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宗永:看富豪排行榜毋須太認真

1 : GS(14)@2017-09-17 11:41:05

【明報專訊】經濟版的讀者都喜歡看財富排行榜,當中《福布斯》發布的最有江湖地位。最近《福布斯》公布了去年全球作家收入排行榜,居首的是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圓圖),去年總收入達9500萬元(美元.下同),超越了居榜首多年的美國多產作家James Patterson。

作家不同交易員 靠個人才能致富

世界上有千萬個行業,很多收入都比作家高,但是這些職位,銀行大班也好、上市公司總裁也好,都需要一個團隊才能賺錢, 所以我常常說,真正成功的交易員是可以穿睡衣坐在廁板上戰勝市場的,但這並不常見。反之,寫文章絕對是一件單打獨鬥的事,作家擁有的「手下」只是他書桌上一部電腦而已,因此更靠個人才能。

羅琳去年的高收入是有點反常的。她不是一個多產作家,去年出版了她的第八部《哈利波特》作品《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估計明年如果她沒有新的作品,收入便會下跌。《哈利波特》源自羅琳在愛丁堡等火車返回倫敦時得出來的靈感,《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這部作品最初是舞台劇,後來才出書 。

銀行非最高收入行業

同樣是靠才華致富的創作人,《福布斯》排行榜去年冠軍是黑人饒舌歌手Diddy,收入1.3億元,居次的是Beyoncé,收入1.05億元;大家熟悉的足球明星C朗排名第五,收入9300萬元。打進排行榜的作家除了羅琳和James Patterson之外,其他的收入都是僅僅2000萬元左右或以下,比香港很多打工皇帝都遜色。

論高收入行業,經常被人提及的銀行界並不是首位,科技、娛樂、 電訊上市公司的CEO收入絕不比銀行低。很多人以為銀行大班收入很好,其實摩根大通的CEO戴蒙(Jamie Dimon)的收入也不過是2820萬元。當然投行的最高收入員工不一定是CEO,過往很多交易員的收入可能都比老闆高。今天,金融界真正的天之驕子是對冲基金經理、量化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創辦人James Simons,去年拿走了15億元。

如果單從牌面看,全世界收入超低,甚至與權力不相稱的行業,首推國家或地區元首。 此類人物的收入排名,龍頭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收入也不過是170萬元,我們的前特首梁振英以59萬元居次,奧巴馬官俸僅40萬元,這可能比廣東省某某市的海關副關長還要低呢!所以說這些排行榜只可以作為稿材或笑料,作不得真。

國家元首地位與收入落差最大

評論收入是否恰當,可以有兩個角度。從資本主義社會角度看,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這個人為投資者或股東創造了龐大收益,當中抽取不足1個百分點報酬也許說得過去,如蘋果公司去年收入457億元,CEO庫克連行使股權的收入是1.45億元。如果從社會角度看,一個人如果賺取相等於一個非洲落後國家的年收入,是有點過分。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3&issue=2017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94

租置屋貨尾 20萬內有交易全港近5萬伙 毋須補地價上車

1 : GS(14)@2017-09-17 17:43:10

■屯門山景邨



【周末專題】租置公屋在樓價高企下,成為低收入民眾的「終極上車盤」。公屋富戶政策下月實施,租置公屋也成搶購對象。由於租置屋毋須補地價,只以市價三折左右發售,目前全港尚餘近5萬伙貨尾,當中多達20個屋苑的入場費20萬元有找,平過龕位。記者:朱連峰 陳家雄



租置屋近年有多受歡迎,數據最真實。房屋署資料指,今年首6個月,全港共錄得1,500宗租置屋成交,相當於去年全年2,100宗成交的71%。惟租置屋供應數量大,這39個屋邨合共提供18.41萬個單位;截至今年6月底,累積售出13.57伙,即仍有約4.8萬伙可供出售,規模相當於46個將軍澳新盤晉海。



山景邨涉5,504伙最多

房屋署最新資料顯示,這39個屋苑出售率介乎36%至86%,當中屬「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甲」、於2004年開售的屯門山景邨,可能因為單位數量多達8,600伙屬全港租置公屋之冠,位置亦較吊腳,賣剩最多貨尾;過去13年共賣出3,096伙,尚有多達64%可供出售,涉及5,504伙。元朗朗屏邨及觀塘翠屏(北)邨則排第二及三,貨尾量3,145及2,728伙。租置公屋受歡迎,原因就是平價,有九成單位售價低於100萬元,部份更低至10萬元。近期開售的屯門新盤城.點,呎價達1.5萬元,最平227方呎開放式賣288萬元;同區公屋山景邨,最平16萬元有交易,而40餘萬元已可買入423方呎,呎價僅1,017元。本報以該39個租置公屋今年1月以來的買賣登記作參考,當中20個的最平售價在20萬元內;當中馬鞍山耀安邨平絕全港,耀和樓低層2室今年3月登記以10.29萬元售出,單位實用面積127方呎,開放式間隔。



■鑽石山鳳德邨

市區鳳德邨17萬易手

當中5個更位處市區地段,包括觀塘翠屏(北)邨、黃大仙下邨、黃大仙東頭邨、藍田德田邨及鑽石山鳳德邨。最平為翠屏(北)邨,售價12.8萬元;鳳德邨一個實用147方呎單位,近期以17.22萬元易手,呎價1,171元。至於鳳德邨近日誕下全港呎價最貴公屋,呎價達15,476元;同一條邨,租置呎價只是該公屋王不到10%的價錢,公屋也出現貧富懸殊現象。全港入場費最高的租置公屋,為藍田興田邨,最平55萬元。惟房屋署出售的租置公屋,只供合資格的公屋租戶認購。本港現時應沒有資產價格低至10萬元的物業,即使是電單車位也至少索價30萬元;就連沙田寶福山單人龕位,據聞也炒到6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6/201546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43

周顯﹕民生事業志在攞威 毋須鍊到盡

1 : GS(14)@2017-10-01 20:10:53

【明報專訊】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何巴士公司會刻薄員工,人工不高,工作時間又長,簡直是完全不人道。其實,巴士公司完全可以做到巴士司機專業化,人工高、福利好,但可要求司機有更高明的技術和更好的態度。

這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普通老闆仔做生意,就話不刻薄、不壓迫就沒有利潤啫,巴士公司是專利事業,一旦蝕本,可以向政府要求加價,總之是點玩都不用蝕本,那又何需咁刻薄呢?

涉足集體運輸 不會賺大錢

其實,在大城市搞集體運輸,從來是服務社會,利潤不高,皆因市民如果要付高昂交通費,會構成擾民不便。所以,公共交通服務如巴士、地鐵,通常只是合理利潤,不會賺大錢,但政府又不會令你蝕本,因此,現時只有新鴻基地產(0016)和新世界(0017)旗下的新創建(0659),根本不志在利潤,才會有興趣經營巴士。中華汽車(0026)索性改營地產發展,好過搞巴士了。

不過,做民生專利事業有一個好處,就係威囉……我指的是有政治影響力。如果你單單是地產發展商,沒有如煤氣、電力、巴士、電訊公司、電視台、報紙傳媒之類的影響力事業,要找高官同你傾生意,玩吓「官商勾結」,政府睬你都傻。

總之,在香港做生意,一百幾十億生意仔,你可以自食其力,「帝力於我何有哉」;但如果你有一千幾百億,甚至是更多,都還是搞吓政治,玩吓民生事業,對自己比較有利。

至於巴士業務,一年頂盡賺幾個億,碎銀來啫,小生意大影響力,又使唔使鍊到咁盡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36&issue=2017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88

【真無線充電】iPhone 8毋須配件 30厘米內都叉到

1 : GS(14)@2017-10-09 03:07:21

支援無線充電的iPhone8推出後,令更多人開始關注這種技術。目前市面上的無線充電還是需要充電板,就算是Apple即將推出的Airpower也一樣,用家需要將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放到板上才能充電,裝置一旦離開充電板便無法充電。日前初創公司Pi發佈了旗下的無線充電塔,並自稱為首款非接觸式無線充電的產品。


Pi採用Qi無線充電格式,iPhone8和iPhone X毋須額外配件就能使用。

Pi無線充電塔支援4個裝置全速(10W)充電,其餘裝置會以慢速充電。裝置只需在充電塔的30厘米範圍內即可充電,某程度上實現了大家對無線充電的幻想,邊充邊玩已不是問題。另外,Pi無線充電塔採用Qi無線充電規格,所以iPhone8和iPhone X毋須額外配件就能使用。
Pi無線充電塔技術重點是將電磁波彎曲,從而實現這種無死角、非接觸式的無線充電。公司表示,充電塔使用的功率已證明對人體無害。公司也承諾將於明年出貨,而且售價會低於200美元(約1560港元),打算買iPhone8或iPhone X的用家不妨留意一下。資料來源:Pi文:梁志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1/201590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09

周小川:改革毋須等條件滿足 被視為「臨別贈言」 在岸人民幣升穿6.6

1 : GS(14)@2017-10-15 14:12:44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早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總結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及匯率改革的歷程時,並不認同改革要先達一定的條件和按最佳的順序。他指出,對外開放、匯率制度改革、減少外匯管制要整體推進,整個大方向是要往前的;對改革而言,時機很重要,有合適的時機就要抓住,若錯過了未來成本可能更高,困難也更多。訪問言論被外界視為周小川的「臨別贈言」。

明報記者 陳子凌、歐陽偉昉

人民幣昨日中間價報6.6273,比上個交易日升22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在岸人民幣開市急升近340點子,升穿6.6 水平,全日反覆向好,下午升幅擴大,截至晚上9時15分,在岸人民幣報6.5782,升469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5720,升434點子。

「時間窗口很重要 措施可倒逼跟上」

周小川提出,經濟對外開放,需要關注「三駕馬車」,包括貿易投資對外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更多由市場決定,逐步走向合理均衡;和減少外匯管制,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或較高可兌換性。開放的過程中,三者的進度可能有快有慢,但基本是一起往前走的,既相互配合和促進,也相互影響和牽制。

周小川又指出,世界上沒有國家能在嚴重外匯管制下實現開放型經濟,在匯率嚴重偏離均衡的情况下與國內外市場良好互動。他指出,中國對人民幣匯率給的正式定義就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005年中國又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周小川認為,匯率改革不能「等、靠、要」。曾有意見指,改革人民幣匯率要先滿足出口、外匯儲備、宏觀調控體系和經驗,否則勉強推動改革會出問題,不過周小川認為,有關條件均滿足時,便沒有改革動力,毋須進行改革,從過往經驗看,都是最困難的狀况迫使改革出台。

稱沒一定的條件和順序

此外,周小川亦不同意把各項改革設計為合理順序,「經濟學家往往可以從經濟邏輯出發,找出政策變革的最優順序;而實踐中,改革是大政治,政治家往往要從政治邏輯考慮最優排序」。總括而言,他認為改革需把握時間窗口時機,否則未來的成本可能會更高。他又指,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也出現過反覆,不過一旦上了台階就難以回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86&issue=2017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18

唐家成:實名制毋須諮詢市場

1 : GS(14)@2017-10-15 16:27:32

【本報訊】「互聯互通」實施實名制計劃最快或於明年推行,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出席活動後首次明言,實名制不必修改上市規則,故此毋須向市場作諮詢,僅需要知會市場有關做法,讓市場有足夠時間作準備。


券商難短期更換系統

他又稱,現時中證監、港交所(388)及證監會已致力商討實名制中,並冀望實名制可盡快推行,因制度對香港市場有正面作用,可與內地有更多交流,並對中港兩地市場維持良好質素。現時內地A股已推行實名制,以便中證監即時追查市場操縱行為。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認為,雖然現時本港沒有設實名制,但證監基本上仍可透過多方面渠道追查來源,只是過程較漫長及繁複,認為本港落實實名制只是配合內地需要,但無可否認推實名制後可讓證監更快追查來源,「作用不大,只可以話係資訊快啲提供,不用下下出信去問。」不過他認為,落實推行實名制後,券商需要更換結算系統及資料,「過程要好耐,亦要搵人手、搵資料」,因此認為短期內不會落實實名制,券商仍需時作準備。另外,唐家成昨亦提到電視廣播(511,TVB)上周就回購計劃一事的司法覆核案,證監被法庭裁定敗訴一事。他認為,法庭判電視廣播獲勝訴只是技術性問題,而法官亦指當中清洗豁免決定權,仍會由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決定,證監會繼續研究判詞,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0/20178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27

人行:停干預人幣 十九大後更穩定 分析:毋須遏匯率刺激經濟

1 : GS(14)@2017-10-22 15:42:59

【明報專訊】中國過去經常被美國指摘操控人民幣匯率,去年人民幣匯率貶值,亦不時傳出人行出手維穩。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昨日在中共十九大會議開幕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最近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並且可以見到匯率的變動是由市場推動,人行基本上已退出「常態化」的干預,相信十九大以後,人民幣匯率的基礎更穩定,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中性。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過往不少美國官員認為,中國為增進出口而人為地將人民幣匯率控制在低水平,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亦提出有關觀點。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今年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導入逆周期因子後,已經包含干預匯率的成份,因此潘功勝所指的「常態化」,應是中間價以外的干預,例如不斷令人民幣走弱,提振中國出口。

星展:引入逆周期因子 已涉干預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雖然中間價引入逆周期因子,不過是否應用則視乎人民幣匯率變幅,最近人民幣波動主要是美元變幅、美國加息及經濟政策等市場因素推動。

潘功勝:增匯率彈性 上商:每日波幅料擴至3%

今年多個官媒曾刊登報導,指人民幣的每日波動變幅可以擴大。潘功勝回應稱,增強匯率彈性,以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基本原則不會改變,技術上的一些改革亦只會在這個基本原則下進行。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潘功勝的言論符合市場猜測,料今年底有機會人民幣每日波幅由2%擴大至3%。廖群表示,基本穩定並非代表人民幣兌美元完全不變,不過兌一籃子貨幣的變幅會減小。

此外,論及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潘功勝認為這是中國的重要戰略,不論從金融角度還是外匯管理的角度,推動對外開放都是重要工作。林俊泓表示,中國對資金流動近年寬進嚴出,開放政策多為吸引境外資金流入。現時形勢並非穩定得可以讓官方放寬資金流出,因此潘功勝「對外開放」的意思,應偏向吸引境外資金「走進來」。

政策仍偏向資金「走進來」

人行昨日公布人民幣中間價6.5991,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08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在岸人民幣昨日早上高開,開市急升174點子至6.6036元人民幣兌1美元,不過其後美元走勢向好,人民幣匯價全日反覆向下,午市跌勢加劇,重回6.62水平。截至昨晚9時40分,在岸人民幣報6.6277,跌41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6246,跌183點子。

林俊泓表示,從近期人民幣中間價變動可以反映,人行不希望人民幣的變幅過大,除非美元有重大變動,否則人民幣匯率近期應難突破6.55至6.65區間。

(中共十九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43&issue=20171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94

墨爾本屋地受追捧 升幅冠澳洲 海外買家享永久業權 毋須補地價

1 : GS(14)@2017-11-12 16:49:29

【明報專訊】新西蘭新任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擬限制外國人買樓,以遏止樓價升勢。市場相信澳洲有機會跟隨,因此近期不少代理積極推出澳洲樓盤應市。根據Corelogic最新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墨爾本獨立屋價格升近12%,超越悉尼的7.68%,而據HIA-Corelogic住宅土地價格報告,同期墨爾本新住宅地皮升價近17%,為澳洲之冠,數字反映墨爾本獨立屋需求龐大,但用地供應量少,尤其是鄰近大型交通樞紐和商場的地皮。墨爾本人口因外來移民而激增,情况料會持續,相信對樓價有支持;加上海外買家購買澳洲全新獨立屋連私人地皮,將來可以和本地居民一樣,擁有地皮永久業權,毋須補地價,令地皮價值更加吸引。

澳洲央行在剛過去的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而且在通脹率持續偏低且負債纍纍的消費者保持謹慎的情况下,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可能保持觀望。此外,央行維持對經濟增長率在未來幾年將升至3%左右的預期,同時失業率料將從當前的5.5%下降。然而,央行對消費和通脹仍堅持較為謹慎的論調。澳洲央行在2016年8月減息至今息率維持在1.5厘低位,旨在遏制通縮威脅,此舉基本取得了成功,惟央行推動通脹向2%至3%的目標區間回升方面則沒取得什麼成果。利率期貨市場走勢暗示要等到2019年初澳洲才會加息,而幾個月前市場預計的是明年8月之前加息。

澳元升勢難持續 當地買樓吸引

澳元兌美元一度衝高至0.7698,因澳洲央行如預期維持利率在紀錄低位,不過維持對經濟增長率在未來幾年將升至3%左右的預期,同時失業率料將從當前的5.5%下降。但澳元漲幅未能持續,其後回落至0.7660美元附近(見圖)。澳洲央行將在今日發布季度貨幣政策評估時給出最新經濟展望,屆時可能下調通脹預期,而這種調整在近幾年已變得很平常。

根據亞洲專業房地產信息和資訊網絡平台資料,所有海外投資者都需要得到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FIRB)批准才能在澳洲購買物業。因此,有專家建議有意於澳洲置業的海外人士,在FIRB進行審核的過程時需要聘請律師,以協助投資者處理法律相關事宜。同時,在得到FIRB批准之前,投資者也不應該作出任何買賣決定。

外地人澳洲置業須經FIRB審批

據康宏提供資料,購買澳洲物業,需要繳付印花稅,稅率根據不同州份有所不同,大約是介乎樓價的3%至5%,於墨爾本的物業則需額外支付7%或以上的印花稅。FIRB的投資申請費用方面,購買100萬澳元或以下的物業,申請費用為5000澳元;100萬至200萬澳元物業,為10,000澳元;超過200萬澳元的物業,樓價每增加100萬澳元申請費用就增加10,000澳元。出售物業時,賣方須繳付增值稅(Capital Gain Tax),若持有一年或以下,增值稅率為50%;若持有一年或以上,增值稅率為25%。

海外人士不能在澳洲購買任何二手物業,不過,以下兩個情况卻例外:先經過FIRB的批准,並且要拆除現有物業,之後再重新開發;或買家於澳洲擁有公司,並且會把該二手物業用於安置當地員工。什麼類型的澳洲物業才算是新的物業呢?在澳洲,任何沒有被地產發展商出售的、又或是沒有被租戶佔用12個月以上的物業都會被認為是新物業。根據Exfin International指出,「新物業包括那些由非住宅(例如是辦公室或倉庫)改變為住宅的翻新建築物」,但直接由住宅翻新的物業就不包括在內。如果發展商的物業項目已經預先取得售予海外買家的許可時,買家就不需要再尋求FIRB的批准;海外買家欲通過其澳洲公司或信託來購買澳洲物業,都需要先得到FIRB的批准。

外幣貸款利率或較當地按揭划算

除上述規例,到澳洲置業還須注意以下事項:

一、FIRB的審批費用,自2015年開始,澳洲政府就通過FIRB的審批申請費用;而澳洲稅務局則負責管理及執行有關房地產條款和罰款。

二、在澳洲選擇一個物業,對於海外買家來說,要在澳洲選擇購買物業看似很容易;如果擁有一個有關購買海外物業的重要資訊列表,就更可以幫助買家收窄選擇範圍。不過,海外投資者在澳洲逗留的時間有限,所以專家就建議買家先諮詢有關專業人士之後才購買物業。而澳洲就有專業人士,專門為海外買家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及仔細的市場分析。

三、物業融資方面,除了用自己資金外,海外投資者處理物業融資時還有其他選擇,如有意使用外幣貸款的買家可以使用以他們收入的貨幣來進行外幣貸款,相比選用澳洲按揭貸款,前者利率可能更優惠。但是,如果在澳元下跌的情况下,承做按揭的銀行有可能要求買家償還部分債務,以確保按揭貸款與物業價值的比率不會超過議定最大值。使用澳元貸款如果使用澳元貸款的話,海外買家可選擇可用貸款的時候就更加靈活:銀行通常可以承做高達物業價值70%按揭貸款。不過,截至2016年7月,很多澳洲大型銀行都已經停止向外國投資者提供貸款。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40&issue=2017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07

湯文亮:啱價買樓 毋須尷尬

1 : GS(14)@2017-12-18 03:31:44

【明報專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在卸任前提醒大家小心樓市有泡沫,但最近被記者發現他以3000多萬元買了一個中半山單位,陳家強解釋時有多少尷尬表情。其實,我認為毋須尷尬,正如超人所說,有需要而又負擔得起,幾時都可以買樓,陳家強在離任前說樓市有泡沫,除了警惕市民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原因,就是知道林太上任特首之後,會致力解決供應不足這個老問題。前任特首CY雖然話搵地搵到粒粒皆辛苦,但在任內從不與地產商在補地價問題上妥協,導致長期供應不足,樓價當然飈升,陳家強知道林太有辦法解決,樓價自然會向下調整,他提醒大家其實是臨別贈錢,大家千祈唔好將好人作賊扮。

內地客購買力非如想像強勁

在我寫了「細價樓爆煲論」之後,小女一口氣買了4伙紅山半島,不少人話我講一套做一套,我話我講細價樓爆煲,小女買紅山半島,根本沒有牴觸,更何况當時紅山半島賣萬八元一呎,沙田第一城賣萬六,買紅山半島,我當然不會反對,如果買沙田第一城,我就不主張,因為今日紅山賣兩萬八,第一城依然賣萬六。買唔買樓、買什麼樓,最緊要是睇價錢,啱價的話,細價樓也可以買,而小女師承陳家強,她讀科大環球商學院的時候,陳是院長。今日,連山旯旮的新樓盤都賣超過兩萬多元一呎,比陳家強買的中半山樓還要貴,作為師傅的當然知道怎樣做。所以,我認為他的決定沒有錯,就算被記者追問都不用尷尬。

其實,除了陳家強臨別贈言外,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亦表示,內地人在香港置業只佔總成交量1.5%;換句話說,並不是內地人買起香港樓價,這與我們日常聽到的有所出入,大家買樓時亦要考慮這一點,千祈唔好隨便相信流言,以為有很多內地人會接貨。其實,內地人買樓,首先是會考慮其他內地人持有的單位,最好是用公司持有的單位,其次是地產商的新樓盤,最後才是香港人持有的住宅單位。

張炳良其實是話畀香港人知道,從內地來的購買力,並非如想像中強勁,大家千祈不要被錯誤消息誤導。不過無論如何,官員提醒打算買樓的市民要小心,其實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買樓要量力而為,或者在計算清楚之後,量力而不為。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55&issue=2017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93

湯文亮﹕房屋問題非朝夕 陳帆毋須替人認錯

1 : GS(14)@2018-01-28 15:07:31

【明報專訊】報章報道說陳帆局長對於覓地情况感羞愧,嚇了我一跳,以為睇錯,因為從來沒有官員這樣說,局長這樣說是代表認錯,在香港做官怎可能會認錯,就算有錯,求其搵人食死貓便可以,因為認錯代表做錯,局長是問責官員,很可能要為此下台。不過局長不用擔心,就算局長願意認錯,市民都不會接受,香港房屋政策搞到今日的局面,絕對不是由局長一人的決策造成,當日負責的人還未認錯,局長又何必自告奮勇替別人認錯,但如果5年之後香港仍未能解決房屋問題,解開今日的困局,到時候陳局長才認錯還未遲,不過,請順便辭職,以體現問責官員的精神。

5年後未解決 再認錯未遲

覓地難並不是今日才有,在曾特首時代運房局長鄭汝樺亦以遠水不能救近火來形容覓地難,但她並沒有說解決不了,只是需要時間,但在她說完之後便被消失了,因為她的說法與當時的政策不脗合,而且說出樓價上升真相,當時港府要搵人揹樓價飈升這隻黑鑊,遠水不能救近火即是話政府沒有開拓土地,供應不足是政府的責任,消失是很正常,當時被欽點的揹鑊人就是物業投資者,在沒有反對聲音之下推出SSD額外印花稅)辣招,老實說,當時政策受到各方讚賞,但曾特首不知道,成功才是失敗之母,SSD成功,代表調控樓市的政策失敗,當時相信政府出招可以令到樓價下跌三成以上的人,甚至連自住單位也賣走。

SSD成功 代表樓市政策失敗

結果證明,無論是曾特首的SSD或是CY的BSD和DSD,都只能夠治標,而且效用愈來愈弱,如果當時曾特首甚至CY好似陳帆局長一樣勇於認錯,全力覓地,增加供應,現在就不會有樓價狂飈這個問題,老實說,普通人都不容易認錯,何况高官,所以,陳帆局長今次,我認為不應該責駡,反而要掌聲鼓勵。從陳局長知道羞愧來看,今屆政府絕對是了解樓價飈升真相,亦知道解決方法。陳局長說羞愧,可能並不是他為自己感到羞愧,而是替以前的問責官員感覺到羞愧,一招借力打力,絕對是高手。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09&issue=2018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