朗普早在當選後已考慮開除科米。背了黑鍋的羅森斯坦前日就到國會作閉門簡報,聲稱是在本月8日,亦即特朗普開除科米前一日,得知特朗普想除掉科米,而向自己尋求建議,但他堅稱所寫備忘錄並非為了給解僱科米找理由。在司法部公佈的羅森斯坦供詞中,他聲稱儘管本身喜歡科米,但「我認為換人是恰當的做法」。多名與會議員不滿羅森斯坦回答問題處處防備,無法令人信任。
科米應邀聽證會作供
與此同時,丟官後一直緘默的科米,已接受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邀請,在公開聽證會上作供,日期將在本周決定。他的朋友、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威特斯在網誌中披露,早在3月科米已講過懷疑特朗普故意當着人前跟他表現友好。另外,威特斯說當時科米表明對羅森斯坦獲提名做副司法部長有疑慮,認為他是個「求生者,而能夠捱過多屆政府,必然是因為有做妥協」。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141
美官員爆料 樂視電動車廠未動工 內華達FF生產線「僱員不超過10人」
1 :
GS(14)@2017-05-26 23:49:28【明報專訊】樂視全球告急,繼內地後美國也大裁員,而樂視投資的美國電動車公司Faraday Future(FF)在風暴中顯得尤為平靜,傳其不受裁員影響。不過曾經炮轟樂視是「龐氏騙局」的內華達州財長Dan Schwartz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FF電動車廠項目聘請不超過10個員工,根本談不上裁員,而所謂的車廠更從未動工。
明報記者 武君
Dan Schwartz表示,項目聘請的員工最多不超過10個,而且他也不知道這些僱員在哪裏工作。他又指車廠從未開始動工(The factory was never started),FF只是在去年運了一些沙土到那片地上,然後就停止了,因為FF根本沒有收入也無法支付工程款。
「有願景但沒錢實現」
但FF此前曾聲稱為內華達州創造數百個工作機會,並在微博公告,內華達工廠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階段已於去年12月完成,第二階段建設準備工作也已經於2月啟動。本報向樂視和FF查詢,暫未得到回覆。
Dan Schwartz又稱,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有願景,但沒有錢來實現,只是通過質押上市公司股份來為整個項目融資。他一直宣稱有新項目,藉此招攬人來為項目買單,只不過除了那個房地產商(real estate guy,指融創(1918)主席孫宏斌),沒人吃他那套。况且連那個人都對電動車廠說「不」。
州財長:浪費時間 惟未有損失
他表示,樂視和賈躍亭愚弄了某些內華達政府官員,包括州長、北拉斯維加斯市長以及州長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還有州議會。又稱法拉第希望州政府提供的1.75億美元資金,自己從來沒有批准下發,所以除了極度難堪和浪費大量時間,內華達州沒有蒙受太大損失,只是一些承建商或會損手。
事實上,FF內華達州車廠項目風波不斷,甚至引起質疑項目的財長和支持項目的州長「反目」,曾先後傳出拖欠款項、停工以及縮減規模的消息,但都被樂視和FF否認。
樂視美國近日宣布,裁員325人,關閉分部,總部僅保留負責電視業務的員工,相當於逾6成員工受到影響。公司承認融資方面的挑戰,使支持業務變得困難。另一方面樂視FF汽車業務似乎仍會繼續推進,據內地媒體報道,FF員工收到來自FF首席財務官的郵件,稱FF並不受裁員影響,融資前景樂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70&issue=2017052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