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家油企恢複投資計劃 油價真的在回暖嗎?

全球油企最近幾個月的決定,似乎在宣告最壞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今年2月以來,隨著油價從底部反彈,全球石油企業也在逐漸重啟投資計劃。繼6月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投擲3億美元,計劃與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合作勘探西伯利亞潛在石油天然氣後,雪佛龍(Chevron)也在7月初宣布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合作,重啟在哈薩克斯坦田吉茲油田的擴建項目。擴建計劃將於2022年首次出產,預計每天產油將增加26萬桶,每年將增產1,300萬噸,直至2033年,將會產生額外2.5億噸石油。。

重啟投資項目,在市場看來是油企恢複信心的直接體現。畢竟,去年以來,在低油價的重壓下,石油企業只能選擇削減預算和裁員。雪佛龍的田吉茲項目早在去年就曾提出,但因當時油價暴跌而擱置至今,如今,投資金額高達368億美元的田吉茲擴建項目是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石油項目。

“油價在近幾個月從多年低位反彈,企業融資成本仍然較低,”瑞銀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辦公室指出,石油相關投資減少的情況已有改善。

在雪佛龍宣布投資計劃時,油價已經在50美元/桶上下維持了一段時間,油價趨穩也鼓勵更多油企調高資本開支規模。加拿大自然資源近期開始小幅增加資本開支規模,在原計劃之外增加5000萬加元,而去年該公司曾五次削減資本開支,總共減少了32億加元。美國戴文能源和先鋒自然資源也分別將今年的資本開支規模提高了2億美元和1億美元。

不過,要斷定油價回暖,或許為時尚早。“雖然美國頁巖油庫存下降了六成,但油價到了50美元/桶以上,又會有新的開采活動,而且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石油儲備還是比較高,全球石油供給比較充分,今年油價將保持在40—50美元/桶的區間。”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

尤其是短期內,市場情緒依然不穩,過去幾天,油價開始呈現獲利回吐跡象,美國原油庫存降幅低於預期,也給空頭帶來更多拋售理由,本周三原油市場大跌逾3%,WTI原油期貨跌破46美元/桶。FXTM富拓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認為,沙特6月份原油日產量增至1060萬桶也給空頭增加了動力,持續的供大於求問題會抑制投資者對原油的興趣,預計油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走勢不佳,此外,市場擔心在全球增長放慢之際需求可能進一步下滑,也令油價面臨繼續下行的風險。供應過剩、需求減少的綜合影響可能使低油價成為市場主題。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的報告顯示,截至7月8日美國原油庫存降幅小於預期,汽油庫存意外增加,反映出在傳統的夏季駕駛旺季,需求疲弱這一異常現象。在此之前,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已經反映出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現象,庫存總量在6月繼續上升,浮動存儲的原油升至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

“庫存仍然是我擔心的問題。”黑石集團(Blackstone)副董事長拜倫·韋恩在與投資者互動的網絡會議上表示,雖然原油產量減少,但需求也在同步縮減,庫存和供需關系將令油價在今年內維持在低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64

資金換“口味”買價值股 回暖行情持續性待看

金融板塊持續發力、滬指持續站上3000點關口,近期的A股市場暖意漸起。而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嗅覺靈敏的資金方早已更換“口味”,棄成長股買傳統價值股,這其中不乏持股大戶“國家隊”。在業內看來,短期價值股確實占優勢,但中長期則仍舊是成長股有空間。

“目前市場確實有回暖的跡象。”但這也再度引發市場對行情持續性的討論。有觀點認為,高股息率股先企穩意味著目前處於階段性底部,但也有極端觀點認為,目前僅是短暫反彈還是會跌下去。多數業內人士則是持觀望的態度,“後續還需觀察”。

資金換口味 棄成長股買傳統價值股

過去的一周,滬指持續站上3000點關口,尤其是8月12日表現不俗,以1.6%的漲幅沖高收至3050.67點,當日藍籌股強勁發力讓先行指標上證50指數攻克闊別一年的年線。而在行情偏暖之勢中,資金方的持股風格早已有所變化,這其中“國家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銀行、房地產板塊在上周整體表現不俗,並持續發力。8月12日,滬指先抑後揚,午後13:30之後驚現多波搶盤潮直至收盤,其中上周四普漲的金融股再次發力,房地產、銀行、非銀金融等板塊表現不俗,分別收漲4.66%、2.57%、2.35%。

有多方業內人士表示,房價上漲、業績好是地產股上漲的支撐因素之一,銀行股業績好於預期則成為金融板塊走強的基石,而深港通“好事將近”的消息則成為一大催化劑,整體而言,金融板塊強勁上攻,為市場註入強勁的做多動力。

在金融板塊表現大好的同時,市場的資金的風格也已發現了一定的變化。從近5個交易日的資金流向來看,申萬一級行業28個板塊的資金流向數據顯示,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建築裝飾、采掘等7個板塊呈資金凈流入狀態,前三個板塊分別凈流入資金94.99萬元、76.54萬元、47.14萬元;而計算機、電子、有色金屬等7個板塊凈流出資金在30萬元以上,其中計算機板塊凈流出61.21萬元。以8月12日的資金流向來看,房地產、非銀金融、銀行三個板塊資金凈流入較多,均在58億元以上;而僅電子、有色金屬、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農林牧漁5個板塊成資金凈流出狀態。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的不斷披露,類似的資金動向在“國家隊”持股方面也展露無遺。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部分銀行股上有增持的記錄,其中其對華夏銀行(600015.SH)的持股由一季度的3.35%增持至二季度的3.62%,浦發銀行(600000.SH)則是由一季度的2.6%持股增持至2.77%。

但一向青睞新興產業的另一只“國家隊”代表——全國社保基金則在今年二季度持股風格發生較大變化,棄新興行業個股買傳統產業股票。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社保基金新進的行業主要有消費類、有色金屬、化工等傳統產業,而對計算機、通信等新興產業的個股減持較多。

這樣的顯現在機構持倉方面也有一定的體現。據國金證券策略團隊調查發現,8月5日至8月11日期間,主要管理類投資者偏好於焦煤、白酒、建築建材、部分化工、農業等板塊,而大多數品種本期遭遇減倉,減配較多的集中在計算機、半導體、航空、新材料等。

“相對來講,市場配置上處於迷茫的階段,板塊輪動過快,配置主線不明朗,“偏消費類”板塊與“漲價類”板塊仍受機構認可度相對較高,但存在獲利盤的壓力,“煤炭、醫藥生物、白酒、部分化工漲價”偏好相對明顯;主題上對“G20、二胎、深港通、教育、國改”等有所偏好,對高估值PE純主題的子板塊大多選擇回避。”國金策略團隊在報告中如是稱。

市場回暖 反彈or反轉?

近期的A股市場暖意漸起,尤其是上周五深港通“好事將近”的信號釋放,一度催化行情大漲,且資金風格轉換偏向低估值高股息率個股,那麽目前的A股市場是迎來階段性反彈還是反轉行情?

“目前市場確實有回暖的跡象。”資深基金經理馮耀東認為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國際市場大幅回暖;二是經歷了去年到今年的三次股災,市場進入正常市場或者是震蕩市;三是回暖不代表市場會高歌猛進,仍然還在一個大的箱體之內,只是從下軌慢慢回到中樞;四是8到9月份從深港通、養老金、以及G20,市場本身有回暖的要求。

其中,8月12日深港通的好消息可謂是一大催化劑。當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未將深港通寫在戰略規劃進展中並非有意為之,“深港通是肯定要做且不用寫的事情,越來越沒消息表示消息越近。”此外,證監會新聞發布會12日透露,證監會成立了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深港通今年將擇機開通。

事實上,進入8月份以來,市場有關深港通的開通預期逐步升溫。在馮耀東看來,短期價值股占優的主要原因可能跟深港通預期加強有較大的關系。

“6月來,高股息的藍籌價值股及業績穩定的消費價值股表現優異,價值股的上漲有助於市場估值中樞的擡升,市場熱點也在逐漸醞釀中。”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目前市場已經具備投資價值,處於階段性底部,而2014年以來三次階段性底部,都是高股息率股先企穩。

但一上海的資深券商人士認為,目前以反彈為主,三季度的反彈主要是因為二季度跌的太多了,但反彈的高度應該不會太高,“漲的話一個季度足夠了,四季度可能還會跌下去”。

“現有行情能持續一陣,但目前只能看到回到箱體上軌。”馮耀東認為,回暖行情的持續性後續還需要再做觀察。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也在其微博中稱,“翹翹板的市場,存量博弈,不過如想上3500點之上,漲藍籌股才能行。今天動了一下,不知是否能持續,持續就有機會。”

對於當前市場資金的偏好,廣發基金資產配置小組認為,在結構分化的行情下,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投資標的為“資產荒”下追逐的高安全邊際、高分紅、高股息的類債券品種;此外,國企改革仍然具備一定的交易型機會。

不過多位接受本報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市場主要偏向業績為王、低估值高股息類個股,但從中長期角度來看,還是看好成長股的投資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56

昂山素季訪華 中國在緬投資料將回暖

8月17日,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邀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開始為期四天的訪華。這是她履新後的首次訪華,也是她就職以來首次訪問東盟以外的國家。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5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昂山素季國務資政訪華期間,中國領導人將同她舉行會見、會談。雙方將就中緬關系及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

陸慷指出,當前中緬關系發展良好。這是緬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緬甸領導人首次訪華,對推進新時期中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相信此訪將進一步增進兩國戰略溝通,深化務實合作,促進民間友好,推動中緬關系取得新發展。

昂山素季先訪華再訪美

據報道,中國是除東盟國家外昂山素季的首訪國家,而且先於她的美國之行。

去年6月,昂山素季受李克強總理的邀請,以民盟主席的身份首次訪華,這是她被釋放後的首次訪華,也是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次會面。

在去年民盟勝選後,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昂山素季表示,緬甸將繼續執行與所有國家友好相處的外交政策,更加重視與鄰國的關系,繼續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在中緬合作方面,昂山素季對於引進中資持積極的態度,致力於推動緬甸經濟發展。

今年4月緬甸民盟領導的新政府正式執政之後,中緬雙方可謂往來密切。4月5日,外交部長王毅訪問緬甸首都內比都。王毅表示,中國目前是緬甸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占緬對外貿易總額的40%。中國也是緬最大的外資來源國,中國投資占緬吸引外資總額的50%左右。這個大趨勢說明中緬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合作有巨大空間和潛力。

密松水電站項目重啟?

在昂山素季這次訪華中,密松水電項目以及中緬多層次合作都將是雙方討論的重要議題。

總投資80億美元的密松水電站是緬甸伊江梯級電站中最大的一座,2009年12月率先開工建設,原計劃於2017年首臺機組發電,能為緬甸實現2030年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提供能源支撐。截至2011年9月,密松水電站壩區移民全部完成,現場施工全面展開,一些基礎工程初具規模。

但出人意料的是,2011年9月30日,緬甸總統吳登盛突然致信議會,宣布這屆政府任期內擱置密松水電站建設。據新華社報道,項目停滯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緬甸國內被煽動起來的民族情緒,還有域外大國力量的介入,再加上克欽邦紛繁複雜的各派勢力博弈。

在項目擱置五年後,今年的8月12日,在昂山素季即將啟程訪華前,緬甸總統吳廷覺宣布成立一個涉及密松水電站的審核委員會,委員會由20名緬甸政府重要成員組成,旨在有效審核包括密松項目在內的克欽邦水利發電站,審核內容包括項目對當地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經濟發展、國外投資的影響程度。緬甸前國會議員吳耶通認為,成立委員會是對華釋放善意的信號,也是在爭取更多時間。

中資對緬甸依然重要

2011年後,中緬關系進入了一段艱難時期。緬甸一些地方爆發了有組織地針對中國在當地投資的抗議。面對公眾壓力,緬甸政府在2011年11月叫停了密松水電站項目,在2014年6月叫停了價值200億的全國鐵路項目,其他大型項目如萊比塘銅礦也被迫停工。

但總體來說,中緬關系依然緊密,中資對緬甸依然至關重要。2011年5月,中緬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訪緬時簽訂了價值78億美元的交易,涉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等多個領域。2015年初,從若開邦到昆明的油氣管道也開始運行。

新政府上臺後,中國在緬投資似乎又出現了光明前景。其中,萊比塘銅礦在2015年已全面複工,皎漂港經濟特區和土瓦煉油廠這兩個主要項目先後獲批,而且密松水電站項目、撣邦南部的煤礦項目以及其他幾個小型水電站項目也開始重回談判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15

受益地產回暖 廚衛電器零售同比增長12.6%

與彩電、大白電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相比,廚衛電器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業績普遍增長較好,這體現了廚衛電器市場的潛力和高端化的趨勢。

華帝股份(002035.SZ)上半年營業收入20.77億元,同比增長17.65%;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38.91%。新老管理層交替穩定之後,今年上半年,華帝新增標準專賣店255家、鄉鎮網點164家、社區網點103家,而且新門店都啟用了新的終端形象。而且,加大了線上渠道的開拓力度,上半年多個線上平臺整體收入同比增長96.8%;工程渠道的收入也增長了216.2%。加強了高端、智能產品的研發,上半年共上市新品60款,產品結構優化明顯。

九陽股份(002242.SZ)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3.1億元,同比增長4.53%;凈利潤3.64億元,同比增長13.96%。九陽股份持續創新線上互聯網營銷模式、線下終端體驗式營銷模式;由於原材料價格下降,令綜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71個百分點至32.68%。

老板電器(002508.SZ)上半年營業收入25.25億元,同比增長23.68%;凈利潤4.23億元,同比增長37.92%。上半年,老板電器首次將嵌入式微波爐、電烤箱、蒸汽爐等嵌入式廚電產品提升至與抽油煙機、燃氣竈、消毒櫃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並加快渠道下沈(新增專賣店150家)、加強品牌建設、強化高端定位、提升研發實力,繼續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

蘇泊爾(002032.SZ)上半年營業總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6.92%;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19.05%。在內銷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蘇泊爾上半年外銷營業收入受到市場影響而同比有所下降;利潤上升受益於營業收入增長,以及毛利率同比提升1.37個百分點。

萬和電氣(002543.SZ)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12.07%;凈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4.65%。雖然上半年經濟數據有所回暖,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萬和順應線上購物比例增大的趨勢,建設雲營銷、O2O、萬和官方網上商城、萬和全員直銷四大系統,以及雲服務系統,上半年萬和電子商務銷售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24.44%。國際營銷方面,今年5月與博世簽約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動熱水產品在中國及全球市場邁上新臺階。

今年初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回暖,帶動上半年廚電行業增長情況好轉。據中怡康的數據,2016年1-6月,廚衛產品國內零售規模為866億元,同比增長12.6%,呈現傳統廚電穩步增長、新興品類持續放量、趨向高端化的特點;其中,2016年上半年,吸油煙機、燃氣竈、消毒櫃的零售監測的銷售金額的增長分別為9.84%、4.31%和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76

PMI回暖難改股指頹勢 A股短期調整態勢確立

盡管有8月官方PMI重回50以上的利好消息,但9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還是未能實現“開門紅”,反而出現了破位下跌的征兆,這也再度印證了市場大趨勢不會被政策面所影響的規律,而投資者則應該放棄幻想,做好股指短期可能下行的準備。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尚能維持周三收盤點位震蕩,但市場熱點不足未能調動人氣回升,使得尾盤時股指開始加速下行,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63.31點,下跌22.18點,跌幅0.72%,成交1771億元;深成指報收10669.51點,下跌88.37點,跌幅0.82%,成交277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1.33點,下跌10.43點,跌幅0.48%,成交803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4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市場成交量的不斷萎縮,指數震幅的日益收窄,預示著股指變盤的時點將至,而9月1日的股指走勢則進一步指明了股指後市的方向大概率是下行。

其實,早在8月時股指走勢就已經出現了頹勢,只是當時監管層推出了“深港通”的利好消息,使得股指出現短期沖高走勢,但由於量能未能持續放大,這一政策利好最後演變成了股指的脈沖走勢,持續了兩周多的回調整理在最後仍將按股指原有的既定軌道運行。

與此同時,中報披露的結束,也使得市場人士對於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前景開始擔心起來。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通過研究發現,整體來看,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長繼續下滑,增速為-3.59%;環比方面,二季度單季整體業績相對於一季度已經回暖,環比上升15.8%。其中主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繼續為負,降幅擴大至-5.88%,而創業板、中小板繼續保持相對高增長。其中創業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為48.85%,如果剔除溫氏股份等市值較大的三家上市公司,則創業板同比增速為34.03%,中小板同比增速為17.3%。

中小創中報業績增速基本符合預期,整體上延續了業績增長的好勢頭。以業績漲幅在90%的創業板通信行業為例,在業績增長為正的上市公司中,內生性業務增長驅動與外延並購式收入增長的上市公司比例大概為1:1,也就是說,創業板的通信板塊業績大約有一半是由並購式擴張驅動的。

東方證券認為,隨著監管層對於並購重組政策的縮緊,未來的好消息是更多的企業將走內生性增長的道路,但壞消息是可能之後創業板一些新興行業的業績增速會隨著外延式並購熱潮的褪去而出現明顯下降。隨著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增加,傳統產業的經營壓力會進一步加大,依舊處於去產能以及結構調整的周期之中。從業績上來看,這些行業在三、四季度仍會承壓。

不過,東海證券分析師應曉明認為,從A股來看,基金發行、融資凈買入以及滬港通累計額度均大幅增加,定向增發、IPO融資以及減持金額顯著下降,資金供需指標進一步轉好。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充分,目前位置市場下跌空間不大,如果市場持續向上,形成賺錢效應,將會吸引增量資金進場,維持之前中長期溫和看多觀點。但在目前增量資金前景不明的情況,市場繼續以存量博弈和結構化行情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11

中秋節後開門紅:國內數據回暖海外關註上升

在中秋小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出現縮量上漲走勢,一方面是受國內8月經濟數據回暖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境外對A股市場關註度上升所致。不過市場成交量的持續減少,則從資金面說明目前A股市場大幅反彈的條件仍不具備,震蕩盤整或許仍是近期A股的主要走勢。

9月19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上述消息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在小幅高開後即展開上攻,不過攻勢持續不足45分鐘就停止了,市場成交不足成為制約股指漲幅的最大原因。不過市場熱點倒是較為活躍,使得股指此後維持了高位盤整的走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26.05點,上漲23.20點,漲幅0.77%,成交1332億元;深成指報收10557.25點,上漲103.01點,漲幅0.99%,成交212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65.21點,上漲20.65點,漲幅0.96%,成交57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僅3456億元,再創近期地量。

長江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從當前來看,主要經濟體央行的政策方向並沒有發生變化。短期來看,伴隨著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靴子落地,市場對於對全球貨幣政策的擔憂將階段性舒緩。中期來看,目前還看不到市場系統性下行的條件(盈利增速大幅惡化或者利率顯著上升),維持市場震蕩格局的判斷。從資金面角度,值得註意的是外資對於A股的關註度在不斷上升,未來A股納入MSCI的時間可能早於市場一致預期。

從結構上來看,伴隨著長端利率的企穩,長江證券認為以汽車為代表的高股息板塊值得增配。中期來看,穩增長依然是未來持續的政策主線,PPP板塊在短期休整之後依然是中期主題,PPP主題的可擴散性仍然是值得關註的熱點。而在鐵路和公路投資相對飽和的背景下,電力行業仍然具有一定增長空間,或將成為基建投資新的發力點,疊加電改催化劑,可關註電力設備行業的相關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等認為,海外市場難平靜,國內關註幾個邊際拐點,A股仍是螺螄殼里做道場。海外風險主要是貨幣政策反複、美聯儲加息預期波動風險,上周A股受此影響而回調。後續海外可能仍不平靜:9月~12月美聯儲三次議息會議,10月意大利憲政改革公投可能成為繼脫歐後的下一個“黑天鵝”,11月美國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

而從國內來看,穩增長如期發力,短期內經濟無需過度擔憂。8月經濟數據全面改善,其中基建投資受益於中央項目投資而明顯反彈。短期內,穩增長+房地產銷售拉動下,經濟基本面無需過度擔憂。但是仍要關註幾個可能觸發行情向下的邊際拐點:監管層面的拐點:金融去杠桿、釋放信用風險的拐點,貨幣政策的拐點,地產調控的邊際拐點。

前述風險點的證實或證偽可能導致行情階段性波動,但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創新低的概率不大,仍是螺螄殼里做道場。當前時點,風險尚未充分暴露,仍待“排雷”;存量倉位偏高,增量資金受監管制約入場乏力;且“吃飯”行情後已較難找到仍處左側、尚在底部的板塊,風險收益比下降。對絕對收益投資者,建議耐心等待,到風險釋放較為充分、倉位結構改善、性價比較高時再入場或加倉;對相對收益投資者,基於相對排名的遊戲規則及今年收益率水平較為集中的現實,結構的意義大於倉位,建議往人少且有短期催化劑或預期差的地方去,精選細分板塊或個股性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86

經濟學家調查:三季度經濟回暖信心提升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日前指出,預計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保持穩定增長,工業利潤有望轉好。但他也同時表示,目前“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註意目標協調,不能考慮一個目標完成得好,其他的目標完成得不行。

黃群慧在2016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表以上觀點。

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對經濟總體運行情況開始顯現出樂觀的態度,對經濟增長的信心較上一季度有較為明顯的回升,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有所改善,並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中長期存在向好預期。

對三季度和全年經濟增速態度樂觀

國家統計局有望在本月中旬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本次調研顯示,有16.09%的經濟學家認為2016年三季度經濟增速與2015年同期相比將上升,比上一次調查高出3.4個百分點;而持下降觀點的經濟學家占比較上一次調查下降14.93個百分點。

目前統計局已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環比增長0.52%,比上月加快0.02個百分點。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7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53%,比7月加快0.01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1.8%。與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相比,25.65%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會環比上升,這較上次調查增長6.05個百分點;而有23.04%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會下降——持這一觀點的經濟學家比上次調查減少了33.68個百分點,表明短期經濟增速有加快的趨勢。

此外,判斷全年經濟增速能夠超過6.5%的經濟學家累計占比為34.78%。在從6.5%到6.9%的各增速點上,預測人數比重均高於上次調查。其中,判斷經濟增速為6.5%的經濟學家比重為25.22%,在單一選擇中占比最大。認為全年經濟增速在6%及以下的經濟學家比重比上次調查下降19.76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學家們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有所改善。

預期“十三五京津冀經濟發展向好

在對於“十三五”京津冀經濟發展走向的調查中,25%的學者認為會基本持平,認為會下降的占14%,還有11%的學者表示不能判斷。這說明經濟學家對未來京津冀發展態勢持樂觀態度,存在看好預期。

67%的經濟學家認為2015年以來京津冀協調機制運行不順暢,而看好京津冀協調運行機制的經濟學家僅占34%。

在北京和天津的輻射功能方面,有53%的經濟學家認為北京在京津冀區域輻射功能存在加強趨勢,33%的人認為沒有變化;有53%的經濟學家認為天津的輻射功能沒有變化,而認為存在加強趨勢的占31%。

47%的經濟學家判斷北京產業將向津冀地區持續緩慢轉移,有23%的人認為會持續加速轉移,有21%的人認為會緩慢轉移,也有5%的學者判斷將來會轉移停滯,還有4%的人認為北京向周邊地區的產業轉移會出現逆轉移趨勢,即周邊地區產業向北京轉移。

67%的學者認為未來幾年應加大生態補償均等化力度,也有20%的人認為維持當前力度即可,還有5%的人認為力度應當減弱,8%的學者主張這項政策應該取消。

教育服務是京津冀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中最為急迫的,在五項公共服務中占比47%,而認為生態環境服務、就業服務、醫療服務、文化服務最為迫切的分別占比18%、17%、17%和0。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此前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力有序推進,北京市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為重點,上半年經濟增速6.7%;天津市不斷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上半年經濟增速9.2%;河北省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上半年經濟增速6.6%。三省市發展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

上述調查由英文版《中國經濟學人》調查進行,調查對象為高校、社科院以及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用於反映經濟學家對於經濟走勢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34

俄土關系回暖,普京又多個天然氣出口

俄羅斯和土耳其將敘利亞緊張局勢擱置一旁,於周一簽署了一項重要的海底天然氣管道協議,並承諾雙方會在敘利亞戰爭中尋求協商的余地。

在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一年後,這份協議有助於加速雙方關系的正常化,也將開辟俄羅斯能源通往西歐的新路線。

上述協議是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於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期間簽署的。兩人的會談內容涉及能源交易、貿易問題、旅遊往來、防務問題和敘利亞沖突。普京和埃爾多安忽略雙方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分歧,同意在軍事和情報工作上緊密合作。

普京稱,莫斯科已決定取消對土耳其一些食品的禁令,該禁令是去年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後實行的。這表明,土俄兩國領導人正努力實現兩國關系的全面正常化。

分析人士稱,俄土關系回暖源於兩國都陷入了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同時都與西方保持緊張的關系。3個月前,一場使土耳其陷入動蕩的未遂政變加劇了土耳其對西方的不信任感。

開辟歐洲能源新路線

這項名為“土耳其流”(TurkStream)的天然氣協議將削減通過烏克蘭進入歐洲的能源供應,成為俄能源進入歐洲的主要線路,加強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中的地位,重繪歐洲能源版圖。此外,“土耳其流”還將加強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雙邊關系。

協議承諾,在黑海海底建設兩條天然氣管道,天然氣運輸總容量為300億立方米,一條管道服務於土耳其市場,另一條服務於歐洲其他地區。

此項協議是由普京在兩年前提出的,俄羅斯因歐盟反對,取消了建造通往保加利亞的南流管道,“土耳其流”是其替代項目。

2015年11月,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邊境地區擊落一架俄羅斯戰機引發危機後,“土耳其流”談判停滯不前。自今年6月,埃爾多安對俄羅斯戰機墜毀表示遺憾後,雙方關系迅速解凍。

埃爾多安還表示,將加快在土耳其建造俄羅斯核電廠Akkuyu的計劃,因雙方緊張關系導致的時間損失將被彌補。2013年,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贏得了一份價值200億美元的合同,為土耳其的第一座核電站建造四座反應堆,但也在俄羅斯戰機墜毀之後停工。

敘利亞問題存重大分歧

盡管俄土雙方宣布加速在貿易和能源領域的合作,但雙方在敘利亞問題上仍然存在重大分歧。雖然土耳其已經軟化了此前對巴沙爾·阿薩德總統立即下臺的要求,但它仍然是與敘利亞武裝部隊及其盟國作戰的反叛部隊的主要支持者,而俄羅斯是敘利亞總統的堅定盟友之一。

埃爾多安稱此話題“非常敏感”,但也表示雙方在周一已經就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進行了討論。雙方同意向阿勒頗市提供援助至關重要,除7月以外,阿勒頗市被反對派占領的東部地區一直被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部隊包圍。

普京稱,“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立場,即必須盡一切可能向阿勒頗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唯一的問題是確保援助交付時的安全”,他還補充道,同意同埃爾多安加強軍事接觸。

“我們討論了我們如何能夠就這個問題進行合作,特別是在向阿勒頗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方面,我們能夠實施什麽戰略,使阿勒頗人民能夠尋求和平。”埃爾多安稱。

上周,俄羅斯否決了法國起草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該決議要求結束對阿勒頗的空中打擊和軍事飛行。而由俄羅斯起草的一個對立的草案文本未能獲得至少9票贊成。

埃爾多安說,將與俄羅斯進一步就敘利亞沖突進行談判。但是目前,在調和分歧方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具體進展。

土耳其與西方關系仍然緊繃

與俄土關系回暖相反,土耳其與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關系仍然緊張。在7月,土耳其爆發試圖推翻埃爾多安政權的暴亂之後,埃爾多安認為西方國家對其的支持過於緩慢,也並不全心全意。從那時起,土耳其對美國拒絕立即引渡法士拉·葛蘭(Fethullah Gulen)進行抨擊,葛蘭被埃爾多安認為是控制及策劃政變的主謀,盡管葛蘭對此強烈否認。土耳其也因政變後的大規模鎮壓事件而受到西方警告,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人被解雇。

在伊斯坦布爾的會晤是埃爾多安和普京在三個月內第三次會面,這在西方引起了恐慌情緒,認為莫斯科正在利用西方與土耳其之前的緊張關系。西方視土耳其為一個傳統盟友,土耳其是北約成員之一,此前也有希望加入歐盟。

土耳其總統外交關系負責人駁斥了這種說法:“土耳其與西方的聯盟以及與北約的關系都無可爭議。”她補充道:“我沒有看到任何可能的新的聯盟軸線。”但是,她還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土耳其不會促進外交政策多元化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48

中國10月制造業PMI大幅回升,統計局:市場需求回暖

據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在臨界點之上明顯回升;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高點。

對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進行了解讀。

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明顯上升

10月份,制造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上升幅度較大。

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回暖,擴張有所加快。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3%和52.8%,比上月上升0.5和1.9個百分點,均為今年以來的高點。

二是新動能加速聚集,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7%和52.3%,比上月提高1.3和0.4個百分點,均為一年以來的新高。其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PMI均在52.0%以上。

三是供給側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部分傳統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近期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傳統行業的生產指數均高於上月,且處於擴張區間。

四是價格持續回升,進一步刺激生產。受去產能去庫存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的影響,近期原材料價格持續回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2.6%,比上月大幅上升5.1個百分點,相關企業效益有所好轉。

五是企業預期繼續向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5%,高於上月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上升,市場信心有所增強。

但也要看到,企業生產經營中仍面臨一定困難。一是由於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9.2%和49.9%,均在臨界點之下。二是反映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例仍超過四成,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的狀況還有所加劇。三是盡管中、小型企業PMI明顯回升,但仍在臨界點之下。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5%,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仍為今年第二高點,走勢平穩;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8.3%,高於上月1.7和2.2個百分點,收縮幅度明顯收窄。

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上升

10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的高點,延續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服務業穩中有進,商務活動指數小幅上升。商務活動指數為52.6%,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與三季度均值基本持平,走勢總體平穩。隨著制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的回升,生產性服務業經營活動較為活躍,商務活動指數為55.5%,高於上月3.4個百分點。在“十一黃金周”的帶動下,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旅遊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處於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增長較快。同時,水上運輸、證券、房地產、居民服務及修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臨界點以下,業務總量有所回落。

建築業景氣度持續處於高位。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和新開工項目的較快增長,建築業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生產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商務活動指數為61.8%,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繼續處於高位景氣區間。其中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4.1%,高於上月2.3個百分點。建築業從業人員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30

PPI同比連增10月 5大行業回暖帶動

國家統計局11月9日發布的2016年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 10月份P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稱,5大行業價格的上漲是帶動此次PPI上漲的主要因素。不過,此次上漲擾動性因素居多,未來PPI是否繼續上漲,主要取決於複雜的經濟走勢。

經濟回暖促進行業價格上升

這是PPI連續第10個月同比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 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1%,同比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結束了54個月連續下降態勢。除了持續的去庫存、去產能因素外,這一次的增長也歸因於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和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的上漲。

上述幾大行業也是此次PPI上漲的主要推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分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1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3.1%、3.7%和3.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3.0、2.5和3.6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由降轉升,上漲2.0%。

余秋梅說,據測算,上述五大主要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1.4個百分點,是帶動PPI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經濟回暖的影響,今年前幾個月,去產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大項目的實施也拉升了生產資料的需求,煤炭和有色金屬的價格因此上漲。

今年2月5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也發布《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強調加快退出過剩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和處置過剩產能,引導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轉移退出。

在11月數據發布之前,中央督查組也相繼赴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督查當地去產能各項目標任務,提出確保11月底前完成今年任務,並爭取早壓、多壓一部分產能。中國鋼鐵等行業協會和各地方政府紛紛表態,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並有望超額完成。

國際價格上漲帶動了國內價格

國際價格上漲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胡遲說:“就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來說,此前國際市場的價格下調幅度過大,國外減少了煤炭供應,而供需減少之後價格自然就漲上來了。黑色金屬行業也是因為前期價格下跌得太厲害,現在補漲。另外,出於環保的要求,冶煉需要高品質的鐵礦石,而該領域的供給相對稀缺鐵。礦石價格上來之後,鋼的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他補充道:“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都在不同程度的上漲。而我國原油一半依靠進口,石油價格自然也隨之上漲。”

胡遲分析,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由降轉升,可能是因為冬季是天然氣用氣的高峰時間段。 此外,中石油擬上調工業和商業用氣的價格,也會導致天然氣價格上升。

PPI未來走勢如何?胡遲預估,上述屬於擾動性的因素,不會長期持續。“基本需求面在這,經濟增速比較低,幾大行業的整體價格不會像前幾年那麽大幅度上漲,但是中間不能排除投機性因素的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