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3月17日核準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其中包括上交所主板,青島利群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聯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湖北瀛通通訊線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星帥爾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揚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江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3月24日,證監會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1億元。
其中上交所主板有:陜西康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鐵流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有: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有: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長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長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1億元。
隨著近日港股的回暖,開始有大型IPO逐步上市。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02611.HK)擬於香港上市,今日開始招股,擬集資約164.7億港元,除了定價相對保守以外,此次國泰君安的基礎投資者只有30%,與往常大型IPO的60%有很大不同,盡管如此,管理層對此次上市還是充滿信心。
據招股文件顯示,國泰君安此次計劃發行10.4億H股,其中95%為可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國際發售,5%為可供散戶認購的香港公開發售,此次國泰君安的每股定價為15.84港元(約14.02元人民幣 ),集資金額達164.7億港元(約145.8億元人民幣)。早前市場盛傳,國泰君安的招股範圍在15至19港元之間,此次定價傾向於下限定價,而這一招股價較3月27日A股收市價18.88元折讓了25%。
國泰君安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楊德紅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此次定價是綜合3月24日五大中資券商H股的收市價來決定的,主要取的是各大券商的市賬率及市盈率的平均值,再分別折讓10%及15%,他相信,這一市場定價對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而根據研究報告,15.84港元的定價相當於國泰君安今年預測市賬率低1.08倍,預測市盈率不到11倍,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此次國泰君安證券的每股發行價是較為便宜的。
國泰君安證券目前已敲定6家基石投資者,共投資約46.5億港元(約46.16億元人民幣),占發行股本的近三成。其中涉及兩家國際金融機構,國際私募股權公司Apax旗下Diamond Acquisition Co SARL認購最多,價值達到3.88億美元(約26.7億元人民幣),還有日本證券行東海東京。而其余的基礎投資者包括茂盛控股(00022.HK)主席倫耀基私人投資公司、交銀國際、工銀國際及全國社保基金。
招股書顯示,此次國泰君安在香港集資的30%將用於發展機構金融業務及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30%用於發展公司個人金融服務業務,15%用於發展投資管理服務,加強資產管理能力,15%用於發展國際業務,剩余的10%用於額外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業務用途。
對於國泰君安如何發展國際業務,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稱,要滿足內地客戶的跨境資產配置的需要,公司將繼續支持國泰君安國際(1788.HK)的發展,但單靠香港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是不夠的,所以國泰君安會伴隨客戶“走出去”。國泰君安未來肯定會進軍歐美市場,並於去年已開設了美國公司並獲得牌照。公司並不排斥進行海外資產的並購,但不會盲目采取行動,在海外市場,國泰君安更傾向跟領先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合作,快速平穩開拓國際業務。
據財報顯示,國泰君安證券2016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約32%,但已超越海通證券位於行業第二位。國泰君安副董事長王松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仍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證券行業也有非常大的靈活性。雖然最近幾年股票經紀傭金下滑的態勢和速度都非常明顯,但公司將逐漸減少對於經紀業務的依賴,並多元化利潤來源。且公司財務杠桿率僅為2.7倍,與監管機構規定的6倍相比仍有很大的空間。
而關於去年國泰君安研究所發生“人事地震”,多位明星分析師如任澤平、喬永遠等離職的問題,楊德紅稱,管理層高度重視研究團隊的規劃,並將持續給予研究所高度關註,目前核心團隊和管理團隊都比較穩定,個別同事的離開並不影響公司整體的管理框架。
目前,港股市場已有多家內資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6066.HK)、廣發證券(1776. HK)、招商證券(6099. HK)、海通證券(6837.HK)、東方證券(3958. HK)和光大證券(6178. HK)等,其中廣發證券(1776. HK)於2015年赴港集資約280億港元(約247.8億元人民幣),構成當年整個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IPO。
證監會3月31日核發IPO批文,預計籌資總額不超過59億元。
其中,上交所主板:廣東世運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海南鈞達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傳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上海格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9億元。
4月14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上交所主板有: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奧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鳴誌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江陰市恒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有: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將有江陰市恒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4月28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58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
其中,上交所主板: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頂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馬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天聖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晶瑞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民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民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8億元。
5月5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46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
其中,上交所主板: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誠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日播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我樂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深圳市安奈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46億元。
5月12日,證監會核準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62億元。
其中包括,上交所主板: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日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恒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誌邦廚櫃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無錫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藍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銳國際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指出,本次將有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證監會5月19日消息,當日,證監會核發了10家企業的IPO批文,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3億元。
其中包括,上交所主板: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素時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菲林格爾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長纜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飛鹿高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證監會5月24日消息,華大基因當日下午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IPO審核,被譽為“國內基因測序龍頭”的華大基因即將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華大基因擬首次發行4000萬股,籌資17.32億元,估算其發行價在43.3元左右。將分別投向雲服務生態系統、醫學檢驗解決方案平臺升級、精準醫學服務平臺升級、基因組學研究中心、信息系統升級等五大項目。
2014年到2016年,華大基因營業收入分別為11.32億元、13.19億元和17.11億元。尤其是在2016年,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9.7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上年的2.62億元提升到3.32億元,同比漲幅達到26.71%。
目前華大基因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複雜疾病類服務和藥物研發類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其中,生育健康類服務在四大業務板塊中營業收入占比最高,數據顯示,2014-2016年生育健康類服務營業收入分別為3.57億元、5.68億元和9.29億元。
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主要服務於國內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獨立實驗室、制藥公司等機構,以及國內外的各級醫院、體檢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公司客戶。目前,已經覆蓋了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境內31個省市自治區的2,000多家科研機構和2,300多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甲醫院300多家;歐洲、美洲、亞太等地區合作的海外醫療和科研機構超過3,000家。
業內表示,基因檢測行業由萌芽期進入發展期,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為最先產業化的方向,將引領行業快速增長。據機構預測,2016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行業收入增速約為50%,未來三年預計增速不低於35%,預計在2022年達到平穩期,終端市場收入規模約為150億元。行業龍頭上市,有望推動基因檢測發展提速。
作為一家明星公司,華大基因受機構熱捧,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有43家機構股東,中國人壽、華夏人壽,深創投、上海雲鋒、同創偉業等國內知名機構皆在列。
相關概念股:
達安基因:是國內專業的基因診斷技術和產品開發商;
昌紅科技:為華大基因提供測序領域的相關耗材及試劑盒等;
安科生物):在基因檢測也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