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建行挾升 港股衝破24000 連續兩天成交逾千億 基金:短期或轉保守

1 : GS(14)@2017-02-18 00:47:39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收市終企穩24000點之上,連續兩日成交逾千億元,但升勢趨向單一及乏力,升幅主要依靠騰訊(0700)及建行(0939)。下跌股份佔大多數,早前逐一炒上的內險股、內房股及資源股等相繼回吐,恒指在技術上亦呈現超買。基金界籲留意短線風險,尤其此輪炒作的資金主要來自內地,尚未見外資跟隨。

明報記者 廖毅然、顧冷冰

恒指昨日收報24,107點,升112點,成交1076億元。升幅主要由騰訊與建行兩大重磅股支撐,分別升2.6%及2.8%,兩者已貢獻恒指122點升幅,事實上昨日有六成的恒指成分股下跌,整體港股而言亦是下跌股份數目較多。早前熱炒板塊相繼失色,華潤置地(1109)跌1.6%,瑞聲(2018)跌1.1%,舜宇光學(2382)跌3.6%,恒指新貴吉利(0175)跌2.1%。最先在本月初炒起的內險股亦乏力,中壽(2628)及平保(2318)雙雙報跌。

升勢非全面 六成恒指成分股下跌

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表示,連日來不同板塊輪流炒作,估計只是內地資金策略性部署,但外資未見全面跟進,僅昨日有小量追入內銀股。他認為內地債市下跌,大量資金尋求短線回報,把不同板塊炒作5%至10%,已達回報率目標,加上沒有太多基本因素支持,盲目跟炒恐怕會走避不及。

內銀股沽空比率普遍逾兩成

從技術角度看,恒指呈現超買現象。14天相對強弱指數升至77,恒指亦已升穿保歷加通道頂部(見圖)。「淡友」蠢蠢欲動,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要留意不少內銀股的沽空比率持續超過兩成(見表),為後市響起警號。另外熊證買入量逐漸增加,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該行客戶連日來都是淨買熊證,收回價在24,200點及24,500點的恒指熊證均受歡迎。但他認為港股仍有機會因此挾上,對準此區間「殺熊」以獲利。

散戶追入熊證 重倉24200至24249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昨日新增的熊證主要是收回價24,500至24,549點,新增街貨量相等於216張期指,但重倉區仍是收回價24,200至24,249點的熊證,截至昨晚街貨量相等於923張期指。

諾亞香港首席投資官馬暉洪估計,炒作港股的資金來自長倉資金,未來港股將持續跑贏A股。但他強調,目前需要小心美股過高,價格偏離合理區間,一旦市場出現任何形式的「黑天鵝」事件導致美股大跌,將會帶來骨牌效應,拖低港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74&issue=20170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47

港股連續兩日千億成交騰訊建行領大市衝上24000 年半新高

1 : GS(14)@2017-02-18 00:50:03

【本報訊】恒指衝上一年半新高,成交連續兩日破千億。資金市持續,恒指昨早段稍回吐後即再拾升軌,在騰訊(700)及建行(939)獨撐下,收復二萬四關,創2015年8月後最高,成交額同樣是當月後首次連續兩日超越1,000億元,但整體下跌股份昨卻佔多數。大行相信內地基金南下是今輪升市主力,H股最受惠,並相信趨勢將持續。記者:余倩敏



恒指收市升112點或0.5%,連升兩日累計進賬約400點;H指升18點或0.2%,收報10455點,見15個月高。連同信行(998)開市前的45億元大手上板,主板成交1,076億元。不過大市昨日升勢欠全面,資金明顯輪流炒,繼內銀後,昨輪到相對落後的騰訊落鑊,收市升2.6%,與建行是昨日最強藍籌,兩股合共貢獻大市124點,意味昨全數升幅均來自兩股。


大行:內地基金掃貨

而整體下跌股份比上升股份多,升跌比例為48.5比51.5,是一周半最少,H指成份股更僅不足三成向上。滬港通南下渠道連續5個交易日錄逾20億元人民幣淨流入,但大行仍相信近日股市是由北水炒起,只是以互聯互通以外的渠道南下。瑞信昨發表報告指,港股近日的升勢是由內地互惠基金或私募基金炒起,這類基金主要屬意本港低PB(市賬率)的周期股與本港獨有的股份,誘因是不少A股企業的業績預告報捷,業務性質相近但落後的H股,因而成為目標。該行相信,在人民幣回穩及企業業績支持下,資金料繼續南下,尤其看好估值吸引且盈利強勁的H股周期股,並可帶動港股持續反彈。事實上,近日H股表現的確大幅跑贏A股,本月至今H指已錄6.6%升幅,惟滬綜指期內只升2.2%,更因此令AH差價大收窄,恒生AH溢價指數昨即市一度收窄至116.85,意味整體A股較H股貴約17%,為2014年底滬港通開車後的兩年低,收市則報118.11。


中資電訊股未落鑊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表示,H指續跑贏恒指機會大,因為繼經濟企穩與通脹回升後,人民幣貶值幅度低於預期亦是上半年新投資主題。但她指因股份升勢並不全面,加上大部份板塊已炒了一轉,僅中資電訊股及新能源股未落鑊,大市短期或調整,「基本面好嘅升得都已經升咗上去,可以再將個指數推上去嘅權重板塊已經唔多。」北水炒得興起,但以外資參與較多的ETF(指數買賣基金)市場卻見贖回。恒生H股ETF(2828)連升9日見逾一年高,但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NAV)卻連續11日折讓,同期並持續走資,本月至今已合共走資19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7/199307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75

偷步炒業績 建行工行年半新高內銀發力 港股四連升

1 : GS(14)@2017-03-23 06:20:19

【本報訊】建行(939)及工行(1398)闖年半高位,接力撐起港股四連升。藍籌股輪流炒,昨到內銀股發力,資金未待下周業績已偷步炒作,建行與工行在北水青睞下齊見一年半高,支撐大市四連升累漲800點。另騰訊(700)昨放榜前夕錄5.6億元北水湧入,即市及收市均曾破頂。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升91點或0.4%,收報24593點,大市四連升下累計進賬801點。H指升60點或0.6%,收報10644點,連升兩日累計升131點。主板成交951億元,已連續4天超過900億元,沽空佔10.9%。滬港通昨錄25億元人民幣淨流入,佔全日額度約24%,是差不多1個月最多;連同深港通,大市昨合計有約35億元人民幣北水南下。


專家:內險股看高一線

騰訊放榜前獲北水吸納,低開後倒升兼曾破頂,成滬港通最活躍及深港通第二活躍股份,單股昨經互聯互通錄得5.6億元買盤。獲北水垂青的還有建行與工行,分別經滬港通錄1.5億元及7,400萬元買盤,昨股價分別升0.8%及0.6%,其餘內銀醞釀再闖52周高,招行(3968)、中行(3988)等,距高位只有1%至2%距離。小牛金服行政總裁連敬涵指,內銀股即使僅2%至3%增長,市場仍會收貨。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蘇沛豐預料,非利息收入佔比較高的內銀股如招行,盈利質素較高可看好。另外,平保(2318)及國壽(2628)分別會在今明兩天派成績表,蘇認為內險較內銀看高一線,除無壞賬問題外,內地貨幣政策略收緊,推動市場利率趨升,亦有助內險股投資收益。在藍籌輪流推高大市下,蘇沛豐預期恒指月底前將反覆向25000點進發,惟該關口料有阻力。連敬涵對後市則較樂觀,料內險股及其他重磅股業績帶動下,大市最快本周上試25000關。另周一過山車式急升後由高位倒跌逾三成的美圖公司(1357)繼續成為北水炒作目標,昨滬深合共有4.8億元買盤,沽盤則有近3億元,但股價早段急升7.1%後又掉頭急插,收市倒跌8.6%。不過,多隻深港通新貴昨齊齊落鑊,除當炒的IGG(799)及周黑鴨(1458)分別升5.8%及4.4%外,西藏水(1115)、中國飛機租賃(1848)、綠城服務(2869)、華潤醫療(3320)、龍工(3339)及中信建投(6066),昨升幅亦介乎3.4%至6.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2/199660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22

北水9億淨沽建行 四大行最多 分析:資金換馬落後水泥金屬股

1 : GS(14)@2017-06-08 08:00:52

【明報專訊】近日北水持續沽出內銀股,昨日上海港股通有近9億元淨沽出建行(0939),為四大行中最多;工行(1398)過去3天北水淨沽出金額累計更達14.92億元。有分析認為,北水志在內銀股除淨前沽出,是獲利回吐的表現,並將資金轉移至追捧落後行業,如水泥鋼鐵及基本金屬股,以博取短線回報。

明報記者 邱曉欣

滬港通下港股通交易數據顯示,過去3天北水持續沽出四大行(見圖),其中,建行昨日北水總成交金額25.68億元,佔總成交77%,淨沽出金額達8.66億元,其股價昨日收跌1.52%,報6.48元;工行過去3天北水淨沽出金額累計更達14.92億元,股價累跌0.75%,昨收報5.3元;中行(3988)及農行(1288)過去3天北水分別合共淨沽出11.59億元及10.29億元。

蘇國堅﹕北水似獲利回吐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兼聯席主管蘇國堅稱,近日內銀股價在A股市場平穩,暫時未見內銀行業有任何負面消息流出,雖然距離四大行除淨日尚有一段時間,惟內銀近期已累計有一定升幅,估計北水希望在除淨前,即股價較高位沽出,是獲利回吐的表現。建行及工行將於本月28日除淨;農行及中行將分別於本月20日及下月5日除淨。

美加息已被消化 港地產股難大跌

宏匯證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亦表示,內銀股破頂乏力,相信北水流出內銀股屬資金換碼炒追落後的行業如鋼鐵水泥,基本金屬股等,以博取短線升幅。事實上,鋼鐵水泥股昨日普遍錄得升幅,鞍鋼(0347)昨天升4.3%,馬鞍山鋼鐵(0323)亦升3.2%;水泥股中國建材(3323)更大升7.8%,報4.68元,安徽海螺(0914)升4.28%,金隅(2009)更升8.8%,報4.17元。金屬股紫金礦業(2899)則升1.9%,報2.61元。

恒指昨日微跌22點,收報25,974點,成交金額869.89億元,滬深港股通的總成交額達130.77億元,是深港通推出以來最多。早前多隻本港地產股輪流炒上,雖然昨日稍有回吐,惟蘇國堅表示,由於市場資金充裕加上下星期加息預期早已被市場消化,估計地產股股價短期內只會橫行,未會大幅回落,至於會否進入另一輪升浪,需留待下周四(6月14日)美聯儲發表的議息聲明措辭,如聲明暗示放慢加息步伐,對本港地產股將帶來正面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84&issue=20170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58

田國立料接任建行董事長

1 : GS(14)@2017-08-02 06:11:45

【本報訊】路透社引述三名消息人士指出,中國銀行(3988)董事長田國立將會接替已屆退休年齡的王洪章,成為下任建設銀行(939)董事長。


陳四清或頂上中行董事長

王洪章2011年起掌舵建行,今年已屆63歲,已達退休年齡。消息指出,昨日處理人事變動的高層閉門會議上,共產黨向建行管理層宣佈今年57歲的田國立,被提名為建行之黨代表。內地四大國有銀行高層人士變動均需要中央政治局常委祝福,消息料會短期內公布。不過,消息指是次人事任命並不尋常,主要是因為四大銀行董事長通常會升至監管機構高層職位,而田國立原本應是未來監管機構高層人選之一。另外,中行董事長一職,預料將會由中行行長陳四清頂上。田國立年輕時獲得經濟學士學位後,於1983年建行分行開展銀行業生涯,16年後獲委任建行行長助理一職,與曾任建行行長、現時為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短時間交叠。之後田國立曾協助創立中國信達(1359),其後並出任董事長一職,2011年起亦曾任中信銀行(998)董事長兩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1/201078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09

輪輪相扣:季績強勁 資金追建行購證

1 : GS(14)@2017-11-05 15:23:57

中資股踏入第3季業績公佈期,內險及內銀的表現都為巿場帶來驚喜。建行(939)打頭陣公佈首9個月盈利增加3.8%至2012億元人民幣。有大行分析其淨息差優於巿場預期,第三季淨息差升4個基點至2.19%;其他數據亦反映其經營狀況不俗,貸款、存款及資產亦相對穩定,成本控制得宜。該行重申「買入」評級,並給予7.75元的目標價。而綜合彭博31份分析報告,平均目標價更達8.26元,較目前約7元的水平有近2成的潛在升幅。其他內銀股雖然未公佈季績,但受建行帶動,普遍亦錄得不俗的升幅。根據瑞銀的交易紀錄,有資金追入建行相關認購證14582。投資者若看好內銀股,可留意以下龍頭內銀精選認購證:建行認購14582,行使價7.36元,18年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2倍。工行(1398)認購11683,行使價6.53元,18年3月到期,有效槓桿約9.5倍。中行(3988)認購29102,行使價4.38元,18年2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3倍。農行(1288)認購22808,行使價4.05元,18年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3倍。于正人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筆者為UBS AG的代表(作為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資料由瑞銀刋發,其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說。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前應瞭解有關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或巿場參與者。cUBS2017。版權所有。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30/20198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99

建行伙11內房商 內地推長租屋平台

1 : GS(14)@2017-11-06 11:18:1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261&issue=20171106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定位,並要建立「租購並舉」的長效機制,市場即加強推出「長租公寓」。據內地媒體報道,建行(0939)繼上周四與佛山市政府達成住房租賃合作協議後,其深圳分行再於上周五與招商、華潤(1109)、萬科(2202)、恒大(3333)、中海外(0688)、碧桂園(2007)等11家房企,以及比亞迪(1211)、方大等企事業單位舉行住房租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推出包括「CCB建融家園」平台提供長租房源,發布個人住房租賃貸款產品。

覆蓋深圳北京武漢樓盤 盤源多轉售為租

今次建行打正「要租房,到建行」旗號,據悉「CCB建融家園」平台將首批長租盤源共5481伙,當中大部分屬由售轉租。但目前該手機應用程式(App)上僅可選擇深圳、北京、武漢3地,北京只得1伙盤源;深圳有6個新區如龍崗、龍華新區的樓盤可供挑選,當中5個即將招租,其中1個則提供94伙盤源。

在平台上的單位戶型選擇多樣,包括LOFT公寓、1房至5房戶型,部分3房至5房戶月租由約6000元(人民幣‧下同)至高逾8500元,與市場二手租盤相若。建行又會為客戶提供線上「租賃貸款」、「在線預約」及「在線簽約」等服務,且租房多免佣金,變身成為網上代理連接平台。

據悉,建行與房企的合作是想向深圳租賃市場傳遞「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的住房理念,租客不用擔心房東亂加價或是收到「逐客令」,該行深圳分行同時推出面向租戶的「按居貸」業務,即由該行向租客發放貸款用於一次過支付租金等費用。

另外,深交所早前亦批出首單長租公寓資產類房託(REITs)發行,上周五產品正式掛牌,成為「新派公寓權益型房託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中的全國首隻REITs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99

內銀股發力 建行升4%

1 : GS(14)@2017-12-18 03:40:24

【明報專訊】昨日內銀股表現不俗,建行(0939 )上升4.37%報6.93元,工行 (1398) 升3.33%報6.2元,其他大型內銀亦錄2%以上升幅。分析認為,內地打壓影子銀行和表外貸款,刺激銀行企業融資增長強勁,監管政策收緊、市場利率上升使淨利息收入增加,皆對大型內銀有利。

德銀:監管趨嚴 偏好大行

德銀報告指新的理財產品和流動性風險監管出台,未來將有更多規則出台,在愈趨嚴厲的監管環境下,該行較偏好大型內銀股,選中行(3988)、農行(1288)和建行。野村報告表示,今年第三季四大內銀存款增速高於中型行,幫助其淨息差跑贏中型行。影子銀行減弱,債息高企減少債券融資,預期銀行貸款需求增長,貸款利率繼續上升。

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股本研究部主管謝琳認為,人行和中銀監收緊現金貸業務監管,行業加速整合有利持有牌照的現金貸企業,特別是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同時促進銀行改善成本控制能力。隨着中國經濟改善,不良貸款率亦有下降。

有消息指,中國為應付美國減稅和加息導致資金流出,人行準備引導市場利率走高,考慮逐漸引導銀行間借款成本上升。昨天中國10年期國債孳息達3.94厘。謝琳表示,市場利率上升有助提升大型內銀淨利息收入,但會增加中小型銀行借貸成本,對中小行有負面影響。

中銀監放寬外資銀行政策方向

此外,中銀監收市後發出公告,列出銀行業對外資開放政策的主要方向,包括放寬外國銀行商業存在形式的選擇;擴大業務經營空間,取消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等待期,支持外資行參與政府債券業務、金融市場、放寬人民幣零售存款,以及優化監管規則,調整外資行營運資金管理要求和監管考核方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13&issue=20171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88

工行、建行「蟹民」鬆綁在望

1 : GS(14)@2018-01-22 05:39:55

【本報訊】港股衝上歷史高位的同時,散戶鍾情的內銀股今年亦明顯起動,建設銀行(939)及招商銀行(3968)今年大升16%,農業銀行(1288)及中信銀行(998)更飆逾兩成。

信行中行大落後

在持續攀高後,目前兩大行建行及工商銀行(1398)即使未計股息的除淨因素,均已逼近2007年歷史高位,目前差距只分別有3.2%及2.6%,意味「蟹民」已陸續鬆綁。其他內銀方面,除招行去年已創新高外,急速衝高的農行現價報4.45元,距2015年大時代高位4.5元水平相近,與2007年高位亦只有8.2%差距。不過,信行(998)及中國銀行(3988)距當年高位仍有約兩成差距,交通銀行(3328)距離更大。中行及工行目前分別有實物股東約20萬人及13萬人,較2014年的22萬及15萬人減少,相信和近年內銀股股價反彈有關。按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CCASS),中行20萬名實物股東共持有17.5億股,佔已發行股份約2.09%。工行15萬實物股東則共持有6.82億股,佔已發行股份僅0.79%。■記者林靜、陳雪蕾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119/20279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70

建行亞洲爭按揭 傳低至H+1.26厘

1 : GS(14)@2018-02-21 06:29:24

【本報訊】銀行近月爭相推首年定息按揭,不過農曆新年前港元拆息拾級而下,再次遠離封頂息率水平,故此有銀行再度於按揭息差(spread)上較勁,提供低至H+1.26厘按揭計劃。據悉,建行亞洲現時H按可低至H+1.26厘,貸款額門檻為300萬元,較現時市場平均H+1.28厘,平近0.02厘,按上周四拆息0.73厘計算,按揭息率為1.99厘。近月因應拆息處於高位,H按實際息率長期處於2.15厘封頂水平,故此銀行紛紛推定息按揭計劃,不過近日回落後,浮息計劃又成為戰場,據市場消息指,曾經有銀行個別計劃息率低至H+1.25厘或以下,但必須是優質大戶,才會獲銀行考慮。現時定息按揭僅提供首年或首兩年鎖息,其後為H+1.3厘,H+1.26厘則適用於全期,長遠而言較首年定息按揭,更為慳息。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0/203100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