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核電企業爭相上市 中國核建擬募資27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617.html

核電企業爭相上市 中國核建擬募資27億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05-24 14:49:00

官方此前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預計年內將有6~8臺機組開工建設,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將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

又一家核電企業在更新上市申報材料。

5月22日晚間,證監會在官網“預先披露”一欄中公布了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核建”)擬上市的申報材料。這已經是2015年年第二個擬在A股上市的核電企業了。

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隨著國內核電項目建設的提速,核電企業正在加快上市圈錢的步伐。

擬募資27億元

中國核建此次擬發行不超過5.25億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26.25億股,擬募集資金27億元。

預先披露更新是新股發行改革中新加入的一個環節。根據最新的《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發行監管部正式受理企業IPO申報材料後就會按程序安排預先披露,反饋意見回複後初審會前,再按規定安排預先披露更新。

目前首發審核工作流程已經由原來的十大環節,變為九大環節,即受理和預先披露、反饋會、見面會、預先披露更新、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後事項、核準發行。這意味著中國核電將進入初審會環節。

中國核建是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主營業務重組改制並上市有關事項的批複》(國資改革[2010]1221號),由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聯合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核電工程建設一直是中國核建的核心業務。《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 A 股股票招股說明書》(下稱“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承建了包括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在內的國內全部 13 座已建成核電站共計 22 座核島及部分常規島工程,目前正在承擔國內 12 個 核電站共計 26 臺機組的核島及部分常規島建設任務。

2014年,中國核建核電工程建設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19.22億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26.67%。

機遇

招股書還顯示,中國核建募集資金將投資於核電工程建造籌建項目、購置核電建造施工設備項目、核電工程與核工程技術研究項目、公司信息化能力建設項目、海安縣保障房建設移交項目、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我國核電建設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機。”一位接近中國核建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這時候上市,對公司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官方此前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預計年內將有6~8臺機組開工建設,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將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

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至 2015 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為 5800 萬千瓦;至 2020 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8800 萬千瓦。截至 2014 年 3 月末,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僅為 4870 萬千瓦。

而根據業界測算,若以每臺機組裝機容量為 100萬千瓦推算,預計 2015 年前中國平均每年將有 5 臺機組開工建設,2020 年前中國平均每年將有 6 臺機組開工建設。根據上述規劃,中國將迎來核電開工建設的高潮,高峰時段預計將同時在建約 40 臺機組。但招股書提示,核安全對核電行業發展極端重要。一旦發生嚴重核事故,對國家和經濟的影響極為嚴重,同時由於公眾對核電缺乏了解及恐核心理,核事故的社會影響將被強烈放大,不僅對該國的核電產業產生嚴重打擊,而且對國際核電發展都會帶來嚴重後果。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泄漏事故,再次引發了全球對核安全的擔心,也對中國核電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招股書還提示,在工程承包中,項目業主通常按工程進度向本公司支付結算款項,若業主支付能力發生變化,可能導致業主不能及時向公司支付結算款項,甚至因業主支付能力惡化,可能導致公司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

截至2014年末,中國核建應收賬款帳面價值為103.85億萬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為23.18%,長期應收款為48.56億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0.84%。若公司應收款項不能及時收回,未來可能會對公司的資金周轉產生影響,公司經營業績也會因計提應收款項壞賬準備或發生壞賬損失而發生不利變化。

此前已有核電先行一步

在中國核建之前,證監會官網4月29日晚間在“預先披露”一欄中公布了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核電”)擬上市的申報材料。5月22日,證監會發布了最新一批的23家IPO批文,中國核電赫然在列。

這意味著,中國核電很快將成為首個在內地上市的純核電公司。中國核電擬募集資金162.5億元,成為近幾年來首家融資超過160億元的超級大盤股,以至於人們擔心它會給市場帶來震蕩。

但有業內人士聲稱,162.5億元的募資額相較A股日成交上萬億元的量級,對市場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中國首個上市的純核電公司是另一家核電巨頭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中廣核電力(01816.HK)。中廣核電力已經在2014年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該公司負責運營中廣核集團大部分的核電站。

值得關註的是,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之後也將啟動IPO。而官方資料顯示,國家核電控股股東國務院擬將其持有的66%股份無償劃轉給中電投持有。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在今年3月份表示,國家核電正在與中電投進行合並重組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而媒體此前援用王炳華的話說,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將盡快規劃國家核電與中電投的核電業務上市一事,這也將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核電企業。

“核電企業需要更多的錢。”一位核電企業內部人士曾向本報記者表示,“而上市便是找錢最好辦法。”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00

核電的春天:5年內新增投資可達5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027.html

核電的春天:5年內新增投資可達5000億

一財網 張國棟 2015-05-21 22:12:00

要實現2020年化石能源占比20%、2030年以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唯一選擇是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低碳清潔能源。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對新建核電項目的審批一度緩慢。而現在,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這個行業正重新走入春天。

5月21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核能國際大會2015”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表示,按照規劃,到2020年以前,中國還要新建35GW,平均每年新開工5到6臺機組,新增核電投資約5000多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國內投運和在建的核電廠已達40多個機組,安全水平和運行業績達到全球核電機組中值水平以上,有的機組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核電設備制造方面,設備國產化可達80%以上,主設備年貨能力達10套以上。

考慮到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以及現有能源結構,上述量級顯然還不夠。

在徐玉明看來,到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可能比現在增加1倍,而我國的能源結果不合理的現象十分突出,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的66%,占電力生產的75%,非化石能源占比僅11.2%,“要實現2020年化石能源占比20%、2030年以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唯一選擇是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低碳清潔能源”。

安全運營是核電繞不開的話題,據了解,新建核電機組要符合三代核電安全標準,進一步降低堆芯融化及放射性釋放概率。以華龍一號、AP1000、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將成為中未來核電規模化發展的主流。

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範機組,20多天後,在福建福清,這項示範工程的首臺機組——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

中核集團自1999年就開始研發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從CNP1000到CP1000,再到ACP1000,最後與中廣核的技術融合,形成了“華龍一號”。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院長郭奇勛表示,此前的AP1000是我國從國外引進的三代核電堆型,而“華龍一號”屬於自主品牌,通過示範實踐也可以達到三代技術,這樣國內外核電設計技術方案有可能在我國並存,並在國內同時發展。

本報記者註意到,國內建設提速的時候,核電“走出去”也在加快。

今年1月份,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34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將建設大規模核電廠,此後,中國又與阿根廷政府簽訂了《關於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華龍一號”出口拉丁美洲。

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測算,出口一臺“華龍一號”,大概相當於出口30萬輛汽車,全壽期估值大概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華龍一號示範堆是商業示範堆,已經批量化了,國內要批四臺示範堆,國際上也簽了2臺合同、5臺框架協議、後續還要簽。”錢智民曾向媒體如是表示。

巧合的是,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到2025年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而在已經明確的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中,將聚焦電力裝備等十大重點領域。在電力裝備方面,國家將推動大型高效超凈排放煤電機組產業化和示範應用,進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電機組、核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制造水平。

外界分析,《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核電設備制造商降受益頗多。目前,上海電氣(601727.SH)在核島領域的市場份額較高,特別是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裝置。截至2014年年底,東方電氣(600875.SH)的高效清潔能源在手訂單為810億元(含核電),占其1267億元在手訂單的64%。

但也有人發出了善意提醒,不要對核電“走出去”盲目樂觀。

世界核能協會總監FrancoisMORIN在當天的演講中也提到,全球的核電會有非常大的增長,但發展也有很多挑戰,尤其是中國。他認為,中國走出去的熱情,有點過熱了。

據悉,中國存在巨大的核電潛在產能,阿根廷則計劃重振核工業、調整能源結構。不過,雖然核電是阿根廷的重大工程,國企也確實比民營或中小企業抗風險性強,但政治不穩定導致的政策風險以及匯率風險,還是值得警惕。

“我不想讓大家失望,但要告訴大家現實。”他說,中國的核電企業,在全球建立名聲,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非洲在建的核電站數量為0,我不認為現在不搶占就會失去機會,所以沒必要急功近利”。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39

巨無霸登陸在即,中核電深度分析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0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6-3 15:26 編輯

巨無霸登陸在即,中核電深度分析
作者:小倍

最近兩天是不是在忙著打新股呀,尤其是昨天的巨無霸——中國核電,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全部對該股垂涎三尺。但是,小散們可能還不太了解機構看好該股的原因,除了中簽率大概率提升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麽。

事實上,倍霖山研究團隊已經在半年前就對中國核電進行覆蓋,並對整個核電產業鏈進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們預計中國核電今年的利潤為40億元,明年則是60億元,因此給予900億元的估值。

中國核電概況 中國核電是中核集團旗下核電業務運營平臺,控股的秦山一期電站於1994年投運,是我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隨後秦山二期、三期,田灣一期,秦山二期擴建項目相繼投產,裝機規模逐漸擴大,與中廣核電力形成我國核電運營雙寡頭產業格局。公司13年收入約181億,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約24.77億。

國資委於去年11年底批複同意中核集團核電業務整體改制上市方案,中核核電整體變更設立為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後經多次增資擴股,中核集團持有中國核電發行前97%的股份。

發行前公司構架圖


裝機情況
截止14年中,公司共運營了9臺在運核電機組,控股裝機容量為6506MW,約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36%,權益裝機容量為3336MW,此外還管理了12臺,總計12532MW的在建機組,參股了中電投控股的山東海陽核電5%的股權,這批在建機組將於未來三年進入投產高峰,推動公司權益裝機快速增長。




由上表可知,公司立足於長三角地區,電力需求量大,環保壓力也較大,核電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秦山二期4號機組於11年投產後,公司進入了三年的機組投產空白期,隨後方家山和福清1號機組於14年12月投產,在建機組迎來密集投產期。公司17年年均權益裝機將達到8882MW,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

進入18、19年,僅有田灣河一期3,4號機組投產,年均權益裝機增長將暫時回落到個位數。隨著近期核電審批重啟,公司三門、福清、徐大堡等前期項目儲備豐富,參考5年左右的建設周期,2020年後權益裝機增速將回升至10%以上。權益裝機的快速增長將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盈利分析

公司的權益裝機持續增長,下面來看機組的盈利能力,在對不同地區機組進行分析時重點考察單位造價和上網電價兩個因素。

14年9月降價後各省區燃煤機組脫硫脫硝除塵標桿電價


在運機組上網電價


電站情況

秦山核電

秦山核電位於浙江,所發電力主要供給上海,電力供需缺口大,火電上網電價高。秦山一期於1994年投運,使用公司自主設計的CP300技術,運行多年後財務費用已大幅降低,發電成本低,秦山二期四臺機組均采用成熟的CP600技術,建造成本低,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秦山三期使用從加拿大引進的CANDU-6重水堆技術,建造成本高,不過由於有區位優勢,0.464元的上網電價能被接受。秦山核電7臺在運機組度電利潤約0.1元,盈利能力良好。

方家山是秦山核電的擴建項目,1號機組已於14年12月投產,2號機組將於15年投產,該項目采用成熟的CP1000技術,建造成本低,福島核事故導致電站投資有所增加,預計方家山項目單位千瓦造價約1.3萬元,根據《關於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13年後投產的核電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為0.43元,根據測算,方家山項目投產後的度電利潤將超過0.11元,競爭優勢顯著,盈利能力強勁。

田灣核電

田灣核電位於江蘇,采用從俄羅斯引進的WWER-1000技術,有利於加強兩國政治關系,由於建造成本高,承擔了相應的政治義務,發改委核定田灣1,2號機組的上網電價為0.455元,遠高於當地火電價格,度電利潤約0.1元,盈利能力良好,但競爭力不強。

田灣3,4號機組分別於12,13年開工建設,預計將於18年投產,每千瓦造價預計約1.8萬元,根據《通知》,該項目具備向國家主管部門爭取高於全國核電標桿電價0.43元的條件,但目前江蘇火電標桿電價僅為0.431元,上浮空間很小,投產後度電利潤約0.8元,盈利能力有所降低。不過由於距離18年仍有較長時間,在這期間核電標桿電價及江蘇火電價格可能有所調整。

三門核電

三門核電位於浙江,是全球首個采用AP1000技術的核電項目,受關鍵設備制造和設計固化影響,工程進度和投資控制面臨較大挑戰,預計首臺機組於15年投產,單位千瓦造價超過2萬元,根據《通知》,該項目具備電價爭取條件,若最終定在浙江火電標桿電價0.458元的,該項目度電利潤仍低於0.1元,盈利能力有所降低。

福清核電

福清核電位於福建,在建4臺機組均采用成熟的CP1000技術,1號機組已於14年12月投產,2號機組將於15年投產,1,2號機組受福島事故影響,投資成本有所增加,單位千萬造價約1.3萬元,3,4號機組將於15,17年投產,單位千瓦造價僅約1.1萬元,根據《通知》,預計上網電價為0.43元,度電利潤超過0.11元,盈利能力非常強勁。

昌江核電

昌江核電位於海南,采用成熟的CP600技術,1,2號機組將於15,16年投產,單位千瓦造價約1.6萬元,根據《通知》,預計上網電價為0.43元,度電利潤略低於0.1元,由於海南電網容量較小,需同步建設跨海聯網二期工程和瓊中抽水蓄能工程等配套項目,預計建成投用時間與核電項目存在1-2年的時間差,初期負荷因子將受到一定影響,盈利能力不強。

前期項目

與中廣核不同,中核集團的前期核電項目均在中國核電旗下,不存在資產註入的問題,隨著核電項目審批重啟,預計公司三門、徐大堡、福清等前期項目將陸續開工,後續權益裝機增長有保障。不過新開工項目都采用三代技術,如三門、徐大堡的AP1000和福清的華龍一號,建造成本較高,若按現行的《通知》定價,盈利能力不強,不過根據五年左右的建設周期,2020年開始陸續投產的前期項目上網電價可能由於通脹,燃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上調。

即將進入爆發期

綜上所述,在運機組中,秦山電站度電利潤約0.1元,田灣1,2號機組較高的上網電價彌補了較高的單位造價,度電利潤約0.1元,盈利能力良好。在建項目中,福清、方家山采用成熟的CP1000技術,單位造價低,上網電價高,度電利潤將超過0.11元,盈利能力強勁;昌江核電初期受負荷因子影響,三門核電及田灣3,4號機組單位造價高,盈利能力一般。其他前期項目將采用最新的三代技術,單位造價高,在現行規則下盈利能力有所降低,不過目前距離2020年開始的投產期仍有較長時間,最終上網電價可能會上調。

中國核電立足於長三角地區,電力供需缺口大,火電標桿上網電價高,公司在運機組度電利潤約0.1元,即將投產的在建機組盈利能力差別較大,平均度電利潤略高於0.1元,前期項目於2020年開始陸續投產,最終上網電價有可能上調,公司核電項目的總體盈利能力良好。

由於公司從多國引進多種技術路線,承擔了較多的政治義務,核電項目工程進度和投資規模難以把控,這類非市場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核電項目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下面我們將從行業對比中看到這一點。(來源:倍霖山觀察)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66

國家核電與中電投正式合並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889

5月29日,中電投與國家核電重組啟動。 (東方IC/圖)

5月29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分別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中電投與國家核電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電投”),原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出任國電投董事長;原中電投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孟振平任國電投總經理。

據悉,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後的國電投,將與中核、中廣核形成國內核電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

分工合作 短板互補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7年的國家核電是中央管理的53家國有重點骨幹企業之一,主要從事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研發、轉讓、應用和推廣,目前已形成擁有13 家全資控股子公司、3 家參股子公司和6家分支機構。

而組建於2002年的中電投則是集電力、煤炭、鋁業、鐵路、港口各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集團,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

《東方早報》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雙方在2013年下半年便已開始就合並事宜進行接洽。

但是,實際推進的過程並不順利。在雙方上報具體方案並向外界確認重組事宜之後,四位原核工業部部長級元老上書國務院,在反對合並的同時,提出將中核、中廣核、國家核電、中核建打包合並的“核電大一統”方案,在核電業內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也正是2014年下半年外界鮮聞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消息的原因所在。

在經過長達半年的博弈之後,今年初,合並工作領導小組才正式成立。

“相較於兩車(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並,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並遇到的阻力來得大一點,但是同時由於涉及到母公司層面的合並,市場更多的預期是合並後的國家核電資產的註入。”業內人士也向《證券日報》證實。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電投在融資、電站管理及電力市場上具備優勢,而國家核電在核電產業上有技術優勢,雙方合並實現了短板互補,使國電投在核電產業鏈上就更加完善,具備了同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競爭的力量。

《東方早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得知,合並之後,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將作為國電投的兩家子公司。兩者的分工是,中電投負責常規電部分,國家核電負責核電部分。國家核電的現有業務將與中電投的涉核業務整合到同一個平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核電這一優質資產的市場證券化成果。也就是說,新公司的核電業務將打包上市。

“不過,目前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並落地,(對股市來說)是大利好還是利好兌現的利空,我們要邊走邊看。”前述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93

别猜“电力一姐”去哪了,还是围观国电投旗下核电资产吧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298

最近盛传电力一姐李小琳出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国电投)领导班子,有媒体称在62日举行的国电投党组召开第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国资委宣布了副职名单,国电投并未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这一结果。

但从官方发布的现场新闻图片来看,领导班子共有10人,其中只有一名女性,即原国家核电原副总经理马璐。而电力一姐李小琳并不在名单之列。甚至有消息称,当天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结果之后,“李小琳很生气,回到办公室砰一声关上了大门。”


此时,外界便开始猜测,李小琳去哪了。(小倍插话了,投资者们不要再猜李小琳去哪儿了,还是围观下国电投旗下的核电资产吧)


实上,核电巨无霸国电投仅仅问世半个月,20155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其中,中电投组建于20021229日,是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各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是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电投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20亿元,在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是国家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


截至2013年底,中电投电力装机容量8968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占34.19%,煤炭产能7410万吨,电解铝产能289.3万吨,铁路运营里程504公里,资产总额61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421亿元,员工总数12.7万人。中电投拥有7控股上市公司,包括2家香港红筹股公司和5家国内A股公司,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2013年位居408位。

吉林电力:今后可能会成为集团的风电运营平台。

东方能源:今后可能会成为集团的光电运营平台。

露天煤业:以煤炭为主

中电远达:以环保为主

上海电力:现有业务涵盖火电、风电、光电等多元化资产,正在向集团资本运作平台转型。

中国电力新能源:以光伏、天然气发电为主

中国电力:以火电和水电业务为主,直接持有上海电力18.86%的股权,近期出售了1.88%的股份。


目前看来上海电力最有可能成为集团核电资产运作平台,也不排除由港股中国电力或在国家核电旗下设立新核电平台的可能性。


中电投股权关系

中电投核电资产


近两年是中电投旗下核电项目投产高峰期,之后权益装机增速降低,根据测算,1516年归属于集团的核电资产利润约2338亿,资产价值约700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529

中核建計劃在湘投建核電站 擬采用第四代技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255.html

中核建計劃在湘投建核電站 擬采用第四代技術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08-06 17:53:00

國家核安全局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高溫氣冷堆被世界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新一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

湖南衡陽政府網最近公布的消息顯示,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建”)有意在當地投資建設核電站。

消息顯示,核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鳴澤等人在7月底造訪了湖南衡陽,就該公司的核電廠選址工作進行實地調研。該公司系中核建全資子公司。

如果一切順利,這個核電站將使用全世界最新一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該技術主要由清華大學承擔研發。據湖南當地媒體報道,2月3日,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與中核建在北京簽署了《深化核能領域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湖南及華中地區進行核電選址合作,共同開展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前期工作;雙方在選定合適的核電廠址基礎上,願意作為項目發起方,共同出資開展核電項目的開發和建設;雙方將圍繞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相關配套產業開展合作,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鈾資源開采、核電站關鍵設備加工制造、基礎原材料科研生產等領域。

國家核安全局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高溫氣冷堆被世界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新一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

高溫氣冷堆也曾一度無人問津。在中國新興戰略產業的規劃活動中,難以見到它的身影。在一次重大的核電論壇上,本報記者在一次核電論壇中註意到,專家們對高溫氣冷堆的介紹被置於最後。

不過,中核建在今年4月20日發布消息稱,商用60萬千瓦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這將“為中國第一座商用高溫氣冷堆電站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江西日報》報道,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是“央企入贛”重大項目,計劃建設6臺60萬千瓦機組,預計總投資780億元,其中,一期工程2臺60萬千瓦機組,計劃投資達200余億元。該項目一期工程共有2臺機組,計劃於2017年上馬。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中核建已經和上海電氣(601727.sh)簽署了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設備供貨意向協議。上海電氣曾在2013年投入8600萬元對高溫氣冷堆進技術改造。

中核建上述消息稱,高溫氣冷堆在任何工況下,包括喪失所有冷卻的情況下,不采取任何人為的和機器的幹預,反應堆都能保持安全狀態。

一位參與高溫氣冷堆研究的專家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相對其他現有的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顯得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它將是內陸核電的最好選擇之一”。

官方資料顯示,山東榮成石島灣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項目已經在建設當中。該項目旨在示範成功後即可向全國推廣使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5月份調研該項目時稱,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加大對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的協調和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中核建已先後在江西、湖南、廣東、福建、山東、湖北、浙江等多個省市開展了高溫氣冷堆項目前期工作。

“中核建有做核電站業主的打算。”中核建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該公司目前的主要職責是,承擔核工程、國防工程、核電站和其他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任務。

目前,中國僅有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以及國家電投等3家企業擁有核電站運營招牌。但和中核建一樣,華能等發電集團也在企圖拿到核電站運營招牌。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說,“電力公司看到核電效益很好,五大發電公司都想搞。”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26

中英中美核電合作在即 核電產業推進或將加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56.html

中英中美核電合作在即 核電產業推進或將加快

一財網 林琴思 2015-09-24 00:07:00

近日,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表示,中國核工業集團將與美國泰拉能源公司簽署第四代核電廠開發及商業化合作協議。9月21日,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宣布,中國將投資建設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中英有望在10月簽訂欣克利角C站建設協議。中美中英核電合作,意味著中國技術受到了全球量大最發達的經濟體認可。

近期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報道源源不斷,釋放核電國內國外雙重市場空間,與高鐵一樣成為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一部分。8月8日,有外媒報道,中伊雙方決定合作開發2萬兆瓦規模的核電項目;9月7日,中廣核與肯尼亞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基於華龍一號(HPR1000)技術及其改進技術,在肯尼亞核電開發和能力建設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至此,中國核電走出去,將在國際上大展手腳。不過我國因為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核電項目停滯了四年,直到2015年才開始重啟。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新開工核電機組僅為3座,分別位於阿根廷、俄羅斯與阿聯酋三國;在建的62座核電機組分布在中國、俄羅斯與印度等14個國家,其中有四分之三預計將推遲竣工;2014年核電發電量為2410萬億瓦時,較上年略有增長,但比2006年時的峰值少了10%。

中國核電走進美國、英國這些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完全可以稱為後起之秀,在國際上中國核電開始大展手腳,那麽中國核電未來的發展空間如何呢?

Wind數據統計顯示,近20多年來,我國凈發電量在飛速攀升,由最初的發電總量不到美國的20%,逐年穩步提升到在2011年成功超越過美國。由於中國人口遠遠多於美國,同時隨著經濟工業等發展,對電力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激增。

東吳證券也在9月17日發布的《核電行業深度報告》中指出,目前中國大陸核電份額為2.39%,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這說明核電發展在我國還有巨大的空間。根據有關專家推算,至203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量將達到1.2億千瓦至2億千瓦區間,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5%至8%。

在全球核電漸暖的背景下,記者查看多家核電行業標的的2015年中報發現業績普遍實現穩增長。中國核電2015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發電量同比增長52.53%,歸屬凈利潤率同比增長149.55%;上海電氣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62.21億元,同比增長0.37%,凈利潤為13.36億元,同比增長3.12%;沃爾核材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7.1億元,同比增長1.12%,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50.16%,凈利潤率同比增長820.99%,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源於投資收益的增加。

信達證券能源互聯網研究員曹寅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核電的發展對於中國來說受到很多因素制約,最核心的因素是內陸核電是否放開,但其中牽涉到許多問題,從政府的公共事務管理能力上說,中國核電未來的發展是不確定的。但中國核電要走出去,主要是看之前有哪些海外項目,中美合作與中英合作性質不同,中美在早前就已洽談合作,中英合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發達國家關於核電方面的門檻很高,所以中英合作對於中國將來開拓海外市場,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是非常好的敲門磚。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44

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中國核電項目密集上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9071.html

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中國核電項目密集上馬

第一財經日報 林春挺 2015-09-22 06:00:00

用官方的話說就是,今年國內爭取新核準開工6~8臺核電機組,而2014年這一數字為“0”。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過去4年後,中國核電業時來運轉。中國的核電企業忙著建設國內核電站的同時,也在忙著把核電技術向海外推銷。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5年年初至今,中國就已經在遼寧和福建開工建設了2臺核電機組,年內接下來還將有其他省份的核電機組要開工。用官方的話說就是,今年國內爭取新核準開工6~8臺核電機組。而2014年這一數字為“0”。

與此同時,國外核電市場也頻頻出現了中國核電工作人員的身影。中國的核電企業已經在今年與其他國家簽署了多項核電協議,試圖在國際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將提供20億英鎊的政府擔保,在英格蘭西南部建立一處新的核電站。該核電站由法國電力公司和兩家中國企業組成的財團將於年內敲定最終投資計劃。奧斯本已經在9月20日抵達北京,開始為期5天的訪問,將重點提振英中兩國貿易,爭取投資機遇。

2015年6月15日,正在中國核電工程公司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6家核電裝備制造企業視頻連線,同員工互動交流。李克強說,你們自主研發制造質量優、有競爭力的核電機組,是在鑄“國之重器”,為中國發展“強筋壯骨”。他在考察時說,核電不光要在國內發展,還要“走出去”。

中國核電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在三十年前,如果有人預測中國在建核電規模將會領先世界,一定會遭到其他人的嘲笑。“核能是個好東西,不能拋棄。”1986年,鄧小平與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談核電問題時說,“可是我們在這方面起步太晚了。”不過,“起步太晚了”的中國核電30年後在建設規模上領跑於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

“目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裝機容量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2月,方家山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陽江2號、寧德3號、紅沿河3號機組也先後並網發電。中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達23臺,總裝機容量為2138.6萬千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4月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5年年會上說。

2015年5月7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正式在福建福清開工建設“華龍一號”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示範機組。而在此之前,遼寧紅沿河5、6號機組獲準建設,其中5號機組已於3月29日開工。

另外,本報記者從相關權威渠道獲悉,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也將於年底在廣西防城港建設一臺“華龍一號”機組。

而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中核華興”)官方網站在9月17日公布消息稱,恢複田灣核電5、6號機組FCD(第一罐混凝土澆築日期)前施工準備工作。“年底有望開工建設。”一位接近中核華興的核電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中核華興上述消息顯示,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原設計為M310堆型,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2011年3月中旬停止施工。停工後,田灣核電項目部對現場物項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護並定期巡檢,為複工創造有利條件。

按照渤海證券此前分析,核電啟動是中國發展清潔能源、抗擊霧霾的重要舉措。預計中國未來5年新增裝機將達到4000萬千瓦,5年內的核電設備需求將超3000億元。

內陸核電項目調研論證

張華祝在上述年會上作報告時表示,2030年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核能行業目前還面臨階段性的困難和挑戰。

這樣的“困難和挑戰”,明顯地體現在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身上。“過去幾年,我們可以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某大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某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一位高層在2014年一次核電論壇演講時直言,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使得中國核電裝備業元氣大傷。過去三年,訂單驟減挑戰了企業曾經的發展戰略。

張華祝在上述報告中表示,在核電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上,核電裝備制造企業既存在生產能力過剩、開工不足的問題,也面臨核電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的持續提升的問題。在核電項目推進上,AP1000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需要盡快解決首臺機組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AP1000核電技術是中國在2006年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的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該技術引進後主要通過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來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形成自主核電品牌。該技術被認為是中國核電的主流技術之一,未來更多新建的核電站將使用它,尤其是內陸核電。

不過,AP1000如今尚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目前,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各建2臺AP1000機組,作為實現第三代核電自主化的依托。世界首批AP1000核電機組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高科技合作項目。本報記者今年7月份從多方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已經委托中國工程院對內陸核電站廠址進行了調研,論證在安全性上是否符合開工建設的條件。

“我們希望內陸核電早一點啟動。”參與調研的中國工程院一位專家此前對本報記者說,中國現在建設內陸核電項目是有條件的。

核電“走出去”要突破技術瓶頸

中國早就有意投資英國新建的核電項目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比如,2014年6月,李克強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了中英總理年度會晤,聯合聲明稱中英雙方將在核電等領域展開合作。這是繼2013年奧本斯和卡梅倫先後訪華,做出關於支持中英核電合作的又一個表態。

中廣核英國辦事處2014年6月在倫敦揭牌成立,表明了中廣核推動核電“走出去”的堅定決心。本報記者從中廣核獲悉,中廣核已實質進入英國核電新建市場,初步鎖定一個參股項目和一個控股項目。

英國僅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一個縮影。中核集團不久前發布消息稱,不管是遠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還是在中國的鄰邦巴基斯坦,抑或其他地方,都能看到該集團員工忙碌的身影。

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李曉明此前稱,“中核集團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已經與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英國、法國、約旦、亞美尼亞等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他說,巴基斯坦項目現場“很多巴方員工的四川話說得挺好”。巴基斯坦是中國目前唯一成功出口核電機組的國家。

中廣核和國家核電同樣也把目光投向海外。比如,2015年9月7日,中廣核與肯尼亞能源與石油部下屬的核電局在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正式簽署了《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與肯尼亞核電局關於肯尼亞核電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本報記者此前獲悉,國家核電相關人員已經在兩個月前造訪了南非,原因是南非政府當時宣布將進行6~8個核電廠項目的招標工作,該招標項目金額合計高達800億美元。

中國核電“走出去”並非易事。張華祝在上述報告中舉例說,中國核電需要“突破技術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三代核電機型的國產化、自主化,才能為核電‘走出去’,從而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95

證券業協會:中國核電等15家IPO配售對象被列黑名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350.html

證券業協會:中國核電等15家IPO配售對象被列黑名單

證券業協會網站 2015-10-16 20:27:00

對參與今年4月至7月期間新股網下申購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的15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其中包括正德人壽保險產品、1家貿易公司自有資金賬戶、4家投資公司自有資金賬戶以及9個自然人投資賬戶等。

中國證券業協會周五在官網公布,為規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及其配售對象的詢價與申購行為,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範》(下稱《規範》)的規定,我會決定對參與2015年4-7月期間樂凱新材(300446)、博濟醫藥(300404)、創業軟件(300451)、醋化股份(603968)、東傑智能(300486)、金石東方(300434)、科迪乳業(002770)、派思股份(603318)、鵬輝能源(300438)、普麗盛(300442)、普路通(002769)、賽摩電氣(300466)、勝宏科技(300476)、雙傑電氣(300444)、田中精機(300461)、萬孚生物(300482)、沃施股份(300483)、信息發展(300469)、迅遊科技(300467)、易尚展示(002751)、贏合科技(300457)、永東股份(002753)、真視通(002771)、中光防雷(300414)、中國核電(601985)、眾興菌業(002772)等項目的新股網下申購過程中,違反《規範》第四十五條規定的15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詳見附件)。

列入黑名單時限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算。已經列入黑名單的配售對象時限連續計算。

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5年10月16日

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88

【觀察】中國為何一定要參投英國核電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187.html

【觀察】中國為何一定要參投英國核電站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10-16 13:23:00

兩家中資企業參與投資英國Hinkley Point核電站項目(欣克利C角核電項目)的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路透社在當地時間10月15日援用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的話說,兩家中資企業參與投資英國Hinkley Point核電站項目(欣克利C角核電項目)的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報道援引劉曉明的話說,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訪問英國期間可能會宣布一些協議,但仍不清楚屆時是否會簽署上述核電站項目的協議。習近平將於10月19日至10月23日對英國進行訪問。

欣克利C角項目由法國電力集團(EDF)英國子公司擁有。中廣核和中核工集團有望共同持有該項目30~40%左右的權益,但相關談判的持續時間已經超過預期。

就欣克利C角項目來說,《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尚無法確認上述“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內容是什麽。根據此前公布的官方資料,英國政府已同意由中廣核牽頭的中國企業參與英國擬新建核電項目的開發與建設,中國企業已實質進入當地核電市場。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初步鎖定了一個參股項目和一個控股項目,其中參股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預計2017年開工;華龍一號在通過英國通用技術審查(GDA)後將應用於控股的Bradwell B(布拉德韋爾)項目建設。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企業並沒有就參與投資欣克利C角項目做出最後的決定。

值得關註的是,由於中國企業在欣克利C角項目中扮演的是投資者的角色,中國企業在裝備、工程等方面的實質參與份額將極其有限。但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通過參與投資欣克利C角項目的一個關鍵目的是,為日後華龍一號在布拉德韋爾項目上得到使用提供基礎。因為華龍一號如果能夠“落地”英國,將迅速提升中國核電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這是因為,英國曾經擁有輝煌的核能歷史,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核能的國家之一,擁有非常完善的核能工業體系,對核能的監管更是擁有一系列嚴格的要求。即便英國自1994年之後再也沒有建設新的核電站,英國對核能的監管之嚴格也一如既往。就像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原局長趙成昆對本報記者分析的那樣:“英國對核電的要求,特別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華龍一號能夠進入英國,標誌著我們(的核電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已經非常接近。”

中廣核和中核集團目前已經與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約旦、亞美尼亞、肯尼亞等多個國家簽署核能合作協議。如果華龍一號成功在英國立足,那麽將大大地提高中國企業日後與俄羅斯、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核電強國參與發展中國家核電市場的競爭能力。

來自官方和相關的國際核能研究機構此前公布的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將成為核能的主要市場。這些國家正在和打算利用核能來滿足當地的能源需求,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核動力”。 據世界核能協會估算,2015~2030年間海外新建核電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而這些巨大的市場空間則主要存在於發展中國家。比如,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快速增長的需求,南非在2011年發布的《綜合資源規劃2010-2030》計劃陸續建造960萬千瓦核電站,總投資1萬億蘭特(約1500億美元)。

在這種巨大的核電市場面前,用一位核電企業內部高層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們再也不能錯過了!”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