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預算案通過 特朗普稅改掃障礙 美匯升見93.6 美股三大指數續新高

1 : GS(14)@2017-10-22 15:58:06

【明報專訊】美國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通過2018財年的預算案,為總統特朗普推動稅改掃除主要障礙。市場預期財政刺激措施有助推高通脹,為聯儲局進一步加息提供理據。在稅改的憧憬下,加上美國9月成屋銷售出乎意料增加,反映風災地區需求靠穩,刺激美匯指數升至93.6。美元兌日圓升穿113.5,創3個月高位。期金低見每盎司1280美元水平,跌至兩周低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2.37厘,創1周半高位。道指早段升逾百點,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齊齊破頂。

通用電氣(GE)第三季每股盈利遠遜預期,並下調全年盈利預測,股價早段跌逾2%。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英國不會在未達成協議的情况下「脫歐」,英鎊止跌反彈。比特幣昨升穿6000美元大關。

英鎊止跌 比特幣升穿6000美元

美國參院通過預算案後,可啟動「調解」程序,讓共和黨毋須在民主黨協助下,已夠過半票數通過稅改立法。但參院仍須與衆院通過的另一個預算案版本取得協調。衆院共和黨人預期,整合兩份預算案的談判可能需時兩周。之後參眾兩院負責草擬稅改內容的委員會,可望於11月初以前發布稅改草案。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Mitch McConnell稱,預算案通過對完成稅改極其重要,助美國經濟得以走強。稅改是共和黨兌現競選承諾的關鍵,黨內一直爭取稅改在今年底前完成,避免該黨在明年中期選舉受挫。

鮑威爾入主聯儲局概率過半

德國商業銀行外匯策略師Thu Lan Nguyen稱,「特朗普通脹」(Trumpflation)交易重臨,但形勢變得清晰前,買入美元仍要審慎,預計美元直至第四季仍會較強。

此外,白宮官員透露,總統特朗普已於周四在白宮與聯儲局主席耶倫會面,以決定是否讓明年2月任期屆滿的耶倫連任。官員沒有透露會面情况,不過共和黨保守派呼籲反對耶倫連任,質疑其金融監管政策。

根據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耶倫當選的概率昨跌至16%,聯儲局理事鮑威爾當選的概率則升至50%。市場認為,由鮑威爾繼任有助貨幣政策的延續性。

Sea紐約IPO 騰訊參與認購

有「東南亞騰訊」之稱的新加坡電商及遊戲公司Sea(原名Garena),昨在美國紐約證交所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規模最高將超過10億美元。Sea的IPO定價為每股15美元,高於12至14美元的預估區間。Sea早段股價跌3.9%,跌至14美元水平。

Sea在5月時才完成一輪5.5億美元的融資,在這輪融資前,其估值已達37.5億美元。最大股東騰訊持有Sea的39.8%股份,並授權Sea代理其大熱遊戲《英雄聯盟》。騰訊向《金融時報》稱,參與今次IPO,認購至多價值1億美元的Sea股票。Sea初期主要發展PC遊戲業務,近幾年積極發展電商業務,推出社交電商平台Shopee和支付產品AirPay。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62&issue=20171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27

黃國英﹕美匯影響港股是過去式

1 : GS(14)@2017-10-29 22:22:48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四突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但整體來說,仍未到達驚慌階段,上周五更已明顯反彈。多年以來,已經不厭其煩地多次反覆論述,市况的走勢,都是遵從「慢升、急插」的韻律運行,數十年來皆如出一轍,並沒有特別的改變。只是投資者每每經過不同的時空之後,就會把以往應該要記住的原則和教訓一次次地拋諸腦後!每次都沒有思考、總結和進化,就會變成市場中被宰的一群。這其實是可悲的現實,但卻不斷循環、不斷重複、不斷重演,其實是市場中普遍的常態,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回想以往市場的悶局,市况是「陰乾急彈」;現在牛氣乍現,市况就自然倒過來變成「慢升急插」,那又何足為怪?觀圖論勢,差不多每一個月都有一次這樣的慘烈戰况。回看8月和9月,都有類似情况出現,那其後的發展又是如何?這次看來是天愁地慘,只是因為市場的基數已高,才會覺得是「入肉三分」,但如果看看百分比,還不是「小菜一碟」?又何懼之有?這種「激烈」的調整,只會把那些既要高追,又要用高槓桿的「窮鬼」洗走,其實是市場中汰弱留強的本能、是市場的一部分、是自然而然的事實。

牛氣乍現 市况自然慢升急插

現在的應對策略,就要因人而異了。如果投資者的目標是鍾情在中小型股,現在就要衝入市場中「硬食」了!因為只有在這種急速的調整市下,才能夠買得多、買得平!但如果投資者是垂青流通量好的大股,就不必急在一時,不應該在此時此刻去「硬食」了!應該要等調整完畢,有反彈迹象時才可入市,就正如「太極」的原理一樣,對家來勢洶洶、氣勢強橫,投資者就要避其鋒銳,等到對手強弩之末時才果斷出手,就可以較有把握地掌控形勢。

投資者很多時都是建基於對市場的不了解,當每次出現調整,就千方百計地找原因去解釋,但卻忘記了市場是有自我調節的規律。投資者最近都習慣了市場的波幅是在一二百點之譜,期權、牛熊證的開價亦以此為標準,因此當某時某刻倏然破位時,市場上的「不自覺踐踏」就會出現,覆巢之下,又豈有完卵?你沽我又沽就是即時的反應,一個貌似驚人的調整就會立即湧現,又何足為奇?

當然,在市場中,風險管理是必須的,斷不能「大安旨意」地當作沒事發生,因為「狼來了」故事的最後,就是真的會有「狼」來!不作準備,就遲早會沒頂!投資者要看看自己的倉位來作對應部署,如果未能適當地減倉,就唯有用其他對冲工具,如沽期指來控制風險。投資是一門藝術,不能以科學方式來規範,這純粹是個人的喜好和取態,領略和得着因人而異,要投資者自己好好地去體會。

新興市場貨幣對港股影響更直接

有很多投資者會以美匯指數來衡量港股操作買賣的方向,但其實在某程度上,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首先,港股有很多股票是毋須理會美匯指數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股王騰訊(0700),騰訊的業務和股價,根本完全不會和美匯指數掛鈎!而且美匯指數中,歐元和英鎊的比重太大,這些貨幣雖然相對美元較弱,但新興市場貨幣卻相對美元較強,但因為比重問題,這一點的實况並不能在美匯指數中顯現出來!但理論上,影響港股的走勢,無疑是新興市場的貨幣較為直接和有效,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作為新興市場貨幣的人民幣走強,這對港股的影響無疑更立竿見影,投資者又怎能定義美匯指數能夠左右港股的後向呢?這其實是把以往的一些經驗來神化、經典化,但卻沒有與時並進,仍然是一部通書看到老,沒有經常去檢討、去思考、去總結、去演化而得出的一個謬誤的結論!

使用一個規律,就必須要了解這個規律,還要考慮這個規律的條件演化,不同的時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僅僅是囫圇吞棗般照單全收,不作謹慎思考、不作詳細推演,其實和小學生去死記硬背來解決問題的情况是一致的!如果這樣也能夠衝鋒陷陣,就真的要祝你好運了。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15&issue=2017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07

美GDP遠勝預期 美匯高位徘徊

1 : GS(14)@2017-10-29 22:26:17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在8、9月兩度經歷風災,經濟增長仍然強勁。受穩定的企業及家庭開支推動,美國第三季GDP初值按季折合成年率為3%,較第二季略低0.1個百分點,但遠高於預期,更是連續兩季增長達到總統特朗普所訂的3%目標。數據為年底前加息提供理據,美元兌日圓在114水平徘徊,創3個半月高位。美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達1.63厘,觸及9年新高。上季消費者開支按季折合成年率增長2.4%,同樣較預期高。通脹增長有所加快,但仍然疲軟。上季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按季折合成年率為1.3%,較上季高0.4個百分點。

油組大國撐減產 布油兩年新高

油組秘書長透露,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均支持延長減產,沙特更表示支持減產至明年3月以後,刺激布蘭特期油升逾昨突破60美元關口,為兩年來首次,高見每桶60.43美元,刷新2015年7月初以來高位。紐約期油的升幅也擴大至2%,逼近每桶54美元,創4月以來高位。受惠於油價及天然氣價格上升,埃克森美孚第三季盈利按年增長約50%至39.7億美元,每股盈利93美仙勝預期,早段股價微升。CNBC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意提名聯儲局理事鮑威爾作為聯儲局主席候選人,消息一度令美匯指數跌穿95,但隨即反彈。期金重上每盎司1270美元以上。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71&issue=2017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61

中國外儲連升9個月 美匯轉強人幣倒跌

1 : GS(14)@2017-11-12 16:45:37

【明報專訊】中國外匯儲備繼續回升,截至2017年10月底,外匯儲備規模為31,092億美元,較9月底增加7億美元,為自2月起連續9個月上升,累計增加1110億美元,或3.7 %。不過9月的升幅較市場預期為少,根據彭博數據,市場預期10月份外儲可達3.11萬億美元。

2月起累計增1110億美元

以特別提款權(SDR)計算,中國外儲按月上升0.64%至22,134億SDR。黃金存量維持在5924萬盎司,其他儲備為5.43萬億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10月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交易進一步趨向均衡,外匯供求處於基本平衡狀態。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資產價格有所上升,綜合各因素後,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美匯升穿95水平 在岸人幣見6.6382

發言人又指,今年以來中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推動跨境資金流動均衡發展,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規模逐步回升後保持基本穩定。展望未來,他稱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信心進一步增強,預料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國際收支保持平衡有序的基礎將更加堅實,有利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人民銀行昨日公布人民幣中間價為6.6216,比上個交易日微升31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在岸人民幣匯價早上高開106點 ,不過午市美匯指數轉強,曾經觸及95點的逾3個月以來高位,人民幣下午開始回落,傍晚後跌幅擴大轉向倒跌,截至晚上8時20分,在岸人民幣報6.6382,跌44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6388,跌123點子;美匯指數報95.095點,大升0.388點。

此外,人行昨日進行1800億元人民幣的逆回購操作,當中7天期800億元人民幣,利率2.45%;14天期400億元人民幣,利率2.6%;63天期600億元人民幣,利率為2.9%。昨日有26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合計淨回籠800億元人民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13&issue=20171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80

鮑威爾首提縮表2萬億美元 市場料12月鐵定加息 美匯升上93.2

1 : GS(14)@2017-12-03 18:12:03

【明報專訊】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鮑威爾(Jerome Powell)出任下任聯儲局主席後,市場一直關注鮑威爾對貨幣政策方面的取態。昨日他出席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提名確認聽證會時,預期會在3至4年間把資產負債表縮減至2.5萬億至3萬億美元,即縮減約2萬億美元。同時多項經濟指標支持儲局的加息步伐。這都意味他會延續現任主席耶倫逐步收緊的貨幣政策。

由於他發放鷹派信號,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預期12月加息的概率達100%,當中加息半厘的概率更增至7%,美匯指數升上93.2,10年期國債孳息則回落至2.32厘。鮑威爾的證詞在會議前率先發放,他表示,美聯儲一直有兩大任務,就是實現全民就業及保持穩定通脹,倘若他接任主席,將「盡一切力量」實現上述兩大目標,同時保持政策靈活。

3至4年內減至2.5萬億至3萬億

會上有議員問到關於縮表的計劃,他估計聯儲局會用3至4年的時間,讓資產負債表由現時約4.5萬億美元,降至新的平衡點,即約2.5萬億至3萬億美元。他又表示,多個指標均顯示美國已接近全民就業,工資亦有所上漲,預料美國經濟增長今年可達2.5%,明年有望更強,種種情况均支持聯儲局繼續讓利率上升。然而,他強調未來仍充滿不確定因素,聯儲局須靈活調整政策,倘面臨經濟和金融穩定的新威脅,必須作出「果斷和適當的回應」。

稱地區銀行不應承受過重監管

特朗普決定換人,主要希望新任主席會放寬對銀行業的監管。鮑威爾卻在會上重申,將維護聯儲局的獨立性,強調傳統上「聯儲局會致力在不受政治干預之下,找出正確的答案」。

對於監管方面,鮑威爾認為,現在美國已經沒有「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在他與過百名地區銀行的高管會面後,認為聯儲局應當盡量避免讓它們背負過重的監管要求,尤其這類銀行並非引致2008年金融海嘯的主因。整體而言,他認為美國的金融體系比10年前更穩健,銀行都擁有更高的資本和流動資產水平,也能更有效地管理風險。他強調,今後在研究放寬銀行業監管負擔的同時,會保留金融海嘯後引入的重要改革,包括要求銀行維持較高的資本水平、接受年度壓力測試及處置機制等。

任命料將順利獲兩黨通過

鮑威爾自2012年起擔任聯儲局理事。參院在2012和2014年在民主、共和兩黨廣泛支持下,通過鮑威爾的聯儲局理事任命,今次亦沒有任何參議員透露會反對他的任命,相信他是金融海嘯以來,最沒有爭議的聯儲局主席提名人。市場人士認為,兩黨難以攻擊鮑威爾,因為他們之前兩次投票支持他。

昨晚公布的美國1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出乎意料上升至129.5,不但較前月的126.2高,亦高於市場預期的120至127.4水平。亞馬遜股價昨晚升穿1200美元,創歷史新高,帶動美股三大指數均曾再創新高,截至昨晚12時,道指報23661點,升81點。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13&issue=20171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32

美匯疲弱 油價金價做好

1 : GS(14)@2018-01-02 00:06:45

【明報專訊】美元疲弱,油價及金價「有運行」,其中紐約期油在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突破每桶60美元水平,金價在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亦繼續向上,現貨金全年累升近14%,創7年最大升幅。

現貨金升14% 7年最勁

石油出口國組織延長減產協議,市場對於全球原油供求憂慮紓緩,乃今年油價硬淨的最大功臣。紐約2月期油周五收市升0.58美元或1%,報每桶60.42美元,是2015年7月23日以來最高;累計2017年,紐約期油升12.5%。倫敦布蘭特3月期油收市升0.71美元或1.1%,報每桶66.87美元;累計2017年,該類期油升18%,其中第四季升逾16%。

金價在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繼續向上,2月份紐約黃金期貨收市升12.10美元或0.9%,收報每盎司1309.30美元。全年計,紐約期金升11.8%。現貨金周五則見過3個月高位,高見每盎司1307.6美元,全年升幅有約14%。

多數國際投資機構預測,明年金價均價,約在每盎司1200美元至1330美元之間;加拿大皇家銀行則預測,明年金價將升至每盎司1,400美元水平。

市場人士指出,因應美國加息,美元指數明年可能先升後跌,金價則先跌後升,建議2018上半年可趁低吸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08&issue=201712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31

就業數據弱 無阻美股破頂 非農職位增長遠遜預期 美匯曾跌穿92

1 : GS(14)@2018-01-07 12:30:11

【明報專訊】美國招聘速度放慢,12月非農職位增加14.8萬個,遠遜分析師預期的19萬個,且大幅低於11月修正後的25.2萬個。數據公布後,美匯指數應聲跌穿92,但之後迅速反彈。金價收復失地,期金重上1322美元,但之後回落。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昨公布,由於訂單下降,12月非製造業指數跌至55.9,創4個月低位。新增訂單指數降至54.3,為2016年8月以來最低。疲弱的數據無礙美股早段向上,道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再創新高。

分析:12月數據或大幅調整

12月職位增長最多的行業是醫療保健,職位增長3.1萬個,建築和製造業職位分別增長3萬及2.5萬個。RSM首席經濟師Joe Brusuelas稱,12月數據細節確實令人懷疑,尤其是假期購物旺季零售的職位減少2萬個,貿易和運輸業則減少1萬個,在其他行業的職位增長卻相當強勁,預期12月數據將會大幅調整。上月非農數據亦與俗稱「小非農」的ADP私人市場職位背道而馳。12月私人市場職位增長達25萬個,但有分析質疑ADP的數據亦未必可靠,因為部分僱主往往於年底將離職員工剔出發薪名單,ADP數據未必及時更新。至於勞工部的非農數據,只要工人停止從企業支薪,就會停止計算這些工人。

上月非農職位整體增長,低於2017年全年每月平均的17.1萬個。去年全年的非農職位合計增長達210萬個,也是連續第7年錄得超過200萬個職位增長。分析師認為,只要每月非農新增職位超過10萬個,就足以應付勞動力增長。

失業率維持4.1% 時薪增長符預期

上月失業率維持在4.1%,是2000年底以來低位,低於聯儲局預測的長遠水平。自2016年底以來,失業率下降0.6個百分點,反映閒置勞動力有所收緊。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失業率持續在極低水平,意味僱主招聘可能較困難。不過勞動參與率仍維持在62.7%,與前一年相同。平均時薪按年增長2.5%,符合分析師預期。市場認為增幅仍然較低,令聯儲局暫時缺乏理據採取激進的加息步伐。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2017年職位增長步伐表明,在經濟衰退結束後維持了8年半的擴張期還有改善空間。隨着稅改實施,經濟可望進一步增長。多數家庭的稅負減輕,可望刺激消費,從而鼓勵企業繼續招聘和投資。勞動力收緊可能導致工資增長和價格上漲,令聯儲局未來更積極收緊貨幣政策。

費城行長﹕今年加息兩次更合適

根據聯儲局12月的會議記錄,官員討論過減稅等措施可能導致加息步伐加快;聯儲局預期2018年將加息3次。不過去年有投票權的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昨預計,聯儲局今年加息兩次是合適的,如果通脹持續疲軟,將造成嚴重問題。但他去年底仍認同2018年加息3次。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65&issue=2018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0

美匯偏弱 人民幣升穿6.5

1 : GS(14)@2018-01-07 13:50:23

【明報專訊】踏入2018年,人民幣在首個交易日上揚,兌每美元升穿6.5水平。人民銀行昨日公布人民幣中間價報6.5079,比上個交易日上升263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接近去年9月的高位。

分析:今年6.45至6.95波動

在岸人民幣早上高開101點子,惟不久後即回調,午市匯價反覆在6.495附近波動,臨近收市企穩在6.5以下。截至晚上8時45分,在岸人民幣報6.493,比上個交易日上升138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4919,上升245點子。

美匯指數在12月聯儲局加息後偏弱,路透引述分析員指,昨日人民幣上升主要因為新年期間美元弱勢,市場充分預期加息,聯儲局如期加息只會令美元偏穩,人民幣升值只是速度的問題。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預計,人民幣今年匯率很可能在6.45至6.95之間波動。

春節資金緊絀 大行可動用存準金

人行昨日宣布,由於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為連續第七個交易日暫停。連同周一假期,昨日有29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行上周五宣布,為滿足春節前商業銀行流動需求,全國性的商業銀行存在臨時流動性缺口時,可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最多兩個百分點,使用限期30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13&issue=2018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42

憂稅改效益遜色 加息憧憬無助美匯彈

1 : GS(14)@2018-01-07 15:52:54

【本報訊】聯儲局主席耶倫預測,今年美國將加息3次,不過在加息周期下,美匯指數不升反持續走軟,尤其總統特朗普稅改方案通過後更為顯著。去年初因憧憬特朗普新政將推升美國經濟及通脹率,美匯指數曾升穿103水平,惟去年全年計下滑近10%,昨日跌穿92關口。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美匯弱及長債息率低企,反映外界對美國通脹率達標及加息次數看法有猶豫,特朗普已上台1年,稅改方案通過的利好效益未必如憧憬般熾熱,反而政府未來支出將遞增,市場對前景憂慮下令美匯受壓。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則認為,美匯屆91已是低位,若美國通脹持續改善,加息次數較市場預期為多,不排除美匯會反彈。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亦說,市場普遍共識是年內美匯指數或再跌2%,惟她相信美匯不會全年一直向下。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3/202635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07

美匯3年新低 歐元升幅年半最勁

1 : GS(14)@2018-01-14 21:19:29

【明報專訊】縱使美國欲藉減稅法案吸引資金回國,美聯儲亦未改變今年加息3次的預期,美元走弱之勢未減。上周五美匯指數在歐元及英鎊強勢夾擊下,跌穿去年低位91.32點,收報90.9點,是3年以來的新低。分析認為,今年歐洲收緊貨幣政策,而美元好消息盡出,料會繼續偏弱,美匯指數年內將見85點,對港股以及新興市場股市有利。

弱美元對港股新興市場有利

歐央行於上周四發表12月議息會議,紀錄修改了前瞻指引,引起市場猜測歐央行今年會否完全停止買債,德國亦就組成執政聯盟達致初步協議,引發歐元兌美元上周五上升1.42%,收報1.2202,見3年新高,是2016年6月以來的最大升幅。英鎊昨日升至脫歐後新高,收報1.3782,升1.4%,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盧楚仁表示,美匯指數下跌主要來自歐元和英鎊升值,加上日本央行停止買債,支持日圓上升(見表),三大貨幣已佔去美匯指數83.1%的比重。他指出,美元在減稅和加息後亦未能轉勢,反映美元已好消息盡出,市場正在炒作壞消息;相反歐洲今年政治風險減低,貨幣政策收緊,明年英國脫歐前,金融企業開始遷至法蘭克福,需要使用歐元作出投資。他預期美元會繼續弱勢,年內美匯指數將貶至85點,若美國出現壞消息,例如執政共和黨在今年國會中期選舉中大敗,將會加速跌勢。

港股ADR逼31700點

美元偏弱亦有利新興市場股市,過去5年美匯指數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走勢迥異(見圖),盧楚仁表示,美元下跌令新興市場的當地貨幣走強,吸引資金流入投資;另外,亦預期對港股有利,因為人民幣上升,香港可受惠於中國的資金南下投資。

上周五港股ADR比例指數做好,收報31699點,較恒指收市上升0.9%或287點。重磅股ADR全線上升,匯控(0005)ADR折合港元報85.78元,比香港收市升2.49%;騰訊(0700)ADR折合港元報445.25元,比港股收市升0.69%。油價再度升近每桶70美元,利好油股表現,中石油(0857)ADR報6.01元,比港股收市升1.36%;中海油(0883)ADR報12.61元,比港股收市升0.91%。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61&issue=20180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