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10円一局的快樂時光 古董手搖控制遊戲機

1 : GS(14)@2018-01-07 13:57:17

遊戲機博物館內遊戲機都是來自昭和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共有五十七部活古董。

【旅遊籽:浪迹遊蹤】在東京板橋區的街上有一間小小的遊戲機舖,跟別的遊戲機舖不一樣,這兒的遊戲機沒有高清電視畫面,沒有環迴立體聲效,沒有武器通關,但只要你有一顆童心,還是可以玩到唔捨得走。


這兒是昭和遊戲機博物館,店內的57部遊戲機都是從昭和50年代(70年代)留下來的,年紀比我還大。從前娛樂不多,很多零食店,甚至錢湯、肉店、菜檔都會放一、兩台遊戲機在店前,成功過關的話,遊戲機會跌出一張小票,小朋友憑票可換零食,因而是商店吸引有小朋友的家庭光顧的道具。

low-tech但具挑戰性 年輕人想挑戰機王

岸昭仁是這家遊戲機博物館的館長,他是玩這些遊戲機長大的,多少美好回憶之中都有它的份兒,於是長大後便走到鄉下、老區,一台一台請老店把遊戲機讓給他,收為珍藏,後來更開了這間小小的懷舊遊戲機店,公諸同好。這兒不只遊戲機懷舊,連價錢都一樣。每局遊戲僅需10円,即約0.7港元,維持在昭和時代經濟水平。只要拿個100円放入兌換機,便會嘩啦嘩啦跌出10個10円,兌換出十個快樂時光的籌碼。昭和的遊戲機,被稱為「electronism」,就是electronic+mechanism。因為這些遊戲機都是除了小量簡單的電子效果,就是機械運作。大部份遊戲玩法都是以手桿、彈弓操控彈珠,雖然low-tech,但low-tech得來其實很考功夫和經驗,說穿了,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技術,很有挑戰性。親身上陣試玩了一部從前紅極一時的新幹線遊戲,投入的10円充當了彈珠的角色,左右共有手搖桿八個,目標是要一層一層把10円運送到最下層的出口,結果是玩了15次,150円,全部滑鐵盧,過不了第三層……感覺是既失落,又好勝,帶點不忿,又有點挑戰性。難怪有不少中年人來這挑戰童年時未贏的遊戲,也有年輕人想要來征服從前的機王。岸昭仁笑說:「這正是昭和時代遊戲機吸引人的地方,不管你是昭和長大的一群,還是玩任天堂、online game甚至手機遊戲長大的一群,你還是可以在老遊戲機當中找到樂趣。」

機身圖案反映潮流 主題有新幹線高達

昭和時代的遊戲機,除了好玩,機身上的圖畫和主題一樣令人看得津津有味。機身上的圖案是反映當時社會風尚和潮流的指標。譬如說昭和39年(1964年)日本新幹線開通,為全國大新聞,便出現了以新幹線為主題的遊戲機;又例如昭和時代流行高達,又出現了以高達以及其他卡通為主題的遊戲機。其時太空夢也是熱門話題,於是以探索太空、星球為題材的遊戲機亦不少。除此之外,因為玩遊戲機的大多是男孩子,所以亦有針對男孩子的主題如運動、汽車為背景的遊戲機。岸昭仁說,這些畫作是時代的見證者,更有不少美術學生是特意前來觀摩從前的畫作和畫風的。岸昭仁又何嘗對遊戲機不是瘋狂的投入?他更誇張到出書,寫下每部遊戲機的出產年份和遊戲攻略;推出迷你版遊戲機,甚至跟手機公司合作將昭和遊戲機變成手機版遊戲;又在YouTube上介紹遊戲機,又會借出遊戲機給電影公司拍電影,例如他的遊戲機,就曾在《東京鐵塔:我的父親母親》之中出現過。岸昭仁笑說:「我得多找些外快,因為說老實話,10円一局的遊戲,其實賺不了多少錢。可是我還是很想讓大家都玩到這些昭和時代的遊戲。」


昭和遊戲機大多以手搖桿控制,非常講技巧。

不只上年紀的人,連後生仔來到一樣可以感受到從前遊戲的樂趣。

岸昭仁連簡單維修都學會了,只為令遊戲機的壽命更長。


遊戲機的主題以吸引男孩子為主,例如汽車、運動、卡通。

每局10円,也是時光倒流的價錢。

昭和時代的遊戲機,是機械原理加上簡單的電子效果,三分靠運,七分靠技術。


岸昭仁自小愛玩遊戲機,長大後逐間老店請老闆把遊戲機賣給他。

以小飛俠為主題的遊戲機。



駄菓子屋ゲーム博物館地址:東京都板橋區宮本町17-8營業時間:星期一、四、五14:00-19:00,星期六及星期日10:00-19:00 入場費:200円,遊戲不包括在內
Travel Memo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者毋須簽證機票:來回香港及東京羽田,機票1,932港元起(連稅)滙率:100日圓約兌6.9港元採訪:陳詠敏攝影:蔡政峰、黃健峰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7/202658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95

微模型糅合科技留住舊時光 工程師藝術家:更省力更精細

1 : GS(14)@2018-02-19 22:48:01

【明報專訊】早前社交平台瘋傳一系列的微縮煮食短片,一雙巧手令不少港人嘖嘖稱奇,港人談到微縮模型藝術,比較多人會聯想起以黏土手作的製成品。事實上,有工程師巧妙糅合科技,運用激光切割及3D打印等技術製作微縮模型,省力之餘,成品亦更精細。

明報記者 余麗明

攝影 鍾林枝

蔡璧龍(Ian)和何國添(添)為業餘微型藝術家,兩人均任職工程師,他們有份製作的《利東街》和《大澳文物酒店》微縮模型,目前正於奧海城「新春微型藝術展」中展示。Ian自2007年開始接觸微型,起初製作微型是以美工刀切割,他坦言「辛苦之餘又唔靚」,其後發現有切紙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技術,令他剪裁更加得心應手。

以《利東街》作品來說,Ian便是以3D打印技術,透過電腦繪畫、在程式上改模型公仔的設計,從而在短時間內製作出數以百計的微型公仔。Ian稱,如外形不規則的物件,以紙黏土製作仍會較省時,惟當涉及數量較多,強調線條的物件時,他會選擇使用3D打印。

模型癮太大 索性自己開店

添和Ian主要負責兩座作品的內部裝修和配件,兩作品的建築外殼則出自廖錦華(Bruce)之手。Bruce是一家模型公司的掌舵人,雖然他不是工程師出身,但他自幼已是模型發燒友,曾從事排版工作,笑言舊公司所在地巧合地也是模型店集中地,當年他每天都會到模型店逛,「後來心癮太大,病態到每天都買,便乾脆自己開店」。

Bruce在1991年開店,由於當時香港租金仍較內地貴,故Bruce選擇在深圳開店,成為當地第一間模型店。Bruce憶述,內地人對模型的印象僅留在木頭飛機的印象,「當時內地人視我所售賣的模型為科技品」。公司起初只是買賣模型,其後機緣巧合下公司開始涉足生產模型的業務。

有導演委託製作場景助拍攝

Bruce表示,他的模型公司的客源主要是模型玩家和商業客戶,以商業客戶來說,早前便有玩具廠委託他們製作情景模型,以突出該客戶的商品。最令Bruce出乎意料的是,亦有不少導演委託他製作場景以便拍攝。Bruce又稱,《利東街》和《大澳文物酒店》的建築模型原則上各需至少半年才能完成,他為了這次展覽推了不少生意,最後用了5個月超額完成兩件建築模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5&issue=20180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23

【上海打卡熱點】升降機大堂似時光隧道 星形窗引自然光

1 : GS(14)@2018-03-19 04:48:08

喜瑪拉雅中心的星形窗


上海近年發展迅速,很多大大小小的建築物相繼落成。到上海旅遊不再局限於外灘、明珠塔、步行街等傳統景點,不少設計新穎的建築物已成為新興景點。


手機鏡頭盡量貼近牆身,一次過拍攝到主角和倒影。

SOHO復興廣場的升降機大堂,有如科幻電影的場景。

大家可以利用扶手電梯作為引導線,引導讀者的目光到窗。


1.SOHO復興廣場升降機大堂

上海黃浦區SOHO復興廣場是近年最受歡迎的打卡熱點,受歡迎並非因為有甚麼名店或美食,而是位於大樓內的一個升降機大堂。這升降機大堂之所以成位打卡熱點,全因設計團隊將之打造成科幻電影般的場景,全白色大堂加特別設計的燈光,穿梳其中,就像走入時光隧道。單單拍照難以拍出穿梭隧道的感覺,大家可以嘗試拍攝短片,拍攝時跟隨主角移動,怕手震又有相機穩定器,可考慮用相機帶輔助,增加穩定性。另外,拍攝時也可嘗試把手機鏡頭盡量貼近牆身,利用白色牆身的光線反射,可一次過拍到主角和其倒影。

2.喜瑪拉雅中心星形窗

位於浦東新區的喜瑪拉雅中心外形不像一座正常大廈,像一座山洞裏的建築物,不同大小的山洞就是門和窗。室內的星形窗正是最佳打卡位,陽光透窗照進洞穴般的美術館,就好像把大自然帶進室內。在不同時間到訪,大家會見到建築物內的光線不停改變。若SOHO復興廣場是穿越到未來,喜瑪拉雅中心則是回到過去。採訪、攝影:William Cheng(instagram@3arles)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6/203330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