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謝霆鋒的倔強與堅持:世界首位米其林之友的“鋒味”人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178.html

如果不看《鋒味》,你根本不知道謝霆鋒是一個如此溫暖的人。

來自全世界不同風味不同形狀的食物,在他的手中,開出了花,綻放香氣,展示著一個“美食匠人”對於食物創新技藝無限探索的過程。

演藝世家出身,從小就在鎂光燈下長大的謝霆鋒,從2014年《十二道鋒味》播出到如今全新升級的優酷超級網綜《鋒味》,跨界到“美食”這個領域已有四年。在此期間,謝霆鋒還成為了世界首位米其林之友,在不同語境下與世界各地頂級廚師碰撞。

謝霆鋒帶著這一季的《鋒味》走過了國內外諸多城市,在本周六的意大利站,他再次遇見米其林的頒獎,站在那位“世界第一”的廚師旁邊,他那激動的神情令人印象深刻。

在美食探索這條路上,謝霆鋒已走了四年之久,這個數字或許令人驚奇,但對於謝霆鋒而言,這可能是他人生哲學里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1、一個人四年堅持都做一件事,會怎麽樣?

應該會變成謝霆鋒這樣吧。

從演員、歌手跨界,成為米其林之友,到開發自己的“鋒味”品牌,將全世界的美食推薦給中國顧客的同時,他也致力於將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全球、遍地開花。

這條路對他來講並非捷徑,正如他在《鋒味》中說的,“當藝人是被人寵的,做一個廚師每天被人批評三次,早餐、午餐、晚餐,都會有人來發表意見,這樣的環境慢慢磨練了我處女座的個性,現在我都很能接受批評。”

但從開始到現在,不斷去選擇一條更艱難的路好像都已經成了他的個人風格——在音樂巔峰轉攻影視,拿了影帝卻又去做後期公司,把特效公司做到頂峰後,又從頭再來跨界了美食。而每一行都做到極致也成了他的個人標簽,這讓他在美食領域的野心不可小覷。

專註力,在任何行業都是試金石,能否堅持能否專註也是能否成功的一個標準。4年來,專註分享、傳承、宣揚中華料理的謝霆鋒,正在讓自己活得更有味道,也更有情懷。“很多老外都覺得中餐里只有咕嚕肉,中餐在慢慢的流失,需要人去維護,《鋒味》想做的就是這個”。

 

實際上,如何融合東方與西方、如何讓更多人“用最短的距離嘗到最遠的味道”,這成了他這幾年常掛在嘴邊的目標。在這幾年的與“鋒味”有關的尋味和創作中,謝霆鋒不遺余力地去創作中西合璧的美食,試圖在多種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產生新的美食體驗,比如本期在意大利,他帶領團隊以四川的麻辣調料來搭配意大利的小牛肉片,雖然未知當地人的接受度幾何,但他還是要倔強的試圖用多維度創作的觀念,去嘗試打破固有飲食習慣——哪怕最終輸了,他仍然要做這種倔強的挑戰。

2、幾年前,沒人會想到謝霆鋒會變成一個廚師

如果時光回轉,沒有人相信影帝、歌手謝霆鋒會跟美食有什麽瓜葛。 

2014年,電視熒屏中鮮少露面的謝霆鋒將自己在內地的綜藝首秀獻給了一檔“鋒”字號的私人訂制綜藝——《十二道鋒味》。原本的影帝、歌手開始涉足廚壇,這本身也足夠令人震驚,或許是在玩票吧?或許是節目需要吧?但沒想到,這件事他做足了四年——在2017年,全新升級的超級網綜《鋒味》重磅上線,可以邊看邊買的模式更是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美食體驗,正如謝霆鋒的“鋒味”理念——“用最短的距離嘗到最遠的味道”。

2016年,謝霆鋒受邀出席在澳門舉行的米其林指南“感官之旅”星級世紀盛宴時,就和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Michael Ellis有過對話,並向米其林介紹中國美食的魅力。宴會現場,謝霆鋒為700位賓客親自設計、制作Amuse Bouche,以原創開胃菜 “Senses Of Fall”(秋天的酸甜苦辣)征服全場,震撼世界,成為世界首位“米其林之友”。

謝霆鋒跟米其林的淵源就這樣開始了。

2017年11月30日,謝霆鋒以星廚身份,與6名國際米其林星廚,為當年的米其林晚宴獻上“回憶”主題創意菜品。現場二百五十位服務生捧著謝霆鋒制作的創意菜品魚貫而入,謝霆鋒將手中的醬料瓶當作畫筆,急速隨性的繪制著餐盤,像一位無限創意的藝術塗鴉者,隨後則神情專註的將自己的創意甜點玫瑰泡芙,逐個放置到自己剛剛妝點的餐盤中,整個過程獲得現場嘉賓陣陣歡呼聲。

而在超級網綜《鋒味》剛剛播出的意大利站中,謝霆鋒在歌劇院再次與米其林相遇——他甚至帶著朝聖的熱情、迷弟一般的與“世界第一廚師”、米其林三星餐廳Osteria Francescana的締造者Massimo Bottura交談、合影,並拿到了一句令他激動的贈言——“要打破中國兩千年飲食文化,年輕的廚師應該去往世界各地學習,勇於挑戰。”

其實當時最讓在場西方人都大為訝異的是,作為現場少有的東方面孔,謝霆鋒一下子就被站在Massimo Bottura身旁的米其林國際總監Michael Ellis一眼認出,他是2016年謝霆鋒在澳門獲得米其林之友的頒獎嘉賓。米其林,這個美食領域的至高榮譽,正在一次次回應他在全新的人生階段付出的勇敢、堅持與努力。


始終對自己正在探索的領域抱有極大的熱忱以及極大的敬畏心,並以超人的堅韌磨煉手中的技藝,這顯然是一種極致的匠人精神,這也是一種匠人的追求,不知不覺之中,一個熱愛美食的明星,跨越了兩者之間的極大界限,正在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推動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音樂還是美食,成為一座橋梁,成為一個通道,成為融合兩者的一個匠人,都是謝霆鋒自然而然的一個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78

山東近1/4PPP項目被清退,涉及投資額居全國首位

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四個多月清理不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結果出爐,最終1160個PPP項目被清理出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的管理庫,累計清減投資額1.2萬億元。

其中,山東省206個PPP項目被清退出庫,涉及投資1596億元,居各省之首。

山東省一直是推廣PPP模式的大省,領跑全國。

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山東省PPP管理庫項目一共609個,僅次於河南省排全國第二。山東省管理庫PPP項目投資額6711億元,也居全國前列。在全國落地的PPP示範項目中,山東以72個居全國第一。

據此估算,山東省約四分之一的PPP項目被清退出庫,清減投資占總投資比重約19%,這明顯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在去年11月全國財政部門開展的集中清理不合規的PPP項目“風暴”之時,山東省財政廳明確,對之前對前期手續不全、風險分配不合理、績效機制未建立、違法違規變相融資等問題項目一律不準入庫,已經入庫的堅決清退剔除。

所謂前期手續不全,主要指的是沒有履行規劃立項、土地管理、國有資產審批等前期工作程序,沒有規範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PPP項目。

風險分配不合理是指一些PPP項目合同中,存在約定由政府方或其指定主體回購社會資本投資本金,弱化或免除社會資本的投資建設運營責任,政府向社會資本承諾最低投資回報或提供收益差額補足,約定將項目運營責任返包給政府方出資代表承擔或另行指定社會資本方以外的第三方承擔等情況。

績效機制未建立是指PPP項目沒有落實落實按效付費機制。而違規違法變相融資,是指地方政府通過明股實債、回購等形式來通過PPP模式變相融資。

這206個山東省PPP項目的清退原因不一。比如總投資約5億元的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天頤湖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因為項目融資為落實,不再采用PPP模式,從而被清理出庫。總投資23.5億元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金柱盛世千島山莊生態養老PPP項目,也因為不再采用PPP模式而被清退出庫。

大規模的不合規PPP項目也暴露出了山東省PPP項目管理漏洞,為了提升管理強度,山東省財政廳今年推出了PPP項目“規範發展年”活動,嚴格項目入庫標準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專人負責、持續跟蹤、動態調整的常態化管理機制,及時將條件不符合、操作不規範、信息不完善的項目清理出庫,著力規範項目運作,提升項目質量。

4月11日,山東省財政廳印發《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規範管理年”活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目的就是對PPP業務存在的不規範行為進行整頓。

此次《意見》要求,抓好已入庫項目整改,對尚未簽約的項目,完善項目資料,確保規範運作;對已簽約的項目,積極與社會資本協商,進一步優化項目運作機制,切實保障項目長期穩定運行。

通過規範PPP項目運作,來防止PPP異化為地方融資平臺是此次PPP項目庫清理的核心。

山東省財政廳要求,全部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最高年度達到或超過8%的地區,停止新上政府付費和財政補助超過50%的可行性缺口補助項目,對全部PPP項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責任接近10%的地區進行風險預警。

此外,山東還加強項目資本金監管,堅持“穿透管理、公開透明”,確保項目各方按時足額繳納資本金,不得以債務性資金充當資本金,不得由第三方代持社會資本方股份,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損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最低收益。

另外,嚴控項目融資風險,山東省督促項目公司和社會資本方依法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和擔保方式,堅決杜絕通過明股實債、保底承諾、回購安排、固定回報等各類形式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變相融資舉債。

山東省財政廳稱,對存在違法違規變相舉債等問題不予整改的項目,省財政廳將按規定嚴肅追責,並實施強制退庫。

山東省政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山東省(不含青島)政府債務余額8493.8億元,全省政府債務率為83.3%,低於國際控制標準90%~150%的下限,大幅低於全國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13

南京經濟增速領跑江蘇:首位度不斷提升

作為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南京近幾年經濟發展不斷加快,中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南京經濟增速全省領跑

南京市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01.08億元,可比增長8.0%,上半年,全市GDP和服務業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增長水平1.0個和1.8個百分點,增幅在省內十三個設區市中雙雙居於首位。

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其他設區市GDP增長速度依次是無錫市7.5%、南通市7.4%、泰州市7.3%、常州市7.2%、蘇州市6.9%、宿遷市6.6%、揚州市6.4%、淮安市6.3%、鹽城市5.7%、連雲港市4.8%、徐州市4.7%和鎮江市3.5%。

從產業結構上看,上半年,南京市經濟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9:37.7:60.4,服務業占全市GDP的比重創歷史新高,突破60%,達60.4%,比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南京市服務業占比水平在省內設區市中高居首位;高於蘇南地區平均水平8.3個百分點,高於全省8.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6.1個百分點。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加上南京更靠近安徽的地理位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京的首位度和省會引領作用不夠突出。數據顯示,2006年,南京GDP只相當於無錫的82.6%。

不過,近年來南京主要經濟指標一直好於全省、快於蘇南,南京與無錫、蘇州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並在2014年首度超越了無錫,上升至江蘇省第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京的GDP已相當於無錫的112%。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在江蘇省內的首位度一直比較低,目前南京正在努力提高首位度,增加經濟體量。因為只有體量增加了,才能進一步增強和提高城市的輻射能力。

他分析,像南京這樣的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各種高端生產要素在省會城市的聚集度比較高。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價值鏈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過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資源必須要配套,在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比非省會城市往往更有優勢。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日前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速都位居全省第一,這“兩個第一”,是南京發力提升產業首位度、堅持不懈邁向中高端、探索轉型升級新模式的階段性成果。

在創新驅動方面,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增科創型企業1.3萬家,同比增長31%;新增境內上市企業6家,與深圳、上海並列全國第一。“寧聚計劃”半年吸納新就業參保大學生16.6萬人,增長50%。

張敬華表示,雖然城市服務業占比已超60%,這一比例在長三角僅次於上海,但南京在實體經濟、工業規模上還要奮力趕超。追趕路徑,是“移大樹”“孵幼苗”“老樹發新芽”三棵樹並舉。南京軟件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已形成產業集群,各環節有龍頭企業,關鍵點有核心技術,將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地標。

首位度不斷提升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南京的首位度也在不斷提升,省會的中心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數據顯示,2017年,南京GDP占江蘇全省比重達13%,比2010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

未來,南京的首位度將繼續上升。張敬華表示,南京要敢於對標國內一流、全球先進,千方百計謀首位,矢誌不渝爭首位,一心一意幹首位。要進一步增強省會意識、強化省會擔當,跳出南京看南京,著眼全局看南京,解放思想再深入,改革開放再出發,努力提高發展能級、發揮更大作用。

他介紹,南京所追求的首位度提升,應當具備五大指向,即創新首位度、產業首位度、功能首位度、生態首位度和開放首位度。

通過發揮南京的創新策源、資源配置、交通樞紐和綜合服務等功能,全力提升省會城市的樞紐、集聚、輻射、引領、服務功能,是未來南京將著重發力的方向。這里面,交通基礎設施的打造十分關鍵。未來將通過構建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型放射狀交通網絡,推動以南京為中心的全省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在揚子江城市群、寧鎮揚一體化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帶動全省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相比蘇州、無錫,南京最大的區別是服務業的生產要素十分發達,包括科教資源以及一些區域性總部、金融資源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後,無論是擴大內需還是創新驅動,南京的優勢都是十分明顯的。

在科教資源方面,南京211、985大學雲集,而且在去年9月份公布的全國雙一流名單中,南京僅次於“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國際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排名全國第三,在校大學生超過了70萬人。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伯平對第一財經分析,一個城市的創新活力取決於當地的市場機制、社會文化、創新資源和政府政策扶持等幾個方面。南京的高教實力僅次於京滬位列第三。大學同創新有關聯,但大學僅僅是創新的源泉和種子,並不能直接等同於創新。除了創新的種子,更需要關註創新的土壤、市場環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47

蘇南沿江鐵路即將進入建設階段 南京加快提升首位度能級

在建設揚子江城市群和南京大都市圈的過程中,軌道交通是關鍵。日前,備受關註的蘇南沿江鐵路建設,最近有了新進展。

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江蘇省政府聯合批複了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的初步設計方案,標誌著該項目前期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即將邁入建設實施階段。根據批複,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項目采用雙線高速鐵路技術標準,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正線長度278.53公里,全線共設南京南、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8個車站,在太倉站經滬通鐵路一期接入上海。

作為滬寧通道第二條城際鐵路,蘇南沿江鐵路未來將發揮滬寧通道的輔助客運通道功能,蘇南沿江鐵路規劃途徑我國最為密集、城鄉一體化程度最高、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其中尚未開通高鐵的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4市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前10名。因此,滬寧通道的建設有利於這些經濟強縣與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間的聯系,促進高端要素的流動,加快這些地區縣域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另一方面,對於南京而言,蘇南沿江鐵路的開通,有利於揚子江城市群和南京大都市圈的建設,進一步發揮南京的資源集聚能力和輻射引領功能, 不斷提升南京的城市首位度。

此前8月15日下午至17日上午,南京市委召開務虛會,圍繞“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主題進行討論和研究。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指出,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和國家規劃確定的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在城市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張敬華說,長期以來,南京全市上下為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不懈努力,形成了一些比較優勢,但在科教人文優勢發揮、交通樞紐地位強化、國際化程度提升、區域協調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

例如,在科教資源方面,南京211、985大學雲集,而且在去年9月份公布的全國雙一流名單中,南京僅次於“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國際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排名全國第三,在校大學生超過了70萬人。不過,雖然有這麽多科教優勢,但南京並沒有很好地打通高端生產要素和現代產業發展之間的環節,在高新企業數量等指標方面還不如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城市。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伯平對第一財經分析分析,大學同創新有關聯,但大學僅僅是創新的源泉和種子,並不能直接等同於創新。除了創新的種子,更需要關註創新的土壤、市場環境。在土壤方面,深圳、杭州等就做得很好。

在首位度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南京GDP占江蘇全省比重達13%,在27個省會城市中,這一比例僅高於濟南,位列倒數第二位,首位度仍比較低,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仍存在明顯不足。

相比同處長三角地區的杭州,南京盡管在城區人口規模、科教醫療等公共資源方面占據明顯優勢,但在產業發展方面遜色不少。一位曾參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編制的人士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杭州的產業結構比南京領先不少,尤其隨著近幾年以電商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的崛起,杭州經濟高速發展,人才也大量湧入。

盡管在浙江省還有寧波這樣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但是省會杭州的首位度仍比較高,對周邊區域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張敬華表示,“省會”身份是客觀存在的,但“首位”能級是苦幹實幹出來的。做好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這篇大文章,要著力提升五個方面的能力。包括資源組織能力、示範引領能力、產業支撐能力、鏈接輻射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

其中,在產業支撐能力方面,要努力解決好結構偏重、效益偏低、活力偏弱等問題,在發展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做強現代服務業、培育新經濟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在鏈接輻射能力方面,南京要加快國際化步伐,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打實地推進寧鎮揚一體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設,更好融入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和揚子江城市群發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98

首位登上紐約時裝周的台灣設計師 勇於轉彎 賈雯蘭屹立時尚聖殿

1 : GS(14)@2010-09-08 22:52:02

2010-9-6 TWM
活了三十三個年頭,賈雯蘭才首次拿起針線,開始她的設計生涯。從社會主義跳槽到時尚圈,精準掌握顧客群的喜好,賈雯蘭的設計人生就如同自創品牌「Twinkle by Wenlan」,十年下來,一路Twinkle。

撰文‧林孟儀、黃筱雯

八月二十六日,由紡拓會主辦的台北時尚周熱鬧登場,作為精采序幕的二○一○國際設計師論壇,特別邀請了三宅一生首席設計師藤原大、賈雯蘭、法國Michel Klein,三位國際級大師出席,與新生代設計師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而現場唯一的台灣設計師,就是賈雯蘭。

比起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愛用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和去年在美國Gen Art大賽得獎、事業才剛要起步的古又文,在紐約自創服裝品牌「Twinkle by Wenlan」已有十個年頭的賈雯蘭,以個性化毛衣、針織服飾起家,是第一位登上紐約時裝周的台灣設計師,也是真正土生土長的台灣時尚之光!

有好萊塢知名女星莎拉潔西卡派克、卡麥蓉迪亞等貴客加持,「Twinkle by Wenlan」在全球共有五百個銷售據點,去年營業額估計近新台幣二億元。

從馬克思到拉格斐

並非服裝設計科班出身,而是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拿到紐約市立大學藝術行政碩士,曾經滿腦子馬克思、孔德等社會學家的賈雯蘭,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紐約時尚圈,爭得一席之地?

︽紐約時報︾曾做過研究,十年前有幸在紐約時裝周主場地布萊恩公園(Bryant Park)展出的近百位設計師,現在只剩三人還存活在時尚圈。

「十年前紐約時裝周有九十七場秀,現在有三百場!」慧黠幹練的賈雯蘭坦言,「時尚」這個世界是很競爭的,十年前激發她勇敢邁向設計師之路的幾位紐約年輕女設計師們,現在也幾乎從時尚圈消失。賈雯蘭怎樣也沒料到,有一天能在這個圈子找到自己的舞台。

台灣知名設計師林國基,從賈雯蘭一開始出道就在觀察她的動態,「要知道,紐約時裝周是全球時尚圈的大事,一年有上千名設計師爭先恐後參加,但只有一百人可以進到最受矚目的布萊恩公園,而這些人當中,只會有二、三位得到媒體的關注和報導,而賈雯蘭就是其中一位!」不過,十五年前,因為熱愛文創、藝術,前往紐約市立大學取得藝術行政碩士學位的賈雯蘭,在畫廊工作,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雖然我也喜歡這個工作,就算一直做下去我也不會痛苦,但這不是我真正的熱情所在,我想去試試看真正想做的事。」從小就喜歡畫畫、手做藝品的賈雯蘭表示,台灣早年的社會風氣,對於「設計師」這份工作缺乏認同與想像,腦袋裡只能聯想到「裁縫師」。「當時即使我想做時尚設計,但我也不知道有『時尚設計師』這條路。」她回憶。

但是,走在紐約第七大道上,擦身而過的路人,賈雯蘭估計,十個之中大概就有一個是設計師,「當你逛街、閱讀時尚雜誌、與朋友閒聊,生活上許多現實不斷告訴你:夢想是可以被實現的。」

從腦中夢想到拿起針線

紐約那種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氛圍和環境,給了賈雯蘭一個夢想的起點。

於是一九九六年開始,賈雯蘭白天工作,晚上到紐約FIT(流行設計學院)從頭學習,從打版、裁衣到車縫訓練,這是她真正開始接觸服裝設計的起點,也為時尚設計師之路練就扎實的蹲馬步功夫。

修課之餘,每當賈雯蘭看到學校公告的設計比賽,都會將自己的作品寄出參賽,學習設計才短短幾年的她,竟然打敗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班學生,攻無不克,全都得了第一名!

對賈雯蘭而言,這是相當大的鼓舞,但促使她 下定決心跨入時尚界,最大的動力卻是來自街頭素昧平生的路人。

「我那時常常穿著自己做的衣服,因為市面上找不到我所喜歡的。」賈雯蘭回憶,尤其是穿著自己編織的毛衣時,常常走不到下一個街口,就有多達四、五位路人上前詢問:妳身上的衣服是在哪裡買的?甚至還曾經有一位男士硬著頭皮來詢問,該品牌是否有做男裝,也想買來自己穿。

「這就像隱性的市場調查,讓我覺得:我的作品是有人喜歡的,我開始想找一個設計助理的工作。」賈雯蘭隱約嗅出自己設計的服裝,似乎具備一定的市場潛力。

賈雯蘭的母親形容她從小就十分有拚勁,想做什麼就會全力以赴。下決心要當設計助理,賈雯蘭立刻四處投履歷,包括Marc Jacobs、Henry Bendel等多家知名設計品牌,儘管秀出優異的參賽成績,但少了科班光環,沒有品牌願意給賈雯蘭機會。

從依附大師到自創品牌

這些面試官都很喜歡賈雯蘭的作品,可是他們卻只願意給她行銷或採購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建議作品極富個性的賈雯蘭去歐洲發展,不適合留在美國。聽到的當下,﹁ 我立刻有兩種感想,一是我的設計很特別、很好,二是我非主流,或許前途茫茫,這也是一種欣賞,但對當時的我而言,不讓我做想做的設計工作,就是一大挫折。」賈雯蘭並沒有沮喪太久,念頭一轉,她決定仿效當時的幾位年輕女設計師,自行創業。「我知道其實有很多人喜歡我做的衣服,只是把衣服送到這些人手上的這段路,中間的協助者還不願給我機會,那我就全部自己來!」一九九九年下半年,拿自己的積蓄加上信用卡,賈雯蘭成立了一人工作室,自己畫圖、打版、縫製,「Twinkle by Wenlan」第一季的系列作品出爐時,已是二○○○年的二月。因為剛起步,賈雯蘭拿起電話,主動打給自認適合販售自己作品的百貨商場、精品店如 Barneys New York、D'aurora等,一家一家地聯繫,向對方毛遂自薦。

在創業初期,賈雯蘭便清楚知道她的作品要在哪些通路販售、賣給哪些客戶。第一季電話打完,結果收到五份訂單,對新人而言,這是非常好的成績,但賈雯蘭不這麼認為。

「我那時不滿意這個成績,我認為應該大家都會喜歡我的作品,會搶著下單,結果有些只叫我繼續寄型錄給他。」尤其是Barneys New York,賈雯蘭絲毫不懈怠地寄了四季的型錄過去,足足等待了二年,才得到對方的青睞。

二○○○年,「Twinkle by Wenlan」一炮而紅,獨特美感的編織毛衣,成為賈雯蘭令人驚豔的品牌識別標誌,而被時尚媒體譽為「紐約針織女王」,大有和以針織服飾聞名世界的法國設計師Sonia Rykiel一別苗頭的意味。

曾任台灣︽哈潑︾時尚雜誌主編、︽費加洛︾雜誌副社長的陳宜表示,﹁二○○○年『Twinkle by Wenlan』推出毛線編織商品,正好遇上時尚圈的熱度。那段時間大家重視的是『手感訴求』,針織商品其實可以用機械做到很精細,但卻無法做出『手感編織』的美,賈雯蘭充滿手織感的毛衣,剛好迎合了當時的熱潮。」過去織毛衣有種迷思,越困難的圖案織法,似乎才能顯現厲害之處,但賈雯蘭的產品卻不依循這條路。「她用的是很平凡的織法,但會改變原料應用上的比例,加上賈雯蘭的配色跟西方人用的就不一樣,更是大大增添其獨特性。」

從創業至今始終如一

步入時尚圈之後,因為創業基金很少,賈雯蘭戰戰兢兢,非常在意市場獲利,儘管第一季就拿到訂單,但十年後她受訪時常掛在嘴邊的話還是:每一件衣服都要有市場、每一季訂單都要成長。

賈雯蘭提到,許多知名設計師如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Gucci前設計總監湯姆.福特(Tom Ford),每天早上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世界各地傳過來的銷售報表,「他們必須從中吸收客戶的喜好,反映在下一季的衣服上。」每一年必須推出八檔系列服飾的賈雯蘭,每天上午十一點前就會進公司,常常忙到深夜;除了親手畫設計草圖,也經常要與行銷人員開會,了解店頭對上一檔作品的反應。「我們一年至少有超過六千個idea(指草圖),最後只有五百個會成為商品!」帶領十名員工,應付歐美日共五百家店頭通路,賈雯蘭不靠參加派對交際應酬來結識人脈,而是專注在設計本身,靠產品力決一勝負。

二十年好友朱培玲說,賈雯蘭是非常樂觀的人,很有行動力,「她曾說未來也可以設計家居用品,甚至還可以蓋房子!」而在○六年,賈雯蘭果真也跨足設計居家用品。

賈雯蘭自有品牌的設計商品,已經從服飾,延伸到飾品、甚至居家布置、生活用品,她將抱持對時尚的熱情,和不放棄的毅力,在時尚圈繼續twinkle(閃亮)下去!

賈雯蘭

出生:1966年

現職:Twinkle by Wenlan

創辦人兼設計師

學歷:紐約市立大學藝術行政碩士、政治大學社會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66

批評公積金 首位誹謗罪成網民星洲博客羨慕港人上街抗爭

1 : GS(14)@2015-03-26 00:44:20





■鄞義林在網上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被判誹謗罪成而面臨破產。羅君豪攝


【李光耀逝世】【本報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國內國外紛紛致哀,並送上溢美悼辭。但在這個繁榮富強的國度,李光耀遺下的除了財富,還有動輒得咎的狹窄言論空間。新加坡博客鄞義林,因發表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的文章,被李光耀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控告誹謗罪成,成為首位被整治的網民。面臨破產、還因示威再次被捕,但他仍無畏無懼。強人離去,他寄語新加坡人也要告別恐懼,向雨傘運動中的香港人借鏡,面對強權,應以選票、雙腳抗爭。記者:雷子樂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當地一直備受推崇。但鄞義林發現,當地低收入人士的實際工資,是全球發達國家中最低、政府要市民將公積金用於教育、醫療等範圍,並同時增加收費,兩家為公積金作投資的主權基金和政府公司,回報理想,對市民派息卻是偏低。



「我很可能破產」


資料顯示,目前僅7%長者有足夠的公積金存款支援退休生活,八成人無法維持中等的生活水平。他三年前在網誌撰文分析有關問題,惹怒了兼任政府投資公司(GIC)的經理李顯龍,被他控以誹謗,去年被裁定罪成,今年年中會對罰款作出判決。鄞義林已作最壞打算,「該法院是處理金額25萬元(約142萬港元)的官司,我很可能破產」。被控告後,他被公司開除,去年九月到全國唯一准許集會的芳林公園抗議,因揮舞國旗及喊口號,再被拘控。他批評,過去五十年來,新加坡政府從沒停止過壓迫國民。從1963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引用內部安全法,未經審訊就關起反對黨、學生領袖、工會、報章記者。到九十年代,就以誹謗法律去控告反對黨、國際傳媒。近年政府又加強網絡限制,要求每個月內有逾50萬人瀏覽的網上媒體要領取牌照。



指星人敢怒不敢言

強人前日終於倒下,鄞義林說,不會怨恨李氏父子,畢竟李光耀在位的前二十年,確有一支良好的隊伍,把新加坡很好的建立起來,但八十年代以後,管治團隊質素下降,新加坡的發展開始出問題,「新加坡人其實很生氣」,只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沉默之中,他還是看到一點希望,就是新加坡有民主,「如果新加坡人肯去投票,把政府投掉,肯去芳林公園示威,我們是可以改變」。香港的雨傘運動,也令他感慨良多。他很記得,有一位香港爸爸說過「為了孩子,我會上街」;但在新加坡的爸爸則會說:「為了孩子,我不會上街」。「我希望新加坡會在這數年,了解到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上街,去芳林公園示威,如果我們投對了一個政府,我們有機會翻身,令我們有一個比較照顧人民的政府。是時候放棄我們的恐懼,給自己一個機會。」香港人的抗爭行動,他羨慕不已,「跟中國政府拼,機會很渺茫,但他們肯去奮鬥,我真的希望新加坡人可以這樣。」他更希望香港人要繼續為民主抗爭,「機會仍在的,也是可影響新加坡人,所以,請你們不要停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5/19089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08

首位中國女性得主 與愛爾蘭日本科學家分享殊榮研瘧疾特效藥 屠呦呦奪醫學獎

1 : GS(14)@2015-10-07 01:22:53

■屠呦呦畢生研究以現代科技發掘中藥的活性成份,在瘧疾特效藥的突破為她贏得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獎】本年度首個諾貝爾獎項得主揭盅,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粵音:優),憑着從中醫古籍尋找線索,發現瘧疾特效藥青蒿素,一年至少救了十萬人命,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分享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是首位醫學獎華人得主,也是首位中國本土科學家奪得諾貝爾的科學獎項、首位華人女性得諾貝爾獎。


今年醫學獎的主題,是治療寄生蟲病。屠呦呦獨得半份獎項,即800萬瑞典克朗(744萬港元)的一半獎金;旅美愛爾蘭裔科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發現治療線蟲感染的藥物阿維菌素(Avermectin),平分另一半。



從中醫古籍中草藥發現青蒿素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昨天宣佈結果時,指三名得主助全球受嚴重寄生蟲疾病威脅的34億人抗病,尤其是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人,「對人類健康和減少受苦的後果,難以測量」,其中由蚊傳染單細胞寄生蟲所致的瘧疾,可引起發燒、腦損害以至死亡,全球一年約2億人受感染,每年造成45萬人死;由線蟲引起的淋巴絲蟲病,全球感染逾1億人,可導致腳腫如象腿,又稱象皮病,另一種常見線蟲感染病河盲症可致盲。治療瘧疾傳統是用氯奎寧(Chloroquine)或奎寧(Quinine),但成功率日漸下降,到1960年代末消除瘧疾的努力失敗,病例上升。屠呦呦當時領導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小組,從傳統中草藥尋找瘧疾新療法,收集整體歷代醫籍和民間治療人類和動物患「熱病」的方藥,得出2,000多種方藥,對其中200多種開展實驗研究,經歷380多次失敗,1971年終從中草藥青蒿的提取物,發現抑制瘧疾原蟲有高效率的成份,名為青蒿素,並證實對動物和人類瘧疾都有效。在此突破之前,她用水煎提煉青蒿藥效不佳,失敗了190多次,後想起東晉葛洪著醫書《肘後備急方》提到將青蒿浸水榨汁,醒起是高溫破壞藥效,於是棄水煎。



■中草藥青蒿

■屠呦呦從晉朝古籍《肘後備急方》找到提煉青蒿素方法。

■青蒿素



大村智 坎貝爾提煉治線蟲藥


青蒿素成當時一種全新的抗瘧疾劑,能在發病早期迅速殺死瘧疾原蟲,治嚴重瘧疾效力特別大。卡羅琳醫學院聲明指將青蒿素結合其他藥物治療瘧疾,整體死亡率低20%,兒童死亡率更低30%,單在非洲就意味一年救了逾10萬人性命。大村智則從泥土尋找有抗微生物功能的鏈絲菌(streptomyces),成功在實驗室培植數千品種,從中挑選約50種較有希望的品種進一步分析。坎貝爾發現其中一個品種的成份可有效對抗人畜感染寄生蟲,提煉成阿維菌素,再在化學上修改成更有效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帶來新品種治寄生蟲病特效藥,全球廣為使用。如計1989年得和平獎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內,屠呦呦是歷來第13位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其中6人得物理學獎,得化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各兩人,她是首位醫學獎得主兼女性得主。如不計達賴,首名得獎中國公民是2010年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第二位是2012年文學獎得主莫言,屠呦呦是第三位。路透社/諾貝爾獎網站



各諾貝爾獎公佈時間表

6/10(今日) 物理學獎7/10(明日) 化學獎8/10(後日) 文學獎9/10(周五) 和平獎12/10(下周一) 經濟學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6/193223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57

首位華人女總統 迎接台灣新時代蔡英文689萬票當選

1 : GS(14)@2016-01-18 01:07:53

■當選台灣總統的蔡英文,昨晚在競選總部外的集會上向支持者揮手致謝。何柏佳攝



【台灣大選】【本報訊】2016年台灣大選,民進黨首次拿下總統寶座與逾半立委席位,達到「完全執政」;蔡英文更以逾689萬票成為台灣、乃至華人首位女總統。台灣實現第3次政黨輪替,立法院首度輪替,台灣正式開啟新時代。蔡勝選後表示,將秉持超越黨派立場,致力確保兩岸和平現狀。《蘋果》記者蕭宇、何柏佳、廖智廣台灣直擊


此次大選是台灣1996年總統一人一票直選後第6次大選,也是台灣藍綠第3度政黨輪替。昨日台灣雨過天陰,特別濕冷,最低溫度14℃,但無礙逾1,244萬選民以選票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早上8時開始,各投票點即出現投票人群,下午4時投票結束後,隨即開始點票。台灣各陣營的競選總部大屏幕得票滾動播出,吸引人們駐足觀看。




民進黨歷史性攻佔新北

一如之前民調顯示,蔡英文得票一路上升,氣勢如虹,遙遙領先國民黨朱立倫和親民黨宋楚瑜,大批支持者在蔡英文的競選總部歡呼;國民黨競選總部因一開票朱就落後,氣氛凝重;宋楚瑜總部更只有數十名支持者到場,相當冷清。隨着票數差距越來越大,藍營人心浮動,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半途在facebook宣佈請辭。晚上7時,朱立倫提前承認敗選,語帶哽咽發表講話說「對不起大家」,稱國民黨輸了選舉,「但不會輸掉對台灣和中華民國的愛」,表示未來國民黨將在谷底扎根,浴火重生。他含淚7度鞠躬,並宣佈辭黨主席;台下有支持者泣道:「太不公平了!」晚上11時許,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選票結果,蔡英文得6,894,744票,得票率56.12%;朱立倫得3,813,365票,得票率31.04%;宋楚瑜得1,576,861票,得票率12.84%。蔡完勝當選。綠營此役不但穩守南部票倉,且歷史性攻佔台北、新北兩大原屬藍營票倉的直轄市;藍營只在花蓮、台東、金門、連江4縣勝出,全台幾乎一片綠。


■大批支持者在蔡英文的競選總部外集會,祝賀蔡當選。

稱致力確保兩岸和平現狀

蔡英文選後發表感言稱,這次選舉是民主的驕傲,顯示台灣人對民主的堅持;她稱將秉持超越黨派立場,致力確保兩岸和平現狀,警告兩岸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尋求尊嚴平等的互動,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強調選舉是台灣民意展現,「任何打壓都會破壞兩岸穩定」。值得一提的是,選前兩天爆出台灣少女歌手周子瑜被以「台獨」之名,遭大陸電視台杯葛封殺、輿論圍剿,16歲的她在選前10多個小時被道歉的片段,惹台灣民眾憤怒,反中情緒大爆發,最終遷怒於親中的國民黨。內地資深媒體人孫國瑜指,周子瑜事件雖無法改變台灣大選結果,但它的效果卻不亞於2004年陳水扁那顆子彈,加強了把蔡送入總統府的力量,成為蔡當選的另類子彈。國民黨這次慘敗,不僅失去總統寶座,亦失立法院控制權,成為徹徹底底的在野黨。民進黨拿下立委68席,席次過半;國民黨僅拿35席,比2012年64席少了29席。國民黨政壇老將丁守中、林郁方、吳育昇、李慶華相繼失守立委席;台北前市長郝龍斌參選基隆市立委也失敗,宣告辭國民黨副主席,國民黨前景堪虞。



蔡英文當選後語錄

‧「(台灣)不會因為選舉而分裂,會因為選舉而團結。」‧「兩岸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尋求對等尊嚴互動之道,以確保沒有挑釁、沒有意外。」‧「我們點亮台灣,告訴全世界台灣等於民主,民主等於台灣。」‧「擦乾淚水迎接台灣新時代。」資料來源:蔡英文國際記者會/勝後演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7/19455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65

【讀書好×果籽】閱讀柔性政治:從首位華人女總統說起

1 : GS(14)@2016-01-23 19:30:20

台灣政治人一直給我感覺是激情,時刻準備剖心表白愛台心迹,眼淚口號少不了,但上周以689萬票當選首位華人女總統蔡英文,與刻板印象的台灣政治人距離很遠。四年多前敗選宣言,叫支持者不要哭,但台下都熱淚盈眶,而她則一貫的冷靜。用四年時間走完最後一里路,她當選的宣言,雖然聲音沙啞,但同樣出奇冷靜、甚至平淡。人們將她與另一風雲女政治家德國總理默克爾(台譯「梅克爾」)相比,都是學者出身,一個得科爾總理提攜,一個由李登輝栽培,同樣堅毅、冷靜。


美國下任總統大熱是民主黨希拉莉(台譯「希拉蕊」),而去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則選了默克爾女總理,兩人的中文版傳記一度「打孖上」宣傳促銷,就是《抉擇──希拉蕊回憶錄》和《梅克爾傳》,這兩本人物傳記是去年暢銷書。女性權力精英上位,主導全球政治,跨國企業及世界組織,已不是新鮮事物,大家都在談論互聯網世代的政治,是否更適合「女性思維」的人。女性與女性思維從政是兩回事,八十年代如日中天的英國鐵娘子戴卓爾夫人是女性政治家典範,但她表現出來是一個男性政客模樣,理性、強硬、咄咄逼人、強勢。但女性思維是另一種政治思考及表述形態,細膩、柔性、冷靜相結合,溫柔而堅定。2005年德國大選電視辯論時,強勢角逐連任施羅德取笑默克爾:「德國選民,你們真的要選一個每星期天都要去小鎮教堂做禮拜的女人做總理?」譏諷這個來自東德衣着老土的大媽。但默克爾表現出不一樣的特質,往往在慎思之後就鼓足勇氣一往無前,將利益計算精準但格局太小的男性政客比下去。這位大媽不但打敗施羅德,也在世界金融危機中挺身而出而躍升為全球政治領袖。對歐債危機爛攤子的承擔得到全球讚許,雖然收容敍利亞難民受到抨擊。但她的「善心」,不正是利益掛帥政客所欠缺的嗎?她自傳中透露,十二歲那一年,有一次練習跳水,她在跳板上站了整整四十五分鐘,最後才終於鼓足勇氣起跳。她就是在那最後一刻才有了勇氣。



柔性政治感染力

女性的感性力量,也往往在外交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南韓總統朴槿惠是另一例,她從政之路其實更起伏跌宕。1974年母親遇刺、1979年父親遇刺,被軍方朋友背叛,她嚐盡人情冷暖,自此淡出政壇,廿年後1998年當選國會議員才捲土重來,之後改革保守的大國家黨,洗脫政客貪腐形象,2013年上台執政。她說自己沒有父母、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女。年輕時母親遇刺後,便要陪同朴正熙見外賓,扮演第一夫人角色。美國總統卡特訪韓,對當地人權狀況極不滿,全程黑面,朴槿惠由卡特夫人入手,由卡特跑步興趣入手,以手術後病人不宜跑步作解釋,認為韓國戰後要全力拼經濟。卡特夫人將這番解說轉告丈夫,翌日宴會卡特變得寬容全程與朴槿惠交談。柔性手段往往在男性主導的國際外交舞台打開缺口。



切合網絡新世代

有分析認為柔性政治抬頭是與互聯網時代有關,以往在主流媒體塑造的政治舞台是男性化,要滔滔雄辯,咄咄逼人,一邊嗌口號另一邊扣帽子,大發偉論,女政客成功要比男人更男人、強悍,搶sound bite。自近年社交媒體進佔主流,其傳播的訊息變成生活化、日常化,即使是硬邦邦的政治訊息,也要變成感性的故事才能viral。女性比男性在社交媒體訊息傳播方面更如魚得水,一個女「貓奴」比男的更合乎公眾期望。男性有固定的角色期望,或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框框,例如凡事認叻,死頂,默克爾則會毫不掩飾自己不知hedge fund是甚麼。相對對岸浮誇喧鬧,人人頭腦發熱「雄起」,連十六歲少女周子瑜也要「完勝」欺凌,促成民進黨大勝。未來四年,以蔡英文的內斂、慎思及韌性,在格食格之下,未必冇得玩。



南韓總統朴槿惠自傳,很多朴正熙時代的細節都跳過了,但從中看到母親對她的影響。

蔡英文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她能否成為亞洲出色女政治家,就看今後四年的改革及如何處理狂躁喧鬧的對岸。



撰文:劉細良編輯:黃仲兒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23/19462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97

首位兩奪格林美年度大碟女歌手Taylor吐氣揚眉 回敬Kanye叼光

1 : GS(14)@2016-02-17 09:38:50

【第58屆格林美頒獎禮】美國音樂盛事、第58屆格林美頒獎禮昨日於洛杉磯舉行,奪三獎的美國歌手Taylor Swift,成為史上首位兩度奪得年度大碟的女歌手(詳見附文)。日前遭Kanye West於新歌中寸爆的她,致辭時不忘暗寸對方說:「成名路上會有人借你過橋」,為自己出口氣。格林美頒獎禮昨日舉行時分開兩個部份進行,上半部未有在電視播出,因此有歌手缺席,有獎亦未能親自上台領,包括終於開齋拎格林美獎的加拿大歌手Justin Bieber,他憑《Where Are U Now》奪得最佳舞曲獎。Taylor Swift亦率先捧走兩獎,分別是最佳流行曲大碟及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Kanye 資料圖片

■Ed奪得年度歌曲及最佳流行個人演出。



Bruno奪年度細碟

到電視直播部份,英國歌手Ed Sheeran憑《Thinking Out Loud》擊敗好友Taylor的《Blank Space》奪年度歌曲獎,於宣佈賽果一刻,她的反應竟比Ed更開心。其後Taylor憑《1989》奪年度大碟,這是她繼2010年憑《Fearless》再次奪得此獎項。由於歌手Kanye West日前推出的新歌《Famous》中重提09年搶Taylor咪事件,於歌詞寫到「我或者還可以同Taylor做愛,點解?我令那八婆成名」,故Taylor上台致辭時「回敬」Kanye:「作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拎兩次年度大碟獎,我想向年輕女士講,於你成功、成名路上會有人借你過橋或攞你彩。但如果你專注於工作上,不讓別人去分散你注意力。有日當你成功時回首,就會知道是你及愛你的人令你成功。」另外,Bruno Mars與Mark Ronson憑《Uptown Funk》捧走年度細碟獎,並且出動到Beyonce頒獎,相當有面!饒舌歌手Kendrick Lamar成為當晚大贏家,獲五獎包括最佳饒舌歌曲、合唱歌曲和表演獎等。久休復出的Adele演唱《All I Ask》時卻遇上音響問題,以致她的表現失準,令觀眾失望。



■開齋拎獎的Justin於頒獎禮上表演。美聯社

■Beyonce穿上白色透視裝擔任頒獎嘉賓。



GaGa向大衞致敬

頒獎禮上有不少向已故歌手致敬的表演環節,當中最有話題性是由Lady GaGa向大衞寶兒(David Bowie)致敬,染了橙髮的她以投射技術,將大衞的經典閃電妝投影在她的臉上,她更演唱大衞的《Heroes》及《Let's Dance》等經典歌。此外,美國殿堂級樂隊The Eagles亦有表演,紀念已故靈魂人物Glenn Frey。之後,大會特別將樂隊於1977年憑《Hotel California》奪得的年度細碟獎座拿出來,再一次頒給他們,並由Glenn多年拍檔Don Henley負責捧獎。原來當年The Eagles因為怕食白果,所以缺席頒獎禮。撰文:泰米



■Lady GaGa以大衞寶兒look表演向他致敬。

閃電妝




第58屆格林美頒獎禮部份得獎名單

年度大碟:《1989》 Taylor Swift年度細碟:《Uptown Funk》 Mark Ronson ft. Bruno Mars年度歌曲:《Thinking Out Loud》 Ed Sheeran年度新人:Meghan Trainor最佳流行個人演出:《Thinking Out Loud》 Ed Sheeran最佳流行組合演出:《Uptown Funk》 Mark Ronson ft. Bruno Mars



最佳流行演唱大碟:《1989》 Taylor Swift最佳電子/跳舞歌曲:《Where Are U Now》 Skrillex、Diplo、Justin Bieber最佳搖滾大碟:《Drones》 Muse最佳搖滾歌曲:《Don't Wanna Fight》 Alabama Shakes最佳R&B演出:《Earned It》 The Weeknd最佳當代都會大碟:《Beauty Behind the Madness》 The Weeknd最佳饒舌大碟:《To Pimp a Butterfly》 Kendrick Lamar最佳饒舌演出:《Alright》 Kendrick Lamar最佳鄉謠大碟:《Traveller》 Chris Stapleton資料來源:格林美大會



Meghan Trainor。路透社

Kendrick Lamar。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7/19493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