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亮﹕立會議員並非不了解樓市
1 :
GS(14)@2016-09-13 07:53:28【明報專訊】前特首曾蔭權最終承認,在任內沒有積極開拓土地,令到樓價飈升,政府要出辣招來控制樓市,有人認為曾特首只需要負上部分責任,因為辣招是要立法會通過的,如果當時只要有議員質疑政府出招,只不過是掩飾沒有開拓土地,造成樓價飈升這個實際原因,政府即使出招,都必定要答應將致力增加足夠的供應量,並在供應充足時候就會撤招。我相信連曾特首也想不到,無論是什麼黨派立法會議員,當要打擊物業投資者的時候,竟然會合作無間,不過又如何?若果唔解決供應不足問題,樓價始終有一日會再次上升。
明知無用都照通過辣招
在曾特首推出額外印花稅(SSD)之後,樓價曾經短暫下跌,但有不少物業投資者趁低吸納,當時,我問其中一位點解在政府出招後仍然入市,他竟然話大家心照,政府並沒有正式解決問題,只是用了一個治標辦法,不用多久,樓價又會再次飈升,政府是會繼續出招,除了加強特別印花稅之外,有可能會收緊按揭成數,買樓將會愈來愈困難,而且賣了買唔返。我將前輩的意思寫成文章,竟然被人話我危言聳聽,當時有人話我持貨太多,想唱好出貨。
今屆議員太年輕 不懂房策不出奇
當時我曾經問過一名立法會議員,知不知道供應不足才是樓價飈升主因?他話知道,不過,他不會做醜人在立法會質詢政府,無謂得罪政府又被其他議員圍剿。其實,做得立法會議員,一定是相當聰明,九成議員都知道樓價飈升的真正原因,但聰明仔聰明女一定不會做傻事,結果就是打擊樓市的辣招可以大比數通過。不過,現在的立法會議員就的確唔敢講啦!他們有部分實在是太年輕,做區議員當做磨練還可以,做立法會議員(能力)未免不足,房屋政策是大塊文章,他們不懂得亦不出奇。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9&issue=20160913
湯文亮﹕地產商也逢三退一
1 :
GS(14)@2016-09-14 05:22:05【明報專訊】現在市場上購買力澎湃,有新樓盤可以出售地產商一定不會惜貨,總之可以賣就賣,不過,就不會賤價而沽,售價大概與同區二手樓相若,有人話地產商正在「逢三退一」,我話地產商賣樓是正常的事,逢三退三就差不多,點解要逢三退一,留下貨尾幾時可以清貨,唔通又要等下一次,地產商絕對不會那麼傻,不過,地產商有時候的確會進行逢三退一。
地產商售非核心物業 投資者趁機換貨
現在我們睇新聞,不時發覺有地產商出售一些非核心物業,例如一個屋苑商場、舖位,甚至停車場,那些物業是有租金收入,地產商是可賣可不賣,如果要地產商賣那些物業,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况當旺,有買家願意出價高於市價,或者當地產商有財政上需要,例如有其他發展項目,他們才會出售非核心物業,亦即是我們常說的逢三退一。
地產商眼中的非核心物業,某些投資者則會認為是優質靚貨,當那些投資者準備買入地產商的非核心物業時,他們便會積極出售手上的非優質物業,如此便會自動形成一個換貨系統,所以,當地產商願意出售非核心物業時,其實是優化各階層的物業投資者,絕非壞事。
市旺套現 未雨綢繆
有不少地產商就算沒有特別投資項目,都會趁市道暢旺出售一些非核心物業,手持足夠現金待市况下跌,屆時就可以買其他人的優質物業,否則,如果沒有足夠現金,屆時有可能要出售手上優質物業。所以,現在出售非核心物業是明智之舉,亦是逢三退一精粹,地產商當然明白不過。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01&issue=20160914
湯文亮﹕加息已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1 :
GS(14)@2016-09-15 08:08:18【明報專訊】我一向以來,都認為美國是沒有能力加息,因為在環球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人欠債率相當高,如果維持在高息狀態,即是叫那些人去死。所以,美國要一個長而恒久的低息政策來維持經濟增長,就算要加息,都必定要改朝換代,由共和黨執行,如果由民主黨繼續執政,低息將會是一個永恒政策。
在過去七八年,不少高官、經濟學家和分析員都大聲疾呼叫小心加息,我一直都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反而叫大家小心不加息,如果利息維持在低水平,物業資產價格就會被推高,唔買樓都唔緊要,千祈唔好將自住單位賣走。
特朗普當選美總統 肯定加息
我知道有人聽我講,亦有人話我傻;不過,到了今天,當日話加息的人就話唔會加息,我又反其道而行,話加息已經發出了一號戒備信號,如果按現時途徑移動,很快就會加息,但我又知道很多人不會相信,但如果他們留意美國總統競選發展,就知道是大有可能。
我認為美國加息其中一個條件就是由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總統,本來,由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參選,根本無勝算可言,但自從希拉里在911紀念活動中因病離去之後,大家都關心希拉里健康狀况。
其實,希拉里的健康沒有問題,離去是一個棄選的信號,現在特朗普在民調反超前,贏得大選的機會比以前任何時間都大得多,如果大家將問題改變為如果特朗普當選,加息的機會有幾大,就知道我說加息已經發出了一號戒備訊號並非危言聳聽。
9月加息機會對半
或者會有人問我最快會幾時加息,我會話9月,因為9月底美聯儲局議息,機會有幾大,一半,即是話有一半機會不加息。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10&issue=20160915
湯文亮:耶倫錯過了最佳加息時間
1 :
GS(14)@2016-09-23 08:01:04【明報專訊】美聯儲局昨晚議息,從道瓊斯指數一直在窄幅上落來看,我相信是一個拉鋸戰,最後由耶倫拍板決定唔加,道瓊斯指數立刻抽升,這個結果是電腦程式,指數最後只升了百幾點,與沒有加息這個結果不符,因為電腦程式除了加與不加之外,還加入未來加息的機會,如果未來兩三次還沒有迹象加息,指數最少升300點,下一次議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九成九都不會加息,但到了今年最後一次議息,加息的機會很大,因為今次議息,17個專家之中,有10個話今年內會加息,3個話不會,4個話加兩次,如果下一次議息沒有加息,到今年最後一次加息,就變成14個人話加,3個人話唔加,大家認為迫切性有幾大?無論是希拉里或者特朗普上任,加息就會被視為啓動了引擎,對大市的負面影響就非常大,所以,我認為昨晚耶倫沒有加息,是錯過了加息的最佳時間。
今次不加息 反啓動加息機制
倘若由希拉里上任還好,如果由特朗普勝出,一定大力指摘耶倫唔肯加息,就算連格林斯潘都話要開始加息,耶倫都唔肯加,無論加息對美國經濟有什麼不良影響,特朗普都唔會理,加咗息再算。所以,特朗普上任,加息的機會就很大,我話特朗普爆冷,其實不是,根據民調,特朗普領先希拉里8%,而美國沒有雷動計劃,有8%分野,爆冷的機會就不大,所以,電腦程式在今次沒有加息,但今年有很大機會加息的分析之下,縱使有升幅,都與市場預計相距甚遠。
如果耶倫昨晚加息,特朗普上場就不能指摘民主黨用低息政策來刺激經濟,况且加息機制已經啓動,特朗普反而要考慮加息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極有可能維持低息狀態,倘9月加息之後,下一次加息可能會遙遙無期;不過,昨晚沒有加息,我反而覺得是啓動了美國加息機制。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74&issue=20160923
湯文亮:勿因日日賺息差而買樓
1 :
GS(14)@2016-09-27 07:03:03【明報專訊】有很多人現在買樓,所持理由就是趁低息時候買樓,可以享受日日賺息差,如果買樓咁大件事,只是着眼於賺息差,我實在替他們擔心,因為如果利息上升,他們除了日日蝕之外,物業資產價格還會相應地向下調整,令到屆時買樓的人會得一個較為合理回報,現在買樓的人,他們便會蝕得好甘,因為除了日日蝕之外,還要面對物業資產貶值壓力。
做物業投資,千祈唔好學袁紹,曹操話袁紹見小利而忘義,我們千祈唔好只睇到小利而睇唔到危險,唔好因為日日有息差賺而買樓,投資物業的最終目的是賺大
錢,日日有息賺只不過是令到買樓的人看不到投資物業風險,而且我們現在見到的是最好現象,只有轉壞,而不會更加好,利息已經低無可低,物業資產價格早已泡沫化,如果大家仍然沉醉這個現象,當利息上升,就會變成日日蝕之外,物業貶值更加會令到業主沒有能力保持手上擁有的物業。
應趁低息優化債務
所以,資深投資者並不會在利息低迷時增持物業,反而會反其道而行,減持物業,優化債務,當利息上升,物業貶值,今日賣樓所得到金錢,明日會買到更優質,更超值物業,這亦是「逢三退一」精髓。
今日賣樓,一定要有極強心理質素,除了損失日日賺錢的機會之外,還要面對物業在短期內升值壓力,但我覺得,這個情况不會長久,在上星期美聯儲局議息,雖然沒有加息,但耶倫已經作出了明顯的暗示,預告今年內一定加息,香港業主聽到唔加息便立刻反價,其實,耶倫只是將加息時間延遲3個月,怎麼會說成是不加息?如果業主對加息那麼敏感,當加息來臨,他們是否會大幅降價求售?我估計不會,到那時候,他們又會話加得幾多?
我認為業主如果有迫切性賣樓,應該趁此機會,不但唔加價,減多少亦沒有所謂,如果沒有迫切性,就加價兩成,反正最後都是反價封盤。我老實說一句,絕大部分投資者早已優化債務,當跌市來臨,他們就會再次出動,擇肥而噬。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70&issue=20160926
湯文亮﹕莫買當頭起
1 :
GS(14)@2016-09-27 07:29:47【明報專訊】有在過去幾年唔睇好樓市,在上星期美聯儲局決定唔加息之後買樓的人,買完樓才問我意見。其實,無論應否買樓,他已經做了決定,問意見也只不過是叫別人贊成,如果他日樓價下跌,他們還會怪責那些曾經畀意見的人,所以,一般來說這種情况我是不會畀意見,但今次有少少例外,因為那人一向唔睇好樓市,經常將加息掛在口邊,於是我回答話莫買當頭起,現在唔應該買樓,那人當然不悅,但他仍然相當理智話只聽過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既然我都話當頭起,就更加應該買樓,他自己認為做了一個明智決定,歡天喜地離開了。
利率初起 供樓游逆水
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我講的當頭起並不是指樓價,樓價已經起了那麼多年,如果我今日仍然話當頭起,無人會話我蠢,不過會話我白癡,我說當頭起的意思是指利息,在上星期美聯儲局決定不加息之後,有業主趁機大幅反價,竟然有人追價入市,賣樓的人加價的心態我明白,因為無論出現什麼情况,都可以變成加價藉口,大家千祈唔好以為加息就沒有藉口加價,他們會說,加息代表經濟向好,所以要加價,但買樓的人追價入市的心態我就不明白,難道他們不知道,利息已經蠢蠢欲動,已經沒有下跌空間,上升是唯一的途徑,只因為聯儲局今次尚未加息而急於入市,是否理智就有待確認。
多加兩次息 壓力漸浮現
今次議息雖然還沒有加息,但耶倫已經作出了一個明顯的暗示,如果沒有特別情况出現,今年內一定會加一次息,嚴格來說,是可以被視為加息,不過是延期執行,怎麼可以被視為不加息,如果加一兩次問題當然不大,但如果明年加超過兩次以上,對物業市場就會有驚人負面影響,並不是說還在供樓的業主不能夠支付增加利息,而是他們會擔心利息繼續上升,一定會有部分業主減持手上物業,對樓價一定會有壓力,既然擔心利息當頭起,點解仲要現在追價買樓。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64&issue=20160927
湯文亮:在高息時候增加資產
1 :
GS(14)@2016-09-28 04:47:04【明報專訊】在星期一我出了一篇文章,話投資者會趁低息時候優化債務,有不少人不明白,話我亂講,要買樓一定要趁低息時候買,可以日日賺,但我唔會作詳細解釋,因為,當不明白的人繼續進化,總有一日,他們是會明白的,好似同一班小學生講微積分,就算怎樣費盡唇舌,他們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讀多幾年書,就自自然然會明白。
財困出貨 難免被壓價
不過,亦有人問我,投資者幾時會擴大他們的資產數量,這是個好問題,答案大家又可能不會接受。很多資深投資者都會趁着利息高企,經濟環境不佳的時候增加資產,主要原因是在那時候要出售物業資產的人,除了小部分害怕物業價值繼續下跌,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將持有物業出售之外,大多數都是因為財政困難,或者被財務機構追數才會出售資產,投資者是非常明白這個情况,壓價就在所難免,在今年初的超低價成交,就是在這個情况下出現。
未能摸底 也可成贏家
此外,如果高息橫行了一段時間,無論是資產貶值抑或是租金上升,回報率都會被扯高,雖然,租金收入暫時未必能夠抵消利息支出,當利息下跌,租金未必會立刻跟隨,結果就會造成物業資產價格上升。
所以,當經濟環境不佳,利息持續高企,手持現金的資深投資者就會四出獵心頭好,他們亦知道,未必能夠在最低位的時候買入物業,所以,投資者亦有所準備所買的物業價格會繼續下跌,他們要補貼利息支出,在行外人來看,他們是失敗,應該在樓價更低時候才吸納。不過,誰人有把握摸底?但事實勝於雄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豐碩成果就會呈現在各位眼前。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49&issue=20160928
湯文亮﹕摸底容易撈底難
1 :
GS(14)@2016-09-29 07:52:37【明報專訊】最近,因為政府同鄉紳摸底,搞到滿城風雨,現在真相漸漸露出來,引述姚松炎所講,在橫洲事件,就是鄉紳在賠償上要價太高,大約五倍高於市價。老實說,政府庫房充裕,大可以滿足鄉紳的要求,不過,當真相被發掘出來之後,政府立刻會畀人質疑是否官紳勾結,負責的官員,即使是特首都要落鑊,今次CY一句「粒粒皆辛苦」,為他贏得不少分數,由摸底變成撈底,這並不是當初那些想藉橫洲事件將CY拉下馬的人始料所及,想靠害反而幫助了CY。
「粒粒皆辛苦」為CY加分
在去年,我發表了「細價樓爆煲論」,勸喻實力不足的年輕人不要勉強上車,更加不要向財務公司借錢上車,我知道亦有不少年輕人暫緩置業計劃,所以,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在樓市形勢逆轉時提醒,那些曾經打算買樓的年輕人,在農曆新年過後,我發覺不少內地人士藉國家去庫存計劃將手上部分物業賣走,轉移到香港買樓,我知道之後,就撰文話如果啱價就可以買樓,但我的言論又與主流不相符。
撈底乃將認知變實際行動
當時,業界有人話樓市即將進入蕭條時期,樓價將會下跌三成,有人以此理據反駁我話啱價是可以買樓的言論,他們坦言要等樓價最少下跌三成才買,在物業投資界,他們這種行為叫撈底,是很難做到,可能只是會出現一個短時間,要非常有經驗的人才可以把握到撈底機會,對於一個打算上車的人,的確很難捕捉得到。
唔好講樓市,即使股市亦非常困難,因為無論股市樓市,當下跌到最低位的時候,市場上的形勢一定很壞,打算撈底的人,唔將手上資產出售,已經算贏,還要增加投資,非要有鋼鐵般意志力不可,總之,摸底容易撈底難,因為摸底只不過是了解,撈底就是要執行。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8&issue=20160929
湯文亮﹕耶倫不加息是錯誤決定
1 :
GS(14)@2016-09-30 08:03:33【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議息是世界上最大的黑箱作業,沒有人知道他們以什麼理由加息,什麼理有不加息,但我覺得,由伯南克至耶倫,在過去8年,都會給予全世界一個信息,就是在議息前話有機會加息,議息後就求其搵一個理由話點解唔加息。
其實,聯儲局是否加息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在乎有沒有國家或者基金買美國債券,如果有,莫講話加息,就算負利率都會出現,除了這個理由之外,其他如失業率、美國大選,以及各種我不懂得的數據,全部都是枝枝葉葉,當然是不能夠太過離譜,當有人大幅減持美國債券,美聯儲局就會決定加息。
上星期美聯儲局議息後決定不加息,雖然耶倫在公報不加息後半小時再發公布,表示如果沒有特別壞的情况出現,聯儲局今年最少加一次息,我覺得耶倫這個公布其實是補鑊,加息是在所必行,而且要愈快愈好,大家可能會不明白,已經有著名分析員話明年都毋須要加息,但點解我話愈快愈好。
在7月初,前獅子山學會會長王弼同我輸賭,佢話7月底加息,我話唔會,為了公平起見,一定要在美國總統大選後才會加息,當時,我唔知道王弼以什麼理據話7月底會加息,如果我知道,我就唔會同佢賭,我估計,王弼已經有渠道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包括中國、日本、沙特阿垃伯等國家開始減持美國債券,當時只不過是開始,現在已經連續3個月,減持的數量相當大,如果唔立刻加息穩定美元,要等美國總統大選後才加息,即是要多等兩三個月,到12月加息時必定要快要急,並且會出現連續性。
12月加息時 必定要快要急
所以,我才作出美聯儲局在9月有機會加息的預測,雖然我被人笑,其實,耶倫已經作出加息的決定,不過是暫緩執行,不過,我仍然認為,耶倫沒有立刻加息是錯誤的決定。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30&issue=20160930
湯文亮:壓林樓市不會是根稻草
1 :
GS(14)@2016-10-11 07:51:25【明報專訊】上星期我去了港台錄音,主持人勞家樂問我對第四季樓市走勢看法,因為有不少大師在年初時講樓價會大跌,現在紛紛轉軑看升,甚至看升超過歷史高位,以現時樓市走勢,他們今次應該有很大機會「看中」,我絕對同意,但我有一個疑問,在大家沉醉升市的情况下,沒有人提出任何警告,第四季的供應量將會多達1.2萬個單位,接近首三季總和,市場上是否能夠消化如此龐大的供應量,的確很令人懷疑。
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看錯新聞。不過,勞家樂證實無誤,而且,他們亦有問業內人士對於龐大供應量的看法,答案是沒有問題,1.2萬個單位可以輕易被消化,我覺得很奇怪,如果一季1.2萬個單位的供應量都可以輕易被消化掉,老C就不會在年初時叫政府減少供應,其實,老C早已看到將會有龐大供應量,預先叫政府減少供應,因為他知道壓林樓市的不會是一根稻草,而是龐大供應量。
倘連續兩季供應逾萬 難消化
如果只是今年第四季有1.2萬個單位供應,明年又回復每季大約4000個單位供應,我相信問題也不會太大,如果在今年第四季出現1.2萬個單位供應,明年第一季又超1萬個供應,咁樣就大事不妙,因為連續兩季龐大供應,無論巿場是否能夠消化,都會令打算買樓的人恐慌,不知道龐大供應量幾時才會停止,但市場上似乎並不太多人關心,事實上,如果有足夠購買力,的確不用擔心,但在今年首三季,已經差不多耗盡市場上購買力。
內地限購 影響投資者來港買樓
內地又開始限購限貸,即是持有多個物業的業主很難去庫存,他們在內地沒法沽出物業,便很難搬錢來香港買樓,樓價亦剛好上升至歷史高位,令到打算買樓的人起戒心,如果是供應不足,樓價應該仲有力上升,但面對龐大供應量,我就不敢講了!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59&issue=201610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