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向傳媒爆料國安局外判員遭起訴

1 : GS(14)@2017-06-10 12:55:23

美國司法部前日起訴一名涉向新聞機構披露機密文件的國家安全局(NSA)合約外判員,被視為總統特朗普上台後首個實質行動打擊情報人員洩密。網媒《攔截》(The Intercept)同日亦根據NSA機密檔案公開俄羅斯涉干預去年美國大選的新證據。


新證據指俄干預美大選

司法部指25歲女子溫納(Reality Leigh Winner,圖)涉於5月5日前後將機密資料列印、帶離喬治亞州的政府設施,並以電郵聯絡新聞機構,上周六被捕。司法部沒有透露溫納受聘的承包商為哪個情報機構效力,但NSA有在奧古斯塔戈登堡設分部。據華府官員消息指,溫納乃因向《攔截》披露NSA文件而被起訴。《攔截》的報道剛巧在司法部公開起訴書不足1小時前出爐,報道引述了一份同樣是5月5日的NSA高度機密文件,顯示俄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在大選前數月,向至少一間為地方政府提供選民登記服務的私人機構發動網絡攻擊,更在選前數天憑着盜取的資料向逾100名州政府選舉官員發送「釣魚」電郵,但文件並無指出行動對選舉結果有否實質影響。克里姆林宮指報道失實兼毫無根據,但有華府官員指文件真確,溫納被捕無疑與之有關。《攔截》則指文件來自匿名者,不知情報來源。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7/200470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14

科米今國會作證前再爆料特朗普阻FBI查通俄

1 : GS(14)@2017-06-10 13:09:17

■科米今日會出席參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為特朗普有否向他施壓作供。資料圖片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本港時間今晚10時將在國會作證。在這場被形容為「華盛頓超級碗」的聽證會前,總統特朗普再被爆要求情報高官出手干預FBI查通俄門醜聞。前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指,通俄門性質比起水門醜聞更嚴重。



■特朗普前日跟共和黨國會領袖會議時,聲稱祝科米好運。路透社

《華盛頓郵報》前天引述官員披露,3月22日,即科米在另一聽證會確認FBI正調查特朗普團隊有否跟俄羅斯協作干預去年大選的兩日後,新任國家情報總監科茨(Daniel Coats)與多個部門官員到白宮出席匯報會,會後特朗普叫其他官員離開,只剩科茨和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特朗普在兩人面前投訴FBI調查和科米處理手法,跟着問科茨可否叫科米不要再查通俄門關鍵人物、已辭職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科茨之後向其他官員談論此事,認為照做不恰當。特朗普一、兩日後再致電科茨,要求他公開否認有其團隊跟俄串通的證據,科茨亦沒照做。科米上月突遭特朗普革職後,多名顧問披露特朗普2月曾在橢圓形辦公室私下要求他停止查弗林。《紐約時報》進一步披露,科米翌日向司法部長塞申斯說,他不想再跟特朗普單獨會面,怕影響FBI獨立性,但沒向塞申斯講之前一日會面內容,塞申斯當時說不能保證特朗普會否再嘗試跟他單獨對話。科茨、撰寫建議抄科米備忘錄的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FBI署理局長麥凱布和國家安全局局長羅杰斯,昨天都會先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料會被問有關問題。特朗普曾聲稱科米三次向他證實自己並非調查對象,多名消息人士指科米在今天的聽證會將公開駁斥這說法,但兩名法律界人士指科米將很審慎地只陳述事實,不會親自指摘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


「比水門醜聞更嚴重」

對於科米作證,白宮和相關陣營如臨大敵,敲定質疑科米公信力策略,指他之前在聽證會曾作不實言論。有撐特朗普團體的網上和電視廣告,批評科米「愛賣弄」、「只顧查干預大選忽視反恐」。克拉珀昨表示,通俄門事關美國民主憲政遭內外夾擊,尼克遜總統濫權干預司法調查竊聽民主黨的水門醜聞,相比下亦「變得蒼白」。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8/20048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43

FBI前局長聽證會自揭託友向傳媒爆料科米洩總統對話恐違法

1 : GS(14)@2017-06-10 13:46:40

■科米在聽證會上舉手宣誓以示誠實作供。美聯社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前日出席國會聽證會,自爆是洩漏與特朗普對話經過的源頭,以通過傳媒「自辯」,引起法律和官員操守爭議。總統特朗普的法律團隊將向司法部及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投訴。



科米在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時,提到在特朗普推文威脅有他們的對話錄音後,令他深感有必要盡快「自辯」,因此託朋友向《紐約時報》交出一份備忘錄,當中記錄了特朗普要求撤查前國安顧問弗林的經過,認為此舉可迫使當局就通俄案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


被質疑「完全出於報復」

科米的做法引起外界質疑,但他強調備忘錄內容並非機密。特朗普的私人律師卡索維茨批評,他在未經許可下暗中公開與總統的保密對話,又指其理由與時序不符,實是報道先過推文,質疑他是「完全出於報復」。有學者亦認為科米此舉有欠專業,甚至可能違法。翻查紀錄,特朗普於5月12日發表該推文,《紐時》則於16日報道科米的備忘錄,17日司法部特別獨立檢察官調查通俄案。卡索維茨提到的相信是《紐時》在5月11日、有關兩人見面的另一份報道,惟該報道未有提到消息來自備忘。《紐時》消息指,特朗普前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開會,一邊觀看聽證會的電視直播,其間不斷在廳內徘徊踱步,但由於須出席福音派活動,看了45分鐘就冷酷地離開辦公室,一反常態地毋須他人提點、極準時出席活動。聽證會共長3小時。不過,科米的供詞對特朗普帶來了兩個好消息:一為科米公開證實特朗普未因通俄案受查,二為科米自爆洩漏消息,令憂心多日的特朗普陣營終能反擊批評者。特朗普昨日推文批評科米的言論不實,怒斥:「科米是洩密者!」科米作證時亦質疑特朗普會說謊,白宮發言人前日強調:「特朗普不是騙子。」科米則在Twitter發文說:「老天爺,我希望真的有錄音。」令「老天爺」(lordy)一詞突然興起。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09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93

與爆料教授相識30年曾共事

1 : GS(14)@2017-06-10 13:46:40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教授里奇曼(Daniel Richman)承認,自己就是科米委託向傳媒洩漏消息的朋友。兩人已相識逾30年,曾是同事。


曾任高院大法官助理

里奇曼向路透社確認消息,但未有回應其他問題。他1984年在耶魯大學法律學院畢業後,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理,1987年至1992年在紐約曼哈頓檢控辦公室任律師,其間與時任檢察官的科米共事,目前是司法部和財政部的刑事案顧問,多次以專家身份到國會聽證會作供。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簡歷表上,里奇曼指自己是科米的顧問,曾刊登逾30份有關法律的學術文章。里奇曼曾多次公開支持科米的決定,包括去年對前國務卿希拉莉「電郵門」調查的處理手法。他在科米作供後引起各界關注,哥倫比亞大學的網站一度不勝負荷,要暫時關閉。路透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09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94

披露護照及社會安全號碼郭文貴震撼爆料:王岐山妻是美公民

1 : GS(14)@2017-06-18 11:17:56

■郭文貴大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妻子早已移居美國。



流亡美國的中國富豪郭文貴又爆猛料,披露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夫人姚明珊乃美國公民,並提供其美國護照號碼及社會安全號碼(SSN)、住址等;王的妻妹姚明端亦擁有美國身份;姊妹倆都是六四後移民美國的;當時她們的父親姚依林官居中共常委。這是今年1月郭爆料以來最令人震撼的一次。



■王岐山夫人姚明珊(中)被指擁有美國國籍。資料圖片

郭文貴在美國時間16日早上接受明鏡網採訪直播,為防北京滋擾,除明鏡網外還在YouTube、Twitter同步直播。因事先張揚,吸引大量網民收看,三網即時收視人數高峯時均逾10萬人次;其間一度遭黑客攻擊中斷,但因有備而來,三網均很快恢復播出,至昨日估計三網點擊人數逾億,不少內地網民翻牆收看。在長達四個半小時的專訪中,郭文貴披露王岐山夫人姚明珊、妻妹姚明端的美國身份,包括她們持有美護照號碼和SSN,又提供她們在加州登記的住址;其中姚明珊是1992年登記SSN,於1996年開始在加州居住;姚明端是1990年登記SSN,那一年正是六四屠城次年。姚氏姊妹的父親姚依林在八九學運支持出動軍隊鎮壓,其後繼續穩坐中共政治局常委寶座。


姚氏姊妹六四後移民美國

有網民上美國有關官網查證,證實姚氏姊妹的SSN屬實。有網民直指,姚氏姊妹六四後即移民到美國,證明當時連她們任中共常委的父親都以為垮台在即,把家人送去美國:「王岐山同志口口聲聲要清理裸官,並以此理由拿下了數以十萬計的裸官,現在王書記如何解釋?請你自刎以謝全黨吧!」郭文貴也在爆料中感慨:「美國房產、美國公民身份,這不是開玩笑,這是政治、經濟、黨紀的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裸官要抓起來。姚明珊是美國公民,這事大不大?被抓的26萬黨員、960萬反腐案件,大家都要翻案,今天翻不了,明天一定翻。是對9,000萬黨員的巨大恥辱,你們真應該向王岐山討還公道!」


美政府予郭全家護照保護

郭文貴同時揭露王岐山的養女孫瑤的照片和個人資料,顯示36歲的她畢業於加州大學本科、史丹福大學碩士,申報住址為美國三藩市,2008年開始任香港中金公司高級經濟師,曾居香港。但不清楚郭提供的這個資料來源及年份,故無法判斷孫是否仍在香港。此外,郭也聲稱,美政府高度關注他與中共這場角力,並決定給他全家美國護照以便保護,但郭猶豫中,美方給他的寬限期到7月17日。明鏡網/《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8/20059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25

閂埋門傾唔掂 羅老太 孻仔否定救家業 老臣子爆料「無羅嘉瑞 無今日鷹君」

1 : GS(14)@2017-07-03 03:01:58

2017-06-21 NM

鷹君(0041)爭產風暴愈吹愈烈。上周五,羅家子女在「九缺四」下舉行家庭會議。曾稱家事不應在報紙上討論的羅老太一方會後見傳媒,羅老太親證控告受託人滙豐是涉及家族信託增持鷹君股份,並炮轟對方拒絕她的要求「食屎」、「等天收佢」,令她再度成為焦點人物。

當羅家爭拗升級之際,市場不斷流出八十年代初鷹君陷入危機的「新版本」,矛頭直指肩負經營家族生意重擔的三子鷹君主席羅嘉瑞。鷹君前董事孻仔羅啟瑞,上周亦公開否定羅嘉瑞臨危受命拯救公司的說法,羅老太更指當年是「公司救佢」。

然而跟已故創辦人羅鷹石打江山的鷹君老臣子,卻向本刊抖出三十多年來的往事,堅稱羅嘉瑞不單挽救了家族事業,更是將鷹君變成如今坐擁六百億資產淨值的最大功臣,可說是「無羅嘉瑞就無今日鷹君」。市場人士估計,羅氏閂埋門似已「無得傾」。

城中豪門鷹君羅氏家族的爭產紛爭沒完沒了。上周五,九十七歲的羅老太在家庭會議後見傳媒,透露三子羅嘉瑞、四子「上海姑爺」羅康瑞、五子羅鷹瑞及大女羅慧端並無出席,亦無通知理由。

她更首度開腔證實,控告滙豐信託涉及增持鷹君股份。「係因為叫佢買鷹君股票唔買,去年開始叫佢做咩都唔聽,仲寫信話我冇權。但啲錢係我同先生辛苦捱番嚟,點會冇權?」

至於滙豐為何不聽指示,羅老太暗指「有人有勢力,有人撳住」。滙豐更建議羅家基金「分家」成九份,另安排一億給她養老,但她「唔接受」。

被指開家庭會議「無影」,羅嘉瑞一方透過公關回覆本刊,指五月廿六日曾去信各兄弟姊妹,提出三個開會日子以供選擇,但一直未有共識。六月七日突然收到以羅老太名義發出的信,要求上周五舉行會議,羅嘉瑞和羅康瑞即時回覆,指當日出差未能出席,不過會議依然照開,因此「不知對方意圖」。

市場人士估計,羅家雙方陣營閂埋門已「無得傾」。而在爭產白熱化之際,市場近日流出大量針對羅嘉瑞的流言蜚語,猶如章回小說,章章緊扣,幾乎都是否定他八十年代初臨危受命,協助鷹君轉危為安的功勞。

否認羅嘉瑞救家業

到上周五,羅老太公開爆料,指當年羅嘉瑞表示在美國只能當「三等公民好受氣」,父親於是叫他回港,是「公司救佢就真」。早於三十多年前,羅鷹石已抱怨「早知唔好叫羅嘉瑞返嚟」,原因是對方「摎攪」。相反,二子羅旭瑞「幫得老竇好多」,但幾個子女「鬥叻」,有人「踢咗佢走」。

兵分兩路,在鷹君股東大會被轟出董事局的孻仔羅啟瑞,上周一已率先發炮,強調羅嘉瑞八十年代臨危受命救鷹君並非事實。七九至八一年香港經濟如日中天,公司根本不用拯救。「唔好再講鷹君瀕臨破產要拯救,咁係抹殺咗爸爸嘅功勞同貢獻!而且家族生意,有起有落有乜咁出奇?」他又質疑,羅家有其他做開生意的兄長,何須醫生出身的羅嘉瑞出馬。

然而,有跟隨鷹君已故創辦人羅鷹石打江山的老臣子向本刊堅稱,事實並非如此,羅嘉瑞確是當年挽救鷹君的最大功臣。對於他的功勞遭「抹殺」感到十分氣憤,希望將自己掌握的事實抖出來,還原這段歷史真相。而這一切,要從七二年鷹君上市說起。

求速壯大埋下危機

鷹君由祖籍潮州的羅鷹石創立,七二年上市,最初資產淨值約四千萬元,市值一億二千萬,與當年「華資五虎」之一的長實看齊。其時剛大學畢業的長子羅孔瑞,以及二子世紀系主席羅旭瑞,先後投身家族事業。

羅鷹石作風本來保守。據一名鷹君老臣子憶述,至七十年代後期,全球資金泛濫,大量熱錢湧入香港,股樓起勢升溫。「情況同依家有啲相似,當時監管無咁嚴,問銀行借錢好易,大部分地產公司都過度借貸。舉個例,買地成本一百蚊,銀行會借夠一百零五蚊畀你。嗰陣啲資產同通脹升得好犀利!」

在兒子壯志雄心下,羅鷹石遂透過股市和舉債以快速壯大。七六年,集團斥資五千九百萬收購尖東酒店地皮;翌年收購九龍城啟德地皮,建成今日的富豪東方酒店。七八年,鷹君再斥資四億八千萬,收購灣仔鷹君中心。

七九年,羅嘉瑞由美國回港加入鷹君,八○年獲委任董事。至八一年,羅鷹石趁大牛市,先後分拆富豪酒店(0078)及百利保(0617)上市,變成坐擁三間上市公司。八一年,胸懷大志的羅旭瑞更以百利保掛帥,聯同「公司醫生」韋理狙擊中巴(0026),可惜無功而還。

然而鷹君這連串大動作,背後卻隱藏殺機。就在八一年,美國聯儲局為打擊惡性通脹,將利率狂加至二十厘,本港的資產市場開始受到衝擊。「到八二年中英談判,九月中國決定收回香港。八三年九月市場恐慌到達高峰,港紙兌美金跌到九個六。十月港英政府實施聯繫匯率,穩定人心。當時香港經濟真係好差,鷹君中心啱啱落成都未租得出。」

增持鷹君圖挽信心

股樓皆瀉下,包括鷹君在內一眾孭重債的地產商,噩夢亦隨之開始。「當年地產公司以買地起樓為主,無乜租金收入。啲樓賣唔出,資金鏈就出問題。其實嗰陣銀行都唔掂,八三至八六年,起碼有七間銀行執笠。」

翻查資料,八三年九月底止年度,鷹君三間上市公司出現翻天覆地的動盪,合共虧損高達廿四億,資不抵債暴露於人前,股價一度由高位大跌九成。「由於現金流問題,鷹君瀕臨破產邊緣。當時KS私人借咗三百萬畀公司,加埋羅伯自己嘅錢,用嚟還銀行利息,先避過破產一劫。三百萬當年係大數目,我哋翻睇帳簿,唔見其他兄弟出過錢幫公司。」老臣子說。

其時鷹君的資產負債比率,已飆升至一點七倍極危險水平,令人咋舌。另一名鷹君老臣子回憶,當時主要由羅嘉瑞負責收拾爛攤子,與債權銀行周旋。為挽回銀行信心,他從那時開始私人增持鷹君股票。

三十多年後,有人暗指羅嘉瑞多年來密密增持鷹君,威脅家族信託的大股東地位,該名老臣子說︰「當年債權銀行見KS真金白銀擺落鷹君,覺得佢肯出錢出力,對談判有幫助。鷹君咁多年嘅日常運作,包括所有項目、發展路向、投標、出價、買賣、日常匯報等等,我哋都係向KS請示,無乜見細仔參與。」

及至八四年,鷹君為求減債大賣資產,包括以「蝕本價」向羅旭瑞及韋理出售富豪酒店及旗下百利保。事實上,羅鷹石當年對鷹君的處境,確實憂心忡忡。有資深財經記者引述他曾向傳媒「呻」自己穩打穩紮,並不急功近利。「我常告誡子女,做生意切記不要貪心,不要衝動,一定要衡量後果,計劃周詳而行事。辛苦賺的錢,若為投機性活動倒流出去,那就是經營上的失敗。」

逆市撈底升值大賺

為求重組債務,羅嘉瑞八四年同時出售跑馬地雲地利道項目。翌年再供股集資兩億元,令鷹君負債比率下降,自始由谷底翻身。八六年站穩陣腳後,羅嘉瑞力主趁市道低潮時出擊,如先後收購山村道、灣仔峽道,以及發展淺水灣寶晶苑地皮等。

翌年,鷹君夥拍永泰及麗新收購中半山御花園、中半山寶樺台及淺水灣蔚峰園。又再出手收購地利根德閣。

有老臣子形容,羅嘉瑞上場後,表現出父親穩打穩紮的作風,銳意建立更穩定的資產負債表和經常性現金流。他特別提到八九年羅一手策劃投資金鐘「花園道三號」甲級商廈,成為今日鷹君系最貴重的收租物業,市值近四百億。

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香港人心惶惶。羅嘉瑞主張出擊,鷹君以二十七億元投得花園道地皮,與永泰、嘉里及福誼合作發展「萬國寶通廣場」(即花園道三號),總投資額五十五億元。

「以鷹君當年財力,承擔好大。KS兩星期內傾掂花旗銀行參與,對成個項目好重要。首先,花旗購入二十萬平方呎樓面,鷹君可套現十億。然後,花旗租多十萬呎樓面,成為香港總部。第三,花旗入股項目百分之五,更聯同滙豐提供三十三億無追索權貸款,令鷹君喺呢個項目面對好低風險。」一名當年有份參與入標的鷹君老臣子憶述。

其後,鷹君與土地發展公司合作,重建旺角昔日紅燈區,前後耗時十五年收地和興建,發展成今日旺角地標「朗豪坊」,將集團聲望推上高峰。二千年鷹君趁經濟低潮時,以一億五千萬向士發公司購入項目五成權益。現時朗豪坊估值達二百七十五億。

跑贏藍籌地產股

九四年,鷹君再度伸至酒店業,九四年收購現今尖沙咀朗庭酒店。翌年,羅嘉瑞衝出海外投資,包括九六年收購倫敦朗廷酒店,後來在港建立朗庭酒店集團及旗下品牌,躋身世界豪華酒店行列。

及至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正面衝擊,一名投資鷹君多年的基金經理直言,市場曾經重燃對鷹君負債的憂慮。「當時鷹君趁個市未大冧配股集資十億。到○四年朗豪坊落成,公司負債同利息支出幾沉重,好彩有Citibank Plaza同朗豪坊租金收入頂住。○六年鷹君再將Citibank Plaza分拆做冠君產業(2778),套現過百億兼派特別息,基金界算幾滿意。」

○六年九月羅鷹石離世,羅嘉瑞接掌大權出任鷹君主席。至○八年,鷹君將朗豪坊的商場和寫字樓注入冠君,套現超過三十億,將負債比率進一步降至單位數,因而安然度過金融海嘯。一三年,羅嘉瑞再分拆酒店業務朗庭(1270)集資,鷹君變成淨現金公司,並自八四年後再度擁有三間上市公司。

本刊翻查統計資料,由○六年羅嘉瑞接過帥印算起,鷹君至今連同派息等分派的總回報超過兩倍,大幅跑贏同期的本港藍籌地產股恒地(0012)、新地(0016)、新世界發展(0017)、信置(0083)和恒隆地產(0101),令羅氏家族坐擁總市值逾六百億的上市王國。無怪乎不少鷹君老臣子都異口同聲說︰「可以話無KS,就無今日嘅鷹君!」

孻仔沽鷹君之謎

羅老太自爆控告及要求撤換家族信託受託人滙豐,是對方拒絕增持鷹君股份。孻仔羅啟瑞則借「朋友發夢」,暗示有人密密增持鷹君,信託的大股東地位恐防不保,二人都視鷹君如寶貝。

然而投資界對於羅啟瑞○六年十月,即父親羅鷹石辭世後一個月,以折讓價大手沽出個人的鷹君股份,套現超過十四億元,不單令剛失去創辦人的鷹君股價一度受壓,更導致羅家在鷹君的總持股量大減,其動機至今依然是一個謎。

翻查資料,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當年指出,時任副董事總經理的羅啟瑞按每股二十七元,配售五千五百萬股鷹君,套現逾十四億八千五百萬。配售股份後,估計羅啟瑞已近盡沽本人直接持有的鷹君股份。而羅氏家族在鷹君的實際持股量因此由六成三,大幅下降至五成四。

高盛當年特別提到,鷹君業務主要由羅嘉瑞負責營運,羅啟瑞並不活躍於日常業務,相信他減持不會對鷹君構成任何基本影響,與鷹君老臣子的言論脗合。一名基金經埋笑言當年羅啟瑞沽貨,在金融市場鬧出小風波。「當時傳出鷹君『K S Lo』配售舊股,市場誤以為係主席羅嘉瑞,其後先知係細仔掟貨,因為羅啟瑞英文名都係『K S Lo』。」

鷹君72年上市後大事件

1972  鷹君上市,資產淨值約4000萬,市值1.2億。

1976  斥資5900萬收購尖東地皮發展酒店。

1977  收購九龍城啟德機場地皮發展機場酒店。

1978  斥資2.4億收購灣仔鷹君中心。

1979-80  三子羅嘉瑞加入鷹君,後獲委任董事。

1981  富豪酒店及百利保上市。

1982  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港股暴跌。鷹君中心落實,未能租出。

1983  鷹君因現金流問題面臨破產,酒店落成但未能還債。羅嘉瑞私人借出300萬予公司還息。為挽銀行信心,開始私人增持鷹君股票。

1984  鷹君向二子羅旭瑞及韋理出售富豪及百利保股權。

1985  鷹君完成重組,並供股集資2億。資產負債比率大降至16%。

1986  鷹君開始轉守為攻,先後收購多個地產項目。

1987  與永泰及麗新合作發展中半山御花園。

收購半山地利根德閣。

1988  興建羅家山頂大宅憩苑。

1989  開始投資提供經常性現金流的投資物業。以27億港元投得萬國寶通廣場(即花園道三號)地皮。獲花旗銀行購入20萬平方呎樓面,並獲花旗和滙豐提供33億港元無追索權貸款。

1992  萬國寶通廣場落成。

1994  收購尖沙咀香港酒店。

1995  開始收購海外豪華酒店。

1998  用了10年時間完成收地及清拆旺角朗豪坊項目。

2004  朗豪坊落成。

2006  分拆冠君產業信託上市。

2008  將朗豪坊注入冠君產業。

2013  分拆朗庭酒店上市。

2014  以每平方呎3300元收購大埔白石角住宅發展地皮。

2015  收購上海虹橋Cordis酒店及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股權。

撰文:財經組︱攝影:攝影組︱設計:美術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35

郭文貴爆料 更必要洗太平地

1 : GS(14)@2017-07-09 03:38:54

【拆 局】中共傳統思維習慣,黨國每有重大會議活動來臨,都要例行進行「清洗太平地」,十九大前要防範各種負面事件發生,並製造「輿論統一、天下太平」景象;尤其是流亡富豪郭文貴海外大爆中共高層貪腐醜聞,無論實否,勢對十九大高層權力鬥爭產生干擾,更有必要。


干擾十九大權鬥

十九大是習近平上台後最重要的一次會議,不但關係到未來5年習能否隨心所欲施政,更影響到五年後(2022年)中共二十大時,習是否能夠繼續影響中共的發展走向;當然,這一切都會在「迎接兩個100年(2021年中共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共建政100年)」的口號下進行。分析認為,中共為迎十九大收緊內地網上言論、嚴控影視片段,與過去半年來郭文貴網上大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公安副部長傅政華等高層貪腐醜聞不無關係。儘管習近平7.1訪港帶上傅政華,本周出訪俄羅斯和德國又帶上海航董事長陳峰,被解讀是習對郭文貴爆料的否定,但畢竟至今郭爆料所涉高官無一公開否定。分析認為,郭文貴爆料雖然越來越難以置信,而且未必真能撼動中共高層的既有安排,但有關片段在互聯網傳播,對中共9,000萬黨員、對內地社會還是造成一定負面效應。當局要通過整治互聯網信息傳播,以及進一步規範過濾電視節目內容,以求達到耳根清淨、為十九大洗太平地的目的。《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8/200826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53

與兩元首通話外洩特威脅墨總統勿爆料

1 : GS(14)@2017-08-06 11:38:17

美國《華盛頓郵報》公開總統特朗普(圖)於今年初,與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和澳洲總理特恩布爾的通電內容,可見特朗普威脅培尼亞不要公開表示拒付築牆費,否則不會與對方見面;又向特恩布爾批評美澳難民協議「令人作嘔」,直言與俄總統普京通話更愉快。



向澳總理稱難民協議「惡心」

特朗普今年1月20日就職後頻頻致電各國領袖,曾有報道指他一怒下掛斷特恩布爾的電話,又威脅出兵助墨西哥解決販毒集團問題。《華郵》取得白宮人員對通話內容的撰錄,前日公佈重製後的詳盡文字紀錄,上述情況雖未有出現,但也火藥味十足。在1月28日與特恩布爾的通話中,特朗普對奧巴馬政府留落的美澳難民協議大動肝火,連番狠批協議「愚昧」、「惡心」和「討厭」,「這將會摧毀我,我禁止他人入境是全球最偉大的人」,又批評美國須接收的1,250名難民都不是好人,直言「我討厭接收這些人」。特恩布爾未有絲毫讓步,只解釋特朗普政府可用極嚴格的審查方式,拒絕全部1,250難民入境。特朗普其間多次打斷對方,又用「細路」稱呼對方,直言「這是最不愉快的一通電話」,與普京通電比較愉快,後拋下一句「瘋了」拒續談北韓後,兩人便匆匆收線。至於與培尼亞的通話,特朗普施壓要求對方停止公開表示墨西哥不會支付在美墨邊境興建圍牆的費用,認為應改為向外宣稱雙方正探討有關問題,否則「不會與你們會面」,培尼亞表示理解。特朗普一度提到可派兵協助墨國剿滅犯罪集團,被指是以出兵作脅。白宮發言人指公佈這些電話紀錄,是損害特朗普的行為。特恩布爾昨回應指那是一段「客氣」和「坦誠」的對話,雙方只是為國家利益發聲。墨西哥外交部未回應事件。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5/201120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744

【整機佬爆料】新iPhone主機板曝光 遙距叉電靠雙電池!?

1 : GS(14)@2017-09-17 12:59:06

這張相片是國內整機師傅流傳的 iPhone7s主機板相片,每年新iPhone推出前都會流出,主要原因是方便大家早些熟悉線路圖,以方便推出後整機。



新iPhone已經鐵定於今個月12號在美國發佈!臨出機前,當然會有進一步消息外洩;最新被披露資料,是新iPhone主機板相片!



資料來源是國內整機佬群組,據知要詳細的新iPhone線路圖紙,最起碼入場費是近50萬人民幣,而記者在友人幫助下,只得到了主機板相片,而且只可以是WhatsApp的低解像版本。對一般人來說,這張相可能未必認到是哪一部手機,但據有關人士指出,這部估計是新iPhone7s(細機)的主機板。新機板第一觸目點,當然是相片中醒目標示,使用了新一代的A11處理器,不過效能提高了多少?暫時未有進一步消息;另一觸目點當然是硬盤儲存容量,相片中標示將提高至512GB,相對上代最高的256GB容量,輕微升級上一倍,都是預計之內。不過較特別的是NFC模組!舊iPhone6s甚至iPhone7,一向只有一大、一小,共兩粒的NFC模組,但今次則加強至兩大、一小,共三粒模組的設計!據整機佬估計,這是明顯要提升iPhone對應NFC功能;以往好多人詬病iPhone的NFC功能是隱性的,最多只用作Apple Pay,但今次可望會進一步開放,甚至是在主功能介面中選擇開啟,所以在對應周邊電子產品時,如NFC相機及喇叭等,可望會有「嘟一嘟」馬上連線用得的情況出現。



新主機板另一具爭議點,就是「電池扣」,竟然有「1」及「2」兩組!如果你對一般手機結構有一定認識,都應該知道手機內只有一枚電池,所以只需一個電池扣作接駁即可。為何要做成兩個連接點?起初好多整機佬估計,可能新iPhone備有後備電源,在主電池耗盡時,作為另一組後備電源,不過犯駁位是何不將電池做大一點,只要電源將耗盡時轉用低耗電模式即可,無需將整體機板設計變得更複雜。另一種整機佬說法,是源自於無線叉電設計的新改動!如果細心留意新主機板,會發現新加入了一個「無線充電接口」,其實網上已一直盛傳新iPhone,會加入無線叉電設計,而這張懷疑新主機板相片中,亦得到進一步證實。不過傳聞中的新iPhone,會起用更先進的「遙距叉電設計」!有別於以往不同牌子的無線叉電手機,要放在充電板上才可叉電,傳聞新iPhone可以在一定距離情況下,只要連接上Apple新出的無線Router,就可做到無線叉電功能。至於新「電池扣2」,估計有可能是一個類似「水塘」性質,由於遙距叉電會有電壓不穩及電壓高低等問題,所以連接電池扣2的「水塘」,會在儲存一定電量後,再將電力轉入「電池扣1」的主電池內!新機一日未正式出街,當然還存在不少的變數,不過「電池扣1」及「電池扣2」的設計,估計是新一代iPhone的最大改動之一,據知現在市面上所賣的任何牌子手機,不論是有無線叉電設計的手機型號,都暫未有「雙電池扣」設計!所以新iPhone在電池上的新改動,實在令人期待。記者:朱崇德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6/201439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41

【再爆料】疑似iPhone X實機曝光 異形芒、新Dock、新介面齊集

1 : GS(14)@2017-09-17 12:59:06

影片:http://bit.ly/2vG0DHI


開啟微博後整個畫面模糊掉,但可看到芒頂「額頭」似乎有點不對稱。

離Apple發佈會尚餘8日,iPhone X的資料基本上全部被曝光,有山寨廠整合這些資料,已經造出一部可以正常使用的山寨iPhone X。日前網上又出現一段疑似iPhone X的操作片段,可是片段只有8秒,顯示的資訊有限。片段可見,狀態欄整合到芒頂「額頭」的兩側,用上全新的Dock欄,還有取代Home鍵的底線,謹此而已。



片段中操作者並沒有試用任何新功能,只開啟了微博,之後更將整個畫面模糊掉。片段中的iPhone X完整性高,異形芒及新介面都有齊,但卻在極黑的環境中拍攝,也並沒有示範新介面,芒頂「額頭」看起來也不對稱,可信性大大減低。還是那一句,欲知真相如何,且聽下周的Apple發佈會分解。文:梁志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6/201439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