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分拆共识并未达成 黄家坚持要陈晓出局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4/2039252.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郎振 发自北京
“双方目前没有就非上市业务达成任何不分拆的共识。”黄光裕方面提名人邹晓春昨日 (11月3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陈晓方面的不积极,谈判截至目前依然没有实质进展。
此前,黄光裕方面表示如果在合理的期限之内未达成有效决议,大股东方面也将启动剥离非上市门店和再次提起特别股东大会。
大股东方面也并非没有准备,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光裕方面正积极同持股比例超过2%的机构密切接触,这意味着,国美的控制权之争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股东大会。
新一轮谈判进展缓慢
躲避了媒体聚光灯的新一轮谈判,仍旧不明朗。
有报道称,11月1日,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贝恩投资的代表以及黄光裕家族代表杜鹃又开始了新一轮谈判。对此,邹晓春表示,双方目前没有就非上市业务达成任何不分拆的共识。谈判的结果是要达成“一揽子计划”,但是对方(陈晓)的态度并不积极。
“其实,早在特别股东大会后,创始大股东根据自身诉求,曾经提出解决国美长期稳定发展的 ‘一揽子计划’”,邹晓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但是,上市公司目前没有为达成‘一揽子计划’与创始大股东进行积极接触,而是采取拖延的方式,继续在排 挤和损害创始股东的合法权益。可以说,目前并没有为争取早日签署‘一揽子计划’协议的谈判发生。”
在董事局席位的问题上,曾有“邹晓春、黄燕虹代替贝恩资本的两位非执行董事”的版本传出;且贝恩也曾提出过将董事席位增加至13人。但是,黄光裕方面认为,大股东并非以候选人进入董事局为目的,而是“要体现大股东方面在董事局的合理话语权”。
黄光裕方面表示,“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包括重组董事会,陈晓应对公司过去一年多来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和公司目前被动局面负责,陈晓必须尽快退出公司的领导层。”
非上市业务惹争议
11月1日国美门店“分家”的关键时间点已经过去,国美依旧在托管协议下维持着完整国美。但是,围绕非上市业务的争议仍将继续。
此前,有媒体报道,国美高管曾对媒体表示,黄家8月底打出这张牌时,是为了让支持董事局的投资者改变主意,因为这不仅将让上市公司利润减少16%,而且将使国美电器依靠门店数量优势确立的采购规模优势削弱,但是由于“非竞争协议”存在,也让这张牌成为“废牌”。
陈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04年国美电器上市后就与非上市公司签署了非竞争协议,其中规定一旦非上市门店结束托管,那么上市门店和非上市门店就将存在同业竞争,这样大股东就必须放弃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成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但上述言论遭到了黄光裕方面的坚决否定。“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些言论只是表露出‘去黄光裕化’的明显企图和误导投资者。”黄光裕方面发言人表示。
资料显示,2004年7月29日,黄光裕与上市公司签署了《不竞争承诺契约》,第二条约定,双方彼此无条件及不可撤消地向对方承诺,于本契约期间内,不 会在对方已开设门店的城市从事业务;同时第三条约定,本契约于黄先生不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其含义与上市规则相同)时失效。而双方于2009年6月22日 签署的“管理协议”第6.1条规定,各方有权以提前60天的书面通知终止协议。
“非上市门店结束托管,与黄先生是不是控股股东是没有法律联系的。是增持还是减持到30%以下,是不是让《不竞争承诺契约》失效,主动权掌握在创始大股东手里,陈晓没有发言权。”黄光裕方面表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国美非上市门店覆盖131个大中城市,拥有370间门店(不包括香港及澳门地区的门店),具体为:河北、河南、山西、浙江、湖南、江西、贵州、新疆等地。
陈晓此前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于非上市的370家店多处二线城市,现时对国美的效益不大,反而占用了不少公司的管理资源,去年收取约2.5亿 元管理费,但投入的成本约2亿元,并不划算。这说法也遭到了黄光裕方面的否认。黄光裕方面指出,陈晓所说的数据很不准确,更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据黄光裕方面透露,2009年国美总部管理费用总共为2.24亿元,其中包括5200万元的央视广告费用。若如陈晓所言,其投入非上市业务的成本达2亿 元,难道上市公司总部一年用于自身的管理费用只有2000万元?所有的人工费用(8400万元)、广告费用(5200万元)、租赁费用(2200万元)、 咨询费用(2400万元)难道都是为非上市业务所支出的?
公开资料显示,非上市部分2010年中期销售额为96.2亿元人民币,占上市部分的 约39%;从盈利能力看,国美上市部分2009年度的净利润为14.09亿元 (其中收取非上市部分2.33亿元管理费),非上市部分的同期净利润为6.28亿元,达到上市部分的44.6%。
黄家频繁接触机构投资者
“对黄家来说,也并非没有牌可打。”知情人士表示,除非上市门店外,对投资者来说,最担忧的无非是黄光裕方面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邹晓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双方没有签署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创始大股东将会采取适当行动,包括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和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事实上,黄光裕方面也正在积极努力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此前由于国美股权结构复杂,机构太多,而此前,由于资源有限,黄家同投资者沟通并不太顺畅,到8月底才正式同机构投资者进行相应的对话,这也造成了特别股东大会的“失利”。
而这一次,黄家是有备而来。据接近黄光裕方面的核心人士透露,11月1日以来,邹晓春方面在北京拜会了多家持股比例较大的股东,其中以机构投资者居多。最大的一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联交所网站的中央结算系统持股记录查询得知,持有国美股票在2%左右的机构共有四家,即大福证券、高盛(亚洲)证券有限公司、交银国际和名匯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2.63%、2.62%、2.22%和1.74%。
针对邹晓春的言论,国美董事局方面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终止非上市业务的协议还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都是大股东所拥有的合法权益,大股东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来做决定。”
该人士表示,管理层希望有一个稳定和健康的经营环境,为股东创造价值。“自从事件发生以来,我们始终保持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股东接触,以期达成符合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集中精力经营管理好公司业务,落实公司制定的五年计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5

分析稱PC並未走向消亡:將與平板電腦長期共存

 http://news.imeigu.com/a/1315380065859.html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nologizer創始人哈利·麥克拉肯(Harry McCracken)日前在《時代》雜誌網絡版上撰文指出,PC並未走向消亡,而只是在進化。

 

以下為文章全文:

後PC時代

8月12日,IBM首款PC迎來30週年紀念日。IBM PC聯合發明人馬克·迪恩(Mark Dean)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他說,我們現在生活在“後PC時代”,並稱他現在主要使用平板電腦,而且還高呼IBM在2005年放棄PC業務的決定英明。

大概一周以後,全球第一大PC廠商惠普發布了一則震驚科技界的重磅消息。惠普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宣布,惠普正考慮剝離或出售PC業務,同時決定停止生產上市僅六週的TouchPad平板電腦。有媒體在報導這則消息時,打出了“PC走向死亡?最大PC廠商惠普的確這樣認為”的標題。

在這種烏雲壓頂的大環境下,你不能去責怪微軟副總裁弗蘭克·肖(Frank Shaw)為PC所作的辯護。肖的世界觀仍然以Windows為中心,他認為PC仍然能從事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無法從事的工作,後兩種設備充其量只能算是PC的“夥伴”。他還指出,我們現在正處於“PC-plus”時代,而非後PC時代。

PC走向消亡的言論的確有點言過其實。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球PC銷量預計將達到3615萬台,到2015年,這一數字會增加到5415萬台。PC銷量未來不會出現強勁增長,但起碼不會處於停滯狀態。據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的數據顯示,平板電腦今年的銷量預計為6000萬台,到2015年,這一數字會增至2.753億台。

平板電腦效應

對於惠普出人意料的決定,該公司似乎認為這是應對未來巨變所必須採取的措施。李艾科不斷強調“平板電腦效應”,這種效應不僅對PC產業帶來衝擊,還迫使惠普必須重新審視PC業務經營策略。李艾科雖然沒有詳細描述這種衝擊,但很顯然他是談論蘋果iPad,正是iPad的巨大成功令傳統PC的銷售陷入停滯。

事實上,惠普放棄PC業務以應對行業最新發展並不算是有遠見的做法。分析師早在2001年就建議惠普採取這種戰略。那時,惠普正試圖收購康柏,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的丹·阿克曼(Dan Ackman)指出:“有些分析師建議,惠普應該完全退出不斷虧損的PC業務。”

阿克曼發表這番言論的時候,iPad甚至還沒有入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法眼。但一直以來PC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令其像今天一樣難以取得長足發展。曾在商務軟件巨頭SAP任職的李艾科希望調整惠普戰略,重新專注於面向大企業的利潤更高的產品線和服務。如果李艾科十年前出任惠普掌門人,那麼他當時很有可能會放棄PC業務。

長期共存

所以,PC並未死亡,惠普放棄PC業務可能沒有最初感覺的那般意義深遠。這並不意味著現狀永遠會一成不變。有些事情顯然正在悄然發生:幾乎每個星期,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小公司將iPad作為日常用品,就像它們當初搶購PC的情形一樣。不過,如果你認為PC正開始向不同的產品類別“投降”,說明你對這個問題認識得不夠透徹。

運行微軟軟件的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對PC市場壟斷時間過久,導致我們的大腦將某些平台與個人電腦的概念混為一談。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也屬於個人移動設備,而且無疑是計算設備,只不過它們是令人激動的全新PC類型——並不完全是概念模糊的“怪獸”,也不像肖所說的“ PC夥伴”那麼簡單。

我們期望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能與我們更為熟悉的PC長期共存。或許,在這裡“混合”是比“共存”更恰當的字眼。微軟計劃在本月舉行的BUILD大會上正式發布Windows 8,它是微軟第一款將表明iPad影響力的Windows版本。

錯誤的決定

在我看來,惠普此舉最讓人震撼的地方並不在於分拆或出售PC,然後作為一家獨立的新公司運營,而在於該公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放棄TouchPad,這不免讓我為矽谷最偉大的企業之一感到難為情。在將售價499美元的TouchPad降價至99美元以後,惠普如今又稱,是否徹底放棄TouchPad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讓我們勇敢面對一個事實吧:TouchPad與其說是可以信賴的產品,倒不如說是具“殭屍”。

惠普TouchPad“繳械投降”不禁讓我們想起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Date General、Digital、Prime等微型電腦廠商的遭遇。這些公司都試圖開發PC,但都以失敗告終,即便提出的創意相比惠普TouchPad有更大的成功概率,可他們仍難逃一劫。

我不會預測惠普PC業務是否就此陷入崩潰,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放棄TouchPad,說明惠普不想成為改變PC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這對惠普來說是個悲劇,對整個PC行業來說同樣是個悲劇。我認為,惠普有朝一日會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即放棄TouchPad是錯誤的決定。(軒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0

真功夫澄清「催款門」 並未徹底擺脫內鬥陰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8/xNNDE4XzM5ODcxNg.html

導讀:真功夫遭遇裝修工人上門討債,盈利情況再遭質疑。儘管全面推出中國味道計劃,但真功夫何時能徹底擺脫家族內訌陰影?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近幾天登陸真功夫官網訂餐的消費者,都會看到首頁彈出的《真功夫聲明》。真功夫所發佈的澄清聲明幾乎覆蓋了官網整個頁面,使得消費者感到不便,但公司認為,這樣大力度的危機公關對於深陷催款門的真功夫來說確有必要。

推出門店升級計劃中國味道不足一個月,再次起航的真功夫又遇到了麻煩。因為有10多名來自東莞的裝修工人到真功夫廣州總部催款,關於真功夫資金不足,遭供應商集體催款的流言四起。針對催款門,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向經濟之聲道明了原委。

真 功夫公關部負責人:事情是因為去年3月後,真功夫內部賬目清理和資產審批的時候,我們發現東莞逸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存在關聯交易,對真功夫有利益損害,當 時就停止了合作。我們已經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追回相關款項。案件已經進入了一個司法程序,我們必須等待裁定後才能和他們清算和往來。

儘 管真功夫在第一時間發佈了澄清聲明,但仍有媒體對真功夫經營情況提出質疑,並指出真功夫2011年4月份真功夫的淨利潤僅60多萬元,而5月份更是跌至6 萬多元,遠低於此前每月淨賺800萬的水平。對此,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表示,這些報導並不屬實,真功夫實際經營情況很好。

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我們管理團隊通過品質改善和品質提升的舉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功夫已經完成了2011全年銷售任務。在2011年下半年,銷售可比增長也達到了兩位數。遠遠超過了過往三年銷售收入可比增長水平。

真 功夫近4年可謂命運多舛。在高速發展期,由於兩大創始人蔡達標和潘宇海的矛盾升級,真功夫進入家族股權紛爭階段。直到今年3月,蔡達標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捕 後,潘宇海成為代理董事長,內鬥才得以平息。經過了半年多的整理,真功夫終於在2011年底打破沉默,推出中國味道計劃,其中包括研發新菜品、裝修升級門 店,預計5年總投資上億元。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真功夫已經擺脫家族內訌的陰影,進入2.0的高速發展時代,而剛剛爆出催款門以及蔡達標女兒在微博上的洩憤則提醒眾人,陰云好像並未徹底散去。品牌專家王啟認為,創始人的消極影響很難短時間內消除,但真功夫的經歷也給國內的家族企業也都提了個醒。

王啟:在中國大部分家族企業是以江湖的方式來結夥,散夥也是以江湖的方式。包括蔡達標也是,江湖的方式入夥,江湖的方式拆夥。家族的內訌對於品牌長遠建設是有影響的,相比國外,我國的家族企業還不夠法制化、市場化。

在美國,家族企業對國家GDP的貢獻在50%以上;在全球500強中,家族企業更是佔到1/3,市場化和法制化已經讓IBM、福特、三星等家族企業實現去家族化。而在我國,家族紛爭則仍舊是家族企業成長的最大絆腳石。

(本文來源:中國廣播網作者:張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4

「福利房」是怎樣建成的 集資房禁令並未禁止政府部門以市場運作方式分房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38

十餘年來,廣西交通廳用三種模式為職工謀得了三套低價福利房。該廳210多名職工早在2000年就已經人手一套「房改房」,2004年,又以變相的低價福利購房方式,拿到通發園小區247套別墅;2008年,又幾乎人手一套市場化運作的「集資房」。

在廣西南寧這座城市的最東端,穿城而過的邕江之畔,矗立著兩百多幢別墅。門牌號為「蓉茉大道77號」的這片別墅群在導航上對應的是「通發園小區」,小區門口卻沒掛牌子。

2013年4月最後一週,一名房產經紀賣出了這裡的一套22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價格是350萬元。而在2004年,第一任房主買下它時,只用了不到1/7的價錢——43萬元。

權且拿全市住房均價作一對比——2004年,南寧市房產局信息部發佈的均價是2621元/平方米;到2013年,南寧公佈的房價自控目標是7632元/平方米。算下來,9年來的均價變動近3倍。即使考慮到一些搶手樓盤往往漲幅會超過均價,也不難看出,「通發園小區」的增值速度遠超全市樓市。

買主和房產經紀都心照不宣的是,「通發園」巨大的差價源於這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的職工別墅。210餘名職工,247套別墅,幾乎是人手一套。其中面積最大、4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原價也不過是58萬元。

恆創地產中介公司的人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說,買家往往看中的是通發園跟普通商品房一樣房產證、土地證齊全,不像常見的公務員房改房、集資房那樣過戶手續繁雜甚至不能過戶。

2013年4月,南方週末記者收到一份來自廣西交通廳系統內部人士的報料,聲稱「通發園別墅」就是一種變相的低價福利購房;而且,該廳職工早在2000年就已經人手一套「房改房」,此後的2008年,又幾乎人手一套市場化運作的「集資房」。十餘年來,廣西交通廳用三種模式為職工謀得了三套低價福利房。

其實早在2005年5月,《廣西經濟適用房管理暫行辦法》就明文禁止了已有房改房或集資房的職工再次參加集資建房;2006年8月,住建部等幾部委乾脆「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一而再再而三的禁令,並沒有阻擋多重福利分房在這個偏安一隅的自治區首府城市大行其道。

低價別墅群

合作開發在房地產業司空見慣,只是,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別墅卻悉數低價賣給了共同上級主管單位的兩百餘名職工。

通發園別墅所在的「仙葫經濟開發區」,自南寧商品房市場啟動以來,就一直被房地產業界標記為別墅板塊。「很多別墅樓盤都在這個區域,好幾個至今仍在二手市場上火爆的別墅小區都是2004年前後開盤的。」一位當地的中介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是南寧最大的一家一二手聯動房地產經紀公司。

在南寧市2013版地圖上,仙葫窩在不太起眼的最東端,但卻契合了南寧近年來「一路向東」的新城擴張戰略,一半區域還毗鄰著風景秀美的南寧母親河邕江,板塊內最貴的「龍胤花園」別墅就是依江而建的。

與「龍胤花園」一牆之隔的,正是交通廳的職工別墅小區通發園。「2004年交通廳職工結伴去踩盤時,看到隔壁的龍胤花園幢幢過百萬元,回來後毫不猶豫就繳了第一期預交款。」一位交通廳職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根據「通發園小區預交款計劃的通知」等文件,房款是在兩年間分9次繳齊的。

分配方案完全是公務員式的——按級別定大小,同級靠抽籤。110套、20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是科級和工勤職工的;一百餘名處級幹部能參與略大一點220平方米房的抽籤;剩下25套緊挨景觀帶、4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則留給了廳級。2004年8月,通發園正式開工,機關服務中心發文通知大家將第二筆預交款打給「交通廳機關修建隊」。

彼時,用來修建通發園的近200畝土地並非廣西交通廳的,而是屬於交通系統內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股票代碼:600368)。1998年「五洲交通」拿到地後,投資千萬元把生地做成了熟地,而後一直擱置到2003年才在年報中提及合作開發之意。

2005年2月,「五洲交通」披露了合作方——廣西交通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交通地產)。前者出地,後者出錢;前者收回作價的土地款後,項目盈虧五五分擔。公告沒有忘記提示這是一場關聯交易——作為一家以「過路費」為主要贏利來源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當年的第一大股東「廣西高速公路管理局」,是直屬於廣西交通廳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交通地產當年也還沒改制,是一家交通廳下屬的國有企業。

合作開發在房地產業司空見慣,只是,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別墅卻悉數低價賣給了共同上級主管單位的兩百餘名職工。

最具戲劇性的是,2006年底,出地的五洲交通宣佈終止通發園小區項目。公告將通發園項目描述得頗為慘淡:該地塊地理位置較偏,即使在未來幾年內,該地區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銷售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項目未能按照合同規定的期限竣工,導致建設成本加大,給項目贏利帶來較大的風險。

「當時樣板房已經建好了,集資款交得差不多了。」上述交通廳職工覺得公告寫得讓人啼笑皆非。按照最便宜的41萬元/套計算,五洲交通退出之時,集資款應該已經到位至少8000萬元。

從賬面上看,「五洲交通」似乎沒有虧錢。通發園項目終止後,交通地產支付了兩千萬元的土地款,這是照著合作伊始每畝11萬元的評估價計算出來的。五洲交通聲稱可從該項目中獲利915萬元,年利潤率近10%。看起來,這筆贏利應該是用兩千多萬元的土地款減去一千多萬的土地平整費得到的,至於當年拿地時五洲交通花了多少錢,則無從得知。

2008年,通發園正式落成,並為每位參與購房的職工辦理了房產證和土地證。南方週末記者在南寧國土局隨意查詢了其中一套別墅的「土地登記卡」,2008年2月25日辦理分割土地證後的三天,這套別墅已經經過「買賣變更」更換了一次權利人,2010年5月再次「買賣變更」。

儘管不受產權限制、買賣交易尚算活躍,這片公務員別墅群落成5年後,人氣依然不旺。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小區內的裝修工人明顯多過業主,八成別墅仍然保留著剛剛交房時的模樣,沒有裝修。

關於通發園別墅,廣西交通廳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邱重堅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是五洲交通和廣西交通地產公司開發的商品房,「也不只是我們交通廳的職工購買了,交通系統也有很多人買了這個小區的別墅」。

十年三套房

「現在這套手法聽起來有問題,查起來卻可能沒問題。」

「這真是一套巧妙的低價福利房操作手法。」廣西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說。他主要為房地產公司提供法律服務。

一家公司提供正常出讓的建設用地,一家公司提供商品房開發必需的建設資質,均是正當途徑。唯一可能存在法律或政策風險的就是「定向開發」這一點了。但事實上,直到2010年,住建部才明文禁止商品房在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變相收取預訂款,同時明文要求公佈全部房源和價格。

「如果交通廳當時用自己的土地申報建設集資房,而且是建幾百平方米的別墅,房改部門肯定不會批准。但現在這套手法聽起來有問題,查起來卻可能沒問題。」這名律師如此解釋。

彼時,廣西交通廳已經是人手一套房改房。科級118平方米,處級145平方米,廳級210平方米。其中,一棟按照1998年房改成本價860元/平方米計算,一棟按照1999年房改成本價1150元/平方米計算。這片位於新民路67號的交通廳宿舍,地處南寧老的城市中心區內,毗鄰南寧市人民公園,用的是交通廳大院內自己的劃撥土地。

住著第一套房改房、等著第二套別墅房建成的廣西交通廳職工們,很快又迎來了第三套「集資房」的消息。

2006年下半年,廣西交通廳開始著手在青秀區濱湖路66號大院裡再起兩棟高層。這裡依然是交通廳的地,其下屬公路局、港務局等事業單位在此辦公,職工房改房也建在了這個大院內。2006年大院內尚有17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交通廳拿來給自己的兩百餘名職工運作「第三套房」。

第三套的地理位置當屬最佳,一牆之隔便是南寧最好的「濱湖路小學」,再往前走幾十米,還能依次看到南寧市政府、人民銀行南寧分行、新華社南寧分社。這樣的區位,集資購房價格只有1800元/平方米,甚至低於南寧當年的平均房價2900元/平方米。

2008年,第二套別墅商品房與第三套集資房接連完工交房。第三套的面積也不輸於通發園別墅,最小的戶型是四居室,180平方米。

不過第三套房沒有產權證,無法正常買賣。時至今日,該區域的一二手房價均已過萬。但是,儘管無法正常買賣,隔壁的濱湖路小學卻提供了龐大的租房市場——很多家長將小學生們送到在此租房經營的「午托」中心。

關於第三套「濱湖路66號」的房子,廣西交通廳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邱重堅確認,這是用「市場運作方式」建設的職工住宅,可以辦理房產證,只是目前還在走程序過程中。「完全符合自治區政府的相關規定」。

「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這兩種單位建房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如果使用劃撥土地,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需要補交40%以上的土地出讓金,集資房並不需要。「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政策並沒有廢止「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2005年5月,《廣西經濟適用房管理暫行辦法》業已明文禁止了已有房改房或集資房的職工再次參加集資建房,廣西交通廳的第三套房是2006年才開始建設的,為何還能面市?

南方週末記者前往南寧住房制度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諮詢,得到的答覆是,濱湖路66號大院內的交通廳職工房屬於「市場運作方式建房」,而非集資房。

這個專業名詞的出現,其實還比「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早一年。2004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出台了一個名為《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住房暫行方法》相關文件,規定已有房改房的仍然可以繼續參加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這兩種單位建房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如果使用劃撥土地,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需要補交40%以上的土地出讓金,集資房並不需要。所以市場運作方式建房的價格,理論上應該比同一區域的集資房貴,但比商品房便宜。

稍晚出現的「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政策並沒有讓「市場運作方式建房」即時廢止。2005年5月,房改辦的相關負責人還專門在《南國早報》上強調了兩個規定「並不衝突」、「與商品房相比,市場運作建房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有利於改善職工住房條件」。

「2004年之後,南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多數開始採用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集資房因為受限和審批太多而越來越少。」前述不願意具名的律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不排除一些單位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市場運作建房的旗號,實質上定的卻是類似於集資房的價格。」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趙路興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類似做法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只是方式不盡相同、限制有寬有緊而已。「1998年中國停止福利分房之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做集資建房的口子一直沒有完全堵上。鑑於過去十多年保障房體系的缺失和商品房價格的暴漲,這個口子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它的基本管理原則應該是等同於經濟適用房的。需要警惕這種口子越開越大、一人多套甚至還有別墅的現象蔓延」。

南寧的市場運作建房給衝破別墅用地的禁令留下了一個可能的空間。早在2003年,國土資源部便通知「停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要求住宅用地容積率不能低於1.0,該禁令至今未松。

但在廣西林業廳以市場運作方式建設的職工小區「林業新村」內,南方週末記者卻看到了至少百餘套聯排或獨棟別墅。隨後查詢到的「林業新村」土地登記卡上,建築容積率赫然標註著「0.88」。而在這張土地登記卡上還寫著:只能用於建設職工住宅,不能用於商品房開發,不能轉讓。

「林業新村」自2006年開始建設,2010年完工。佔地面積多達三十餘萬平方米,分成四個區域,其中的二區全部為別墅。在林業新村每棟房子的外立面上,都嵌有一塊標明樓房建設單位、時間等信息的牌子,上書「建設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

「這裡是南寧最新的房地產熱門區域鳳嶺北,周邊地塊已經被各家房地產公司瓜分完畢,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提及此板塊,前述中介人士一臉憧憬。「如果能夠買賣,30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估計能賣450萬元左右。」

但據另外一位地產中介人士透露,「林業新村」目前還沒有房產證,別墅辦房產證的可能性不大。

2013年4月28日,南方週末記者前去南寧住房制度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諮詢,「市場運作建房能夠辦理房產證嗎?」一位工作人員回答:「可以。」

「交通廳的市場運作房有房產證嗎?」

「目前沒有,在辦理,但在今年之內也不會有。」

「為什麼?」

「不能告訴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46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外媒危言聳聽,小麥進口並未激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447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路透報導稱由於成長期的霜凍和收成時期的雨水造成的影響,中國的小麥收成損失可能比預想得更嚴重。路透對農民的走訪及分析師的最新預估均表明,天氣因素可能導致中國北方最多有2,000萬噸小麥不適合供人食用,約佔16%。這將是之前所報導損失規模的兩倍。

路透報導稱浙江導致中國大幅增加小麥進口:

美國農業部上週四將2013/14年度中國小麥進口規模預估上調至850萬噸,上一年度為320萬噸。但海外交易商和分析師預計,2013/14年度中國進口規模可能突破1,000萬噸,超越同期埃及預計900萬噸的進口。中國分析師和交易商預計的國內短缺數量低於海外分析師的看法,他們估計的小麥總進口量也較少,在500-600萬噸左右。因為他們預計符合中國意向價格的美國軟紅冬麥有限。中國還可能通過動用庫存來滿足一部分需求。

對於路透的報導,上證報記者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獲悉,近一階段全國部分地區強降雨天氣雖然對我國小麥供應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我國小麥進口並未出現明顯增長。

上證報的報導援引一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人士的話表示:「USDA的報告只是一種推測,而且是對2014年的進口量進行預估。目前就判定中國明年的小麥進口量,還為時過早。實際上,今年1-5我國的小麥進口量僅為117.77萬噸。6月底我國是對外採購了一批小麥,但進口並未出現明顯增長。」

上證報記者還致電河南省農業廳,一位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6月以來河南部分地區的確遭受了強降雨天氣,但災情並不嚴重。而且部分產區的小麥在降雨前就已經收割入倉。「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但說河南1000萬噸小麥因暴雨無法儲備,肯定是不準確的。」

上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人士表示,我國今年夏糧總產2638億斤,比2012年增產39億斤,實現了創歷史的「十連豐」。其中河南夏糧播種面積8090萬畝,畝產量799.8斤,總產量647.04億斤,比去年增產9.84億斤。「夏糧豐收這麼多,暴雨影響並不大,總體看我國下半年至明年,小麥進口不會呈現大幅激增。」

該人士還稱,要防止國際上一些機構或者國際炒家,別有用心地發佈一些中國糧食的需求數據,影響中國糧食進口商的判斷,在高價位買進或者下訂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34

鮑爾森並未拋棄黃金 在場外交易市場購買大量黃金掉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285

鮑爾森運作的對沖基金是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黃金多頭,根據SEC的文件顯示,二季度鮑爾森已經將其黃金持倉削減過半。

儘管如此,據FT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鮑爾森在場外交易市場通過購買黃金掉期,抵消了大部分其在SPDR黃金信託中出售的相當於約110萬盎司黃金持倉。

2009年,鮑爾森成功預言美國房地產市場崩潰,並建立了巨大的黃金倉位大賺一筆,那時他開始讓投資者投資黃金而非美元。自此之後,鮑爾森在黃金市場的一舉一動都被許多投資者追隨。

今年以來,金價下跌了21%,鮑爾森因此遭受了巨大損失,他將許多個人財富都投資了黃金。

儘管如此,鮑爾森對黃金的信念仍然沒有動搖,「持有黃金的理由還沒有消失,美聯儲印錢的結果將是通脹,」上個月他在CNBC的採訪中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脹將開始上升,對黃金的需求將再次上漲。」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鮑爾森決定削減黃金ETF持倉而進入場外交易市場,這反映了兩者的相對成本。黃金ETF以其代碼「GLD」被人熟知,每年的管理費用為0.4%,這讓其成為黃金投資中相對昂貴的方式。並且,最近幾個月,黃金遠期曲線已經變得平整,現貨黃金對遠期合約有較小的溢價,這種轉變讓持有黃金衍生品的成本降低。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鮑爾森基金投資黃金是為了對沖其以黃金計價的資產,其GLD的持倉只是其投資的一部分。

鮑爾森並不是在第二季度唯一出售黃金ETF的人。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在週四發佈的季度報告,在4月-6月,ETF拋售了402噸黃金,這讓市場對現貨黃金的需求降至4年來的最低水平。

ETF的拋售讓現貨黃金價格在6月底接近三年來的最低點,約為每盎司1180美元。週四,金價已經反彈至1329美元。

鮑爾森將其部分黃金持倉轉向場外交易市場將讓其持倉情況變得沒那麼透明。基金經理必須在提交給SEC的季度報告中公佈其GLD持倉,但是在大宗商品市場如黃金場外交易市場的持倉不需要公佈。在外界過多的關注讓其感到沮喪後,鮑爾森公司決定像其他大型對沖基金一樣,從今年夏天開始停止發佈其黃金基金的業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16

阿里上市後:土豪們並未創業 又被支付寶股票套牢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5/146780.html

i黑馬:此前媒體預測,阿里目前員工22000人,保守計算每人平均可套現近422萬美元。然而,10月的杭州城,創業氛圍未見異樣。

抱歉,上市後的阿里,並未如外界想象那樣:湧現離職潮,“土豪們”拋售股票,紛紛創業。自9月19日以來,之後的45天里,阿里一直處於靜默期,萬名千萬富翁,依舊早出晚歸,過著上班族的日子。

 

\離職潮是6-7月

“9-10月份離開的員工有,但很少。他們多屬此類:本身可能沒有股票,希望上市後能普發,結果沒有,於是離開。這類人成績通常一般。”前阿里人、有鄰聯合創始人田陽說道。

田陽表示,離職相對頻繁的,其實是今年6-7月份,”要走不會等到上市後。”

“當時,員工都已經知道,自己的股票值多少錢,可以拋售了,會有專門的公司來收。上市後的開盤價只影響數字,比如原來你的身價是1個億,而後可能是1,.1、1.2個億元。“前阿里人、殘友電商總經理張偉江說道。

他們有幾個特征:在公司呆了5年以上,上不上市對股票套現無影響,且數額巨大。

“有些是阿里高層;有些資歷老,比如早期B2B、淘寶的老員工,當時工資少,期股發得多;還有一些是銷售。”前阿里人、樹熊網絡創始人賴傑透露。

”我們當時有個銷售top,第一年就拿了30萬股票,現在不知多少錢了。還有一些全國優秀銷售員工,一下就給30000股甚至12萬股,現在差不多7000萬元。“張偉江是8年老員工,2011年從阿里離職。” 張偉江回憶。

或被支付寶套牢

據i黑馬了解,之所以未現離職潮,還有另一重要原因:被支付寶股票套牢。

2014年,支付寶成立,為激勵員工,馬雲大發股票,對象除小微金服員工外,還有阿里集團員工,他們中的大部分擁有股票增值權。

因此,很多人還在抉擇,還要不要等支付寶上市。自2011年支付寶分拆以來,估值不斷上漲。據阿里高層透露,支付寶未來或在國內上市,考察期為4-5年。據分析師評估,市值將遠超250億元。

”這種情況確實有。”賴傑說道,對員工來說,是下一波期待。"但只涉及支付寶相關的崗位,畢竟與阿里是兩家公司,目前也沒上市,不會亂發。“張偉江補充道。

然而,前阿里人、永無鄉創始人孫鵬就表示,“這事我不知道,我的同事也都沒有支付寶股票。”2012年,孫鵬曾在阿里國際站工作。

另外,楊洋於07年加入阿里,隨後6年也很少聽說此事,“絕對不是普及型的,至少我很少知道這種事情,幾乎沒見過真實案例。”

轉型天使投資

大多數留下員工,生存狀態未被改變。“上市後,外面傳得很兇,說阿里巴巴締造了多少千萬富豪,但其實,這是平均的。“阿里小微金融研究院長陳達偉公開表示。

“絕大多數是幾百萬到1000萬之間。”孫鵬說道。據阿里一位管理層透露,2010年前,一個P6(專業人才,數字越大等級越高)的員工,可以拿10000股,隨後慢慢降至1500股-2000股。

”我有一個朋友,是P6級別,上市後身價為幾百萬。他的生活幾乎沒有改變,打算先套100萬元換個好車,其余照舊,還能幹嘛?“孫鵬表示。

i黑馬了解到,以阿里2萬股為例,折合約1188萬人民幣,首年歸屬1.5萬股,還剩891萬元。此後需先繳稅45%,剩395萬元。接著會有6個月禁售期,即半年後才能賣40%的股票,若股價不跌,首期套現約150萬元。

剩余那些身價在1000萬以上的,部分轉型天使投資。

“我認識的圈子里,這些人不算少,身價多在5000萬-10億間。但他們做風投,大多不以賺錢為主,屬於個人風投,做一個圈子,里面的人都挺牛。”張偉江說。

“我身邊也有2個這樣的,都屬於副總裁級別以上的,且手里確實有錢。他們有個特質,曾成功主導過項目,阿里不是他們第一份工作。“楊洋表示。

賴傑身邊也有幾個這類人。“他們之所以選擇投資,大多沒了創業動力,已經是老員工,資源又豐富,於是把投資當做一種創業。“
 

尋找阿里系創業者

先說一個請求,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能否花一分鐘時間思考,身邊是否有認識的阿里系創業者,如果有,請@他們。

創業家願意提供這樣一個平臺,把阿里系創業者團結起來,並為其提供媒體報道、融資服務。大家知道,自2010年起,我們已為企業達成融資112.86億元,占國內創投市場比例超10%。

不久後,我們會召集開設沙龍,成立阿里系創始人社群。為完成使命,我們找到了四位牽頭人:

馬雪峰:
阿里巴巴早期創業團隊成員之一。1999年11月馬雪峰加入阿里巴巴,2005年3月離職創辦人和網。

楊仁斌:
2014年7月離開阿里巴巴創業,創辦有鄰。2009年以技術總監身份加入阿里,後歷任產品總監、戰略總監,離開阿里時,是淘寶無線首席架構師。

蔣韜:
前阿里安全部技術總監,後創辦同盾科技。曾一直從事反欺詐和風險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開發,是阿里眾多基礎反欺詐產品的締造者。

高飛:
去年加入阿里,後辭職創業,領域為智能硬件垂直電商。此前還就職於人人網、小米科技,對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頗有了解。

倡議書

各位“前阿里人”:
    大家好,馬雲說,我相信95%以上的阿里人要離開公司都會參與阿里生態的建設。希望二三十年以後,中國500強中有200位CEO是從阿里出去的。

為了響應馬總完善阿里生態系統的號召,我們選擇了離開阿里去創業,去開創新的事業。我們的人離開了曾經和同學們一起戰鬥過的戰場,西廠、東廠、北廠……但我們心仍在一起,無論身在廠內還是廠外,我們始終堅守阿里人自己的價值觀: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

同學們,讓我們團結起來,一起為中國500強中有200位CEO而努力,為我們阿里人的夢想努力!

馬雪峰、楊仁斌、蔣韜、高飛
2014年10月15日


 

\不久後,我們將發起阿里系創業者沙龍,對活動感興趣的人,請加微信wangfangnews.我會把你拉入“阿里系創業者沙龍“微信群,也可直接掃上面二維碼。

一定不要認為自己很出名,說個自己的名字就覺得我會加你。驗證時,不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我不會搭理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61

和新貴吃飯卻並未大受刺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065689.html

在道別的路口,抓緊最後一分鐘,她告訴了我這兩個段子,一個嘲笑自己,一個打擊他人,期間伴隨著幾聲熱烈的哈哈哈。

上周打電話垂詢“武則天截胸”技術上怎麽操作一事之後,我和接電話的老友都互相認識到了對方的存在。帝都雖地大物博人海茫茫,但畢竟同在四環內,暌違兩年不通來往怎麽也說不過去。所以這周五我們就在一個湘菜館碰面了。聊起來,上次見面還是在三里屯。這兩年,大家只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出現。都不太活躍,也不是眉飛色舞嘚吧嘚吧的類型,偶爾刷新,能看到一點近況,但也就止於看到而已。有一次我比較手欠,評論她微博內容怎麽像春晚,因為她本人在我心中是個脫口秀節目。—這完全是發自肺腑,在我認識的女士里,她的口頭幽默感位居前五之列,但筆頭幽默感則跟除漬廣告宣稱的那樣,不見了。

因為當領導好多年,底下一群小朋友,周邊群眾全是這種鼓舞打氣類型的,她擅長的也是直銷式的挖苦,犀利不會留在筆頭上,所以也難免要說加油哦,要幸福哦一類的賀年卡句子。——我雖然吐槽了她,但又迅速理解了她。我知道她始終是她。

這次她剛剛做完一臺大型活動,接著請了1年假,打算2015年休息1年。“整年都要休息。”幾個字說得咬牙切齒的。單位是欠了她不少人情,整個2014年把她使用得淋漓盡致。大領導不太想批假,商量說能不能兩個月兩個月地休啊。“那我不管,我要生兒子去。能兩個月兩個月地生啊?”她麻溜道出原委。

也是,結婚8年了。她的老公半年前辭職出來自己單幹了。起初她很生氣,2014年正是她最忙的一年,“我忙得一塌糊塗,他歇家里尋找自我了。我當然不樂意,而且人家給他一個月開了3萬的工資,這不挺好,領導也對他好,他不幹,覺得領人家那錢沒做什麽事,沒發揮自身價值。”我為了讓她喘口氣,打斷說,嗯,矯情。“就是矯情!”她迅速地呼應我。“難道我這樣想是因為庸俗嗎?”“不啊,人同此心,巴不得錢多事少。”“今年我不管,我也歇了,他自己看著辦在外掙錢吧。”

“做得怎麽樣了呢?”她迅速翻了個白眼,“自己在搗鼓一些活吧,下周要去美國拍個短片。”“你們財務一般怎麽管的?”“很簡單,沒有財務,所以不用弄。”

這個話沒有藏著掖著的可能,我的好大喜功的獅子座朋友和她沈浸在自我的水瓶座老公至少在消費觀上是100% Soulmate,必須買!買!買!她是變著花樣買衫,她老公除了買衫,還喜歡換車,如今換成了60多萬的凱迪拉克,“上個月他才還完車貸,一個月1萬多,還了快3年。你看看,我們就是這種過日子法。但他有他的理論,說什麽人生有幾個5年,他享受了,他就是這樣想的。”

他是這樣想的,她也差不多,大家都不太憂慮,能掙能花。眼下還打算換個房子。“現在住的地方環境不好,鞋擱外面都有人偷,以後帶孩子遛彎,一不留神,還怕人拐走。”好吧,但這已經是200平了好嗎?當初他們在房價不高的時候一步到位買了個大的,5年過去,這回想在順義買別墅了。大概要1000萬,公司股票可以出來一部分。“不是獨棟,也不算聯排,沒完全挨著,看上去就跟倆煙囪挨在一塊一樣。”

坦白說,我也在念叨著換個房子呢,還在想限購政策能否放松一點呢,我的同學已經要住上小別野了,但“煙囪”能有效緩解這種差距。大家都笑起來。

吃完飯,我回公司上班,她去停車場,我們就這樣即將分道揚鑣。我看了一眼她頭發,過去她掉得有些厲害,想過不少方法,這次看起來好了很多,雖不多,但自然又蓬松,她秒懂我的眼神,“它是假發。”“一點不像啊。”“是的,它少得比較逼真。”就跟玩節奏大師似的,她接住話茬,“我同事諷刺說你晚上除了要卸妝,還要摘下你的假發,你老公怎麽受得了你啊,他還說我們組另一個女生,打底褲一脫,肉就會瞬間彈出……”

在道別的路口,抓緊最後一分鐘,她告訴了我這兩個段子,一個嘲笑自己,一個打擊他人,期間伴隨著幾聲熱烈的哈哈哈。這就是我一點也不仇富的原因。


(編輯:JZ)


原油長期價格看漲,短期動盪並未結束 年紀不輕輕吳向軍

來源: http://xueqiu.com/6246827362/36420521

上周最令人矚目的是國際原油價格暴漲達10%左右。自1月28日,美國WTI原油價格觸及每桶43.58美元的低點之後,原油價格回升明顯。上周五美國WTI原油收於每桶52.34美元,自底部已經上漲超過20%。而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自1月13日觸及每桶46.4美元之後,上漲更多,上周五收於每桶59美元。什麽原因使得原油價格突漲,原油價格是否會繼續大幅回升?

首先我們要知道原油價格為何在過去半年下跌超過50%,以及原油價格的形成機制。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原油價格一直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所操縱。歐佩克原油產量達每日三千萬桶以上,占全球原油產量的1/3。原油的生產與其它產業不同,除歐佩克國家以外的所有國家的所有石油公司,在正常的時候都是以產能的100%進行生產。這是因為每年歐佩克以外的國家增加的產能一直都低於全球新增的需求。也就是說除了歐佩克國家之外,原油一直都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都倚仗歐佩克國家的產能來滿足需求。歐佩克國家中,沙特的產量占一半,有絕對話語權。沙特能夠通過控制自己原油的產量控制世界原油價格的走勢。在大多數情況下,沙特希望原油價格處於較高但不太高,同時比較穩定的水平。但是,也有幾次例外,沙特動用自己的石油武器在全球卷起了驚濤駭浪。1974年,歐佩克(或者說沙特)為了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打擊以色列及其盟友,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原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暴漲3倍至12美元。此之謂“第一次石油危機”。緊接著的“兩伊戰爭”又使原油價格暴漲至每桶34美元。這次石油危機和兩伊戰爭,直接造成了全球“二戰”之後最大的經濟危機。高通脹和低增長,或者說“滯漲”,是1974年之後整整10年的寫照。

沙特不僅曾經通過禁運或減產使價格暴漲,也曾經反向使用價格武器打擊對手。1980年代,由於原油價格持續高位,石油公司從陸地轉向海洋鉆探。英國和挪威之間的北海油田被發現。而海底石油的高成本仍然低於當時的油價。北海原油迅速進入市場。沙特認為自己的原油市場被海洋石油所擠占,隨即發動價格戰,敞開供應原油。結果原油價格在幾年內大跌超過2/3(通脹調整後)。沙特的這次價格戰結束並沒有確切的時間,原油價格在80-90年代一路下跌達80%,直至2000年以後新興國家的原油需求大漲才逐漸將沙特的過剩產能逐漸消耗掉。在這20年里,全球石油公司以及能源公司大量破產,用“血流成河”來形容一點兒也不過分。這次原油價格大跌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2000年以後的油價大漲和沙特的關系並不大,主要是新興國家的需求大增以及傳統產油國產量不斷下降導致。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耗國,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國的美國的原油產量從60年代以來直線下降,至2010年不及1960年的一半。歐佩克國家坐享全球原油供需不平衡的果實。除2008-2009年經濟危機之外,國際原油價格一直處於每桶90-120美元的區間。這也是歐佩克非常想看到的價位區間。

正如上次石油危機的高油價促成了海底石油進入市場一樣,這次持續10多年的高油價也使得多種新的鉆探技術進入市場。巴西的超深海鉆探、加拿大的油砂、北冰洋的鉆探等高成本油紛紛進入市場。但是沒有一種技術像美國的頁巖油氣一樣產量迅速增長。美國人幾年前發明的水平鉆探技術使得油氣層較薄的頁巖油產量在過去5年每年增產量達每日1百萬桶(全球產量1%)。這5年間增加的頁巖油產能使得全球原油的供求在今年首次達到平衡。

如果要維持前幾年的價格水平,歐佩克將不得不宣布減產。但是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沒有選擇減產,而是選擇了如同80年代一樣的價格戰,開閘放油,意圖扼殺頁巖油於搖籃之中。這也就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

原油每桶40-50美元的價格完全是處於價格戰中的不合理價格。這是因為頁巖油、油砂、超深海鉆探等技術的全部成本(包括折舊等)在每桶70-80美元。也就是說,要維持自然平衡,原油長期價格一定要穩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這也是原油的長期價格。但是,由於原油的短期現金成本可以很低,在價格戰中,各石油公司仍然在不斷產油,原油價格遠低於每桶80美元非常正常。要什麽時候價格戰才能結束?很明顯,美國的頁巖油產業一大半倒閉才能結束。或者說沙特出於其它原因主動減產。
近期有幾個消息使得原油價格止跌回升。

一是沙特91歲的國王阿蔔杜拉去世,新國王撒勒曼就職。新國王是否會改變沙特的價格戰政策?從道理上講,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沙特老國王太老,早就把實事交給當時的王儲,也就是現在的國王管理。去年四季度開始的價格戰也是現任國王撒勒曼一手策劃的。所以馬上改變價格戰策略的可能性並不大。

二是上周美國鉆探公司Baker Hughes宣布美國本土石油鉆井減少83口,為三年新低。這個消息確實直接刺激原油價格迅速反彈。但是考慮到美國本土石油鉆井有1456口,僅僅減少83口並不能顯示美國頁巖油公司已經得到教訓,大量退出這個行業。畢竟至今為止,只有一家小型頁巖油公司宣布倒閉。

三是紐約時報上周援引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沙特保證會維持高油價以換取俄羅斯退出對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的支持。這個消息也不合常理。沙特對阿薩德政權並沒有痛恨到放棄自己石油市場份額的地步。沙特停止價格戰付出的代價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我認為石油的長期價格應該在每桶80美元以上,距離現在的價格有60%以上的距離。但是只要沙特維持價格戰一天,石油價格就還會在現在的底部附近大幅震蕩。這樣的震蕩有多長?應該有1年左右。因為美國的頁巖油井每年產量的自然衰減量在70%左右。這些油井的產量要大部消耗掉,頁巖油公司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那時才是沙特得勝鳴金的時候。這個時點應該在今年4季度到明年1季度。現在抄底油價不失是好時機,前提是要能夠忍受住短期油價的大幅波動。

專家稱出租車管理新政並未阻礙“互聯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9624.html

專家稱出租車管理新政並未阻礙“互聯網+”

一財網 章軻 2015-10-20 15:20:00

互聯網為出租汽車客運業務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但合同的最終履行只能在“線下”完成。乘客到達目的地是通過坐上出租車實現的,而不是被網絡“發送”過去的。在可以預見的相當長時期內,互聯網不會直接導致出租汽車行業消失。

“出租車管理新政意在放松出租汽車經營業務的管制,引入新的經營方式,不僅不會‘消滅’目前以各種名目存在的網約車,反而是為網約車提供了合法化的途徑。”10月20日,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文靜對記者說。

劉文靜表示,目前以“專車”、“快車”、“順風車”等名義出現的“新業態”,實質上是網絡運營商利用技術便利從事營利性的出租汽車營運業務,可以統稱為“網絡約租車”,簡稱“網約車”。而我國對出租汽車經營業務實行許可制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主要的理由是客運業務事關乘客生命安全),未獲得相關許可證照的網絡約租車運營行為,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都是不合法的。

劉文靜認為,交通運輸部擬出臺的“出租車管理新政”的主旨,是將“專車”、“快車”、“順風車”納入出租汽車範圍統一管理,同時對網約車與傳統巡遊車(即傳統的“掃街”攬客、招手即停的出租車)的在經營範圍、資質要求和定價制度等方面進行差異化管理,核心內容是讓新生事物有條件地合法化。

“網絡上對交通運輸部出租車管理新政的反對意見,要做具體分析。”劉文靜說,反對的聲音基本上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經常使用約租車的顧客(前兩個領域有交叉)和兼職約租車司機(因為業務需求,推定這個群體人人都上網;同時他們的兼職業務不易為圈外人所知)。

劉文靜說,特別需要關註的是,從事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司機,絕大多數是沒有時間上網的;因而,他們的聲音幾乎無法通過網絡來表達。並且,也鮮見媒體有對他們訴求的深入報道。此外,還有大量的不常使用網絡但一定會使用出租汽車的長者,他們的聲音幾乎聽不到。

劉文靜認為,在冠以“專車”、“快車”、“順風車”等名目的網約車出現之前,傳統出租車也提供電話預約出租車服務(但是做得不夠理想),近兩年還與網絡公司合作開展網絡約租業務(即“XX打車”業務,做得還不錯)。在現行立法框架下,這些行為都是合法的。因此網約車並非真正的“新業態”。“專車”、“快車”、“順風車”與傳統出租汽車的網約業務的本質區別,在於後者是“出租車+互聯網”,而前者是“互聯網+出租車”。

那麽,反對交通運輸部出租車管理新政的理由都有哪些?依據何在?劉文靜說,最有力的理由集中在兩個熱門詞匯上:一個是“互聯網+”,另一個是“共享經濟”。反對者認為,“新政”阻礙了“共享經濟”的大趨勢,把“互聯網+”變成了“互聯網-”。

“互聯網是手段,出租汽車營運才是目的。”劉文靜分析說,互聯網為出租汽車客運業務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但合同的最終履行只能在“線下”完成。通俗地說,乘客到達目的地是通過坐上出租車實現的,而不是被網絡“發送”過去的。至少在可以預見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互聯網並不會直接導致出租汽車行業的消失,同理,也不會導致大多數傳統行業分工的消亡。

劉文靜說,無論“+”了什麽,如果經營的主體是互聯網運營商,那麽本質上都是互聯網運營商單方的“跨界”。如果允許互聯網運營商以“互聯網+”的名義無條件從事任何傳統生產和經營業務(特別是服務業),那麽必將直接導致傳統行業市場的重新瓜分,“洗牌”的結果就是互聯網運營商利用技術便利全面占領傳統行業市場,形成絕對壟斷。

雖然互聯網讓“跨界”變得非常便利,但在“跨界”經營中,互聯網只是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互聯網的發展不以技術創新為首要宗旨,不能帶來社會財富的實質增長,而是把重點放在利用技術優勢與傳統行業爭奪市場上,那麽全社會都將面臨為互聯網行業壟斷者的貪婪而買單的危險。

劉文靜說,至於“共享經濟”,從法律的角度看則是一個比“互聯網+”更加似是而非的概念,如不加分析地隨意使用,將使人們對真實的風險視而不見。

“乘客為了享用約租車的便利而將個人信息提供給運營商時,乘客向運營商所支付的不僅僅是車費,還有移動電話號碼、電子支付信息、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要去的目的地等。”劉文靜說,掌握了這些信息的運營商,有足夠的能力將上述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從而形成“用戶畫像”,準確知曉乘客的住址、工作單位、出行習慣、消費習慣等等。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運營商的確“共享”了乘客的大量個人信息,而乘客對運營商幾乎一無所知,這是完全不公平、不對等的交易,與普通人心目中的“共享”幾乎是南轅北轍。

劉文靜說,令人遺憾的是,在出租車行業管理新政問題上,迄今為止看到的更多是對作為“新生事物”網約車權利的關註。而出租汽車和互聯網平臺這兩個行業各自的特點及其兩者疊加的特點、立法對它們進行規制的必要性和現狀,這些對相關政策和立法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並未受被公眾和公開發表意見的專家們足夠的重視。

劉文靜認為,交通部的兩個征求意見稿,雖然並非無可挑剔,但意在放松對出租汽車經營業務的管制,引入新的經營方式,綜合考慮了鼓勵創新與維護社會公平,兼顧了新老企業和乘客等各方主體的利益,面對新事物的挑戰,遵循了穩步推進的思路,不僅不會“消滅”目前以各種名目存在的網約車,反而是為網約車提供了合法化的途徑。這樣的“新政”符合當下國情,體現了良好的政策和立法的基本品性,應當給予充分肯定。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