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畢媛媛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10月15日晚間,處於風口浪尖的歡瑞世紀再發公告,公司全資孫公司霍爾果斯歡瑞世紀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爾果斯歡瑞”),與北京奇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藝世紀”)簽署了網臺聯播劇《天乩之白蛇傳說》獨家許可使用協議,與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單獨簡稱“愛奇藝”,並與前者統稱“愛奇藝”)簽署了網絡劇《盜墓筆記3》獨家定制協議,授權費分別為3.3億元、2.88億元,合計為6.18億元。
霍爾果斯歡瑞與愛奇藝本次簽署的影視劇售賣和定制協議,所涉金額超過了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
▲歡瑞世紀相關公告(截圖)
雖然歡瑞世紀表示,《天乩之白蛇傳說》合同的履行,預計會對本公司2017年當期的財務狀況和損益產生積極影響。而《盜墓筆記3》合同的履行,預計會對本公司2017年或未來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狀況產生積極影響,但其獲利具體影響的期間取決於合同履行進度及審計機構的最終確認,這則公告的發布,依舊無法抵消外界對其是否能完成全年凈利潤2.9億業績對賭的質疑。
歡瑞世紀上市後的這一年,風波不斷。截止發稿,歡瑞世紀還在立案調查中。
前三季度虧損,只因周播劇場廣告運營不力?
10月13日晚間,歡瑞世紀公布三季報預告,今年前三季度預虧1900萬~2000萬元(歡瑞影視並入合並報表範圍後),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盈利8098萬元。
▲歡瑞世紀2017年度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截圖)
去年11月,歡瑞世紀(當時稱為“歡瑞影視”)借殼星美聯合,成功上市,後簽下業績承諾包括2017年度實現的合並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將不低於2.9億元,扣非凈利潤不低於2.7億元。那時還有人將歡瑞世紀稱為影視行業跨界並購大潮中的“上岸者”。
▲歡瑞世紀作出的業績利潤盈利承諾(截圖)
不過,相比去年的寄予厚望,今年歡瑞世紀卻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大跌眼鏡的事件。先是被證監會問詢年報,緊接著因信息披露問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最後踩上股權質押的紅線,大股東一度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歡瑞世紀今年一整年來風波不斷。
2017年上半年,歡瑞世紀將《青雲誌2》《大唐榮耀2》《盜墓筆記2》等非首輪獨播劇,打包賣給了安徽衛視、北京衛視,實現了約3億元的銷售收入。但公司又花了3.25億元承包了這兩家衛視周播劇場的廣告運營權,以期廣告招商能帶來更大的收益。不過,歡瑞世紀在回複交易所問詢時稱,廣告招商收入預計無法超過廣告承包費,預計還是要虧損1670萬元~4670萬元。
▲歡瑞世紀關於回複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截圖)
對於前三季度的虧損,歡瑞世紀解釋稱,此次虧損原因主要是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歡瑞營銷”經營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2017年周播劇場冠名及特約播映廣告資源的成本支出較大。
但由於缺少好作品和負面消息纏身,歡瑞世紀同樣也被引發諸多質疑。
除李易峰外,楊冪、楊洋也曾是公司股東
一方面歡瑞在廣告營銷上過於冒進,另一方面,公司在財務資助上的問題更是不好對股民交代。
6月19日,深交所針對歡瑞世紀披露的年報發出問詢函,稱2016年公司其他應收款前五名中,存在對李易峰 、嘉行天下等借款及往來款。其中李易峰借款及往來款1800萬,深交所要求說明該筆借款的審議和披露情況。
▲歡瑞世紀2016年年報(更新後)(截圖)
而對於李易峰這筆幾款,在投資者交易平臺上,歡瑞世紀曾解釋,李易峰向歡瑞世紀借款是因為購置房產。為藝人買房這事在圈內掀起不小的風波,歡瑞世紀藝人的出走也昭然若揭。
▲互動易投資者交流平臺(截圖)
事實上,隨著公司楊冪、楊洋、穎兒紛紛出走,李易峰也與其態度曖昧,作為一家明星股東、電視劇老兵的影視公司,歡瑞世紀為此著急不難理解。
而今年8月中旬,歡瑞世紀再次公告,稱子公司於2017年5月與藝人張睿簽訂經紀合同,但因需向原經紀公司支付解約費用,遂出借給張睿500萬元,年利率6%。
此外,除了財務資助,今年7月中旬,因公司實際控制人和一致行動人的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歡瑞停牌。
據相關公告披露,2016年11月上市後不到一個月,2016年12月14日,控股股東陳援“以股票質押回購方式將其所持本公司有限售條件流通股中的881.3094萬股(占其當時直接所持本公司股份的100.00%,占一致行人共持本公司當時股份的5.01%,占本公司當時總股份的1.09%)質押”。
▲歡瑞世紀相關公告(截圖)
可見在應收賬款壓力較大、又普遍遵循輕資產模式、難以通過固定資產抵押獲得銀行貸款的影視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歡瑞也存在。
《盜墓筆記3》單集售價2400萬,視頻網站買買買幾時休
相比歡瑞世紀出現的種種問題,另一方面,視頻平臺強大的購買能力,仍然令人嘆為觀止。
“一劇兩星”的政策削弱了電視劇版權的價值,但坐擁“富爸爸”BAT的視頻網站的崛起又掀起了一場電視劇版權價格的高潮。網絡版權高於電視臺版權的劇集現狀早已屢見不鮮。
2016年則是視頻網站盈利模式愈發清晰的分水嶺,付費模式的到來更加增強了視頻網站的購買力。根據2016騰訊娛樂白皮書統計,2015年,包括海外劇在內,全網共有36部付費劇播出。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239部。
按照愛奇藝視頻平臺上的相關資料顯示,《天乩之白蛇傳說》總共50集,按照3.3億元的授權費計算,該劇平均每集660萬元,加之還要分銷給衛視,這部劇的價格雖然不算貴的離譜,但也不便宜。
而令人震撼的是《盜墓筆記3》的定制費,據歡瑞世紀2017年半年報披露顯示,《盜墓筆記3》集數計劃拍攝12集,按照2.88億元的授權費計算,則《盜墓筆記3》的單集費用就突破2400萬元。
▲歡瑞世紀半年報(截圖)
愛奇藝舍得斥巨資,與《盜墓筆記1》帶來的風光不無關系。據相關報道,早在2014年年底,愛奇藝就高調宣布由歡瑞世紀與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網絡電視劇《盜墓筆記1》每集投入高達500萬元,而該劇在2015年7月3日晚8點上線後,其火爆程度甚至一度讓其服務器癱瘓,自此會員付費的概念走向大眾,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今年9月,歡瑞世紀發布公告,稱與騰訊視頻簽署了《封神之天啟》《青雲誌3》《盜墓筆記2》三部影視劇的售賣合同。其中,後者將獨占享有三部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交易對價含稅合計8.4億元。
▲歡瑞世紀與騰訊簽訂影視劇售賣合同的公告(截圖)
據了解,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歡瑞世紀與騰訊視頻每年合作拍攝8部電視劇或網絡劇,每年投資拍攝總集數不低於256集。其中,歡瑞世紀擁有影視劇的一切知識產權以及全部完整著作權以及其他權利,騰訊視頻享有投資收益權及署名權。
如果只從成本衡量,視頻網站購進“天價劇”都是在賠錢,價錢出得越高虧損越大,視頻網站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悲壯,要麽有視頻網站在競爭中死掉,市場格局由此打破引發重新洗牌;要麽未來通過用戶付費或創新其他商業模式來實現視頻網站的賬面盈利,如此則可以證明之前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高價買劇或許能解歡瑞世紀的燃眉之急,但視頻網站一個勁的燒錢總不是回事,豪氣購買版權外,視頻網站還在摸索盈利的道路上,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自制劇就是個方向和嘗試。
4月27日,於今年3月剛剛完成美股上市的愛奇藝(IQ.NASDAQ)發布了獨立上市後首份財報——2018年一季報。
作為愛奇藝上市後首張“成績單”,愛奇藝的營收規模達到了4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7%,運營虧損為11億人民幣。雖然利潤繼續為負,不過運營虧損率呈現下滑趨勢,從去年的34%下降到了今年的22%。歸屬愛奇藝的凈虧損為3.96 億元人民幣(6310萬美金),低於去年同期的11億元人民幣。
值得註意的是,愛奇藝一季度會員數快速增長,並推動會員付費業務與廣告營收相當。
虧損率收窄
在傳統在線廣告服務收入方面,愛奇藝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在線廣告同比增長52%,這部分增長主要因為自制內容增加所帶來的品牌廣告業務變現效率的提升,以及信息流廣告業務的快速增長。內容分發收入為2.67億元人民幣(4250萬美金),同比增長 44%,增長主要來自於愛奇藝在2018年第一季度內分銷給外部合作夥伴的幾部主要網劇。
從愛奇藝營收及利潤可以看出,視頻行業的營收正在高速增長,同時,受到內容成本壓力,虧損依舊困擾這在線視頻行業,但一些視頻網站的虧損增幅已經有所控制。
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愛奇藝的主要花銷依舊來自於內容成本,也是視頻網站普遍高投入的地方。但第一季度收入方面,得益於其一季度推出的一系列自制綜藝,愛奇藝的會員服務和廣告服務均取得明顯增長,也是其虧損率收窄的主要原因。其中會員數目的增長帶動了會員付費收入的增長。參考美國超過50%付費電視的比例來看,未來會員付費收入還會有很高的提升空間,愛奇藝有望更迅速地扭虧為盈。”
愛奇藝創始人、CEO 龔宇表示:“2018 年第一季度我們兩大主要支柱業務,即會員服務和廣告服務,均取得顯著增長,這主要是歸功於優質內容的擴充,特別是在本季度內推出的一系列自制綜藝節目。”
單季攬千萬會員
近兩年,在線視頻行業會員付費業務飛速增長,愛奇藝作為行業內頭部公司成為視頻付費風口的獲利者。
財報顯示,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為21億元人民幣(3.34億美金),同比增長67%。愛奇藝方面稱,會員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2018年第一季度內推出的一系列優質內容節目,特別是綜藝節目,以及春節期間推出的一系列舉措。
在同日進行的愛奇藝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愛奇藝還披露了會員規模。截至2018年3月31日,愛奇藝會員規模已達6130萬,單季度新增會員數已達1050萬(季度新增會員突破千萬),該數據同比2017年3月底數據增長72%。為了進一步推動會員業務增長,在分析師會議上龔宇還透露:“愛奇藝與京東集團已經於4月27日正式達成在線娛樂與電商網站會員權益互通的獨家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會員服務領域實現大規模的權益互通。”
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群,擁有約7.65億互聯網用戶,其中包括7.52億移動互聯網用戶。預計截至2022年底,該數據將分別達到8.8億和8.7億。隨著平臺服務模式、服務能力的不斷發展,用戶意願的進一步提升,中國娛樂和電商領域的付費會員規模、貨幣化空間都有著進一步快速增長的空間。
朱悅指出:“目前中國網絡視頻用戶的基數已形成,隨著付費觀念的養成以及每家視頻網站原創內容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購買多個視頻平臺的會員。會員收入的提升,驅動了內容質量的上升,促進了視頻網站行業發展良性循環。 未來關於付費用戶和會員的競爭依舊主要在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領跑平臺之間,優質的獨家內容占比、合適的技術支持以及會員機制的設計將成為未來視頻網站之間競爭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