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爾頓拋出中國酒店倍增計劃

已經在中國市場發展多年的希爾頓準備進一步加碼。

希爾頓亞太區銷售副總裁Rupert Hallam在3月16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希爾頓目前在中國市場共有90多家酒店,另有234家正在籌備中,即數年內,希爾頓在中國市場的酒店數量會翻番。同時,發展策略一直比較保守的希爾頓擬對中國區引入三個新品牌,覆蓋商務、年輕化等不同市場人群。

“我們是13+1的品牌,我們最新的品牌是Tapestry Collection。所有住客都是被希爾頓著名和個性化的服務所吸引才會來這個酒店的。根據我們的計劃,我們接下來會對中國市場引入三個新品牌——格芮希爾頓精選酒店、希爾頓嘉諾賓酒店、安泊酒店。之所以有這樣的策略是因為我們希望針對市場的不同需求推出迎合這些市場需求的不同酒店。”Rupert Hallam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目前希爾頓麾下的14個品牌有6個已經引入中國市場,包括華爾道夫酒店及度假村、康萊德酒店及度假村,希爾頓逸林酒店及度假村,希爾頓酒店及度假村,還有兩個定位中端的希爾頓花園酒店和希爾頓歡朋酒店。

談及即將新引入中國市場的三大品牌定位,Rupert Hallam表示,格芮是個性特色的高端品,針對個人家庭高端的出遊;安泊則是全套房定位,房間大小在45~48平方米;希爾頓嘉諾賓酒店則是定位年輕化,數字化服務的品牌。根據計劃,格芮希爾頓精選酒店今年會在中國市場開業,希爾頓嘉諾賓酒店和希爾頓安泊酒店也會在之後陸續開業,具體開業時間根據工期而定。

希爾頓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酒店品牌之一,然而其策略較為保守謹慎,因此在開店速度和引入新品牌方面都不算太快,而其競爭對手洲際等在數量上都超過了希爾頓。

或許希爾頓也看到了對手的發展和中國市場的潛力,於是其也開始加速布局。

“截至去年底,在中國市場已超過90家酒店,同時中國區還有234家在籌備中,在整個亞太地區目前有185家酒店,可以說中國市場占到了我們在亞太整個版圖的一半。去年在全球我們開業的速度差不多是每天開一家新酒店。”Rupert Hallam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上述數據來看,即希爾頓會在未來數年將中國區酒店數量翻番。

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在希爾頓所籌備的200多家中,全方位服務型酒店比相對高一些,比如希爾頓逸林酒店及度假村,中端定位的希爾頓花園酒店比例也不小,該品牌現在有10家,之後有將近40家在籌備。下個月會有上海第一家希爾家花園酒店開業。由於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因此高端酒店和經濟型酒店的入住率和房價都有下滑,相對而言,中端酒店的投資回報率較好。

“從回報的角度來講,希爾頓酒店跟業主的溝通和合作以及我們給到他們的回報還是相對比較好的,這也是為什麽我們有機會簽到更加多的品牌。這個市場有需求,自然會有更多人進入這個市場,我們潛在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我們不是看一年、兩年的回報賺快錢,而是怎麽持續性地用這個品牌。我們有些業務都簽了一二十年,有一家酒店1988年就簽了。看短線也是一種看法,但是我們希望更加註重品牌的持續性的發展,要看長期的發展。當然我們也看到中端酒店的潛力,所以我們也會註重希爾頓花園酒店的發展。”Rupert Hallam表示,要在正確的地方為客戶配置正確的酒店,回報正確的業主。這樣才可以從長遠來看更加盈利,也可以保持從奢華到高端到中端的多樣性的酒店配置。

談及日益激烈的競爭和銷售難題,Rupert Hallam坦言:“我想借用我在亞太地區其他地方的經驗來說。亞太地區銷售團隊人數可能不是很多,但是組織非常有序,效率非常高。一旦達到一定規模經濟,這樣的銷售團隊不用額外增加銷售人手就可以使我們業績有很大提高。我們非常註重效率,所謂的銷售非常關鍵是講究關系,尤其是關鍵關系。當我們在一個城市中一旦有了一定覆蓋,在達到關鍵關系之後,銷售就會變得事半功倍。我們很看好中國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266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0/163027.shtml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財經雜誌 財經雜誌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消費巴菲特,消費的是資本主義成功的傳奇、一個小鎮男孩成長為史上頂級的投資者的半神話故事

來源 | 財經雜誌(ID:i-caijing)

文 | 金焱

1

5月6日清晨,密蘇里河畔的小城奧馬哈早六點就在一陣悸動中醒來,所謂的投資界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第52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圍繞著兩個“主唱”:87歲的巴菲特與93歲的合夥人芒格緊張而熱鬧地開始了。

如果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在娛樂和音樂中的宣泄和享受,那麽一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帶來的是怎樣的宣泄和享受?也許除了資本的狂歡外,各種不同的訴求也能在這里找到落腳點。

在這個數萬人參加的年度盛會前的一、二天,美國自由邦波多黎各政府啟動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波多黎各大多時候都以世外桃源的形象自居,而現實中的波多黎各,公共部門有740億美元負債和490億美元養老金缺口,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0%。

timg

在股東大會上,睿智風趣的芒格在回答“人生夢想“的問題時話峰一轉,提到了這個破產案,他說,“很多時候有些人可能為了自我欺騙,印刷鈔票欺騙自己。波多黎各產生了那麽大的危機,我們都沒有想到有那麽危險。”

實際上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8900億美元擴充到了4.47萬億美元。同時美聯儲的最新數據表明,今年美國人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了12.68萬億美元,這一債務水平只在2008年出現過。目前美國人的個人債務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目前美國近10%的企業資產當期營收已無法覆蓋其財務成本,這些企業主要集中於能源行業,但正在向房地產和公用事業領域蔓延,但無論是波多黎各破產還是債務問題,這些危險的信號卻找不到對應的擔憂。

奧巴哈成熟而豐饒,美國經濟穩定而有張力。在此次股東大會前一天的5月5日,美國股市收盤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締造歷史新高,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則達到了歷史新低。

筆者身邊有幾個多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他們之間的討論是,在網絡直播和媒體、自媒體對2017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的全方位展示下,外加各種業內、業外人士全方位解讀的狂轟濫炸下,為什麽還要去奧馬哈消費巴菲特。說穿了,除了投資者的麥加的光環外,奧馬哈真的就是一個乏善可陳的小鎮,以至於一些中國投資者驚呼的第一印象是,綠化真好——放在美國的上下文中,綠化真不是一個大不了的話題。

2

消費巴菲特,消費的是資本主義成功的傳奇、一個小鎮男孩成長為史上頂級的投資者的半神話故事,簡而化之,就是價值投資在商業大變革的不同現實中如何實踐運用。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雖然有一些年久貶值的資產,但一些伯克希爾的子公司現在的價值已超過它們出現在財報中的價值10倍以上。賬面價值不能完全體現伯克希爾業務的價值,因為這些公司被列入賬目的是伯克希爾購買它們時的價格,而不是它們現在的價值,對巴菲特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伯克希爾的內在價值。坐在筆者旁邊的叫蒂姆的公司高管對筆者感慨說,他們的多樣化投資組合在世界上可能也無人能出其右,遠的不說,就看黑天鵝頻出的去年,他們還斬獲了20%的收益。 

對投資者來說,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比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更來得酣暢而實在,一個即將九旬,另一個已過九旬的白發老人,上有讓人眩暈的資產,下有接地氣的愛喝可樂、吃冰激淩的小習慣,出口成經典,遠勝搖滾明星的聲嘶力竭。

而除了“我來了,我在現場”的歷史見證機遇外,說到最後,隨著互聯網和機器智能的技術創新的顛覆性革命,投資理念和資本市場運營方式的挑戰都讓人應接不暇,如何從制度上應對管理風險? 比如,美國運通與Costco結束合作、富國銷售曝出醜聞、美聯航將亞裔乘客拖下飛機引發輿論狂潮,而這些都是伯克希爾大舉持倉的股票,他們有數以十億記的持股額。巴菲特與芒格談金融思想,談經驗和教訓自有價值。巴菲特說,“所有的生意都有問題。我們買入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美聯航或可口可樂時,並不認為它們永遠都不會發生問題,或永遠不會遇到競爭。我們買入,因為它們有很強的競爭力。”

今年消費巴菲特的一個賣點是,很有可能是巴菲特親自參加的最後一屆股東大會,這次可能就是股神的謝幕之演,接班人的問題於是變得很緊迫。巴菲特表示,下一位帶領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合適人選,可能早已非常富有,不需要為了錢而成為伯克希爾的首席執行官。

實際上去年、甚至前年就有巴菲特最後盛宴的猜想,使這個延續半世紀之久的投資者麥加朝拜戛然而止。這讓筆者想起阿根廷探戈的傳奇大師Carmencita Calderón在年過九旬後,每年她的生日都是一場盛大典禮,人們都在賭她的謝幕演出。結果一年一年的過去,她最後在百歲誕辰演出之後才最終謝幕。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人們,到底是人們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媒體算了一下,巴菲特與芒格在大會上除了承認當初沒有投資谷歌與亞馬遜的錯誤,完全沒有想到亞馬遜會給零售帶來這麽大的顛覆效應,且現在在雲計算業務上還前景廣闊外,二個人回答了近60個問題。筆者最喜歡的一個問題是最後一個問題,這個基金經理問問題的角度相當聰明,並直擊資本主義和政治制度的深層內核。

timg (1)

他的問題是,二戰以後的世界經濟秩序是由民主和自由貿易引導的,但這個理念已在過去的選舉當中受到了重擊。你覺得,關於工人崗位的流失,企業作決定是根據經濟利益,還是理性長遠的考慮?如果你的下屬要把業務轉移出美國來節約成本,除了用經濟學理論,你怎樣說服你的下屬?巴菲特回答說,資本主義制度一直以來都會使一部分人有所損失,關鍵是政府和社會要有所行動。

隨著智能時代對工業時代的超越,可能會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喪失,但筆者在股東大會期間找到了一個現實個體的回應:在機場打車時,碰到UBER司機加里(Gary),他是伯克希爾公司長達25年之久的股東。他告訴筆者,二年來每年他只在股東大會在奧馬哈召開的這個周末打開自己的UBER打車軟件,因為這時生意最好,他可以無成本的遇到持共同投資理念的投資者,得到最無城府的經驗分享。他感慨的說,“今年的人真多呀,我從來沒看到過這麽大規模的投資者向奧馬哈聚,美國投資者增加不多,中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投資者則規模翻倍——你看,投資遊戲的格局不知不覺就在改變。”

伯克希爾股東會 巴菲特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52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0/163027.shtml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財經雜誌 財經雜誌

伯克希爾股東會是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消費巴菲特,消費的是資本主義成功的傳奇、一個小鎮男孩成長為史上頂級的投資者的半神話故事

來源 | 財經雜誌(ID:i-caijing)

文 | 金焱

1

5月6日清晨,密蘇里河畔的小城奧馬哈早六點就在一陣悸動中醒來,所謂的投資界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第52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圍繞著兩個“主唱”:87歲的巴菲特與93歲的合夥人芒格緊張而熱鬧地開始了。

如果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在娛樂和音樂中的宣泄和享受,那麽一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帶來的是怎樣的宣泄和享受?也許除了資本的狂歡外,各種不同的訴求也能在這里找到落腳點。

在這個數萬人參加的年度盛會前的一、二天,美國自由邦波多黎各政府啟動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波多黎各大多時候都以世外桃源的形象自居,而現實中的波多黎各,公共部門有740億美元負債和490億美元養老金缺口,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0%。

timg

在股東大會上,睿智風趣的芒格在回答“人生夢想“的問題時話峰一轉,提到了這個破產案,他說,“很多時候有些人可能為了自我欺騙,印刷鈔票欺騙自己。波多黎各產生了那麽大的危機,我們都沒有想到有那麽危險。”

實際上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8900億美元擴充到了4.47萬億美元。同時美聯儲的最新數據表明,今年美國人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了12.68萬億美元,這一債務水平只在2008年出現過。目前美國人的個人債務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目前美國近10%的企業資產當期營收已無法覆蓋其財務成本,這些企業主要集中於能源行業,但正在向房地產和公用事業領域蔓延,但無論是波多黎各破產還是債務問題,這些危險的信號卻找不到對應的擔憂。

奧巴哈成熟而豐饒,美國經濟穩定而有張力。在此次股東大會前一天的5月5日,美國股市收盤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締造歷史新高,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則達到了歷史新低。

筆者身邊有幾個多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他們之間的討論是,在網絡直播和媒體、自媒體對2017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的全方位展示下,外加各種業內、業外人士全方位解讀的狂轟濫炸下,為什麽還要去奧馬哈消費巴菲特。說穿了,除了投資者的麥加的光環外,奧馬哈真的就是一個乏善可陳的小鎮,以至於一些中國投資者驚呼的第一印象是,綠化真好——放在美國的上下文中,綠化真不是一個大不了的話題。

2

消費巴菲特,消費的是資本主義成功的傳奇、一個小鎮男孩成長為史上頂級的投資者的半神話故事,簡而化之,就是價值投資在商業大變革的不同現實中如何實踐運用。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雖然有一些年久貶值的資產,但一些伯克希爾的子公司現在的價值已超過它們出現在財報中的價值10倍以上。賬面價值不能完全體現伯克希爾業務的價值,因為這些公司被列入賬目的是伯克希爾購買它們時的價格,而不是它們現在的價值,對巴菲特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伯克希爾的內在價值。坐在筆者旁邊的叫蒂姆的公司高管對筆者感慨說,他們的多樣化投資組合在世界上可能也無人能出其右,遠的不說,就看黑天鵝頻出的去年,他們還斬獲了20%的收益。 

對投資者來說,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比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更來得酣暢而實在,一個即將九旬,另一個已過九旬的白發老人,上有讓人眩暈的資產,下有接地氣的愛喝可樂、吃冰激淩的小習慣,出口成經典,遠勝搖滾明星的聲嘶力竭。

而除了“我來了,我在現場”的歷史見證機遇外,說到最後,隨著互聯網和機器智能的技術創新的顛覆性革命,投資理念和資本市場運營方式的挑戰都讓人應接不暇,如何從制度上應對管理風險? 比如,美國運通與Costco結束合作、富國銷售曝出醜聞、美聯航將亞裔乘客拖下飛機引發輿論狂潮,而這些都是伯克希爾大舉持倉的股票,他們有數以十億記的持股額。巴菲特與芒格談金融思想,談經驗和教訓自有價值。巴菲特說,“所有的生意都有問題。我們買入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美聯航或可口可樂時,並不認為它們永遠都不會發生問題,或永遠不會遇到競爭。我們買入,因為它們有很強的競爭力。”

今年消費巴菲特的一個賣點是,很有可能是巴菲特親自參加的最後一屆股東大會,這次可能就是股神的謝幕之演,接班人的問題於是變得很緊迫。巴菲特表示,下一位帶領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合適人選,可能早已非常富有,不需要為了錢而成為伯克希爾的首席執行官。

實際上去年、甚至前年就有巴菲特最後盛宴的猜想,使這個延續半世紀之久的投資者麥加朝拜戛然而止。這讓筆者想起阿根廷探戈的傳奇大師Carmencita Calderón在年過九旬後,每年她的生日都是一場盛大典禮,人們都在賭她的謝幕演出。結果一年一年的過去,她最後在百歲誕辰演出之後才最終謝幕。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人們,到底是人們在消費巴菲特,還是被巴菲特消費。

媒體算了一下,巴菲特與芒格在大會上除了承認當初沒有投資谷歌與亞馬遜的錯誤,完全沒有想到亞馬遜會給零售帶來這麽大的顛覆效應,且現在在雲計算業務上還前景廣闊外,二個人回答了近60個問題。筆者最喜歡的一個問題是最後一個問題,這個基金經理問問題的角度相當聰明,並直擊資本主義和政治制度的深層內核。

timg (1)

他的問題是,二戰以後的世界經濟秩序是由民主和自由貿易引導的,但這個理念已在過去的選舉當中受到了重擊。你覺得,關於工人崗位的流失,企業作決定是根據經濟利益,還是理性長遠的考慮?如果你的下屬要把業務轉移出美國來節約成本,除了用經濟學理論,你怎樣說服你的下屬?巴菲特回答說,資本主義制度一直以來都會使一部分人有所損失,關鍵是政府和社會要有所行動。

隨著智能時代對工業時代的超越,可能會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喪失,但筆者在股東大會期間找到了一個現實個體的回應:在機場打車時,碰到UBER司機加里(Gary),他是伯克希爾公司長達25年之久的股東。他告訴筆者,二年來每年他只在股東大會在奧馬哈召開的這個周末打開自己的UBER打車軟件,因為這時生意最好,他可以無成本的遇到持共同投資理念的投資者,得到最無城府的經驗分享。他感慨的說,“今年的人真多呀,我從來沒看到過這麽大規模的投資者向奧馬哈聚,美國投資者增加不多,中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投資者則規模翻倍——你看,投資遊戲的格局不知不覺就在改變。”

伯克希爾股東會 巴菲特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05

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 芒格問答環節集錦

1 : GS(14)@2012-05-07 00:33:15

http://news.imeigu.com/a/1336269687418.html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美國中部時間5月5日上午9:30分(北京時間5月5日晚間22:30分),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巴菲特及芒格與股東6小時問答。以下綜合媒體報導的巴菲特和芒格部分問答環節:

本文分為身體及繼任者問題、伯克希爾投資價值、巴菲特闡述投資方法、對明星企業及熱點行業點評、收購、公司管理、宏觀經濟七部分。

一、身體情況及繼任者問題

身體狀況

《紐約時報》首席記者安德魯-索爾金(Andrew Sorkin) 提出了投資者一直想問的問題:「您身體感覺怎麼樣?」

巴老答:「好極了,我有4個醫生,我的治療沒有耽誤我任何1天工作,醫院2分鐘就到了。」

巴菲特稱,大約兩個半星期前,他和家人與四位醫生坐到了一起,「我想,他們中的一些人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他和家人聆聽了不同的治療建議,其中沒有一個方案要求他住一天醫院或請假一天不去工作。

「最嚴重的情況將是,這將是大肆宣揚即將來臨,而結果不會發生之事。」芒格搞笑道:「我嫉妒老巴獲得的所有同情和關注,我也許也有前列腺癌比他更嚴重,但我絕不會讓醫生檢查我。」

繼承人不是關鍵

對於繼承人問題,巴菲特表示,對伯克希爾長遠的前景來講,「繼承人是誰」不是公司的關鍵,保持公司長期的價值理念才是繼承所面對的重要責任。

巴菲特稱:「我清楚地知道,我們心目中的繼任者不是那種將解僱我們經理人的人,因為我們心中的他擁有和我一樣的文化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多數經理人完全可以退休,也完全不需要再工作。他們繼續工作僅僅是因為工作可帶來更多樂趣,能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的事情的樂趣。

巴菲特開玩笑說文科專業出身的人不會成為伯克希爾的CEO,接著他一本正經的說「我的繼任者不可能完成我完成的每一筆交易,但是我的繼承人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

巴菲特此前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年度信件中說,自己已經選定一名接班人,但拒絕透露繼任者身份。而繼承人自己也蒙在鼓裡!

二、關於伯克希爾公司投資價值

伯克希爾為何長時間被低估?

有提問:為什麼伯克希爾股價會長時間被低估?巴菲特:我掌管伯克希爾47年,有四五次股價都嚴重低估。股票的美麗之處在於經常有人會以很傻的價格賣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查理會變富的原因。市場是為你服務的,不是給你提建議。你的買賣決定應基於你對企業價值的思考。

回購股票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直接就股票回購發問,伯克希爾到底什麼時候回購?會買多少?

巴菲特和芒格在其他公司為何這樣做的問題上云遮霧罩了一番,然後道出了終極答案:「我們這樣做只會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第二天就能增加伯克希爾的價值。」

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巴菲特稱,從50年以上的時間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如果你現在購買一盎司黃金,你將其珍藏一百年,你將得到的只是有百年歷史的黃金。」

巴菲特說,金價在50年前是30多美元,現在是1600美元左右。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50年前是十幾美元,現在已經12萬美元一股了。

芒格稱:「如果你是1939年維也納猶太家庭的一員,把黃金縫進衣服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文明人不應該買黃金,他們應該投資生產性企業。」

芒格稱:「我們在企業界有著很好的投資組合,它們都在進行生產性的、有益的工作。」

公司被收購——高度不可能

巴菲特稱:「從現在開始的10年後,我或我的財產依然可能持有20%左右的表決權。因此我認為公司被收購是高度不可能的事情。」

三、投資方法

遠離走下坡路企業

股東問如何評估走下坡路的企業,芒格打趣說:「這肯定不如正在成長的企業」。這引發了全場大笑。

巴菲特表示:「一般來說,應遠離這樣的企業。我們還是投資了幾家這樣的企業,因為我們很瞭解它們。投資的價格將給我們的投資帶來回報,但我們的錢主要不是從這些企業賺取的。」

反向挑選投資對象

有股東問:「大家都對你們買什麼感興趣,使用一下芒格反向思考法則,你們不會買什麼?」巴菲特指出:「我們將力圖不碰為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不知道一家企業是干什麼的,我的意思是我無法合理地推斷未來5年它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地位。」

如何構築護城河

巴菲特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問:你們如何構築防止他人進入伯克希爾業務領地的屏障?芒格表示:「我們買柵欄,而不是建。」巴菲特附和道:「我們就是買,我們從來不建。

EBITDA毫無意義

巴菲特和芒格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是成天鑽研公司財務報告的投資專家,對於很多投資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EBITDA(扣除利息、稅金、折舊及攤銷前之利潤),今天芒格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表示,他甚至不喜歡EBITDA這個詞,它意味著不計所有成本之前的利潤,這簡直毫無意義。

不要怕犯錯

有個來自三藩自主創業的年輕人問起如何規避商業上的犯錯。巴菲特說,不要害怕犯錯誤,不要怕承認犯錯誤。有些商業短期可能看上去有問題,長期來說可能會回報。而且他說商業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識人。

巴菲特表示「我們犯過錯誤,我們還會犯錯誤。另一方面,我們都擁有一種本能,希望做大事,我們兩人都是如此。從錯誤中學習,下一次錯誤就會有所不同。」

四、點評行業與公司

新能源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沒有補貼無論太陽能還是風能都無法維持,風能只是一種補充性能源。」伯克希爾麾下中美能源的負責人Greg Abel站起來補充,沒有補貼他們不會推進風能項目。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就是通過中美能源進行的。

亞馬遜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亞馬遜宛如一個發電站,它將影響到很多行業。有些行業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影響了。GEICO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但我低估了這個影響。如果人們現在要買什麼東西,他們很樂意上亞馬遜。這個公司做得很好。(但他們的數字還不是很好看)

芒格隨即指出:「對多數零售商來說,亞馬遜是一個大麻煩。」巴菲特接問:你認為我們哪項業務最有可能被亞馬遜搞到?芒格:我認為所有能從個人電腦和 iPad 上容易買到的東西都會受影響。

報紙面臨兩大難題

在問答環節中提高報紙投資時,巴菲特稱,報紙存在三大問題,其中有兩個很難克服:發行成本和在網絡提供免費內容的同時印刷產品卻收費。

「現在新聞的問題是不知道讀者想知道什麼。如果你回到50年前,報紙能提供10餘個人們感興趣的內容,那時報紙是主要的消息源。

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

一個澳大利亞股東問到關於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從而引發對歐洲和美國金融的問題。

巴菲特表示,今年美國銀行比3-4年前好很多,而歐洲銀行在奄奄一息。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強行要求銀行提高資本金是非常明智的。而歐洲銀行業更依賴於從市場融資,依靠存款的方式將更緩慢,在他們從歐洲央行中得到便宜的貸款前,歐洲銀行業將在夾縫中生存 "gasping for air"

中國的偉大公司

芒格對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產生像可口可樂一樣偉大公司問題的回答是:「中國已擁有一些偉大的公司。」巴菲特指出:「我們傾向於中國某些出口產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費者產品。中國已擁有一些巨型公司,它們的市值將超越某些美國公司。」

芒格:「我不能對中國做出預言,但他們已擁有了一些很偉大的公司。」

投資高盛 GE——「小菜一碟」

相比伯克希爾哈撒韋長期持有的股票和收購,他向高盛和通用電氣注資80億歐元只是「小菜一碟」。

巴菲特在談到2008年分別購買高盛和通用電氣公司5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的永久性優先股時稱:「這些交易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並不是十分關鍵,其重要性與購買可口可樂股票相比微不足道。」

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自己在投資上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是有原因的。他表示:「前兩家都是偉大的公司, 10年後蘋果和谷歌的價值大增我一點也不會驚訝,但我不會買它們其中的任何一家。我可以確定的是,我也不會做空它們中的任何一家。IBM走錯路的可能性要低於谷歌或蘋果,至少我們是這樣認為的。蘋果創造了無比卓越的產品,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給它估價。」

兩房很難同時滿足雙重使命

一位女士在巴菲特股東大會指出,她在兩房問題(房利美和房地美)上有72點要問。其實她的問題就一個,房利美和房地美真的大不能倒?巴菲特答道:「從你提問的語氣看,你似乎認為兩房一團糟。它們陷入麻煩是因為試圖同時滿足盈利使命和提供住房的使命。這是一個國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巴菲特稱「我認為它們將繼續被託管,直到未來達成某種政治上的解決方案,即兩黨最終走到一起,目前看來我覺得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擁有這樣一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擁有足夠的首付,這一市場應該讓借貸者的成本最小化。」

聖達菲鐵路

一位伯克希爾的股東提問:「哪一個伯克希爾子公司過去5年中競爭優勢的提升最明顯?」巴老明確回答:「BNSF」。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回答公司受到政治過程影響的問題時稱:「經濟通常會大獲全勝。」「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的業務太龐大了,不會受到政治的實質性影響。」他還稱公共事業公司也如此。

鐵路公司將捲入全國和州級政治過程中。巴菲特稱:「他們會玩政治遊戲,競爭也會如此。美國如果阻礙鐵路投資,那她太愚蠢了。

(註: BNSF運營北美最大鐵路網之一, 擁有51500公里運營網絡, 遍及美國28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鐵路多方式聯運公司。)

對保險業有信心

華爾街的分析員CliffGalant 問到了保險業如何規避風險。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還是很保守的,除非遇到向911這樣的恐怖襲擊,他對自己旗下的保險業還是很有信心的。

醜聞不會影響沃爾瑪

有投資者問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墨西哥醜聞發生後的沃爾瑪的評價是否下降了。巴菲特回答稱,沒有,沃爾瑪是薄利零售商,其「盈利能力」不會受到醜聞結果的影響。

巴菲特和芒格稱,像沃爾瑪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麼大的公司,有著如此多的僱員,壞事情有時會發生。很多時候這在公司管理層的控制之外。

比亞迪在美生產「寥寥無幾」

有投資者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提出了關於比亞迪汽車的問題,他問美國對電動汽車需求的提升,是否會使該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將部分生產轉至美國。

巴菲特讓看好比亞迪汽車的芒格回答該問題,芒格稱,公司正關注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儘管其在美的首個重大舉措或涉及在加州銷售租賃車隊,為加州的公共項目提供全電動的巴士。

芒格:「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恰好座落在中國,因此中國是他們主要的關注點。我認為他們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輛車可能會出現在加州。」

芒格特別提到了政府對電動企業的補助,他認為該公司的成功與盈利或最終將明朗。在被追問到未來比亞迪出售的汽車中將有多少會在美國生產時,芒格簡要的回答稱:「寥寥無幾。」

五、關於收購

220億美元收購

巴菲特透露,他近期考慮過一項220億美元的收購,但交易卻以失敗告終。巴菲特沒有透露潛在收購目標的名字。

巴菲特稱,該交易將要求他出售一些他本想繼續持有的股票。如果交易達成,220億美元的收購規模將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最大的收購之一,僅僅低於2010年收購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所用的260億美元資金。

巴菲特稱,他仍準備進行200億美元級別的大手筆收購,如果他能找到合適目標的話。下一年,如果巴菲特還不能做一筆大買賣,他或會宣稱如果他喜歡會完成300億美元的收購。

傾向於現金收購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會用自己的股票做更多的收購?巴菲特:我們更傾向於用現金,因為我們一直在產生現金。他討厭送出不必要的股票,我們不喜歡用自己的股票去做交易,收購BNSF用我們的股票是一個錯誤。

六、公司管理

管理之道——無為而治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在回答如何管理經理人使之勤奮工作時指出,我們一切順其自然,很難想像這樣的系統會對其他人無效,我們解除了其他地方可能針對經理人的束縛,讓他們享受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伯克希爾奉行無為之治,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別把已經運行良好的東西弄糟」。

自己就是首席風險官

來自《財富》的CarolLoomis代表股東向巴菲特提問:下一任伯克希爾哈撒韋的CEO是否會配有一位獨立的首席風險官?

巴菲特回答說他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風險官,由他負責確保公司不會陷入大的麻煩之中。

不給所投資公司建議

有提問說:過去幾年伯克希爾投資了不少中國公司,那麼是否有給中國公司的運營提過建議。芒格調侃說:「現在不是我們給中國提建議的時候。」

巴菲特則表示,我們最大的投資價值 500億美元,但我們一年可能只跟他們的高管見過2次,我們不會給管理者提供運營建議。伯克希爾對其所投資的企業基本沒什麼影響。巴菲特說: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不需要讓他們發揮影響力的公司。

隨後巴菲特補充說,如果他認為伯克希爾的成功取決於向所投資的公司提些建議,他也會這樣做。

偉大投資起步早

為什麼在08-09年更激進,不擔心系統性風險嗎?巴菲特:過去53年我們買企業從未考慮宏觀環境。當發現企業價格吸引人且我們能理解它,我們就買入。我第一次買股票是1942年,當時我們輸掉了戰爭,但股票很便宜。偉大投資者不管是什麼風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起步很早

避開哪些投資

會避開哪些投資?巴菲特:我們嘗試避開我們不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們不懂企業做什麼,而是我們無法衡量企業在未來五年的盈利能力和競爭位置。另外還要避開IPO。全世界成千上萬股票,根本不用考慮IPO。經理人嘗試把它賣給你,它就不太可能是最便宜的生意。

七、宏觀經濟

經濟何時才能重返4%的增長水平

芒格:「需要很長時間。」巴菲特:「擁有4%的實際增長率是非常美妙的,雖然2.5%可能致使我們走出衰退的速度變慢,但對一個已享有很高生活標準的國家來說,2.5%是非常不錯的增長速度。」

關於主權債務

巴菲特表示「主權債務最奇妙的事情就是,他們最終還不了錢,而你不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任何東西。」「我不知道歐洲債務危機如何結束。我們已經看到,不久前歐洲央行給了那些持有大量主權債務的銀行1萬億美元,從多個方面來看這這樣做都是存在問題的。」

「這就像給一個人保證金賬戶,也許賬戶中還有一些不良資產,你卻允許他賭得更大。」「我更喜歡一個財政機構更為有序的世界,其中包括美國的也更為有序。我將繼續遠離中期和長期政府債券,我們自己國家的和其他國家的都不碰。」

(i美股 sherry彙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75

聖誕節樓市淡靜 希爾頓中心僅9000元租

1 : GS(14)@2015-12-26 11:03: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26/news/ea_ead1.htm


【明報專訊】聖誕節假期新盤及二手市場交投淡靜,屋苑連錄低價租賃個案。消息稱,沙田希爾頓中心一房單位最新以月租9000元、實用呎租32.8元成交,為屋苑近期新低;港島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亦有單位以1.78萬元、實用呎租約30元租出,租金重返2014年初水平。

美聯分行助理區域經理陳國良表示,希爾頓中心D座高層5室,實用約274方呎(建築約437方呎),業主原叫價9800元,終以約9000元租出。業主於2011年3月以約225萬元購入上址,現回報約4.8厘。

太古城呎租30元 重返去年初水平

中原高級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透露,太古城恒山閣中層E室2房戶,實用593方呎(建築691方呎),最新以17,800元租出,呎租30元,租金低於對上短租約23,000元外,同時亦較2014年2月的長租約18,000元少200元。業主於1990年7月以48萬元買入單位,現租金回報達45厘。

外遊影響 新盤暫錄8宗成交

事實上,受買家外遊影響,無論新盤及二手買賣成交量表現低迷,消息稱聖誕節新盤暫錄約8宗成交,其中新地(0016)旗下元朗錦田北峻巒錄3宗成交,長實地產(1113)元朗世宙亦錄1宗成交。而恒地(0012)旗下馬頭角迎豐昨日沽出2伙,而同系北角維峯日前亦售出高層B室特色戶,實用883方呎,以2388萬元易手,呎價2.7萬元。

面對成交量低,有二手業主就決定以低市價8%沽貨。中原分行經理伍錦基表示,將軍澳天晉1期6座中層A室,連租約以1230萬元易手,做價較8月開價1400萬元大減17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021

海航傳加按希爾頓持股套39億

1 : GS(14)@2018-01-07 13:50:24

【明報專訊】海航集團去年底被揭藉抵押郵儲行(1658)持股套現28億元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海航再次動用更多優質資產籌資,據監管文件顯示,繼去年質押希爾頓連鎖酒店大約25%持股獲得30億美元貸款後,海航在去年12月底再將希爾頓持股加按,債務再增加5億美元(39億港元)。

早在去年中,外媒已報道海航利用其持有的德銀及希爾頓酒店集團,以及海航基礎(滬︰600515)、渤海金控(深︰000415)、海南航空(滬︰600221)在內的15家公司股份,並質押部分非上市資產,涉資規模超過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

《華爾街日報》指,在質押希爾頓股份前一周,集團已增加質押所持德銀的債務規模,加上其抵押郵儲行持股套現28億元,反映曾經大刀闊斧收購的海航資金面日益緊張。海航在2016年共斥資65億美元從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手中收購上述希爾頓股份,當時摩根大通牽頭安排此筆貸款。自從海航收購希爾頓股份以來,被海航質押的希爾頓及其關聯公司股票均大幅上漲。但海航未就該報道立即回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91&issue=2018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43

傳海航賣希爾頓股權

1 : GS(14)@2018-03-06 03:50:55

【本報訊】海航集團或再沽售海外資產,計劃出售部份或全部希爾頓酒店旗下Park Hotels的持股,市值約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綜合外電報道,海航於2016年購入希爾頓酒店25%股權,其後希爾頓酒店分拆Park Hotels及Hilton Grand Vacations上市,故海航亦持有希爾頓酒店兩間子公司約25%股權。根據Park Hotels向美國證交會(SEC)遞交的文件顯示,海航旗下子公司正計劃出售Park Hotels部份或全部25%股權,而Park Hotels在美國擁有多間希爾頓酒店、會展中心、機場酒店及其他物業權益。文件顯示,海航會透過一次或多次公開出售股票,而具體出售時間及詳情則視乎市況等因素,雙方均不願置評。陷入財困的海航今年初不斷傳出抵押所持股份融資,引起外界關注集團財政狀況。據早前報道,海航分別抵押德意志銀行、郵儲銀行(1658)及希爾頓酒店持股進行融資。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3/203211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73

海航擬售希爾頓HGV股權

1 : GS(14)@2018-03-19 04:39:24

【本報訊】近期持續出售本港及海外資救亡的海航集團,傳聞再有新的套現行動,《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稱,海航正洽售所持美國希爾頓酒店集團聯營公司Hilton Grand Vacations(HGV)部份或所持全部25%權益,相關股份作價約值12億美元(約94億港元),海航可能在公開市場直接出售有關股份,而非透過找買家雙邊洽談。

賬面獲利5.7億美元

報道指,出售行動或最快在本周內公佈,綜合外電消息指,假設按12億美元作價出售HGV股權,海航賬面獲利達5.7億美元。不過海航持有HGV股份有約兩年禁售期,明年3月才期滿,若然出售應要獲得HGV董事會批准。海航前年以65億美元向黑石收購希爾頓集團25%權益,其後希爾頓集團分拆為希爾頓、Park Hotels& Resorts及HGV,海航分別持有3間公司各25%股權。上星期海航已經落實以96.4億元出售Park Hotels持股,目前仍持有希爾頓及HGV股份,其中所持希爾頓25%股權,估值約67億美元。近期積極出售資產的海航,在不足一個月內,已先後向恒基地產(012)及會德豐(020)共出售3幅啟德地,合計套現223億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4/203313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