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外賣平臺是不會出局的
來源 | 孟老獅(ID:menglaoshi007)
文 | 孟永輝
近期,有關百度外賣將會賣給順豐的消息不斷出現,如果這件事情成真的話,百度外賣將會成為國內三大外賣平臺的第一家出局者。其實,早在之前百度外賣就傳出過將會和百度糯米合並的消息,最後隨著百度方面的辟謠,市場對於百度外賣的觀察又回到了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
作為繼餓了麽和美團外賣之後的外賣平臺,百度外賣的巨頭背景成為其如今依然在外賣市場活躍的一個主要主要原因。可以說,正是有了百度的這棵大樹,百度外賣才能夠在外賣平臺市場搏殺得血流成河的時候生存下來。在經歷了陷阱頻出的貼身搏殺之後,百度外賣真的會在後“互聯網+”時代成為第一個出局的外賣平臺嗎?我看未必。
市場格局已定,三分天下是最好結果
在經歷了“互聯網+”的資本大戰之後,外賣市場的格局基本上已經確定。美團與大眾點評選擇了抱團取暖,餓了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條件的發展道路,而百度外賣則借助百度平臺的優勢繼續占據這一席之地,而阿里則重拾口碑,試圖也能夠在外賣市場當中分得一杯羹。
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外賣平臺是不會出局的。因為如果在這個時候外賣平臺出局就意味著在O2O大戰直擊投入的成本會付諸東流,分享紅利時刻的出局對於任何一家平臺來講都意味著一個白白將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因此,目前外賣市場的狀態是每一個外賣平臺都會願意接受的。接下來的外賣平臺要做的就是保持現有的優勢地位,不斷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能夠快速地吃到安全、放心的外賣即可。
對於外賣平臺來講,當前整個外賣市場呈現出來的多家平臺互為犄角的狀態是大家都會接受的一個結果。如果有外賣平臺還想要進一步擴大在市場當中的影響力,必須是在堅守當前整個市場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自我的運營能力,挖掘用戶端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或找到新的增長方式。外賣市場當前出現的這樣一種市場狀態與眾籌市場有幾分相似之處,盡管當前的眾籌市場以開始眾籌、淘寶眾籌、京東眾籌這些流量巨頭為主導,但是如果缺少了像聚米眾籌這樣的中小型的眾籌平臺,那麽這個市場將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對於市場長久的發展並沒有太多好處,只有不斷豐富市場類型,外賣市場才能真正充滿活力地發展下去。
對於用戶來講,不同外賣平臺存在於外賣市場當中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有些外賣店鋪會開在某一個外賣平臺上面,但是用戶的口味是多變的,如果外賣市場當中只剩下一個外賣平臺就意味著用戶在外賣市場上的選擇靈活度很低,對於用戶體驗來講不是很好。從用戶的需求來看,外賣平臺當前這樣一種狀態同樣能夠讓用戶的選擇度較高。用戶能夠從多家外賣平臺當中選擇不同類型的平臺來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
因此,在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在外賣市場上存在多家勢均力敵的平臺無論是對平臺方還是對用戶來講都是十分有益的事情。三分天下的局面有利於平臺之間互相彌補彼此的缺陷,用戶也能夠更好地選擇真正符合自己的平臺。
資本和流量的雙重作用,外賣平臺的豐富難以達成收割用戶的目的
對於以資本為主要的外賣市場來講,當前所處的狀態是一個資本和流量都存在的一個存在。在這樣的一種市場存在下,以資本為主導的外賣平臺目的是能夠在市場格局確定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收割用戶,這是資本的逐利性所決定的。從資本的角度來講,市場種類的單一決定了用戶選擇度的減少,選擇度的減少有利於資本收割用戶。
正是由於資本因素的存在,我們才看到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事件的出現,但是外賣市場的主導因素又不單單只是僅有資本決定的,以外賣為切入點的流量競爭同樣是外賣市場的一個主要競爭點。流量元素的加入讓外賣市場的爭奪不再僅僅只有資本來決定的,流量因素同樣決定著整個市場走向。
在資本和流量雙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外賣市場並不會簡單地出現類似於出行市場的混戰到合並,最後收割用戶的狀態。不同的因素加入到外賣市場將會加大外賣市場的影響因素,讓外賣市場出現更多變數。
因此,在資本和流量雙重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外賣市場註定不會出現合並成為一家,然後再收割用戶的做法。而這些外賣平臺背後的公司本來就不具備合作成為一家的基礎和條件,在這樣一種市場狀態下,外賣平臺可能還會保持目前這樣一種多家平臺平分天下的局面。
涉及因素過多,百度外賣不會就此出局
正如上文對於外賣市場本身和外賣市場背後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外賣市場並不是僅僅只有某種或某幾種因素所決定的,而是牽扯到外部市場,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百度外賣非但不會出局,反而還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可能成為未來BAT競爭的一個主要戰場。
外賣市場具有的多重屬性讓它並不僅僅承擔外賣的功能。我們通常情況下,看到的僅僅只是外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外賣平臺可以通過外賣綁定用戶生活。其實,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外賣的一個的相對較為表層的方面。其實,我們看到的外賣僅僅只是一種表現而已,外賣平臺通過外賣可以實現很多除了外賣之外的很多功能和應用。
首先,外賣可以直接切入到第三方支付的領域。我們都知道外賣是一個相對較為高頻到底應用,除了我們日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外賣還會包含其他的一些元素和門類。這種高頻度的使用率讓很多外賣平臺可以借此來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隨後將第三方支付的元素加入到外賣平臺當中,通過外賣來培養用戶第三方支付的習慣,推廣基於第三方支付的產品。
僅僅從第三方支付的層面上來看,外賣平臺就有很大的市場,如果能夠借助外賣再做深度運營,我們可以將用戶的支付與平常的打折券、優惠券、預售卡等諸多元素全部都加入到外賣平臺當中,通過外賣平臺來推廣這些產品。因此,我們看到的外賣平臺僅僅只是一個入口,其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應用將會讓未來的外賣平臺具備很多的金融屬性,對於金融屬性的拓展和開發將會讓我們對外賣市場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應用。
其次,外部技術在外賣平臺的應用可以為未來很多領域找到應用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外賣平臺的應用更多是基於用戶使用習慣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來實現的。外賣市場之所以火爆的一個主要原因也僅僅只是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生活方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外賣市場的火爆只是迎合了用戶習慣的轉變而已,其他技術並沒有在外賣平臺上有太多應用。這顯然並不能夠完全反映外賣平臺的真實情況,未來隨著外賣平臺的技術升級,預計將會有更多的元素在外賣平臺上得到應用,最終讓外賣平臺具有更多的功能點和應用點。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收集用戶在外賣平臺上高頻的使用情況,能夠知道這個用戶的消費水平、消費偏好等基礎畫像,可以給用戶推薦更加符合他的要求的衍生的外賣種類,增加用戶的使用黏性。另外,我們還能夠將用戶在外賣平臺上的數據與其在其他領域的數據實現融合,獲得用戶一種全新的數據庫,借助這個數據庫,我們能夠知道用戶更加精準的特征數據,讓外賣平臺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外賣平臺,而具有了更多其他的屬性。
除了大數據的應用之外,我們還能夠將無人的快遞配送加入到外賣配送的過程當中,通過這種新的技術來提升外賣配送的效率,實現外賣與其衍生領域的共同發展,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找到更多外賣與其他領域的結合點,為未來的無人駕駛、無人配送等技術找到“試驗田”。
以此次傳言的百度外賣與順豐速遞的合作為例,通過兩家實現合作,可以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順豐速運能夠借助它在物流方面的優勢,為百度外賣的平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務,讓外賣平臺的用戶體驗得到提升。而對於順豐速運來講,則可以通過百度外賣打開切入到另外一個新領域的大門,能夠借助百度外賣業已形成的流量優勢,讓快遞業務獲得一個全新的應用。另外,通過外賣這種高頻的應用,快遞服務提供商同樣能夠彌補在攬件和送件空閑期的一個業務,讓業務流程更加豐滿和完善。
第三,百度外賣可以為百度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提供“試驗田”。作為一個用戶高頻使用的存在,百度外賣能夠將百度開發出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應用到實際過程當中,以此來檢驗百度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戶口味。
我們都知道,百度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將發展的目光轉移到了人工智能領域,外賣市場作為一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塊,通過將百度人工智能的成果在百度外賣當中進行應用知道這項新的技術是不是符合用戶需求,用戶會不會買賬。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外賣同樣可以為新技術的應用找到“試驗田”,借助外賣服務找到更多的產品使用者,從而優化和改善自己的產品。比如,我們能夠外賣平臺的地理定位系統為用戶匹配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外賣店鋪,這種定位可能不會單純地按照地理信息來完成,還會加入更多元素,通過這些元素的智能數據運算找到一個更加貼合用戶需求的店,減少傳統時代僅僅依靠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外賣給用戶帶來的不適感。
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外賣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外賣這個功能,而是能夠成為一個新產品的“試驗田”,通過它能夠知道新產品和新功能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戶口味,是不是真正被用戶買賬。百度外賣的這些新的功能讓它不會被邊緣化,反而會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外界對於百度外賣和順豐速運的傳聞並不能代表百度外賣已經成為一個雞肋,而是可以找到基於外賣為原點的更多的發展點。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百度外賣不會因此成為外賣市場的出局者,或許將會在未來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應用的可能性,進而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肩負起更多新功能的“試驗田”。
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外賣平臺是不會出局的
來源 | 孟老獅(ID:menglaoshi007)
文 | 孟永輝
近期,有關百度外賣將會賣給順豐的消息不斷出現,如果這件事情成真的話,百度外賣將會成為國內三大外賣平臺的第一家出局者。其實,早在之前百度外賣就傳出過將會和百度糯米合並的消息,最後隨著百度方面的辟謠,市場對於百度外賣的觀察又回到了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
作為繼餓了麽和美團外賣之後的外賣平臺,百度外賣的巨頭背景成為其如今依然在外賣市場活躍的一個主要主要原因。可以說,正是有了百度的這棵大樹,百度外賣才能夠在外賣平臺市場搏殺得血流成河的時候生存下來。在經歷了陷阱頻出的貼身搏殺之後,百度外賣真的會在後“互聯網+”時代成為第一個出局的外賣平臺嗎?我看未必。
市場格局已定,三分天下是最好結果
在經歷了“互聯網+”的資本大戰之後,外賣市場的格局基本上已經確定。美團與大眾點評選擇了抱團取暖,餓了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條件的發展道路,而百度外賣則借助百度平臺的優勢繼續占據這一席之地,而阿里則重拾口碑,試圖也能夠在外賣市場當中分得一杯羹。
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外賣平臺是不會出局的。因為如果在這個時候外賣平臺出局就意味著在O2O大戰直擊投入的成本會付諸東流,分享紅利時刻的出局對於任何一家平臺來講都意味著一個白白將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因此,目前外賣市場的狀態是每一個外賣平臺都會願意接受的。接下來的外賣平臺要做的就是保持現有的優勢地位,不斷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能夠快速地吃到安全、放心的外賣即可。
對於外賣平臺來講,當前整個外賣市場呈現出來的多家平臺互為犄角的狀態是大家都會接受的一個結果。如果有外賣平臺還想要進一步擴大在市場當中的影響力,必須是在堅守當前整個市場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自我的運營能力,挖掘用戶端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或找到新的增長方式。外賣市場當前出現的這樣一種市場狀態與眾籌市場有幾分相似之處,盡管當前的眾籌市場以開始眾籌、淘寶眾籌、京東眾籌這些流量巨頭為主導,但是如果缺少了像聚米眾籌這樣的中小型的眾籌平臺,那麽這個市場將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對於市場長久的發展並沒有太多好處,只有不斷豐富市場類型,外賣市場才能真正充滿活力地發展下去。
對於用戶來講,不同外賣平臺存在於外賣市場當中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有些外賣店鋪會開在某一個外賣平臺上面,但是用戶的口味是多變的,如果外賣市場當中只剩下一個外賣平臺就意味著用戶在外賣市場上的選擇靈活度很低,對於用戶體驗來講不是很好。從用戶的需求來看,外賣平臺當前這樣一種狀態同樣能夠讓用戶的選擇度較高。用戶能夠從多家外賣平臺當中選擇不同類型的平臺來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
因此,在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在外賣市場上存在多家勢均力敵的平臺無論是對平臺方還是對用戶來講都是十分有益的事情。三分天下的局面有利於平臺之間互相彌補彼此的缺陷,用戶也能夠更好地選擇真正符合自己的平臺。
資本和流量的雙重作用,外賣平臺的豐富難以達成收割用戶的目的
對於以資本為主要的外賣市場來講,當前所處的狀態是一個資本和流量都存在的一個存在。在這樣的一種市場存在下,以資本為主導的外賣平臺目的是能夠在市場格局確定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收割用戶,這是資本的逐利性所決定的。從資本的角度來講,市場種類的單一決定了用戶選擇度的減少,選擇度的減少有利於資本收割用戶。
正是由於資本因素的存在,我們才看到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事件的出現,但是外賣市場的主導因素又不單單只是僅有資本決定的,以外賣為切入點的流量競爭同樣是外賣市場的一個主要競爭點。流量元素的加入讓外賣市場的爭奪不再僅僅只有資本來決定的,流量因素同樣決定著整個市場走向。
在資本和流量雙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外賣市場並不會簡單地出現類似於出行市場的混戰到合並,最後收割用戶的狀態。不同的因素加入到外賣市場將會加大外賣市場的影響因素,讓外賣市場出現更多變數。
因此,在資本和流量雙重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外賣市場註定不會出現合並成為一家,然後再收割用戶的做法。而這些外賣平臺背後的公司本來就不具備合作成為一家的基礎和條件,在這樣一種市場狀態下,外賣平臺可能還會保持目前這樣一種多家平臺平分天下的局面。
涉及因素過多,百度外賣不會就此出局
正如上文對於外賣市場本身和外賣市場背後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外賣市場並不是僅僅只有某種或某幾種因素所決定的,而是牽扯到外部市場,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百度外賣非但不會出局,反而還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可能成為未來BAT競爭的一個主要戰場。
外賣市場具有的多重屬性讓它並不僅僅承擔外賣的功能。我們通常情況下,看到的僅僅只是外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外賣平臺可以通過外賣綁定用戶生活。其實,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外賣的一個的相對較為表層的方面。其實,我們看到的外賣僅僅只是一種表現而已,外賣平臺通過外賣可以實現很多除了外賣之外的很多功能和應用。
首先,外賣可以直接切入到第三方支付的領域。我們都知道外賣是一個相對較為高頻到底應用,除了我們日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外賣還會包含其他的一些元素和門類。這種高頻度的使用率讓很多外賣平臺可以借此來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隨後將第三方支付的元素加入到外賣平臺當中,通過外賣來培養用戶第三方支付的習慣,推廣基於第三方支付的產品。
僅僅從第三方支付的層面上來看,外賣平臺就有很大的市場,如果能夠借助外賣再做深度運營,我們可以將用戶的支付與平常的打折券、優惠券、預售卡等諸多元素全部都加入到外賣平臺當中,通過外賣平臺來推廣這些產品。因此,我們看到的外賣平臺僅僅只是一個入口,其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應用將會讓未來的外賣平臺具備很多的金融屬性,對於金融屬性的拓展和開發將會讓我們對外賣市場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應用。
其次,外部技術在外賣平臺的應用可以為未來很多領域找到應用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外賣平臺的應用更多是基於用戶使用習慣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來實現的。外賣市場之所以火爆的一個主要原因也僅僅只是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生活方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外賣市場的火爆只是迎合了用戶習慣的轉變而已,其他技術並沒有在外賣平臺上有太多應用。這顯然並不能夠完全反映外賣平臺的真實情況,未來隨著外賣平臺的技術升級,預計將會有更多的元素在外賣平臺上得到應用,最終讓外賣平臺具有更多的功能點和應用點。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收集用戶在外賣平臺上高頻的使用情況,能夠知道這個用戶的消費水平、消費偏好等基礎畫像,可以給用戶推薦更加符合他的要求的衍生的外賣種類,增加用戶的使用黏性。另外,我們還能夠將用戶在外賣平臺上的數據與其在其他領域的數據實現融合,獲得用戶一種全新的數據庫,借助這個數據庫,我們能夠知道用戶更加精準的特征數據,讓外賣平臺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外賣平臺,而具有了更多其他的屬性。
除了大數據的應用之外,我們還能夠將無人的快遞配送加入到外賣配送的過程當中,通過這種新的技術來提升外賣配送的效率,實現外賣與其衍生領域的共同發展,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找到更多外賣與其他領域的結合點,為未來的無人駕駛、無人配送等技術找到“試驗田”。
以此次傳言的百度外賣與順豐速遞的合作為例,通過兩家實現合作,可以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順豐速運能夠借助它在物流方面的優勢,為百度外賣的平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務,讓外賣平臺的用戶體驗得到提升。而對於順豐速運來講,則可以通過百度外賣打開切入到另外一個新領域的大門,能夠借助百度外賣業已形成的流量優勢,讓快遞業務獲得一個全新的應用。另外,通過外賣這種高頻的應用,快遞服務提供商同樣能夠彌補在攬件和送件空閑期的一個業務,讓業務流程更加豐滿和完善。
第三,百度外賣可以為百度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提供“試驗田”。作為一個用戶高頻使用的存在,百度外賣能夠將百度開發出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應用到實際過程當中,以此來檢驗百度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戶口味。
我們都知道,百度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將發展的目光轉移到了人工智能領域,外賣市場作為一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塊,通過將百度人工智能的成果在百度外賣當中進行應用知道這項新的技術是不是符合用戶需求,用戶會不會買賬。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外賣同樣可以為新技術的應用找到“試驗田”,借助外賣服務找到更多的產品使用者,從而優化和改善自己的產品。比如,我們能夠外賣平臺的地理定位系統為用戶匹配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外賣店鋪,這種定位可能不會單純地按照地理信息來完成,還會加入更多元素,通過這些元素的智能數據運算找到一個更加貼合用戶需求的店,減少傳統時代僅僅依靠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外賣給用戶帶來的不適感。
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外賣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外賣這個功能,而是能夠成為一個新產品的“試驗田”,通過它能夠知道新產品和新功能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戶口味,是不是真正被用戶買賬。百度外賣的這些新的功能讓它不會被邊緣化,反而會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外界對於百度外賣和順豐速運的傳聞並不能代表百度外賣已經成為一個雞肋,而是可以找到基於外賣為原點的更多的發展點。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百度外賣不會因此成為外賣市場的出局者,或許將會在未來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應用的可能性,進而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肩負起更多新功能的“試驗田”。
如題。
來源 | 秋源俊二(ID:QYJEQYJE)
作者
今天(2017年7月3日)下午樂視爆出一些負面信息,一點也不意外!一方面暴風雨還沒過去,另一方面,早在29號,就有同學和我透露:樂視又會上頭條,而且是關於資金鏈的信息!
看到各路新聞評論,都說樂視將倒閉,賈躍亭將徹底出局。負面歸負面,但我還是要說一句:樂視死不了,賈躍亭可能也出不了局。
現在之所以出現各種很“理所當然”的論斷,主要因為樂視的“男人”逃避危機都跑了,留下了一個“年輕小寡婦”。剛開始大家隨意戲弄,肆意淩虐;一段時間後,大家都膩了,沒有新鮮感,便期待它趕緊死掉得了。
然後現實中,尤其是資本市場,況且是在中國股市,對不起,還真死不了。
一、樂視網基本不會退市、破產清算
首先,有一件事的基本肯定的:目前A股市場基本見不到退市的情況。也就是說,創業板龍頭樂視網,基本不會出現退市、破產清算的情況。賈躍亭目前依舊是大股東,即便接受了城下之盟的168億賣身條約,但它依舊能夠存活。孫宏斌需要樂視網本身的業務嗎?以目前的跡象來看,他只在意兩點:
1、投資相對安全。禁止樂視網繼續擴張,減少現金流出,確保股權投資安全(可能把這168億元當做債權性質更合適)
2、樂視部分地皮。樂視網地皮不少,有不少已經在和融創合作。因此孫宏斌只要確保投資相對安全和獲得土地等資源,況且其介入樂視網本身的興趣原本就不大。所以樂視網死掉退市,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沒有引入其他股東前,賈躍亭基本不大可能出局 。
二、樂視網即便爛成渣子,也比很多國內“殼公司”強
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清楚,不像港股的各種老千股,樂視基本業務面還在。尤其是在國內,樂視有危機,那就業務重組,重新構造上市體系的業務結構,財務業績“大洗澡”。現在樂視影業和樂視致新(電視機)業務,就沒註入到上市公司。
說句實話,賈躍亭如果把價格放低點,低價註入資產給上市公司,新樂視就呼之欲出。為什麽現在沒有呢?原因很簡單,賈躍亭不想便宜中小股民,讓他們享受實惠。
做個簡單的比方,單論公允價值:樂視網值100塊,樂視影業值20塊,樂視致新值30塊。正常情況下,由於業務之間有一定的協調性,當賈躍亭把樂視影業和樂視致新,註入樂視網,會算100塊,那麽重組後的公司100+20+30+溢價20,最後樂視網值170塊;但是很多大股東貪婪,想把業務賣個高價給樂視,作價100,賣給樂視網,損害小股東的利益。
國內這樣的重組很多,很多甚至最後炒到250塊。反正大股東走了,坑小股民無所謂的。說白了,就是貪婪。
我們現在假設,賈躍亭把樂視影業和樂視致新,做價40塊賣給樂視網,中小股民肯定非常樂意。股價開盤,上來就跌停,你自己信嗎?我們不會信賈躍亭這麽低價註入,為什麽?賈躍亭寧願把易到賣給什麽破基金,也不賣給周航,就是最好的證明。
寧贈友邦,不與家奴,這類思想,禍害國人啊。重組牌,完全可以打,說樂視會死掉?我看言之太早。賈躍亭出局,我看未必,他只是不願意做出讓利行為而已。
三、即便最後賈躍亭個人破產了,樂視也死不了
就算賈躍亭出現類似德隆因為抵押,最後徹底完蛋了的狀況,也沒有多大事。樂視網死不了。
看看當年德隆三架車——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股份,現在依然在股市活的好好的,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大股東換人而已。何況德隆和樂視有區別:德隆是把錢投入到三架車,推高股價,結果小股民當了接盤俠,是一場金融零和博弈遊戲;
而樂視控股不是,樂視汽車、樂視手機和樂視金融,都可以像易到那樣賣錢(即便不賣錢,也至少承擔債務,集團甩掉包袱),因為他們有產品,有牌照,有實際研發工作,產品爛與產品未成型,和投入金融零和博弈,是兩碼事。
最壞的結局可能就是:賣完資產,賈躍亭發現錢不夠還債務,不過這個概率不大。因此即便這個樂視死了,它最多也就是換個大股東,新樂視來了。何況賈躍亭還有很多牌可以打:
1、賣掉汽車業務
2、賣掉手機業務
3、賣掉金融業務
4、出讓樂視影業、樂視致新大股東
5、徹底賣掉樂視體育
6、賣掉樂視網大股東地位
現在樂視只是賣了一個易到,緩解壓力很大。賣掉上面這些都不夠賈躍亭還債務,你自己信嗎?
那麽,最近負面層出真正的原因是什麽呢?
無他,賈躍亭貪婪而且不認輸!除此之外,利益相關者還沒有動手而已。直白點說:孫宏斌目前在逼迫賈躍亭讓出更多籌碼。
你能夠相信投入168億的孫宏斌會讓樂視這麽亂下去,不聞不問?利益相關者,就不反抗一番?樂視死不了,炒股票的樂視粉,見你說樂視負面,都會噴“小編就是傻逼”,更何況是這樣的重大利益相關者。
因此,從利益角度分析,最近一系列樂視負面,更多是樂視內部鬥爭的結果,而不是樂視本身要倒閉破產的征兆,賈躍亭的債務危機,更是不妥協不想讓步的表現,而不是他要出局的征兆。
賈躍亭如果最後出局,那也是魚死網破的結果,而在資本市場,大家都是掙錢的,目前的鬥爭的也是為了錢,只是階段不一樣而已。情況危機的時候,國共都可以合作,何況是掙錢的事情,只是掙多掙少,蛋糕分多分少而已。
說到底,說樂視倒閉?遠著呢!賈躍亭出局?目前他還沒有賣籌碼而已,出局概率微小,對比之下,孫宏斌更容易出局。最近所謂的負面,更多是樂視內部鬥爭的結果,不是倒閉的征兆。
(截圖來自公眾號:LateNews by 小晚)
翻一翻2014年的樂視政治危機,那時候都還沒死掉;現在一個財務危機,就可以讓樂視死掉?大哥,這是在中國,而且是21世紀,不是史玉柱的90年代的巨人,缺乏融資渠道。不要忘了,樂視是上市公司。
註:剛剛看到信息:賈躍亭這筆被凍結的資產,源於收購酷派股權的24億資金,該筆收購采取內保外貸(來源財新報道)。據了解,目前樂視是酷派實際控制人,也持有TCL 一部分股份,這些都是可以賣的資產。說了樂視倒閉、賈躍亭出局的人,多半是不了解情況,當然不排除融創方面請的喉舌,目的則在逼迫賈躍亭讓出更大份額蛋糕。
作為國內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的第一梯隊, PPTV的實力到底能不能撐起它的野心?
來源 | 讀娛(ID:yiqiduyu)
作者 | 風間澈
北京時間12月23日晚20點,西甲第17輪上演舉世矚目的國家德比,巴薩客場對戰皇馬,梅西C羅狹路相逢,兩大巨星碰撞,賽事一觸即發。
PPTV開十路解說直播西甲卻淪為笑話
皇馬上賽季在主場2比3負於巴薩,本賽季初的超級杯中雙殺巴薩。這是第237場正式比賽交鋒,已經落後巴薩11分的皇馬背水一戰,蘇亞雷斯首開紀錄,梅西點球擴大比分,比達爾鎖定勝局,最終皇馬0-3負巴薩,過程跌宕起伏,分分鐘扣人心弦,堪稱一場精彩絕倫的體育盛宴。
然而賽程剛開始沒多久,網絡上卻到處都是吐槽PPTV直播國家德比的評論:
網友的不滿吐槽分為兩種:
1、付了錢卻在直播時卡到無法觀看。
2、付款不成功不能觀看。
能成功收看的觀眾只能勉勉強強靠西班牙語看個雲山霧罩。
據悉,2017-2018賽季,為了推進付費直播,西甲的轉播只能在PPTV看到,電視臺再也沒有直播權。簡而言之,今年如果想要收看西甲,那只能乖乖的交錢給PPTV。
這次為了轉播西班牙國家德比,PPTV傾其全力,提供給球迷十路直播信號,其中九路是收費的,唯一免費的信號是西班牙語的原音解說。
十路直播信號中,中文解說共有五路,分別是董路/李鑫、詹俊/張路、婁一晨/劉越、蘇東/王濤(在伯納烏現場)、申方劍/孫雷。此外還有另類的美女解說、上帝視角、現場氛圍、英語解說,陣仗和架勢都拉的很大,規模也是網絡體育賽事直播中罕見的。
但萬萬沒想到,直播當中掉鏈子,宕機到無法觀看,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PPTV原本想要露一手卻變成了丟一醜。
作為國內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的第一梯隊, PPTV的實力到底能不能撐起它的野心?
PPTV的體育版權擴張歷程
早在2015年起,PPTV就依托母公司蘇寧集團的強大資金支持,一步步拿下了西甲、英超、中超、亞冠等90%熱門賽事的獨家媒體版權,成為國內最全面的體育內容平臺,版權價值超過百億。
甚至在2017-2018賽季,PPTV歷史性地集齊歐洲五大聯賽全部版權,集中超、亞冠、俄超、荷甲、歐冠、歐聯杯等熱門足球賽事,還有UFC、WWE、乒乓球、羽毛球、斯諾克、網球等綜合性賽事,這些轉播權的獲取,有些是與聯盟直接洽談的,有些是由體育媒體公司分銷所獲得的。
曾在體育賽事轉播上掌握絕對話語權的CCTV5,在版權上的壟斷地位被徹底的打破,PPTV作為一個後來居上的競爭者似乎以互聯網新媒體的姿態掌握了話語權。但這些版權並沒有立刻水到渠成的為PPTV建立網絡體育賽事直播的新秩序,而是把它拽入了與“體育直播先行者”樂視爭奪版權的戰役中。
pptv與樂視廝殺因對手意外出局不戰而勝?
2017年之前,體育直播網絡平臺一直以來由樂視,PPTV和騰訊體育三足鼎立,而騰訊體育又主攻籃球直播,因此,大部分體育賽事版權的爭奪戰,都在PPTV和樂視體育之間展開。
2015年,樂視買下了121項頂級比賽版權,實現平均每年4000場的賽事直播,涵蓋了足球、籃球、網球等賽事,其中75個項目為獨家版權。
PPTV不甘示弱,同一年也宣布以每年5000萬歐元拿下西甲五年獨家轉播權,試圖靠這張黃金王牌及其他賽事獨播版權與樂視分庭抗禮。
雙方的版權爭奪戰愈演愈烈,撒錢PK賽一觸即發,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樂視體育為了和PPTV爭奪英超的轉播權,將合約的價格從100多萬美元擡高至1100萬美元,而且是由樂視和PPTV分享。
孫宏斌在融創2016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坦言:2016年樂視體育花費13.5億元購買版權,但只收回了5000萬元投入,為了中超一年虧損13億元。
前兩年還像割韭菜一樣一茬兒一茬兒收割版權的樂視轉瞬就因為財務危機開始丟城失地,在亞足聯中斷了和樂視的合作之後,中超聯賽的轉播權也被樂視放棄了。PPTV此時變成了最大的贏家,對手意外出局讓它不戰而勝,不僅接盤了中超,也一並將樂視的霸主的地位接過來,坐上了體育賽事直播的第一把交椅。
然而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樂視雖然大勢已去,但是口碑卻長留心中,這次國家德比,網友diss PPTV的同時,開始緬懷樂視:
但這依舊擋不住PPTV的漁翁得利,進入12月,PPTV聚體育實現了用戶數破1200萬,日活用戶持續破百萬。
體育賽事直播的第一把交椅,PPTV暫時坐上了,卻未知是否能坐穩,以及坐多久。
PPTV能否擔得起付費體育賽事的未來?
西甲直播宕機的背後,直接暴露的PPTV作為一個網絡直播平臺的短板。
1、硬件根本上,無力負荷用戶數量沖擊。
2、畫質一直被詬病,清晰度堪憂。
除了硬件上的毛病之外,PPTV作為暫時的賽事直播第一大平臺,目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變現困境,這關系著付費體育賽事的未來。
天價買版權的熱潮已經慢慢開始退卻,天價版權應該獲得的天價收益對於PPTV還是遙不可及。
樂視的慘痛經驗已經提醒過PPTV,天價版權的下一步就是直接變現,如何變現則是一個難題。國內沒有觀眾付費的基礎,本來23日晚巴薩對戰皇馬應該是PPTV試水收費的里程碑之作,但是由於服務器的宕機,潦草收場,這一次傷害新用戶的體驗也將作為一次遺患,損傷著PPTV直播的口碑。
PPTV在變現的道路上,付費模式還在摸索之中,除了搭建用戶分層、付費分層體系,如果想殺出一條血路,以目前國內的形勢,有三個方向可以嘗試:
學習騰訊體育先進攻增值服務。服務包括:多視角、藍光無卡頓畫質、球星單路信號、上帝視角、配音與原聲解說切換、免廣告以及點播服務。
分發渠道的拓展:與各大電視廠商和電視盒子合作,占領千家萬戶的電視機。目前為止,康佳、小米、飛利浦、極米、酷開、夏普上線了PPTV的體育頻道專區,接下來就是更深更廣的鋪開,分發渠道的拓展將有助於PPTV觸達更多的用戶,實現優質內容和優質用戶的積累過程。一旦形成收視習慣,就為付費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礎。
生產自己的電視機。樂視體育曾經幫助樂視智能電視直接變成購買力,PPTV背後的大樹是蘇寧,一旦成為拳頭產品,整個產業鏈的行業助力將發揮巨大的威力。
結尾:用戶對體育內容的收視和消費時長比例,顯示出對體育內容的需求屬於剛需,用戶粘性更強,成為付費群體的可能性更高。體育直播是一片藍海,PPTV在這個領域里雖然“大”,但是還沒有到達“精”的程度。百億版權雖然在手,但是都有時限,如果不能及時的變現,留住用戶,那市場朝夕變幻,很可能機遇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