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碼沒有變,始終是600807,但這個代碼所代表公司的性質12年間已經經過了一個輪回:從國企到民企再回到國企。
12年前,是民企伸手“拯救”了國企,12年後,是國企出手“拯救”民企。
從去年11月爆出債務違約、停牌已經近半年之久的*ST天業(600807.SH,下稱“天業股份”)9日晚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天業集團與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濟南高新城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濟南高新城建將成為天業集團及天業股份的戰略合作方。該事項尚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準,合作安排最終能否完成尚不確定。
如果濟南高新城建成為天業集團的控股股東,天業股份的性質也將從民營企業轉變為國有企業。
“握住國資伸出的援手,或許是民營企業在當前經濟、政策環境中,博取更多生存空間的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選擇。”天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12年輪回
濟南百貨大樓曾經是濟南的“地標”。1993年年底,濟南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在滬市上市,股票代碼是600807。但到2006年4月,濟南百貨已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瀕臨退市。這一年的7月,天業集團帶著正在開發的25萬平方米商業地產項目接過了對濟南百貨的控制權。
當時,濟南本地上市的幾家上市公司都戴上了ST的帽子,坊間戲稱為“ST濟南”。天業方面出手“拯救”濟南百貨,是否有政府的意誌,現在不得而知。
天業方面入主濟南百貨之後,2007年4月,濟南百貨發布2006年的業績報告,順利實現扭虧為盈,凈利達到4354萬元,主營業務也由商業零售轉變為房地產。同年5月,濟南百貨股票被撤銷特別處理,並且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天業股份。
但近年來,天業股份陷入了困境。按照天業股份相關負責人的話說,“現在十分艱難”。
公開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天業股份總資產98.15億元,總負債80.67億元,凈資產17.35億元,資產負債率82.19%。
上述天業股份相關負責人分析道,自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頻頻被曝出債務違約。違約的主要矛盾在於宏觀基本面的略顯弱化和融資環境的顯著收緊。除了供給側改革及環保限產等因素倒逼之外,債券市場持續調整及股市再融資新規出臺導致部分企業借新還舊難以持續。
其實天業股份應該更多從自身找原因。面臨的大環境是相同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面臨了如此嚴峻的困境。
不管如何,身陷泥潭中的天業股份現在看到了曙光,這就是濟南高新城建的“出手相助”。但從民企“拯救”國企,再到國企“拯救”民企,其中很多方面還是需要認真反思。
持有的360股份“會回來”
市場對天業股份的疑慮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何天業股份將持有的360股份被“低價賣出”。
公開資料表明,天業股份通過深圳天盈匯鑫投資中心間接持有360公司0.94%股權。這部分股票將分批解禁上市流通,第一批預計於2020年2月上市流通,剩余股份將於2021年2月上市流通。
按照360公司目前的市值,這部分股權市值超過20億元。在360公司股價高點時,該部分股權市值超過40億元,天業股份通過這部分股權融資了7.64億元。
2017年12月,天業股份與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天盈匯鑫財產份額轉讓的相關協議,將其持有的天盈匯鑫99.93%財產份額及附帶的所有權利和權益,以76387.5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魯信文化。
為什麽要這麽做?天業集團相關人士的解釋是,“為優化公司財務結構,改善資金狀況,提高現有優質資產利用效率,天業股份決定將天盈匯鑫財產份額質押融資。但是,法律尚未明確規定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質押的登記機關,在質押的實操層面存在障礙。為了實現融資,天業股份以‘附帶回購條款轉讓天盈匯鑫財產份額’的方式進行變通。”
現在,天業股份持有的這部分360 公司股份有了明確說法,天業股份決定在今年9月底前啟動回購。魯信文化也承諾,天業股份在今年9月30日前支付天盈匯鑫財產份額回購的全部價款之後,其將配合辦理工商變更手續、完成天盈匯鑫99.93%財產份額的回購。這中間的對價是,按照魯信文化實際支付轉讓價款加上每年9%的資金成本。
濟南高新城建為此筆交易做了“背書”:高新城建承諾將為天業股份提供資金支持,協助天業股份在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天盈匯鑫99.93%財產份額的回購。
另外,目前天業股份的控股股東天業集團持有的天業股權已全數被質押,一旦天業股份複牌,可能面臨平倉風險。為此,天業股份昨晚的公告表示,目前已形成其所持股份質押業務的解決方案,由戰略合作方協助以債權收購等方式予以化解,目前仍在談判過程中,預計不存在平倉風險。天業集團也表示,在戰略合作方協助下,正積極化解相關訴訟和占用問題,計劃在未來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完畢,不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實質影響。
下一步怎麽走
天業股份昨晚公告明確表示,在2018年,公司將完成扭虧為盈。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準新控股股東濟南高新城建的政府背景。
濟南高新城建成立於2013年5月24日,是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旗下控股子公司。
天業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將依托該濟南高新城建在優質資源、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加強現有主業項目的運作水平,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並通過系列措施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費用,確保公司2018年盈利目標的實現。
濟南高新城建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作為國資控股的企業,應該承擔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環境的責任和使命,在加速整個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引領作用。天業是我們本土的老牌企業,過往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盡管天業現在面臨著一些麻煩,但我們有信心幫助天業盡快走出陰霾。
“後續我們將依托自身平臺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給予天業全面的引導與支持,幫助它改善財務狀況、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提高市場化運營水平,力爭今年實現摘星脫帽、扭虧為盈。”他說。
在濟南高新城建這個後臺的支持下,天業股份今年扭虧為盈應該問題不大,可以緩解當前面臨的燃眉問題,但怎麽求得公司持續性發展,盤活自己的優質資產,產生更大效益,更多是需要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單純依靠政府的扶持力量,這一點,仍然是天業股份面臨的重大問題。而這一點並不會隨著實際控制人的變化而變化。
於5月11日剛剛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的虎牙直播(NYSE:HUYA)與其股東之一歡聚時代(NASDAQ:YY)在6月6日各自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的財報,這是虎牙直播在美上市後披露的首份財報。
虎牙直播為歡聚時代旗下產品,主打遊戲直播業務,目前是包含遊戲、泛娛樂、二次元、戶外等內容的綜合性互動平臺。
值得註意的是,虎牙直播上市不到一個月,由最初的12美元每股的發行價攀升至6月7號收盤時29.87美元每股,相比起出發行價漲幅達148.9%。目前虎牙直播的市值已超60億美元。而歡聚時代在2012年11月上市後的發行價僅為10.5美元,截至6月7號收盤時已達到109.08美元。
根據虎牙直播公布的報告,其今年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為人民幣8.44億元人民幣(約合1.3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99億元人民幣增長111.5%。凈利潤也出現“扭虧為盈”,去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為-4170萬元,而2018年1-3月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140萬元(約合500萬美元)。
相比虎牙,歡聚時代的一季度業績相對平穩,盡管第一季度的總營收同比增長達43.3%,共收入32.49億元。但其凈利潤卻出現下滑,凈利潤為人民幣4.441億元(約合70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
作為虎牙直播和歡聚時代的投資人騰訊近一周股票持續走高,截至6月7日收盤價為429.2港幣。虎牙今年在上市前不久剛剛完成B輪融資,接受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4.6億美元。值得註意的是,此前被曝將赴港上市的同為四大遊戲直播平臺之一鬥魚也在今年3月引入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6.3億美元融資,此外,騰訊旗下還擁有多個直播平臺。
另外一方面,在歡聚時代成立之初,於2005年完成了天使輪投資,雷軍旗下投資公司作為投資人投入了100萬美金。
事實上,各類直播平臺背後同樣有著 BATJ的身影,信達證券的研究報告稱,“包括BATJ在內的互聯網企業其實一直在直播領域進行布局。未來直播行業的競爭,將不僅僅平臺之間的競爭,更是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生態鏈競爭。”
反觀阿里的直播布局則更多依托其體系內的合一集團、陌陌和微博。此外,百度、京東更是根據現有業務相結合,發揮自身優勢。例如,阿里在淘寶直播和天貓直播邀請淘寶網紅在平臺內部發布直播內容。除了BAJT外,小米、芒果 TV、光線傳媒等公司也紛紛在直播領域有所布局。
香飄飄奶茶正在承受廣告營銷成本之苦。
近日,香飄飄奶茶公布了有些分裂的半年報,營收雖然實現了55.38%的增幅,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78.92%,錄得5459萬元虧損。
對於虧損的解釋,香飄飄方面稱是由於二季度行業淡季,因此持續加大了對液體奶茶的品牌廣告費用、渠道推廣費用、銷售人力費用等資源投放,另一方面,成本上升也是虧損的主要原因。自從2017年開始,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但香飄飄產品價格一直未有調整,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同比去年有較大幅度下降。2017年上半年,公司產品毛利率為33%,今年同期進一步下降為30%。成本的上升對公司利潤的影響重大。
成本上升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事情,可以理解,那麽營銷費用這麽高,還讓一個已經發展多年乃至上市的品牌巨虧,這就不大能讓廣大投資人理解了,事實上,近期香飄飄股價的持續下跌也反映了投資者對香飄飄發展狀況的不認可。
財報顯示,香飄飄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接近55%,從去年同期的2.05億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17億,絕對金額增加了1.12億元。銷售費用中,廣告費增長了77%。
淡季需要增加營銷成本可以理解,那麽為何要有如此高的營銷成本呢?不得不說香飄飄目前面臨的困境。
作為固體杯裝奶茶產品的龍頭,香飄飄卻面臨市場發展不均的困境,在消費群體中,熱愛香飄飄的往往是三四線甚至更低線的城市,這些區域往往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商業、物流等不夠發達,而在商業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香飄飄奶茶不僅面臨液態瓶裝奶茶的競爭,還面臨一點點等液態即調奶茶店的擠壓。這也是香飄飄產品銷售過度依賴三四線城市的傳統銷售渠道的原因。香飄飄在財報中也坦言:“公司也通過電商實現與消費者的互動銷售,電商模式銷售增長較快,但總體而言,公司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占比仍然較小。”
一般而言,電商渠道銷售成本較低,如果過度依賴廣大的三四線線下渠道,成本無疑要高很多。
翻看香飄飄過去的財報,香飄飄營銷成本一直處於高位,如果在發展初期,為了開拓市場,香飄飄營銷成本高尚能理解,但企業發展多年後還需要維持超高的營銷成本,甚至還在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那只能說明香飄飄的產品結構出現了問題。
作為香飄飄傳統核心產品固體杯裝奶茶,過度依賴三四線傳統渠道,無法打開一二線城市乃至電商渠道也罷,關鍵是其三四線城市傳統渠道正在面臨被吞噬的風險,這些年,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三四線消費者消費習慣也正在改變,液態奶茶、現場即調奶茶等產品正在加速渠道下沈,大量奶茶店已經開到了三四線,加上外賣的火爆,大大拓展了奶茶店的銷售半徑,這些因素迫使香飄飄不得不一方面繼續維持高額的營銷成本,大力打廣告;另一方面有需要尋找新的具有較強生命力的新產品,而發力新產品又需要巨額的營銷成本。
正因此,我們看到香飄飄正在一路小跑進入液態奶茶領域。香飄飄最新的財報中表示,“將積極拓展液體奶茶、果汁茶的銷售機會,是公司的基本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香飄飄將在下半年的經營中進一步加強對費用、資源投放節奏的管理,註重投入產出的動態平衡,確保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
液體奶茶、果汁茶儼然成為香飄飄避免產品老化的重要手段,但在這個早已有統一、康師傅等飲料巨頭布局的市場,香飄飄要分一杯羹,要打的廣告可不少,而且營銷收益比基本會在較低水平。
前有液態奶茶巨頭攔路,後有奶茶店圍追堵截,可以預見,接下來“腹背受敵”的香飄飄還需要高營銷費來維持銷售的增長,短期內要想利潤扭虧恐怕有點難。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