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証券及負責人員處理電訊盈科股份交易違規遭譴責及罰款共130萬元
1 :
GS(14)@2010-08-29 18:23:13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rvlet?docno=10PR100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對中南証券有限公司(中南)及其負責人員鄭惠忠(男)及吳貴初(男)(註1)作出讉責,指中南、鄭及吳在處理有關電訊盈科有限公司(電訊盈科)股份的客戶指示時,沒有遵守證監會的《操守準則》(註2)及《內部監控指引》(註3)的規定。
證監會同時向中南罰款800,000元,鄭及吳則分別被罰款250,000元。
電訊盈科按法院頒令於2009年2月舉行股東大會;本案所涉及的客戶指示,均在緊接該大會前的一段期間內接獲。
證監會發現,2009年1月13日至16日期間,中南分別從132名客戶接獲合共132個電訊盈科股份的單一手買盤,但中南收到上述各買盤後並沒有逐一盡快執行,反而將當中123個買盤集合成為多個較大額買盤後才執行(註4)。
此外,中南沒有妥為記錄客戶的買賣指示,因而無從確定該123個買盤的次序,致令買盤無法盡快及公平地分配入有關客戶帳戶內(註5)。具體來說,證監會發現:
[ul][li]大部分相關盤紙上蓋有兩個相同時間印章,以致未能辨別買盤的接盤時間和執行時間;及[/li][li]就2008年12月30日至2009年2月3日期間所接獲的電訊盈科股份買盤而言,中南沒有備存客戶與客戶主任及客戶主任與交易人員之間的電話談話的錄音紀錄(註6)。[/li][/ul]
中南沒有制定和維持適當的政策及程序,以確保備有清晰全面的紀錄作審計用途、客戶的買賣盤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處理,以及在所有情況下,中南都符合有關處理買賣盤的規定(註7)。
鄭及吳當時負責監督中南的交易運作,因此應就中南的缺失直接承擔責任。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備存買賣盤的紀錄及盡快執行客戶指示這兩項基本規定,都是為著保障客戶及整體市場的利益而設立。整體來看,中南的有關缺失顯示其行為取向遠低於香港經紀行的應有水平。"
證監會在決定罰則時,考慮到中南自證監會展開調查後,並未採取任何補救行動加強內部監控系統,此外,證監會亦考慮到中南以往曾就內部監控缺失遭受證監會紀律處分(註8)。
中南、鄭及吳在獲知證監會擬作出的紀律處分決定後,向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上訴審裁處)就證監會的紀律處分決定提出覆核申請,但申請在訂明限期過後一天才提交。
上訴審裁處今天駁回中南、鄭及吳要求將提出覆核申請的限期延展的申請,故此,中南、鄭及吳就證監會的紀律處分決定所提出的覆核申請因逾期提交即告無效,證監會施加的懲罰亦因此全面有效(註9)。
完
備註:[ol][li]中南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受規管活動。鄭及吳均獲發牌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2類(期貨合約交易)受規管活動。[/li][li]《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或註冊人操守準則》[/li][li]《適用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註冊人或持牌人的管理、監督及內部監控指引》[/li][li]《操守準則》第3.1段規定,持牌人應盡快依照客戶的指示執行客戶的交易指示,第3.5段則規定,不可以方便為理由暫緩執行客戶的交易指示。[/li][li]《操守準則》第3.3段規定,持牌人或註冊人應確保其代表客戶執行的交易,能夠盡快和公平地分配入有關客戶的帳戶內。[/li][li]中南的電話錄音系統以人手操作,職員可選擇是否將某次電話談話錄音。此外,中南的交易運作程序亦無規定必須將客戶主任與客戶之間的電話談話錄音。中南沒有備存有關電話談話的錄音紀錄,違反了證監會《操守準則》第3.9段,以及證監會2004年11月25日就電話錄音規定致持牌法團的通函所載述的要求。[/li][li]中南違反了《內部監控指引》第Vll章第6及8項指引。[/li][li]中南曾被證監會罰款700,000元,理由是中南未有設立適當或足夠的系統來保障客戶資產,也沒有制訂有效的程序,確保客戶的證券不會被挪用。詳情請參閱證監會
2008年11月12日的新聞稿。[/li][li]上訴審裁處的裁定載於其網站(
http://www.sfat.gov.hk/english/determination/AN-6-2010-Determination.pdf)。[/li][/ol]
2 :
GS(14)@2010-08-29 18:23:28http://www.sfat.gov.hk/english/d ... 0-Determination.pdf
證監會譴責華富嘉洛證券有限公司及其負責人員並罰款共130萬元指華富嘉洛證券處理內地客戶帳戶時出現內部監控不足-華富國際(0952)
1 :
GS(14)@2011-05-22 12:57:54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1PR51
如需存檔以供日後參閱,可右按 此處 並選擇 "將檔案另存至..."或"Save Target As..."
2011年 5月 19日
證監會譴責華富嘉洛證券有限公司及其負責人員並罰款共130萬元指華富嘉洛證券處理內地客戶帳戶時出現內部監控不足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對華富嘉洛證券有限公司(華富嘉洛證券)及其負責人員趙進傑(趙)作出譴責,並分別罰款1,000,000元及300,000元,指華富嘉洛證券處理內地客戶帳戶時出現內部監控不足(註1及2)。
證監會的調查發現,華富嘉洛證券在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間,處理於內地的代理人所轉介的279名內地客戶的證券帳戶時,內部系統及監控措施有不足之處。
以下是證監會調查發現的事項:
華富嘉洛證券的職員為若干內地客戶簽署開戶文件,但事實上他們從未見過有關客戶;
華富嘉洛證券未有偵察到,有11名內地客戶以一名未領有牌照的內地代理人的辦事處地址作為通訊地址;及
華富嘉洛證券准許內地客戶將款項存入華富嘉洛證券一名僱員在內地開立的個人銀行帳戶內,以便將款項從內地轉帳至有關客戶在香港於華富嘉洛證券開立的帳戶。
因此,華富嘉洛證券不僅沒有遵從證監會的《操守準則》訂明的"認識你的客戶"程序,而且沒有訂立《操守準則》所規定的適當措施保障客戶資產(註3)。
由於趙在關鍵時間是華富嘉洛證券內地業務運作的負責人,並且負責執行相關程序,趙須為證監會調查所發現的上述內部監控不足,承擔主要的責任。
證監會決定上述紀律處分時,已考慮到以下因素︰
華富嘉洛證券及趙表現合作,願意就上述違規事項承擔責任;
並無證據顯示華富嘉洛證券或其高級管理層在業務活動中有不誠實行為;
華富嘉洛證券同意委聘獨立核數師,檢討內部監控制度及開戶程序;
華富嘉洛證券亦承諾不再接受有關內地客戶的帳戶操作指示,只接受有關客戶的沽盤指示及╱或華富嘉洛證券只可將證券和帳戶餘額轉撥予有關客戶;及
華富嘉洛證券及趙以往並無遭受紀律處分的紀錄。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證監會已清楚表明,不論客戶居於何地,香港持牌人為客戶開戶時,必須全面遵從香港在這方面的規定。"
完
備註:
1. 華富嘉洛證券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第2類(期貨合約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
2. 趙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2類(期貨合約交易)受規管活動。趙是華富嘉洛證券的董事及隸屬華富嘉洛證券的負責人員。
3. 請同時參閱證監會在2010年4月1日發出的通函。
洪水橋隱形地王 擁地媲恒地 陳志雲好友潘德俊 130萬呎值30億
1 :
GS(14)@2013-10-29 00:25: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28/news/ec_gaa1.htm
【明報專訊】比新界東北還大的新規劃市鎮——洪水橋,第二階段諮詢剛於本月中結束,本報記者翻查洪水橋區內逾2000個地段資料,發現坐擁商住核心地段的大地主,分別是恒基地產,以及被指為商台行政總裁陳志雲老友的低調富商潘德俊,潘德俊過去20多年合共購入約130萬平方呎土地(面積與九龍公園大小相若),大多是農地,面積之大媲美恒地,而他手上的地皮更控制了未來西鐵站的黃金地段,堪稱洪水橋「隱形地王」。
有立法會議員和學者批評,財團透過囤地而在香港致富的模式,長年不衰,此模式不單令港人居住必需品淪為富人投資工具,增加解決港人蝸居的難度,也變相鼓勵香港財團繼續專注資本密集的房地產業,毋須開拓新產業,不利香港經濟轉型(見另稿)。
洪水橋新市鎮 大過古洞北粉嶺北
政府目前在新界共有三大規劃新市鎮,分別是新界西洪水橋,以及俗稱「新界東北」的古洞北和粉嶺北。洪水橋新市鎮佔地達826公頃,預測居住人口可由現時4萬多人大增至近22萬人。「東北」旗下兩個新市鎮總面積614公頃,預測發展居住人口逾17萬。
政府早於1998年委託顧問做研究,整個洪水橋新市鎮將興建約6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數量各佔約一半,預計2014年完成研究,新落成住宅將於2024年開始入伙。
記者根據政府最新發展大綱圖,選出最具發展潛力的商住地,約佔160公頃,並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發現商人潘德俊旗下公司,自1985年起累購入約12公頃(130萬方呎)土地,估計成本約4億元,面積與大發展商恒地看齊,拋離了其他發展商(見圖)。
成本料4億 逾七成處黃金地段
根據政府今年發出的諮詢文件,洪水橋發展區內將增建西鐵站,周邊擬劃為商業及住宅綜合區,設大型商場、辦公大樓、酒店、高密度住宅,勢成未來市中心「黃金地段」。本報發現潘德俊手持的12公頃商住地,逾七成、即約8.5公頃,均位處黃金地段。
熟悉農地收購的資深測量師謝建華估計,洪水橋若最終按現規劃發展,西鐵洪水橋站旁的黃金地段,私人農地收購呎價可達2500元,而潘德俊所持土地的平均呎價也可達2300元,估計現市值達30億元,較其購入成本最少增加逾6倍。
現年40歲的潘德俊,洋名Paul,已婚並育有一子。有報道指潘父潘良才早年經營石油貿易起家。記者查閱田土廳紀錄,發現潘家持有多項物業,單是位於九龍塘喇沙利道49號的家族大宅,市值便高達3億元。
涉足石油珠寶 賽車曾獲獎
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潘德俊擔任27間公司董事,涉足範疇包括石油、珠寶、財務公司等。2009年他更進軍娛樂圈,開設娛樂公司經營模特兒和新晉藝人經理人業務。
潘德俊愛好賽車,常在賽車場上亮相,去年更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電訊盃」房車賽中掄元。在2010年,陳志雲遭廉署起訴貪污及詐騙罪時,被指與陳私交甚篤的潘德俊,一改低調作風,多次陪同陳出席應訊。
陳志雲﹕不清楚潘生意
記者本月16日曾到潘德俊位於長沙灣廣場的辦公室,打算約見潘訪問,但職員稱他不在辦公室,而記者要全程隔覑玻璃門與職員對話。記者本月18日郵寄信函至辦公室查詢如何發展洪水橋土地,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此外,記者曾致電陳志雲查詢其友潘德俊詳情,陳昨透過電話回覆稱,不清楚潘的生意。當記者表示潘的洪水橋土地價值數以十億元時,陳表示祝賀,說﹕「那就好了!他可以搵這麼多錢,我也替他開心。」但他再三表示不知道潘的生意投資,打趣說﹕「不要知那麼多呀,知得多過頭,會被人滅口!」
明報記者
2 :
GS(14)@2013-10-29 00:25: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28/news/ec_gaa2.htm
【明報專訊】財團在洪水橋早早收購農地,雖要「坐貨」多年才可善價而沽,但有學者批評,這種港式企業的發達秘訣,大大加重了港人的居住成本。而最新的新界東北發展規劃,政府又「急轉ɜ」,由原來計劃強制收回農地,改為容許公私營合作,變相令地產商再次成為贏家。有議員認為,政府有需要考慮於洪水橋改用強制收回農地模式,打破地產商囤地「必發達」的期望,進而推動香港財團發展新產業。
鍾劍華﹕可促使財團轉型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回顧新市鎮發展史,每次都令發展商「發大達」,但這生財方式也令港人的居住必需品淪為富人的「投資工具」,大大增加解決港人蝸居的難度,故建議政府可按現行法例,考慮強制收地,儘管此舉很有可能觸發地產商跟政府對簿公堂。他說,有此變革絕非眼紅地產商,而是權衡公眾利益後的較佳選擇,更可促使財團轉型發展創新產業。
他表示,政府目前須先建立足夠住宅土儲,未來才有本錢與地產商打持久的官司,否則或擋不住市民急需住屋的輿論壓力,再次「放生」地產商。
李永達﹕打官司政府贏面甚高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范國威贊成在洪水橋強制收地,除令公帑得益最大化外,未來也再毋須遷就各發展商擁有「不同形狀」的地皮,可更有效「用盡」土地。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亦表示,現時政府收購新市鎮農地呎價為948元,而地產商一般收地呎價介乎100多至400多元,故只要落入新市鎮範圍,基本上地產商穩賺不賠。然而,地產商絕不甘心政府徵地,因政府收地每呎利潤只是數百元,但若能私營自行發展,每呎利潤可暴升至數以千元計。
李表示,若強制收地,地產商大有可能提出司法覆核,但法例已授權政府收地,官司「贏面」甚高,一旦勝訴成為先例,未來其他收地難題便可迎刃而解,「不明白為何政府在免費電視發牌一事上大興訴訟、毫不猶豫,但在收回農地上,卻很擔心與地產商打官司」。
3 :
GS(14)@2013-10-29 00:26: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28/news/ec_gaa3.htm
【明報專訊】根據各大地產商年報資料,恒基地產在新界可算坐擁最多農地,其中一個「倉庫」,正正位於洪水橋。本報翻查紀錄發現,洪水橋商住核心土地中,恒地最少擁有130萬平方呎地皮,大多是農地,佔地之多,較長實在東北古洞北新市鎮擁有的97萬方呎土儲還多。
恒地主席「四叔」李兆基上月曾公開慨嘆,買入農地「要坐」多年,轉作「屋地」過程漫長又辛苦,補地價亦貴,最終只有一兩成土地可作發展,更稱將來或不再投資農地。
花20年收購 市值升數倍
恒地早於1992年開始收購洪水橋土地,每呎收購價約150元,收購高峰期為97、98年,呎價250元,及至2004至07年更提升收購呎價至400多元,前後20年共花了約4億元收購土地,而現時市值已升至約30億元。恒地發言人表示,洪水橋新市鎮仍在諮詢階段,現時不宜發表任何意見,但認同政府發展新界的方向。
至於洪水橋另一大地主潘德俊,與恒地也可能早有淵源。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潘德俊早於04至06年便轉售洪水橋區內多幅農地,但有關交易在去年中正式註冊,成交價逾1.95億元,較他的收購成本價升約兩成。這批地皮的新買家為「榮捷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禤寶華及羅泰安,二人曾多次為恒地收購重建項目。
永得利130個車位 2小時沽清套1.2億
1 :
GS(14)@2014-08-08 17:19: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8/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近期車位拆售成風,葵涌永得利廣場一籃子車位昨日拆售,暫售130個車位,套現1.2億元,買家包括2位知名投資者,分別掃入30個及16個車位,涉資2300萬元及1100萬元。
利嘉閣商舖部助理分區董事陳維敏表示,葵芳貨櫃碼頭路88號永得利廣場,共180個私家車車位拆售,昨晚6時正式開售,低層地下及地下兩層約130個車位兩小時內沽清,套現約1.2億元;其中一名投資客大手購入30個車位,作價2300萬元,另外亦有一位知名投資者大手掃16個車位,作價約1100萬元,兩名投資者暫未推出車位摩售。陳氏指,是次推售車位售價50餘萬元起,業主保留1樓約50個車位長線收租。
花園城2期商場1.2億獲洽購
此外,市傳華懋旗下位於沙田花園城2期商場,獲財團斥1.2億元洽購,平均呎價約1萬元。市場消息指出,獲洽購的沙田花園城2期商舖及幼稚園,面積約1.4萬方呎,市傳有意洽購財團為劍橋護老院有關人士。
另市場指,銅鑼灣波斯富街69號地舖,面積約800方呎,獲鐘表客以72萬元承租,據了解,上址舊月租約逾50萬元水平,新租加幅約三成;銅鑼灣怡和街1至1L號香港大廈地下C號舖及閣樓,面積共約900方呎,據悉已獲租客眼鏡店續租,涉及租金約60萬元,較舊租約45萬元,加幅約三成。
交易平台層壓式推銷「被開」Bitcoin戶口 OL蝕130萬元
1 :
GS(14)@2015-02-09 08:15:57
■劉小姐曾要求退款遭拒,但以為即使公司倒閉,比特幣仍可落袋。
【本報訊】一群比特幣(Bitcoin)投資者,疑被一家本地比特幣交易及儲存平台訛騙,利用知名人士及豐厚獎賞作餌,以一年翻兩倍的高額回報誘使投資者落叠,甚至重複投資、尋找下線投資者形成層壓式推銷,估計本港投資者涉款已高達三十億元,最高單一受害者涉款五千萬元,部份受害人將於周三集體到灣仔警署報案。記者:馬志剛
劉小姐曾任投資銀行文職人員,去年九月在律師樓與家人辦理樓宇買賣手續時,被相熟的「師爺」游說開戶投資開採比特幣。她憶述當時因急於到銀行續辦買樓交易事宜,只聽師爺說了十分鐘便表示「個戶口冇錢,唔好開住,兩三日後先」,不料當晚已接獲師爺短信,指已為她開賬戶,並向其家人收取一百三十萬元支票,以當時市價購買三百六十個比特幣。
■陳太稱以300萬元買入比特幣,其間套現約180萬元,餘款無法取回。
中招婆婆:都係貪啦
據劉指有關比特幣是用作購買四份、每份值九十個比特幣的「K90合約」,以向Kryptomine氪能雲礦中心租用設施,每日約開採零點六三至零點七個比特幣,如重複投資或介紹他人投資,更可獲佣金及額外分紅的比特幣回報。但劉登入有關網頁的英文版時發現用字古怪,例如存款「Deposit」寫成「Top up」。她感到不安,曾要求退款但遭拒,便決定待取回本金就不理,以為即使公司倒閉,比特幣仍可落袋。不料去年底發現mycoin.hk的比特幣價格只值約二十港元,與國際市價約一千七百港元脫節,亦未能自由套現、轉賬至其他平台。她曾與師爺聯絡,師爺卻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一百三十萬元料血本無歸。
有人曾成功套現,但無人可完全翻本。八十一歲陳太稱,前年在地產經紀介紹下以三百萬元買入六百多個比特幣,其間曾套現約一百八十萬元,餘款無法取回。她指該經紀透露,此投資可獲高額回報,一年可賺「一兩層鰂魚涌啲樓仔,二三百萬嗰啲」,承認自己「都係貪啦,唔貪點會有今日!」協助他們的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表示,mycoin.hk各地投資者眾,除了本港還包括韓國、美國、新加坡以至內地各省市,估計投資金額達七百億港元,單計香港受害者已達三千人。據他所知,更有人「按埋層樓」投資mycoin.hk,近日已被財務公司收樓,而單一投資者最高涉款更達五千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09/19034787
因寫字難看做測試 發現智商130
1 :
GS(14)@2015-07-05 09:42:54【特稿】訪問當天關媽媽與樂頌同行,第一次聽女兒細訴往事,「多謝你哋,我先可以重組案情」。她說丈夫去世、樂頌輟學那日子,是其人生低谷,「苦難好似係人生必修課咁,單親真係好難做,但我唔可以冧,我冧個女就會跟住冧」。她尋求社工協助又靜靜觀察樂頌變化,「放手俾佢攤唞吓」。關媽媽說向來不催谷女兒,發現樂頌是資優兒也是一場意外,指樂頌小五時常被某位老師挑剔字體難看,「咁我先帶佢去做測試,睇吓係咪讀寫障礙,點知原來係資優、IQ130,個老師先唔再針對佢」。
父:俾個草原佢哋跑
她說樂頌升上英中也是順其自然,由教育局派位,後來才發現該校課業繁重,「我都奇怪,明明做到12點先瞓,點解4點又起身做過」,形容樂頌那時像隻蝸牛,「敲多兩敲,仲縮入啲㖭」。惟有靜觀其變,發現她其實仍有好奇心,「無啦啦會拆開部電腦研究」,就鼓勵她讀公開大學遙距課程,「成績仲幾好㗎,攞A!」「到佢肯去非常學堂,我就知有轉機」,她認為樂頌見到很多人際遇更悲慘,就較能面對自的處境。她笑言樂頌猶如「大翻新,好似成間屋髹過一次油咁」,深感安慰,更放心讓女兒自由發展,想起像丈夫生前愛說的,「俾個大草原佢哋跑啦,跑到盡咗,就會番嚟,就會自己搵路」。■記者朱雋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5/19209235
代理130萬買公屋劏房
1 :
GS(14)@2016-10-26 07:57:26【本報訊】有地產代理剛以130萬元買入觀塘145方呎公屋劏房,預算總投資160萬元,收租回報逾5厘,更勝車位。觀塘翠屏邨翠樟樓低層3室,實用僅145方呎,以130萬元連地價易手,呎價8,966元料創屋苑新高。買家為地產代理,買入該公屋單位作投資收租,直言附近藍田私樓滙景花園,「一個車位都要150萬元,收得4,000蚊租多啲,呢間公屋劏房,預計都收到6,000蚊租,回報逾5厘」。不過單位預計最少需要投資10萬元裝修,加上仍未批出補地價金額,若補地價金額高出樓價,由買家承擔,可能要預多20萬元補地價,即樓價連裝修,總投資可能要160萬元。原業主2004年僅以8.89萬元一手買入公屋,扣除補地價後,賬面料淨賺逾60萬元。
得寶呎價首升破1.5萬
全城二手爆破頂潮。被視為市區窮人恩物的九龍灣得寶花園,呎價首度衝破1.5萬元。C座2室頂層連天台樓王,實用282方呎,叫價450萬元,因有租客住不能睇樓,仍以破頂價427萬元易手,呎價15,142元創屋苑歷史新高。另外,受惠黃埔站通車,消息指紅磡海濱南岸2座高層K室售770萬元,呎價16,008元,屬屋苑兩房歷史新高。另大埔鹿茵山莊1座低層D室「辣招貨」以1,300萬元易手,賣方2014年6月以990萬元買入,扣除10%的SSD後,賬面賺18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6/19812388
【真假Wasabi】真山葵$130一棵 師傅實試做壽司爽手啲?
1 :
GS(14)@2016-11-08 05:46:21一支小小的靜岡縣產真妻山葵,長約6吋、重約40g,就索價約$130,成本極高。
吃日本壽司,很多時候都會加入山葵在壽司之內,但真正的山葵成本實在太高,例如一棵小小的靜岡縣產真妻山葵,長約6吋、重約40g,就索價約$130,所以即使在日本當地,大部份壽司店都只會使用合成山葵,也因此很多人根本就未試過真山葵的味道,對山葵亦抱着不少的誤解。
「其實有時客人也會問:為何你的山葵不夠嗆鼻?」穴藏料理長蕭曉樂師傅無奈地笑道,他早已明白食客對山葵的認識不深,因為市面上大多數比較經濟的壽司店,為了節省成本都會用合成山葵粉兌水去做成糊狀山葵,但這種糊狀山葵無論味道和口感,用作做壽司的效果都非常差,「我自己平日用真山葵做一件壽司,反而會更清脆俐落。」樂師傅邊說邊揑,轉眼間又揑好一件壽司。平心而論,新鮮山葵的成本實在太高,加上它只能用作伴碟,根本毫無利潤可言,所以一般壽司店用較廉價的合成山葵也並非不能理解。樂師傅深知這道理,但他認為好的山葵黏度適中、清香帶甜,除了做綠葉陪襯之外,更可以化身主角,於是就用新鮮山葵為主,創作了兩款壽司。第一款是中拖羅山葵醬油漬壽司,先將中拖羅放在用山葵自製的醬汁內漬約20分鐘,在吃到中拖羅油份的同時,也可以吃到山葵的香味;第二款飛驒牛山葵汁壽司,則用葱、洋葱、鮮磨山葵做醬汁,搽上火炙過的飛驒牛上,再放上新鮮山葵絲,飛驒牛柔滑脂香,而新鮮山葵的味道更是畫龍點晴。此兩款壽司平日並不能單點,只會出現在廚師發辦的餐單內,想嚐鮮的話,就記得提早訂位了。穴藏九龍塘達之路80號又一城UG35號舖(壽司廚師發辦:每位$1,300)記者:黃子卓攝影:徐振國
飛驒牛山葵汁壽司飛驒牛肉柔滑脂香,而新鮮山葵的味道更是畫龍點晴。
中拖羅山葵醬油漬壽司先將中拖羅放在用山葵自製的醬汁內漬約20分鐘,入口充滿中拖羅的油香及山葵的清香。
穴藏料理長蕭曉樂師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8/19826079
菲掃毒 監獄逼爆人叠人30人囚室住130犯
1 :
GS(14)@2016-12-17 23:54:12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強硬掃毒行動,不但製造大量血腥殺人事件,監獄也爆滿。英國天空新聞台發現,當地有監獄被疑犯逼爆,幾乎「人叠人」,場面「壯觀」。原容納800人的奎松市監獄,現塞了足足3,000人。其中一間只容納30人囚室,住了130人。囚室嚴重爆滿,每吋空間都用掉,伸展都不能,10個人共用一張床鋪,甚至在地板、走廊和樓梯,囚犯要一個貼一個睡覺。這種極端擠迫及密不透風環境下,皮膚病蔓延得很快。
樓梯一個貼一個睡
該監獄在8月時,一度關了4,000人,現已較「鬆動」,但隨越來越多人入獄,有望「再創高峯」。獄方官員稱,如此下去隨時爆發疫症。獄內一年輕被囚者稱,他本身支持杜特爾特,但8月被指販毒入獄至今,他認為販毒確帶來嚴重社會問題,可是不認同濫殺疑犯,指被殺的往往是小人物非大毒梟。由7月至今,已有近6,100人因掃毒行動被殺,4萬人被指販毒入獄,引來國際社會批評。美國政府前天表示已叫停對菲新一輪除貧援助,未透露金額,但上一輪援助額達4.34億美元(約33.8億港元)。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指,這是因菲律賓並未顯示出重視法治和人民自由,菲方官員卻指並不擔心。英國天空新聞台/《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7/19867959
高銀何文田站地中標價130億
1 :
GS(14)@2017-01-13 08:11:02【本報訊】發展商瘋狂高價搶地,高銀金融(530)公佈,其牽頭財團上月投得的何文田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第一期項目總發展成本達130億元,即每方呎地價高達1.75萬元。
呎價高達1.75萬
高銀金融上月爆冷奪得港鐵(066)何文田站上蓋第一期發展權,項目佔地約15萬方呎,住宅總樓面約74.27萬方呎,料提供800至1,000伙。該集團指,發展項目之總發展成本(包括評定補價及一次性付款)預計為130億元,以可建樓面計算,即每方呎地價17,503元。市傳該項目補地價金額62.8億元,港鐵要求項目分紅比例固定35%,發展商另需直接出一口價競投。以高銀金融公佈的發展成本推算,即一口價高達67.2億元,高過補地價7%。據消息指,其餘5個對手的一口價出價俱低過50億元,可見高銀金融出價進取。高銀金融去年3月以63.8億元投得同區常盛街地皮,呎價10,889元。故此,何文田站上蓋地價較常盛街地皮高出超過六成。何文田站上蓋由高銀金融牽頭,主席潘蘇通為主要投資者之一,計劃興建高級豪宅項目。而何文田站對面的新入伙豪宅天鑄,地皮由新地(016)在2010年以109億元投得,亦屬「百億地王」,地價每方呎12,540元,即六年地價貴近四成。天鑄在2015年開售,至今平均成交呎價近3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3/1989538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