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東豪專欄:分析員告白(三)強項

1 : GS(14)@2012-06-06 23:28:1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6/164015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27

蔡東豪專欄:分析員告白(二) 奇遇

1 : GS(14)@2012-06-06 23:28: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5/163983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28

蔡東豪專欄:分析員告白(四)挑戰

1 : GS(14)@2012-06-08 00:33: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7/16404596
2 : reference(1610)@2012-06-08 12:18:39

I didn't work as analyst for long time and I do agree with Choi's comment over the change in industry landscape. Many good analysts become PE managers or in-hse strategists. Most of the equity researches nowadays are more data-oriented rather than actual research.
3 : GS(14)@2012-06-09 14:25:42

2樓提及
I didn't work as analyst for long time and I do agree with Choi's comment over the change in industry landscape. Many good analysts become PE managers or in-hse strategists. Most of the equity researches nowadays are more data-oriented rather than actual research.


其實又唔怪得是咁,現在資訊真是唔難取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60

中環在線:最揚分析員周街走

1 : GS(14)@2012-07-03 22:55: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3/16479941
梁振英上場之日,40萬人上街發表不滿,輸咗畀 CY嘅唐唐見到咁嘅場面,唔知會唔會慶幸自己唔係主角?查實,唐唐真係帶畀香港人好多歡樂,唔係話佢嗰啲捍衞核心價值係最核心嘅核心價值嘅金句,講緊係佢當年倡議自訂車牌。
唐唐04年做財爺嗰陣倡議自訂車牌計劃,等香港市民可以發揮無限創意,好似早排有人買咗個「 AAV」車牌,兩行組合起嚟,似足表情符號嘅笑樣,又有人畀萬七蚊投咗個「 WAKAKAKA」車牌,睇見都開心。
華華翻查自訂車牌拍賣紀錄,發現有人投咗「 BANK」、「 BANKER」、「 CHA1RMAN」等車牌,唔知遲啲會唔會有人整番個「 CE0」、「 CF0」牌嚟炫耀吓呢?
李嘉誠都捧場
證券界亦有位仁兄整咗個自訂車牌,話畀全世界知佢做邊行,佢咪就係瑞信細價股揀股王劉紹文( Kenny)囉,佢架日產 GTR掛住個「 ANALYST」車牌,好鬼揚!睇番運輸署資料,呢個車牌08年以5000蚊底價成交,劉生家住西灣河,瑞信總部喺九龍站 ICC,行開呢條路線嘅車主或司機,可以吓見唔見到呢位出位分析員。
相對嚟講,我哋嘅首富誠哥就比較低調,佢用公司(登記地址係長江中心7樓)登記咗兩個車牌 CKH同 LKS,應該分別代表長實(001)同李嘉誠。誠哥真係支持唐生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45

週日趣 BLOGBLOG 分析員之死: Celifazation

1 : GS(14)@2012-08-19 16:29: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9/16616454

股市唔掂,投行生意插水,自自然然向 cost centre的分析員開刀,但股榮認為分析員其實死於師奶化,即係 Celifazation(字典查唔到,黃子華棟篤笑首創)。
分析員師奶化,最大特徵係集體行動,見高捧、見低踩,轉軚快過 CY。筆者統計今年表現最好及最差五隻股份(市億百億以上),如依照今年初各投行分析員建議,隨時買10次輸足九次。舉個例,今年股價跌了一半的中興(763),年初建議買入的分析員共27位,三位叫沽,12個月目標價26蚊,現價11.24元。華潤水泥(1313)獲20位分析員叫買,冇人叫沽,平均目標價7.84元,剛好是現價的一半。經過大半年,分析員面對現實,紛紛轉軚,國美(493)建議買入比率由年頭67%跌到10%。
唱好的表現差,唱衰的偏偏反其道而行。10位內房分析員,今年初齊齊叫沽爆綠城中國(3900),結果股價年內彈1.36倍,電力股亦令分析員滿地眼鏡碎,年初推薦買入華電(1071)比率只有四分一,結果爆升六成。
利豐日前放榜令市場大跌眼鏡,據聞不少分析員都覺得被「跣」了一鑊,覺得唔係我估錯,係俾管理層誤導,股價冧兩成,德銀等投行隨後立即將目標價狠劈逾三成。利豐收購代價重估收益,瑞銀去年已經質疑,業界對有關會計手法應心裡有數,分析員呻被坤,無疑師奶上身,喊苦喊忽。
一直以為,分析員理應最瞭解公司情況及行業週期,當他們要淪落到見到公司出盈警或業績,才後知後覺降評級、大削目標價,意義何在呢。牛市人人係股神,分析員出報告唱好,只是錦上添花。只有在熊市中脫穎而出,或提前預警,始是分析員應有的態度,將責任推卸在別人身上,只凸顯自己「燒鵝髀價錢,豆腐渣質素」。
頻密轉軚 猶如散戶
同事高明早前寫過一篇文章,今日可借來一用。渣打(2888)在美國出事,美林分析員15日內連出三份報告,先叫人沽、然後話形勢唔清楚,揸住先,隔幾日雙方和解,就叫人追貨。分析員轉軚之急,猶如師奶煲電視劇,昨天說 A角係奸;今天又話係忠;劇情一變,再話「邪邪哋」,情緒被劇情牽著走。大佬啊,我係要分析員,唔係要情緒員。正如高明話齋,分析員穿上西裝,就是要扮識嘢,可否做戲做全套,不要太散戶?
分析員不易做,繫於行業的先天性缺陷,早前有研究指出,平均10份報告中,七份屬唱好,兩份持中性建議,只有一成唱淡,唱好的欠新意,唱淡的得罪客,難怪有料的分析員,通常由 sell side跳去 buy side做芬佬,不會長期留在研究部。分析員唔想死,請唔該開始麻甩化( Malufazation)。
股榮
2 : GS(14)@2012-08-19 16:31:12

師奶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00

彤叔連環沽澳博 分析員稱奇

1 : GS(14)@2012-08-24 11:20:03

唔等錢駛,又沽貨,點解咁傻?      
          
  【本報訊】賭王何鴻燊家族「分產」風波平息一年多,澳博控股(00880)股權突然有異動。何鴻燊老友兼澳博非執行董事鄭裕彤,由本月中起一連8個交易日沽出澳博股份,總涉資近1,000萬元。
連續8日減持64萬股 套千萬
  據港交所(00388)披露,鄭裕彤由8月10日起8個交易日,沽出合共64萬股澳博,平均每日沽出8萬股,平均每股售價介乎15.02至16.32元,套現共993.2萬元;與彤叔豐厚的身家相比,金額微不足道。
  翻查澳博年報,鄭裕彤持有600萬份購股權,分為3批,行使價分別2.82元、7.48元及12.496元,行使限期分別為2019年1月19日、2020年2月27日及2020年9月16日。經減持後,他仍持有536萬份購股權。
  有外資分析員對此感奇怪,「(鄭裕彤)又不缺錢,option(購股權)又未到期。」他認為就算聯想到何家分產亦沒意義,「涉及股份數目太少。」
  不計本身購股權,鄭裕彤本身亦是澳博大股東,他持有澳博母公司澳娛10%權益,以澳娛持澳博54.99%計,彤叔持有約5.5%澳博股份。彤叔與何鴻燊份屬好友,80年代澳娛前股東之一葉漢退股後,彤叔加入,及後由何鴻燊推舉他出任澳娛主席。
  前年,何鴻燊家族鬧分產風波,鄭裕彤當時以「清官難審家庭事」來回應,他又自嘲沒有4個老婆,身家又不及賭王,不擔心自己家族爭家產。

2 : GS(14)@2012-08-24 12:12: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4/16631296
鄭裕彤昨晚透過其秘書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買賣股份係好正常嘅事,唔係睇淡公司(澳博),不會為某一交易作出交代。」
...
濠賭股昨齊造好

外界指出,彤叔減持澳博,主要原因是持股量太微不足道,按現價計,市值只有8500餘萬元,「減持後當零用錢用都好」。
3 : GS(14)@2012-09-12 23:01: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12/18014023
而對於「彤叔」鄭裕彤早前密密沽澳博,蘇樹輝指「股票係要來買賣……你畀嘅option但唔畀佢係唔啱家嘛,好正常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24

青心直說:分析員譁眾保命

1 : GS(14)@2012-10-01 12:21: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7/18025901
獲選《華爾街日報》亞洲最佳分析員的里昂證券之星樂天虎,透過12頁感性多於研究的報告,叫沽比亞迪(1211)。財記朋友即時問我意見,個人看法,此事件發生比亞迪身上,只屬冰封三尺,待一個Trigger Point觸發點而已。今次由城中最早看好該股的分析員因愛成恨,投資者不應感到太意外,反而覺得假如小記可以找到一向看好此股之燈神出來見證憑弔一下,會更覺有趣。
比亞迪欠交代
當然,報告震懾巿場中人之處,又係來自其給予的目標價,一年目標睇0.41元,唔肯齊齊整整畀個齊頭數,似乎要告訴大家該目標價真係有數得計,即係扮科學。
明知市場情緒敏感兼怕嚇,比亞迪竟只以「譁眾取寵」四字回應記者提問,連報告中數據加上斷估的感性評論都懶得反駁,對仍然持貨的蟹民,是否有欠一個交代?我們不擔心股神的十多億元投資泡湯,但一心以為跟風信者得救的小股民,對住單日再跌一成、低處未算低的股神至愛,實在是欲哭無淚!
個人更感興趣的是分析員的動機,雖然里昂證券已被中信證券收購,中信證券亦一舉躍登A組經紀之列,以為可以借里昂走出去開拓業務,但形勢比人強,眼下所見,大如野村證券,為省10億美元開支,連只加入集團年半、業內享負盛名、備受尊敬的DCM債務資本市場阿頭Mark Leahy都要起身,更何況是區區一位年近半百的駐京老外分析員。既然里昂招牌已在手,兩者最重疊的花錢部門乃研究部,中信老闆眼中,最佳老外分析員是否比國人對國情更熟悉,大家心中有數,加上Sell Side Report或多或少都係為生意服務,遇上行業產能過剩,難免感覺陣陣寒意。分析員乘機展示實力與影響力,務求在投行業風高浪急之際,茍存性命於亂世,實也無可厚非。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37

鄭家華:來生不做意國分析員

1 : GS(14)@2012-10-28 09:33:02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1025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報載,意大利法院周一當地時間裁決,六名科學家和一名官員,三年前對拉奎拉(L'Aquila)地震提出的預警不足,導致308人罹難,誤殺罪成,判監六年。全球科學界,無不對此裁決感到震驚,恐怕因學術之名而惹上牢獄之災。學術界更擔心,寒蟬效應之下,從今以後,科學家還敢不敢盡學者本份,就自然災害作出預測,令人懷疑。看來,還是做經濟學家,又或者金融從業員划算。
英女王雖然曾質問過皇家經濟學會成員,為何預測不了2007年的次按風暴,又或者其後的金融海嘯?一眾尊貴的御用經濟學家,縱使無說得出一個殿下滿意的答案,亦無人需要人頭落地。再想想,金融海嘯源頭華爾街,一眾宇宙大帝投行家,花紅照出,就算被辭退的,亦有黃金降落傘相伴。更不要說,前高盛首席執行官保爾森先生,反被委以重任救國,簡直是拜相封候。所以,一眾分析員,又或者股評人,儘管放膽評論。只要今生或來世,不做意大利的分析員,後果還是有限的。
資金繼續流入香港,由上周六到今早,金融管理局共沽出144億港元,共買入18.5億美元。其實,自美國聯儲局宣布推出QE3以來,海外對港元需求持續增加,而亞洲區內其他貨幣,亦出現類似情況。不少人認為,資金流入純因再來一輪QE所致。
但不是太過善忘的話,大家應該記得,上周主要報章的國際版已有報道,法國宣布在下個財政年度,決定把年收入在100萬歐元或以上的富人,徵收不少於75%的入息稅。有否其他歐洲國家跟隨,暫時未見有報道。但既然有人帶頭做醜人,其他財政緊絀的歐洲國家酌量跟隨,又有何稀奇?更甚者,已有歐洲媒體流傳,法國政府可能引入年資產稅。那就是每年向富豪已申報的資產,收取某一個百分比的稅項,簡言之,是政府每年向富豪們收取保護費。
有人以為,富豪最重視賺錢!但對超級富豪來說,身家多一千或幾百萬,並不會改變其生活。相反,已賺取口袋的錢忽然輸掉,卻滿不是味兒。所以,真正的大有錢人關注的,是如何保本。像歐洲現階段或未來可能實行的措施,當地的有錢人那有可能會坐以待斃?不走資的,怎可能對得起歷代祖宗?但美國在迫瑞士一眾私人銀行,交出逃稅美國富豪資料一役,已欠了歐洲各國人情。
假若,歐洲富豪走資美資金融機構,難保花旗政府不會出賣他們,向歐洲各政府投桃報李。而亞洲私人銀行重鎮,即香港和新加坡,自然成為他們走資首選。但原來,新加坡政府早在數年前,跟歐盟互簽條約共同打擊逃稅和洗黑錢,但香港至今仍未加入。除非是傻瓜,歐洲富人的選擇,再明顯不過。
流入香港的資金,是否一定買股票?眾說紛紜!但客觀事實是,剛過去的周一及昨天,恆指皆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由跌轉升。看來恆指克服22,000點心理關口機會甚大。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85

分析員肉麻拉票保飯碗

1 : GS(14)@2013-01-15 00:31: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14/18133093
「在2013年我們將會繼續做到最好,
晴天陰天雨天都守候在您旁邊!」
以上呢句嘢唔係出自CY首份施政報告,而係一間外資證券行嘅地產分析員用嚟拉票嘅電郵內容。財經刊物《Institutional Investor》今個月搞最佳分析員投票,各行分析員出盡法寶,提醒班基金經理投佢哋一票。
《II》每年年頭都搞最佳分析員投票,喺每個國家、行業搵出最佳分析員,舊年喺亞洲區美銀美林最多分析員攞第一,銀行、消費、基建、保險等都係佢哋嘅分析員排第一。
唔睇往績睇service
雖然排第一未必即刻升職加薪,但起碼可以加分,近年投行裁員之聲此起彼落,排名高啲點都可以易啲保住份工。好多buy-side朋友最近收到分析員嘅拉票電郵,主要講番舊年叫過人買乜股,搞過幾多場管理層午餐會呀咁,同議員拉票情況差不多,差在未拉banner話「成功推介乜乜股」!
文首引述嗰間證券行嘅分析員咪落足感情去拉票囉,除咗話常伴左右,仲有「人間有情,請您伸出同情之手幫助我們」,唔知以為係籌款!唔止呢間,一間美資行嘅分析員亦寫得好白,佢話:
「每一票有助我哋喺投行裁員風暴中,遮風擋雨。」
由此可見,呢個排名榜對佢哋保住份工有幾重要。聽buy-side朋友講,佢哋未必投票畀撲中最多股票嘅分析員,事關成年咁長,佢哋叫買嘅股票總有升嘅時候,唔作得準;佢哋反而欣賞嗰啲平日要搵資料時,即刻幫到手嘅分析員。咁又係,容易搵、講嘢靠譜嘅股評人都寧捨受傳媒歡迎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34

阿里季賺105億 拋離宿敵騰訊 分析員﹕「造節」谷數鋪路上市

1 : GS(14)@2014-04-17 10:14:1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7/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傳最快下周一申請在美國上市,集團為了上市前「整靚盤數」,去年連番「造節」谷盈利。據阿里第二大股東美國雅虎昨日公布的首季業績顯示,阿里去年第4季賺104.6億元,按年增加1.05倍。有分析員認為,「光棍節」助阿里推銷,令其季績創新高,有望提高其估值,但第4季純利率沒增長亦值得留意。


內地網購業迎來高峰,龍頭阿里更在去年全力造節,去催谷旗下「天貓」及「淘寶」平台。尤其是在11月11日的「光棍節」,創出33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推動盈利增長之餘,更成為重要的宣傳活動。其後阿里「食過返尋味」,12月12日再在淘寶上搞較小型的促銷活動,勢要在傳統零售旺季谷數。

毛利經營溢利大幅上升

結果,集團成功靠連串節日賺錢,去年第4季純利創歷年季度新高,收入增長66.2%至237.13億元。毛利及經營溢利等指標通通大幅上升,全年總共賺272.88億元(見表)。阿里交出高增長的業績,與主要競爭對手騰訊(0700)比較,已拋離對方一段距離。

網購助阿里純利領放

實際上,騰訊過去憑遊戲收入,令盈利表現較阿里好,但當網上購物盛行後,卻被阿里迎頭趕上。自2012年第4季開始,阿里純利已超越騰訊,此後更是一直領放。單就去年第4季而言,阿里純利比騰訊多54.81億元,增速亦按季錄得70.1%,騰訊因要花錢推廣微信,其第4季純利僅增長1.7%(見圖)。

阿里第4季純利率略跌

雖然阿里盈利增長表現強勁,但有外資行分析員指出,第4季純利率按季略跌0.5個百分點至44.1%,頗為出乎意料之外。「第4季一般會是表現最好的一季,但今次很奇怪地,其純利率不升反跌。」但他稱現時難以判斷阿里是否已過高峰期,始終網上購物的風潮只是起步階段,惟在受到其他競爭對手如京東狙擊下,增長或受影響。

該分析員又指出,假如阿里的估值高達2000億美元,今年的預測市盈率約30倍,即是阿里全年的純利增長要達到70%,才能夠維持此市盈率水平。「若純利只增長50%,其預測市盈率將升至37至38倍,在科網股現時遭人嫌貴下,阿里上市反應未必太好,而增長70%亦不是易事。」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4-04-17 10:14: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7/news/eb_ebb1.htm



阿里傳增表現費 引投行推銷新股


2014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環球科網股遭市場冷待,惟阿里巴巴無懼市,積極籌備上市。據《路透社》報道,阿里最快下周一提交在美國上市的招股書,而集資額估計逾1400億元,勢超過2012年Facebook上市時,所創下的科網企業集資紀錄。集團或為了今次公開招股順利完成,傳提高投資銀行分紅。


用「香港模式」 三分一費用當花紅

據《彭博》報道,阿里計劃以「香港模式」,即是將約三分之一的公開發行費用,以花紅形式分給表現好的承銷團,藉此鼓勵投行積極找生意。美國投行界,一般只得1到2間牽頭行,可從公開招股中分得大部分的佣金。

不過,阿里今次傳以表現費去讓投行競爭。此前,市場已傳出阿里只會付1.1%佣金予投行,與美國平均4.2%佣金差一大截。

騰訊將代理Candy Crush

那邊廂阿里準備上市,這邊廂對手騰訊(0700)積極擴充其遊戲平台內容。集團昨日宣布,將會代理手機熱門遊戲《Candy Crush》,並命名為《糖果傳奇》,透過其微信遊戲平台讓用家遊玩及分享成績,預計將於今年暑假正式推出。
3 : einstein(47504)@2014-04-17 21:22:41

阿里旗下淘寳那麽多仿冒品, 難道不怕被告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