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uszd.html
在新股、次新股中,多數我都看不到令人信服的能夠賺到真金白銀的證據,雖然他報表業績可能年年增長。
但有幾個我看到確實過去它賺了大錢,當然不能保證他未來也能賺。
他們是:神冠控股、中國高精密、微創醫療、奧博控股,當然還有我喜歡的銀基。
如果其中有跌倒15倍pe的,我會很感興趣。
其他的要麼幾乎沒賺錢,要麼賺得很少。
明年的投資應該放在什麼方向上呢?除了繼續持有目前的投資,
還有幾個備選
1 醫藥。由於藥品降價因素,導致估值回落不少。作為一個整體,我感覺醫藥股是未來許多年增長最明確的。但是好公司好像多在A股,不過其估值也太高。港股準備以後挑幾個做一個組合降低風險。
目前的考慮是:微創醫療、中生製藥、東瑞製藥、羅欣藥業(這個疑問大些,關聯交易、分紅少)。
再加一個四環醫藥觀察,好久沒看,跌不少了。
神威藥業以往財務非常好,但我對中藥注射液實在不敢相信,感覺都是些騙人的東西,沒一個能夠通過國際檢驗和認證的。
醫藥股的好處是作為一個整體,增長確定,風險很小。但單個股票風險很大。所以我不會費心思去挖掘最好的,而是找一組類型不同比較好的。
2 服裝。像旭日企業、漢登,以及最近的李寧等。不過其中有些品牌似乎實在太老了。流行服飾似乎存在老公司競爭不過新公司的情況(審美疲勞),美邦等可能會吸引許多旭日、佐丹奴之類的目標用戶。總體看不如醫藥吸引力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uuwn.html
港股許多小公司一旦報表盈警,股價當日就會大跌。此類公司業績變幻莫測,如果一定要做,必須做好業績追蹤工作。
我覺得一個比較好的手段是在谷歌搜索 「公司銷售」,「公司同店」之類的關鍵詞,如果發現高管說最近季度雙位數增長之類,可以比較放心。如果不說增長,光說其他,再樂觀也要小心。
如果找不到任何高管言論,基本上就放棄了。沒有言論往往暗示前景不妙,如果業績很好一般人都會憋不住講出來,因為高管也樂於公司股價上升的。
這經驗往往對有名的大中型企業也適用。我感覺這經驗比僅僅根據roe、毛利率、護城河猜測、行業前景之類的指標靠譜得多。
當然,你還得同時參考當前估值是否便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uty1.html
今年幾個行業出現的前景不妙的現象把相關公司估值打下來,很可能提供一些機會。我需要等到中報甚至年報出來,看看最終的影響如何,現在需要的是耐心。
1 醫藥。這個不用說了,主要是藥品降價問題。
2 所有工業製造業,特別是OEM企業。勞動力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許多公佈報表的公司已反映了這個問題,比如隆成集團,其他觀察的公司包括龍記、海天國際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vri3.html
羅欣藥業剛剛公佈半年報。增長率雖然相對歷史顯著降低,但收入增長49%,利潤仍然增長20%。似乎看起來不錯。
但仔細分析發現,收入中關聯交易佔31%(去年同期22%),去掉關聯交易,實際收入僅增長14%。分析歷年情況,似乎關聯交易佔比越來越多。
考慮到關聯交易是許多公司調節利潤的手段,我不得不懷疑他。
如果它半年報明確告知收入增長主要由關聯交易增長引起,我會對他放心很多。可惜他似乎有意誤導。它說
:營業額的增長主要由於高附加產品推出,強化產品組合 、加速網絡建設提高佔有率。完全不提最重要的關聯交易。
企業總是存在問題的,但有些問題我可以忍受,比如銀基的出口轉內銷,反正市場在那裡,用什麼名目無所謂。
再比如金界的歷史上的應收賬款的會計處理,我知道他是很可能受騙了,難以回收了,但對未來不會產生實質影響。
但我對羅欣這種是非常警惕的,因為無法判斷真實收入,特別是他刻意隱瞞,加上分紅少,老是想配股(一直沒通過證監會批准),這種信號是極其危險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wb7d.html
真金白銀的教訓,一輛S600的教訓。
李寧和動向的中報已經公佈,應該說股價早已經反應了這個預期,這也是今年小兵需要重點學習和總結的地方。
以下通過4個方面說明中國體育服裝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未來只有上漲一條路了,特別是李寧。
1)實際調研。
2)阿迪達斯的回顧。
3)訂貨會的信息。
4)高管增持和公司回購。
1)實際調研
根據小兵的調研,李寧動向的實際單店銷售並沒有明顯下滑,李寧應該是低單位數的增長,動向基本持平或稍有低單位數的下降。安踏是高單位數增長,匹克3季度促銷力度大,同店增長應該大大超過15%。
李寧和動向都在回購,但動向的庫存問題要嚴重很多,由於庫存嚴重,2011年動向大幅度的降低新品訂貨量。
2)阿迪達斯的回顧
而庫存的影響究竟會持續幾個季度,不得而知,只能簡單的推斷。
阿迪達斯在2008年巨資贊助奧運會,並且大量鋪貨,樂觀的預計當年銷量可增長100%。但卻被李寧釜底抽薪,多數人還以為是李寧贊助了奧運會。阿迪在09年不得不面對庫存問題。
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銷量增長:
2008:50%
2009:-16%。
2010上半年:-16%。
2010-3季度:10%。
2010-4季度:25%。
2011-1季度:36%。
3)股價,訂貨會,公司經營
阿迪達斯經過了2009年全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的下滑,在2010年3季度開始恢復。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是起始點,而2010年3季度重回增長軌 道,衰退期大約是7個季度。如果從李寧2010年3季度的換標開始,李寧要到2012年2季度才能走出低谷。2012年7月27日,倫敦奧運會上,李寧贊 助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射擊隊這些中國金牌大戶,也會刺激國人購買李寧服裝的熱情。
通常股價會提前6個月反應公司經營狀況,不得不佩服,港股尤其靈敏。而體育服裝由於訂貨通常提前3~6個月進行,股價可能會提前9~12個月反應公司的經營狀況。
李寧股價在2010年4月份達到高點,而李寧2010年9月底結束的2011年1季度訂貨只有低單位數的數量上漲,2011年12月底結束的2季度訂貨會出現低單位數的數量下降。可見李寧的股價提前5個月反應了訂貨會的情況。
也就是李寧股價提前9個月反應了李寧實際經營情況。
重新整理一下思路:股價提前5~6個月反應訂貨金額,訂貨金額提前3個月反應銷售情況。從而股價提前9個月反應李寧實際經營情況。
如果李寧在2012年2季度(4月份)走出衰退,那麼股價應該在2011年7月份前後觸底,然後開始反彈。
實際上李寧2012年第一季度訂貨在昨天結束,訂單數量實現低低單位上漲,訂單金額實現中單位數上漲。
所以小兵的結論是:2011年7月15日至今,李寧股價一直徘徊在8.3~9元之間的窄幅區間,實際上是在築底等待2012年第一季度訂貨會,等待2011年中報公佈,等待轉機。
4)高管增持和公司回購
沒有人比高管更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張志勇7月份表態,李寧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8月份李寧高管紛紛增持股票,中國動向回購註銷股票。時機選的比匹克強多了,匹克老闆增持的股票,被套牢了50%左右。
總結:2011年7月~9月,股價築底,而2011年12月公佈的2012年2季度訂單金額如果能取得高單位數增長,將對這個底部進行確認。
李寧,大底已成,好日子開始了。動向也差不多。
這是小兵用真金白銀交的學費。
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港股走強,如果熊市到來,還得跌,再跌50%。
小兵會堅定持有匹克李寧動向,那麼艱難的日子都挺過來了,絕對不能在好日子到來之前下車。等到體育股估值重回15~20倍PE,再說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wavt.html
做個記錄
當地時間8月15日,巴菲特出現在美國公共電視台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巴菲特說:"上週一,我們在股票市場的買入資金超過2011年的任何一 天。"巴菲特所提及的"上週一"--8月8日,便是美國主權信用被降級後的首個交易日,華爾街三大股市悉數暴跌,其中道瓊斯指數重挫634.76點,跌幅 達到5.55%,成為自2008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此前--8月11日,巴菲特對美國《財富》雜誌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新的衰退正在臨近,他正利用市場大跌機會入場低吸。巴菲特還說,"跌得越厲害,我買得越多。我們正在入場。"
一些投資者至今也不明白,在股市大漲、許多人紛紛追漲中,為何總不見巴菲特的身影;而每當市場大跌,在低位成功抄底的為什麼總是巴菲特。
--正確的投資觀。巴菲特有一句經典的投資名言:"當別人貪婪時你需要害怕,但別人害怕時你需要貪婪"。在本輪股市下跌中,許多投資者被暴跌嚇出一身 冷汗,一時間看不到股市的希望和未來。但巴菲特正好相反,在多數人感到恐慌之時,他並不認為"新的一輪衰退"將會到來,他說,"股票價格越低,我越會買, 我們就是做這個的。"與多數人反向思維,樹立正確的投資觀,正是巴菲特屢次成功抄底的秘笈之一。
--良好的執行力。有些投資者經過股市多年的磨礪,也總結出了不少成功經驗,樹立了正確的投資觀,不再追漲殺跌,但卻時常錯過機會,最終收益不大,原 因之一便是執行力不夠強,沒有把正確的投資觀落實到實際操作中,而是"想法歸想法、操作歸操作"。而巴菲特的特點是"言行一致",怎麼說就怎麼做。在接受 《財富》雜誌採訪時巴菲特說,美國經濟不會出現二次衰退,現在已出現抄底良機。就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前後,正趕上股市大跌,巴菲特大量買入股票並告訴 《財富》執行主編安迪·賽維爾,他沒有因市場大跌而自亂陣腳,反而正在利用市場動盪機會逢低買入。
--難得的平常心。借市場大跌抄底絕對需要勇氣,因為每次大跌後,市場不會告訴投資者"底在哪裡"。正因為如此,不少投資者都擔心大跌後仍將大跌,所 以在大跌後不僅不買入反而賣出股票。巴菲特敢於在市場大跌後買入股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平常心。巴菲特抄底買入股票後從不指望它會在短時間裡出現大 漲,也不奢望買入的股票個個都能帶來可觀收益,而是在理性操作的同時,做好兩手準備,積極應對。
巴菲特之所以能在眾多投資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投資大師,除了會挑選品種外,還與成功抄底密不可分。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經歷過無數次股市暴跌,也把 握了無數次抄底機會。最近一次成功抄底是在上一輪金融危機暴發前後。2008年10月,雷曼銀行破產後1個月,巴菲特乘機宣佈,其掌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收購價值30億美元的通用電氣股票。巴菲特說,儘管美國經濟極其糟糕,但他正購買美國股票並期待股市長期上漲。結果,從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 道指完成了一輪最高漲幅達125%的超級牛市。在經歷了成功抄底和隨後大漲之後,巴菲特再次滿載而歸。
巴菲特本次抄底,最終能否像上一輪抄底那樣大獲全勝,還需要時間檢驗。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在之前買入股票的所有投資者中,巴菲特極低的建倉價格已為他日後勝出奠定了紮實基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x6gx.html
由於本人持有較大倉位,可能分析有偏向,敬請注意。
中國民航信息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公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家GDS公司分別是歐洲的Amadeus、美國的Sabre、Travelport和中國的中航信(Travelsky)(http://caac.people.com.cn/GB/114173/10564589.html)。
其中,僅歐洲的Amadeus是上市公司,其他目前都是非上市的(Sabre好像以前上市過,是不是後來私有化了?)。
Amadeus財務見http://investing.businessweek.com/research/stocks/snapshot/snapshot.asp?ticker=AMS:SM,過去幾年的利潤為
07年202.2, | 08年183.5, | 09年272.5, | 10年59.2,單位百萬歐元。 |
10年可能發生了點意外,就以09年最高盈利算,用今日市值5.8b(58億歐元)除,其pe為21。
相比之下,中國航信在業務穩固增長的情況下,靜態pe才10倍,大家不覺得太便宜了嗎?
(注意該公司是母公司,因此是粗略比較。「西班牙馬德里 2011年8月3日-- Amadeus IT Holding(以下簡稱Amadeus)宣佈了其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財務業績。Amadeus IT Holding是Amadeus Group的母公司,後者是全球旅遊行業領先的交易處理商和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http://www.traveldaily.cn/article/53038.html)
其他幾個不上市是否說明是塊寶捨不得上市?
有個風險喊了很久了,就是世貿後開放航空分銷領域可能引來國際競爭(http://news.carnoc.com/list/43/43099.html),但這麼多年下來似乎並未產生影響,看樣子中國政府還不願意把這一塊讓出去。
下文是最新的發展,可以看出中航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就是現在還有很多沒做好的事)
http://www.traveldaily.cn/article/52927_1.html
另外一篇背景介紹,印度的教訓要吸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691930100oyo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xbc9.html
你能看出來嗎?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8e6020100vcam.html
附:臨時股東會交流紀要
Q1、中期利潤增速大幅低於營業收入的原因?是階段性還是長期的問題?
A:由於公司採取的是市場份額優先的策略,做了比較大的市場投入,加上成本的上漲,導致了盈利增長速度低於收入增長速度。利潤增長速度低於收入的這個問題應該是階段性的。
Q2、公司空調產能現狀及未來的產能擴張目標?行業會否出現產能過剩?
A:公司目前的產能在3000多萬台,目前的產能利用率是滿負荷狀態。產能擴張將根據市場需求確定。
Q3、行業的市場需求是否可以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會否在某個階段出現下降?
A:鑑於房地產調控、經濟減速的影響、海外需求波動等因素的影響,空調市場需求的增速會降下來,可能是平穩增長,也不排除某個階段會出現下降的可能性。
Q4、公司發展面臨的可能風險及應對策略?
Q5、出口與內銷毛利率差異比較大的原因?
Q6、耐用品行業的估值比較低,價格、銷量、費用下降等驅動因素變化的可能性?
Q8、 公司成長的空間及階段性目標?成長空間的極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xsyr.html
我不會考慮的一些解釋因素:
要證明一家公司沒問題,需要很強的證據,絕不是看看報表年年增長就行的。
不過有些人好像正好相反。
帕馬拉特 Parmalat 是典型的意大利家 族式企業集團,在全球30個國家開展業務,共擁有3.6萬餘名僱員,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並一度被視為意大利北部成功企業的代表。但是一週前,帕馬拉特 還是意大利最大的乳品巨頭,轉眼之間,爆炸新聞接二連三:其資產負債表出現了143億歐元的黑洞;公司提出破產保護申請;帕馬拉特股票急劇波動直至最終停 牌;司法、財政機構迅速介入;債權人公開宣佈追討投資;創始人兼公司董事長卡利斯托•坦齊鋃鐺入獄…… 短短2周多時間,號稱牛奶帝國的帕馬拉特就終結了它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