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德豪﹕鎖定沽日圓利潤 做勒式期權長倉

1 : GS(14)@2016-12-21 08:14:33

【明報專訊】聖誕節快到,下星期有兩天假期,餘下的交易日也只有6天,2016年就要結束。對於基金經理而言,這個12月並不輕鬆,到昨日為止,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在12月已下跌了4.7% 和5.6%,指數下跌這個幅度,個別股票下跌超過10%的比比皆是,所以我相信很多基金經理,最近也皺着眉頭工作。

A股短期回落 或是中期入市機會

筆者在12月定下的策略也告失守,預期的美元回落仍未出現,金價下跌,所管理帳戶買下的黃金股也在捱價。內地券商在近期受A股指數回吐,拖累下跌,縱使內地股市近期受多方面利空消息影響,包括:年底水緊效應;對1月初人民幣可能暴挫的擔憂;再加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嚴厲斥責保險資金野蠻舉牌的舉動,短期看來,似乎難見起色。但如果退後一步,抱着中線的角度和冷靜分析,我認深信A股上升的趨勢仍在,所以短期的回落,可能是中期的入市機會。

筆者在8月24日的文章首次提及,美元兌日圓的100水平是難得沽空日圓的機會(Long USDJPY),後來又在10月12日,筆者在另一篇文章,主題為「趁日圓轉弱,買日經ETF」,再力陳這個黃金機會。我和好友們分享沽空日圓的機會時,稱這個機會為BIG TRADE,的確從100算起,近期日圓兌美元升至118.67,這個BIG TRADE 在沒有帶槓桿的情况下,不足3個月的利潤已經高達19%,在外匯世界而言,這是極之可觀的,再加上,上升的時間不足3個月,筆者想起也是津津樂道的。

日圓找不到再跌理由

重要的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也好,個人投資者也好,也有看對或看錯的時候,在看對的時候,用上正確而可觀的注碼,把利潤盡量擴大,這才令細緻分析得以印證,得到巨大的回報,才有意義。

美元兌日圓到了這個位置,筆者管理帳戶的買入的日經ETF 也已經鎖定利潤,筆者仍懷着謙卑的心分析和分享,我認為,這個沽空日圓的BIG TRADE,已是時候要收手了。事實上,筆者目前找不到日圓再跌的理由,這可能是我們交易經驗的觸覺。

勒式長倉 風險有限

從策略上而言,如果投資者在美元兌日圓100時買入,現在大可以平倉鎖定利潤,現在可拿出10%到20%的利潤,轉移在一個風險有限的期權策略上,分別買入120 call option及116 put option。這套策略對熟悉期權的朋友而言,也只是較簡單的Long Strangle(勒式長倉)的策略,由於利潤是賺回來的,透過這套策略,你大可以放假旅行,在回來後,看看這套用利潤構成的策略會否製造更大的利潤。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48&issue=2016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73

陳德霖:亞投行正處理港申請

1 : GS(14)@2016-12-21 23:35:20

【本報訊】金管局與銀行公會昨日結束一連三天上京拜訪行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與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會面後表示,亞投行正處理香港加入亞投行的申請,惟未有具體的時間表。陳德霖認為,香港資本市場成熟,能夠成為發債融資的平台,希望亞投行會考慮。金立群回應表示會積極考慮。


夥國開行推動基建發展

金管局昨日與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胡懷邦簽署諒解備忘錄,透過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平台建立策略性合作框架,透過訊息互換和分享項目評估經驗、推廣活動和促進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推動香港基建投融資市場和「一帶一路」發展。截至今年10月,國開行在香港的營運規模超過500億美元,並已透過香港完成2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項目,累計投資規模超過50億美元。陳德霖表示,透過國開行與IFFO平台的更緊密合作,有助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到香港的金融平台進行境外投融資。胡懷邦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首要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在一帶一路具有獨特優勢,是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絡人,未來將透過IFFO平台與金管局加強進一步合作。另一方面,陳德霖與國家外管局局長潘功勝會面後表示,在美元強勢下,內地的確有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當局將會在現有的外滙管制框架不變下,加強監管及打擊違法跨境資金進出。陳德霖又引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指,今年內地經濟「穩中有進」,經濟增長、就業及物價表現穩定,相信「穩」及「進」的情況未來可以持續。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滙率波動在所難免,但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及國際樞紐的地位不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1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09

陳德豪﹕花無百日紅 投資重時機

1 : GS(14)@2016-12-28 07:52:58

【明報專訊】放了好幾天假期,今天股市重開,然而這星期只有三個交易日,聖誕節過後,緊接就是新的一年,相信很多朋友仍是holiday mood,所以這星期,我也不勉強讀者閱讀有關市場的數據或消息。

在普天同慶的聖誕節,筆者和家人用了另外一種形式慶祝,就是選擇回到國內幾個城市做義工。其中一天,我們到了東莞,在完成義工工作後,我們一行數十人入住一家四星級的連鎖式酒店,酒店不算新,但質素不錯,屬於香港帝苑酒店或銅鑼灣栢景酒店那種質素。

其實過去數年,由於是做義工,入住酒店或食用的也不可能太豪華,多數入住的都是很便宜,而質素十分一般的旅館,如果讀者沒有刻意研究,很難想像這些旅館每晚房價只需100元左右,當然質素是「十分一般」。為什麼這次我們有幸入住一家質素不錯的四星級酒店?原來這家酒店的房價便宜得難以想像,每晚只需180元。我想領隊看到質素那麼好的酒店的房價比起旅館的也不算貴很多,所以決定讓義工們住好一點。

供過於求 東莞酒店房價便宜

細心想想,為什麼四星級的酒店的房價在聖誕節時,也不過是180元?核心的原因,也就是供需的問題。東莞這個城市,數十年來,絕對是大上大落,80年代改革開放後,很多港商或外資均湧到東莞設廠,人氣聚集了,東莞的地價、樓價及生活配套費用起飛。

東莞也曾經是人所共知的黃色事業最蓬勃的城市之一,所以,這個位於廣州以東,香港西北的輕工業重鎮,從改革開放後,行運行足20年,可說是一時無兩!但花無百日紅,金融海嘯後,全球貿易一直走下坡,加上人民幣在2015年之前年年升值,東莞的製造業早已叫苦連天。 在2014年2月,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掃黃行動,在雙重打擊下東莞的經濟發展一蹶不振。

投資海外房地產只買龍頭

東莞市的起落,有深層次的意義。以那家四星級酒店為例,原來因為市道不好,沒有顧客,就算酒店質素再好,房價也可以跌至低得可憐的價格。另外,與買賣股票一樣,買入的時間點,尤其重要。對於有興趣投資海外房地產的朋友來說,不能道聽塗說,胡亂買入二三線城市的房產,如果真的要買,只能買「龍頭」,如國家首都或一線城市中心點的物業,就算你的入市時間點把握得不好,在這個資金氾濫的年代,也有機會反敗為勝。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05&issue=20161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57

陳德豪﹕資金離開債巿 股巿易升難跌

1 : GS(14)@2017-01-11 04:41:00

【明報專訊】港股1月份算是開了個好的頭,暫時指數上升得不算多,細心觀察不同板塊,慢慢發現有更多的Leading sectors(領先的板塊)出現。

微觀有時更反映市場方向

筆者會花不少的時間觀察不同的板塊及個股的趨勢。多年以前筆者分析大市趨勢,着重研究指數在量化(Quant)的角度以及技術(TA)層面分析。經過了那麼多年,有時候對着指數的圖表,也會沒有方向、找不着頭緒的時候。 微觀板塊的分析時常幫助我解決這個困難,板塊勢頭的變動,有時候更能反映出市場的方向。筆者一直以來較看好的鋼鐵板塊就是一個例子,經過近期的調整,又重拾升勢,反映指數會隨着愈來愈多走近的板塊帶動上升。

美元轉弱 信號正面

為什麼會說1月的走勢開得好?整個金融市場在1月起了一個很正面的變化,就是美元轉弱回調。在去年11月特朗普大選勝出後,美元一直走強,美股上升,金價大跌,資金流出新興市場,港股也在近月有較明顯的調整。然而,筆者一直深信全球的流動性仍然氾濫,除了歐日央行繼續QE外,以往數年,在資產配置的角度上,輕鬆地把資金配置在不同的國債差不多是一個no-brainer的trade,基於種種原因,歐美的國債價格不斷上升,債息下跌,跌至一個低無可低的水平。

歐美債息跌至低無可低

2015年新的加息周期啟動,加息預期改變;特朗普勝出更改變了通脹的預期,所以,美債息不可能無止境地維持在低位,巨量資金離開債市,能選擇的投資工具就變得更有限,所以可見一段時間或在泡沫形成之前,全球股票也會是易升難跌。港股在經過調整以後,會再度成為資金選擇的地方。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97&issue=2017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88

陳德豪﹕人幣反彈倘持續 勿忽視航空股

1 : GS(14)@2017-01-25 07:31:51

【明報專訊】2016年出現了好幾個市場一面倒的「一致觀點」。首先是英國留歐,在公投之前,幾乎所有人也認為投票的結果將會是留歐,結果出現了第一隻「黑天鵝」,這隻所謂的黑天鵝只維持了一日,恒生指數從那天後開始上升,黑天鵝所造成的底部,就是一個新上升周期的底部。

第二個主流觀點就是,如果特朗普當選,金融市場會大震盪,繼而發生嚴重股災,因為很多人也認為特朗普是傻的(不是想馬後炮,但其實如果他是傻的,怎可能長時間維持富有?)事實上,特朗普當選後,歐美股市節節上升,美股更創出新高。

第三個主流觀點是什麼呢?就是人民幣貶值,反過來,就是美元上升。美元上升也基本上是所有大行一致同意的觀點。人民幣在2017年繼續貶值,大家討論的重點已不是人民幣是否會貶值,而是下跌多少的問題,普遍認為美元兌人民幣會上升到7以上。

人幣踏入新一年升超過1%

在1月前,筆者也擔心人民幣在1月會有另一波跌浪,原因是國內居民每年有5萬美元價值的配額,兌換成其他外幣。這個配額在年初更新,理論上,數以十萬計居民形成的人民幣賣盤,就會以泰山壓卵之勢湧出來。

但事實上,年初至今人民幣上升了超過1%,這種應跌不跌的價格反應很有指標性。更值得留意的,是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價格關係的轉變。 以往美元兌人民幣的離岸價一直相對在岸價高,這種溢價在人民幣貶值過程中一直維持,需要高度注意的是,這關係已轉變了,現在的離岸價比起在岸價出現discount,反映離岸投資者對人民幣趨勢預期的改變。

離岸在岸溢價現倒掛

人民幣在1月份沒有下跌,以及在岸及離岸價關係的轉變, 又如當頭棒喝提醒筆者,回想人民幣在2017年貶值又是一個「一致觀點」。

如果人民幣要持續反彈,近兩年因為人民幣下跌而造成巨大匯兌損失的航空股,就有機會因為人民幣上升,使基本面改善,吸引資金流入。超跌後的反彈就不要低估,情况就由如筆者在2016年四五月時,開始看好澳門博彩股的邏輯同出一轍。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22&issue=2017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00

財經評論:陳德霖老闆係陳茂波

1 : GS(14)@2017-02-03 02:55:15

陳茂波終於做到財政司司長。從特首梁振英一上場,就籌劃安插他做新設的財政司副司長職位,到建議拉倒被迫轉任發展局局長,兜兜轉轉,估不到CY任期將盡,心腹標到尾會做財爺,世事確實有趣。財爺一職,在特區政府中異常重要,除了要處理即將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他亦是掌管逾3.6萬億元外滙基金資產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直屬波士。公職生涯接近40年,在局內有「橋王」稱譽的陳德霖,原被視為下任財爺大熱之一,殊不知殺出程咬金,政情圈更分析,陳茂波這半年任期,是中央考核他能否出任下屆財爺的試用期。農曆年前,陳茂波以主席身份,首次主持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會議。熟悉金融市場又有官場經驗的陳總,成為不諳金融事務會計出身的陳茂波下屬,兩位陳生又是下屆財爺潛在人選,想想這幅開會畫面,已覺有趣。金管局職能源自《外匯基金條例》及《銀行業條例》規定,向財政司司長負責,總裁法定名稱叫金融管理專員,權力源自財爺轉移授權,專員可獨立決定達成貨幣政策目標的相關策略、工具及執行方式,以確保本港貨幣制度穩健。此種權力轉授關係及制衡架構,在2003年6月,時任財爺的梁錦松與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公佈財政司司長與金融管理專員互換函件中,體現無遺。財爺信中承諾,若他行使了已經轉授的權力,又或行使該等權力時凌駕專員之上,必須於3個月內公開情況並交代原因。陳茂波雖有劏房囤地醜聞,但仍獲委以重任,據聞與他在發展局出力覓地建屋,肯迎難而上有關。近日他發表網誌、上電台節目,指政府盈餘遠比預測高,又說要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處處流露高昂戰意,絕非過渡看守式財爺。不過有金融圈中人說,理財唔等於搵地,不是一味出力出汗就稱職,金融市場可以瞬間無風起浪,加上今年國際政局凶險,如何把關,需要經驗技術觸覺多方並用的舵手。難怪有局中人擔心,凡事擺出一副CY式「有所為」、「會做嘢」姿態的陳茂波,會否令本港公共理財政策驟變,外滙基金調撥異常,甚或金管局未來架構被拆骨,銀行監管、儲備及貨幣管理等三大職能分家,可能都不是杞人憂天的夢話!不過外界相信,倘本港公共理財狀況真的突變,北京亦不會坐視不理。無論點,下屆政府大掌櫃一職由誰坐鎮,在芸芸「陳生」此中尋,應無懸念了。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2/199148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77

退出社民連 陳德章:對港心灰「唔反對叫我逃兵 起碼盡過力」

1 : GS(14)@2017-02-05 10:36:46

【本報訊】2013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地區諮詢會上,社民連陳德章「掟蛋」抗議,誤中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判囚3周。事隔3年多,被掟中的曾俊華趕科場問鼎特首寶座,掟蛋的陳德章卻歸故里退出社民連。陳德章坦言退黨是對香港社會環境心灰,自己追求民主自由的熱情如放進了冰水,強烈「溫差」令他吃不消,「我唔反對人哋叫我做逃兵,但起碼5年來我係盡過力去為香港民主運動」。記者:陳雪玲27歲的陳德章2011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政治系畢業後返港,積極參與社運,當年以「民間電台」名義出戰區議會,挑戰建制派龐愛蘭失敗,2015年則以社民連名義出戰區選,再度敗陣。陳德章的名字在報章出現,多與「示威」、「被捕」、「檢控」等字眼扯上關係,去年底卻突然透過facebook公佈辭去社民連內務副主席一職,待港鐵案及在囚人士膳食的司法覆核完成後,正式退黨。


「港人核心價值係顧自己」

陳在過往的訪問中曾說過,選舉期間聽到有人左一句「靠你」、右一句「撐你」,反而覺得憤怒,因希望更多港人靠自己去爭取。現在選擇做「逃兵」,是否變成自己口中的這些人﹖「我唔會諗靠其他人,有需要我一定會返出來,要俾人拉或者坐監,我從來都唔會後悔‥‥‥講靠你、撐你,付出可以咁廉價,如果我做唔到,唔會叫人做,如果我哋做唔到暴力抗爭,絕對唔會叫支持者、參與者去做」。他憶起佔領運動時一則小事,或可令外界對他求退多一點了解。當時衝龍和道行動升級,幾個後生仔不斷指罵後面的人為何不衝?陳當下問他們在做甚麼,「班女仔喺前面戴緊頭盔衝緊,我叫佢哋唔好嘈喇,一手蹺住佢哋同我一齊去,佢哋就話:『唔得呀﹗唔得呀﹗』跟住笠水走人」。他自言對社民連不灰心、對相信的理念不灰心,但香港的社會環境令人灰心,是萌退原因:「79日(傘運)我坐得70日,都覺得對自己唔住,但你話去咗一日,就係持份者心態,覺得自己係持股人,從來唔會覺得你係有義務去做,真係激死」。他坦言追求民主自由的熱情放在香港的環境下「溫差太大」,令他吃不消,「香港人連坐監都要驚嘅時候,然後批評內地嘅人唔爭取民主?其實內地維權人士好多坐緊監,判好多年」。他嘆喟:「香港人嘅核心價值唔係人權法治自由,好多都係顧自己,呢個係好難改變到嘅事。」但即使不是社民連核心成員,只要住在香港,陳也明言:「唔會就咁摺埋」,社會運動、公民抗命甚至暴力抗爭都會出來;選擇暫別,對曾健成、梁國雄、吳文遠與唐婉清等4個黨友最感歉意:「因為佢哋仲堅持緊,但我呢個時候覺得攰,要退出。」離開社民連,未想前路,「越睇得多書越覺得自己識嘢少」,短期目標是完成哲學碩士課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3/199163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30

特朗普效應 陳德霖﹕或觸發資金流走 美放寬金融監管 港無意跟隨

1 : GS(14)@2017-02-07 04:56:26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的新政,令全球經濟政治風險增加。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警告,特朗普鼓勵企業資金回流美國,或加劇新興市場的走資潮。他重申,美國加息步伐將會較市場預期快,流入本港的熱錢持續會流走,只是目前尚未發生。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美國新政府政策存在不確定性,是全球主要的經濟及金融風險之一。他表示,一旦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把企業利得稅減至15%,比香港還要低,加上特朗普大力鼓勵當地企業把資金回流美國,「市場估計美國企業在海外資金達2萬至3萬億美元,即使只是部分回流,假設1萬億美元在短期內撤離,也會對新興市場造成巨大影響」。

重申美加息步伐將快於預期

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要讓企業回流美國,因此大開期票,提出稅制改革,主張把企業所得稅由現時的35%大幅減少至15%。對比香港現時的企業所得稅為16.5%。不過,陳德霖認為,特朗普許多政策仍然欠缺細節,暫時不清楚其實際政策是否足以吸引大量資金回流。而且他估計,即使資金回流美國,部分亦會透過金融體系再流向新興市場。

海嘯後1300億美元資金流港

但陳德霖表示,金融海嘯後累計有13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本港(見圖),市場仍然低估美國加息的步伐,由於港息與美息同步,所以在港的熱錢將陸續流走,只是目前尚未開始發生。金管局對樓市的逆周期措施,主要視乎息口演變與樓市交投量、價格及供應量的變化,而決定是否收緊或放鬆。而最近雖有部分新盤銷情好,但他認為,難以全面反映樓市現狀,需較多時間去觀察樓市屬上升或下行周期。

美銀行股上升 匯控渣打跟隨做好

另一方面,特朗普正研究放寬對銀行業的監管。昨日有議員問到,香港會否跟從,陳德霖強調,香港的監管制度本來與美國有差別,故美國放鬆監管對香港沒影響。特朗普於上周五簽署行政命令,下令全面修訂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市場憧憬會放寬對金融業的監管,美國金融股周五普遍升2%至3%,帶動本港上市的匯控(0005)及渣打(2888)做好,當中渣打升2.4%至78.9元,創15個月新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53&issue=2017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41

陳德霖:美加息步伐或快過預期

1 : GS(14)@2017-02-07 05:10:16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可能較市場預期為快。 李潤芳攝



【本報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時,表示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可能較市場預期為快,現時市場估2019年底美息將會見2厘,不過聯儲局目標則為3厘,港美息差擴闊將導致資金流走,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機會推出的新政策,要求美企海外盈利回流本國,本港流動性或會現風險。陳德霖稱,自2008年以來,共1,300億美元資金流入香港,當美國利率開始正常化時,港美息差逐漸擴闊,預料資金將逐步流走,不過目前仍未出現這個情況。他提醒市民要做好準備,以應付未來資金流逆轉和利息波動帶來的風險。


資金料回流美國 或影響港

陳德霖認為,美國新政府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及擴張性財政政策,短期將會令到美股上升、國債孳息率上升、美元轉強,從而刺激美國增長及通脹;不過中期而言將出現雙輸局面,因為自由貿易受損,全球供應鏈效率下跌,生產成本上升,最終或加劇美國財政赤字、息率上升。此外,特朗普未來有機會推出的新政策,或導致新興市場流動性出現問題,因為特朗普曾揚言會立法要求美資海外企業盈利須回流至本國,市場估計現時該筆金額高達2萬億至3萬億美元。陳德霖指,雖然現時上述政策尚未明朗,但若果僅是一半金額必須回流至美國,包括香港在內的地區及國家都會大受影響,現難以估算實際影響。不過他認為香港經歷過97、08年金融動盪,仍然安然度過,相信香港金融體系不會出現大問題。特朗普早前亦簽署行政指令,要求將金融辣招Dodd Frank法案推倒重來,嚴格的銀行監管或有機會拆牆鬆綁。陳德霖認為,因應特朗普的動作,國際銀行股升幅相當厲害,不過實際上該法案是部份取消或是全部取消,目前是未知之數。他指出香港不是實行Dodd Frank法案的監管原則,而是視乎金融產品或服務的風險本質而進行監管,故此不受影響,亦不會追隨美國的監管體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3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81

陳德豪﹕升太急股份可部分獲利

1 : GS(14)@2017-03-03 00:14:53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昨日下跌180多點,回到23740點,成交額下跌至只有730億元。如果單純從技術上看,恒生指數看似形成一個小圓頂,技術上有下跌的風險。

筆者如常每天將主要的板塊及主要股份細看,反而有不一樣的感覺,不少大藍籌股已從高位回調了5%到10%,相對下恒生指數只是從高位回調了幾百點,跌得不算多,如果不是整個升浪已經結束,個股的調整幅度也算是充分。暫時,我仍然維持前兩星期在講座提到的觀點,就是認為指數下跌空間有限,但個別升得急的板塊,我是建議鎖定部分的利潤。

分享一下交易的策略,對於極度看好的個股而言,策略是長線持有,但是不代表我不會在上升過程中賣出。例如我們一直看好的鋼鐵股,以鞍鋼(0347) 為例,上升浪的底部約3.7至3.9元,上升至近期的高位,升幅超過50%,如果問我是否已見到大周期的頂,我比較有信心地說 「不是」,而且,再往上升的空間仍然不小,但從交易策略而言,短期股價升得急,日線圖斜度提高,往往有回調的風險。 作為對冲基金經理,就有種DNA向難度挑戰(雖然不是每次成功),我多數也會把手頭上30%至50%的股份賣出,然後等待有5%至10%的回調後,將相同的資金量,重新買入更多的股份。由於是中長線看好,在回補的時候,就算不是最低價,也沒有所謂,因為之前想達到賺取交易利潤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不用追求過分完美的操作。

待回調後用相同資金重新買入

再回說大市,雖然我們認為港股在近期健康的調整後,有能力重回升軌,再創近期新高,我們也要有兩手準備。首先,我們仍以標普500美股指數作為對冲持有的港股,年初至今,標普指數上升了7%,恒生指數也上升近8%,國企指數再好一些,上升了9.6%,如果選股不太差,港股組合的長倉平均上升多過標普指數不是太難,所以,就算淡倉有對冲虧損,整體仍然是賺錢。

另外,我們在近日再投入兩個對冲策略,一個是國企指數的淡倉,另一個是買入逆向原油價格的ETF(SCO US)。買入國期指數的淡倉,是因為近兩個月國企指數的表現明顯優於恒生指數,而且不少國企指數的股份也升得急,符合前文提及有可能回調的條件,所以,選擇了國企指數。 對於原油,我們團隊的研究,認為油價在近期再上升的空間十分有限,下跌可能是20%的幅度,但上升空間不多,回報相對風險分析,這筆交易 也十分吸引。如果我們看錯了,手頭上的港股組合下跌,也希望從幾個逆向市場的策略補償部分虧損,持盈保泰。

買國指淡倉 符合「回調」條件

不約而同,渣打(2888)及匯控(0005)的業績比預期差,匯豐在公布業績後大跌,我們把握機會,在大跌後的第二天買入,賺取股息。渣打,我們在業績前已買入了,價格不完美,但長遠而言,我們仍然看好兩家國際的大銀行,只要不是買錯,買貴了一點也可接受。

筆者所管理的帳戶有持有渣打(2888)、匯豐控股(0005)及鞍鋼(0347)的財務權益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73&issue=2017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