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遞交IPO申請 擬募資5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05
新浪旗下的社交平臺新浪微博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申請文件,計劃籌集5億美元。
不過新浪並未給出計劃出售股票數和價格區間的具體細節,也未公布上市地點是紐交所還是納斯達克,微博IPO的主承銷商是高盛亞洲和瑞士信貸。
新浪微博迄今並未盈利,但IPO文件顯示虧損幅度正在縮窄:去年12月,新浪微博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291億,2013年營收達1.88億美元,為2012年的3倍。IPO所得收入將被用於償還貸款以及在技術和營銷領域中進行投資。
新浪微博表示,希望通過聚焦於改善移動端的功能,來擴大用戶基數,推動其在中國的增長。
去年11月,Twitter的IPO獲得成功,Twitter在IPO文件中稱自己擁有2.15億活躍用戶。上月Facebook豪擲190億美元收購手機移動應用程序WhatsApp,並再次吸引外界對社交媒體公司的關註,後者號稱擁有超過3.2億日活躍用戶。分析師預計新浪微博的估值在30-60億美元間。
上月華爾街見聞曾援引《金融時報》的消息稱,新浪微博計劃募集5億美元資金,預計在二季度完成上市。新浪微博IPO以後,阿里巴巴可能會將所持微博的股份從18%增至30%。
點擊獲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新浪IPO文件。
新浪微博招股說明書深度解析 伊利丹_沈
http://xueqiu.com/4691977921/28251201$新浪微博(WEIBO)$
一、公司簡介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簡稱,即一句話博客,是一個基於用戶關係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台。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並實現即時分享。微博這種簡單、不對稱、分佈式的特徵使得原創內容成為了具有病毒傳播特性的對話流。
2009年8月新浪發佈」新浪微博「
2010年微博成立獨立公司
2013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投資5.85億美金,獲得了新浪微博18%的股份
2013年12月,共有超過28億的微博被發布,其中有22億篇是包含圖片,8170萬篇包含視頻,2150萬篇包含歌曲。
2013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2156萬美元,其中經營利潤119萬美元。
微博的五大特點:
公開,實時,社交,信息聚合,分散傳播上市融資用途:新浪微博計劃融資5億美金,其中的2.5億美金將用於歸還母公司新浪的借款。剩餘融資款項,將用於基礎技術及產品投資,擴大營銷及市場,運營資金及其他公司正常支出。
二、收入模式
查看原图1、廣告及市場收入廣告及市場收入主要來自於廣告展示,有一小部分來自於2013年新引進的營銷微博模式。
廣告展示收入(Social display ad arrangements),通常按照每千次閱讀收費(CPM)或按天數收費(CPD)。
營銷微博模式(Promoted feed),通產按照CPM或者按參與度收費(Cost per Engagement,CPE)。 "參與"包含用戶點擊一個鏈接,成為粉絲,轉發微博或收藏微博。
廣告及市場收入分別佔2012年及2013年總收入的77.4%和78.8%。其中來自於手機的收入分別佔2012年,2013年廣告及市場收入的20.8%和28%。(伊利丹沈:根據新浪披露的2013年財報計算,2013年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佔新浪網總體廣告收入的28.2%(2012年佔12.4%),也就是說新浪微博已經成為新浪網的優質潛力資產。)
查看原图(伊利丹沈:廣告行業的第四季度一般為旺季,因為中國廣告商更傾向於在第四季度投放廣告。但由於新浪微博經營時間較短(如上圖),比較難看出很明顯的季節性。)
在2012年,PC端首次開始收取廣告費。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在手機端引入促銷微博(伊利丹沈:怪不得最近打開手機端時,經常會看到沒有關注過人的微博。)。
2、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為遊戲相關收入,VIP會員收入以及數據授權服務收入。其中遊戲收入為在微博遊戲平台上用戶充值或者購買道具所獲得的收入。其他收入分別佔2012年及2013年總收入的22.6%和21.2%
三、運營指標從四年前正式開始運營,目前其中國及華人社區用戶已經覆蓋有全球190個國家。
如下兩圖所示,新浪的月活躍用戶達到了1.29億人,而日活躍用戶有6140萬人。
月活躍用戶達到了1.29億人
查看原图日活躍用戶有6140萬人(伊利丹沈:雖然這兩個數字每月都在上升,但從環比趨勢來看,增長率已經在4-5%左右。同時,從自己切身的感受來看,目前周圍人使用微博的次數已經明顯減少,一週或一月登錄一次的大有人在,因此這數據的可信性值得商榷)
查看原图2013年12月,有70%的訪問時來自於移動設備。在2013年第四季度,有超過1.2億次的微博,客人在發佈時用手機簽到了所在位置。
手機收入約佔2013年廣告及市場收入的28%。
加V用戶超過70萬,其中包括名人,意見領袖以及其他公眾人物。
有超過40萬的企業用戶帳戶
有超過8萬的政府機構開立了微博帳戶,其關注者總數超過2.5億人。
在中國所有網名中,一二線城市網名中使用新浪微博的比例高於其他地區(伊利丹沈:使用微博的白富美,高富帥多)
目前公司共有員工2043人,其中近四分之三的為技術開發人員。
查看原图股東分析,目前新浪持有微博77.6%的股份,阿里持有19.3%(稀釋前),曹國偉個人持有1.3%
查看原图(伊利丹沈:微博的股東還是比較簡單的,新浪持有大部分股份,而阿里持有少數股份)
四、最近更新2014年1月,作為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之一,微博將使用支付寶作為在線支付的方式,從而使得微博上支付更加的方便。.
五、公司分析(以下均為伊利丹沈的觀點)
1、收入模式從收入模式來看,微博還是主要以廣告收入為主,其2013年也引入了Twitter的營銷微博的廣告模式。對於廣告來說,大量的活躍用戶是根本。因此,微博如果想繼續保持廣告收入的增長,怎樣維持住其用戶的活躍度將是最重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在線遊戲也是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微博的遊戲大多都是第三方公司開發,在微博平台上投放賺錢後,微博按照比例提成。但個人感覺,騰訊的微信在遊戲上對用戶的粘性比微博要好很多。微博的遊戲主要集中在在線端,是頁游。其遊戲的社交因素也沒有微信的強,微信的遊戲好友排名可是天天用戶用戶往裡充值,分數超過好友。自有了微博開始,目前手機已經成為用戶上網的優先選擇,如果微博繼續想在遊戲上賺錢的話,怎樣利用其強大資源做好遊戲,將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第三,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業界基本都期望微博能為阿里帶來流量。那麼從實際情況來看又是怎麼樣呢?根據招股說明書附件中與阿里巴巴的商業合作合同來看,淘寶將為其在微博上展示的廣告進行付費,其付費標準是每千次展示,類似於CPM。同時有個最低限,也就是2013-2015,淘寶每年最少付給新浪微博人民幣4.25億,7.45億和11.75億。根據微博2013年的收入來看,其從阿里巴巴的收入達到了4.91億(高於4.25億),也就是說,從流量入口的角度來看,微博已經實現了阿里巴巴當時的最低要求。
2、成長驅動因素毫無疑問的是,用戶是微博能否繼續增長的重要因素。這裡的用戶還包括企業用戶以及平台合作夥伴。2013年除阿里以外的大廣告客戶(Key Account)有350個,平均每個賬戶的年花費支出從2012年的19.5萬美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3.1萬美元。剩下的廣告收入貢獻來自於1.28萬的中小企業客戶。隨著騰訊微信各種公眾賬號的流行,以及微信生態閉環的影響,怎樣挽留住這部分大客戶以及繼續吸引中小客戶將是一個問題。
3、利潤率根據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季報信息來看,2013年第四季度微博已經首次實現盈利2109萬美金,這是一個好兆頭,也是得來不易的,要知道國外最大的競爭對手Twitter還在為其盈利而孜孜不倦的奮鬥著呢。
查看原图4、阿里巴巴的合作與阿里巴巴集團結成戰略同盟後,預計2013至2015年,阿里巴巴預計將總計給新浪微博帶來23億人民幣的廣告收入。阿里巴巴投資18%的股份,同時享有權利在上市前將其控股比例提升至30%。在行駛該權利時, 阿里巴巴可以以以下兩個價格的低者購入12%的股份:1)IPO發行價下浮15%;2)公司整體估值55億美金。
5、風險分析伊利丹沈認為,微博最主要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競爭對手,謠言控制,母公司操縱利潤
1) 先說一下
競爭對手:目前新浪的競爭對手有:搜狐微博,網易微博,騰訊微博,鳳凰網微博。WhatsApp, Line, Ozone,微信,手機QQ,Kakao Talk,易信,來往,豆瓣,陌陌,人人。雖然列的有那麼多,但其中真正的對手只有一個,就是騰訊的微信。目前微信已經牢牢把握住了手機端的用戶入口。當然微信和微博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一個更注重於隱私,一個更注重於開放。兩種模式和產品其實是可以互相共存互補的。但是畢竟用戶的碎片時間有限, 目前微信已經佔領了大多數個體用戶的手機,而微博目前更像是一個新聞媒體。
2)
謠言控制:前面說到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而開放也是一把雙刃劍,謠言也能在上面迅速的傳播。2012年3月31日至4月3日,為清理謠言,新浪微博以及騰訊微博就曾被迫關閉評論功能3天。但是謠言控制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其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這從網絡上對微博鋪天蓋地的指責中已經看了出來。
3)
母公司操縱利潤:新浪是微博的母公司,從人員上來看,也沒有完全獨立開來,微博的部分工作仍需要新浪來完成(這一點從微博的管理層基本就是新浪的管理層也看出來了),而新浪也會把這部分工作的費用分攤給微博。從2011年至2013年,新浪分別分攤了2660萬,4400萬,4430萬美金的成本費用給微博。同時我們看了一下費用,2012年和2013年微博的總經營費用分別為1.63億和2.46億美金。也就是說,2012年和2013年新浪分攤的成本分別佔了微博的成本的27%和18%。其比重是相當高的。內部費用分攤速來就是會計上很難去核算和審計的部分,而這部分又能直接影響微博的盈利能力。很難保證將來的某一天,某些投資機構不會拿著這個做文章來做空微博。
六、行業要點2014年1月,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數據,2013年,所有的微博用戶同比2012年下降了9.2%。(伊利丹沈:這裡的微博包含所有微博,包含騰訊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等,說明微博整體在下滑。而新浪微博的用戶是在上升的,由此說明,新浪微博在微博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還是逐年提高的)
CNNIC發佈的中國網絡用戶及市場滲透率
查看原图CNNIC發佈的中國手機網絡用戶數,2013年底的手機上網用戶數已經突破了5億人,是2008年的1.17億人的4倍以上。
查看原图社交媒體網絡有兩大模式,其中以微博為代表的開放模式,以及以微信為代表的朋友圈模式。
查看原图網絡廣告市場發展預測,根據ZenithOptimedia發佈的研究報告,2015年中國預計網絡廣告總收入將達到159億美金,佔所有廣告的31.6%。
查看原图根據艾瑞諮詢的研究報告,在中國,在線品牌廣告收入將逐年降低,基於效果的廣告將會越來越多。其佔比將在2015年達到56.7%(伊利丹沈:可見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逐漸重視廣告效果而不是品牌本身,在市場產品趨於同質化的情況下,廣告投放者將越來越重視能直接帶來收入或訂單的廣告)
查看原图在手機端,根據ZenithOptimedia發佈的研究報告,手機廣告收入仍相對於在線廣告市場來說很小,但每年的增長卻很快,達到了82.6%的年化增長。
查看原图七、估值新浪目前的市值為43億美金,理論上來說,作為子公司,微博的估值是應該小於新浪的估值的。但是根據與阿里巴巴簽訂的合作協議來看,阿里當時認為微博的估值可能會突破55億美金。因此最終上市的估值很可能在
30億-55億美金之間。
新浪的投資邏輯 炒飯鍋鍋
http://xueqiu.com/1791226104/28533332新浪的投資邏輯:
1. 新浪網排除微博的收入跟支出,最近三年新浪門戶的營業利潤是2011年賺8200萬美元,2012年賺8900萬美元,2013年賺8000萬美元。
查看原圖2.
2013年底新浪的現金為10.68億美元扣除微博的5億美元,則新浪不含微博的現金為10.68-5=5.68億美元。(這塊是不含有2013年發了8億美元債券的,如果把這個包括進去,那麼新浪網的現金則有10.68+8-5=13.68億美元。)
查看原圖3. 新浪網投資了一堆的東西,不算溢價,就按財報中的數據顯示,為5.3億美元。(新浪網投資的公司包括9158,土豆等一些公司,這塊財報我沒看很細,還請各位球友們補充分享)。
4. 微博上市,新浪網有77%的股權,阿里入股的時候是35億左右,微博的定位是網絡社交媒體,雖然微博的使用時間跟頻率跟微信沒法對比,但是微博的優勢在於新聞的時效性,突發新聞我想大家都養成了去刷微博而不是去看微信。所以微博不是手機的必備APP,但是也有剛需的APP,尤其是每一次有重大、突發新聞都會大大增加微博的活躍度。具體微博在資本市場上的價值是多少,就按中國最會算計的馬道長的估值來做參考,那麼新浪在微博上的價值為35*0.77=27億美元。
5. 總結:
按上面推算新浪的賬面價值:5.68億美元的現金+每年給你賺8000萬美元的門戶+27億美元的微博(不算溢價)+5.3億美元的優質股權(9158也有新聞說要上市了)=5.68+5.3+27=
38億美元+每年給你賺8000萬美元的門戶。6.按上週五新浪網收盤後的市值為40億不到。
i美股投資研報---新浪微博(IPO版) 李妍
http://xueqiu.com/8689584849/28713344在用戶產品上,
$微博(WB)$ 和
$Twitter(TWTR)$ 基本類似,都是社交媒體的定位。但由於微博和Twitter在貨幣化方式上存在巨大差異,微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傳統賣流量的方式,出售展示廣告位,而Twitter則是依靠社交網絡所獨有的用戶數據,通過精準的效果廣告掙錢。前者並沒有很好地利用社交網站特有的價值(數據);加上微博本身產品形態,並不具備足夠多的展示廣告位可供出售,展示廣告的空間非常有限,所以我們認為以現階段微博的商業化水平,無法獲得Twitter等比的用戶價值。
因此,在微博具備了利用用戶數據規模化賺錢的能力之前,我們不打算參照Twitter的用戶價值,對其進行預測和估值。
一、發行情況
--------------------------------------------------------------------------------------------------
$微博(WB)$ 將發行2000萬ADSs,1 ads=1 A類普通股,如果承銷商行使超額認購權,發行股數將在2300萬 ADSs;
發行價區間為$17.00 -$19.00;
融資規模在3.4億-3.8億美元,當中2.5億美元將用於償還新浪借款;
總股本 203,461,702(如果承銷商行使超額認購權,總股本約為206,551,702);
按發行價區間計算,估值35億-39億美元;
微博將於4月16日確定發行價。
二、用戶產品|Unique Value
--------------------------------------------------------------------------------------------------
2.1用戶產品價值
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網站,微博具備了公開、即時、傳播力、互動等方面的優勢,尤其是在公眾熱點事件發生時,微博在話題傳播力和聚合力方面的強大優勢是無可替代的,這同樣是Twitter的獨特之處。這也是微博和微信、QQ、YY、陌陌等社交產品定位上的本質區別和價值所在。
查看原圖微博上聚集了用戶、平台合作夥伴、及廣告客戶三大類群體:
* 用戶,截止2013年12月31日,微博MAUs 1.29億,DAUs 6140萬,並且超過70%的MAUs從移動端訪問微博至少一次;
* 合作夥伴,主要指媒體、開發者等,截止2013年12月31日,合作夥伴數量已超過34萬;
* 廣告客戶,微博為包括大型品牌廣告主、中小企業SMEs客戶,乃至個人,提供廣告服務及工具,截止2013年12月31日,微博核心廣告客戶350個,SME客戶超過1.28萬個;
三者相互影響和制約,構成了內容生態的整體。用戶基數和活躍度的增長是基礎,它決定了合作夥伴是否願意分配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在微博平台上;合作夥伴在通過微博擴大影響力的同時,極大地豐富了微博內容;適量並相對精準的廣告,能夠幫助廣告客戶實現更多的關注和購買,反之,則會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
2.2運營數據
* 從
登錄情況來看,微博的活躍用戶數在持續增長,2013年12月DAUs 6140萬,相比上年同期的4510增長36.1%;MAUs 1.29億,相比上年同期的9670增長33.5%。招股書註明,DAU和MAU分別已經過濾掉垃圾賬號。
騰訊最近公佈的2013年第四季度財報中稱,微信和WeChat合併後的MAUs達3.55億,同比增長121%;無論是MAUs基數還是增速都大幅高於微博。
* 從
活躍度情況來看,2013年12月,用戶共計分享超過28億條微博,比2012年12月時的18億增長53%;
每活躍用戶平均每月分享微博量(feeds/MAU)22條,比2012年12月時的19.3增長15%;
查看原圖對比Twitter:
查看原圖 * 登錄情況來看,Twitter2013年Q4在全球範圍內MAUs 平均2.41億,是微博的一倍,同比增長30.3%,其中美國本土為5400萬,海外地區1.87億。
查看原圖 * 用戶參與度方面,Twitter通過Timeline Views這一指標反映活躍用戶的參與度情況:
2013年Q4,Twitter Timeline Views 1477.8億,同比增長25.8%;
同期,Timeline Views/MAU 613次,同比上年同期的635次下降3.5%;
同期,Ad rev/1K Timeline Views 1.49美元,同比上年同期的0.85美元增長75.3%;
2.3產品風險
a)用戶流失風險。「活躍用戶」主要反映了用戶登錄情況,從數據上看,微博活躍用戶數目前仍保持了30%左右的同比增速,但從實際使用體驗上來看,較早期微博用戶的登錄頻次和停留時長都有顯著下降;之所以數字呈現的趨勢仍然是增長,原因是微博用戶結構出現了變化,三四線活躍用戶的增長,部分抵消了一線城市活躍用戶數量的下降。微博招股書稱,目前來自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高於其他地區,微博未來活躍用戶數的增長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四線城市新增活躍用戶。但我們很難排除用戶使用熱情下降的可能性,將同樣發生在三四線城市用戶身上。所以微博必須在產品上不斷做出創新,持續增加用戶使用熱情,才能避免用戶大規模流失。
b)用戶參與度下降。微博參與度可以用登錄頻次、刷新頻次、發帖量、評論、轉發量、「贊」等方面的進行衡量,微博招股書披露了2013年12月的微博(feeds)分享量為28億,包括22億條含圖片feeds,8170萬條含視頻feeds,及2150萬條含音樂feeds;2012年和2011年12月,feeds分享量分別為19億和13億。而Twitter年報稱,用戶每天大約生產5億條Tweets,大概是微博的5倍。
微博社交媒體的屬性,造成一小部分賬號和話題能夠獲得廣泛關注和參與,但普通用戶大多處於「仰視大V」及「旁觀」的狀態,大部分的轉發和評論只能表明一下態度,而得不到響應。沒有強大的用戶社交關係作支撐,用戶熱情和忠誠度很難持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Twitter身上,因此Twitter不斷在產品上嘗試創新,希望能持續吸引用戶熱情。此外,在微信等社交產品不斷做出創新,豐富產品體驗和功能的同時,用戶在微博這個純社交媒體平台的參與熱情和使用時長遭遇挑戰。
三、商業產品|Story Unproven---------------------------------------------------------------------------------------------------
3.1商業模式
微博通過社交媒體平台,聚合了大量用戶及第三方,龐大的流量和用戶基礎使微博具備了營銷價值,目前微博主要的貨幣化手段是廣告,此外還有部分來自遊戲、會員、及數據授權方面的收入。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截止2013年12月31日,微博廣告收入1.5億美元,當中來自阿里集團的廣告收入佔33%;包含遊戲、會員及數據授權在內的其他收入總計3989萬美元。
a)廣告
微博目前來自廣告的收入佔約80%,同期Twitter 90%的營收來自廣告。
雖然數字上二者差異不大,但實際收入模式有本質區別,目前微博的廣告收入主要是展示廣告形態,真正利用數據產生的廣告佔比非常低;而Twitter正巧相反,廣告收入則主要基於社交數據產生。微博廣告形式:
查看原圖 *
展示廣告(Social Display Ad)和傳統門戶廣告形態區別不大,主要服務品牌廣告主,展示位置主要在微博首頁頂部、底部及側面,按CPM和CPD收費。同時,由於移動端展示位置有限,這類廣告大部分由PC端貢獻。
2013年微博展示廣告同比增長191%至1.484億美元,增長主要依靠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帶來的4913完美元展示廣告收入拉動;
除去阿里貢獻的廣告外,2013年微博展示廣告收入由上年同期的5100萬美元增長到8160萬美元,同比增速僅為60%,增長主要是核心廣告客戶數量由上年同期的260個,增加到350個,同時平均每核心賬戶開銷由上年同期的19.5萬美元,增加到23.1萬美元。
*
社交類廣告(Promoted Marketing)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微博開始嘗試包括信息流廣告在內的新廣告形式。2013年,共有超過1.28萬個SME企業客戶購買了社交類廣告,總計確認了1769萬美元收入。ARPU約在1385美元。
相比展示廣告,信息流廣告更適合移動端,帶動微博來自移動端的收入從2012年的1060萬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4160萬美元。未來移動端收入大規模打開,對微博的技術和數據挖掘能力提出挑戰。
Twitter廣告形式 *
Promoted Tweets, 廣告主根據興趣圖譜篩選目標投放群體,廣告以信息流的形式在用戶timeline和搜索結果上呈現,並註明「Promoted」,按用戶參與效果收費,定價採取競價模式;
*
Promoted Accounts,廣告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推薦用戶關注需要推廣的產品或服務的賬號,同樣註明「Promoted」,按效果(關注賬號)收費,定價採取競價模式;
*
Promoted Trends,是熱門話題推薦的廣告形式,採取按天收取固定費用的模式。
總的來說,Twitter廣告全部以社交廣告的形式產生,即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充分挖掘,實現將廣告精準的推送到目標用戶群裡中,從而有效獲得用戶的關注和參與,打通效果廣告模式。同時形式上同時適用於PC和移動端,因此,2013年,Twitter70%的廣告收入貢獻自移動端。
這種廣告形式,充分利用了社交網站對用戶興趣充分掌握的獨特優勢,進行精準投放。決定該模式廣告庫存的核心指標應是「精準性」,只有當精準性有所保障的時候,用戶才有可能更多的參與到廣告當中去,實現廣告所預期的效果,進而才能不斷吸引更多廣告主的關注和更多的廣告預算,形成正向循環。在截至2012年6月30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幾個季度,Twitter廣告參與度( ad engagement number)在不斷上升,每季度環比增速分別為,55%, 32%, 78%, 15%, 124%, 58% ,74%;與此同時,精準度提高的可以幫助客戶節約單位成本,因此客戶單位投放成本(average cost per ad engagement )則在下降,分別為18%, 9%, 19%, 12%, 46%, 20% ,18% 。但總體來講,Twitter的社交廣告效率正在不斷提升,2013年第四季度 Ad rev/1K Timeline Views 1.49美元,同比上年同期的0.85美元增長75.3%。
綜上,雖然收入模式上,微博和Twitter都主要是廣告,但是廣告模式卻存在本質差別。微博目前廣告形式仍主要是傳統展示模式,並沒有充分利用社交網站對用戶行為和興趣掌控的獨特價值,雖然微博從2013年開始也在試水類Twitter的社交廣告,但數據廣告對微博團隊的技術水平提出挑戰,是否能夠成功打通該模式仍然是個未知數,因此現階段商業價值和空間相比Twitter將大打折扣。b)遊戲
微博向開發者提供接口,目前微博平台上最受歡迎的應用類型是遊戲。當用戶在玩遊戲時消費虛擬貨幣用於購買道具,微博和開發者進行分成。但和微信、Facebook等社交網站相比,由於缺乏遊戲運營方面的經驗,遊戲為微博平台可貢獻的價值並沒有充分挖掘,2012和2013年,遊戲貢獻的收入佔比僅為19.3%和12.2%,分別為1270萬美元和2290萬美元,貢獻的收入規模十分低。
c)會員
2012和2013年,微博VIP會員收入佔比分別為3.3%和5.9%,分別為220萬美元和1110萬美元,VIP會員數量從40萬增長到70萬。
d)數據授權
2013年開始,微博開始向平台合作夥伴提供數據授權服務,第三方可通過該項服務使用、搜索及分析微博平台的歷史數據。微博按照為期1年的固定費用收費。
3.2 增長點
a)吸引更多的SME成為微博的客戶,目前SME數量僅為1.28萬個;
b)將以信息流廣告位代表的社交廣告形式,全面開放給品牌廣告主,目前超過350個核心廣告賬戶只在微博投放展示廣告;
c)微博數據廣告精準性提升,從而可以開放更多的社交廣告庫存量。
相比1) 2), 對微博來說3)的難度要大許多,微博產品長期以來主要靠「媒體」優勢驅動,而非主要靠技術驅動,很難期待微博短期內可以達到Twitter在數據分析、精準推薦方面的水平和高度;而一旦盲目開放廣告庫存,則會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
b)開發自助廣告系統,方便中小企業客戶更便捷的投放和效果評估系統……
3.3 貨幣化風險
a)展示廣告收入容易見頂。展示廣告是微博最原始和最粗獷的貨幣化手段,並且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浪原本在品牌廣告領域資源的積累,目前微博來自阿里的展示廣告基本已基本是固定的,排除阿里貢獻的這部分收入,微博其他展示廣告收入增速僅為60%。微博的產品形態本身沒有太多可用於展示廣告的位置,展示廣告庫存有限,導致這部分收入增長和空間都十分有限。
b)技術積累不足拖累社交廣告進展。事實上,類Twitter的三大社交廣告產品,微博都已經完成開發,制約微博社交廣告收入的核心因素是「廣告的精準性」。限於目前微博團隊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不足,短時間內無法保證信息流廣告精準性,因此不敢盲目開放大量庫存給廣告主,以免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這支被媒體基因佔據的團隊,是否有能力短期內快速提高數據挖掘和精準推薦能力,仍有待證實,微博在社交廣告方面的故事能不能順利講下去,是個疑問。總之,微博具備了利用社交廣告賺錢的先天優勢,但暫時沒有能力利用其獨特的優勢,規模化創造商業價值。
c)移動端貨幣化進程緩慢。微博目前移動端用戶佔比超過70%,和移動端收入規模不成比例,移動端貨幣化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信息流廣告模式是否能規模化,根本還是要看精準性能否提升。
d)微博用戶流失及活躍度下降,將從整體上制約微博貨幣化能力。
四、財務分析及估值--------------------------------------------------------------------------------------------------
查看原圖微博2013年業績:營收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86%;
營收成本5989萬美元,同比增長29%;
銷售及市場費用6306萬美元,同比增長56%;
研發費用1億美元,同比增長42%;
管理費用2251萬美元,同比增長290%;
淨虧損3811萬美元,Non-Gaap淨虧損3082萬美元;
微博2013年第四季度業績:營收7142萬美元;Non-Gaap 淨利潤387萬美元,首次單季度扭虧;
查看原圖微博成本結構:2013年,微博成本佔營收比重31.8%,2013年Q4為22.74%;
2013年銷售及市場費用佔營收比重33.49%,2013年Q4為32%;
2013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53.5%,Q4為36.59%;
2013年管理費用佔營收比重11.96%,Q4為7%;
2013年,微博Non-Gaap淨虧損率為-16.37%,Q4首次單季度扭虧,non-gaap淨利潤率為5.42%。
查看原圖微博 VS Twitter
2013年微博營收不到2億美元,同期Twitter 營收超過6.6億美元,2012年和2011年Twitter營收分別為3.16億和1.06億美元,微博目前營收規模相對接近Twitter 2012年時數據,因此我們選取Twitter 2012年財務數據和微博做簡單對比:
* 營收:2013年,微博營收1.88億美元,同比增速在186%;2012年,Twitter營收3.16億美元,同比增速在198%;
* 淨虧損:2013年,微博non-gaap淨虧損3082萬美元,淨利率-16.37%;2012年Twitter non-gaap淨虧損3519萬美元,淨虧損率-11%;
* MAUs:2013年12月微博月活1.29億,2012和2013年12月Twitter月活分別為1.85和2.41億;
* Feeds/Tweets per day: 2013年微博平均每日用戶分享1億條微博,同期,用戶在Twitter上平均每日發佈5億條Tweets;
* feeds/MAUS:2013年12月,平均每微博用戶分享22.2條微博。
財務預期
考慮到:1)2013年微博廣告收入當中,除去阿里帶來的4900萬美元,廣告增速只有60%;2)2012年是微博商業化的第一年,基數比較小,2013年增速相對要快;3)限於微博團隊的技術積累,短期內很難在數據挖掘、精準廣告、效果廣告方面有重大突破;我們很難期待微博在未來幾年能夠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長。因此,在微博在社交廣告(精準廣告)方面實現突破性進展之前,我們傾向於給與微博保守且平穩的增速預期:2014、2015、2016年,分別給予微博80%、45%、30%的營收增速預期,對應營收規模分別將為34億、50億、64億美元的營收。
考慮到:1)微博前幾個季度各項費用趨於平穩增長,佔營收比重則明顯下降;2)2013年Q4已實現5.4%的non-gaap淨利率。2014、2015、2016年,分別給與微博15%、25%、30%的non-gaap淨利率預期,對應淨利潤規模將在5100萬、1.2億、1.9億美元。
註:上述預期,綜合考慮了微博團隊偏重媒體基因,而技術方面的積累較欠缺,新商業模式(社交廣告)能否規模化賺錢,仍有待證實。總的來說,在用戶產品、和商業產品開發上,微博可以和Twitter走的很近,但Twitter社交廣告的生意本質是「數據」,如果沒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利用這些數據資源規模化賺錢,微博的商業化潛力和估值水平將很難打開。
附:股權結構
查看原圖發行前,董事會主席曹國偉持股比例為1.3%;包括董事杜紅、CEO王高飛、CFO Bonnie Yi Zhang在內的管理層總計持股2.6%;完成發行後,管理層持股數量不變,曹國偉持股比例稀釋為1.2%,管理層持股稀釋為2.5%;
發行前,主要股東當中,新浪持有微博1.4億股,佔股比例77.6%;阿里持有微博3489萬股,持股比例為19.3%;完成發行後,新浪持股數量下降為1.15億,持股比例降為56.9%,阿里則兌現增持微博股份至32%,持股數上升為6513萬;
投票權方面,管理層合計擁有投票權1.2%;新浪所持有股份為B類普通股,投票權總計79.9%,阿里投票權15%;
管理層持股和投票權較低,存在潛在治理風險。
新浪涉黃擬被吊銷兩證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219《新京報》報導,4月24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通報稱,新浪網涉嫌在其讀書頻道和視頻節目中傳播淫穢色情信息。
經核實,新浪公司在其開辦的新浪網讀書頻道中,登載了《全村女人的夢中情人:極品小村醫》、《霸佔全村美婦:山村美嬌娘》等20部淫穢色情互聯網作品。在新浪拍客等視頻節目中,登載了《女子交響樂團》、《比基尼美女表演》等4部色情互聯網視聽節目。
新華網消息,4月16日和23日,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向新浪送達了《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聽證告知書》([2014]2號),並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委託向其送達了《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聽證告知書》([2014]1號、3號),決定對新浪擬吊銷其《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依法停止其從事互聯網出版和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的業務,並處較大金額罰款,涉嫌構成犯罪的部分人員已經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執法部門還查證,新浪網存在未按許可證載明事項,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違法違規行為。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查處新浪表明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和政府部門打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的堅定決心。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方面我們堅定不移,在打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方面我們也堅定不移,無論網站的規模有多大,無論網站的影響有多大,都沒有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這件事情大
依據法律規定,新浪公司有要求舉行聽證和提起行政復議等權利。
4月24日17時許,新浪科技官方微博發出致歉聲明,表示對事件深感痛心,特向廣大網友和社會各界致以最誠摯的道歉。
聲明稱,新浪網的確存在著對部分內容把關不嚴、疏於監控的現象。「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網站之一,未能夠做到守土有責,」,並將進行整改。對於網絡主管部門給予的嚴厲處罰,將認真執行,決不推諉。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時間24日晚,美股開盤後新浪下跌了約7%,市值蒸發2億多美元,但此後股價有所回升。
新浪或失去自主內容業務
據《京華時報》報導,據承辦此案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3月底,全國掃黃打非辦和市文化執法總隊接群眾舉報稱,新浪網讀書頻道和視頻頻道內有色情淫穢內容,隨後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網絡隊聯合公安機關對新浪網展開調查。
執法人員表示,經過半個多月的暗中調查,初步統計,所有淫穢作品的點擊量超過了9800多萬次,其中最多的一部涉嫌淫穢色情讀物點擊量超過了1800餘萬次。新浪網通過刊載淫穢作品非法獲利50.8萬餘元。目前,讀書頻道負責人已經被控制,該案仍在進一步工作中。
根據我國新聞出版條例的相關規定,新浪網最多將被處以508萬餘元的罰款。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表示,目前對新浪網的行政罰款數額還未最後確定。
艾媒資訊CEO張毅分析,罰款是小事,如果《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被吊銷,意味著新浪可能會失去小說、音樂、視頻、遊戲業務。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門戶網站,《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是這類企業最重要的證書之一,由於門戶網站不能自採時政和社會新聞,因此科技頻道、文學頻道、娛樂頻道、財經頻道等可以有「自選動作」和內容生成的業務頻道將會受挫,這個證被吊銷後,這些內容可能也只能以轉載為主,而作為創收核心競爭力的獨家報導內容的生產將被遏制,其廣告效應和增值服務會不會受到打擊,值得關注。
「掃黃打非」風暴席捲網絡
據前述中新網報導,自2014年4月中旬起,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啟動了「掃黃打非·淨網2014」專項行動。
該活動將持續到11月。至4月20日,專項行動依法查處淫穢色情網站110家,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3300多個。
據南方週末網報導,4月1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一批查處的淫穢色情網站,其中包括多家知名網絡文學網站,「「煙雨紅塵小說網」「翠微居小說網」「91熊貓看書網」等,已經被依法取締或關閉。
目前,「煙雨紅塵小說網」案件中已經有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10人被治安處罰,「翠微居小說網」案件中有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審查。
4月23日,深圳市公安局證實,根據群眾舉報,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傳播淫穢信息,公安機關正在核查中。快播公司飽受「盜版與淫穢色情內容平台」的詬病,曾於4月16日宣佈將關閉qvod服務器並啟動轉型,加大版權內容投入。有消息稱,快播此舉或是收到相關消息後的自救行為。
估股網原創:是金礦還是陷阱?還看新浪微博的未來 估股網官方賬號
http://xueqiu.com/1930109830/29028822$微博(WB)$ 在美提交招股書一個月後,終於迎來掛牌上市。以指導價區間的下限17美元開盤,首日小幅破發後一路上揚漲逾40%,午盤迴落收漲19%,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連漲兩天後持續回落,交易量逐日遞減,截止28日收盤股價回到17.51美元。自三月以來,科技股整體走勢不佳,在此情況下,微博的表現 先起後落,後市會怎麼樣?包括JG Capital在內的美國投資公司都在首個交易日後給予微博以增持評級。截至28日收盤,新浪微博市值為35.6億美元,超過母公司新浪31.9億美元的市值。
微博一直被稱為中國版
$Twitter(TWTR)$ 。去年11月Twitter IPO時,最終定價高達26美元,超出原定價格區間的25美元上限,開盤即報45.1美元,較26美元的發行價大漲73.46%,12月抵達目前史上最高位73.31美元,此時離發行價已是180個點的漲幅了,今年股價開始回落,截至4月28日,報收40.73美元,市值240億美元,為目前新浪微博的6倍多。雖然新浪微博恐難複製Twitter的前期表現,然而,它到底是一個遠未開發完全的金礦,還是面臨人氣衰退的陷阱?下面,估股網將提供新浪微博比較重要的基本面情況,以期給投資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信息。
歡迎關注估股網
大家可下載試用"估股"圖形化股票分析蘋果iPad客戶端和安卓客戶端
iPad版本使用圖解: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823.htm …
原文鏈接: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1619.htm … 註:下文如無特別標註,「微博」一般指的是「新浪微博」。
查看原圖一、 廣告!廣告!
作為網絡社交媒體,新浪微博的基本商業模式是:用免費的服務吸引用戶,同時將用戶作為一個整體售賣給客戶和合作夥伴。大體來看,這與傳統媒體的「二次售賣」模式並無不同,不過,用更細緻的目光加以審視,則新浪微博在二次售賣的過程中,為用戶提供了更多服務,也為客戶提供了更精準的營銷機會。
2009年,站在中國第一批微博類產品的廢墟之上,新浪微博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方面,是團隊運營有術,微博上線之初延續「親爹」新浪的名人策略,據說當時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拉單」任務;另一方面,宜黃事件等社會事件得緣於微博而廣泛傳播,「圍觀改變中國」成就了微博的媒體屬性與社會影響力,使微博迎來了高歌猛進的兩年黃金發展期。
從商業的角度看,這兩年是微博的前期累積用戶時期,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一直到2012年,微博才開始試水廣告業務。其中,2012年,廣告收入5104.9萬美元,佔全年營收的77.4%;2013年,廣告收入1.48億美元,佔全年營收的78.8%,甚至在第四季度實現了首次扭虧,淨利潤達到4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廣告收入增長迅猛,得益於大佬阿里巴巴的入股與業務合作。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2013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新浪微博公司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約18%。一直到這一年年底,阿里巴巴為微博貢獻了4,900萬美元的營銷收入,佔微博全年營收的26.1%。此外,阿里有權在IPO以後增持微博的股份至30%,其中的80%將購自新浪,10%購自新浪微博,10%購自公開市場,並且購自新浪與新浪微博的價格將是IPO開盤價的85%。以4月17日的開盤價16.27美元計,則阿里可以以13.83美元的單價增持10.8%的股份。【註:10.8%=(30%-18%)*90%】
與此同時,阿里承諾在2013年和2015年之間,通過業務合作為母公司新浪與新浪微博提供大約3.5億美元的營收。顯然,2013年已為微博創造的4900萬美元營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據CEO曹國偉透露,通過與淘寶、支付寶合作,微博、阿里將在平台之間的交互、數據之間以及移動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一起打造移動端的「社交商務體系」,也就是現在所流行的「閉環」一說——商家、用戶可以在信息流中完成「營銷-交易-支付」的O2O閉環。
接著我們進一步瞭解微博的主要廣告業務。
查看原圖從產品業務的介紹可知,微博正在逐步利用中國第一大社交媒體所擁有的優勢,將前期累積的用戶資源化為利潤。信息流廣告可以基於用戶的人口統計信息與日常發表的信息流而進行匹配,呈現於用戶日常的信息流中,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原生廣告。這種廣告業務目前已佔美國網絡廣告1/3市場份額、在國內正風生水起,Facebook、Twitter均有涉足。此外,無論是2013年上線的「粉絲服務平台」,還是今年年初首次被新浪官方提及的「數據授權服務」,都是微博迎著大數據的豐厚商業可能性前進的跡象。
與這一切引人遐想的「金礦」息息相關的是為微博帶來流量的用戶,下一節我們將把Facebook和Twitter作對比,著重分析微博與用戶有關的情況。
二、 用戶!用戶!
查看原圖作為營銷的籌碼,用戶無疑是「上帝」,是命門,是公司未來的希望所在。從單個用戶獲益的能力可以體現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有報告顯示,國內整體的微博用戶數(並不特指新浪微博用戶)呈下降趨勢,而新浪微博高達5億的用戶規模似乎已達到天花板(要知道去年網民整體規模才6億),不過,用戶規模確無礦可挖了嗎?
放眼世界,則絕非如此。從Twitter和Facebook的用戶結構來看,國際用戶都佔了很大的比例。其中,2013年,Twitter的2.23億MAU中,來自國際的用戶是1.87億,佔83.5%,這自然是得緣於Twitter極強的媒體屬性,簡直使這只藍色小鳥成了世界各國革命的代言人;而Facebook的用戶數據中,只有16.4%是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相形之下,微博雖已開拓海外市場,但其世界屬性顯然不可能企及Twitter與Facebook,也很難與二者相抗衡。招股書未公佈具體比例,按往年數值,海外用戶約佔一成左右,並且除了海外華人外,也多數是演藝界、政界等名人,他們都有面向華人的營銷需求。海外用戶也許還有開拓的空間,但能給人想像的空間並不大。新浪微博未來可做的重心仍然是服務好用戶以提升MAU以及用戶黏度,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
從產品屬性來看,新浪微博可謂Twitter+Facebook,既有媒體屬性,也有社交屬性。而且從功能層面來講,新浪微博的功能則較二者豐富許多,除了發博、轉發、評論、點贊等基本互動功能外,還加強了小圈子社交功能,如密友、微群等,而且每條微博都可以附帶圖片、視頻、音頻或外鏈,還有長微博功能可以發佈長文,再加上微遊戲、微盤、微金幣等應用,功能應用之繁複,簡直讓人眼花繚亂。你可以說它滿足了用戶的差異化需求,也可以說它重心不穩。有數據稱,目前微博的原創內容僅佔5%左右,絕大部分是借助轉發功能的非原創內容,最重要的內容方面沒有跟上,其它都是枉然。再者,儘管用戶自己可以看到每條微博的閱讀率,但招股書並未出具這方面的基本數據,而這一數據可以衡量用戶參與的質量。我們可以參考Twitter的Timeline View指標。雖然Twitter同樣掙紮在虧損線上,但其活躍用戶規模與單個用戶創益能力均是新浪微博的2倍左右,Timeline View指標也顯示其用戶參與質量提升:一個是2013年的Timeline View較2012年上升55%,一個是單個Timeline View創造的廣告效益上漲327%。
然而,從用戶層面來講,新浪微博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不在國外,而在國內。
在微博領域,新浪微博橫掃天下無敵手,騰訊微博勉強可算一個。2009年7月,包括飯否在內的多數微博被關停,新浪微博在一個月的推出可謂得天時;再借助新浪原本的資源以及名人效應的作用下,新浪微博迅速站穩腳跟,可謂得地利;而突發事件在微博的發酵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使微博帶著一個「言論烏托邦」的光環進入膨脹發展,可謂得人和。在此基礎上,新浪微博在微博領域一家獨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不過,騰訊極其龐大的用戶群也是一個天然的資源,使騰訊微博成為流量位居國內第二的微博服務;在新浪微博的言論收緊以後,騰訊微博也一度得到舉國關注,其行業老二的優勢也由此凸顯:拋棄新浪微博的用戶很容易轉向騰訊微博。不過,從最新的馬航事件來看,新浪微博的媒體屬性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亦顯明確,騰訊微博未能與之抗衡。
在社交領域,騰訊微信被認為是競爭力度相當強勁的對手。騰訊的微信產品,具有明顯的社交屬性,儘管沒有直接的數據顯示,但的確分流了不少微博用戶的注意力(很多用戶都是同時使用這兩個社交產品),其在2014年春節期間的「搶紅包」大戰更是引燃了用戶的熱情。當然,很多人辨析,微信與微博的傳播與交流場域不一,是可以同時共存的媒介產品,不過,用戶的注意力是稀缺資源,你也沒理由期望用戶費心思去平衡二者的使用,從這個角度看,新浪微博確應視微信為競爭對手。事實上,微信作為全球下載量和使用者量最多的通訊軟件,影響力遍及海外華人聚集地和少數西人,並正野心勃勃地進軍海外,確是不可輕視的競爭對手。
此外,新浪微博自己的戰略考慮提及通過提升移動端用戶,主要是欠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的移動端用戶,來進一步提高微博在中國的滲透率。可我們知道,在這一細分區域,騰訊依然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三 、移動!移動!
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之勢席捲全球,幾乎每個互聯網企都愛講自己在移動端的發展情況,這也是市場愛聽的故事。僅就三大社交媒體而言,移動端的用戶均已超過桌面端,新浪微博、Twitter、Facebook來自移動端的MAU分別佔70%、76%、73%。不過,來自移動端的創收則差別較大,三個公司的移動端收入分別佔各自全年營收的22%、75%、45%。顯然,微博自移動端創收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也許有人會擔心,移動端頁面大小有限,廣告太多非常影響用戶體驗,信息流廣告出現於社交媒體的移動端簡直是一個災難,如此,則微博移動端的廣告增長有限。不過,參考Facebook與Twitter的情況,我們的目光可以稍稍越過頁面廣告。其中,Twitter移動端創收能力如此之強,與其去年收購移動廣告交換平台MoPub有關;Facebook的移動廣告收入則有七成來自移動APP安裝廣告,有其龐大的用戶規模作擔保。但二者的市場份額加起來,與移動廣告市場的狀元Google仍相去甚遠,故二者目前均仍想方設法擴大移動收入來源。
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微博、Twitter與Facebook的基本財務數據。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僅從營收結構來看,三個公司並無太大差異,都是以廣告營收為主,並從數據授權等服務中獲取額外的收益。而Facebook的驕人業績來得並不天經地義,在2012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時迎接Facebook的是新股認購時的瘋狂熱情,緊隨而至的是市場對其盈利模式的滿腹疑慮,Facebook也自此經歷了長達一年零兩個月的破發期。在美國市場上,破發容易,回到發行價不易,Facebook屬於破發後又勇猛回漲的少數派公司。微博上市前一片恐難不破發的聲音,但事實證明微博已免除此劫,可以按照曹國偉所說的,不擔心短期股價、還看長期發展的路徑上走去。
四、 遠方!遠方!
新浪微博副總經理鄭偉:如何把微博價值繼續做大
http://www.iheima.com/thread-12176-1-1.html以下為新浪微博副總經理鄭偉口述:
通常我們大夥上微博基本上集中於幾點。一個,會看熱點的新聞和的熱點。第二個,也會轉轉段子,和朋友之間互相互動之下,還有一些追明星。
至於新的版本,除了這些我們也在想微博還能做什麼。所以我們新版客戶端有三個亮點。
構建一個遊戲的社交生態圈
此前的新浪微博客戶端其實我們有開機引導圖,這次我們把引導圖換成了一個遊戲。
在微博裡頭怎麼樣去構建一個遊戲的生態?這方面我們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用戶在打完這個遊戲之後分享分享到微博裡頭的時候,他的粉絲就能看到他的成績,以及他在玩什麼遊戲。正是通過這種傳播的方式,在微博裡頭很快就湧起流行的風潮,微博踢球的遊戲。
另外,微博裡有用戶總榜單的排行,這很容易刺激好友之間、明星之間,甚至用戶對遊戲的活躍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次遊戲集成來提升微博裡頭玩遊戲的一種流行,甚至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誕生新的社交遊戲生態出來,複製更好、更優秀的遊戲進入微博的平台。
玩轉微博點評
接下來第二點,我想講一下微博的點評。因為此前其實業內已經有不少的公推出了點評的產品,但這裡頭很多是很專業的用戶在點評,微博我們主打的特點是看符合大眾價值觀的點評。這種普通用戶的點評我們聚合在一塊,在我們客戶端裡實現出來。主要覆蓋了六個點評區域,包括音樂、電影、美食、讀書、旅行、酒店等等這些內容。我們更多是考慮將這個用戶的發布入口、點評入口集中在這個地方之後,輸出的結果更容易給用戶發現。這意味著你拿著微博的客戶端找可以去搜旁邊有什麼好吃的飯館,甚至進電影院之前先到音樂廣場裡找一下,看有什麼電影、點評怎麼樣。關注數和關注變化的趨勢,其實對行業的用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我們也希望通過電影集成之後同時可以把這個數據反饋出來,給到行業相關的用戶。點評+傳播,這種模式疊加效應非常有利於行業的營銷。
微博支付打造的移動生活服務平台
最後一點,我再提一下微博的支付。在這裡頭微博支付的定位更多是讓用戶在微博裡頭形成一個閉環,也就意味著說,不單單是有可以在微博裡頭髮微博、看內容,而且甚至可以變現,好多明星或者說是媒體類,可以在這裡頭利用他們的作品,甚至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做變現。這是我們所謂微博最大的社交資產,可以通過微博支付形成社交變現的過程。
總體來說,這是新浪微博4.4.0客戶端的起點。我們更多希望構築裡頭貼近用戶移動的生活,用微博客戶端帶動用戶更多使用移動的產品,而且能通過這個微博產品使我們享受更多的服務。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幾個遊戲、點評,以及支付場景,可以構建起微博群良好的心態,更多的讓第三方用戶在微博裡頭獲得好處。
i黑馬點評:無論是手游、點評還是微博支付,都充分體現新版微博正在探尋更多元化的變現方式。微博是新浪微博這家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這個產品的未來決定於受用戶歡迎的程度,從過去一段時間看,由於大V受打擊等因素,微博媒體功能逐漸減弱,所以新浪希望開發微博其他的功能如消費、遊戲等,加強粘性,但推出新功能後的微博是不是能被用戶接受使用,仍需要市場去檢驗。
i黑馬記者:周池
整理:文宇妮
58同城陳小華:互聯網新浪潮就是O2O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4035-1.html
以下為陳小華口述:我可以告訴大家,今天我講的跟湖南人的愛好一樣,喜歡吃腊肉類的東西,就是干貨,為什麼叫乾貨?不是內容好,是真的很乾。因為,五年前,凡是有人要我講移動互聯網,我絕對用這個PPT,這絕對是干貨。這PPT稿肯定是09年的,絕對是干貨吧?五年了,時代在變,我都沒有改,干吧?越是像邵陽老酒,越老越香。PPT很簡短,就四、五頁,非常簡短。但是,剛才大家談到O2O,我就先講講。我在58創業三年,後來我總結了一下,(加入58前)第一年干的時候就知道是本地的信息推廣服務,是深圳信息網,幹了兩年之後人家告訴我這叫C2C,幹到第四年來到58的時候說C2C,然後再幹兩年之後說這個模式是O2O。還有人說,你們牛,LBS(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務),美國有一堆MBNB等等,全是跟你們有關的,所有的概念都出來了。所以,我的標題就只有五頁,談O2O,就是O2O改變生活;說LBS,就改成LBS改變生活。其實,我本人對概念沒有什麼興趣。
一、過去10年互聯網從沒像今天這樣影響過本地消費
這句話十年前我這麼說,現在還這麼說,過去互聯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導過老百姓的生活,不管大家怎麼樣定義O2O。但是,我要告訴大家, 世界上被你們標為最成功的O2O企業,大部分是商品服務,整個互聯網新浪潮也是O2O,只要把線上東西搬到線下,促進線下的消費就是O2O的話,那大家都是O2O。
在過去幾年,三四年前,美國的100個VC投資(VC: 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編者注)60%是在本地服務業。剛才,大家說的滴滴打車,它的美國同伴四年前在歐洲做得很好了。到今天,UBER估值200億美元,如果大家說不補貼了,會不會用滴滴打車?這個命題根本不存在。因為,今天之所以在中國打車要補貼,因為我們還不是完全市場經濟的國家,因為還沒有很多人進入出租車行業。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兩週前的倫敦發生了一件事情,倫敦所有出租車司機抵制罷工,要求政府關閉UBER軟件。如果政府允許任何行業都可以進入出租車行業,明天這家公司就值100億美元了,為什麼?一夜之間可以讓在座的人都去滴滴打車報名,帶上你的車,帶上你的駕照去參加考試,成為滴滴打車的出租車司機,從此中國整個出租車業被改變了,沒有人抽份子錢了,沒有人抽佣金了。如果你用手機就是看新聞、玩遊戲、購物,只要生活有不美好,互聯網就會改變它,現在就有了互聯網改變服務業。
二、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商業奇蹟一定發生在本地服務
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包括今天的中國,60%的就業在服務業。一個國家70%的GDP在服務業,中國今天的服務業佔GDP的40%。服務業與零售業的最大區別,服務業賣有形的商品,你在街上看到的絕大部分服務業,維修、家政、保姆、裝修等等,都是服務業。讓總理一上來睡不著覺的,一定不是老百姓在車上買不到東西,一定是買房子、醫療、教育、銀行等等(領域的問題),醫療改革、教育改革、銀行改革,OK,都是服務業(領域的改革)。
為什麼是服務業呢?因為,大家可以想到你們原來看到的所有商業前提是互聯網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顛覆。服務業賣的是人,不再是商品,出租車司機賣的是有駕駛證的人,律師事務所賣律師,翻譯公司賣譯員,搬家公司賣搬家師傅,就是「人販子」,服務業佔絕大多數。足療賣的是技師,沒有一種足療服務可以快遞打包給你,沒有一種代駕服務可以網上實現,必須是人去幫你代駕。在PC時代沒有把人連起來,互聯網廣告永遠只能在上面加一層,互聯網幫你營銷,互聯網幫你管理。真正的是什麼?移動互聯網來了之後,把所有服務的提供者和服務的需求者全部連起來了。連起來以後,大家就告訴你,那家公司還是那家公司,代駕還是那個代駕。但是,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一旦人跟人連起來,整個產業的流程、效率、價格全被改變了。
舉一個例子,中國有做代駕的叫易代駕,做家政的叫易家政,做出行的叫滴滴打車。中國原來有一堆一堆的代駕公司,在餐館喝酒以後叫一個代駕200元到河西,現在的代駕是38元,不是38元的話,58就會過來了,18元。你靠補貼嗎?不靠補貼。但是,中國有一堆人晚上吃飽飯沒事幹,又會開車,又在河西走來走去,就在那幾家店的門口混著,你給30元他立馬走了。原來,你要找大堂保安經理要代駕,大堂經理要抽100元。現在,你打開代駕軟件,下單,3分鐘代駕員就上來了,他就是一家代駕公司,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了。任何人只要講信用,有駕照,交押金,就可以提供代駕服務了。所以,為什麼能把200元做成30元?因為,服務供應鏈都在改變,就不需要補貼了。
三、服務業的標準化
服務業的標準化是什麼?所有的定價、價格、服務流程,全是由易代駕這種公司定義的。你以後看到的搬家服務,價格到服務到標準都是我們定的,你找的就是一家代駕公司,你找的就是滴滴打車出租公司,他願意要多少錢你管得著?所以,美國UBER為什麼要重新定義出租車行業?任何人都可以開出租車!
四、O2O必須產業共贏
O2O的流量入口與平台,平台與商家之間,乃至商家跟服務提供者之間,都必須共贏。
當你家裡漏水的時候,你打開平台找到一個師傅,地板漏水200元,出了售後問題不要找師傅,找平台就可以了。這裡面有地圖,有支付,有社交,有API(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編者注)等等,全是互聯網成熟的東西。
五、整合服務業,58,讓生活更簡單!
在北京,58就是一家搬家公司,在北京任何地方打開58選搬家通,都可以立馬找到附近的搬家車和搬家師傅,價格全是標準化的,不用擔心價格,不管找誰都是這個價,不管找誰都是這個服務標準,所有的搬家車和搬家師傅就是我的員工,跟我有供應商協議。
為什麼可以把搬家費降下來?從原來的400降到250?原因是我讓勞動者直接面對消費者,中間環節只有58,是互聯網公司,是靠廣告掙錢的,也許明天可以給搬家公司提供貸款政策。
為什麼原來搬家要400元?第一,訂單要做廣告,在現有的模式下不需要做廣告了。第二,原來搬家公司要抽一層,領隊再抽一層,最後才是搬家師傅。如果家裡有150平米的房子要刷牆,公司跑去說要2萬元,工程隊長帶幾個小夥子上門給你刷完,幾個小夥子肯定賺不了5000元,但領隊和公司賺了大頭。為什麼O2O好?因為,你人把連起來了,不需要打價格戰了,以後你分不清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他就是一家裝修公司,就是一家代駕公司,時代改變了。
王石說美團未來就是連接人和服務 。那麼, 58未來是連接人和人 ,歡迎晚上沒事幹的人去做58的代駕師傅,還可以做清潔工、保姆都可以,大家總有一技之能吧?如果不行,還可以到58提供發傳單服務等等,訂單都來自互聯網了。
中美微博的「追逐賽」 新浪微博的差距在哪裡? 作者:Synoti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84&page=1&extra=#pid3517曾經不被看好的Twitter,最常為人質疑的就是,「究竟有誰會在乎我一天24小時都在做些什麼?」的確,微博上有大量的閒言碎語、自憐自愛,比如在飯否們「悄然隱去」的那段時間。一個人分享了一個觀點,更多人看到之後繼續分享給其他人。通過這樣不斷地分享,就可以實現群體決定。這跟水滴聚集成云的過程相似。twitter和新浪微博在發展初期,受到了瘋狂追捧並實現規模化爆發,但又都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著用戶增長乏力的困局。直到8月3日twitter剛剛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才讓世界發現,原來這家「美國微博」似乎已經打破了發展的天花板——這份讓投資人喜出望外的財報不僅營收實現三位數增長,活躍用戶數據也有回升。 twitter如何改變了自己? 巴西世界盃——大事件驅動twitter「人財兩收」 1. twitter 用戶活躍度回升,受益於世界杯 除了財務數字超出預期,twitter二季度財報給投資人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打消了此前對於其用戶增長乏力的擔憂。二季度twitter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MAUS)為2.7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4%,這個數字也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2.67億人;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此前,twitter管理層一直頭疼於如何維持用戶數量增長。今年年初,由於twitter新增用戶量不及預期,投資人紛紛拋售這家公司的股票。根據財報,二季度twitter新增用戶1600萬人,環比增速為6.3%,這是twitter連續第二個季度保持用戶的加速上漲。對投資人來說,這個數據可以帶來信心和信任——這家公司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二季度巴西世界盃給twitter貢獻了相當大的流量和用戶。世界盃期間,twitter為相關比賽和球隊設計了定製頁面,給球迷提供了實時報分、消息提醒、賽事投票等功能,並簡化註冊流程,這些舉動鼓勵了新老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比賽結果,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 巴西隊與德國隊的對抗,成為twitter上有史以來討論最熱烈的體育賽事,期間用戶共發佈了3560萬條消息。此前的最高紀錄是今年2月份「超級碗」賽事所創造的2490萬條。 2. 世界盃帶來的流量直接轉化成更多收入 twitter將世界盃期間積累的大量用戶數據,實時地反饋給廣告主,促進了第二季度的營收增長。在上億條信息中,twitter進行了大量分析和盤點,並將報告提交給了廣告投放廠商。witter CEO科斯特羅在電話會議上披露,巴西世界盃期間twitter的流量達到約44億次。 科斯特羅表示,巴西世界盃的舉行鼓勵全球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賽事結果,從而幫助提升了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 此外,世界盃期間twitter來自於國際廣告主的需求特別強勁。在西班牙、以色列和南非等國家,twitter推出了自助廣告平台,導致其第二季度海外廣告業務取得長足進步——第二季度twitter國際業務營收達1.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也就是說,國際業務收入已佔據總營收的33%。在媒體傳播屬性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具有共性。尤其是公眾熱點事件發生時,微博的傳播力度仍然是非常強大的。 但在將用戶數據和廣告主投放打通的關鍵環節上,新浪微博的表現遠遠遜色於twitter。 twitter廣告社交化,微博仍然很傳統 1. twitter二季度營收增長強勁 twitter第二季度總營收達到3.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39億美元增長124%。其中,廣告營收達到2.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twitter的廣告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基於社交數據的效果廣告,主要包括信息流廣告(Promoted Tweets), 企業付費賬戶(Promoted Accounts)以及付費熱點(Promoted Trends)三款產品。twitter三款主要的廣告產品,圖片來源於twitter路演文件 2. twitter廣告價值快速增長 twitter現階段正在努力提升廣告的精準性。最近twitter收購了Bluefin實驗室、MoPub、Namo傳媒,以及TapCommerce(專門分析移動APP安裝的市場),就是為了在數據上對用戶行為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來提升廣告主的投放效果。 第二季度,twitter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平均每MAU的時間軸瀏覽量基本環比持平。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Ad Revenue/1000 Timeline views)為1.60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後面這個數據是twitter內部用來衡量廣告價值的指標。 再按照地域拆開看,美國地區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最高,二季度達到3.87美元,同比增長79%;海外地區這個數字為0.75美元,同比增長152%。 廣告價值的快速增長,說明廣告主目前對於twitter的廣告效果認可度不錯。尤其是美國地區廣告主付費意願很強。 3. 新浪微博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新浪微博去年二季度也開始嘗試基於社交數據的廣告模型。針對twitter的三大廣告形態,微博也都有相似的對標產品。但限於目前在數據分析上的能力不足,短時間內無法保證各種信息流廣告精準性,因此沒有開放大量庫存給廣告主,以免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在新浪微博當前的收入構成中,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真正利用社交數據產生的廣告佔比非常低。 新浪的廣告產品,仍然以品牌展示廣告為主(圖片來源於微博路演文件) 目前新浪微博二季度財報尚未公佈。根據一季度財報,新浪微博總淨收入為 6750 萬美元,其中廣告和營銷收入為5190 萬美元。而來自中小企業客戶推送業務的收入大約為 1000 萬美元。也就是說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比例還不到20%。不過新浪微博也有一塊業務走在了twitter的前面——支付。新浪與支付寶一起推出了微博支付功能。大約有100萬微博用戶在第一季度使用微博支付完成交易。根據新浪微博CEO王高飛的披露,有了微博支付後,客戶在微博上的營銷效果、點擊率和成交大約各提升了三到四倍。 twitter移動端變現能力遠超微博 1. twitter大部分流量和收入都來自移動端 移動端表現是twitter一個明顯的優勝之處。一方面是移動端已經成為大多數用戶首選的入口,二季度twitter移動業務月平均活躍用戶為2.1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9%,佔據了總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的78%。移動端用戶比例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相差不多,目前也已經有超過70%用戶會通過移動端進行訪問。比較顯著的差異在於移動端的貨幣化程度。二季度,移動端廣告已經佔據twitter大約81%的廣告營收。而今年一季度時,新浪微博這個數據僅有31%。這種差距主要是由新浪微博和twitter在廣告形態上的區別造成的。上文提到,信息流廣告在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佔比還不到20%,大部分收入仍然由展示廣告構成。而twitter 的廣告基本全部與社交數據打通。展示廣告這種形態如果直接從PC端照搬到移動端,位置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可以說,新浪微博從產品上完成了移動化,但廣告模式還沒跟上。 2.在美國市場,twitter也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 消費者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廣告主的預算也在轉移。twitter正從中受益,但在美國市場,它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根據調研公司eMarketer預計,今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327.1億美元。其中,twitter的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2.4%提升至2.8%。在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谷歌(微博)和Facebook已經吃掉近70%的份額。twitter的移動廣告規模相較於前兩家領先者要小了許多。twitter正在通過收購來加強移動端的表現。從2013年初到現在,twitter已經成功併購了13家公司,併購對象中,包括一些知名企業和在移動廣告領域站穩腳跟的公司,比如TapCommerce、Gnip、MoPub等。twitter併購的目的,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市場鞏固優勢、拓展市場。此外,二季度末, twitter上線了新的移動廣告產品「app-installs ads」,旨在鼓勵用戶從移動端下載第三方應用,也就是幫助移動app開發者導流。Facebook類似的廣告產品,已經被證明是掙錢的利器。 同樣是「微博」,twitter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和國內微博主要採用展示型廣告不同, twitter更多融入了社交廣告;抓住世界盃等熱點事件開發新功能,是twitter 用戶活躍度大幅回升的秘密。同時,twitter將用戶數據的變化直接反饋給廣告主,有效地提高了廣告主的投放;twitter三款主要廣告產品都與社交數據掛鉤;而新浪微博雖然有對標的社交化廣告產品,但大部分營收仍然由傳統的展示廣告帶來; 新浪微博目前移動端廣告營收僅佔總體的三成,而twitter移動端收入已經佔81%,雙方移動端廣告形態的差異,導致了這一結果。 新浪的生態又是怎麼樣的? 轉發模式 新浪微博的轉發模式,可以附帶140個字數,轉發後會發佈到自己的微博,如果轉發勾選「同時作為給關注某某的評論發佈」,則還能使其以評論的方式發佈到對方的信息裡;Twitter目前正在添加轉發功能(RT/Retweet),官方的RT不能附帶自己的內容,但可以進行轉發統計,非官方的RT可以附帶內容,但包含原文在內不能超過140各字,且不能統計,相比來說,新浪微博的轉發內容更多、更靈活一些。 好友列表 新浪微博沒有好友列表功能,不能對好友進行分類管理;Twitter具有很強的list功能,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好友進行分類,還可以對任意用戶進行分類,分類列表還可以單獨訂閱。 互聯互通新浪微博和新浪的用戶系統集成,但沒有和其他網站進行集成;Twitter可以和FriendFeed、Facebook、LinkedIn等系統整合集成,實現了完全雙向的互聯互通功能。 開放性 新浪微博目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不支持API,不支持RSS,不支持電腦客戶端,不支持手機客戶端,總而言之,幾乎什麼都不支持;Twitter是一個幾乎完全開放的微博客服務,除了註冊以外,幾乎所有的功能都提供API支持,有無數的客戶端軟件,支持RSS,大量用戶使用非官方的客戶端更新Twitter,用戶可以深刻體會到,Twitter不是一個網站,而是一個服務。 審查機制新浪微博具有審查機制,用戶發佈的信息會被監控,「有害信息」會被刪除,這也是新浪借鑑互聯網先驅們的經驗教訓,以前國內出現過很多微博客平台,但都因為無法解決信息發佈的監控問題,而被迫關停了;Twitter通常不會審查用戶的信息,但對於散播廣告的用戶會進行刪除。總之目前的新浪微博還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但用戶的信息交互設計有不少特色,雖然人工審查會嚇走一些用戶到Twitter上,但新浪強大的運營團隊依然有可能將其發展成為國內微博客的佼佼者。中美之間的追逐賽 我們總在爭論和困惑於一個有趣話題: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中美之間的差距是在變大或是縮小和早年完全的Copy to China不同,中國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更多自己的東西。但就整個市場成熟度、創新性和快速發掘與響應新變化等方面,我們依然存在「被動性思維」。 twitter和新浪微博同是具有媒體屬性的公共社交平台,面對熱點事件時,都擁有強大的傳播能力。但不論是在廣告實現效果和移動端的變現能力上,新浪微博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距離twitter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僅是一場「中國微博」與「美國微博」的追逐賽。對中國企業和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堂難得的公開課——今天你只是觀眾,但也許你也會有上場的一天。
2015 準備迎接中國房價大跌新浪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921
.jpg)
本文作者為 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南開大學國經所客座教授 。本文首發於百度百家,作者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住建部官員稱,今年下半年要千方百計“去庫存”,這意味著房企要千方百計以價換量,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計刺激需求,而不合時宜的限購政策也要適時退出,但對需求方和供給方兩端刺激的同時,缺了對最關鍵的中間環節——商業銀行的激勵。
最新公布的7月貨幣信貸數據不盡人意。據統計,7月新增貸款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社會融資規模2731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減少1.69萬億元和5460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3.5%,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
7月金融數據的回落,雖然超出市場預期,但並不令人意外,這再次驗證,定向調控政策效果有限,貨幣政策操控方式需檢討。當然,表面看,6月信貸沖高過快,7月回落也屬正常,再加上商業銀行年中沖時點考核,也使得信貸和存款均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不過,這樣的數據更反映出真實的金融狀況。其一,實體經濟對貸款需求下降,包括房地產融資需求主動減少;其二,銀行風險偏好降低,沒有政治動員,銀行不會任意擴大風險敞口;其三,宏觀調控信號扭曲,市場預期延續宏觀下滑軌跡。
宏觀管理當局企圖分解總量工具的做法並不恰當,不僅難以獲得定向輸血效果,更是擾亂了市場判斷。不過以長期視角看,一個月的數據變化僅僅是宏觀擾動因素,不足以影響經濟走勢。特別是房地產業,目前各地救市措施相繼登臺亮相,並在個別地區帶來刺激效果,但不會改變房價長期調整走勢。
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有下降傾向,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外業務整頓致使房企融資被動減少,二是市場預期導致房企主動減少融資額。在行業數據上顯示為投資增速下降,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下降,特別是住宅新開工面積7月下降16.4%。而在住房銷售方面,7月降幅比1-6月擴大1.6個百分點,預示消費者依然保持看跌態度。
在銀行信貸下降的背後,是按揭貸款的萎縮。目前多家銀行收縮了住房貸款規模,有的銀行公開控制開發貸款數量,也有銀行以繁瑣貸款審核來變相減少按揭業務。不管各家銀行對住房貸款態度如何,傳統的安全產品按揭貸款的利率價格已經難見優惠,可以說,銀行對房地產業的風險偏好迅速下降,這使得金融杠桿對房價的支撐不複存在。
在“千方百計去庫存”政策刺激下,住房市場買賣雙方的博弈會更趨微妙,其中不乏判斷失誤案例出現,可能導致部分地區房價出現反彈。不過,由於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匯率改革接近尾聲,國際收支漸趨平衡,被動貨幣增發局面不複存在,這使得目前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最多只能帶來房價下跌過程中的中繼反彈。
在下半年宏觀政策和各地救市政策刺激下,不排除一定範圍的房價和銷量反彈,但在短期政策用盡後,房價將在明年開啟主跌浪,維持至少三年的中期調整。
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可能導致未來新房供給減少,但目前二三線城市普遍存在供需失衡局面,即便是一線城市,也存在不確定性。對現有存量房的統計存在缺失,其中投資性存量房的數量難以估計,在人口向境外流動,以及房地產稅開征預期背景下,一線城市存量房將經歷一個市場出清過程。
房地產稅作為財產稅,雖然要經過嚴格立法程序,但作為財稅改革主要內容,其登臺亮相已不可避免。目前財政部正在著手制定具體稅收政策,待立法程序走完,中國居民就要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稅種。由於貨幣超發局面不再,價格預期逆轉,對存量房的征稅勢必增加保有住房成本,因此,在房地產稅正式開征前,投資者將會積極拋出二手房,而限購政策的取消,就是為投資者出貨創造條件。
鑒於大勢清晰,在今年刺激政策過後,明年一定開始新一輪房價下跌過程,並在房地產稅預期下,這一波下跌將完成市場出清,實現住房價格再平衡。如果以“利空出盡是利好”的邏輯看,至少在房地產稅正式登臺後,房價才能止跌企穩。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