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陸振球﹕港股後市 本周關鍵

1 : GS(14)@2017-08-14 15:22:0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61&issue=20170814
【明報專訊】上周筆者在本欄預言港股會「唞暑」,之後港股繼續升了兩天,終在周三出現了陰陽燭的十字星利淡信號,並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互打「嘴炮」後急挫,周四、五以大成交下跌,3天跌過千點或4%。筆者當然沒有預知特朗普和金正恩打口水戰的能力,不過恒指今年以來已連升7個多月,升了約25%,加上9天RSI差不多連續3星期高於70,屬超買水平,技術上只是等待回吐的藉口而已。

其實,除了所謂地緣政局緊張(相信也沒多少人認為美國和朝鮮真的會打起來),港股也面對其他利淡因素,一是美元似有初步企穩甚至反彈迹象,二是上周中段美國商務部宣布,尋求對中國的鋁箔產品實施懲罰關稅,令人擔心會有觸發貿易戰的危機。加上美元兌港元一度逼近7.83水平,令金管局也要出手發行票據,變相向巿場抽資挾息;周五股王騰訊(0700)旗下微信被內地立案調查,上述種種因素都對巿場構成壓力。

港股牛巿是否完結,或只會出現短暫波動然後再向2015年的「大時代」高位進發?筆者預計本周騰訊公布業績,以及美國聯儲局稍後的縮表計劃有眉目之後,將有更清晰的答案。不過,從美國及香港股巿的VIX波動指數急升反映,投資巿場應會變得較波動,大家也應作出平衡風險的部署。《明報》本周六(19日)舉辦的「大巿波動 捕捉先機」財經沙龍讀者聚會,除筆者之外,另請來投資者專家BRUCE Sir、盧楚仁、盧駿匡、金曹和王弼,為大家分析市場最新形勢,不容錯過。查詢詳情及報名可登入:link.mingpao.com/51613.htm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957

李志成:新盤熱賣成後市探熱針

1 : GS(14)@2017-08-29 01:26:32

【明報專訊】踏入8月下旬,樓市焦點由租賃市場轉回買賣市場,其中上周五荃灣新盤開售,出現了大排長龍的畫面,一方面反映公眾入市的信心,另一方面亦為第四季一手買賣熱鬧氣氛展開序幕。

近月一手市場氣氛明顯回暖,帶動一手私人住宅註冊價量同步錄得顯著升幅。根據香港置業研究部資料顯示,本月至今(截至8月21日)一手私宅註冊量錄907宗,較7月同期的392宗大增約1.3倍;註冊金額約112.9億元,較7月同期約55.7億元增加約1倍。當中逾2000萬元一手私樓註冊量,由年初至今(截至8月21日)已錄1675宗,不但超越去年全年1664宗,更創歷年最高,反映近期一手市場轉熾,連帶大碼物業成交表現亦相當理想。

事實上,最近荃灣新盤連環登場,掀起搶客熱潮,其中一個樓盤收票量達數以萬計,成為1997年後新票王,進一步帶動區內樓市升溫。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多個荃灣新盤均獲買家支持,除相關樓盤鄰近鐵路站,社區配套完善外,相信貼市價開盤為其中主要因素。本行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近5年荃灣區二手樓價升勢強勁,由2012年7月平均實用面積呎價約6671元,升至2017年7月份約11,614元,升幅約74.1%,筆者認為,區內新供應匱乏,是次新盤以貼市價開盤,相信物業未來升值潛力可期。

記得2個多月前新一屆特區政府尚未就任之際,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下半年樓價將下跌,令不少有意置業人士取態較審慎,惟以現時有新盤開售時出現大排長龍的情况看來,市場上準備入市多時的買家已重拾信心。而新盤開售大排長龍,正好是市場的探熱針,指引後市的方向。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42&issue=20170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92

港股醞釀突破基金:後市樂觀

1 : GS(14)@2017-09-17 16:19:08

【本報訊】港股技術形態正醞釀突破!港股上月曾大跌,恒指雖於兩周內已收復失地並一度升穿二萬八關口,惟大市此後一直未有明確方向呈上落市。不過港股上周波幅收窄,技術上更出現三角旗形的待變形態,分析指大市有機會於短時間內完成調整,迎來下一波升浪。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隨外圍走低,綜合主要藍籌表現,相當於恒指今輕微低開7點。恒指上周五收報27668點,全周跌285點或1%,上周波幅僅錄463點,按周波幅為一個半月以來最低,日均成交額更縮減至約876億元。


中港地產股看俏

不過恒指技術形態上出現三角旗形,反映大市正醞釀突破,如能在短期內升穿相關區間,大有機會重拾升勢。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認同三角旗形正收窄,大市有機會於短時間內完成調整,更補充指配合9日RSI(相對強弱指數)看,恒指已收復50的中軸,現時市底甚強。溫鋼城又指,隨北韓核試等外圍消息開始消化,加上多項經濟數據及企業盈利向好,對後市看法樂觀,更透露旗下基金已於上周五買貨,若指數往後再錄跌幅,將繼續加倉。他預計,恒指將於26800點有支持,料港股本周可再挑戰二萬八水平,月內則上望28500點水平。至於投資部署,溫鋼城相信,人民幣於十九大前應造好,可留意受惠板塊如航空、內房。他又指本地地產股相對落後,多隻行業龍頭市賬率(P/B)均不足1倍,加上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步伐或放慢,地產股有機會受惠,分別看好擁有較多農地及較多新盤放售的恒地(012)和新地(016)。另展望本周,內地將公佈多項數據,包括貨幣供應及零售銷售,或左右大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1/201488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077

恒指「島形轉向」 不利後市

1 : GS(14)@2017-10-01 19:17:34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連同昨日下跌380點,已經連跌3日,「插水」超過600點,並曾跌穿50天線,形態上因為3次嘗試衝頂失敗,兼呈現「島形轉向」,證券界認為,按圖表作技術分析角度而言,走勢形同發出利淡信號,估計一旦跌穿本月低位27,422點,港股或需要作深度調整。

葉尚志:倘失守27400 或跌2000點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隨着港股在上周一度因為騰訊(0700)創下歷史新高,並帶動港股裂口抽高至28,000點以上,之後再裂口下跌,呈現轉向,形態上島形轉向的走勢已經確立,為大市發出利淡信號。若27,400點守不住,加上曾經在昨日跌穿50天線,或令走勢上更差,大市或因此需要作深度調整,不排除下跌幅度可達1000至2000點。

港股在現時的形態上,即使未致出現「頭肩頂」,但是葉尚志稱,因為近期曾出現3次試頂不破,投資者恐今年的利潤不保下,這類形態的出現,更可能觸發投資者先沽貨鎖定利潤。同時港股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經常出現千點調整後反彈的走勢,形成大漲小回,尚未進行過較合理的調整,以目前的技術走勢而言,不排除投資者借利淡信號出貨獲利。

後續買盤或減 升市乏力

現時港股的50天線約處27,487點水平,與昨日收市位27,500點距離不遠。通常在走勢形態上出現島形轉向,則意味升市乏力再上,配合其間出現的裂口升、跌,此前出現的裂口升幅,便會被視為「消耗性上升」。觀乎近日升市難以突破千億元成交大關,或意味後續支持買盤不繼,多項指標均反映出,後市或需要向下調整及鞏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12&issue=20170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13

何國良﹕第四季回氣對後市更好

1 : GS(14)@2017-10-08 22:01:04

【明報專訊】市場缺乏方向,在假期前,投資者加碼的想法少之又少,反而,想套現穩住年頭至今盈利的衝動卻有不少。因此,在這種情緒充斥下,我們談了很久的港股和亞股,自年初以來的8月連升紀錄,終告失守。恒指9月以跌市來揭開第四季的序幕。

展望第四季,我們可能要把第四季分為上下半場來看。以時間的順序來看,10月初的第一個星期,不少的市場都因不同的原因休假,亞洲區內的多個權重市場如中國A股市場、香港市場、台灣市場和韓國市場都會有長假期。如果以指數權重去看,亞洲區區內將有74%的市場處於假期中。因此,可以想像到,區內的投資動能將大大減少,正常的市場波幅將可能只是平常的一半。可是,如果在這周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非市場震撼事件,由於市場反應會受限,市場波幅會因而倍增,市場反應過敏情况將會出現,如果這種波動多為下跌情况的話,贖回的壓力就會伴隨這種下跌而來,加劇市場的波動,有交易的市場就淪為剩下的提款機。所以,筆者期盼的是一個安穩的「十一」假期。

酒店配套消費料強勁 支持第四季上半場

假期過後,相信最先衝擊市場的消息將會是十一假期相關消費的情况。觀乎假期之前,消費零售和澳門博彩股票的走強,市場普遍已預期一個強勁消費的十一,從不同渠道收集回來的情報,如酒店的預定、餐廳和其他配套安排,都會感到,各個方面都在為一個忙得不可開交的十一在做準備。所以,筆者亦相信,在平穩演繹的市况中,出來的相關消費數據應可以滿足原初市場的預期。只要不會出現極影響旅遊氣氛的事件,消費相關的概念可以成為上半場支撐市場的一個主力。

但再過一點時間,重要的十九大會議就會上場。相信在第四季起至10月18日會期展開的期間,內地的市場將會出現非常平穩的態式,過分的市場波動將不會出現。在這個大前提下,內地市場的走勢將難以給予港股太多的啟示。而且,在資金的安排上,如果資金有需要套現的話,已經從滬港通或深港通走出來的錢將成為這階段唯一的抽資的渠道。所以,打算持續在第四季主動出擊的讀者就要注意這個可能跟頭三季不一樣的情况。

「實現」調整預期 避免透支來年升幅

如果在第四季,市場的劇本可以應一應不少投資者對 逢「7」必調整的預期,雖然對仍然持貨的投資者有所影響,但如果這調整真的出現,將有助投資者消去一個心魔,對第四季下半場,甚至2018年有莫大的幫助。但如果調整不似如期般出現,第四季下半場的升幅,將會是從2018年的升幅中先透支出來。基於年初至今的升幅來看,要走一個更長更穩的升市,市場中有一個像樣的調整還是一幕不可缺少的過場戲!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4&issue=2017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45

立論:看好後市勿亂陣腳

1 : GS(14)@2017-10-09 04:02:44

周二港股表現比預期中硬淨,想低位撈貨的投資者,恐怕暫時未必能夠如願。即將踏入過往多次港股出現轉角市的10月份,即使是博殺型投資者,亦可能會在下個月暫時收一收油,或稍為影響下個月的市場氣氛。目前港股整體估值「話平唔平,話貴唔貴」,實在沒有必要自亂陣腳,以十上十落的心態增持現金,只須稍為減低組合的槓桿,或稍為將一些獲利豐厚股價已處高位的股份,換馬至基本因素正逐步改善,而股價只是處於整裝待發階段的新倉。下月美聯儲局將啟動縮表程序,18日中國將舉行「十九大」,或乘機被投機者利用舞高弄低港股的借口。現時預備定一點頭寸,說不定下月有機會派上用場趁低撈貨。由於中國經濟剛由2016年下半年開始復蘇,以一個復蘇中的經濟體而言,目前不足13倍市盈率的港股,遠未到偏高水平。因此,本欄仍看好港股後市表現,假如十九大後港股拒絕調整,今年剩下兩個月,港股很大可能一路由年頭升到尾。最近電動車行業備受關注,多間大行出報告唱好行業前景,其中瑞銀相信歐洲電動車的整體成本(車價減電動車有效壽命內可省回的能源成本),將於2018年與傳統汽油車扯平,成為全球首個車價與汽油車達到parity的地區。屆時歐洲消費者,毋須政府補貼,亦樂意於下次買車時轉買電動車。


大宗商品谷底反彈

歐洲大部份國家的汽油稅均為全球最貴,而中國及美國不收或只收取極低的汽油稅,電動-汽油車parity的時間要再推遲幾年。但報告重點是,電動車平過汽油車的日子指日可待。經濟發展並非直線而是螺旋式運作。瑞銀對電動車的成本預算能否成為事實,最大樽頸來自鋰電池的原料供應是否充裕,若電動車未來幾年需求急升,恐怕作為供應樽頸的主要電池原料鋰、錳及鈷,成本價很大機會飛升。若電池技術在可見將來未見突破,恐怕電池車要大行其道,仍有實際困難,因成本持續下降,將受到電池原料供應稀缺的制約。隨着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主要的大宗商品正逐一從谷底反彈,上述製作鋰電池的原料價固然已升了不少,就連其他基本原料如鋼、鋁及各種有色金屬,一樣有價有市。就連因為曾經供應過剩的尿素及甲醇等化肥及化工原料,亦在需求逐步恢復而廠商減產之下,逐步攀升。中海油化學(3983)由於主要生產原料供應由母公司以長期合約價銷定成本,具備較佳的成本優勢,即使在最差的市況之下,仍能保持足夠利潤,隨着屬下兩種主要產品價格回升,預期今年盈利將錄得可觀的增長,現時不足0.7倍的市賬率,反映市場仍不相信上半年盈利復蘇能持續,筆者認為市場未免太過悲觀。(作者客戶持有中海油化學股份)



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7/20165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03

A股今復市料開紅盤 憂十九大增新監管 後市難大升

1 : GS(14)@2017-10-15 13:50:49

【明報專訊】內地十一長假期,美股受稅改刺激接連破頂,港股升穿2015年大時代高位,國企指數上周升5%,加上內地市場未反映假期前央行定向降準消息,市場人士預測,本周A股復市可開紅盤,但能否延續升勢有保留。上證指數長假期前周五收報3348點,升0.28%;深成指數報11,087點,升0.51%。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A股今天復市有望追回升幅,因為人行降準未有機會反映,亦改變市場預期。他指香港上市A股ETF已反映上升預期,非追入A股升勢的最好工具,建議持有A股ETF的操作周期不能太短。南方A50(2822)及安碩A50(2823)上周分別偷步升3.3%及2.8%。

廣發:料上證指3400點水平波動

廣發證券廣州分公司投資顧問李建雄亦認為,受港股的內銀股表現刺激,A股周一高開不成問題,上證指有機會升至3400點附近。不過衝上高位後缺乏持續動力,預計會在3400點水平上下波動。

不過,十九大將在本月18日召開,瑞信亞太區投資策略師邵志銘提醒,A股復市後不久就召開十九大會議,存在不確定因素,會議後或再加強風險監管力度,因此未有大幅上升條件。他對A股看法較中性,要在會後分析領導人對政策的看法。

洪灝:看好金融股消費股科網股

上證指數今年首9個月上升7.9%,深成指數上升8.94%,比恒指升三成,或道指升15%的升幅為慢。洪灝認為,以大型股份為主的富時A50指數今年升約兩成,升幅不小。他預計上證指數今年底可收高於現水平,但不會超過3800點。他又稱,現時A股是結構性行情,較看好金融股、消費股、科網股、大型龍頭股和國企改革受益股份。

A股行情暢旺,洪灝認為近日成交量上升,市場看好IPO、孖展業務對內地券商板塊肯定有利。內地券商佣金減價戰被叫停,邵志銘認為內地券商表現重點是市場趨勢,因為與營業額有關,亦要看新領導層對監管、風險的看法。

李建雄認為,上證持續走好機會較大,按之前節奏會以緩慢向上為主。他不排除十九大會後出現波動,但調整空間有限;新能源汽車、5G、資源股或會輪流有表現。

(周一 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74&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68

摩根對後市樂觀 看好收租科技股

1 : GS(14)@2017-10-15 15:54:26

【本報訊】恒指近日重拾升勢,更一度升穿2015年「港股大時代」28588點高位。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留意到現時市場氣氛樂觀,投資者未必在大市重返高位後便急於放售手上「蟹貨」,加上環球經濟仍處增長期,且外資對亞洲市場興趣亦有提高,相信後市可再上升。當中以本地收租股、金融股、中資科技股看高一線。


A股可追落後


整體亞洲方面,許長泰第四季相對看好A股,認為其估值未算貴、而人民幣貶值走勢又見喘定,加上內地打壓房地產炒賣,投資者需尋找其他投資機會,A股可因而從後趕上。另外,東南亞不論出口、內需、銀行等表現均見不俗,認為該市場可追落後。他補充,亞洲股市現時市盈率(PE)約13.4倍,按歷史高位的16.9倍計算,大市未來兩至三年內或仍有20%或25%上升空間。許長泰更指,幾近滿倉的亞太區投資者可從台灣、南韓等已錄顯著升幅的市場作部份利潤鎖定,分散投資到債市及歐洲股市,或待大市出現短期調整時低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9/20177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95

強勢股洗倉 內房5G概念重災專家:港股後市仍樂觀

1 : GS(14)@2017-10-15 18:21:19

【本報訊】港股回吐百點,強勢股洗倉!恒指昨早段一度再破大時代高位,惟隨後乏力並倒跌,多隻熱炒股急挫,恒騰網絡(136)曾升16.5%,尾市直插並倒跌一成,成交驚人至逾26億元,但北水冇有怕,仍買多過沽。分析料強股大瀉與轉倉活動有關,對整體後市樂觀。記者:莫亦熙



恒指昨一度再升135點,但在地產股因農地轉換落空轉跌,以及尾市突湧現沽壓下,最終收報28389點,倒跌101點或0.4%;長汽(2333)傳與寶馬組合資,飆升14.4%,帶挈H指稍跑贏,只跌7點或不足0.1%,收報11411點。全日主板成交額1,122億元,為近一個月來最多,沽空則佔9.3%。



■恒指昨一度衝高,但施政報告出爐後即乏力,收市倒跌101點。李潤芳攝

中興及融創跌逾7%

整體市場昨有近900隻個股報跌,當中以內房、5G概念、資源等強勢板塊走勢最慘淡。融創(1918)狂瀉超過7%,恒大(3333)亦插水5.9%;另外5G概念股中興(763)昨由開市跌至收市,埋單大跌8.1%,京信通信(2342)及長飛光纖(6869)亦分別跌6.3%及4.1%;資源股方面,俄鋁(486)再瀉6.7%,洛鉬(3993)則跌3.4%。部份明星級股東背景的細價股昨亦衝高後單日轉向,除恒騰外,同樣為恒大旗下的恒大健康(708)昨一度升2.9%,惟尾市大急插變倒跌20.1%成表現最差個股;另外華誼騰訊(419)亦在大升23%後急回,埋單倒跌2.9%,成交額逾6億元。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少陽認為,不少強股估值已偏離大市,投資者或因而減磅、轉倉,情況不令人意外,板塊即使散水亦「唔出奇」。但他補充指非全線看淡,認為個別股份仍有上升潛力,如5G概念的中興,並相信除非市場能旋即找到其他更大板塊推動氣氛,否則大市短期只會稍降溫,但指數不會出現大調整。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指,投資者趁大市高位減磅引發昨日沽壓,但整體強勢股基本因素未有大變,更可考慮在短線回調時追入。但對於內房股,他指「金九銀十」效應欠佳,加上調控壓力,板塊再大升空間不大,建議投資者「搵機會沽吓貨減吓磅」。他對恒指第四季看法樂觀,認為年內最高可見29500點,落後的內銀股可成大市動力。


北水無懼 30億湧港股

值得注意是,即使強勢股昨表現欠佳,但部份仍獲北水捧場,綜合港股通資料,昨滬深兩地合共有近30億元資金流入港股,為一個月最多。大瀉的融創昨滬深兩地合共錄近1.7億元資金淨流入,至於恒騰昨亦合共有2.8億元北水買額,沽額則只有2.2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2/201799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90

恒指插552點 尾市北水掃貨 適逢股災30周年 分析:後市承接力仍強

1 : GS(14)@2017-10-22 16:00:17

【明報專訊】恒指久攻28,800點不果,昨日午後一度急插600點,多隻強勢藍籌股如騰訊(0700)、中國平安(2318)、吉利(0175)等均見獲利盤湧現。而午後急跌後恒指一度從低位反彈200點,期間大市成交急增,數據顯示「北水」亦在收市前一個半小時趁機低撈,全日港股通淨買入成交額逾22億元,是本周最多。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恒指昨日下午約2時半開始急插,根據彭博的數據,當時滬深港股通的買入成交額累計為41.71億元,賣出成交額則為31.26億元,故淨流入約10億元。但自港股急跌起,北水的買入成交亦增加,至收市總計70.77億元,一個半小時間增加近30億元,而賣出成交的增長僅為買入的一半,約17億元,全日累計48.39億元,淨流入金額擴大至22.38億元(圖1)。

北水流入最多的是中國平安,淨買入金額達3億元,而該股昨日曾創67.6元歷史新高,至午後才隨大市回落,收報64.7元,跌2.19%。另有1.5億元北水淨買入騰訊,該股昨日收報346.2元,跌2.37%。而跌勢較急的吉利(0175)、融創(1918)及玖龍紙業(2698),北水則是淨沽出。

北水流入平保騰訊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北水的成交雖佔整體大市的比例不高,但具啟示性。而她亦留意到,急跌期間成交不算太多,反而觸及28,094點的低位一度反彈逾200點,期間有強勁買盤。她相信有部分資金對「十九大」會議沒具體政策感到失望,故先行獲利,但經濟基本面維持良好。

恒指自衝破「大時代」高位後,連日挑戰28,800點,昨日開市不久高見28,798點,但午後曾經跌至28,094點,高低位差逾700點,造成今年最大的陰燭(圖2)。恒指收報28,159點,跌552點,國指跌264點至11,357點,全日成交1165億元。騰訊推低恒指點數最多,其次是跌2.7%的建行(0939)及跌3.16%的工行(1398),匯控(0005)及友邦(1299)跌逾1%,亦是跌市元兇。

昨晚夜期回穩 ADR普遍升

但昨晚夜期回穩,一度高水逾百點,ADR(美國上市預託證券)亦普遍上升,至昨晚10時,一眾內銀股及騰訊的ADR較港收市升約1%,ADR港股比例指數回升近200點。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股票策略主管鄭子豐稱,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金融去槓桿及調控樓市,令市場對基本面感到疑慮,而港元拆息抽升(見另稿),亦令本地地產股有下跌藉口。但他認為昨日急跌只屬調整,該行不少錯過今年升勢的客戶,反而正在尋找機會投入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45&issue=2017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