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出事中銀閂水喉民企撲水忙
1 :
GS(14)@2011-02-06 18:55:182004-8-11 EW
中銀香港短短兩年間,負責搞上市的五名主將分別遭扣查或撤職事件震撼金融圈。
繼前總裁劉金寶和副總裁柯文雅一年前出事後,上周兩名副總裁朱赤和丁燕生,以及前總裁辦公室總經理張德寶,被揭發涉嫌挪用中銀香港上市前各分行支付員工福利的「小金庫」達數千萬在國內被捕,現正接受司法機構調查。
專責企業貸款和財務的朱赤出事,意味?騧B金寶系人馬已遭連根拔起,一向是靠中銀這條「大水喉」放水的民企,尤其是那些與相關人士過從甚密的公司頓失大靠山。
與此同時,內地宏觀調控未完,銀行繼續收緊銀根,加上加息在即,令部分「水份」多兼債務沉重的民企財政告急,日後撲水勢必加倍困難。
上
周一下午,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由母公司中國銀行北京總行返港,隨即風塵僕僕地召開董事會,向各董事透露朱赤和丁燕生涉嫌「穿櫃桶底」在內地受查,會上決定免除兩人的副總裁職務。周二凌晨,中銀香港匆匆公布該最新決定。
由於兩人挪用資金並非上市公司資產,市場人士周二早上看到中銀香港通告後,不以為意,因為對中銀香港的醜聞已見怪不怪。
消息人士指出,朱赤等三人出事,是劉金寶招供指證。劉金寶是中銀香港兩年前上市的總指揮,當年各姊妹行內積存予員工的福利金約一億元,往常在過時過節派給員工的福利金,但劉金寶藉合併重組機會不上繳總行,反而與朱赤、丁燕生和張德寶等人私下瓜分數千萬元,其中劉金寶一人便私吞三千萬,朱赤和丁燕生則分別獲得數百萬元。
姊妹行北上告狀
劉金寶在中銀香港隻手遮天,母公司對他串同朱赤「穿櫃桶底」一直懵然不知,直至有一名前姊妹行總經理在中銀合併後調回內地,才向當時的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告御狀。劉知道事態嚴重,立即秘密派員搜集證據,之後發生周正毅貸款案,便拘捕劉金寶。劉金寶在被扣查期間,和盤托出私下分錢的經過,既然牽頭人認罪,做「 」的朱赤等三人自然劫數難逃。
劉金寶執掌中銀香港期間,貸款兒戲,其中貸款給周正毅近二十億元,只收取上海地產股票做抵押,漠視風險,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由於不少中銀高層均由內地派駐本港,他們在內地任職時與不少民企老闆建立起人脈關係,其中劉金寶任職上海中銀時認識周正毅,借貸自然可用人情搭夠。
「刋民企明知自己公司資產質素,難作為大筆借貸的抵押品,故此,佢㳜惟有將刋貸款斬件,譬如佢㳜要借一億元,可能分為兩個五千萬,或者三個三千多萬元,由於不同簕貸款額由不同級別的高層審批,細數目通常很容易批核。」一名華資銀行家說。
中銀香港再有高層出事,公司勢必加強監管,尤其是對企業貸款更加金睛火眼「 實」,對一向有中銀「關照」的財困和造假民企已敲響了警鐘。
民企走樣銀行怕怕
民企缺水,自然對公司業務發展有影響,皆因這些民企在上市抽水之後,表現大都不爭氣,業績大走樣,股價大跌,市場成交疏落,再在市場上集資十分困難。
近年民企頻爆煲,已令市場信心盡失,銀行對這些找上門的公司敬而遠之,寧願做少些生意都不願冒大風險,令民企撲水加倍困難。
上月,靠賣家電發的國美電器老闆黃光裕,注入私人業務後企圖批股套現近四十億大計,由於未獲投資者接納,被迫取消配股,骨水大計落空。
國美超大撲水不果
另一間曾被指有誇大生產基地之嫌的民企超大農業,上月亦曾部署發債十五億元,奈何市場反應欠佳,惟有取消有關計劃。
本刊統計○一及○二年上市的民企一共四十八家,發現上市頭一年業績多沒有問題,但其後盈利大倒退,甚至虧損的公司佔總數一半,尤其是○一年上市的,業績走樣的比例更佔六成六。
至於股價表現,股價大幅潛水的佔大多數,不少更淪為仙股,如較早前因斬倉而被拋售的新醫藥,現價只是三仙,比招股價大跌九成半,跌幅最為巨大。個別公司如歐亞農業及廣平納米等更長期停牌,股民投資差不多見財化水。至於股價現時仍處招股價上的民企只佔三分之一。
民企經常貨不對辦,可能是公司上市時盡量「隱惡揚善」,隱藏公司的負面因素,到成功抽水後,管理層往往只顧財技,不務正業,或負面因素終於浮現,才令業績走樣。
集富亞洲投資常務董事陳鎮洪表示,那些民企家無疑做生意很精明,但有些人仍未有心理準備,將自己公司視為公眾公司,將股東的利益視作自己利益。
另一投資銀行家稱:「由於這些民企老闆多數沒有海外上市的經驗,所以他們的期望多不切實際,甚至有誇大盈利的情況,希望上市後能夠籌集到更多資金。」
較廣為人知的例子就如○一年初上市的歐亞農業,公司從事蘭花種植,毛利極高,一度受到基金追捧,但後來主席楊斌被國家扣查,公司已被除牌,股票淪為牆紙。但很多知名度不高的民企,上市抽水後差不多隱形,到交出業績時卻是見紅。
例如○二年底的國聯通訊,亦是一隻上市後完全不見蹤影的上市公司,上市次年業績即見紅,虧損二千三百萬元。公司從事流動電話的增值服務,虧損原因是客戶質素不佳,令呆壞帳大幅增加。
公司上月底開股東會,主席馬遠光被問及為何上市次年業績即走樣時表示:「這些東西很難講,我只能夠盡量做好間公司。」
國聯通訊公司秘書勞錦漢說:「做軟件的公司盈利總有周期,長遠來說我們的主業都沒有變過。」不過,為何公司之前三年都有錢賺,但卻恰好上市第二年就有大虧損,他只說:「營商環境成日變,當○二年籌備上市時,這些不利環境未出現。」
東大爆煲無徵兆
很多時民企的爆煲,甚至之前沒有先兆,未能在業績報告上反映。例如最近爆煲的福建民企東大照明,主要從事燈泡製造,上市兩年盈利持續增長,甚至○四年度(三月年結)的盈利也有一成八增長。公司今年初還不斷約見傳媒及股評家,而報章中股評亦時有推介,使股價反覆上升,股價由去年底約三角升上今年初約八角,管理層雄心萬丈,甚至想轉主板上市。
但在今年四月以後,股價卻在低成交下無聲無息地下跌,市場亦一直無不利的消息。到今年六月底,公司公布因與核數師未能就帳目問題達成共識,包括集團約二億八千多萬的銷售額,及三項總值六千七百萬元的機器與設備採購合約,所以需要延遲公布業績,才令公司前景敲起警鐘,但這時東大照明的股價已比高位下跌了一半。
東大原定上月底公布業績,但業績進一步延遲公布,股份又再無限期停牌,現時股價已跌至一角八仙,只是高位五分之一。
可見投資者對民企信心盡失,其中福建民企經遠東生物製藥及東大照明事件,有投資銀行甚至建議總部在福建的公司搬遷到其他地方。
黃偉康: 新股又出事!
1 :
GS(14)@2012-01-11 22:42:14
2 :
游浪潮(3792)@2012-01-11 23:17:36要做集資王還是確保上市公司質量,這令小弟想起 AIM
但其實兩者有矛盾嗎?差的公司他日有機會易手,跟了好人家也有翻生機會
佢講不多,不如跟湯兄的華匯指數黎講,然後叫港交所同證監做野啦
靈獅?紙獅﹗
3 :
GS(14)@2012-01-11 23:33:49他都是一個財演
家中賀年 食煎堆冬菇出事
1 :
GS(14)@2012-01-26 23:11: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15811
【本報訊】兩名男子昨晨在家中食賀年食品時分別鯁喉昏迷,須送院搶救,其中一名 38歲男子在紅磡住所遭煎堆鯁死。有急症室醫生提醒巿民,如遇鯁喉導致呼吸困難者,應在腦細胞缺氧致永久死亡之前,把握「黃金三分鐘」進行急救,從後抱住事主、十指緊扣重複向上按壓其胃部,令他將食物吐出。
遭煎堆鯁死男子姓鄭( 38歲),患精神病,與家人住紅磡家維邨家榮樓,昨晨 8時許,他在住所吃早餐,其間被口中的煎堆鯁喉窒息昏迷, 64歲姓程母親發現立即報警。救護員將事主送院搶救,可惜最終證實不治,家人事後傷心不已。有醫生指出,精神病患者有時不注意控制進食速度,有機會引致鯁喉。
醫生籲應慢慢咀嚼吞食
另外,年約 80歲老翁昨晨 11時許在元朗崇正新村住所與家人午膳,他食冬菇時鯁喉昏迷,家人見狀急召救護車將他送院,沿途救護員替他施心外壓急救。屯門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馮顯達特別提醒吞嚥困難人士,進食帶黏性如糕點及湯圓等賀年食品時,可先飲水及剪開食品,然後慢慢咀嚼吞食。
民企再颳風暴 一日4企出事
1 :
GS(14)@2012-03-24 15:29: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3/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踏入業績期,頻頻出現核數師辭任、保留意見等,直接引爆近年上市的多隻民企爆煲潮,德勤繼因「未能審核」巨額預付款辭任博士蛙(1698)核數師後,昨日再辭任大慶乳業(1007),令該股開市前即停牌。至於上市僅一年多的歲寶(0312)亦宣告延遲公布業績,因須向核數師「提供部分其他資料」,拖累股價急瀉接近兩成,單日蒸發市值5億元。
除此之外,民企股大成生化(0809)及大成糖業(3889),因大成糖業的短期貸款突然茘升兩倍,齊齊大跌逾14%,一日之內,4隻民企接連出事。
核數師無法核實歲寶收購按金
歲寶於昨早公布,由於集團核數師畢馬威「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審核」及「需提供部分其他資料」,將延遲公布全年業績。市傳歲寶「爆煲」消息昨日開市前已傳出,該股股價低開近兩成,其後一直低位徘徊,收市報0.8元,全日跌18.4%。歲寶稱業績不會遲於本月30日公布。
根據歲寶公布,
「需提供部分其他資料」中包括兩項內地收購的按金相關資料,該筆按金相當於集團截至去年底止資產總值約6%,有專業會計師表示,以行內人的認知理解,有關字句意味「核數師根本無法核實歲寶為該兩項收購支出的按金」。
翻查資料,歲寶自2010年11月掛牌後只曾公布兩項收購,包括去年12月以1.68億元人民幣收購汕尾地塊,以及去年5月公布,以2.625億元收購深圳地塊,兩幅地塊均作為興建商場用途。其中深圳地塊按金金額為1.31億元人民幣,汕尾地塊則未有使用「按金」字眼,但首期支付款項為8900萬元人民幣。歲寶仍未公布全年業績,而截至去年6月底止,集團資產總值約24.4億元人民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090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28495_C.pdf
該不具名專業會計師表示,
根據歲寶公告,相信核數師可能是未能獲得相關按金支出的確認文件,或是質疑有關收購的完成進度。
核數師辭職原因大慶乳業待解釋
大慶乳業昨日開市前停牌,理由是「待發表一則有關核數師辭職的股價敏感消息」。
翻查資料,大慶於2010年10月上市,原名環球乳業,但在上市後不足一年即告改名,而德勤由大慶上市初期,一直擔任其核數師。大慶昨日停牌前股價報1.68元,較一年半前上市招股價4.39元已下跌約61.7%。
近日民企爆煲潮愈燒愈旺,連日前公布業績、短期貸款金額在一年內急升近兩倍的大成糖業,市場憂慮其財務狀及可能作大規模集資下,昨日即急挫14.1%至0.79元,其母公司大成生化亦受拖累,昨日跌幅達17.2%,收市報1.49元,兩間公司單日合共蒸發逾15億元市值。
大成糖業昨晚發出澄清
,指去年收購的長春金城有短期貸款約7.49億元,是因為中央支持農業政策,銀行願意貸款,大成又指5月公司會出售手上的玉米存貨,到時便可以償還貸款,公司又指無意進行融資。
明報記者 鄧偉忠
2 :
GS(14)@2012-03-24 15:30: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3/News/eb_eba2_er.htm
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副管理合伙人盧華基表示,根據過往民企「爆煲」經驗,上市公司的董事動態及業績公告,往往可以觀察到公司不少實際狀。以過去的海域系、佑威(0627)為例,不少董事均會在事前「跳船」,雖然公告中一般會註明「無特別需要注意事項」,但如果短期內有多名董事離任,本身就非常值得注意了。
留意增長泡沫 核數師意見
而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公告中,投資者除了特別需要留意核數師是否有保留意見外,財務報表中的個別項目亦有玄機。
盧華基表示,以近期非常受市場注目的運動用品股為例,存貨、應收款及營業額三者就非常關鍵,因為個別零售企業的增長或是來自「過度發展(over-development)」,在市場承受不了的情下催谷銷售,使存貨及應收款大幅增加,一旦經銷商大規模退貨便會戳破這個增長泡沫。
盧華基表示,
不少上市公司都會舉債發展業務,但一旦公司期內並無大型發展項目或特別資金需求下,債務金額卻大幅急升,將反映公司內部資金管理出現問題,投資者宜多加留意管理層的財務管理手法。
3 :
GS(14)@2012-03-24 15:31:05再提醒下,盧華基是盧華威的親生兄弟
4 :
GS(14)@2012-03-24 15:31: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3/News/eb_eba3.htm

停牌凍結資產 回水遙遙無期
由楊斌創立的歐亞農業,02年有被指涉嫌造假帳上市被勒令停牌,楊斌其後更被內地拘留 ,該股最終在05年除牌,股民可說血本無歸。
較近期出事的民企則要數瑞金礦業(0246),該公司去年被指有兩套帳目,公司其後雖然澄清,但之後又爆出大股東私自將瑞金子公司的股份抵押予銀行,該公司去年5月起停牌至今仍無法復牌。
事實上,本港監管機構雖然聲稱與內地監管機構緊密合作,但民企的業務和資金主要在內地,香港監管機構在偵查以至執法上往往存在困難,資金一旦運回來地,民企相對更容易「出蠱惑」。
在民企爆煲事件中,以洪良的投資者相對「幸運」,該股前年底上市,不久後即因帳目問題證監會勒令停牌,其招股集資所得資金亦被凍結,證監擬將有關款項退還投資者,但目前事件仍在審訊中,即使最終能成功「回水」,相信仍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法律程序。
5 :
GS(14)@2012-03-24 15:32: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3/News/eb_eba4.htm
【明報專訊】投資者憂慮民企爆煲,一眾散戶擔心「落錯注」,但原來連專業投行的分析員同樣「睇漏眼」,近期因負面消息纏繞而成為市場焦點的歲寶(0312)、博士蛙(1698)及霸王(1338)等,近期均曾獲瑞銀建議買入。當中,歲寶及霸王兩股曾獲有瑞銀金手指之稱的梁裕昌唱好。
梁裕昌去年下半年不斷唱淡利豐(0494),指利豐只值9元,並跟利豐管理層筆戰,因而聲名大噪。但最近民企風暴一役,可謂「老貓燒鬚」。
他在1月及3月初發報告指出,歲寶近月成功羅致數名曾任職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並預期2012年度收入可升12%,將目標價由0.8元提高至1.2元。結果歲寶昨延發業績,股價「南柯一夢」,昨天瀉兩成跌回0.8元。
梁在本月初亦出報告唱好霸王,令該股股價一日茘兩成,但隨覑上周末公布去年全年多蝕4億元,霸王股價愈跌愈有,較梁唱好當天還要低兩三成。
瑞銀於本月初亦出報告,唱好博士蛙,雖然調低了目標價,但仍維持買入評級。怎料博士蛙上周宣布核數師德勤辭職,並被質疑一筆3.92億元人民幣的預付款是否存在,至今仍然停牌。
疑注射透明質酸出事 DR醫學美容拒賠
1 :
GS(14)@2012-03-24 16:10:5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79063
她表示,職員指注射一次可維持隆鼻效果六至九個月,「一個自稱醫生嘅男人幫我打針,先麻醉個鼻,然後用針筒打啲透明質酸,由鼻樑一直打到去鼻尖,打咗好多針」。最初她對療程感滿意,鼻樑明顯「高咗靚咗」,惟本月初突出現異樣,「啱啱打完個鼻好痛瞓唔到覺,痛咗半個月,後嚟好啲,掂到佢都痛,又痕,到近日又陰陰痛,有日起身照鏡個鼻又紅又腫」。
張女士質疑注射出問題,即向 DR醫學美容集團反映,「佢搵醫生同我檢查,竟然話我冇紅冇腫又唔痛,但係痛喺我身上自己知,佢咁講我好激氣」。她要求退款和賠償被拒,惟有自行求診,醫生處方抗生素給她消炎,一星期後不再疼痛,但左邊鼻樑突起,一直沒平復。她坦言不知甚麼是透明質酸,更是借錢隆鼻,對得到如此結果感到無奈。
DR醫學美容集團回應指,事前已向張女士解釋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她注射後六個月才指鼻樑出現問題,安排醫生為她檢查沒發現異常,故不會賠償。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前會長龐愛蘭表示,透明質酸屬一種雙糖高分子聚合物,無毒,能被人體吸收,注射後身體不會有很大免疫反應,近年被廣泛用作隆鼻及整容,惟約六至九個月後物料會被身體吸收,須重新注射維持效果。
點解美國呢D會出事,香港唔會呢?
1 :
GS(14)@2012-04-26 22:29:01用技術分析做偽裝,實際同D老細...,唉
http://sec.gov/litigation/complaints/2012/comp-pr2012-72.pdf
2.
The defendants' story was persuasive. Approximately 75,000 investors, the vast majority ofwhom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paid at least $1,200,000 for annual subscriptions to the Doubling StockS newsletter and copies ofthe robot software.
3.
In reality, the "stock picking robot" was a work of fiction. The stock r~commendations the defendants sent to their subscribers were not generated by any technical analysis. The stocks were instead those that the defendants had been paid by other promoters to tout. Unknown to their subscriber victims, the defendants maintained a separate web-based business under the name equitypromoter.com in which they offered their services as stock touters. On the equitypromoter.com website, the defendants claimed that their investor newsletters could cause a stock's price and volume to "rocket." The defendants received at least $1,865,000 in fees from stock promoters for their stock touting services. The defendants never disclosed to their investor victi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two lines ofbusiness.
2 :
GS(14)@2012-04-26 22:30:0919.
On doublingstocks.com, the defendants claimed that Cohen "developed the famous 'Global Alpha' computer stock trading model" as a contractor for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oldman Sachs"). The Global Alpha program, the defendants claimed, in "most years is responsible for $4,000,000,000+ Annual Trading Profit."
20.
The defendants' representations about "Michael Cohen" were false. No such employee or contractor worked in that capacity at Goldman Sachs.
21.
On doublingstocks.com, the defendants described how Marl arrived at its stock picks. Defendants made the following claims:
•
Marl works by analyzing each stock using "technical analysis;"
•
Marl analyzes each OTCBB and Pink Sheet stock, predicting future price direction based on past performance;
•
Marl looks for companies that are fOI111ing bullish trading patterns;
•
Marl identifies "in split second timing" distinct trading patterns "from a vast range of6578, held in Marl's internal database";
•
Marl can process 1,986,832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per second;
•
When Marl identifies a "clean, uncongested chart pattern that is proven to yield a good risk/reward," Marl adds the stock to its "watch list";
•
Marl is programmed on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meaning that as Marl is watching hundreds ofstock patterns it actually learns the most likely direction ofstock prices under thousands ofsituations -"The longer Marl is allowed to run on a computer ... The More Advanced He Becomes!"; and
•
"While monitoring hundreds ofstocks in the watch list ... Marl may notice that a stock has been hitting resistance [at a particular price] .... Ifthe stock breaks that level (meaning there is a good chance it will 'breakout' and run much higher) the bot will start analyzing the stock in more detail ... looking at its longer term weekly trading pattern and applying its vast range of criteria. Any stocks that reach this stage have been under close scrutiny and passed a variety ofcomplex tests. Marl will then analyze the best entry point (at which to buy the stock) with the lowest risk to potential reward."
22. The defendants' characterization ofthe software led investors to believe
that they were receiving stock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 complex, statistically-driven
analysis.
23. To lend further credence to Marl's claimed analytical abilities, the
defendants on doublingstocks.com provided a list ofMarl's supposed past stock picks,
claiming that the prices increased in value by 200-400% after Marl selected them.
24. The defendants' claims about the Marl newsletter and software were
untrue.
In truth, the newsletters and software sold by the defendants neither contained
nor performed any real analysis ofsecurities or their trading patterns. The stocks
"recommended" by the newsletters and software were simply those that promoters had
paid the defendants to tout.
B. Payments Made by Stock Promoters
25.
The defendants' activities followed a predictable pattern. They received payments from stock promoters. The defendants issued newsletters touting the stocks owned by those promoters. The promoters then took advantage ofthe increased prices and liquidity by selling their own shares.
26.
The defendants received at least $1,865,000 in payments from stock promoters who, in most cases, sold large numbers of shares into the defendants' stock promotions.
27.
The stock promoters wired payments to the defendants' bank accou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今年才上市 閃電出事 新股頻變臉「四醜」敲警鐘
1 :
GS(14)@2012-07-30 14:24:58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0/16557766

克莉絲汀上周四(26日)發盈警,指由於成本高、收入差,加上上市費用高,令業績極速變臉,半年業績錄虧損。消息拖累克莉絲汀上周五(27日)股價變「柿餅」,投資者倉惶掟貨,股價洗倉式急插33%。
克莉絲汀允升盈警
事實上,保薦人法巴曾預測克莉絲汀今年盈利約1.38億元人民幣,料此好夢定當成空。
除克莉絲汀外,「反轉豬肚」的半新股,尚有同於年初上市的西王特鋼(1266)、聯合水泥(1312)及允升國際(1315)。西王特鋼自2月上市以來,股價長埋深海,以招股價計,目前已累跌56%。股價低殘,業績相信亦不堪入目,公司5月公佈有關集團最新進展,通告中「鬼祟」發盈警,表示為專心轉型生產不銹鋼,4月開始停產特鋼;料上半年業績,將受不利影響。
水泥需求減,拖累水泥價一沉不起,水泥股幾告全軍覆沒,各行業龍頭已相繼報警。聯合水泥早前公佈,料半年盈利倒退。事實上,公司去年全年盈利大減54.8%,表現明顯未能交到功課;現時股價較招股價下挫三成。東吳水泥(695)作為水泥股一員,雖暫未傳出任何負面消息,惟投資者亦不宜對其寄予厚望。至於經營室內裝修業務的允升,今年1月掛牌後,於新股中明顯較「得寵」,股價曾較招股價高93%。惟上月醜態畢現,先發盈利警告,後公佈至3月底止全年賺少四成,股價近日已見跌勢。
部份半新股雖未見警報,但卻漸漸現形。煤炭供應商力量能源(1277)今年3月上市,其後公佈的2011年全年業績不但「見紅」,更蝕得比上年「甘」,虧損達4279.4萬元人民幣。公司後來更將原用作物色收購用途,約八成的集資淨額,即2.66億元,改用作還債「填數」;公司經營能力成疑,3月至今,股價已較上市價蒸發37%。
鉅大海通業績倒退
除此以外,化工股鉅大國際(1329)今年4月上市,上月公佈截至3月底止年度,按年少賺8%,反映公司純利跌勢尚未扭轉。陽光油砂(2012)同樣於期內未能扭虧;通信系統組件供應商協同通信(1613)全年純利減少12.7%;海通證券(6837)至6月底中期盈利按年跌近一成。
大連中石油又出事 油管爆炸黑油成河
1 :
GS(14)@2014-07-02 11:14:55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66
遼寧大連市中石油一條輸油管前晚發生爆裂,洩漏原油引發爆炸起火。大量原油湧入低窪路段,黑色原油流淌成河(圖),事故無人傷亡。大連市官方公佈,溢出的原油沒有污染自來水。但因中石油在大連的下屬公司四年內發生八次安全事故,有網民揶揄:「今年(事故)來的早了些。」
「今年來的早了些」
現場位於金州新區,前日傍晚6時半,有建築工程公司在附近施工,鑽穿中石油的輸油管,洩漏的原油流入污水管道,在排污管道出口發生爆炸及起火。當地居民指,爆炸產生的震感強烈,水泥井蓋都被彈起。救援人員調運大量河沙覆蓋原油,又用泡沫稀釋,至昨凌晨1時火勢被救熄,事故無人傷亡。
資料顯示,自2010年至今,中石油在大連的下屬公司和相關儲運企業已發生八次安全事故,包括2010年7月發生的儲油罐輸油管線爆炸,造成2死2失蹤,此後一年發生四次大型儲油爆炸事故,以及芳烴項目防波堤壩倒塌,而發生的洩漏劇毒化工品危機。有網民調侃:「去年在廠區裏頭,前年也爆炸了,今年不過是提前了而已。」
《北京晚報》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