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何時發盈警無明確界線

1 : GS(14)@2015-10-30 01:00:18

【話你知】上市公司發盈喜盈警屬股價敏感消息,但何時發出卻沒有明確界線。執業會計師林智遠指出,若消息已屬「市場人人皆知」,則公司或有「合理藉口」不公佈盈喜盈警。倘公司業績倒退,根據《上市規則》可構成「須予披露事項」,而《證券條例》內幕消息發放指引則指出,若消息並非普遍為市場所知,並相當可能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包括「業務表現出現變動」,則需要披露。不過香港監管以原則為主,並沒設下界線,故倚靠監管機構判斷上市公司有否疏忽。例如2014年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曾批評暢豐車橋(1039),在2011年下半年財務表現大幅倒退(例如純利比上半年倒退63.9%),卻沒盡快發盈警。



A股要求更清晰

A股市場要求明確得多,上海交易所《上市規則》第11.3.1段訂明,企業利潤為負值、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按年增減50%以上,均需於該財季結束後一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不過國壽在A股都無發出第三季盈警。香港上市公司若不適時公佈,除面臨上市委員會批評外,自2013年起,《證券條例》規定上市公司需適時披露股價敏感資料,否則可被證監會施加民事制裁,證監會亦毋須先將個案提交財政司司長,可直接在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提訴。但證監會不評論個別公司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29/193515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51

零售股「紅潮風暴」 3個月10盈警 堡獅龍料中期純利插九成

1 : GS(14)@2016-01-15 18:09: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又一本港零售股發盈警,本地服裝品牌堡獅龍(bossini,0592)預期,截至2015年12月底止6個月,純利將較去年同期減少九成。集團表示,溢利下降主要源於訪港旅客數目下降,加上冬季氣候異常偏暖及市場競爭激烈,令集團收益及毛利大幅減少。事實上,去年開始本港零售市道急速滑落,翻查資料,過去3個月已有多達10隻零售股發盈警,零售股價表現短期內亦難有起色。

明報記者 邱曉欣

bossini預期,集團中期純利將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0%至90%,集團表示,港元持續強勢,令旅客於港澳地區消費減少,加上訪港旅客數目下降,集團經營的多個核心市場,當地消費意欲持續低迷,影響集團整體收益。根據旅發局數據顯示,內地訪港旅客數目自去年6月起出現跌幅,且跌幅有擴大迹象,截至去年11月,內地訪港旅客數目約為351萬人次,按年跌15.5%,是自6月以來首錄得雙位數字跌幅。而港人受惠港元強勢,在剛過去的聖誕及除夕假日期間,成為港人外遊的高峰期,對本地零售業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集團又表示,冬季氣候異常偏暖以及市場競爭激烈,亦是令毛利大幅減少原因之一。本港今年延遲入冬,而且零售市道冷清,多個服務零售商趁去年聖誕節前夕,紛紛提早減價促銷。

旅客減異常天氣夾擊

bossini去年12月,曾於分店舉行抽獎活動,顧客無需購物亦能參與,而且人人有獎,不設最低購消費金額,均可享有若干折扣,最高優惠為全單半價。有公司員工曾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店舖折扣比「員工價」更優惠,優惠推出後,部分產品較平日暢銷,惟冬天天氣和暖,禦寒用品銷情始於不及去年。

事實上,本港零售股近期相繼潰敗,翻查資料,過去3個月已有多達10隻零售股發盈警(見表),昨日公布第3季績,同店銷售再跌逾兩成的六福管理層對本港整體零售市道仍然悲觀,可見本港零售股價表現短期內亦難有起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71

假盈喜 真盈警 戴孤劃

1 : GS(14)@2016-01-25 01:24:45

2015-01-21 HJ

如果「鐵哥們」【國情特色用語】有追看本欄的話,在日積月累之下,一定學懂了不少內地潮語。本港也有不少網絡金句,其中電視台前高層曾經向傳媒拋下一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更令其升格至「大師」地位。

「大師」的經典金句,套用在上市公司身上,原來一樣適用。天彩控股(03882)發出去年度預測利潤及收入的公告,表面上是盈喜消息,實際上卻是盈警噩耗,名副其實是「假盈喜,真盈警」。

天彩控股是運動相機行業的數碼影像設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根據市場調查統計數據顯示,集團於2014年為全球第二大運動相機生產商,佔全球付運量市場份額31%。

天彩生意的成功背後,全賴最大客戶GoPro的迅速銷售增長帶動,並提供了大部分收入來源。於2012年、2013年及2014年度,集團來自GoPro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75.1%、79.9%及82.7%。

最大客戶預警收入急跌

GoPro是美國著名運動相機品牌,2002年成立初期經營慘淡,直至近年結合了數碼相機技術,才成功開拓數碼運動相機市場。GoPro的運動相機產品正好滿足熱中於登山、潛水及踩單車,同時希望刺激全程拍攝的用家需求,並帶領運動相機的熱潮。

GoPro作為first-mover(先行者),固然可以先喝頭啖湯,獨霸初期剛剛發展的市場;但潮流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惹來更多跟風者(競爭對手)加入,市場會逐漸變得「擁擠」。

GoPro近日就發出盈警,預期去年第四季收入為4.35億美元,遠低於市場原先預期的5.12億美元,以及前年同期的6.3億美元,主要是旗艦運動相機產品Hero4銷售疲弱所致。GoPro計劃裁員7%,即105個職位。

下半年業績倒退

緊隨其後,天彩就截至2015年12月止全年預估利潤及收入發出公告,預期該年度全年收入較前年同期錄得中度上升約30%,並估計該年度全年淨利潤將按年錄得小幅度上升。

可是,根據中期業績公告,天彩2015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大幅增長87.3%,純利更加勁升99.5%,正正反映到下半年收入及純利增長率均有所下降,原因是第四季與集團最大客戶的運動相機付運量下降所致。該最大客戶相信就是GoPro。

按照最大客戶提供的滾動訂單預測,天彩預計,在截至2016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期間內,最大客戶仍會從集團採購配件產品,但付運金額將遠小於2015年同期水平。

戴Sir一直認為,個別公司過分依賴單一大客戶,萬一該名大客戶出事,就會對公司構成重大負面影響。天彩承認,倘最大客戶中止或大幅削減下達的採購訂單,而集團無法向新客戶尋求訂單或拓展至其他產品類別以增加收入,將難以維持現有的利用率和利潤率,並可導致日後業績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天彩是次發出的公告,表面上是一則盈喜消息,但實際上是一則盈警噩運,名副其實是「假盈喜,真盈警」。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國情特色用語】。

?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假盈喜 真盈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82

三星盈警 溢利大削三分一 停售代價高 屬最安全做法

1 : GS(14)@2016-10-13 07:42:11

【明報專訊】近期電訊業流行一個笑話,就是三星Note 7加入了強大發熱器供用戶在冬天暖手,創意方面蘋果望塵莫及。然而這燙手問題正衝擊三星盈利。三星電子繼宣布永久停止Note 7的生產和銷售後,昨又發出盈警,將其對第三季(7至9月)經營溢利預測下調三分之一,由7.8萬億韓圜(約583億港元)降至5.2萬億韓圜(約389億港元),預期較去年同期的經營溢利低近三成。

三星同時將第三季銷售額預測由49萬億韓圜降至47萬億韓圜,新指引意味銷售額將按年跌近一成。三星電子股價繼周二重挫8%,昨再跌0.65%,市值蒸發逾19億美元。

自8月初Note 7上市以來,發生過多次電池起火事故,促使三星在9月初在全球回收已銷售的250萬部Note 7。9月22日起三星為美國用戶更換新機,市場歡迎三星的應變,認為事件對三星影響不大,三星股價上周四更破歷史高位。不過同日又傳出客戶已更換的新機在航機起火,令三星危機重燃。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正調查三星回收手機後有否維修,三星稱正配合當局調查。至本周三星宣布永久停止Note 7的生產和銷售,並回收中國市場的Note 7,令三星與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之爭遭受重創。

報道﹕工程師對爆炸毫無頭緒

瑞信分析師稱,市場很容易忽略首次回收的影響,但再次回收難再置之不理。IHS Markit分析認為,問題已不局限於電池方面,甚至可能包括電源管理晶片、管理充電放電的軟件等,基本上可歸結為質量和設計問題。《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三星工程師迄今尚無法重演Note 7爆炸事故,對爆炸原因毫無頭緒。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三星Galaxy S7本周銷量開始下滑,迹象顯示三星品牌已受到損害。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稱,如果三星品牌形象因Note 7受損,將對整個Galaxy S系列帶來衝擊。根據去年數據,手機設備的銷售量佔三星總銷售額44.6%。

分析﹕坐擁590億美元現金 可渡難關

分析師估計,三星已製造了400萬部Note 7,損失達25億美元。三星原預期Note 7出貨量達1900萬部,這意味三星的銷售額損失達170億美元,遠超出市場原先預計的50億美元。《金融時報》稱,停售產品代價高昂,卻是最安全的做法,因為有缺陷或有潛在危險的產品會對企業聲譽構成打擊,一再回收也無助恢復消費者的信心,三星當然不希望顧客詢問哪款手機會爆炸的尷尬問題,目前的做法是止住損失的最佳辦法,相信可避免消費者興訟。對於毋須依賴單一產品線的大企業來說,難關仍可以渡過。三星目前坐擁590億美元現金,至少毋須擔心回收導致的財務影響。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59&issue=20161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45

中資股季績前夕 中壽聯通盈警

1 : GS(14)@2016-10-19 06:06:55

【明報專訊】中資企業即將發布第三季業績,昨日中國人壽(2628)及聯通(0762)率先發盈警。中壽預計第三季純利的按年跌幅達到六成,聯通估計第三季更少賺八成。

中壽的通告表示,去年第三季未經審計的純利為338.3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翻查資料,這是去年首三季的純利數據。若單計去年第三季,純利只有23.48億元。集團估計,業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投資收益下降及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事實上,集團上半年利按年下跌67%,同樣是由於上述兩個理由。

李惠嫻:債息低 料險企陸續盈警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認為,中壽發盈警已是預料之內,市場早已消化,估計對股價的影響有限。她表示,由於內地債息持續低企,導致保險企業的準備金折現率下跌,即企業要計提更多的賠付準備金,對利潤有直接及重大的影響。她估計其他保險股,尤其是壽險股都會陸續發盈警。但她表示這已屬意料中事,市場更關注中壽的保費收入能否延續高增長,以及退保率是否有改善。

聯通方面,集團估計首三季純利為15.8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80.6%,主要由於期內銷售費用預計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以及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但集團強調,較去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的33.63億元虧損,業績已有明顯改善。

銷售費用增 聯通純利跌八成

集團又表示,今年首三季積極改善其缺點,經營開始向好,移動業務扭轉經營困局已初見成效,期內移動出帳用戶預計達到約2.62 億戶,淨增約976萬戶,成功扭轉去年移動用戶連續多月下降的趨勢。其中, 4G用戶預計達到約8,890萬戶,淨增約4,475萬戶,單9月份4G用戶淨增達到約605萬戶。

聯通於昨日收市後發盈警,摩根士丹利昨早已發表報告,表示即使聯通的4G淨上客於9月份增至逾600萬戶,手機服務收入將維持平穩,較高的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更會導致利潤倒退,可能令市場失望。聯通股價昨日收報9.59元,微跌0.1%。中人壽則收報20.7元,升1.47%。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29&issue=20161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61

周顯﹕盈警股股價不跌顯強勢

1 : GS(14)@2017-08-04 05:40:09

【明報專訊】我寫過,盛業資本(8469)在近幾年間,乃是我看過實力最強的創業板新股,理由是它成立了兩年,利潤分別是3700萬元人民幣和4800萬元人民幣,上市集資3.7億元,市值是14.8億元,這是創仔格局,主板規模,只是成立不足3年,未符合主板的最低時間要求而已。

創板股盛業資本 達主板規模

因此,我才會說它實力最強,預期它可以在一至兩年之間,轉為主板。而它在上市後的第一天,股價略升了一成,收乾貨後的第二天,股價升了一半以上,然後企硬不動,可知道市場對它的看法,甚為正面。

誰知話未說完,它在周三居然發出了盈警,預期2016年度的利潤比同期大幅減少約50%。看清楚,原來理由有二:

第一,本年度較遲收到地方政府根據天津市在2016年度對保理及其他金融產業投資的激勵政策所給予的政府補貼。

第二,與本公司上市有關的非經常開支。

簡單點說,前者是政府津貼,政府付遲了,但相信遲早可以收到。第二是龐大的上市費用,估計是8位數字,不過這是非經常支出,明年就不用付了。

費用太高 普通上市不划算

簡單點說,這驗證了我向來的一個說法,就是上市費用太高,如果不是為了啤殼、亂炒、轉主板,上市根本就是不划算的事。

從市場觀點去看,在盈警之後,它的股價也沒有太大的變動,可以見得,市場對此根本沒有反應,而我對這股票的觀點,維持不變。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24&issue=20170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461

樂視網盈警 上季虧損擴至12億

1 : GS(14)@2017-10-15 15:23:56

【明報專訊】融創(1918)為大股東、深交所上市的樂視網發出盈利警告,表示公司的廣告收入大幅下滑,初步推算今年第三季淨虧損最高達10.2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2.16億港元),首三季淨虧損高達16.63億元。

聲譽信用度受影響 拖累廣告收入

樂視網表示,受到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影響,社會輿論持續發酵擴大,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影響,拖累廣告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資金風波亦影響公司與供應商的合作關係,導致集團在產品供應到帳期授予等面臨壓力,拖累公司終端收入及會員收入大跌。集團預計,今年第三季未經審計的淨虧損約10.21億至10.26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09億元。

另外,樂視網今年首三季融資成本增加,財務費用按年升約50%,預計首三季淨虧損約16.58億至16.63億元,而去年同期錄得4.93億元盈利。

樂視系風波不斷,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指,擁有國資背景的北京思偉控告樂視網旗下樂視影業侵害股東知情權。

北京思偉控樂視影業侵害股東知情權

北京思偉在2015年入股樂視影業,擁有約2.87%股權,據了解,原告早前要求查閱樂視影業會計帳簿等,惟對方拒絕回應要求,所以原告起訴至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法院,法院於今年6月27日立案。樂視網昨日澄清指,樂視影業一直積極配合股東查閱公司財務及運營信息的要求,已於今年5月應北京思偉要求提供必要資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89&issue=2017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