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鄭施政框架 行689路線 主打開發土地建屋 推動創科產業

1 : GS(14)@2017-02-05 10:46:02

■林鄭月娥昨在造勢大會發表施政框架,部份內容與現屆政府政策相似。易仰民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在接近一小時的造勢分享會中,未有提出實際政綱,僅談及其施政框架,除繼承梁振英政策,繼續主打開發土地建屋及推動創科及創意產業發展;又稱會全面檢視教育制度。她更提倡3項施政新風,包括引入新領導風格及理財新哲學,改變政府為「推動者」角色。有學者指出,林鄭施政框架內容空泛,「幾乎放乜入去都得」,施政理念則似向梁振英支持者呼應。記者:鄭啟源


林鄭在昨日造勢分享會中,藍色為主調背景板貼上「同行WeCONNECT」,寫上「聆聽」、「關心」、「行動」,而她在分享會中後段發表施政框架,部份內容與現屆政府政策相似,當中3項重點工作包括加大力度開拓土地,滿足社會及經濟發展需要,同時加快興建房屋。產業政策方面,雖倡多元發展經濟,但老調重彈,措施包括鞏固金融、航運及物流、專業服務及旅遊四大支柱產業,以及推動創新科技及創意產業等新興行業。至於第3項重點則為教育,她表示,會全面檢視香港教育制度,創造穩定關懷、具啟發性的環境。


學者斥過於空泛


林鄭月娥又稱,必須為政府施政注入新風,提倡領導新風格,強調與民共議,用人惟才;至於政府角色,會由以往的公共服務提供者及監管者,新加入促進者及推動者角色,為百業拆牆鬆綁;至於政府理財也須引入新哲學,要善用盈餘投資未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她指,未來數周會聆聽公眾及諮詢顧問意見,以制訂及公佈全面政綱。林鄭施政重點,除教育政策外,其餘似延續現屆政府施政,無具體內容,另一參選人胡國興就質疑「冇料到」,胡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表題為「等」的照片,相片顯示他在辦公椅上托頭睡着,不點名諷刺林鄭月娥,在競選分享大會沒有發表政綱。他在貼文表示,有記者叫他回應另一參選人的分享會,但因對方沒有政綱,反問記者應教他如何回應。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林鄭的施政框架過於空泛「幾乎放乜入去都得」。對比上屆特首選舉,參選人注重政綱比拼,今屆選舉主要熱門都似不太看重政綱,「今屆大家都唔清楚遊戲規則,唔知係咪民意夠高者贏,似乎都想睇定啲先,唔似梁振英開出好多空頭支票情況」,林鄭的施政新風,似與過去幾年梁振英陣營對曾俊華理財太保守的批評相呼應。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出,林鄭施政框架的拓地建屋及產業政策沒有新意,相信連同扶貧方面都會延續現屆政府政策。林鄭提出的理財新哲學,則似是針對曾俊華的「綿裏針」,他質疑若不改變側重商界利益的低稅制,政府經常收入受限,根本沒有太多改動空間。鍾又憂慮林鄭提出全面檢視教育制度有潛台詞,過去幾年先後發生國教風波及佔領事件,估計政府或已收指令,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控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4/199175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49

箍票得失黨友 施政更艱難

1 : GS(14)@2017-03-26 15:38:00

【游說慘敗】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圖)自詡是談判高手,但就議案跟國會周旋始終不同做生意,在說服共和黨黨友支持新醫保法案一役慘敗,上了寶貴一課。新政府上任以來施政跌跌撞撞,管治能力難免受質疑。特朗普被指在「箍票」過程中咄咄逼人,向在眾議院負責數票的黨友勒令「所有人不可再猶豫不決,也不可有任何藉口」。後來見勢色不對,才同意向保守派作妥協以換取支持,但此舉卻得失了溫和派。儘管擺不平黨內矛盾,但他仍自信能強行闖關,無視親信警告失敗的後果,甚至連「最後通牒」也是以責難口吻命令黨友支持。


強闖關忽視權力分立

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羅夫直言,特朗普「不能橫衝直撞輾壓所有人」,又認為他對總統職權理解不深,以為放膽下命令便成事,「但聯邦政府複雜得很,因為憲法已訂明一切」。美國大學學者瑟伯則把失敗歸咎於特朗普「不理解或無視權力分立是如何運作」。特朗普今仗失利或令他日後施政更舉步維艱。前副總統的首席經濟師伯恩斯坦指,共和黨原本期望透過廢除奧巴馬醫保節省公帑,以推行減稅的如意算盤已敲不響;共和黨的派系分歧今後更可能變本加厲,更難在明年中期選舉前通過重要法案。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6/19970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56

賀就職百日辦造勢集會吹噓「豐碩」政績特朗普批傳媒憲制阻施政

1 : GS(14)@2017-05-01 11:57:31

■特朗普在上台百日選擇與支持者共度。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三個月後再次進入「競選模式」,前日在賓夕凡尼亞州舉行「造勢」集會,慶祝就職100日,為「豐碩」政績自吹自擂外,亦痛批傳媒與民主黨,甚至在另一訪問將施政不順,歸咎於國會共和黨人和權力制衡制度。



前日是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傳統上總統不只出席更會大放笑彈。臉皮薄的特朗普不願赴會,是意料中事,受不住傳媒批評的他,自然寧可到去年大選鼎力支持他的賓夕凡尼亞州哈里斯堡(Harrisburg)聽歡呼喝采聲,向支持者取暖。特朗普在一小時發言中,首先痛批他討厭的傳媒,說很「興奮」能夠遠離「華盛頓泥沼」和「非常悶蛋」的晚宴,又指「假新聞」的有線新聞網絡(CNN)和「失敗」的《紐約時報》「很丟臉」。他嘲說:「有大群荷李活演員和華盛頓的傳媒,正在首都某酒店宴會廳內互相安慰。」他的粉絲忠心地配合,發出陣陣噓聲。不過特朗普主力還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他在支持者的歡呼聲中,宣佈上任100日「成就豐碩」,在日後「偉大戰爭」中亦會所向無敵。他揚言已陸續實踐競選承諾,但「不誠實」傳媒未有如實報道他的成就,實在是「大大的不及格」。


怪民主黨妨礙兌現承諾

特朗普細數他未獲「公正」報道的成就,包括刺激經濟和製造大量職位,又說處理了許多前朝奧巴馬政府留下的「爛攤子」,簽署了多項「非常令人興奮和富有成效」的行政命令。他亦自誇如何強硬處理非法移民問題,但沒說找資金在美墨邊界築牆是如何困難,只是豪言:「我們會把牆築起來,別擔心!」特朗普沒提廢除奧巴馬醫保的法案如何無法獲共和黨人支持而遭遇滑鐵盧,只一味怪罪民主黨妨礙他兌現承諾。他在霍士新聞訪問則對國會共和黨人也表示失望,又稱憲法規定的權力制衡制度「過時」,「對國家真是壞事」。


稱習助駕馭北韓是好人

會上支持者仍對特朗普充滿信心。54歲工程師米高說:「我會給他一年時間……足夠他整頓國會,做出一些成績。」談到外交,特朗普為食言未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提供解說,指「彈性」處理是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好人」,正試圖幫忙駕馭北韓。他在另一訪問指如北韓再次核試,他和習近平都會「不高興」,但被追問這是否代表要採取軍事行動時,他說「不知道,走着瞧」。他在集會還「詩興大發」,朗讀了騷靈歌手Al Wilson1968年作品《蛇》,說獻給邊境巡邏隊。《蛇》取材自一個女子與蛇的寓言,講述女子救活幾乎凍僵的毒蛇後反被蛇咬,斥蛇恩將仇報。投入誦詩的特朗普,用蛇的口吻理直氣壯說:「你明知道我是蛇!」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01/200071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27

西環集中營:梁埋「地雷」 阻林鄭施政

1 : GS(14)@2017-05-19 05:33:16

特首梁振英政府近日連環出招,之前就告佔中議員、又插手干預立法會查UGL,最新搞作是繞過立會撥款,研究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以及告「長毛」梁國雄擾亂立會秩序。梁在離任前不斷「發光發熱」全力攪局,不但令不少官員、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支持者「牙痛咁聲」,事關梁所做的事,大部份均要林鄭埋單,連一些內地中間人也問民主派人士,究竟梁真正目的何在?


社會撕裂更難修補

有政界人士稱,早前與一些林鄭月娥支持者見面,對方表明林鄭上任後,必會努力爭取不同陣營人士、包括民主派支持,亦希望爭取社會各界對他信任和信心。但這名人士在言談間,亦流露對梁近日的撥火做法有意見,「佢覺得梁振英搞埋咁多嘢,其實受嘅都係下屆政府,令林鄭上任後要修補社會撕裂,更加困難」。該政界人士稱,梁最近動作,既不是打擊港獨,也不是中央要針對的激進人士,例如北京容許長毛北上訪問,梁卻出招檢控長毛,「客觀效果就係不斷挑長毛機,等佢一直同政府打」。另一民主派中人則說,有內地中間人也問,為何梁要在任期只剩個多月,忽然提研究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事關有關問題必引起社會爭議,對下屆政府開局沒有好處;該民主派人士也說,有關研究報告到2019年才完成,根本屬林鄭任內的事,梁明顯是越俎代庖,「明明係下屆政府嘅事,你梁振英政府得個零月任期,憑乜為下屆政府做決定做研究?」當年曾蔭權政府要決定雙飛配額,梁未上任就以屬下任政府的事叫停,「咁林鄭亦應該叫停,等佢上任先決定,反正都係遲幾個月」。他認為梁搞這麼多小動作,難免令人猜測是為林鄭施政埋地雷。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9/200261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92

保守派握大權 料施政困難

1 : GS(14)@2017-05-21 13:16:07

魯哈尼雖順利獲得民意授權領導國家,惟強硬派在宗教、司法和軍權上仍有龐大實權,魯哈尼政府未來四年的施政和改革將困難重重。萊希雖敗選,惟其背後的強硬保守派不但掌控國內司法機關,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更擁有政策否決權和軍隊最高控制權。故此,魯哈尼競選時雖嚴詞批評強硬派,但為了任內順利履行競選承諾,難免要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魯哈尼的第二個任期將面對更大壓力,革命衞隊和其他政府機關會為他製造更多問題。」伊朗問題專家賈韋德丹弗指,強硬派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每次敗選後都會試圖報復,而今次它們可下令革命衞隊介入伊拉克、敍利亞問題等,以展示影響力,在國內重奪聲勢。此外,主張開放國家的魯哈尼過去四年改革成效不大,失業率高達12.5%。不少支持者都不大滿意,只是抱着再試一試的心態。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57

投票率20年新低削馬克龍施政認受性

1 : GS(14)@2017-06-23 01:44:24

【2017法國會選舉】法國國民議會昨天舉行次輪投票,各黨派都呼籲選民踴躍參與,奈何投票率是20年新低,直至當地下午3時投票率只有35.33%,較2012年大選投票同一時段的46.42%還要低。總統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共和前進黨篤定大獲全勝,但大量選民棄權,勢必削弱他日後施政的認受性。馬克龍投票後出席一個紀念戴高樂將軍反抗納粹77周年的儀式。民調預測共和前進黨有望贏得80%議席,刷新第五共和國民議會在1968年的紀錄,當年戴高樂帶領保守派囊括了75%議席。


共和前進黨有望贏80%議席

不過,行政立法權力集中,並未表示馬克龍施政能隨心所欲,今次國民議會選舉低投票率就是一個警號,料馬克龍在棘手的勞工法改革和裁減公務員編隊上,仍會是場場硬仗。民調機構Elabe-CSA政治研究主任卡恩說:「法國社會上仍存在很強的暗湧,畢竟只有一小部份選民出來支持共和前進黨……不要讓國會多數的假象迷惑,以為選民給予政府空白支票。共和前進黨只是僥幸未遇強力反對動員,多少是拜馬克龍最近初登國際舞台便贏得掌聲所賜。」史學家德爾波特也同意共和前進黨的民意授權並不鞏固,「只得15%選民支持,卻可以取得75%(或以上)議席。」不過,法國自2001年後把國會選舉緊接在總統選舉後舉行,選民難免會對連場選舉感到煩厭,影響投票率。路透社/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9/20060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32

國會開鑼 宣讀新政府施政方針英女皇演說 交代8脫歐法案

1 : GS(14)@2017-06-23 02:58:14

【暗撐歐盟?】■英女皇在王儲查理斯陪同下發表國會開幕演說。有網民指她的帽似歐盟旗,暗撐歐盟。 路透社



【英國脫歐】英國國會新會期昨天展開,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按照傳統以國家元首身份,到上議院向全體國會議員宣讀新政府未來兩年的施政方針和立法議程。由於在大選中失利,這既是首相文翠珊任內制訂的首份也可能是最後一份的女皇演說,砍掉了大部份在競選期間不得民心的政綱,重點着墨於推動脫歐事務上,計劃推出八項脫歐法案,而文翠珊對於脫歐的態度,亦被指有所軟化。



由於大選提早舉行,令英國國會開幕大典跟英女皇壽辰閱兵慶典的日子非常接近,皇家騎兵趕不及綵排,王室和政府同意女皇演說儀式從簡,英女皇放棄傳統的馬車代步,改乘汽車由白金漢宮到國會。沒有戴上皇冠,也沒有穿長袍的伊利沙伯二世,在演說中提出的27個法案中,以大篇幅交代新政府的脫歐藍圖。



砍掉不得民心政綱

文翠珊政府在今屆會期計劃通過八項脫歐法案,當中重中之重是《廢除法案》,廢除英國加入歐盟法律基礎所在的《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並把歐盟法律本地化,並在移民、關稅、農業、貿易、漁業、核保障和國際制裁等範疇為脫歐特別立法,做好無縫過渡。由於這些法案條文繁多,保守黨黨鞭已告知其議員,未來兩年周一至周四晚不要有其他活動安排,準備好隨時要開會到深夜,表決大量脫歐法案。在大選中丟失國會多數優勢的文翠珊,近日又在倫敦奪命火災中被指善後不力及無力遏止恐襲浪潮,弱勢的她在脫歐議題外,已再無餘力推動其他爭議性政策,因此在女皇演說中,再見不到保守黨在競選期間,備受惡評的削減退休人士在家療養資助和冬季燃料補貼等緊縮建議,連復設官立文法學校等未必夠票通過的主張也隻字不提,只保留沒有甚麼爭議的反家暴及降低汽車保費等政綱。文翠珊承認「選舉結果非我所願,但本屆政府將以謙遜和堅定的態度來回應選民訴求,我們會每日努力爭取英國人民的信任,急民眾所急」。而過去一直硬脫歐立場堅定的文翠珊,在女皇演說後發言口風出現軟化,指脫歐協議要得到「最大公眾支持」,又承諾政府在脫歐問題會諮詢聆聽,跟國會、商界和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當局合作。


未提特朗普訪英

今個國會會期為應付脫歐延長一年,但文翠珊相位不穩,未必捱到兩年,保守黨一名後座議員向《獨立報》直言:「這是文翠珊制訂的首份女皇演說,也相信會是最後一份。」女皇演說中未有交代美國總統特朗普到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引起外界關注訪問是否如傳言叫停。唐寧街10號首相府事後解釋,因為英美兩國政府一直未敲定訪問日期。另外,英國《衞報》報道,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將會在下周一提出一套簡易註冊制度,讓目前300萬居英的歐盟公民申請居留和工作權,方便他們在後脫歐時期可以繼續留在英國生活。英國《衞報》/《獨立報》/《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75

梁振英《施政匯報》語言偽術

1 : GS(14)@2017-07-01 10:09:36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8/20071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66

建屋目標走數 撤MPF對沖走樣 合約工時走歪路最後施政匯報 689劣績當功績

1 : GS(14)@2017-07-01 10:09:38

■梁振英昨最後一次主持行政會議,會前接收市民請願信時遭示威者撒溪錢(箭嘴示)。



【本報訊】梁振英昨發表第4屆政府《施政匯報》,臚列大量「功績」。被梁視為重中之重的房屋土地問題,《匯報》只講基建何時通車、推出新居屋,避談公屋輪候時間創新高及擱置「港人港地」,連遭各方狠批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及合約工時方案,梁振英亦寫進《匯報》領功,揚言兩方案分別改善港人退休及工時保障。記者:周婷梁振英即將完成5年任期,多項競選承諾亦正式宣告走數或走樣,梁卻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匯報》中形容多項政策取得進展及成果。公民黨黨魁楊岳橋狠批梁用公帑編印「報喜不報憂」資料、自欺欺人,認為香港人不會忘記梁任內拙劣行為。梁振英稱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匯報》提到政府重推居屋及推出「白居二」,梁又重提自己上任即成立「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其後公佈新的《長遠房屋策略》,但梁任內一直未能解決覓地問題,空有長策卻難以實行。長策會原預計2016/17年度起5年內,公屋預期建屋量為約71,000個,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去年表明,相關目標難以達到。


不提大橋造假 高鐵超支

覓地難、預期建屋量料無法達標,梁在《匯報》中一律不提。梁振英上任時定立目標,要將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至3年,但相關輪候時間現已惡化至4.6年,創下新高。梁在《匯報》中又分別提到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預期通車日期,但避談大橋被揭石屎檢測報告造假,又不提高鐵工程嚴重超支、延誤。梁同樣愧對全港打工仔。梁班子趕在卸任前公佈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劃線方案」,但方案遭勞資雙方極力反對,勞方批評方案計算長服金及遣散費的方式,是勞工權益大倒退,但梁卻形容方案具體,有助改善打工仔的退休保障。梁上任時明言推動標準工時立法,至今只得出合約工時方案,更只規管僱主為月薪低於1.1萬元僱員簽訂書面合約,列明工時及加班補水不少於原工資水平,梁稱是「為有效改善工時的政策踏出第一步」。勞顧會勞方委員周小松批評梁沒履行選舉承諾,又形容合約工時是走歪路。


教育開支比例回歸後新低

梁振英任內屢以短期津貼,圖解決教育界長遠問題,他仍在《匯報》中指,教育經常開支由2012/13年度的604.5億元,增加三成至2017/18年度的786.3億元,又說任內落實了免費幼稚園教育。事實上,2017/18年度教育經常開支只佔政府整體開支比例21%,創回歸後新低,免費幼稚園亦淪「假免費」,所有全日班、逾兩成半日班家長仍要交學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梁玩弄數字遊戲、製造政績,梁班子未有為教育作長遠規劃,遺留極多問題予下屆政府解決。他期望林鄭月娥以增撥50億教育經常開支為起步點,未來5年逐步解決積累問題。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8/200713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69

新班子施政方向

1 : GS(14)@2017-07-05 03:34:2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4/20078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