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藝術家擬設網站重溫傘運海報

1 : GS(14)@2016-09-27 07:10:13

■海報以港鐵月台與車廂之間空隙,比喻藍絲與黃絲間的鴻溝。



【本報訊】雨傘運動清場前一晚,藝術策展人黃宇軒與義工通宵搶救佔領區藝術品,撕下約千張海報,搬走400多張橫額及立體裝置,這批「文物」最近落戶中大圖書館倉庫,首階段擬設網站公開雨傘海報。



■海報繪畫戴上黃絲造型頭巾的受傷女子,寫有「香港人打不死」。

義工隊佔領區通宵搶救

「香港人,打不死!」、「風雨中抱緊豉油(自由)」、以港鐵月台車廂空隙比喻藍絲與黃絲間的鴻溝……這批在佔領區誕生的海報,見證抗爭者堅毅與樂觀。義工隊清場前通宵搶救後自資租倉保存,兩年過去,文物近月終落戶中大倉庫。立體裝置包括路姆西夾公仔機、梁振英「神主位」等,因體積大難以覓場地全數展示,黃與義工目前先把海報轉為網上圖片,擬月內製成網站,讓市民重溫,「如果創作人想收返版權,就會下架」。黃宇軒說,該批海報主要來自金鐘佔領區,大多是金鐘村民佔領時製作,「見到啲人諗乜,有啲鬧左膠,有啲唔知寫乜,乜都有……好多係現場坐嘅時候畫,見證大家喺佔領區用咗幾多時間」。海報也反映傘運獨一無二,「同7.1大遊行張20萬人上街嘅相唔同,佔領區好難事後感受番,呢啲物件見證成個運動,要瞓喺嗰度先會有呢啲作品」。■記者白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6/19782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68

投資導航:笑看財經 重溫騎呢七事

1 : GS(14)@2016-12-25 13:15:14

■2016財金界騎呢七事,笑中有坎坷、笑完要警惕。 設計圖片




聖誕節全球歡欣,在即將送別2016、迎來2017年之際,今期〈投資導航〉亦與讀者齊齊輕鬆一下,細數2016年財金界騎呢七事。七單笑料中,有的笑中有坎坷、有的笑完有警惕,務求令大家笑着過聖誕之餘,亦「有錢落袋」,吸取他人教訓迎接更具挑戰性的2017年。

熔斷機制五日玩完

中證監今年引入熔斷機制首日,A股就即跌5%觸發熔斷,15分鐘後復市即再跌到7%全日停市,全球市場跟着嚇到一齊仆低。弔詭的是,這惡搞般的嚇人情節在三日後的開市即再重演,最終熔斷變成投資者熔爐,引發人為股災,機制僅得五日命,A股至今已收復失地,難怪內地股民嬲到叫A股盡早收檔,無謂獻世。


洋參大王輸掉公司

有「洋參大王」之稱的恒發創辦人楊永仁,經營公司多年終在04年上市,但今年初在集團股價跳崖式暴瀉九成後,被揭有押股兼被斬倉,之後全城食花生,觀賞他財困、減持、賣盤等戲劇性情節,公司最終易主並改名為前海健康(911)。一次押股,演變成輸掉一整間上市公司,坎坷程度幾可寫成電影劇本。


最佳CFO淪為笑柄

今年上市公司最大「關公災難」,莫過於曾被選為最佳CFO的百富環球(327)前CFO李書沸,被偷拍到在分析員會議怒趕麥格理分析員離場,失禮得成財經界笑柄,更連累公司市值6日內蒸發6億元,連野村亦以此做唱淡理由,結果李書沸在一周後宣佈離職才平息事件。所以話做人做事,好IQ、不如好EQ。


狂人當選反變牛市

今年最大嚇死人事件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莫屬,雖則財經界亦有小部份人估中,有人更率先沽空,但政治事件的最大風險,就是在於永遠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發展,當大家以為狂人當選等於市場末日,美股卻爆出「特朗普牛市」,強勢闖上二萬關邊,一地眼鏡碎,就如做了春江鴨都要輸錢一樣悲哀。


越南河股締造經典

「越南河股」膳源(1632)上市創7日飆7倍奇蹟後,毫不意外地股價大插四成散水。「彩蛋」在於本月中聯交所披露一名叫林均恆的投資者以4,500萬元摸頂,持股逾5%被迫公諸於世,當大家以為水魚接火棒正要恥笑時,林均恆就懶理繼續買,跟住證監就點名膳源股權高度集中,滲出一種蠱惑味。


樂視燒完錢急撲水

講到樂視,要講的本來是來港燒錢偉績,包括擊敗Now奪英超及NBA轉播,又聲稱奪2018年世界盃轉播,眼都唔眨的最少燒錢77億元,係威係勢。誰會想到集團被指內地過百億數未找,連50萬元廣告費都拖,公司由叠水變撲水,在網站出售50年超長期會籍。自居創意企業的樂視,原來搵銀亦創意無限。


劏房劏到細過車位

2016年是發展商劏房劏到失控的一年,何文田加多利軒一個190方呎示範單位,浴室面積僅13方呎,坐下如廁連門都閂唔埋;不過講到細,屯門菁雋才是終極,最細單位128方呎,標準車位都不如,加上發展商俊和一句「紫禁城咁大,皇帝真正瞓覺時都係得張床」風涼話,令經典變得更經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5/19876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47

【Yahoo玩完】重溫雅虎23年歷史 篤波知識最經典

1 : GS(14)@2017-01-12 08:04:04

美國電訊商Verizon收購Yahoo的交易似乎快將成事,Yahoo宣佈CEO Marissa Mayer將辭去董事一職。Verizon在上年提出以48.3億美元收購Yahoo的核心業務,當中並不包括Yahoo持有的Yahoo日本及阿里巴巴的股權,一旦合併完成,Yahoo會改名為Altaba處理合併案以外的業務。收購後現存的Yahoo服務會否有大變動還是未知之數,不過都趁機回顧一下和大家一起成長的Yahoo服務。
Yahoo由台灣人楊致遠和史丹福大學同學David Filo創辦,1994年1月他們設計了網站「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當年還未有搜尋欄,只是列出了不同分類以超連結連去不同的網站。同年網站改名為「Yahoo!」,意思為「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Oracle」(另一個層次組成的預言),出自「大小人國」的《格列佛遊記》入面一種被有智慧的馬飼養的野蠻人種。值得一提的是雖然Yahoo的搜尋功能很有名,但Yahoo早期一直只用其他公司的搜尋引擎服務,2004年才啟用Yahoo Search。
Yahoo發展途中收購了很多不同業務,對於香港用家來說,Yahoo Mail或者是很多人第一次用的電郵。此外,Yahoo遊戲和Yahoo知識也陪伴不少人成長。在智能手機還未出現的年代,網站遊戲是中小學生們的主要娛樂,上電腦堂偷玩Yahoo遊戲或者是不少人的學生回憶,當中Yahoo桌球是最受歡迎的一款。不過Yahoo遊戲目前已經改頭換面,找不回舊經典遊戲。Yahoo知識亦為香港網民津津樂道,長期有一堆用家問些無厘頭問題,網民稱之為「知膠」,到現在還有人不時重貼數年前一些爆笑經典問題。後來管理員嚴打令到「知膠」絕種,現在Yahoo知識仍在,但發問和回答人數大減,也有不少疑似推銷廣告存在,偶爾仍會見到認真的學術討論。記者:司徒港燊攝影:黃子偉


多名高層異動,CEOMarissa Mayer和創辦人之一的David Filo都已辭去董事職位。

Yahoo Mail近年多次受到黑客攻擊,過10億用戶受影響。

Yahoo桌球早幾年仍能以隱藏網址玩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1/19892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26

獨家私照晒冷重溫《大亨》MV大劉擔正做主角

1 : GS(14)@2017-04-16 14:41:11

由3月29日開始,一連18日、合共22集「劉鑾雄講大劉」,即時總點擊(影片及文章)逾1,000萬。今日終於到尾聲。錢銀,女人,男人的話題。而關於「大劉」,坊間焦點亦一樣:股壇狙擊手、明星港姐女友情史更一籮籮,送Hermès送物業從不手軟,甚至將稀世名鑽贈予女兒,出入有「毛巾黨」開路,蔚為奇觀,花生不盡。今次劉鑾雄首次接受專訪,由「劉鑾雄」身份去講番「大劉」,「光環」多咗定少咗?感情分多咗定少咗?如果有追看過去這21集,應該心中有數。「大劉」商場上長袖善舞,「劉鑾雄」則善於講故事,而且金句不絕。既然來到訪問終章,節錄部份重溫:講奇遇。「不知幾多人寫信嚟,或者阿媽帶埋個女嚟,想我去照顧佢個女喎!望都唔敢望聽都唔想聽啦!點知你係咪捉黃腳雞㗎!如果俾人咁樣屈你強姦,係一個笑話嚟㗎嘛!」講「股壇狙擊手」。大劉說:「我唔係股壇狙擊手,每次有呢啲行動,次次百分之一千都係被迫。我可以誓神劈願講,完全係被迫!」生意失敗,大劉自嘲:「我係廢柴中嘅廢柴,懵炳中嘅懵炳!」但講到最漂亮一仗,他卻說:「冇一單我覺得係最漂亮同滿意!因為我唔想嘅!絕大部份香港人係低估咗我嘅智慧!」* * * * * * * * * * * * *家族失和,大劉24歲入院割膽,卻冇錢出院,要問老工人借錢,感懷身世一個人在醫院流淚:「四十幾年前冇錢,真係遇佛弒佛,遇父刺父,都要做!」可是他不認自己狠:「狠,我唔承認囉!好有膽量我認嘅。其實我好心軟。好多嘢人哋對我唔住嘅,我都好易算,因為我好滿足,老天爺成日都照顧住我,我已經好開心。」膽一早冇咗,依家連腎都換埋,關於「萬惡之源」,大劉感悟:「今日嚟講,人喺死亡邊緣,你會更加珍惜自己健康。因為無論我搵多幾多,或者我搵少幾多,我都唔會使得到㗎喇。」但在另一集,大劉也曾後悔年少輕狂;「我嗰時後生咁happy,但我睇番轉頭,依家後悔後生嗰時唔好咁happy,搵多啲錢。」「錢有機會就搵,但唔需要刻意,都已經夠食夠着,已經好夠,唔需要去爭做第幾富豪,我要引述好多人講:『我心中富有咪得囉!』」就係咁。* * * * * * * * * * * * *風流半生,大劉說自己都曾經戇居過。「嘥咗10幾、20年,冇專心事業,嘥埋時間喺無謂女人身上。」原來他還是曾經受傷的男人:「一定會,做生意又有,男女朋友之間又有,一定會有。」「我唔係一出世就八、九十歲㗎!」大劉難得講笑。做過後生仔、經歷過求戀期的他,譚詠麟的歌反映其矛盾的「感情抉擇」,《一生中最愛》、《遲來的春天》琅琅上口。但哪位才是他一生中最愛,大劉不願開名。* * * * * * * * * * * * *「他拼命追,我拼命追,追得到又如何?」徐小鳳有首《大亨》,大劉形容他創業期間、捱得最辛苦的時候,用這歌自勉。現送上此歌,及大劉提供的珍貴圖片,為「劉鑾雄講大劉」劃上圓滿句號。統籌、採訪:陳月媚攝影:陳俊強攝錄:NEO、馮嘉銘、吉吉【劉鑾雄講大劉(1)】獨家千億富豪劉鑾雄24歲問家傭借錢入院割膽
http://bit.ly/2ngVqNq【劉鑾雄講大劉(2)】走過三輪水貨「風扇劉」血淚史:唔夠半年已經冇錢出糧
http://bit.ly/2obalOj【劉鑾雄講大劉(3)】遭猶太人出賣大劉:我係廢柴中嘅廢柴,懵炳中嘅懵炳!
http://bit.ly/2mPTGzh【劉鑾雄講大劉(4)】家道中落老父開廠俾人呃晒大劉10歲前冇床瞓
http://bit.ly/2nr56WG【劉鑾雄講大劉(5)】大劉親剖與父關係:初則口角,繼而動武
http://bit.ly/2on7WQC【劉鑾雄講大劉(6)】聘福臨門廚師為家廚大劉狠批昔日飯堂:依家唔啱胃口!
http://bit.ly/2oLevsv【劉鑾雄講大劉(7)】保鑣變毛巾黨大劉驚握手:啲男人小完便唔洗手!
http://bit.ly/2oBDr69【劉鑾雄講大劉(8)】渣甸山大業主帶鎚仔收樓:扑爛咗,再做過!
http://bit.ly/2nzVt76【劉鑾雄講大劉(9)】大劉鬧廢青:叫佢咪去旅行?仲慘過殺佢老竇老母!
http://bit.ly/2oBFA51【劉鑾雄講大劉(10)】出手太狠跌200億大劉:我點會唔怕輸!
http://bit.ly/2p4k31h【劉鑾雄講大劉(11)】首開腔為供股集資解畫大劉:每次狙擊都係被迫
http://bit.ly/2nSgPh2【劉鑾雄講大劉(12)】股民爭買窩輪牛熊證覺「抵賭」大劉譏:啲人冇腦吖嘛!
http://bit.ly/2nL2CBy【劉鑾雄講大劉(13)】花逾200億收購珍藏大劉終於遇上一生最愛
http://bit.ly/2nqQv1A【劉鑾雄講大劉(14)】日日同款藍色Polo恤大劉一季置裝費幾百萬
http://bit.ly/2olNm2l【劉鑾雄講大劉(15)】換腎悟生死大劉:搵多幾多,都唔會使得到㗎
http://bit.ly/2pkVXzz【劉鑾雄講大劉(16)】飲水思源難大劉:有需要嘅時候幫一幫,扶一扶
http://bit.ly/2p34RSE【劉鑾雄講大劉(17)】曾為愛情落錯注大劉:嘥咗十幾廿年喺無謂女人身上
http://bit.ly/2osUA48【劉鑾雄講大劉(18)】大劉論盡摯友彤叔亦師亦友痛心羅兆輝染不良嗜好
http://bit.ly/2oaTfLU【劉鑾雄講大劉(19)】大劉講分家:我大仔,或者甘比,從來冇提過要分身家
http://bit.ly/2pAAzGu【劉鑾雄講大劉(20)】圖解新聞.大劉身家咁樣分
http://bit.ly/2pAOYCA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6/199913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49

股神致富金句重溫句句袋錢入你袋

1 : GS(14)@2017-05-07 15:22:55

「股神」畢菲特投資旗艦巴郡本港晚上10時舉行股東大會,連續第二年網上直播股東大會,讓環球投資者緊貼畢菲特投資脈搏,讓大家洞察股神的投資先機及大智慧。畢菲特掌舵巴郡逾半世紀,歷年股東大會、致股東的信及專訪金句百出,句句袋錢入你袋。投資世界不是太複雜,只要知道自己投資什麼畢菲特:「想投資成功,你可以唔識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或新興市場。你最好,其實乜都唔知。不過,一般商學院或好多金融財務班,都用上述理論做教材。由我們的角度,『投資初哥』只要學識兩樣野:如何評估業務、如何評估市場價格。」《1996年巴郡致股東的信》所謂「價值投資」是多餘畢菲特:「我哋認為『價值投資』係多餘。如果唔係找尋價值行動,至少充分證明付出價格係合理,咁唔係『投資』係乜嘢?持續「買貴」股票,又希望好快再用更高的價格賣出,呢啲就係投機。我哋認為呢樣唔係違法,亦冇違反道德,亦冇財富增值效應。」《1992年巴郡致股東的信》堅持買低成本嘅指數基金,因為……畢菲特:「當華爾街人管理數以萬億美元嘅基金收取高昂管理費,只有經理級嘅人賺取巨額利潤,並非客戶。大型或小型投資者應押注低成本嘅指數基金。我經常建議吸納低成本嘅標普500指數基金。要讚讚身邊嘅朋友,佢哋未必賺好,但多數遵從我嘅建議。」《2016年巴郡致股東的信》買股票不只限留意股價畢菲特:「用合理價錢買到一間優質公司股票,好過用低價撈到質素一般嘅公司。」《1989年巴郡致股東的信》不用理會股市升跌?因為……畢菲特:「股市長遠睇,點都係會向好。回顧美股喺上世紀經歷過二戰、經濟大蕭條同油價暴跌等,道指咪一樣由60幾點升過1萬點。」《2008年紐約時報訪問》無視所有市況預測畢菲特:「我哋(我與芒格)一直以來認為,股市預測者唯一價值,就是跟風水師傅一樣,『睇起嚟幾好』。目前,芒格同我繼續認為短線市況預測係毒藥,應鎖於安全地方,遠離小童及成人,尤其喺市場上表現好似小童嘅成年人。」《1992年 巴郡致股東的信》美國持續興旺基本上「十分肯定」畢菲特:「過去238年,有邊個睇衰美國經濟而賺錢。若以美國經濟現況與1776年相比,將令你目瞪口呆。單計我出世後,美國實際人均生產總值增加六倍。我爸爸同媽媽於1930年嘅時候,夢想不到囝囝出世後可以見到。」《2014年 巴郡致股東的信》人人唱淡就唔好買?巴菲特:「並非一間企業或股票不被睇好,走去買就係聰明;有時候逆市而行與盲目跟從同樣愚眛。意思係要思考分析,不是人云亦云。不過,正如Bertrand Russell所講,套用係股市都好啱,『大部份嘅人寧死也不願思考』,事實確是如此。」《1990年巴郡主席的信》公司不變應萬變?畢菲特:「一直以來獲利採取嘅策略係不變應萬變。箭牌香口膠嘅公司策略鮮有改變,非常吸引我,因為互聯網發展下都不受影響。類似業務我都好鍾意。」《1999年商業週刊訪問》點揀優質股至好?畢菲特:「用合理價錢買到一間優質公司股票,好過用低價撈到質素一般嘅公司。」《1989年巴郡致股東的信》要有長遠目光畢菲特:「投資者目標應該以合理價格,買入易於理解嘅業務,而且收入喺5年、10年或20年後會持續增長。但細心發現,就發覺有上述條嘅公司唔多。如果真係搵到,應該持有呢類公司股票。同時要抵抗誘惑。假如你唔願意長摣一隻股票10年,咁摣10分鐘都唔好諗。」《1996年巴郡致股東的信》培養及建立好習慣畢菲特:「連串習慣開始時唔易察覺,直至想改先發覺太沉重。所以,喺你嘅年紀,應培養及建立你欣賞嘅習慣同興趣,全部由你自己掌握。」《2007年某MBA課程講座》經典中經典畢菲特:「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此句話一出,成為投資界經典。《2004年巴郡股東大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7/200136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333

【讀書好】廿年後回顧:重溫大英帝國與香港

1 : GS(14)@2017-05-19 05:44:30

最近收到出版社寄來Jan Morris《Hong Kong:Epilogue to an Empire》的新中文版,封面宣傳句子是:「香港政權移交二十周年,最珍貴紀實巨作經典回歸!」香港一百七十五年走過的旅程,中文紀實作品可以「上枱面」的一本也沒有,有的就是空洞無物政治宣傳、早有結論所謂歷史研究。廿年來最好的非虛構歷史作品,仍然是Jan Morris這本書。
Jan Morris本身也是個傳奇人物,一九二六年出生於英國,畢業於牛津大學,那時名叫James Morris,是男性。一九七二年變性,成為女士,改名Jan Morris。他曾擔任《泰晤士報》與《衛報》海外特派記者,身兼詩人、小說家、歷史學家、旅遊文學作家等多重身份,曾被《泰晤士報》譽為二戰後最偉大的五十名作家之一。男性的James大學畢業後,服役於英國皇家騎兵團,曾在意大利和巴勒斯坦擔任英國情報官。一九五三年,以記者身份隨同英國探險隊前往尼泊爾登上聖母峯,《泰晤士報》在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登基當天早上,刊出英國探險隊首次成功攀登世界第一高峯的獨家報道,一舉成名。


穿梭歷史

共產黨管治下的文人學者,對香港早期歷史的書寫不脫「反帝」意識形態,突出殖民統治的歧視、專制、貪污及投機,對於香港與大英帝國的關係,也刻意迴避,只突出與大陸內地的聯繫。英國作家Jan Morris書寫的香港,只是他衆多歷史旅遊作品之一,他寫過西班牙、威尼斯。其風格是用遊記方式寫歷史,以自己第一身的現場觀察將現在與過去的歷史聯繫起來。由於夾敍夾議,這些細節的觀察令歷史敍述添加了血肉,活靈活現。書中第五章寫「香港人」,首先是描述他在某天乘搭天星小輪上層所見的各式人種,然後才開始寫不同族群的歷史,筆下的英國人也分開各種階級,首先是大班,他們非常依賴家族關係,沾親帶故,互惠互利,一同入馬場、坐遊艇,然後寫英人中產階層及藍領,至於對華人的觀察,作者以在茶餐廳的感覺:熱鬧、自由來作比喻。
Jan Morris的觀察力敏銳,也很細緻,所以才能擺脫宏大敍事方式,轉攻日常生活,從中發掘背後的歷史根源。香港的經濟活動一章,他是寫船政,海事傳統、轉運、通訊及投機的歷史,自一八八○年後,蘇彝士運河開通後,維多利亞時代的香港,已經是國際航運樞紐及通訊中心,在裏消息成為商品,推動投機活動,由開埠初期,到每一次邊界拓展,背後都涉土地炒賣活動。這比歷史書上的數字、政策及人名生動得多。


終將落幕

由於他在香港的第一身觀察,是以局外人身份,我們熟悉的生活,對他來說很新鮮,但我們卻不熟悉大英帝國史,所以當作者將今天聯繫到過去時,我們會有恍然大悟之感。例如他寫文華酒店,認為是英國大班家居風格的伸延,其特色不在外觀或裝修豪華,而是反映了英國人在地化的品味風格,這是他前半生經歷大英帝國其他殖民地採訪生涯才能體會得到。香港,曾是個率性而為的城市,英國由佔領開始,沒有甚麼大宏圖及具體規劃,只是跟着歷史大勢而行,但由於身處大英帝國最頂盛時期,所以開埠不足五十年已經成為世界商埠及航運中心。今天要融入中國,英治留下的制度,反被視為阻礙,香港領導中國未來?已經成為香港人也不相信的笑話,重讀此書,作者似乎心中有數,香港的故事,終將走向悲劇。



作者Jan Morris由男變女,同樣充滿傳奇色彩。

十九世紀位於皇后大道中的滙豐銀行。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9/200255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93

《蘭花劫》重溫離世藝員陳鴻烈中氣十足 曾守明兩頰豐滿

1 : GS(14)@2017-05-21 13:17:35

大台以一齣舊劇《蘭花劫》接手黃金黃金時段,十年人事幾翻新,一眾演員身份轉變,陳錦鴻、唐寧已離巢;田蕊妮已貴為視后;胡定欣十年前仍然是配角。劇集重見天日,演員再次宣傳,連陳錦鴻都俾足面為大台宣傳。可惜,不是每位演員都有幸目睹劇集由收費台轉到免費台重播,當中有演員已經在十年內離世,包括09年在拍攝期間應該係猝死的陳鴻烈、今年2月因皮肌炎導致肺部衰竭致死的魯芬、上月在廣州登台暈倒後不治的曾守明。翻睇《蘭花劫》,飾演監獄長的陳鴻烈精神奕奕,戲份亦多,與陳錦鴻有不少對手戲,說話中氣十足。至於魯芬則演死囚,角色依舊饞嘴。變化最大的是上月過身的曾守明,對比最後一次登台時與歐瑞偉、鄭家生合照,曾守明兩邊面頰仍然豐滿、下巴有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1/200283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89

《天地豪情》頭三集劇情重溫羅嘉良郭藹明鬥到七彩

1 : GS(14)@2017-07-09 03:39:10

無綫喺15年4月喺深夜播映神劇《大時代》,掀起一輪煲劇熱潮,搞到嗰段時間嘅收視上升,自此之後無綫安排咗唔少經典劇喺呢個時段播出,一連播映三輯嘅《妙手仁心》喺日前播映完大結局後,現時重播嘅係1998年嘅《天地豪情》。呢套劇當年搵咗黃日華、羅嘉良、張家輝同蔡少芬等主演,羅嘉良喺出場嗰陣,講佢係一個終日遊手好閒嘅賭仔,唔單止輸咗姑媽留俾低加拿大間餐館,甚至連飾演佢女友Apple嘅姚瑩瑩老竇嗰間餐館輸埋,於是撈家返香港問老竇胡楓借錢。郭藹明受胡楓所托去咗機場接機,撈家一落機即刻問郭藹明借錢賭馬,輸咗八嚿水,當然有借冇回頭。之後,當然唔少得講郭藹明同羅嘉良從冤家變情侶嘅劇情。查實呢套劇曾經喺03年2月同10年5月喺無綫重播,連埋今次在內,已經第三次重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8/20082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93

【搶iPhone X】實機功能重溫 買新機前三思

1 : GS(14)@2017-10-30 00:49:50

iPhone X的全屏幕用上5.8吋Super Retina HD,比iPhone8 Plus的5.5吋更大,解像度提升至458ppi。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雖然iPhone X實機上月已經在美國和大家見面,但不少人對這新機尚存疑問,所以今日在大家考慮訂唔訂機前,重溫一下這部新機的功能吧。



外形上,iPhone X最吸引眼光的必定是第一次在iPhone出現的全屏幕設計,屏幕延伸至機頂及機底,就連標誌性的Home鍵刪除,全屏幕用的是5.8吋Super Retina HD,比iPhone8 Plus的5.5吋屏幕大,解像度更提升至458ppi,比iPhone8和8 Plus的326ppi和401ppi都要高,對比度更是大幅提升至1,000,000:1,層次表現應該會有明顯提升,不過亮度和色域就同iPhone8系列一樣。



前鏡頭設全新True Depth鏡頭系統,主要功能是不少人都想試玩的Face ID。

Animoji相信會是iPhone X最過癮的新功能。

前鏡加入人像燈光模式,自拍更有趣。

好多人唔清楚iPhone X究竟有幾大部,其實雖然iPhone X屏幕比iPhone8 Plus還要大,但實際機身大小和重量都在8和8 Plus之間,所以愛大屏幕但又怕機身太大的人,iPhone X會是相當好的選擇,而其玻璃機背就跟iPhone8系列相似,不過就只設太空灰和銀兩色選擇。雖說全屏幕設計,但屏幕上方有一凹位,裝着全新的True Depth鏡頭系統,它其中一個主要功能就是不少人都想試玩的Face ID,前鏡亦同時加入本身只在iPhone8 Plus主鏡頭才能用的人像燈光模式,自拍效果將更有趣。另外,Animoji相信是iPhone X最過癮新功能,把面孔識別技術應用於emoji上,emoji表情跟你表情同步,更可以錄成短片,相當好玩,不過暫時只有12款Animoji選擇,亦應只能適用於iMessage。



玻璃機背跟iPhone8系列相似,只設太空灰和銀兩色。

iPhone X主鏡頭跟iPhone8 Plus同樣是1200萬像素,但雙鏡都設光學防手震。

操作方面,由屏幕下方向上拉是「Home」。

iPhone X主鏡頭雖然跟iPhone8 Plus同樣是1200萬像素,雙鏡頭設計,但其實也有不少分別。除把橫向的雙鏡變成垂直雙鏡設計,更把光學防手震同時用於兩個鏡頭,比8 Plus只是廣角鏡有光學防手震強。長焦距鏡頭更把光圈由8 Plus的F2.8加大至F2.4,所以主鏡頭升級主要集中在長焦距鏡頭上。當然,新機亦繼續可以玩人像和人像燈光模式,而其他拍攝功能就大致相同,至於實際差別就要等實機到手才知。



新機處理器跟iPhone8系列相同,用上A11 Bionic及M11晶片。

iPhone X實際機身大小和重量,在8和8 Plus之間。

iPhone X只設64GB($8,588)及256GB($9,888)兩個型號。10月31日下午3時01分開始接受預訂,並於11月3日正式開售。

因為iPhone X的全屏幕刪除Home鍵,在操作方面亦改變了不少,例如由屏幕下方向上拉是「Home」、屏幕右上角向下拉是「控制中心」、屏幕左上角向下拉是「訊息中心」、按機身右邊的實體鍵開啟Siri等等,都跟過往iPhone的操作不同,或需一點時間去習慣。最後,新機處理器跟iPhone8系列相同,用上A11 Bionic及M11晶片,亦同樣有IP67防水防塵及支援無線充電等。看完iPhone X的功能重溫,可見新機主要優勢其實大多都集中在屏幕和鏡頭,不知道能否幫你抉擇出機與否?不過一直傳言iPhone X首批貨量極少,想買?你㩒到先算喇!記者、攝影:韓繼聰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7/20195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51

【大師殞落】遊饒宗頤文化館 重溫國學大師書畫作品

1 : GS(14)@2018-02-13 03:14:53

下區為藝術館及保育館,逢周一休館。(資料圖片)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國學大師饒宗頤在2018年2月6日凌晨離世,享年100歲。位於美孚站附近的饒宗頤文化館,正為表揚他在國學不同範疇的成就,故以他的姓名命名。饒宗頤文化館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活化項目,在2014年6月正式開幕。文化館是園林式大型建築群,佔地34萬平方呎,依山而建,環境清幽,分為上、中、下三區,下區的建築群有130年歷史,而中區和上區則有約80年歷史,根據饒宗頤文化館網頁所載,現址的建築群曾先後用作醫院、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不同用途。


上區為「翠雅山房」,由五座兩層高的建築物組成,是文化旅館,共有89間房間,以琴棋詩書畫命名,據旅館網頁所載,優惠價為每晚約$500起跳。而中區則由六座主要大樓構成,包括展覽館、餐廳、演藝廳等,餐廳曾為長者社企「銀杏館」,2016年10月結業後,由另一餐廳「頤膳房」接手,提供中西美食。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資料圖片)

常設展覽「學藝雙攜」,展示饒宗頤約60件書法、繪畫、文玩等不同作品。(資料圖片)



至於下區則為藝術館及保育館,藝術館有常設展覽「學藝雙攜」,展示饒宗頤約60件書法、繪畫、文玩等不同作品,如饒宗頤18歲時的著作《潮州藝文志》、1995年出版的《敦煌漢簡編年考證》、書法《茅龍四體》四幅屏等。館方每日下午4時都有「活化之旅」導賞服務,由導賞員以廣東話講解文化館的歷史變遷和建築特色,時間為1小時,費用全免,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加開上午11時及下午2時兩場,公眾導賞服務無須預約登記,只須在導賞開始前,於下區正門導賞集合處集合即可。但要留意,由於下區的藝術館及保育館逢周一休館,故當日的導賞路線並不包括此兩展館,導賞時間亦將縮短至30分鐘。饒宗頤將一生貢獻國學,在書法、繪畫、歷史、考古等多方面都有莫大成就,他的作品絕對值得一看再看。饒宗頤文化館地址:九龍青山道800號文化園區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8am-10pm常設展覽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10am-6pm(逢星期一休館,公眾假期除外)記者:李煒汯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7/20297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