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赴美讀古典音樂 畢業作留遺憾龐卓欣自覺被歧視 投訴老師

1 : GS(14)@2017-07-09 03:39:05

■身為富二代的15年港姐亞軍龐卓欣,透露在美國讀音樂學院時疑遭老師種族歧視。



【向世界升學】現年25歲的港姐亞軍龐卓欣(Ada),雖然是富二代,大學時又考進了美國著名音樂學府曼克頓音樂學院,攻讀古典音樂,她日前受訪卻透露在大學的畢業歌劇表演時,自覺遭老師種族歧視,歌劇內71個角色全不安排亞洲女同學演出,僅能唱合唱團,她憶述時說:「我嗰時好嬲,種族歧視都唔好咁明顯,我哋寫晒投訴信去投訴呢個老師。」

自嘲70分小姐


Ada的父母均於聖保羅男女中學畢業,母親Juliana畢業後亦返母校附屬小學教了幾年,再轉做師資培訓,退休後現於中文大學兼職做音樂培訓老師的工作。日前Ada與龐媽媽接受本報專訪,回想女兒升小學的過程,龐媽媽說:「佢考咗兩間小學,一間聖保羅,一間女拔萃,嗰時諗吓兩間都係好學校,聖保羅點樣我哋估到,而女拔萃比較活潑啲。」



■龐媽媽早年鼓勵龐卓欣發掘自己興趣,提早讓女兒到美國留學。

■修讀古典音樂的龐卓欣,累積了不少在台上演唱的經驗。

■前年參選港姐的龐卓欣(左),屈居中小學同學麥明詩(中)之下得亞軍。資料圖片

Ada最後選讀女拔萃,笑言自己的成績是「70分小姐」,經歷了尖子學校競爭,更受到同學排擠:「我由細到大讀書好中挺,平均係70分,但身邊同學98分都喊。小學嗰時,我係比較受歡迎,受老師鍾意,個個都想入我組,但六年班時候,有個朋友知道我係唔高分,同我絕咗交,細個淨係攞成績嚟比較,我真係好灰。」龐媽媽發現女兒找不到方向,不想她被成績框住,便讓女兒提早去美國升學,更遇上良師,引導她去讀音樂,入讀了美國著名音樂學府曼克頓音樂學院,Ada說:「全中學唱歌最好、最叻,去到大學另一回事,太多叻人,讀咗四年,有學音樂歷史、音樂理論、藝術歷史,有表演堂,老師教你上堂台風點樣,我哋唱歌有好多小動作,或者唱歌表達能力點樣,學意大利文、法文、德文。」



■龐卓欣自小喜歡音樂,參加過不少合唱團。

■龐卓欣經常跟父親龐寶林及媽咪Juliana周遊列國。


不忿差別對待


不過,在畢業歌劇表演上,Ada稱遇到種族歧視問題:「成個class要做一個歌劇,有71個角色,應該人人都有個角色,偏偏全部亞洲女仔都係唱合唱團,冇一個人有角色。我嗰時好嬲,種族歧視都唔好咁明顯,佢哋解釋角色要大隻身形,其實有好多白人角色都係黑人演,我哋寫晒投訴信去投訴呢個老師,好失望。因為呢件事,校長有同我哋見面,話呢個係好嚴重問題,會同嗰位老師講,最後位老師有同成班同學道歉,話自己冇心,唔係特登。」採訪:梁錦雯攝影:郭賢興 場地:Kyoku(希雲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8/200823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80

遺憾今天「唔可以同Alex講生日快樂」周永康父:為愛兒驕傲

1 : GS(14)@2017-08-18 07:46:49

■雙學三子昨接受判刑前,在庭外與戰友岑敖暉相擁。朱永倫攝



【三子入獄】【本報訊】雙學三子入獄,最難過的莫過於三人的父母。周永康的父母昨日親身到庭支持愛兒,周父表示,對三人所為感驕傲,無悔支持他們,並指法庭或望以重刑阻嚇他人,但長遠而言或會有「反效果」,激發更多年輕人政治醒覺。今日是周永康27歲生日,周父昨晚雖然已與愛兒預祝,但他仍強忍眼淚稱:「聽日(今日)唔可以同佢講生日快樂。」黃之鋒母親亦撰文說:「為何香港墮落如斯,如此對待這一代的孩子?」記者:蘇曉欣 麥志榮周母昨聞判後激動痛哭,需要旁人攙扶離庭。周父離開時被問到對兒子有何祝願時稱:「我同Alex(周永康)講,要發生嘅就要發生,要面對嘅就要面對,都係咁度過。」問到今年是否兒子最難過的一個生日?周父稱「唔識答」,直言為兒子入獄感到心痛,希望可遙遠祝福兒子,但苦笑「都唔知係咪叫(講)生日快樂」。


羅冠聰母轟高官打壓青年

周父表示,不會評論判刑是否過重,會尊重司法制度,若不滿意結果可上訴。他一直沒叫兒子不要參與社會運動,只望他身體健康,就算3年前重奪公民廣場當晚,他亦只叫兒子不要傷害其他人。他指兒子在外國讀書,父子兩人的肉體雖非日日在一起,但精神一直同在。周永康母親亦透過周父表示,對判決十分傷心,感兒子的行為是為了香港將來變得更好,是大公無私的決定,絕不會批評三人行為。羅冠聰的父親昨日亦有到法庭,但未有回答傳媒提問。至於羅母雖然未有現身,但她日前就接受了毛記電視訪問,與兒子羅冠聰在宣判前吃「最後晚餐」。羅母受訪時忍不住在鏡頭前痛哭,「年青人發聲就受打壓,邊個做阿媽唔心痛」。她痛斥現在的高官只為「搵食」,並非為香港,「係呢班人要置後生仔於死地!」羅母稱兒子曾表示,「佢話我係為咗社會,自私唔行出嚟,呢個社會冇得改變,我冇得講」。愛子心切,她不禁埋怨:「我話佢係蠢仔,蠢到(揀)咁難行嘅路嚟行。」被問到兒子將被判刑,羅冠聰母親感到不平:「梁振英同周浩鼎單嘢,點解唔去告,點解年青人做少少嘢,咁大打壓,法律變咗一個武器。」她坦言接受不了兒子要坐監,很擔心兒子「一日都重,唔好話兩年」、「我承受唔到,我今日都喺度喊!」至於對兒子的叮囑,她只能重複說:「叫佢小心啲、小心啲!」


黃之鋒母嘆香港墮落如斯

黃之鋒父母昨未有到庭旁聽,但黃母於判決前3小時撰文,待兒子判刑後放上社交網站,明言早已估到判決會令她十分失望,指兒子已履行了社會服務令,但律政司窮追不捨,誓要兒子入獄,反問「重奪公民廣場」何來暴力,感嘆「扼殺年輕人的滿腔熱誠和理想,對社會的願景和抱負。為何香港墮落如斯,如此對待這一代的孩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8/201251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15

【跨性別Jaco之死】前女友:內疚冇好好了解佢 前僱主:好遺憾

1 : GS(14)@2017-10-09 02:48:26

旁人的歧視目光對跨性別人士傷害甚大。



「呢個世界唔係男就女㗎啦!」這句話好像無可挑剔,但其實性別從來多元,男與女之外,還有雙性人。不認同與生俱來的性別,醫學上稱為「性別認同障礙」,這些人被稱為「跨性別人士」。而兩個多月前,25歲、有性別認同障礙的Jaco在港鐵大圍站內跳橋輕生。


Jaco中學時代女友Kippy了解她後,明白男女性別並非絕對。

根據醫管局資料,性別認同障礙成因未明,先天基因、成長背景等都可能有關。他們容易出現抑鬱症狀。Jaco朋友提及她出事前有明顯的情緒波動,也曾在facebook提及想過自殺。「佢覺得唔做女仔,喺呢個世界生存冇意義。」Jaco前度女友Kippy憶述。二人高中辦聯校學生會活動認識,分手後有一段時間沒聯絡,再見時是2013年,Jaco已束了長髮,打扮中性,往後更以女性姿態示人。「一開始我唔知佢想變成女仔,佢講完,我完全接受唔到,甚至問佢以前一切係咪真,我唔明佢點解會對自己嘅性別有疑問。」男身女心的Jaco,又可曾明白怎麼天生不是女人?Kippy眼中的Jaco是個出色男朋友,也完全符合社會對男性的既定印象,「佢一直好努力滿足他人嘅想法。」



Jaco僱主阿龍,希望大眾對性小眾少點不負責任的惡言。

Kippy是基督徒,Jaco也已決志。Kippy曾用宗教角度嘗試說服Jaco。「我哋生來就係男或者女,應該做好自己嘅角色,我又同佢講做手術好痛苦,不停勸佢唔好傷害自己。依家諗番好內疚當時冇好好了解佢,反而想改變佢。」Kippy後來不斷借故相約Jaco,希望理解她的想法,半年後她已完全接受這位好姊妹。「原來有啲人真係會有呢個問號,佢細個已經想做女仔,咁係咪代表佢有錯,佢唔值得被愛,甚至唔值得上帝愛呢?我有呢啲疑問。」Jaco朋友、家人都尊重她的決定,可是這些支持仍不夠支撐她缺失的靈魂,而那些缺失根本無從補遺。她心知即使動了手術,身份證的性別轉成她所認同的,但女性本來有的器官、感覺,她仍然不能擁有。面對性別認同障礙人士,身邊人必須以同理心,嘗試理解這種根本痛苦,與對方同行。跨性別人士在職場上容易受到歧視,Jaco卻遇上欣賞她能力的僱主阿龍。Jaco未能考上心儀的中大建築系,唸工程的她後來輟學,到旺角的「咖啡綠茶」cafe斷斷續續工作逾兩年,這裏好像她的第二個家。阿龍坦言最初看到穿女裝的她前來應徵,的確有所疑慮,但傾談過後,他覺得非請不可。「傾完就知佢同普通人根本冇分別,對答好得體,笑容同態度都非常好,請人都係睇工作能力,我比較着重佢內在,多於佢嘅打扮。」Jaco在阿龍眼中是不可多得的員工,有責任感,記性也好,一枱十人點菜下單他不用紙筆抄下,竟然全沒出錯。她也運用美感為cafe繪餐牌及佈置。可是cafe總有口沒遮攔的客人,阿龍憶起仍然咬牙切齒。「佢哋一班人討論佢係男定女,話:『男來㗎,有喉核。』佢哋以為自己好細聲,但其實好大聲。佢哋竟然:『小姐?先生?』咁樣叫Jaco,非常冇禮貌。如果嗰班人依家睇到我講嘅嘢,我希望佢哋以後會控制呢啲無知愚蠢行為。」有色眼鏡一副都嫌多,不加思索的侮辱話,都可能傷害別人一生。對於Jaco出事,把她當成朋友的阿龍相當自責。「佢出事前一兩個星期,情緒好低落。佢平日都係唔撩唔肯講嘢,唔想人擔心。對於呢方面,我嘅知識真係太少,想搵心理醫生幫佢,先發現自己唔識搵,尋求協助好難,幫唔到佢,令我好遺憾。」了解始於認識,想多認識跨性別朋友,可瀏覽以下網站:跨性別資源中心
http://tgr.org.hk認識性別認知障礙(醫管局資料)
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 ... edited.pdf?ext=.pdf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8/20155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96

比賽失手 遺憾未能見馬雲

1 : GS(14)@2017-12-04 23:37:39

【本報訊】要戰勝巨人,可能少不免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作為本港初創公司,鄭文輝自然需要有投資者支持,因此當他看見阿里巴巴在香港舉行創業比賽時,就毫不猶豫參賽,並一路殺入總決賽。然而,在2012年和2013年獲得過的Nokia全球冠軍開發者大獎的鄭文輝,在最重要的一次比賽失手。在總決賽當日出場前夕,他對記者表示,「一定要贏!」,坦言因為阿里主席馬雲及副主席蔡崇信都在場,如果比賽時令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可能會帶來合作機會。不過,事情未能盡如人意,鄭文輝最終未能入圍最後六強,遺憾未能在蔡崇信前表現自己。鄭文輝表示,希望透過是次比賽帶來和阿里合作的機會,又相信Mad Gaze智能眼鏡與阿里一些未來創新的業務上可相輔相承,例如在無人超市不需要收銀員,智能眼鏡可以做導航提供額外資訊,「可以根據淘寶上你嘅喜好去介紹產品,咁就會提供一個唔同嘅體驗,有別於一般超市。」對於今次未能進入六強,鄭文輝表示,遺憾未能把握機會,「我諗我有機會同佢哋present一次,可能佢認同我哋就會投資,咁現時冇法見到就好遺憾。」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8/202282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58

【小企鵝×果籽】袖手旁觀的遺憾

1 : GS(14)@2018-02-13 01:51:09

【文化籽:小企鵝】今次介紹的童書年代久遠,是1945年的美國得獎童書作品《一百件洋裝》(The Hundred Dresses),故事源於作者艾蓮諾.艾斯提斯的童年往事,此事令她深感後悔,決定記下作為自己年輕時愚行的懺悔。


汪妲生於一個貧苦的波蘭單親家庭,她擁有一個奇怪的波蘭姓氏,生活環境欠佳,長年累月穿着一件褪色的藍色連身裙,跟班上其他衣着光鮮的同學相形見絀,當中尤以佩琪和她的好友瑪蒂戲弄她最為嚴重。有次女孩圍在一起七嘴八舌討論彼此的服飾打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嬉嬉鬧鬧,汪妲突然說上一句:「我擁有一百件洋裝,它們都整齊排列在衣櫥裏。」她突如其來的一句,換來女孩們竊竊私語,誰也不相信,恥笑她每天穿着相同殘舊衣服的人,怎麼可能擁有一百件衣服?自此,批評變得更嚴厲更不客氣。汪妲的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服裝繪圖比賽,在汪妲沒來之前,這個獎項必然是佩琪的囊中物,今年呢?得獎的竟然由汪妲奪得,大家對賽果都十分驚訝,她完成了一百件設計,款式新穎獨特,明顯花了不少心思,讓各人合不攏嘴!她所說的一百件洋裝原來就是參展的作品。就在這時,汪妲靜靜的退了學,一家人更搬走了。不久之後學校收到汪妲父親寄來的信,信中提到汪妲在校內受盡白眼,不單是女孩對她評頭品足,還取笑她的波蘭姓氏,認為她屬於貧窮寄人籬下的一群,所以一家上下最終決定離開搬到大城市去。佩琪和瑪蒂獲悉後,都變得沉默寡言,一改以往囂張跋扈,一直被汪妲視為好友的瑪蒂更覺得無地自容,非常懊悔,她後悔自己當目睹同學欺凌汪妲時選擇袖手旁觀,只會躲到一角任由事情發生。當佩琪公然取笑汪妲的時候,她默不作聲,她的冷漠成為了大夥兒欺凌行為的沉默幫兇。瑪蒂視而不見,原因是擔心如果沒有汪妲當成眾人欺凌的焦點,自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針對的目標。這些人性的表現,曾幾何時,在我們孩童時代可能亦出現過,那些偏肥偏瘦,高度不及格的不是被小鬼拿來作笑柄嗎?這些你我都不會陌生吧!作者最後讓故事得到一個圓滿結局,大家集體寫了一封道歉信給汪妲,也收到汪妲的回信,更送上為各人設計的洋裝,畢竟童話世界是比現實美好,大家又回復好朋友關係。《一百件洋裝》表面看當然是一通孩子世界吵吵鬧鬧的小事一樁,其實是借波蘭女孩受欺凌帶出當年德國人對猶太人大屠殺袖手旁觀的悲劇,但童書總要避開血淋淋的真實。我們只要將鏡頭拉遠,逐一思考每個人或每件事代表的意義,會得到另一層次的解讀。大家不妨檢視身旁,總不難發現,永遠有置身事外、凡事不沾鍋的一群,他們不願成為爭端中的一方,甘願放棄是非對錯的判斷,說穿了就是選擇明哲保身。實際上這樣的旁觀者佔據着整個社會的大多數,選擇漠視社會各種不公義,既拒絕與上層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也不願與下層共同對抗崩壞的制度,日復一日地如常生活,不動如山,偶爾流露出無關痛癢的憐憫、流一點毫無幫助的眼淚,這些大概你我都遇過。

汪妲完成了一百件服裝設計,款式新穎獨特,明顯花了不少心思。


這些冷眼旁觀的中間分子,卻是任何一場運動的成功關鍵,原因是他們代表了大多數。無論天晴陰雨,日子還是要過,我總認為悲觀及憤怒不會帶來改變,始終相信生命改變生命的道理,以身作則讓自己走出comfort zone,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一人多走一步,以身教作示範,總有一天可以改變,不信?看看你身邊的人同事,你自會明白!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撰文:鄺穎萱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5/202935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28

指不能再有境外上市遺憾劉士余 冀新經濟股回歸A股

1 : GS(14)@2018-03-12 01:53:27

【本報訊】內地正值兩會,中證監主席劉士余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新經濟企業選擇到境外上市,國內沒有享受到它們增長的成果是一個遺憾。進入新時代,這個遺憾就不能再發生了」,是兩會期內的最高層表態,市場普遍認為企業回歸速度或會加快。記者:黃尹華


劉士余昨指中央和有關部委共同努力,大家已在服務新經濟方面形成共識,在時間上,「可能會比企業期待的稍微慢一點,比你們期待的稍微快一點。」對於獨角獸(即未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他回應指會創造工具和制度安排,讓企業自己選擇。另外,富士康僅用了36天就通過A股IPO審批,比平均審批時間15個月大為縮減,顯示內地為爭取新經濟股上市可特事特辦,但劉士余昨對此只表示是依法辦理。

面對三大障礙

事實上,兩會期間內地正積極為新經濟股上A股造勢,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昨分別刊登文章介紹進展,上交所文章題為〈尋找獨角獸〉,指已形成以服務「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由專項小組重點跟蹤企業,提供服務,目前正積極開展準備工作。至於深交所文章題為〈服務新經濟計劃浮出水面〉,引述總經理王建軍指應當允許創新型企業上市,這些企業是中國新動能的希望,深交所將建設成中國新經濟的主場。王建軍又表示,從交易所層面沒法解決同股不同權問題,交易所層面只能在交易規則、訊息披露等方面做準備。文中指CDR(可轉換股票存託憑證)是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相對現實的選擇。目前新經濟股在A股上市有三大障礙,包括VIE、同股不同權、和盈利年份不足。其中,所謂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架構,指境外註冊上市實體與境內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這類企業不能在內地上市。
CDR是指境外上市公司將股票託管在內地銀行,在境內A股市場供投資者買賣,可以避過上述法律問題。內地已傳出第一批入圍CDR名單,共有8間企業,除BATJ,還有攜程、微博、網易及港上市的舜宇(2382)。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0/203278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