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了經濟政策之余,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後院”又起火了。這一次,把矛頭對準特朗普的是共和黨黨內安全事務專家。
近日,50位共和黨內負責外交政策和美國安全事務的專家聯名寫信,譴責特朗普參加總統競選,並表示不會在投票階段支持特朗普。這些專家多為前總統小布什政府的資深外交事務和安全事務人士。
這封簽有50位共和黨大佬姓名的郵件最先被美媒在當地時間8月8日披露。而這一天也是特朗普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穩獲總統候選人提名後,首次正兒八經地提出自己的經濟政策,試圖把外界對他的關註點扭轉到經濟話題上。
在這份信件中,50位大佬毫不客氣地寫道:“我們確信,如果特朗普入駐白宮,將是美國歷史上最魯莽的總統。”
50人反對
第一財經記者在網站上看到,這份聲明的內容僅有2頁,而50人的簽名占據了6頁。聲明中的措辭還是較為強烈,比如開篇就表明,“我們之中沒有人會投票給特朗普”、“從外交和安全事務角度來看,特朗普沒有資格擔當美國總統和三軍統帥。他缺乏總統應有的個性、價值觀和經驗”、“我們確信,他(特朗普)會是個危險的人物,將把美國帶入安全事務的泥淖”以及“他(特朗普)總是敵我不分,對我們的敵人笑臉相迎,對我們的盟友卻總是極盡威脅”。
聲明還認為,特朗普缺乏自制和處理矛盾和沖突的能力,常常剛愎自用。一想到美國總統還有控制核武器的權力,這些大佬認為,這對於特朗普而言,是極度危險的。
在細數了特朗普的無能、莽撞、不按常理出牌等種種弊端後,這50位共和黨大佬集體附上簽名。其中,不乏熟悉的大腕。比如,前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Michael Hayden)、前國家情報局局長約翰·內格羅蓬特(John Negroponte)和前國防部副部長埃里克·埃德爾曼(Eric Edelman)。
此外,還包括小布什政府時期的兩位國土安全部部長湯姆·芮吉(Tom Ridge)和邁克爾·謝爾托夫(Michael Chertoff),以及前世行行長、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佐利克(Robert Zoellick)等。
面對這些大佬的齊齊反對,特朗普給出的回應也毫不客氣。特朗普陣營給出的聲明譴責這些大佬“應為當前世界的極度不安全負責任”,同時還稱這些大佬是“華盛頓失敗的精英”、“只為了尋思謀求更多的權力”。
盡管這些大佬在聲明最後表示,許多美國人對希拉里的能力也表示懷疑,他們也一樣,但特朗普絕不是那個能把美國帶出當前挑戰的合適人選。
毫不猶豫地簽名
其實,撰寫這份聲明的念頭在這些共和黨安全事務專家的腦海中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此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深陷“電郵門”時,特朗普暗指俄羅斯是幕後主使,甚至呼籲俄羅斯方面公開這些郵件。特朗普的這一舉動無疑刷新了共和黨安全事務專家對特朗普的認知,即便希拉里真的存在“公郵私用”的情況,也不能隨隨便便公開希拉里的這些郵件,畢竟涉及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因此,這些共和黨的大佬們覺得,是時候通過聯名信的方式表明自己對特朗普的態度。該份聲明由美國務院前首席律師、後來成為國務卿賴斯助手的約翰·貝林格(John Bellinger)起草。然後由小布什政府的前白宮顧問鮑勃·布萊克維爾(Bob Blackwill)等修改。
貝林格告訴美媒,聲明起草完後,5天內發給了共和黨內的安全事務顧問們,幾乎沒有什麽修改,“大家都是毫不猶豫地簽了名”。
一位簽了名的高官也表示,大部分簽名者之前都和其他國家的政要廣泛接觸,聽了他們不少意見。這些政要也很擔心特朗普一旦成為美國總統後的走向,強調“特朗普的莽撞一定會招致美國的敵人更加肆無忌憚”。
不過,並不是所有共和黨的外交安全事務大佬都反對特朗普。據悉,特朗普已在此前會見了前國務卿基辛格和詹姆斯·貝克,兩人都沒有在聲明上簽名。
不靠譜言論
那麽,特朗普之前曾發表過哪些關於國家安全事務方面不靠譜的言論,讓眾多大佬如此不放心?
比如,特朗普曾質疑美國在海外的角色,是不是還要繼續履行對北約的承諾,當北約的小夥伴受到第三方威脅時,要不要給予保護。特朗普主張減少美國在海外的擴張。同時,他還贊同恢複使用酷刑;建議韓國和日本索性自己利用核武器保護自己,不要總指望著美國的保護。
當然,他還說過,為了防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長城,並且讓墨西哥人來買單。還有,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等。
又比如,特朗普曾暗示,如果當選,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並,並取消對俄經濟制裁。即使在最近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當被問到如果順利當選,他會不會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同時撤銷對俄羅斯的制裁時,特朗普表示,“我們會好好研究這個問題,是的,我們會自己研究。”
美國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7/18起跑,頭號任務就是確認川普(Donald Trump)角逐總統寶座的資格。本身是不定時炸彈的川普已讓出過兩位總統的布希(Bush)家族等大老藉故缺席,據稱,反對派更密謀要搓掉這顆燙手山芋(hot potato)。 hot potato 燙手山芋、棘手問題 A:The Republican's delegates will choose the party's nominee at their national convention. (共和黨將在全代會選出總統被提名人。) B:Right!But Trump’s derogatory remarks have made him a hot potato for the Republicans. (但川普的毒舌使他成為其他黨員眼中的燙手山芋。) to endorse 支持、背書 A:It seems some politicians and magnates have refused to endorse Trump. (似乎一些政商大老已拒絕支持川普。) B:Some deIegates are doing everything they can to prevent Trump from securing the nomination. (也有些黨代表們盡一切力量阻止川普獲得提名。) coup政變、出乎意料的行動 A:These dissident delegates are pushing for a vote on allowing them to back whomever they wish. (反對川普的黨代表正推動支持任何參選人的投票。) B:That`s a long shot,but the anti-Trump camp thinks a coup is within reach. (難度高,但倒川普陣營認為無聲政變近在咫尺。) 【延伸關鍵字】 1.derogatory:侮辱性的、貶損的 2.presumptive nominee:推定提名 3.last-ditch effort:最後一搏 撰文者周強 |
日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派出大量人員在各州處理選舉事宜,同時特朗普團隊也通過RNC進行資金募集。畢竟,特朗普的民調表現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整個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選舉。要知道,除了總統大選,參眾兩院的議員改選也同時進行。
反觀希拉里這邊,在資金投入上一直比特朗普大方。自上月起,特朗普團隊也開始重視這一互聯網等宣傳重地,寄希望於通過互聯網廣告的投放扳回一局。
共和黨幫忙還是添亂?
據美媒報道,7月,特朗普終於開始在資金募集上顯示出與希拉里較之一戰的能力。這表示在通往白宮最後的這段路上,特朗普將會擁有在地面廣告、互聯網、電視宣傳上與對手競爭的能力。
但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特朗普團隊從其與RNC聯合設立的資金募集委員會得到的資金其實遠少於預期。這無疑造成了一些廣告投入的削減。而即使是在這一關鍵時期,其團隊對於募集到資金的使用依然十分儉省。
特朗普在7月的廣告宣傳等投入尤其體現了這一點。盡管他本人及團隊似乎還很自信,但共和黨卻坐不住了。在競選陣營第二次大幅變動的這段時間,來自共和黨的協助也變得更加重要。
RNC相關人員稱,相比2012年的選戰,這一次他們的行動已經進了一大步。目前共和黨方面已經排出504位組織者前往16個州協調選舉相關工作,包括選民登記、郵寄式投票情況追蹤等。
特朗普團隊中的募款負責人表示,團隊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合作的主要原因是,聯合募集到的資金中會有很大一部分用於支持地面宣傳,這不僅有利於特朗普,也有利於黨內其他議員等。
但特朗普的一些助手對此表示憂慮。在他們看來,共和黨畢竟對黨內所有選票有整體考量和責任,因此把選民動員這一塊交給共和黨來做會損害到特朗普的直接利益。
他們指出,RNC應該要保證在最重要的八、九個州內擁有相當數量的擁護者;否則一旦特朗普的民調情況在未來3~4周內表現不佳,RNC將需要應對多重壓力。考慮到大選和參眾兩院選舉同時進行的情況下,聯合募集所得的資金如何調動和使用,也將面臨尷尬境地。
對此,RNC主席普里巴斯(Reince Priebus)在8月21日美媒的一檔節目中反駁道,共和黨並不會把特朗普的競選動員和郵遞式投票等相關資源挪用以支持其他議員。
資金仍有差距
此前特朗普一直對包括投放電視、電臺廣告在內的一系列傳統競選宣傳策略嗤之以鼻。他所依仗的是在社交網絡上的大膽言論以及宣傳集會的密集報道。當然,這幾周以來,這些方式給特朗普帶來的不僅是關註度,也有負面效應,直接的反映便是被希拉里甩在身後的支持率。這不僅刺激了共和黨,也影響了特朗普本身。
7月,特朗普向一家位於德州的數字營銷公司註資840萬美元,期望能夠通過投放互聯網廣告扳回一局。這家公司此前一直為特朗普的家族企業服務,自選戰以來,其聯合創始人一直在特朗普團隊中擔任顧問,並在6月成為特朗普團隊中的數字媒介總監。
相比於特朗普對線上宣傳的重視,希拉里7月在這一領域的資金投入只有13萬美元。與在廣告投放上的闊綽相比,在另外幾條宣傳途徑上,特朗普仍然堅持“節儉”。
截至7月,希拉里已經投入了1億美元用於電視廣告和廣播宣傳。與此同時,特朗普團隊上周剛剛公布了首個大選廣告,並計劃投入480萬美元用於投放為期10天的廣告,投放地點分布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里達州。特朗普的團隊認為,這些宣傳可以在未來80天不到的時間內發揮極大作用,“這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FEC截至7月底的數據顯示,特朗普團隊在競選上總共投入了8950萬美元,而希拉里團隊則投入了超過3億美元。支持他們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所募集到的款項也差別較大。
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贊賞,使得共和黨內部如今對普京的好感大大提升。
上周,特朗普曾發表一番言論毫不掩飾對普京的贊賞,認為後者是一個比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強大的領導人”。盡管這番“政治不正確”的講話立刻招致了共和黨內部的批駁,紛紛把自己和特朗普劃清界限。但是,9日,又有不少共和黨人跳出來表示同意特朗普的看法。
在日漸分裂的共和黨內,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通過邊緣言論把自己送上政治主流。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對普京領導力的贊賞雖然引起了共和黨內的分裂,但是卻沒有招致選民的強烈反對。
特朗普前後不一?
特朗普的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Mike Pence)表示,普京比奧巴馬顯示出更強大的領導力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諷刺的是,此前在國會的時候,彭斯並沒少撂下過針對普京的狠話。
“實際上我非常感謝他用這麽坦率的方式表達了他的立場。”普京在莫斯科對特朗普的表態做出了肯定的回應。
不過,對於特朗普對普京的欣賞引發的質疑不少。曾經當過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國家安全顧問的馬克斯·布特(Max Boot)認為:“特朗普所說的話從來都是前後不一的。”布特提醒選民,一個反美的外國領導人比美國總統更出色的觀點從來沒在兩黨領導人身上出現過。”
實際上,特朗普絕非第一個註意到普京政治手腕的人。從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開始,美國國內的主流保守派政客都把普京視為機會主義者,認為他充分利用了奧巴馬政府的軟弱。
“普京出手幹預烏克蘭事件的原因正是他看出了奧巴馬不會采取行動。”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鮑伯·科克(Bob Corker)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提到:“正如特朗普所說,我們需要從一個強勢角度和普京談判。”
即便在4年前的總統大選上,時任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把俄羅斯稱為美國“地緣政治上的頭號敵人”並把普京稱為“惡棍”後,共和黨一度空前團結。但4年後的情況有了微妙轉變。
共和黨對普京的好感提升
2015年路透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34%的民主黨受訪者認為奧巴馬是美國的最大威脅,相比之下,認為普京對美國來說是個巨大威脅的只有25%,23%的共和黨人選擇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民調機構YouGov在今年8月開展的民調顯示,95%的共和黨受訪者認為普京的政治領導力非常強大,相比之下,民主黨持同樣態度的受訪者有70%。此外,有24%的共和黨人對普京持好感,反感的比例為51%。相較於2014年民調結果,對普京持好感的共和黨受訪者僅為10%,反感者達到76%。由此可見,共和黨內部對於普京的態度近兩年來逐漸趨於積極。相反,民主黨方面沒有太大變化,持好感者的比例不超過13%。
特朗普與普京的相互欣賞也並非空穴來風。去年底,普京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美國總統競選發表看法,稱特朗普“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耀眼、非常有才華的人”,但他也表示,評價特朗普是美國選民的事情。特朗普隨後也回應了普京:“普京總統在俄羅斯國內外廣受尊重,能得到他如此的贊美是莫大榮幸”。其實,特朗普去年就曾表示,普京的領導力勝過奧巴馬。
今年4月,YouGov對G20國家的一項調查顯示,G20中唯有俄羅斯人更希望特朗普成為美國新任總統。受訪的俄羅斯人有31%希望特朗普獲勝,僅10%支持特朗普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
7月,特朗普還曾呼籲俄羅斯黑客幫忙找出希拉里那3萬封被刪掉的郵件。而就在此前,維基解密公開了1.9萬封聲稱是俄羅斯從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服務器里拿到的郵件。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特朗普及其身邊的親信、副手就開始和俄羅斯那邊有許多生意往來,2004年以來,特朗普在商場上也曾多次想要從俄羅斯拿下商業合同。
這些事情不由讓外界對特朗普和俄羅斯之間的聯系浮想聯翩。
美國總統大選進行到現在,很多歷來出手闊綽的贊助者都顯得出奇地“吝嗇”。
全球投資公司Citadel創始人肯·格里芬(Ken Griffin)、對沖基金經理保羅·辛格(Paul Singer)、賭場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富商里查德·伊萊恩(Richard Uihlein),這些存在保守派傾向的政治捐助者仿佛都放棄了本屆大選。他們退居邊線,按兵不動,並把重點轉移到了下級競選上,試圖在國會中繼續這場博弈。
重心轉移
矽谷企業家彼得·蒂爾(Peter Thiel)就是一個典型。在7月份召開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蒂爾曾拋頭露面,以科技界人士和同性戀者(在特朗普支持者中罕見的兩個群體)這兩種身份,賣力地號召美國人給特朗普投票。不過直到現在,他都沒有為特朗普的競選出過一分錢。
矽谷大佬彼得·蒂爾
他真正贊助的都是這樣一些人:亞利桑那州競選眾議員的一名郡縣治安官,田納西州一位競選參議員失敗的共和黨人,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共和黨,等等。
蒂爾的一名發言人於上個月聲明,蒂爾不會給特朗普捐款,但沒有提供具體解釋。
像這樣選擇坐山觀虎鬥的還有不少以往的大金主。
上一個美國大選季,對沖基金Citadel創始人肯·格里芬曾向支持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155萬美元。
今年,他贊助過的政治團體不在少數,有支持共和黨提名候選人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和傑布·布什(Jeb Bush)的,有反對政府浪費性開支的,還有支持共和黨人競選參眾兩院的。
非營利組織響應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下稱“CRP”)整理的數據顯示,在此次大選中,格里芬向各個政治團體捐獻的款項共計達1060萬美元,排名第14位。
但自從希拉里和特朗普正式被提名為兩黨的總統候選人至今,格里芬就仿佛從大選中消失了一般。
金沙集團董事長謝爾登·阿德爾森曾是2012大選季出手最闊綽的贊助者。但近幾個月,他也顯得格外惜財。
之前,阿德爾森是支持特朗普的,曾在5月份《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中盛贊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據報道,同一時期,他還曾許諾為特朗普競選活動捐款1億美元以上。
但9月19日的CNN報道顯示,阿德爾森只打算出資500萬美元,捐贈對象是一個名為Future45的政治行動委員會。這個政治團體的目標主要不是扶持特朗普,而是打敗希拉里。相關報道顯示,阿德爾森曾劃出4000萬美元資金用於捐款,現在,其中的絕大部分都被用來支持共和黨的下級競選了。
曾表示既不支持希拉里、也不支持特朗普的保羅·辛格曾在6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幾乎肯定能引發一場“全球性衰退”,此話引起不小的風波。
那時,辛格已經給本屆大選中各個不同的政治團體捐款1730萬美元,其中,捐獻給盧比奧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數額就占到500萬美元。CRP數據顯示,他是兩個陣營內第四大贊助者。不過在盧比奧退出之後,辛格的捐款就轉向了保守派的參眾兩院候選人。
包裝與貨運巨頭Uihlein Inc.創始人伊萊恩是本屆大選中的第六大贊助者。CRP數據顯示,他至今已捐出1360萬美元。但其中大部分款項都轉投給了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以及支持下級競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
實際性的考量
這種轉戰下級競選的策略有其合理性。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科學教授麥克爾·馬爾賓(Michael Malbin)表示,只要這些贊助者的利益仰賴某些法案的通過,那麽,把持國會和擁有總統的支持,這兩者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
但這些商界與金融界大鱷之所以選擇退居邊線,還有更加實際的考量。不少人擔心,口無遮攔的特朗普不適合入主白宮。他連Twitter上的評論都要全力反擊,這種極不成熟的做法也讓華爾街的基金管理人不禁脊背發涼。
華爾街喜歡誰?答案可能是:都不!
更重要的一點:特朗普采取反貿易立場,許諾要取消美國批準《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的進程,征收高額關稅,處罰那些將工廠搬到墨西哥的美國企業。這些讓不少經濟學捏了一把冷汗。
而民主黨方面,希拉里則宣稱要加大監管力度,這得罪了不少金融和企業高管。她許諾拓展2010年通過的金融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的管轄範圍,延長金融犯罪的追究期限,縮減積極參與型投資者的稅收優勢,這勢必會對大型對沖基金造成不利影響。
在離大選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又因為一段舊日被曝光的視頻而麻煩纏身,而這一次他得罪的又是女性。
10月8日,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再爆猛料,公布了特朗普在23年前做客一檔廣播節目時發表的諸多色情言論中,部分內容不堪入耳。其中,特朗普甚至公開誇耀他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是個“性感尤物”。
這些言論源於《華盛頓郵報》2005年的獲得的一份脫口秀音頻。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特朗普一直是脫口秀名人霍華德·斯特恩(Howard Stern)主持的一檔廣播節目的座上賓。兩人在節目里大講各種葷段子,當然,該節目當年的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
對特朗普而言,這段塵封20多年的往事被曝光,尤其是在第二輪總統候選人辯論即將開始之時,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至於因視頻不斷發酵的後續能否演變為大選的“十月驚奇”,還拭目以待。
眾叛親離?
特朗普經常在斯特恩的節目大聊自己的婚姻生活。即便在2005年與現在的第三任妻子梅拉妮婭結婚後,特朗普表示,結婚後仍“每天不止一次親熱”。特朗普並沒有說謊,因為梅拉妮婭也曾多次在節目中分享她的私密房事。
在與斯特恩錄制的節目中,口味最重的莫過於特朗普對自己的女兒伊萬卡的露骨評價。在2006年10月的一期節目中,特朗普與斯特恩毫無避諱地聊起他的女兒伊萬卡,斯特恩在節目中問道,伊凡卡是否曾隆胸,特朗普否認,並稱伊萬卡一直那麽“性感撩人”。
對於向來保守的共和黨而言,這些音頻被曝光已使得本就為是否支持特朗普競選而焦頭爛額的共和黨內部繼續混亂不堪。
面對特朗普在節目中對女性的口無遮攔以及露骨的色情言論,共和黨內部已不僅僅是反感。憤怒、震驚,甚至隨之而來的混亂,成了當前共和黨內部最真實的寫照。盡管特朗普最親密的兩位顧問——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以及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都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趕往特朗普競選大本營,為當前不斷發酵的後續事態滅火,但顯然招架不住來自共和黨內部、競爭對手民主黨、媒體的狂轟濫炸。
在共和黨內部,從眾議院議長瑞安到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羅姆尼,共和黨重量級人物紛紛抨擊特朗普的言論。目前,已有十多位共和黨人公開表示,拒絕在之後的競選中支持特朗普。比如,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籍的聯邦參議員艾約特(Kelly Ayotte)已開始在內部遊說共和黨高層放棄對特朗普的支持。內華達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海克(Joe Heck)也公開表示不會支持特朗普,但他自然不會把票投給競爭對手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持同樣態度的還有共和黨元老麥凱恩。麥凱恩明確表示,他和他的夫人將放棄對特朗普的支持。“我們沒有投票給競爭對手的先例,我們會填上一位共和黨內部更適合人選的名字。”麥凱恩說道。
至於近來才表示全力支持特朗普的黨內競爭對手、得克薩斯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據他身邊的人士透露,不排除克魯茲撤回對特朗普支持的可能。
與這些黨內同僚的強烈反對相比,最讓特朗普陣營措手不及的或許是來自特朗普的競選搭檔、副總人候選人彭斯(Mike Pence)的反水。
向來在競選過程中為特朗普的種種不靠譜行為打圓場的彭斯,這次也忍不住了。在音頻曝光後,彭斯不僅把矛頭直指特朗普,還索性取消了在威斯康星州的既定拉票活動。彭斯的舉措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清楚的信號:即他不希望成為特朗普的代言人,必要時會與特朗普劃清界限。
在隨後的聲明中,彭斯對特朗普昔日有辱女性的言論表示震驚。“我不能原諒他的言論,也不會為他辯護,”彭斯顯然要在這個問題上同特朗普劃清界限。
另外,即便是近來頗為低調的特朗普夫人梅蘭妮婭,事後也發表聲明稱,她丈夫的這類言論是“侵犯性”的,但表示“這些言論不是來自那個我認識的人”。
“十月驚奇”再現
面對來自共和黨內部、身邊至親之人,以及媒體的質疑與壓力,這一次特朗普罕見地選擇了為自己多年前的不靠譜言論道歉。“我說過和做過讓我現在後悔的事情,在這些曝光的視頻中有跡可循。”特朗普在隨後的聲明中表示,“認識我的人都知道,這些話並不代表我的為人。我的確說過這些話,我錯了,我道歉。”
那麽,在各方都為特朗普的大尺度言論憤怒之時,他的道歉管用嗎?
現在,共和黨內部“換掉特朗普”的聲音正日漸高漲。
不少共和黨議員除了呼籲特朗普退選外,還強調應由更合適的人選,比如由他的搭檔彭斯來為共和黨扛起大旗。不過,目前來看,“換掉特朗普”尚沒有成為共和黨內部的共識,共和黨的高層盡管對特朗普侮辱女性的言論發表了措辭嚴厲的批評,但並沒有撤回為特朗普“背書”的跡象。
道歉後的特朗普也表示,自己為此退選的機率為零。“我不會退出,依舊有很多人支持我。”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民主黨那邊,鑒於特朗普幾次三番五次地對女性出言不遜,最近幾周,希拉里的競選陣營已成功地把今年的大選框定為“一場公投”:一場檢測特朗普對女性的態度和他性格的公投。而最新曝光的音頻中下流露骨的語言幾乎肯定會強化選民對這位共和黨候選人的既有印象。
希拉里對這段音頻直呼“可怕”,表示“不能讓這個人成為總統”。希拉里的競選搭檔蒂姆·凱恩(Tim Kaine)表示,為特朗普的行為“感到反胃”。
過去一周的民調結果顯示,希拉里依舊領先特朗普2~3個百分點。特朗普本來寄希望於當地時間9日的這場辯論得到一個力挽狂瀾的機會,但如今看來,特朗普侮辱女性的“前科”預計將成為本次辯論的熱點話題。
在近幾天美國共和黨空前的亂局中,除了“肇事者”、該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外,另一個名字也為該黨精英頻繁提及。
不少共和黨人討論的是,如果特朗普在大選日前退選,其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彭斯(Mike Pence)能否成功代替特朗普。
特朗普和彭斯
臨陣換帥,到底可不可取?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還是先想想可能性有多大吧!目前看來,除非彭斯是《紙牌屋》中的安德伍德,否則的話換下特朗普的希望還是非常渺茫的。
“候選人”彭斯希望渺茫
特朗普多年前不尊重女性的言行被披露後,多數報道將重點放在數十位共和黨議員公開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上,其實這只是很多議員的“上半句”,他們中很多人在“下半句”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彭斯。
俄亥俄州參議員波特曼(Portman)說:“特朗普的言論是無禮和錯誤的……我不能再支持他。同時,我也認為我們的國家不能由希拉里來擔任總統。我將投票給邁克爾•彭斯。”
女性參議員埃奧特(Kelly Ayotte)說:“我無法支持一位貶低和侮辱女性的總統候選人。我不會投票給特朗普或者希拉里,會在選舉日寫下州長彭斯的名字。”
“他(特朗普)對女性再三的行為和言論是無禮和有失身份的。”愛達荷州參議員克拉波(Mike Crapo)稱:“我敦促特朗普讓路,讓共和黨推選出能擊敗希拉里的保守派候選人,例如彭斯。”
有美國政治觀察家稱,事實上,在現在這個節點,只要有任何人能取代特朗普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共和黨高層都樂見其成。此外,還有很多共和黨精英明確稱,只要特朗普退出,他們就會非常高興。
拋棄特朗普在一些共和黨人看來,是減少對該黨負面影響的最有效措施。然而,對那些希望將特朗普的政治命運和共和黨命運割裂開來的人來說,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想要在大選前用彭斯替換下特朗普,有著相當大,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首要問題是,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想退選,也沒有這麽做的動機。鑒於此,對共和黨精英來說,或許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必要的程序或措施罷免特朗普。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共和黨條例中,有關於更換已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不願繼續參選候選人的相關條款,但卻沒有現成的條款支持共和黨罷免該黨不再支持而本人卻拒絕退選的候選人。如果特朗普不願意讓出共和黨候選人的位置,目前並不確定有沒有辦法迫使他這麽做。
另一方面,即便在共和黨條例中存在相關規定,或者找到了從技術上替換特朗普的方法,也無法真正解決該黨因特朗普帶來的問題。在決定放棄特朗普前,共和黨等待了太長的時間,畢竟現在距離大選日僅剩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對選民來說,此前漫長的選舉時間足以顯示共和黨的態度和立場。
政治分析師凱徹姆(Daniel ketchum)說,彭斯不會成為成功的替代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即便是推行經過極好組織和實施的新一輪競選活動,都註定要失敗。“現在看來特朗普明顯將在選舉中失利。”他說,“盡管彭斯是否能避免一場災難仍不明確,但在距離大選日如此短的時間內,要想擊敗希拉里不太可能。”
特朗普:我被背叛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瑞安是公開表示放棄特朗普的共和黨高層代表人物。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1日對瑞安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指責瑞安和其他“叛徒”共和黨人,並威脅稱,既然共和黨高層大部分已放棄他,那麽在接下來的選舉中,他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
特朗普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譴責那些不再支持他競選總統的共和黨人,此舉進一步加深了該黨的裂痕。
“這很好,如此我就擺脫了枷鎖,現在我可以用我想要的方式為美國而戰。”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他將用自己的方式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開戰。
他說,那些“叛徒”共和黨人“從各方來到你的身邊,他們不知道怎麽贏——我會教他們!”
他抨擊瑞安是一個“非常軟弱和不力的領導者”,同時卻在另一條“推特”上訴苦道,沒有瑞安和其他人的支持很難做好。不過,在隨後的采訪中,他又說自己不想也不需要瑞安的支持。
瑞安的發言人巴克(Brendan Buck)11日稱,眾議長“正將精力集中在下月打敗民主黨人上,所有參與競選活動的共和黨人都應如此。”
特朗普的火力還對準了曾經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滿口臟話的參議員麥凱恩在他自己參選時的初選中曾懇求我支持(我給了他支持,他贏了)。”他說,現在他卻放棄了我。
盡管不少共和黨精英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但根據路透/益普索當地時間11日公布的民調,仍有58%的共和黨人希望特朗普繼續參選,68%的選民稱共和黨領導層應該繼續支持特朗普。該調查是9日的第二輪總統候選人辯論後進行的,同時顯示希拉里對特朗普的領先優勢從5個百分點擴大到8個百分點。
去年,當特朗普宣布競選總統時,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看到了這個名字。此後的一年里,特朗普逐步闖關成功,最終拿到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從那一刻起,瑞安開始慌了。
因為瑞安逐漸發現,特朗普是個不受“控制”的政客、候選人。
在特朗普“錄音門”被曝光後,瑞安和一眾共和黨大佬公開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此後瑞安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維護共和黨團結和保持共和黨對國會的控制上,對自己黨內的候選人,他幾乎置之不理。比如,原本兩人要在威斯康星州一同露面,但最後特朗普並未受邀。原因很簡單,瑞安知道在11月8日的大選中如果特朗普敗選,那麽修補共和黨黨內分歧的重任就要落到自己頭上了。
但也有人認為,眾議院還願不願意由瑞安來為其發言,或者由另外一個更加信奉“特朗普主義”的議長來取代他,都還存在未知數。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
在瑞安放棄特朗普後,共和黨內右翼指責他不應該公開地批評黨內候選人,而民主黨則趁機數落瑞安過於審慎,當初沒有立刻放棄為特朗普站臺。
而對瑞安攻擊最咄咄逼人的,當然是特朗普本人。他一直指責瑞安是個“軟弱而毫無效率的領導人”,對自己打敗希拉里的“支持為零”,應該“花更多時間在預算平衡、就業和非法移民上,而不是和共和黨候選人較勁”。
這兩天,特朗普靠著指責希拉里團隊通過媒體操縱競選而霸占媒體頭條,瑞安終於打破沈默,在過去一周里首次通過發言人對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回應,稱:“我們的民主有賴於信任和競選結果,議長完全有信心各州能夠正直地完成競選。”瑞安還在另一次演講中稱:“我們真正想要的那種大選,並非現在這種樣子。”
正如共和黨議員、曾擔任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科爾(Tom Cole)所言,共和黨現在黨內的狀況就像在酒吧里打架,應該擔心的是大選之後遺留下來的內部分歧。
瑞安和特朗普從來都不是政治盟友。在特朗普決定競選之前,二者只在2012年大選的紐約籌款會上見過一次面,當時瑞安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競選搭檔。
而此後二者再未有過交集,瑞安的多年老友、阿拉斯加州共和黨眾議員紐曼(Mark Neuman)稱,在大選之前,兩人幾乎沒有互動,特朗普沒有在瑞安的“社交雷達”上出現過,而瑞安鐘情的徒步、打獵、健身,也並非特朗普所好。
而且,瑞安在政見上支持自由貿易、對移民問題持寬容態度,這兩點和特朗普的觀點均截然相反。大選把兩個沒有交集的人硬拉到一起,之間的關系可想而知。
因此導致了一個大選史上從未見過的局面:目前共和黨黨內權力最大的政治人物試圖讓黨內接受自己的政策,但跟黨內候選人的政策卻沒有半毛錢關系。這本身就是一種分裂。
今年6月份,特朗普聽從共和黨高層的忠告,在言行上有所收斂,這時候瑞安終於覺得是時候支持特朗普了,兩邊的團隊也更密切地為籌備共和黨黨代會合作,但是幾天之後,由於特朗普對一位拉丁裔法官出言不遜,瑞安嚴厲指責特朗普的言行幾乎是對“種族主義言論的教科書定義”。
但指責歸指責,瑞安並未放棄對特朗普的支持。可是,敏感的人可以從他的言語中感受到,他的支持非常審慎,暗示一旦丟失了他所稱的二者政策“共同點”(Common place),那麽他對特朗普的支持將受到極大挑戰。
而這也是很多共和黨精英現在面臨的兩難,一方面要支持自己黨派的候選人,另一方面則要與候選人的一些不當的、煽動性的言論劃清界限。光是這一點,就令共和黨黨內團結的基石變得脆弱不堪。而且,為保持共和黨在國會的優勢,他們還需要爭取那些支持特朗普的選民的支持,為此,非常值得共和黨精英們擔心的是,如果徹底放棄特朗普將激怒這批人。
在“錄音門”之後,特朗普的確面臨內外夾擊,支持率也非常難看,而他現在又指責選舉被操縱,顯然沒能得到政界普遍的支持。在“錄音門”中雖表示指責但並未離去的競選搭檔邁克·彭斯(Mike Pence)這次同樣試圖出面滅火,稱特朗普指的是“媒體的偏見”,而“我們絕對接受大選的結果”。
但是,承認選舉制度合法性和妥協精神始終是美國社會的普遍共識,特朗普這次再一次挑動的,依舊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這根神經。這把火不僅難以澆滅,反而容易引火燒身。
距離美國大選只有不到3周的時間,當地時間19日晚,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在內華達州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舉行。
當晚辯論的議題選擇和主持工作由美國新聞界資深記者、福克斯新聞臺資深主播華萊士(Chris Wallace)擔任,話題涵蓋範圍包括最高法院、墮胎、移民、經濟和政府政策、成為總統的資質、世界熱點地區、國家債務及公民權利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維基解密公開希拉里陣營電郵、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美國與盟國的關系、經濟增長與稅收政策、墮胎與移民等議題也是當晚辯論的熱點。在長達90分鐘的辯論中,兩黨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展開了“終極辯論”。
這場“終極辯論”也被看作是特朗普的“背水一戰”,因為在最近公布的最新民調中,特朗普一直落後希拉里5~12個百分點,特別是在猶他、亞利桑那和佐治亞等資深共和黨地盤里,希拉里可能成為幾十年來首次贏得這些地區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來自民主共和兩黨的策略人士都表示,距離選舉不到3周的民調與大選最終結果的差異通常不會超過3.4%,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出現重大轉折,特朗普基本已經大勢已去,甚難翻盤。對於最近接連傳出黨內大佬“拋棄”特朗普消息的共和黨而言,這會是一個苦澀的結局。
普京再度躺槍
當晚的辯論一開始,身著一身白衣套裝亮相的希拉里,和一身深色西裝、系著紅色領帶的特朗普就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友善”:兩人從後臺走到前臺之後分別站到臺子的兩邊,都表現出沒有想和對方握手的意思。
本來在辯論開始的大約40分鐘內,特朗普的表現被認為“可圈可點”,因為他既沒有打斷主持人,也沒有打斷希拉里。然而,這種形勢只維持到主持人提到有關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有關的問題時,特朗普似乎一直極力為俄羅斯辯護,並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是比奧巴馬和希拉里都聰明的人,普京根本就看不起他們。
“普京想要美國總統是他的木偶。”希拉里反駁道。
“你是木偶。”特朗普立即回擊。“俄羅斯……”在希拉里剛要繼續講下去的時候,特朗普突然打斷她:“你是木偶,你是木偶。”特朗普這樣不斷重複著。
“多麽卑鄙的女人”
在談到美國經濟和稅收政策時,希拉里談到她對富人增稅的計劃,同時指責特朗普在過去18年內完全沒有交納任何聯邦收入所得稅。“我們剛才談的非法移民問題,大批低收入的非法移民都會繳納聯邦收入所得稅,特朗普這樣的億萬富翁卻在想法逃避。”希拉里說,“我的社會保障支出會有所上升,唐納德(特朗普)的也會,假設他沒法想出如何逃避的話。”
“多麽卑鄙的女人。”特朗普邊搖頭,邊用一個手指指著希拉里說。
在談到一直困擾特朗普的“性騷擾”問題時,特朗普強調他根本沒有騷擾過這些女性,也不認識她們,這些很有可能是希拉里和她的競選陣營策劃出來的抹黑行為。希拉里則強調說,大家都聽到和看到特朗普的所為,這就是真實的特朗普,現在也是選民決定什麽樣的人才能代表美國的時刻。
特朗普還攻擊克林頓基金會利用與外國政府的關系斂財,希拉里則反擊解釋說,克林頓基金會的資金都是用於與全球災難救助和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防治有關的人道行動。
特朗普指責美國媒體偏袒,表現在“報道不公”上,它們和希拉里聯手圍剿自己和操控選舉。希拉里則回應稱,特朗普一向如此,選不下去的時候就怪別人,“就和他以前連續三年輸了電視的‘艾美獎’的時候指責‘艾美獎’被操控了一樣。特朗普就是這樣思考的,可笑但也危險。”
“我本來是應該能拿到‘艾美獎’的。”特朗普如此反擊。
特朗普當晚的最大敗筆
當晚最關鍵的一幕,是關於是否接受11月8日大選結果的爭議,此前特朗普一直指控希拉里操控選舉,媒體則是她的合謀。
當被主持人問到“你多次說美國大選被操控,但你的競選搭檔和你的女兒都說過你會接受大選的結果,所以,你到底會不會接受大選的結果”時,特朗普這樣回答:
“我到時才會告訴你們,我要看看情況再說,我要讓你們感到緊張。”
希拉里立即回應說:“讓我們聽清楚他想說的話,那代表著,他在詆毀我們的民主,他在貶低我們的民主,兩大政黨之一的總統候選人有這樣的立場,真是讓我目瞪口呆。”
眾多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的這番言論不僅暗示他明知自己已經很難取勝卻還不接受現實的“狹隘”,更是在似乎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質疑美國大選的公正性,因此,他註定會遭到來自兩黨各方的反對和批評。
在此前第二場電視辯論結束之後,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再度下滑,大幅落後希拉里,更重要的是,他在共和黨內已經陷入孤立,包括共和黨在美國政府體系內職級最高的眾議長保羅·瑞安都與他劃清了界限,不少共和黨人甚至有了“臨陣換帥”的想法。
而在19日晚的辯論後,美國媒體的分析仍普遍不利於特朗普,《赫芬頓郵報》民調甚至顯示,特朗普勝選的概率不到5%。在此困境之下,許多共和黨人或許已把焦點放在了國會選舉上。
周一,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國會山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支持國會對俄羅斯試圖介入美國大選進行調查。這與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的意見相左,因此,這也被視為特朗普與共和黨傳統領袖之間目前最大的分歧。
麥康奈爾稱,俄羅斯人不是美國的朋友,並強烈譴責了外國勢力侵犯美國網絡安全的行為。
麥康奈爾對美國情報部門,尤其是中央情報局信心十足。
上周日,包括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在內的兩黨參議員已經要求國會對俄羅斯黑客介入美國大選進行調查。
12月10日,特朗普在紐約特朗普大廈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表示,中情局認為俄羅斯幫助自己贏得大選的觀點十分荒謬,自己並不相信中情局的調查結果。