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議佛教的核心內容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f2t5.html

   釋理證大和尚是浙江紹興齊賢羊山石佛禪寺住持,佛門高人。「釋理證」是他的法名,顯然與佛教密切有關。我猜其含義有:
   釋——作為佛祖釋迦牟尼信徒,釋疑解惑,光揚佛學。
   理——體現只在佛教中才有的「三法印」的義理。這三法印通俗地講就是,通過三思而後行,來印證,無實無虛,換位思考,從而化解煩惱。
   證——指個人的修證,包括戒律、禪定、智慧三者。
   我不信佛,也不信其他宗教,但與釋理證是好朋友。石佛禪寺離我這不遠,我經常帶領信佛朋友去那拜見釋理證大和尚,聆聽他指點迷津,其中有的成了他皈依弟子。釋理證功底深厚,氣宇軒昂,胸懷寬廣,博古通今,學識淵博,詩文字畫非常優異,經文釋疑通俗易懂,解惑很得要領,讓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我是佛教門外漢,肯定理解不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內涵,即使經常聆聽釋理證大和尚談說,也只知一點皮毛而已。我試著站在佛教人士的角度來看佛教,覺得佛教是由釋迦牟尼創立的一門學科和方法,也可叫做佛學;佛法就是讓凡夫之人通過學習佛教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佛教的核心內容有兩個:智慧和慈悲。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就是關於智慧與慈悲的學說。而寺院是圍繞著這兩個核心來講解和傳授佛學的地方,這樣,寺院也就好比學校,住持大和尚或方丈就相當於校長。
   從上述佛教的定義分類及基本內容出發,不難理解佛門之人這麼認識佛教:佛教不是信仰、不是哲學、不是科學、不是唯心主義、不是宗教,儘管佛教與這些都有相似之處;佛教更不是迷信;學佛就是要學智慧和慈悲,最高境界就是成佛。
   一、關於佛教的智慧,想必大家都有所領悟與認知。每天微信朋友圈裡有不少朋友發表的佛理分享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點。但真正顯示佛教大智慧的是「大空性」,這個理念認為,任何事物存在的同時又都是空性,這也是佛教「輪迴」的思維基礎。佛的智慧是讓每位眾生都能從輪迴中解脫。
   我們還可引用六祖惠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詮釋佛教的智慧,這首四句偈本身也極具智慧: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二、關於佛教的慈悲,大家也一樣有所認識和體會。對於世俗方面的慈悲,比如,出於慈悲之心,行善施好,解救別人的危難與痛苦,甚至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些都比較直觀,很好理解,在此不必再論。
   這裡著重要提一下的是超世俗的慈悲,這是更偉大的慈悲心,它是要讓所有眾生懂得輪迴的真相併尋求解脫的方法,這是佛的慈悲最偉大之處。幫助別人,解人之難,救人一命,這些都只是解決一時的問題而已,卻解決不了永世的問題。怎麼辦?只有讓眾生明了生死的真相,引導他們學佛修行,才能徹底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度。這種慈悲可稱作「大悲」。而踐行大悲不是強迫行為,正如佛陀所說:「告訴你們解脫的方法,要不要解脫,全由你們自己決定。」這就是說,每個眾生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不是由佛陀來安排的。由此可見,大悲盡現佛教的自由、寬容、平等、和平等意義。
   智慧與慈悲又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學佛需要把這兩個方面合併同修。
   若要最最簡單地說出佛教的真諦,恐怕就兩個字:「智」與「悲」。
   由佛教的智慧與慈悲可見,佛教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這個體系中,沒有至高無上的救世主、神明什麼的,人人都可成佛;即便是劊子手,只要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2013年,據《日內瓦論壇報》報導,國際聯合宗教會(ICARUS)票選佛教獲得全球「最佳宗教世界」獎。此獎由來自世界各地的200位宗教領袖參加投票,其中很多宗教領袖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宗教,而是把自己手中神聖一票投給了佛教,雖然佛教徒只佔ICARUS會員的極少數,但得票數卻最高。獲獎主要理由是,縱觀宗教發展歷史,佛教是唯一沒有因為信教問題而發生過戰爭和殺戮的,這反映了佛教比其他宗教做得更好。有趣的是,佛教界拒絕接受這個獎項,緬甸佛教領袖翰達比丘(BhanteGhurata Hanta)道出其原委:「我們感謝佛教被肯定,但此獎是屬於全人類,因每人皆有佛性。」
   哈哈!足見佛教的智慧與慈悲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18

小議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 英科睿資鷹

來源: http://xueqiu.com/9640778912/32667046

小議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

今早在一個帖子上跟帖評論有關持倉組合的問題,引來了一些爭議。仔細想想,還是自己發一個主貼,闡明我的觀點,以供我的粉絲參考。我無意與任何人爭辯孰是孰非,我只是根據我個人投資經歷闡明自己的觀點而已,因為我知道我的粉絲當中有不少人非常關註我的一言一行,並把我作為他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有必要清楚的讓他們知道我的真實想法。

對於到底應該持有多少只股,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應該分散、有人認為應該適度集中甚至有人認為應該重倉滿倉一、兩只股的,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個人的觀點是財富一定來自於重倉資產的膨脹!而那個實現的前提是“看得懂,信得過,敢下手,拿得住”12字真言。

過度分散只能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持倉股看不懂、沒有信心、想賭運氣。分散持倉並不會降低我們的風險,相反,反而可能由於個人精力的問題,放大了風險同時降低了資金效率。

重倉還是適度集中,取決於我們對風險的承擔程度,取決於我們對投資標的的熟知程度以及這個標的未來成長的確定性的高低。當年我們一群老寶粉基本上都采取滿倉持有東寶的策略,之所以敢滿倉,就是因為我們看懂了這家企業和胰島素的未來並充滿信心。再比如我今年投資的新開普,開始的時候我只投入了不到5%的倉位,後來意識到倉位過輕,就迅速的加倉到了15%左右。當我發現機會比較確定的時候,我是敢於出擊的一個人。如果遇事畏畏縮縮,那不是我的風格。

專註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論是哪個行業,如果我們希望有所收獲,獲得一定的成功,我們就必須專註。股票投資也一樣,也必須要專註。作為個人投資者,由於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同時搞懂並跟蹤很多標的,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專註,專註於我們最能看得懂和熟悉的領域。不熟的不做,這是我們以基本面分析為依據的投資者所遵守的原則。看不懂、沒把握就不要投,就這麽簡單。

那麽,持倉多少只股較為合適呢?個人的觀點是:

資金在10W以內,持倉股不宜超過3只,最好是一只。

資金在100萬以內,持倉股不宜超過5只,最好是3只左右。

資金在1000萬以內,持倉股不宜超過10只,最好是在6只左右。

資金在1000萬以上,持倉股不宜超過20只,最好是在10只左右。

前提是我們對選擇的標的要看得懂。個人認為上述的持倉股建議數是兼顧收益、風險和個人的精力而做的一個平衡。同時研究透看懂並跟蹤幾只股票要比同時跟蹤十幾只甚至幾十只股票要容易的多。

我個人覺得很多人到股市里來過於強調風險,而忽略了收益和資金成本。不會有人告訴我:“我們來股市的目的就是保住我們的本金吧?”沒錯,保住本金是很重要的,但是保住本金方法很多。主動出擊,獲取高額收益難道不是保住本金的一種有效方法嗎?過於強調防守,而忽視了進攻,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我們的防線被別人擊破。難道進攻不是最好的防守嗎?

以資金在100萬以內為例,做一個三只股的組合,精選優選我們最看好的三只股票分布在三個行業,在公司進入高成長或者加速增長階段,股價還處於大底部的形態介入,那麽我們會使自己的資金效率大幅提高。為什麽是三只而不是一只呢?這就是對收益、風險和個人精力的一個平衡。如果三只股票中有一只遭遇黑天鵝事件,損失50%的話,那麽對我們的總市值損失大概在15%左右,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們做股票投資,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當作是一家沒有註冊的投資公司來運營,自己既是董事長和總經理、也是研究員分析員同時也是操盤手。一家人數眾多的投資公司尚且不能四處出擊,到處投資,何況我們是只有一個人的投資公司呢?當一家上市公司不專註,到處亂投資的時候,我們就質疑這家公司不夠專註,那為什麽輪到我們自己做投資的時候,就那麽花心呢?這真是應了那句話,說別人總是容易的。

集中投資也是投資大師們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所推薦的。最後還是這句話我們的財富一定來自於重倉資產的膨脹!而那個實現的前提是“看得懂,信得過,敢下手,拿得住”12字真言。

                                                               英科睿資鷹

                                                    有感於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75

小議互聯網券商們的路徑選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65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1-29 19:01 編輯

小議互聯網券商們的路徑選擇

最近互聯網券商的概念是很火的,上市公司里面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都經歷了很大幅度的上漲。資本市場討論的範疇無外乎看看流量大小,按照用戶價值拍個估值的邏輯,但實際上這幾家公司的路徑選擇上有很大的不一樣,未來發展戰略上有各有偏重,未來會越來越明顯。


從流量比較的邏輯來看:

垂直財經類網站中,東方財富訪問量大幅超出同業

日均覆蓋人數1600萬,遠遠高於第二、三名的中國經濟網和同花順,是傳統財經門戶如金融界的10倍。

而周度有效瀏覽時間東方財富達到了2276萬小時,是第二名同花順的10倍,龍頭地位非常突出。

而從人均瀏覽時間來看東方財富達到了1.4小時,而第二名的同花順僅0.5小時,差距依然非常明顯。


移動端證券交易方面,同花順無疑是流量龍頭


根據艾瑞咨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國證券類APP人均有效使用時間高達6.2分鐘,而人均單日使用次數也高達3.6次

盡管證券類APP的用戶粘性較高,證券公司卻獲益很少。在所有證券類APP中,出於壟斷地位的同花順、大智慧、東方財富等第三方APP的月度覆蓋人數顯著高於證券公司APP

同花順月度覆蓋了近1700萬用戶,相當於國內交易賬戶數的30%。活躍用戶數估計也能占到20-30%

而傳統券商,活躍用戶也就是幾十萬的量級,差距較大


因此總體而言,在流量方面東方財富是毫無疑問的龍頭,而在新興的移動APP上同花順占據了先機。但幾家公司的未來發展路徑和邏輯卻有著很大的區別:


簡單來說有閉環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

(一)垂直閉環模式:

垂直閉環的模式以依靠打造閉環的生態,來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券商服務,這種模式以東方財富、大智慧為代表。


東方財富的路徑選擇:

流量方面,東方財富在門戶財經網站和股吧的優勢最強




獲得互聯網券商牌照後,將開展互聯網券商業務,以低傭金率和高性價比服務吸引和粘住用戶,以P2P、融資融券等高利差業務變現。


東方財富的變現路徑和邏輯已經非常清晰了



大智慧的路徑選擇:


大智慧並購近期可能獲批,更重要的反應了一些行業可能的變化:

1,監管當局對於新型證券模式的認可,大智慧複牌後一定會采用較為激進的互聯網證券模式;

2,互聯網證券模式可能對原有的證券經紀業務再次產生較大的沖擊。由於原有網點負擔較小,預計大智慧並購券商後會采用極低(0傭金甚至負傭金)的模式來吸引客戶,再通過鼓勵融資融券的模式來盈利。

(二)開放平臺模式


同花順的路徑選擇:選擇不站在傳統券商的對立面

預計同花順不會采取非常緊密的綁死一家或者自己申請的策略,主要原因還在於當前用戶基礎也有不少是來自於券商通道客戶,而交易業內最強也是同花順相對其它競爭對手最大的優勢,若自己申請券商牌照面臨與客戶競爭,公司對此非常謹慎。

而大智慧在選擇湘財後,從公司業務領域與估值的角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也面臨著券商合作意願下降,用戶數也出現了下滑的局面。


同花順的流量也有部分來自於券商的推介:




三家大流量主的路徑選擇上來看:

東方財富、大智慧選擇了互聯網券商,站在了傳統券商的對立面;

而同花順選擇了券商互聯網,站在了傳統券商一面,通過幫助券商實現互聯網開戶、智能策略交易等幫助券商更好的服務來實現平臺價值。未來也會通過分成模式來實現互聯網券商大浪潮的利益。

(末了補充一句,一切都還在發生著變化,在一人多戶等政策放開後,互聯網門戶相對券商的議價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商業模式也會進一步發生變化。)(來自基石合夥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67

有人兜底就安全了嗎?瑞士央行風暴小議。 許哲

http://xueqiu.com/3926505042/36559829
要論最近外匯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最最刺激的事情,莫過於瑞郎風暴了。

整個軟件都不好了,看到這種K線圖,如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定以為是軟件出BUG了。

整件事情的發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不用多說了,預測到這次事件的畢竟是極少數人,就來說說為什麼是情理之中。順帶探討一下,各類金融理財產品的所謂「我們背後有人(銀行,政府,超級大財團等)兜底」到底是不是萬無一失的保險,是不是可以放心去吃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先說一個很裝逼的專業術語——「蒙代爾不可能三角」。以後出去吃飯,和朋友侃侃而談,一群人對宏觀經濟大放厥詞的時候,別人只能吹吹爛大街的通貨膨脹啦,石油大跌啦,而你談了這麼個高大上的術語,瞬間逼格滿滿,秒殺四方!
蒙代爾是一個人名,就是上面這位老帥哥,人稱「歐元之父」。先不談歐元的事情,先說說不可能三角的意思。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

能說人話嗎?

對,這種堆砌術業的長句子主要是用於背下來裝逼用的,至於理解含義,還是要用人話。

一國要對自己的貨幣政策有獨立性,說白了就是要能自己發錢和收錢。我要想多印鈔票刺激經濟,我就能多印,誰也攔不住;而我要收回鈔票,也得由我自己能控制。

如果政府缺錢了,而該國的央行又沒獨立性的話,嘿嘿嘿嘿……

總之,我的印鈔機我說了算。

這樣說話太粗魯了,我們要斯文一點,貨幣政策有獨立性,嗯,這樣聽上去就好有必要性,好有道理。
===============================================================
匯率的穩定性,啥意思呢?大家不用天天操心匯率的漲跌。我又不炒外匯,匯率穩定不穩定關我什麼事?

我們先假設有三個小島,它們分別是瑞士島,歐羅巴島和美利堅島。

瑞士島用瑞士法郎當貨幣,歐羅巴島用歐元,而美利堅島用美元。

這三個島雖然互相獨立,但三個島的居民經常往來做做生意什麼的,因為島主規定在自己的島內必須使用自己相應的貨幣,故而來往做生意的人需要互相之間交換貨幣,這個交換貨幣的地方就是外匯市場,貨幣兌換的比率就是匯率。

話說瑞士島的人擅長製造鐘錶,會做好吃的巧克力,要賣給歐羅巴島和美利堅島的人。可歐羅巴島的人支付用的是歐元,美利堅島的人用美元付錢。可本國的廠房的房東啊,拿工資的工人啊都是要瑞士法郎的,那怎麼辦?

換唄,拿歐元去換瑞郎,或者拿美元去換瑞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歐元能換1.3個瑞士法郎,賣巧克力的瑞士老闆賣給歐羅巴島的吃貨一塊巧克力,假設能賺一個歐元的話,他就能在外匯市場上換到1.3個瑞郎。成本如果是1.1個瑞郎的話,高高興興的賺0.2個瑞郎。

結果,不知道倒了哪門子黴,一個歐元只能兌換1.2個瑞士法郎了。

吃貨們還是高高興興地付了一個歐元,可老闆只能賺0.1個瑞郎了。

雖然嚥不下這口氣,還歹還有錢賺,但如果一個歐元只能兌換1.1個瑞士法郎怎麼辦?可不就白幹了嗎?

如果換成1比1呢?

什麼生意都能做,賠本的生意不能做。

好啦,做外貿的老闆不干啦,不給房東付房租了,撂挑子了,也不給工人發工資了,遣散回家。

房東苦逼兮兮的不敢消費了,工人失業也要收緊開支了,做國內生意的人日子也不好過了。

美利堅島的人笑了,既然瑞郎那麼貴,我大美利堅的產品可以降價銷售,因為反正我雖然降價了,但因為你用瑞郎買我的美貨,我美國公司能換回的美元變多了,降價也不怕,跟你瑞士島的公司打價格戰,耗死你。(為什麼一提到賊賊的佔便宜的商人,大家都會用美國呢?)

瑞士島國內的老闆不僅顧客開支變少了,還要面對更加嚴酷的價格戰,而人家的底氣不是來自於技術進步造成的成本降低,而是匯率。

當然,如果反過來的話,瑞士法郎狠狠貶值,一個美元,一個歐元能換大把大把的瑞郎,那就換到瑞士島上的老闆笑開懷啦。

但做生意的老闆們不是外匯專家啊,匯率天天變得那麼厲害,還有什麼心思做生意啊,我做好做壞,能收成多少,全看匯率,乾脆炒匯去算了。

所以匯率的穩定,是大家挺嚮往的事情。
===========================================================
那啥叫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呢?就是國外的錢能進來投資,也能隨時跑路,而國內的錢可以去國外投資,也能把錢挪回來。總之,不能有每個人每年只能買5萬美元,國內美元轉賬必須是直系親屬這種政策。

反正只要是我的錢,我愛放哪裡就放哪裡。

好啦,這三樣:「我的印鈔機我做主」、「匯率別弄得大家心神不寧」和「我的錢愛放哪裡就放哪裡」都是好東西。

但這三樣東西你只能實現兩樣,必須放棄剩下的一樣。為什麼呢?

咦?精靈許願不通常都是三個的嘛,這個精靈怎麼那麼賤?!

貨幣政策獨立且資本自由流動,必須放棄匯率穩定


如果你要我的印鈔機我做主,但大家都錢愛放哪裡放哪裡的話,那大家就天天操心匯率吧!國際上的錢天天流進流出,但本國貨幣的總供應量還要保證是央行說了算。

這國家的貨幣到底對應多少人家國家的貨幣,可不就得自由浮動了嗎?

敢說得再細一點嗎?

比如國際上的錢流入這個國家,但這個國家的貨幣總量雷打不動,那這個國家的貨幣必須升值。因為大家必須用其他貨幣去買這國的貨幣,該國貨幣自然物以稀為貴了。

要是國際上的錢流出這個國家,但這個國際的貨幣總量雷打不動,那這個國家的貨幣必須貶值。因為大家要用這國家的貨幣換回外幣,那大家都賤賣這國貨幣了。

但這個國家要是大放水,但資本進出沒變化的話,匯率也必須貶值。因為用外幣能買到的該國貨幣供應量變大了。該國貨幣沒那麼金貴了。

這國家要是收回流動性,資本進出沒變化的話,匯率要升值。因為這個國家的貨幣供應變少了,沒那麼好買了。

大部分國家現在都是這樣的,錢是可以進進出出,但我的印鈔機我做主,所以匯率上竄下跳,否則哪裡來外匯投機市場可做。

===========================================================
匯率穩定又資本自由流動,必須放棄貨幣政策獨立


如果你覺得匯率穩定很重要的話,又不想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那央行就必須是個擺設了。

敢說得再細一點嗎?

如果我的匯率要很穩定,做外貿的人不要提心吊膽,間接影響到本國生意人,但錢要自由進進出出。

那進來的錢多了,固定的匯率換成本幣,本國貨幣總量就變多了。

如果出去的錢多了,固定的匯率換成外幣,本國的貨幣總量就少了。

該國貨幣的總量,無論如何,都是國際資本流動決定的。央行不過就是個換票子的機構。央行沒辦法決定該國貨幣的多寡,對貨幣供應失去控制力。

比如香港的聯繫匯率就是這樣,盯緊美元,美元和港幣的比率要比較穩定,這樣港幣無非就是中文版的美元而已。港幣的多寡取決於流入香港的美元的數量,和流出香港的美元的數量。

==========================================================
貨幣政策獨立且匯率穩定,必須放棄資本自由流動


央行是個擺設太可怕,不符合天朝上國的身份,匯率嘛,最好還是穩定點,那就只能限制資本的自由流動了。

如果我的印鈔機我做主,匯率變化太折磨人,那麼只有別讓錢進進出出啦,我來規定能流入多少,流出多少。這樣我放水了,就讓流入的變多一點,這樣匯率還是穩定的。如果我收流動性了,就不讓流入,而是讓流出了,這樣匯率有能穩定。

我大天朝就是這樣幹的,人民幣要穩定,但央行又要自己能決定貨幣政策,國際資本能就要管制住了。流入流出都沒那麼方便的。

但如果我要放水了,外面的資本不留入,反而在加速流出怎麼辦?匯率不能動怎麼辦呢?留到下集分解。
===========================================================
呀,扯了那麼多,跟瑞郎風暴有什麼關係呢?瑞郎風暴是因為之前瑞士央行放狠話,一定會保證EURCHF(歐元兌瑞士法郎)維持在1.2這個線以上。

具體怎麼操作呢?用瑞士法郎買歐元就可以了,我們也不用半夜雞叫放政策,我們光明正大得買,用CHF(瑞士法郎)不斷買EUR(歐元),不就能維持1.2了嗎?
你說什麼?你擔心我買不起?

CHF 就是我家印出來的好不好,我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維持到2.2都沒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EURCHF 一旦跌倒1.2 附近,就馬上會回升上去。因為瑞士央行就這麼幹的,跌下去就買,買到1.2以上為止,服不服?



很好嘛,你要匯率穩定,作為自由貿易的國家,又要資本自由流動,那央行就要甘當配角,成為擺設。因為你要EURCHF一直是1.2,那麼CHF不過就是面值乘以1.2的EUR而已咯,不過是穿個馬甲的EUR而已咯。

瑞士法郎,現在就是另外一種包裝的歐元。

很好很好,匯率穩定了,然後

歐元危機了………………

事實上,在宣佈EURCHF脫鉤後幾天,歐元就宣佈了超級QE。這說明什麼,歐洲央行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是不是放水的獨立央行,而你瑞士央行硬要給出口商充大哥,聯繫匯率就是把自己獨立性給犧牲掉了。

這就是蒙代爾不可能三角所昭示的必然後果。

瑞士央行不能根據自己瑞士本國的情況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從來調節經濟,這能長久嗎?更可怕的是,在歐元超級QE前,瑞士央行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買歐元的機構。
嘿嘿嘿,你們想到了誰?聰明的套利者又來了。

歐元全世界所有投資者都看跌,我正愁沒對手盤,你瑞士央行無限買歐元。
無限誒…………

來來來,我賣給你
買了好多好多歐元的瑞士央行表示

我一位朋友,因為一些優質的情報來源,獲悉去年,為了這該死的1.2,瑞士央行虧損了1600億瑞士法郎,那還是歐元危機沒爆發的時候。

歐元危機來了的時候,得虧多少,真是不敢想。

只有宣佈放棄1.2這條錢,結果相信瑞士央行承諾是絕大部分投資者(不包括聰明的投資者),一片哀鴻遍野,流血漂櫓。各大經紀商公司,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連最大的外匯經紀商福匯,市值已下載跌85%。

而最最聰明的投機客,因為洞悉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奧義,提前佈局了瑞郎看漲期權。獲得了匪夷所思的收益率。

真正好的投資就是這樣,不需要證明什麼是對的,因為恐怕永遠無法完成。但證偽是件確定性很強的事情,我們只知道什麼肯定做不到就可以了。

一千個案例都不能證明正確,一個漏洞就足以通盤證偽。如同我另外一個回答裡說的那樣。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756621/answer

不知道各位讀出什麼來?

連央行的兜底承諾都能不靠譜。

各位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投資顧問信心滿滿的拿出一張營業執照,我們公司註冊資金二個億,你的投資就算出現虧損了,我們公司保本兜底!

呵呵

任何人或者組織,無論他資本有多雄厚,性質有多特殊,無論是央行還是政府。都無法違背規律!


任何人或者組織,無論他資本有多雄厚,性質有多特殊,無論是央行還是政府。都無法憑空創造出真實的財富,用於兜底!


任何人或者組織,無論他資本有多雄厚,性質有多特殊,無論是央行還是政府。都無法對未來給予言之鑿鑿的預言!


因為他們都是凡人或者凡人組成的。

「瑞郎風暴」比你想的更嚴重 「無異於一場核爆」

有人說,小兄弟啊,你太年輕,naive了。資本主義國家這個不能干那個不能干,我們特色國家,某組織沒權限上限的,不一樣的。

那大叔,為什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後來沒圓上呢?為啥蘇聯老大哥就這樣硬生生得倒地了呢?

蘇聯老大哥莫非權力還不夠集中?難道這樣集權的政府還不能逆天操縱一切嗎?
當然不能啦。

局就擺在那裡,一切會按照規律發展,好比鐵匯套利者想要逆天一樣,違反無套利假設最終會遭到懲罰;跟隨瑞士央行的投機客(在EURCHF 到1.2以下就買入,搭央行順風車)也要逆天,企圖突破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束縛,必然也會遭到懲罰。

關於鐵匯事件的科普貼:http://zhuanlan.zhihu.com/wontfallinyourlap/1

洞悉局勢的本質,一切如觀掌中紋。搞清楚重要的時間節點,聰明的套利者從鐵匯這裡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弄明白瑞士央行的錯誤所在,佈局瑞郎期權,有人獲得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利潤。

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安坐靜室,巨額的利潤自動通過現代高效的金融系統從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彙集到你的錢包,悄無聲息,失敗的交易對手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你是誰,而洞若觀火的你,從容實現了財務自由。

收穫投機利潤,不過是順利成章的事情。這些不是看K線圖猛然間隱隱悟到了似乎會來一跟大陰線。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10

刺破房價泡沫絕招小議



——大時代(二十)



有一段時間沒談本港的房屋和房價了。順着Simon兄的問題,乘便新開一篇短文。

對於政府近兩日推出的新招,沒仔細深究過,粗略看,其用意是打擊炒家、抑壓短中線投資需求、刺激更多的放租供應量以略拉低房價,還包括略阻截內地富豪不問價買房掃高價格的行為……

感覺對短期的熾熱房市有冷卻作用,但不是根治問題的有效方法;房價數月至半年內再上升兩三成的機率接近於零,但是房價難以因而顯著下挫。泡沫始終是泡沫,是泡沫自然他朝必定會爆,但梁政府沒有真正刺破泡沫的決心和勇氣,乃至,動機。

房價不斷向太空上升的底因是房價將持續上升的「預期」,促成這種預期的因素包括聯匯制度下的負利率現實、可見未來的房屋供應匱乏而需求又相當高、政府被市場看穿對打壓房價缺乏決心和勇氣、有餘錢作投資的人(包括本港和內地)不少等等。

根治方法應是快速地扭轉房價仍將持續上升的大眾預期。

個人想到的能扭轉這種預期最「煞食」的方法大概有四種:

1.      快速增加未來用以興建房屋(包括商場等)的用地,包括填海、割用廣闊的郊野公園土地作為房屋用地、加快舊工廈轉變為住宅用途。這一點需要儘快引發社會的廣泛而具深度乃至究極的論議,然後由政府排除萬難,一鎚定音,至少要做到一個「結果」:告訴整個社會,未來十至二十年,香港具備再建造五十萬至一百萬個甚至以上房屋單位的土地。
2.      定下長遠的按揭息率徵稅政策,直接堵塞和阻遏聯匯制度下負利率對房價的影響。所有未來通過銀行或按揭公司買樓的人士,總按揭利率指標由政府釐訂,譬如定為4%6%的區間,在這個幅度內,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隨時確定和更易有關指標。銀行根據美息、拆息、資金充裕度等自行確定按揭利率,這個數字與政府所定的總息率之間相差的利率,視為政府向新業主徵收的稅費。政府因此而徵收得的金額,用以補貼和支助未來闢地興建公屋和居屋,部分,還可以用來「救濟」未來的「負資產」。
3.      未來無限期徵收樓宇買賣利得稅,同時譬如追遡至九九年一月一日(假設金融風暴後的數月內的房價相對合理,不便宜但不太貴),一刀切把稅率定為買賣差價的譬如40%60%!所徵得的稅收,也用作未來闢地興建公屋和居屋……
4.      未來所有的房屋用地,不再拍賣給私人發展商,而是用作興建一種公共房屋,這是一個具有「革新」意味的「新概念」,實質也類同新加坡的組屋,不再搞所謂公屋和居屋,原有的未來過舊而拆建的公屋土地也用來發展這類新公營房屋。確保其建造質量,接近目前中檔私樓的設計水平,政府做大地主,房屋可租、可售(業權一賣即永續),售價和租價完全跟買家用家的資產和收入掛鈎,戶型由最小的譬如二百平方呎至最大的譬如一千五百平方呎,當中以實用面積六百至一千呎為主……

以上任何一點,個人感覺都是一出必殺的絕招,若四招用其二三,房價有可能一至兩年內比對目前深挫五成至七成,而目前停留在不少業主心中的虛擬帳面泡沫式財富,可能被蒸發掉數千億至逾萬億!^-^反之,其他很多的都是短線的「花招」,中長線不大管用。要讓香港的房價接近永遠「瘋」不起來,保持不太活躍但有交投而利用家的買賣環境,維持房價的相對穩定,強調房屋的居住屬性和超長線的投資屬性,永續打壓其投機屬性,讓全香港的資源和大腦更多地投放到娛樂、基本生活和真正有建設性的經濟活動中。

不過這幾招一定會被炒家、大部分近幾年入市的買家和徹底的自由市場主義者所痛斥為「癡X線」,而可見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任何一位領導者,又極可能完全沒這種「吉士」和理念,施行起來又必然遭受既得利益者極嚴峻的阻抗。所以,在這裏「吹吹水」罷了。不過,香港這個社會實在異常奇特,恐怕,地球上已找不到任何一個相同的地區,居民們對房屋投資投機那麼熱熾和癡迷,對房價下跌是那麼的驚懼,對房屋的居住本質思考得那麼淺薄和卑微,房屋和房價是那樣地深度征服和挾駕着居民和施政者的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07

創業者的名義:小議首席服務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424/162761.shtml

創業者的名義:小議首席服務官
雪鵬雪鵬

創業者的名義:小議首席服務官

當競爭對手發布了新品公告之後,市場先發的“紅利”可能就會快速褪去,接下來就是同行之間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2014年5月,在中國互聯網業界傳出一個勁爆的消息: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之一的戴珊出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客戶服務官,領導新成立的集團客戶服務部。這標誌著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再次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也意味著服務與業務的高度耦合開始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因素。而戴珊的直接匯報對象就是阿里集團的CEO張勇(花名逍遙子)。那麽阿里在早已擁有客戶服務體系的情況下,為什麽要委任戴珊出任首席客戶服務官並領導這樣一個充滿新鮮感和想象力的團隊呢?

這個問題引起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產業升級帶動消費升級

何謂消費升級呢?一般來言,消費升級特指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也反映了產業結構和市場經濟的成熟度。

消費升級趨勢

消費升級的趨勢

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居民消費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的品質消費“十大件”商品分別是:洗碗機、自平衡電動車、健身衣、出境遊、乳膠床墊、唇彩/唇蜜、一體智能坐便器、抽濕器、溫灸器和花瓶!而截止到2017年3月底,中國共享單車數量已經達400萬輛。

從永久到摩拜,其實是當前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縮影,互聯網正在深刻影響中國消費。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額51555.7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為12.6%,比上年提升1.8個百分點。

在網絡零售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消費升級的趨勢也愈加明顯。目前中國正經歷著第三次消費結構升級,這次轉型正驅動著相關產業的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尤其是與IT產業、汽車產業以及房地產業相聯系的消費增長最為迅速。

消費升級對國內的創業者的影響

消費升級趨勢

消費升級的時代

在面對這樣的一波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時,眾多的創業公司已逐漸發現,僅靠產品和價格都不足以支撐長期的競爭。因為當競爭對手發布了新品公告之後,市場先發的“紅利”可能就會快速褪去,接下來就是同行之間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或許有人說,依靠領先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可以形成同行之間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那麽,請各位想一想,以2C業務為例,沃爾瑪最早利用供應鏈管理的技術取得了巨大的成本和價格優勢,但現今他們的股票也不再是華爾街的香餑餑,因為供應鏈管理的能力已經逐步成為了一家零售企業經營的必備條件;同理可見靠饑餓營銷模式紅極一時的小米手機,在遭遇華為為首的眾廠商怒懟後的戰略調整。而B2B類的業務,價格優勢更是難以長期維持,每一次的交易都可能伴隨著多種多樣的特殊情況。

更加不同於B2C的是,B2B業務為主的企業如果不能為業務團隊提供良好的支持,就會直接導致諸多消極的後果。因為缺少相應的機制就無從確保業務人員用不同於競爭者的方式來對待決策中的客戶。

比如說客服和技術支持能幫助已有的客戶群體,但是對於潛在客戶群體則鞭長莫及。因為潛在客戶寧願與乙方的支持人員交流也不願意和業務人員交談。企業如果無法創造一個良好的業務環境,就很難形成並持續提供良好的采購體驗。在一個銷售周期中,一位潛在客戶的采購體驗會影響他對乙方的看法,而他的主要聯系人就是銷售人員(在B2B銷售體驗中,銷售人員即是品牌所在)。隨著社交網絡不斷成為客戶手機有關乙方公司信息、產品、服務、口碑等客觀信息的途徑,這種初步印象變得日益重要。客戶能夠輕而易舉的將這種或正面或負面的印象分享給數以百萬計的采購者。

消費升級浪潮下的思考

現今大部分企業都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演變為服務型企業(如滴滴或者摩拜等)。在客戶逐漸掌握主導的情況下,企業除了關註產品本身之外,開始更多的是考慮乙方以下方面的條件:

1、為實施新系統能提供什麽支持

2、能為新老系統切換提供什麽支持

3、公司財務狀況如何

4、他們在我這個領域有什麽樣的經驗

5、是否有我認同的成功企業推薦過他們

6、願意為我提供什麽程度的定制化開發/服務

7、會為我們的易用性提供什麽樣的服務和保障

8、他們帶給我的采購和服務體驗如何

9、他們的合同細節是否與我們的預期出入很大

10、性價比如何呢

………

在回答上述若幹問題之前,請諸位再思考一個場景:如果一家公司的潛在客戶在體驗了其產品和服務後心甘情願的與其簽訂合同並全額付款,隨後更多的客戶也爭相獲得這家公司的產品以便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者提升品牌價值等,這種情況是否會讓創業者們躺著都能笑醒?

但是,這種情景可能實現嗎?

讓我們來看一則Salesfoece的案例:EF Englishtown英孚教育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教育機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需求提供個性化的交付方式外,還必須能夠針對企業客戶實現定制服務。英孚教育對企業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培訓服務。基於此,Salesforce為其提供了一種特殊的工具,能夠通過 Force.com 管理培訓任務和記錄,定制開發平臺以滿足要求。英孚的首席技術官 Enio Ohmaye曾經這樣點評Salesforce:Sales Cloud非常靈活,既能解決學生使用不同技術的問題,又能向我們的 B2B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培訓服務,是我們的最佳解決方案。我認為Salesforce是一家富有創造性、快速發展,及時響應市場需求並迅速解決問題的公司。Salesforce讓我確信它將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並提供全面的世界一流解決方案!”

OK,現在請諸位與之對比一下,想想你的客戶是怎麽看待你的,或者他們是怎麽看待你的競爭對手的?進一步思考的話,想一想你自己一直以來的購買或者被服務的體驗,哪一次與眾不同乃至令你興奮不已?

所以,向客戶提供優良乃至卓越的服務體驗,這恐怕是你可以期望的最具可持續性和難以複制的競爭優勢了。因為它始於客戶,也終於客戶。基於此建立的一套業務流程、企業文化或者組織體系,將能持續不斷的為客戶提供卓越的體驗,公司也將因此逐步站在領先的位置上。

卓越的體驗從何而來

按照企業的服務體系,客戶的體驗包含九個模塊:

1837572860

客戶體驗管理的主要模塊

客戶開發、關系管理、大客戶管理、售後服務管理、呼叫中心管理、客戶服務質量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客戶信用管理、客戶投訴管理。而其中僅客戶關系管理工具就包含了諸如接待模型、分級模型、拜訪模型、回訪模型、關系評估、禮品饋贈、客戶提案等等等等。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以世界500強或者矽谷成功企業為圭臬照葫畫瓢,僅人力成本就足以讓公司壓力山大了。

企業家們都很清楚的知道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重心一定要清晰、明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專註是制勝的不二法門。

知易行難的創業者們

既然我們帶給客戶的卓越體驗不能單靠大而全的體系來實現,那麽有什麽小而美的辦法四兩撥千斤嗎?記得亞馬遜的CEO Jeff Bezos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麽我如此沈迷於客戶體驗這樣的驅動要素,原因就在於我認為過去12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功,完全都是由客戶體驗驅動的。我們並不擅長廣告宣傳。所以我們就從客戶出發,找出他們需要什麽,然後再找出滿足他們這些需求的辦法。

看到了嗎?找出客戶的需求然後滿足這些需求。

就這麽簡單?就這麽簡單!

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知易行難的挑戰。因為大多數創業型公司在產品交付營銷部門推廣之前禍根就已經埋下了,而始作俑者往往就是創始人(在成熟的企業,這個角色就換成了新產品設計者)。創始人往往會覺得:我應該把腦中的概念轉化為產品,投向市場!但是當公司創始人或設計者跟工程師走得更近,離業務人員較遠後,就會面臨多如牛毛的挑戰。原因之一就是創始人非常熟悉產品開發所需的技術和規範,但又不熟悉促使客戶購買以及使用自家產品的需求。大家關註的點往往是從產品的角度出發,盯著市場上同類(或國外)同類產品的缺點,這樣下去會使人一葉障目。

即便跳出了創始人的框架,放在公司層面也是存在若幹問題,比如:公司往往把產品開發、營銷以及銷售運營分為三個獨立的部門,但是這三個部門之間又不會有有效的銜接點。尤其在中大型的組織中,產品開發和營銷往往會做一些丟下客戶一路自嗨的事情。好好回憶一下,你的身邊是不是有產品或者開發人員抱有一種這樣的態度:只要造出來,就會有人買!但是當產品開發的同事們推出了一款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後,營銷部門就要投錢投人策劃新品的推廣,而產品正式上線後,營銷部門還要配合銷售部門找到適合產品的目標客戶。上述的這種流程,就是典型的產品為中心的流程,而非以客戶為中心。這是人決定的,是環境決定的,也是思路和制度決定的。再比如:大多數企業的文化是倡導通過銷售創造最大化的收入,而不是更人性化的賦予客戶采購的主動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步完善以及產業細分與升級,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推進合作進程,而不是被乙方“自作主張”的歸到目標客戶中。所以如果不能從客戶的角度來設計與客戶的觸點乃至業務流程,將會錯失越來越多的市場良機。

老子於《德道經》曾述: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道理簡單,正確的方法更簡單,那就是:從關註客戶需求,尊重客戶和商業法則開始!

我們應該怎麽做

講了這麽多關註客戶需求和尊重客戶乃至商業法則的重要性,那麽企業應該如何面對並把握這種格局下的機遇呢?

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這個概念。具體來說,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是營銷、銷售、商務、運營、項目乃至數據驅動的聚合體。

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的職責是負責構建並持續優化業務為核心的客戶服務體系,是幫助企業實現經營業績最大化目標的高級管理人員。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相較於CEO、CIO等更需要具備堅實的業務背景、服務意識以及管理能力,有時也會由CEO、COO或者VP來兼任。常見的CSO在公司的匯報對象為總裁或董事會。

但“為客戶提供服務”和“以業務為核心服務為導向”的新業務形態有著本質的區別。借用戴珊的觀點:客戶服務理念發展的好的話,是走到業務的前面,逆向推出一些服務產品,來解決業務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比如可以把服務期間積累下來的服務能力工具化、產品化之後給到業務部門乃至客戶。另一方面,通過服務好我們企業客戶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這也是很重要的。而服務產品化離不開三個要素:1、數據采集及分析;2、用戶分層;3、預警模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升級,企業服務或許應該是如下的模式:第一,不應該是勞動密集型,而是要靈活地運用數據成為數據驅動型;第二,利用好技術的力量,將服務產品化;第三,營造自身的生態圈,幫助所服務的企業具備更好的服務能力。

目前諸多一流的企業都設置了首席服務官的崗位,包括國外的Ericsson愛立信、Honeywell霍尼韋爾、Boeing波音、Allstate好事達等,國內的大眾點評、金柚網、諸葛io等。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具備的能力會有所不同。

1435649374

因時制宜的首席服務官

盡管首席服務官執掌著業務為核心的客戶服務體系,但公司所處的階段和組織結構也將決定其職務是側重於銷售還是服務。比如美國的聯合服務汽車協會,其CSO管理著營銷、銷售、客服和戰略等部門,手下的員工達數千人,擁有上億美元的預算。相反的是,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戶體驗團隊只是發揮建言獻策或單純的客戶服務的作用,那其CSO可發揮的價值和預算則要少得多。

作為阿里巴巴客戶服務的最高領導者,戴珊負責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客戶服務。那麽阿里巴巴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美國早於2013年以前便因為企業面臨客戶大量流失或遭遇業務增長瓶頸、同行競爭日趨激烈等原因設置了相應的崗位。比如波音旗下一家服務型公司對加快業務發展充滿渴望,希望通過圍繞客戶進行業務模式重組來滿足。該公司CSO Roei Ganzarski 表示:“為了成功,我們認識到需要比以前更關註客戶。退一步說,我們的組織文化並不是最理想的。我們的運營部門只關心產品,財務團隊只關心收費,而銷售和業務開拓部門則只關心實現短期營收目標。可是沒有人從客戶的角度看問題。”如他所述,這些意味著公司缺乏效率,讓客戶難以與公司合作。他說:“我們認識到需要改變公司文化,從而為潛在和付費客戶更好地服務。意識到這點之後,我們就設置了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s Officer),並將所有與市場打交道的相關部門置於其管理之下,從而改變我們的視野和關註點。”

所以,如果在首席服務官的帶領下,讓企業專註於持續為客戶提供卓越的采購乃至服務體驗,那麽客戶會逐步建立起對企業的信任。在恰當的時機,客戶的需求也逐步明確後,那麽客戶主動聯系的一定是這家企業。企業學會了培養對自己有一些興趣的客戶,耐心等待他們自己決定何時開始轉為強需求,則會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益處。正所謂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是以行事終不為快,故能成其快。

機遇與挑戰並存

雖然首席服務官看起來很美,似乎客戶開發、銷售、商務、市場、運營、客戶服務管理等各個業務環節無所不能。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單單設置一位首席服務官並非解決企業客戶體驗問題的萬金油。一家重量級軟件公司的CCO警告稱:“我擔心這個職位會流於形式,越來越多的公司聘請首席服務官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需要。少則三年多則五年,許多恐怕就要半途而廢,因為他們沒有被賦予足以扭轉形勢的資歷和權力。為了避免這種命運,在考慮任命CSO的首席執行官們應該為成功創造以下先決條件: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和需求來進行有區別的、策略性的任命。

無獨有偶的是,2017年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組織結構全面升級,全面擁抱“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戰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全員公開信中宣布:吳敏芝和戴珊工作輪崗,吳敏芝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服務官,戴珊任B2B事業群業務總裁。

這或許是國內對首席服務官未來前景最好的一種詮釋。

產業升級消費升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