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街頭字藝 2015年10月15日

1 : GS(14)@2015-10-18 23:50:0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85176
文字是符號以外歷史最悠久的傳意媒介,隨著文化普及,文字逐漸滲入日常生活,透過路牌、告示和招牌等引導大眾,維持社會穩定運作,更慢慢成為城市中的街頭視覺藝術。
文:林穎嵐 圖:黃文山


北魏體夠殺氣
本地早期的招牌均由人手寫成,俗稱白手招牌,早期的華人商號尤其著重招牌大字,不少會特意請書法家為其書寫或設計,所謂街頭書法家,指的就是為招牌寫大字的人,由於當時銅鋼未被普及,小商號會將舖頭名直接寫於牆上,部分亦會寫於銅片上當作招牌。五十年代,香港的招牌文字以北魏體為主,字體厚實且筆劃較粗,創自書法家趙之謙,由已故書法家區建公在香港「發揚光大」,常見於武館、麻雀館等黑幫出入場所招牌上,後來隸書、顏體等其他字體亦相繼被普遍使用,造就了五十至八十年代文字招牌的黃金時代。香港華戈書道學會創辦人馮兆華(華戈),曾是八十年代的街頭書法家,現時的「美心皇宮」、「英華書院」都是他的作品,見證著本地招牌文字的近代轉變。華師傅生於內地,自小學習書法,八十年代移居香港,初來港時獲朋友推薦參加政府舉辦的書法比賽,雖然只獲優異獎,但作品公開後,招來不少商號老闆找他為招牌著筆,「當時打工一日只有30元薪金,但寫個招牌有80元,為了生計當然寫啦,當年在軒尼詩道或彌敦道上的大商舖都用鋼鐵招牌,我初入行時,寫的都是街頭巷尾小商號,或者工廠大廈外牆招牌。」


一字六呎大
「寫白手招牌,我敢認第二冇人敢認第一!」華師傅笑道。現時灣仔、荃灣等區內,仍有不少招牌出自華師傅之手,他指手寫招牌要引人注目,字體要有氣勢,落筆必須一氣呵成,「荃灣一帶的工廠大廈,都是由以前寫招牌的人孭著幾桶油、幾支油帚爬上大廈外牆棚架寫。我當時會先在天台繫上尼龍繩,讓它懸垂下來,方便對稱字體。一般招牌字每個6呎大,我會帶把3呎長木尺上去,左右兩邊各量3呎,再用粉筆作記認。」他解釋,當時造一個招牌,商號最少要花上萬元,除了必要的搭棚架開銷,還要找廣告公司、寫字佬和美工,另外要為寫招牌的人買保險和購買安全設備,「我這些搵命搏的,收費當然便宜很多,唔使幫我買保險,又可以自己設計字體直接寫,有時美工未必跟足字稿做,效果不如自己直接寫好。」由於在沒有保險,也沒有安全設備下開工,他笑言,現在回想依然膽顫心驚,「當時的棚架多數離外牆有段距離,我要背靠著棚架,半身凌空紮穩馬寫字,路人當表演般圍觀,邊寫他們還邊拍掌,驚都要頂硬上啦!」


行街三寶:鏟仔、油、毛筆
當年寫招牌要生意好,必須依賴口碑,華師傅最初視寫招牌為兼職工作,後來獲不少商號欣賞,便索性全職寫招牌,「初時未有自己的寫字檔,惟有每日港九新界通街行,留意有沒有招牌字要補色,到處兜生意。」他指,當時開工必備紅色、啡色和黑色油漆,以及用作除去底層油漆的鏟仔和數支小毛筆,日日腳踏白飯魚,穿著滿布油跡的開工衫,「試過有警察見我在街上左望右望,見到我個袋邊露出油帚柄,以為是手槍,而且白飯魚又沾滿紅油,於是把我截停,趴埋牆搜身。」經歷一段「行街」日子,華師傅認識不少行內人,從朋友口中得知當時砵蘭街有多檔寫字檔,便萌生開檔念頭,「當時有同行開價3,000元出讓,我最後以2,800元頂來做。」不過,開檔後寫招牌生意依舊,反而令他的事業步入另一階段——幕後電影人,「當年在砵蘭街出入的人,不少都是從事電影業,擺檔久了,多少都認識幾個,後來獲介紹到電影劇組為道具寫大字,如對聯、揮春等,後來更開始寫海報戲名。」自九十年代起,鋼銅招牌開始盛行,華師傅轉而為電影海報提字,例如《跛豪》、《一代宗師》、《笑傲江湖》及《逃學威龍》的海報戲名都是他的作品,但華師傅坦言,過去的海報和招牌大字都非華戈的字,直言當年是為搵食而寫,而現時以書法家華戈之名提的字,風格卻是截然不同的跳脫,跟他隨和的本人顯得一「墨」相連。


香港華戈書道學會
查詢:2875 8132




常見手寫招牌
大廈招牌
大廈招牌不單寫於大廈外牆及橫匾上,部分商號為引途人注目,更會將招牌伸出建築物橫匾以及寫於柱上。書法家會先用鏟除去底層油漆,再用白油塗上底色並用毛筆書寫。

騎樓招牌
本地現時仍保留多個戰前騎樓招牌,如威靈頓街的「南華油墨公司」,跟外牆招牌一樣由書法家親自提字,不過有騎樓的通常是平房,樓層較矮,寫時只需擔梯,無需搭棚。

花牌
新界圍村凡有喜慶活動均設大紅花牌,上面的大字以前都由書法家用銀油所寫,字體多用秦代丞相李斯所創的榜書,特色在於字與字之間並不相連,清晰易見,最初用作寫宮殿牌匾。

車身廣告
八、九十年代的公共交通工具,如電車、巴士及小巴,車身均有油漆大字廣告,由於位置有限,內容需要清晰易明,通常只有商號名、聯絡電話及地址。華師傅指,街斗(貨車)等車身較粗糙的車款最易寫,因油漆易乾,反而車身愈光滑愈難寫,一旦凡風乾時「漏油」便要用天拿水擦拭,有機會損壞車身表層。



用色與字體
診所、醫館、政府部門
一般華人商號愛用白底紅字,而診所、醫館及警局等政府部門則常用白底黑字,字體不一,但必須工整,予人端莊得體之感。

武館、麻雀館、當舖
武館和麻雀館的招牌風格極重陽剛氣,常用筆劃較粗的北魏體,用色則以黑色為主。

飲食業、服務業
如桑拿浴室、酒樓等服務業多用顏體,例如由華師傅所提的「美心皇宮」,字體圓潤,用色則忌用殯儀常用的藍色,較常見有啡色、紅色及金色。

學校、地產業
以隸書為主,字體端莊敦厚,橫畫長直畫短,字型寬扁並呈長方形狀,如已故書法家謝熙所寫的「新鴻基地產」;而學校亦常用隸書,如「英華書院」及「英華小學」就是華師傅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